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共6课时)
第一课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鸦片战争•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重点掌握两大板块、六个问题: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二是中英《南京条约》: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教法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而四处扩张,广阔的中国市场就成为它首选的对象。英国曾经采用外交、贸易等手段想打开中国的大门都未能遂心如意,后来发现从事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再概括归纳:鸦片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这一目的彻底暴露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无耻和伪善,认识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马克思曾引用英国史学家蒙哥马利马丁的话来痛斥鸦片贸易的罪恶:“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残酷,因为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还折磨他们的肉体。”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教师请学生阅读动脑筋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教师提出你将如何面对这因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重局势的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后,教师再归纳鸦片走私已严重危及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教师指出,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决心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教师提问: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引用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名言,指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这场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必然和继续,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由于这场战争是因鸦片走私引起的,所以马克思说:“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就被称为鸦片战争。
5.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作为小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自由发挥、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再归纳提示:由于清王朝入主中原后,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失去了通过对外经济文化交往来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的机遇,却造成了固步自封、愚昧落后、夜郎自大的心理,结果“落后就要挨打”,在战争中吃了败仗。尽管中国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尽管有关天培这样的爱国将土的英勇抵抗,但仍然挽回不了失败的结局,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6.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提示,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学生阅读《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割让香港岛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条约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六个字。再与学生交流讨论、分析,得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斗争,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练一练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活动与探究
.小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第二次鸦片战争•重点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课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
“列强侵华罪行”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课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
第二次鸦片战争•教法建议
复习提问: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
导入新课
.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
①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2.具体的授课方式
①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但为什么把它单列一个板块,一是整体线索的思路结构分明,顺理成章。二是因为不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学生就无法理解这次侵略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而不是类似“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虽然这是后话),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肯定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联系。所以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课目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
a.讲“火烧圆明园”,可采用说看议的形式进行。说,即教师的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可谓当之无愧(详细内容见资料)。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入为主的位置。看,即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让学生产生对圆明园的直观印象。通过视觉,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贪婪与罪恶。通过听、看活动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议,即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
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可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活动与探究
动脑筋
根据《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比一比,看谁叙述的更清楚、准确、全面。
这个题目课结合到“谴责沙俄割土占地”中进行。学生可示图解说(《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练一练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第三课
左宗堂收复x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第一课时
收复x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阿古柏侵略我国x疆和残酷剥削、压迫x疆人民;知道左宗棠在x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打败阿古柏,收复x疆的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x疆?”“如何评价左宗棠”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都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收复x疆•重点难点
左宗棠收复x疆是本课的重点。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我国的西北大门,它的得失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主权,更维系着国家的安全。左宗棠力主收复x疆,得到朝野爱国者的支持和x疆各族人民的拥护。
收复x疆•教法建议
.出示中国填充地图,让学生找出x疆的方位,并提问“x疆占我国领土的百分之几?”再利用“动脑筋”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是进行学科渗透,二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了解x疆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回顾这时期我国边疆危机的情况,从此直接导入新课。
3.讲述“阿古柏侵占x疆”一目,可结合地理知识,提问“苏联瓦解产生几个国家?”再提问“浩罕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让学生了解浩罕国的由来,又明确它的地理位置。为后面的学习确立时空概念。
4.结合《x疆地图》或电脑,教师边演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叙述阿古柏侵略x疆的过程。或让学生自制,自己演示,自己讲解阿古柏侵略x疆的过程,并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x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x疆的伊犁地区。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
6.“左宗棠收复x疆”是本课的重点。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上课时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西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x疆正确性的理解。
7.可设问:“如果你是左宗棠,如何打败阿古柏,收复x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再设问“左宗棠在打败阿古柏后,为什么不乘胜收复伊犁,而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同时又设立抗俄司令部支持曾纪泽的外交斗争?”培养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形势、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
