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2:2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

教版)

【单元教学设想】

在人生道路上,那一个个脚印,铺就你的人生轨迹。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五篇课文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容易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便于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生活的思考,更容易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学时应有所拓展,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五篇课文均是叙事性作品,适宜朗读,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中悉心揣摩玩味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

《藤野先生》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层进式教学——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细节品读体会感情,研读探究明确主旨。

主要教学步骤:

.导读激趣。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与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2.整体感知。学生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以什么顺序记叙的?

(2)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

(3)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细微品读。细读写藤野先生的文段,从他的肖像特点、生活习惯、治学精神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角度,以“藤野先生是个 的人”为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全面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并体会鲁迅对先生的感情。

4.主旨探究。

(1)找出文中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语段,有何作用?

(2)鲁迅先生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来统摄全篇的?

(3)如何理解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的爱国感情二者之间的关系?

5.思维拓展。把握课文的主旨,展开合理的想像,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方案二

教学角度:选点突破法——由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切入,引出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情,全面感受先生的形象以及鲁迅留学的感情变化,重点研讨的主旨。

主要教学步骤:

.介绍鲁迅的主要经历。

2.局部切入:你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吗?(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

3.全面感受:

(1)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相处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以“点”带“面”梳理内容)

(2)留学期间还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贯穿始终?可以从哪些文段看出?(贯穿全文的明暗两条线索)

4.重点合作研讨:结合课后练习一的三种说法,学生各抒己见,在研讨中领会的主旨所在。

《我的母亲》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导读——调动兴趣营造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的欲望;探究感人之深的艺术效果,活跃学习的思维;拓展延伸,体验反思,丰富学习的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

.多媒体播放歌曲《母亲》,创设情景。

2.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思考: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读

,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3.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意:

(1)教师美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2)赏析动情的话语、细节。

(3)探究行文的特点(平实的风格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4.个性体验:假如让你来写《我的母亲》,你准备捕捉哪些闪光的瞬间?口述作文,师生点评,有创新的给予鼓励。

方案二

教学角度: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互相切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抓住关键句、段。

(2)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3)理清结构。

3.师生合作研读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4)自由诵读摘抄内容,要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品析感人之深的艺术效果。

4.探究活动: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5.欣赏作品中的“母爱”,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自计课的“理解——练习——拓展”模式。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引领学生诵读牛汉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诗句,转入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思考人生命运这个话题。

2.诵读,感知文意:

(1)默读,初步感知文意。

(2)细读,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3)齐读,整体感知文意。

(4)学生畅谈阅读体会,教师因势利导。

3.研读探究。

(1)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归纳品析语言的方法。

(2)学生自由摘读,尝试语言的品析,小组交流感悟。

(3)联系生活体验畅谈感想,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父子之情感动人;同学之情感染人;人狗之默契愉悦人。

4.拓展延伸。阅读《给我未来孩子的信》,谈谈自己的感触。

方案二

教学角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营造学习的氛围: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3.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4.反思体验: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品评鉴赏——用多角度反复朗读,品评鉴赏本文的精彩段落和词句。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展示晚年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找出作品中描绘托尔斯泰独特的形貌特征的语句。

3.品读课文,鉴赏精段,学习语言。

(1)读出你认为描写中最传神的语句,说说它的精彩之处。

(2)读出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用词,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3)精读第8段,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进行。

4.再读课文,以“我眼中的列夫·托尔斯泰是

”的形式自由发言,深入体会课文的描述手法和思想感情。

5.小结。推荐阅读书目,课余开展“走进名人”的读书活动。

方案二

教学角度:板块式教学。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

2.第一板块:通读课文,理清脉络。前半部分着力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半部分着力描写他非同寻常的眼睛,欲扬先抑。

3.第二板块:激情诵读,体会语言情感。

(1)仔细读:抓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2)研究读: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体会语言精妙。

(3)汇报读: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用声音表达托尔斯泰的形象。

4.第三板块:学以致用,赛写。模仿课文的描写方法,传神表现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当堂朗读片断,比一比谁写得传神。

《再塑生命》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合作自读。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3.品读控微,合作解难: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训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3)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4)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4.思维拓展:爱虽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它的存在。交流生活中“爱”的体验。

方案二

教学角度:自由摘读——用摘读法把本课处理厉纯自读篇目,让学生自主课堂。

主要教学步骤:

.导入。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引出海伦·凯勒。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将《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3.摘读。学生可摘录文中特别富有感情的句、特别富有表现力的词、自己特别喜爱的句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评点,一词一句都行,强调个人的体会和感悟。

4.自由诵读摘抄内容,要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5.竞背摘录内容。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专项识字,编排了四篇课文——《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作为识字的语言材料。从内容上看,四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有大自然、姓氏、小动物;从形式上看,有词串、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此阶段学生的语感特点。《春夏秋冬》通过情境图描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特点和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姓氏歌》这首小儿歌为学生列举了常见的姓氏,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中国姓氏文化的趣味,知道姓名也能帮助识字,拓展了学生的识字渠道。《小青蛙》以儿歌的方式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构字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猜字谜》编排了两则简单有趣的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初步掌握猜字谜的基本方法。“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听故事和讲故事,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倾听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以洪亮的声音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语文园地一”安排了“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几个部分,通过形式多样的识字写字、阅读、积累等活动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书写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51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28个汉字,积累相关词语,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串、儿歌,背诵《姓氏歌》。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表示一年四季的季节名词,了解常见的姓氏初步认识字谜这种文字现象。

4、初步了解形声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5.初步认识26个字母,读准音,区分形。

5、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6、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7、通过学习姓氏儿歌、表示天气的词语等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

8、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9、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10、初步体会到中国姓氏文化和字谜的有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和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具体语境、情境,感受汉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

1、课堂上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识记生字,拓宽学生识字途径,教给识字方法,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2、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巩固汉语拼音,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识记生字。

4、借助儿歌、谚语等识字。

五、课时安排

1、春夏秋冬………………………2课时

2、姓氏歌…………………………2课时

3、小青蛙…………………………2课时

4、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1课时

语文园地一………………………3课时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三稿)

主备:邓子芯

审阅:张洁

1、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春、冬、风、雪”等7个生字。

2、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师生合作、引导学生识字。

4、感受春天的美。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形生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2、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训练:

一、整体感知第一单元

教师介绍第一单元课文内容。

二、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交流四季最显著的特点。

3、齐读课题,指导书写“春”“冬”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看图认识“春风”

“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学习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5)指导书写“风”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形声字识字,如,霜,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雨字头”的字,交流。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动作演示。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双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三、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再次观察四幅图,感受四个季节气象特点。

2、出示生字“春、风、冬、雪”,齐读生字。

3、仔细观察,重点观察雨字头的书写特点。

4、认真观察教师示范。

5、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描一个,写一个。

6、同桌互评,全班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读词: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二、认识第二组词语

1.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2、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3)扩词。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花、入、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10、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

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3、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指导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识字1.春夏秋冬

春风

池草

夏雨

山花

秋霜

出水

冬雪

入林

五:作业

A、背诵课文。

B、抄写生字。积累描写春天的成语三个。

课后反思: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三稿)

主备:邓子芯

审阅:张洁

识字2

姓氏歌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赵、钱”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

3、采用多种方法诵读《姓氏歌》,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4、诵读《姓氏歌》,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训练:

一、诵读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家姓》音频文件,学生进行跟读。

2、说说自己姓什么。在播放的音频文件中听到了吗?

3、揭示课题,并板书。

4、随文识字:“姓、氏”。

(1)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后鼻音。

(2)学生交流怎么记这个生字。(可以用部首+熟字的方法;也可以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

(3)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教师提醒写字注意点:“姓”的女字旁,横要写得短,注意避让,右边的“生”横画要稍微短些,第一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5)生描红练写。

二、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找到文中的生字圈出来,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个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2)还有不懂的地方,在旁边做上记号。

4、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5、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2、齐读第一节。3、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

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

说说发现了什么。(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随机识记生字“李、张、古、吴”。

(2)拓展练习: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

(4)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

4、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齐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三、指导书写