9.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0.讲完上述内容后,可提问“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你怎样评价左宗棠?”即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为什么说x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x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后历代中央政府从没有放弃对x疆的管理。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比一比:分小组讨论左宗棠收复x疆的意义,然后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把本组的意见谈一谈,看哪个小组总结得好。
让同学们自由发挥。
2.制表:回顾学过的内容,用表来反映沙皇俄国对我国的侵略。
第二课时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甲午中日战争•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黄海大战。讲述黄海大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沉着应战直至舰沉与全体将士共存亡的英雄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情况和内容。通过讲述《马关条约》的签定的情况和内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罪行。
本课的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教法建议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言以渲染气氛:“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这段导言一开始就制造了浓重的气氛,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两句设问,既是对前课作了小结,也给下文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黄海大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可以先由老师放映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然后让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3.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1895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第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总之,《马关条约》的签定,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5.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什么问题?指出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
6.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活动与探究
(任选)
.比较分析: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2.故事会:搜集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在班里交流。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点难点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本课的重点。义和团的发展壮大,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利益,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极大仇视和恐慌。帝国主义列强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令其对义和团运动进行镇压,一面直接出兵疯狂绞杀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辛丑条约》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的武装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是本课的难点。学生通过对史实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认识,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努力使认识提升到理性高度。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讲述本课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然后阅读课文提示,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上面的歌谣就是当时传唱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义和团的迅猛发展感到恐慌,拼凑起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
2.讲述“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900年8月北京陷落,慈禧太后挟光绪帝西逃,这是继四十年前(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北京城又一次为列强所占领。(建议复习比较北京两次被列强占领的史实)
3.“《辛丑条约》”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第一,经济上,“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第二,政治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第三,军事上,“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第四,外交上,“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但不作为要求。
(2)《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4.本课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可以简单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进行列表归纳,结合活动与探究1进行小结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第二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2
入新中国建立,广大人民群众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到来了严重危害。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怀着尽快改变我国“一穷二白”面貌的强烈愿望,忘我工作,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表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观 察 讲 述 体 验一.“铁人”王进喜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讲述图片反映的故事。
指导学生看书,讲讲王进喜的事迹,读一读王进喜的诗。讨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井是在什么情况下打出来的? 二.“两弹元勋”邓稼先
师或生讲述邓稼先如何回国、如何进行科研(国际、国内环境)的事迹后,提问: 1.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原子弹的研究的?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哪一年?说明了什么?
3.邓稼先身上反映出的是什么精神?(海外学成归来报效祖国、艰苦创业„)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学生阅读教材,讲述焦裕禄的故事。
讨论:他身上反映出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品质?他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 巩 固 小
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来说说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他们的精神对我们初中生有什么启示? 3.填写下表:
大庆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延伸课堂完成学习测评,指导阅读“史海拾贝”。心得与疑问 反思
第6课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 【课程标准】
简述文革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严重的空难。【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面对“文革”造成的**,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奋力抗争;“文革”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和灾难,它使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
二、过程与方法:
三、知识与能力: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培养学生正确提取信息和归纳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四五运动。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教学步骤】 导
入从“三大改造”以来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出现过哪些缺点和失误? 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发展,最终酿成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历 史 的 反 思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毛泽东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大人物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批斗、监禁直至屈死,大量的小人物沉冤待雪,说明了什么?
3.面对着这种局面,有没有人起来抗争?他们是谁?请看“史海拾贝”。这种抗争阻止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继续发展了吗?这又说明什么? 二.林彪集团与“四人帮”的覆灭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林彪反革命集团是怎样形成的?他为什么发动反革命政变? 其结局怎样?林彪的“自我爆炸”说明了什么? 三.文革的结束 阅读教材,思考:“四人帮”指的是哪四人?他们要做什么?后来全国为什么再度陷入混乱?“四五运动”的性质和意义的什么?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议一议:粉碎“四人帮”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
十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损失的情况如何?如果没有文革我国的经济会如何?