1、自由认读生字:

2、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

3、掌握书写要点。

4、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教师书写,记住书写要点。

5、自由描红,临写。

6、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开火车复习上节课的词语。

2、全班齐读姓氏歌。

3、板书课题。

二、诵读第二节。

1、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

(3)学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4)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指名读第二节。

5、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国”“王”“方”

1、正音。

2、师范写,学生练写,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并评价。

五、作业

A、背诵课文。

B、背诵《百家姓》,了解中国姓氏故事。

板书设计:

识字2

姓氏歌

木+子

诸葛

弓+长

东方

古+月

上官

口+天

欧阳

课后反思: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三稿)

主备:邓子芯

审阅:张洁

识字3

小青蛙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认识本课生字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生字,书写生字,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训练: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来做一个猜谜的游戏。一动物水上跳,大肚子鼓眼睛,身上披着绿衣裳,人称庄稼小卫兵。

2、学生反馈。教师板书:小青蛙。

3、随课题认写“青”字。

4、指导书写“青”字。

(1)第四笔“横”应落笔在横中线上,写时向上挑一点。

(2)学生书写,老师巡视。

(3)全班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查字典、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相机学习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领读生字。

(2)先引导学生小组内观察;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预设:“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

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它们放回课文里读一读,再看看图。

a“清”,清水的“清”。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谁还能说出带“三点水旁”的字。

b“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出示晴天的图片)

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出示阴天的图片)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

c“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d怎样区分“睛”和“晴”?

e想想还能给“青”加上什么部首,组成哪些字。(发现生字中的“请、情”)

f“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4、指导朗读。

(1)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清、气、晴”

2、学生读字。

3.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吗?

字族文识字方法,上下结构:青左右结构:清 晴独体字:气

4、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清、气。

(1)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清、气”。

(3)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开火车认读,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二、诵读韵文,识记生字

(一)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3、指导朗读。

(1)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全班比读第二句。

(3)指导书写“情”

(二)学习第三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5、指导朗读。

(1)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小组比读第三句。

三、巩固生字。

1、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2、去拼音认读。

3、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4、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5、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四、再读感悟

1、自由读韵文。

2、读词语:河水清、天气晴、大眼睛、吃害虫、好事情、小青蛙、不生病,再次通过提问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基本的短语形式。如:天气怎么样呢?怎样的眼睛呢?

3、教师引读韵文。教师读“河水清清”,学生接“天气晴”。

4、同法学习以下几句韵文。

5、师教读韵文。

6、采用多种形式读韵文,直到读熟。

7、各种形式背诵韵文。

五、拓展训练

1、说说青蛙的益处。你还知道哪些益虫?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描写有益的小动物的故事。

板书设计:

识字3

小青蛙→吃害虫→保护小青蛙

课后反思: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三稿)

主备:邓子芯

审阅:张洁

识字4

猜字谜

【教学目标】

1、学猜字谜,会猜“秋”“青”。

2、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

3、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则字谜。

5、激趣为主,图文结合合作学习,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6、通过猜字谜活动来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背诵两则字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说出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训练: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说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2、刚才的同学说出来让大家猜的部分叫“谜面”,你们猜出来的答案叫什么?(谜底)

3、教师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

4、揭题: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则字谜,你们想猜一猜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相机指导书写“字”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生字的字音。

2、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

2、指生评议朗读。

3、赛读。

4、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

(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学生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你们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

二、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

2、学生读字。

3、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1)教师指导书写“字”。

①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子”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字”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两个“字”字。

(2)教师按这样的方法指导书写“右、红”。

三、指导猜谜。

(1)谁来猜猜谜底?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

(2)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

(3)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再次总结猜谜语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回顾猜谜语的方法。

二、随文识字

学习第二则字谜。

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生领读短语。

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

(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

(3)学生用喜欢的短语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

(5)引导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

(6)汇报交流。

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的字,“令”是上下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

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

3、指导朗读。

(1)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

4、指导猜谜。

(1)谁能猜出谜底?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

(2)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大苹果上的谜底)评一评谁说得最有道理,就把大苹果奖励给谁。

(3)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时、动、万”

2、学生读字。

3、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动、万”的书写。

(1)教师指导书写“动”。

①认真看一下,这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动”的写法。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尝试练写其他生字。

2、创编字谜。

(1)你能尝试着把今天的生字编个字谜吗?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只要学生敢于编就及时鼓励)

(3)交流字谜。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今天回家就把课文中的字谜和你编的字谜说给你喜欢的人猜,比一比谁说得最准确!

四、总结猜谜方法。

五、作业

A、把今天的字谜讲给爸爸妈妈猜一猜。

B、抄写生字。

课后反思: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三稿)

主备:邓子芯

审阅:张洁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7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感受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

3、会读会背26个大小写字母,并能正确排序。

4、会读会写不同韵母的生字,对不同结构的生字会分类。

5、收集描写春天的语句,感受春天的美景。

6、会读拼音儿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正确认读9个词语。

2、熟练地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会正确排序。

3、熟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及本单元拼音韵文。

4、学会讲故事时,态度落落大方,故事情节连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课前训练: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老鼠嫁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故事,讲故事。

2.播放多媒体课件:老鼠嫁女

二、开展活动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故事中老鼠和猫各自的形象特点。

(1)观察老鼠爸爸和妈妈的形象。(指导语:老鼠爸爸和妈妈想把女儿嫁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什么叫厉害?你们觉得谁最厉害?)

(2)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观察图上各种事物的形象,讨论了解各形象的特点。(指导语:老鼠的爸爸妈妈觉得谁最厉害为什么?)

2、再次观看课件欣赏故事,了解故事中各人物的关系,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倾听故事。

(2)老鼠爸爸找了谁?它是最厉害的吗?为什么?

(3)小组内互讲故事,并推选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

3、生上台讲故事。

评价标准:

1、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2、故事是否完整,声音是否洪亮。

3、角色表演故事,体验故事的完整性和幽默感。

三、总结,布置作业

把《老鼠嫁女》回家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老鼠嫁女

故事完整,想象丰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把三组词读熟。

3、全班齐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记一记

1、多媒体课件出示26个大小写字母,师范读。

2、师教读。

3、各种形式读,直到背熟。

4、指名背诵26个大小写字母,并检查排序。

(二)读一读,写一写

1、师黑板出示生字“见”“万”等8个生字卡,指名读。

2、“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指名说说每个字韵母的不同。

4、接韵母分类,指名上台书写,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田字格书写,全班交流评价。

(三)读一读(拼音韵文)

1、自由读读拼音韵文,圈出不会读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小组内互读,互相正音,互评。

3、指名读,其他同学为其正音。

4、师多媒体出示难读生字,生词的读音,范读。

5、全班齐读,提醒学生不能唱读。

6、理解韵文大意;知道春天到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祖国南方、中部、北方等地在春天却呈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们在课件展示中,了解韵文大意,了解祖国的大和广,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7、配乐齐读韵文,让孩子们在朗读中再次涌起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去读一读、背一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书写提示

1、出示生字。

2、复习笔顺规则。

课件出示“白、回、国”,学生观察生字自行,说说书写规则。

学生按要求描红、练写。

二、日积月累

(一)歌唱春天

1、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的歌曲。(小组唱、齐唱、单独唱)

2、比赛背诵学过或课外自学的有关春天的诗文。

(二)我看到的春天

1、先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词语。

2、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3、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4、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要描写春天

1、展示日积月累中描写春天的词语。

2、学生自由读,并圈出生字。

3、指名读难点字,全班正音。

4、指名读四字词语,不会读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

5、师讲解四字词语的意思,让同学们边听边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示的画面。

6、用各种形式诵读词语。

7、用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师生共同评价。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日积月累

春天来了

第四课时

一、和大人一起读

1、自由读,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读,小组赛读。

3、说说儿歌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4、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5、回家和父母再读一读。

二、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谣和儿歌”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重点)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学生)

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2、一首好的童谣就是一首美妙的诗,一首好的儿歌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

(一)学习童谣——《摇摇船》。

1、同学们,童谣《摇摇船》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幸福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摇摇船》。

2、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童谣,看看能不能从童谣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童谣。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

8、学生边背童谣边做动作。

(二)学习儿歌——《小刺猬理发》。

1、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刺猬吗?