五、文革的反思:从文革的**中我们国家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小
结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来,犯过多次路线错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太大了。虽后来错误都得到纠正,中共有能力纠正自身的错误,但是代价太沉重了。我们国家能不能避免一错再错的再次出现。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早日到来。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反思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程标准】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过程与方法:
联系“文革”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三、知识与能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召开、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教学步骤】 导
入复习提问:
“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怎样的破坏?文革结束后,国家该怎么走? 学习思 考 探 究一.“两个凡是”笼罩下的中国
阅读、讨论:两个凡是的内容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它有什么危害?是谁提出来的? 二.邓小平再次复出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邓小平何时正式再次复出?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求他复出的目的是什么?邓小平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课文后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在哪一年召开?地点在哪里?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哪些?(书上标记,然后通过“接龙”当场巩固)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4、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转折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阅读、找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提出的背景、与改革开放有何关系? 五.内容整合
本课所学的几个问题之间有何联系? 小 结“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以后的拨乱反正工作扫清了障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作好了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反思
第8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课程标准】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阻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2、认识到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第一标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点剖析小岗村、宝钢的改革情况,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
三、知识与能力:
记住农村改革开始的时间、典型、主要内容,城市改革的方针、重点、改革成果的代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制、国有企业改革。
难点:改革的必要性;城市改革的方针;理论性强、理解困难。【教学步骤】 导
入展示我国居民不同时期消费领域的“三大件”图画卡片。思考“这些变化的转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本课课题: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探 究 发
现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
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
1、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为什么选择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呢?
2、人民公社时期,我国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3、凤阳小岗村改革的成果是什么?其改革取得成功是因为解决了什么问题?
4、农村改革的形式、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改革有何意义?
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思考这与传统农业的经营内容有何不同?归纳出农业发展出现哪些新的变化? 指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没有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真正的现代化。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阅读教材,思考:城市改革的方针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有针对性地把企业列表,让学生区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
2、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是什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调动企业、企业内部个人的积极性。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调,我国今天仍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小结请谈谈身边你所了解的农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反思
第9课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课程标准】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对外开放强国之路。
二、过程与方法:
对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与经济开放区、90年代开放地区的分布特点,理解对外开放由点到线、再到块、面,逐步开放的过程。讨论、个案学习法,学习对外开放的格局和成就。
三、知识与能力:
经济特区开放的历程;80和90年代扩大开放的历程;对外开放的格局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置、开放上海浦东、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教学步骤】 导
入
从对外的必要性导入。闭关自守的教训,现实发展的需要。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奠定了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探 究 新
知
一、经济特区的设置------对外开放的“试点”
阅读教材,思考讨论:
1、兴办特区的主张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杀出一条血路来”这句话,原本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使用?你能想象出邓小平讲这句话时的语气和神态吗?对此,你是否悟出了什么?
3、中央先后何时、设置了哪些经济特区?请在地图上找出各自的位置和所属的省份。
4、讨论:为什么首先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
5、何谓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何处?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二、对外开放的扩大
1、地图上指明“沿海”和“内地”的划分。2、80年代对外开放是如何扩大的?它们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 3、90年代对外开放的特点是什么?
4、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
三、对外开放的成就
1、指导学生阅读、归纳教材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小
结
1、把对外开放与“农村和城市的改革”联系起来,指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2、教师可以补充: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将由以前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转变为地域和产业的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反思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课程标准】
说出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艰难历史历程及光明的未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课文内容;联系现实学习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情况。
三、知识与能力:
知道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和发展现状;知道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立法与执法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难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及民主制度及其作用。【教学步骤】 导
入
1、复习:新中国成立之初,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是什么机构制定的?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什么?何时什么机构颁布的? 回答后指出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良好开始。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什么?这充分说明了什么问题? 探 究 新
知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1、“民主”是什么意思?
2、我国是通过什么制度来人民当家作主的?
3、这些制度是如何让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的?
4、我国的基层民主有怎么的发展?基层民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5、请大胆预测一下,我国民主今后将如何发展或你希望的民主是什么样的民主?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1、通过导言,了解依法治国的方略:在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思考讨论:将此四点进行归类:立法与执法。
3、我国的粉碎“四人帮”后,立法取得了哪些成就?
4、阅读、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颁布对纠正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有何意义?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颁布有何重要影响?
6、我国执法原则与情况如何,举例说明?
7、我国法制建设还存在什么问题?你认为如何解决?
三、讨论: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何关系? 小
结
民主是100近代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经过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在付出了惨痛的历史教训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 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 反思
第12课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课程标准】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确立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教材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三、知识与能力:
邓小平理论形成及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十二大、十三大、南方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教学步骤】 导
入
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得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一时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实践上表现为“改革开放”、理论上表现为邓小平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成了新时期的两大主题。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我们熟知的“邓小平理论”。探 究 新
知
一、理清教材线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本课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如果将第一、二目合并为一个问题,那讲的是什么?那三、四两目讲的又是什么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过程]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阅读教材第一、二两目,思考下列问题:
1、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过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3、邓小平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4、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主要内容、解决了当时面临的什么问题?有何意义?
5、邓小平的理论正确与否?对于实践有何意义?
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阅读教材,思考:
1、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主要经过了哪几个阶段?何时正式确立的?
3、党的十六大与邓小平理论有何联系? 小
结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路明灯。必将继续照耀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巩固课堂完成学习测评,心得与疑问。
第三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的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二)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 解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
掌 握教育改革的艰难,中国近代后期时代特征对文艺的巨大影响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创建京师大学堂与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对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锻造
对比鉴别文艺巨匠的姓名和主要成就(要求“对号入座”)
讨论探索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 值 观爱国情感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需继承发扬
唯物史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点 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文艺巨匠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姓名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茅以昇
成就《海国图志》译著《天演论》京张铁路《制碱》钱塘江大桥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组织学生阅读117——121页课文,对重要的人名、代表作名称[或主要成就]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新式教育的开端新式学堂在中国出现的情况怎样?
A.出现时期:洋务运动开始时[1862年]。
B.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27页]。
C.中国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今人民教育出版社所在地]。)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
教师小结、过渡:《奏定学堂章程》拟订后,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6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你知道五四运动到1949年间中国文学艺术的神圣使命吗?(宏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请你根据下表,找出字母所示的内容。(先找到标明之,后组织“接龙回答”)
类 别姓名代表作
文 学Aa
Bb
Cc
Dd
艺术美术Ee
音乐Ff
Gg
A.鲁迅 B.郭沫若 C.赵树理 D.丁玲 E.徐悲鸿 F.聂耳 G.冼星海
a.《狂人日记》、《孔乙己》b.《屈原》c.《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e.《愚公移山》 f.《义勇军进行曲》 g.《黄河大合唱》
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课程标准】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
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
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教学后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课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教学后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准备】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教学后记】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课程标准】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
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
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后记】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课程标准】: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
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教学后记】
第6课
春秋争霸
【课程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教学重、难点】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
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
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晋楚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
简略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
体现什么智慧?