2、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小刺猬为什么要去理发?谁给小刺猬理的发?小刺猬理完发漂亮吗?

3、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试着读读儿歌,看看能不能从儿歌中找到答案。

4、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儿歌,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4)看谁还能提出新的问题。

5、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

6、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

(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

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4)小结

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

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四、布置作业

A、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

B、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第三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秦小莲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回顾·拓展”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三个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单元总体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三、单元教学建议

由于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教学本组教材时,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单元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言文两则》,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如《两小儿辩日》中“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为“距离”的意思,与现代常用义不同。还有在现代文中很少出现的“孰”“乎”“汝”等词,在文中多次出现,诸如此类的词要让学生理解。解决这一难点建议分三步:

第一,学生读通课文后,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教师可点拨指导,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第二,反复诵读,理解故事的内容。第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故事。指导学生朗读可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第二,指导学生读通顺。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如,《学弈》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该读出肯定的语气。

《匆匆》: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抓住课题“匆匆”,了解课文写了“时间匆匆,一去不返”的意思;再读课文,弄清各自然段大意;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和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讨论交流自己的体验感受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获得的。重点品读第2、3自然段中的句子。指导学生理解“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等句子的意思,感悟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的,又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设问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设问的句式,抒发自己强烈的情感。作者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问而不答,而答案隐含其中,目的是引起人们的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文章还采用了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3.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第3题指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写几句话。可用“„„的时候,日子„„”的句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仿写。如,“聊天的时候,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过去。”体现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学习过程。

4.本文运用了排比、设问、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单纯把修辞手法作为语文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判别各种修辞手法,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上,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此句话用这种修辞好在哪里。

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了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也流露出为前途不明、无所作为而感到抑郁、彷徨、伤感的低沉情绪。在教学中对此时代背景不宜过多讲解,重在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1.可以从以前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导入,让学生回忆这些课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2.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种树人的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的描写和作者听了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受到感动的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在探究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受到启示,获得人生感悟。

3.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可让学生先自读,勾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然后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尤其重点体会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如,下面这些语句,“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对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地反复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让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了百年大树,显示出勃勃生机;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

4.朗读指导应注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文章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可以此为线索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朗读作者看到种树人的做法感到奇怪时的所想,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时的所感,指导学生边读边揣摩“我”的心理活动和变化。

对种树人说的话,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体会种树人不确定地给树浇水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看法,加深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顶碗少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连接语,明白本课的学习目标: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围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为什么说这场表演是“惊心动魄”“难度很大”的?指导学生重点理解3—7自然段,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如,描写顶碗少年前两次表演时的动作的语句,“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碗,又掉了下来”,从这些语句我们感受到这场杂技表演不仅精彩优美,而且表演难度很大。再如,描写少年表演时神态的语句,“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在第一次失败后,还能保持镇定,有重新表演的信心;但在第二次失败后,他心情十分紧张,没有了再次表演的勇气。从对少年表演杂技的动作、神态描写,体会这是一场“惊心动魄”“难度很大”的杂技表演。同时,还要从对观众的表情、言行的描写,对“碗”的具体描写,感受杂技表演的难度很大;从对老者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老者对少年的宽容和鼓励,正是这宽容和鼓励,给了少年勇气和力量,使表演获得了成功。

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对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来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作者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获得了人生的启示──那就是面对挫折,我们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

《手指》:体会作家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难忘的‘第一次’”。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想想自己所经历的印象深刻的“第一次”,从中筛选出难以忘怀、对自己有启示的事情。进行口语交际时,可以先采用小组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询问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并说说自己得到的启示和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可采用竞赛、评选的方式进行。各小组推选出代表,说说自己的“第一次”,说完以后“答记者问”。在整个交际过程中,体现在情境中交流和双向互动。教师注意从口语表达、交际态度以及思想感情等方面加以指导,达到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本次习作,安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其中一个内容进行习作。