五、吴越争霸、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答案来,互相补充。
六、小结:学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问:你发现这些霸主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看法。
训练学生综合历史的能力学习历史,联系古今
七、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
【教学后记】
第7课 战国争雄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第五篇: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1
沪教版八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1
第一单元
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
主题构思
本单元选取了几组描写生活场景的艺术作品构成主题内容,旨在使学生以感性方式认识到:艺术作品能反映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惟一源泉,从而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艺术,粗浅地了解“艺术源于生活”这一本质特征。这对于“艺术”第一课是十分必要的。
“艺术”究竟是什么?这一答案历来不同。唯物主义的艺术观告诉我们:艺术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艺术现象,一开始就是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出现的。正因如此,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也只能于实际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社会生活,艺术也就不存在。然而艺术不是被动地反映生活,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头脑的加工制作,并融入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艺术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
以上这些艺术的基本特征,在本单元的构建中是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品体现出来的,学生通过学习,能在潜意识中对艺术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不是通过理论性的说教阐述这些观点。本单元在“课”的主题选取及内容的选择上有以下意图:
.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与音乐、艺术作品。如第一课《乡韵》中《故乡是北京》与《上海本是好地方》反映了北京与上海的民俗风情,南北呼应,相映成趣,同时也反映了本土文化,上海地方特色。
2.选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如《故乡是北京》的京腔与《上海本是好地方》中的小调说唱,一听就感到非常贴近生活。又如第三课中的《收获》,选取了一组反映丰收的民族舞蹈,风格性很强。
3.选取各时代较经典的作品,尤其是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如歌曲《中国娃》、《一二三四歌》。
4.选取具有综合性艺术文化价值的作品。如大型服饰舞蹈《金舞银饰》,它融音乐、舞蹈、服饰、模特表演于一体,是比较典型的艺术的综合表现形式,同时具有民族的风格。
第一课
乡
韵
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看、演等实践活动,领略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及浓郁乡情,体会到音乐是历史的写照,生活的反映,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故乡是北京》、《智斗》等歌曲与戏曲,感受音乐民族气息与地方色彩,准确表达歌曲《中国娃》民谣风格,做到自然、亲切、愉快、明朗,充满童趣;通过一系列创造性活动,加深对民族音乐在产生、发展、曲韵风格表演特点等方面的理解。
3.了解戏曲、京剧的形成发展,对戏曲行当、脸谱及角色特点有个初步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一、音乐长廊
(一)欣赏:
.内容介绍:
《故乡是北京》
创作于1988年,并于1989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元旦晚会上由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首唱。歌曲由著名歌词作家阎肃作词。歌曲运用中国曲艺中的“不说那……”、“只看那……”这类排比句,展现了北京种种具有中国古典特征的景致风貌,表现了故乡人对北京深挚的情感。旋律以京剧曲调为素材,与歌词完美结合,民族风格浓郁,像一杯浓烈的醇酒,沁人心肺。
歌曲分为ABA三部分。头、尾是一个类似京剧中紧拉慢唱的散板段落,自由、豪放,也有点类似引子与尾声的作用。中间部分运用了流水板体的节奏及委婉的拖腔,跌宕起伏、潇洒流畅,如在向人们娓娓诉说,亲切而自然。这首歌词问世后,相继出现了许多用戏曲曲调写的歌曲,俗称“戏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首歌开拓了歌曲创作的新途径。
《上海本是好地方》
这是一首用沪语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97年。歌曲旋律采用了上海及江南地区的小山歌、小调等音乐素材,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的风格。在许多乐句中的旋律接近口语化,叙说性较强,类似上海的说唱。
整个歌曲篇幅较长,共有四个部分,中间有两次转调,它像一位音乐导游,罗列了上海的各旅游景点及特色产品。本教材选取了第一部分。
(附歌谱)
2.教学建议:
(1)可用“你去过北京吗?”、“你认为上海有哪些变化?”等问题作导入,让学生认识生活。可以让去过北京的同学谈谈对北京的感受。通过独特北京文化来加深对此曲内涵的理解。
(2)听歌曲后可引导学生仔细听辨歌曲中描绘了什么景色及生活场景?哪些是你所熟悉的?
(3)引导学生听辨歌曲的音乐素材是什么?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素材。词曲的特点如何。
(4)可从《我是中国人》等大家熟悉的京歌或现代京剧导入本课内容。
(5)引导学生从伴奏乐器、节奏节拍及频繁的短过门等特点感受此曲的京韵风格。
(6)带领学生哼唱其中几句好听的旋律,以增强对歌曲的感受。
(二)歌唱:
《中国娃》
.歌曲分析:
这是一首带有中国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通称为“民通”歌曲。歌词纯朴、直率,真诚地表露了华夏子孙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的热爱。旋律采用了陕北民歌的素材,但有很大的创作成分,有歌演体的风格,其中装饰音、儿化音的运用使歌曲的韵味十分具有乡土气息。
歌曲的主要部分是“主唱”段。头与尾的“童谣”是伴唱,这是流行歌曲的常用手法。主唱部分为展开性的二段体结构,调式是六声徵调式,旋律明朗,流畅。
2.教法建议:
(1)为使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地方风格,可放送一下通俗歌曲《黄土高坡》或一些有名的陕北信天游。
(2)尽管歌曲具有“黄土高坡”的粗犷,而且音域较宽,调性较高,但高音部分还是要避免大喊大叫。
(3)歌曲中的倚音、波音、滑音是很具地方色彩的装饰音,尽量要把它表现好。
(4)歌曲的节奏清新明朗,内容很具生活化,故可把歌曲处理成有简单动作和情景的表演唱,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5)由于调性关系,伴唱部分可由老师弹奏或听录音,学生可不唱。
二、艺术天地
(一)音乐与戏剧:《智斗》
.内容介绍:
唱段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剧情:抗战时期,新四军某部在转移时,留下以指导员郭建光为首的18名伤病员,在地下党联络员阿庆嫂的掩护下,隐蔽在芦苇荡中养伤,汉奸部队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和参谋长刁德一勾结日本侵略军搜捕新四军,阿庆嫂以“春来茶馆”老板娘身份与他们周旋,进行机智的斗争。郭建光等18名战士伤愈后。在地下党的配合下,一举消灭了敌人。
2.教学建议:
(1)《沙家浜》是现代京剧的典范之作,其唱腔、伴奏等风格与京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可以融会贯通地来体味戏剧音乐的特点。
(2)《智斗》是《沙家浜》中著名的唱段,可让学生先听、看,并有条件可分角色学唱几句。分清行当,体验韵味。
(3)在欣赏了解现代京剧的同时,可拓展欣赏传统京剧。
(二)音乐与舞蹈:
《金舞银饰》
.内容介绍:
大型服饰舞蹈,由上海歌舞团创作并演出。这是一个十分有创意的舞蹈,编者把中国传统的服装、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在赴法国演出时共有演员100多名,展示服装1200多套,优美的舞姿、多彩的服装、壮观的布景、绚丽的灯光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美不胜收,折服了以“时装之都”著称的巴黎。全剧分为:序幕——亘古回音;第一章
唐朝——琼宫神韵;第二章
宋朝——市井风情;第三章
戎马生涯;第四章
乐舞升平;第五章
清朝——礼仪华章。
2.教学建议:
(1)《金舞银饰》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服饰、舞美等各种艺术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新型艺术品种,是理解音乐通融性、相关性典型体裁,教学时,不要仅仅将目光停留在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上,而应以一带面,告诉学生综合性艺术的特征。
(2)可让历史知识丰富的学生介绍一下历代文化,以更好地理解服饰文化,让擅长舞蹈的同学学跳影象中的舞姿;让有音乐特长的同学比较一下历代音乐的风格。
(3)可自编自演有简单背景的,融音乐、舞姿与现代服饰于一体的《时装秀》。
三、创造与拓展
题
(一).答案
唱段
剧种