第一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难忘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习作;第二是选择你有所感触的事物写一写;第三是看漫画《假文盲》,写感想,题目自己定。习作可采用如下环节进行:明确要求、写前准备、写前交流、习作指导习作指导后,学生可以现场练写。互相评改

四、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第四篇: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安排了《燕子》《古诗两首》《观潮》《鸟的天堂》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美:《燕子》描写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古诗两首》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观潮》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鸟的天堂》则描绘了南国“鸟的天堂”,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我们可以从这些柳绿飞燕、鸟语花香、江潮澎湃中,感受自然的多姿多彩,倾听自然的声音,欣赏自然的壮美。

本组的导语提示了观察自然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为《语文园地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大自然的景物。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31个字,会写36个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聚拢、掠过、裁出、宽阔、薄雾、若隐若现、万紫千红、漫天卷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欣赏大自然的壮美。

3、背诵课文或部分段落,积累描写春天的词句。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单元教学建议:

1、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3、通过反复诵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句段。

5、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学习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火烧云》。

6、口语交际的话题要事先布置学生观察周围景物或搜集有关自然景观的资料。单元教学时间: 燕子 2课时 2古诗两首 2课时 3观潮 2课时 4鸟的天堂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6课时

第五篇:2017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冀教版)

XX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冀教版)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回归自然。本单元由五篇文、一个阅读链接、一个综合学习组成。其中《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鸟是树的花朵》、《一个人和一幅画》是精读文,《楼兰的忧郁》、《我和大猩猩握了手》是略读文。要求认识的字13个,要求会写的字29个。《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鸟是树的花朵》要求背诵全文。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向人们介绍了维也纳处处森林相连,森林是维也纳人的骄傲,也给维也纳人带来了福气;维也纳人倍加珍爱每一棵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细心呵护每一个生命。冯骥才准确朴实的语言也如森林中的涓涓细流,向我们描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维也纳。

《楼兰的忧郁》的作者梅洁提出了沙漠化的问题,读完文让我们心潮澎湃、百感交集,也一样生出“楼兰的忧郁”。反问、对比、引用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一个个具体事例,更是触目惊心,引起我们许多思考。本文是陶冶学生情操、学习语言文字的好素材。

《鸟是树的花朵》,多么诗意的语言,多么奇特的想象力,多么真诚的喜爱自然的心!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的家园,多么和谐温馨的画面。作者观察细致,对事物有敏锐的捕捉力,语言凝练,让我们佩服。

《我和大猩猩握了手》带领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大猩猩的世界,学猩猩的样子假装吃东西,模仿他们发出的各种声音„„尝试用各种方法和它们交流,当“我”和曾被称作森林“恶魔”的大猩猩近距离接触,甚至和“皮纳茨”握手时,相信每一个人都无法抑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会和猩猩一起手舞足蹈起来。无可否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一个人和一幅画》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一位执著的老人,独自一人在半山腰的石头屋里,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他那精拉拉、每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的手,创造了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绿林,弹奏着人生壮美的乐章。屋外墙上的那幅画,寄予着种树人的理想,发人深省„„

阅读链接《回归自然》向我们揭示了自然田园之美一直是人类的追求和理想境界。这样的阅读安排,使学生了解了古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对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欣赏了古诗中闲适静谧、清新秀丽的美景,还从楹联、照片中体味到自然之风韵。

本次综合学习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四部分。“我的采蜜集”收集的是两句感悟自然感恩自然的话语。“读读背背”要求学生记忆的是一篇散文《小树林》。“口语交际”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的小笔头”是根据读《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和《楼兰的忧郁》后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5篇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叙事性作品。选编的五篇课文均是大家、名家之作。它们或是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编排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分五个板块:分别是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另......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人教)

    八年级下册语文字词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绯红(fýi hï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标致(biüo zhi):外表、风度等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唤起美感上的极大享受的标致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也是第一单元。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

    语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走进西部 单元教材分析: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5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解读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爸爸带我去爬树》、《美猴王》。 《养花》的作者是老舍,......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站推荐)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感悟”为主题,选编了5篇课文。《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