剧目
流传地域
旋律特点
越剧
《红楼梦》
浙江
优美舒展、诗情画意
黄梅戏
《打猪草》
安徽
柔美婉转
2.教学建议:
(1)两段唱段均为著名剧目的戏曲唱段,可收集此类资料给学生看看、听听、唱唱。
(2)组织不同籍贯的学生用“大家唱”的形式娱乐,要求不能定得太高,只求活跃课堂气氛。
(3)与“创造与拓展”中的《智斗》结合起来,点明音乐与戏剧的关系。
(4)可让学生列举一些他们所熟悉与喜爱的戏曲品种(有条件的可哼唱几句),以此加深他们对音乐与戏剧之关系的理解。
题
(二).内容介绍:
《枫桥夜泊》
诗意:
月亮西斜,乌鸦哀啼,满天霜花悄悄飘降。江边幽暗的枫树与泛舟上的灯火遥遥相对,一如愁绪满怀的游子,昏昏欲睡。在这夜深人静之际,故苏城外寒山寺敲起的钟声,飘到我这艘来自外乡的小船之中。
说明: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行旅中的孤寂心理和夜泊时的冷落景色。首句从眼中所见、耳中所闻、身上所感三个角度,描绘了夜泊枫桥的感受。次句又将夜卧舟中,被客居异地的孤寂心理所包围的旅人推入反面。细密的景物编排使读者仿佛显身于幽冷寂寞的水乡秋夜中,心头笼罩上了一层凄凉的愁。然而诗人并未觉得语意已尽,又用疏朗的笔调叙写寺院敲响的夜半钟声,那钟声仿佛打破了夜的宁静,但又令人想见钟声过后更加沉寂的气氛,而这气氛又使诗人在更寂寞的感受中难以入睡。诗篇意境深远,情味隽永,情思与景物交融无闻,历来被人传诵推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意: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西湖水被浮动,银光闪耀,显得分外美好,细雨霏霏时,湖面上烟雾迷茫,山影隐约,又是一种奇丽的景象。想把西湖比作绝世美女西施,那真是最好不过了。因为它不论是秋冬淡雅的装束,还是春夏浓艳的打扮,都是那么恰倒好处,惹人喜爱。
说明:
苏轼是宋代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杭州西湖风光的诗。起首两句,诗人用“潋滟”、“空
”二词简练而准确地概括了西湖盼雨两种天气下的湖光山色,意境优美,令人神往。末两句更以古人心目中完美的西施形象形容西湖的天然之美,使西湖变得生动可爱,风韵迷人。这一比喻,构思奇巧,独具匠心,成为西湖诗中的名句,西湖也因而被称作西子湖,名传天下。
2.教学建议:
(1)如同配乐朗诵,诗歌的意境要与音乐相吻合一样,这里,古诗的意蕴应与戏曲曲调的氛围相投。根据这两首诗的诗意,所选配的戏曲曲调速度宜慢不宜快,节奏宜稀不宜密,旋律宜悠扬不宜激昂,力度宜弱不宜强。
(2)剧种以南方戏曲为好,如浙江的越剧,上海的沪剧,江苏的锡剧等。
(3)因两首古诗均为七言绝句,所选配的戏曲曲调最好是以两乐句或四乐句为一个乐段的结构,最后要有终止感。
题
(三).答案:
(1)周信芳:二堂放子
(2)梅兰芳:霸王别姬
(3)梅兰芳:贵妃醉酒
(4)周信芳:
2.教学建议:
(1)可借助于这些剧目音响(演员嗓音与剧情)来辨认剧照内容。
(2)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戏曲了解甚少,故在做这个练习前,老师有必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名剧,戏曲行当、角色、脸谱及流派演唱、表演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音响再来辨认会大大减低难度。关于戏曲知识方面的书籍,可参阅《中国戏曲音乐》、《京剧唱腔》、《辞海•艺术分册》等。
题
(四).答案:
(1)张飞(豹头环眼)戏出《三国演义》。见京剧《瓦口关》。剧中张飞勾画三块瓦脸。其谱里通天纹上的菱形墨块勾画的很大,眼窝造型十分讲究,呈现豹头环眼之态,具有勇猛大将的神韵。属夸张性脸谱。(钱金福先生笔意)
(2)关羽(忠勇双全),见京剧《古城会》,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关羽揉红脸,再用油黑色勾画眉、眼及其它纹理,突出关羽的卧蚕眉、丹凤眼的关髯公相貌,属寓意性脸谱。(李万春先生笔意)
(3)包拯(白眉横直、月牙向上)白眉平直,逐渐展宽,斜插入鬓,眉心耸起,额头托园月牙,开口向上,此谱线条刚劲,造型犹如“雪山悬月”,生动刻画了人物刚正不阿,执法入山的性格,属寓意性脸谱(侯喜瑞先生笔意)
(4)孙悟空(可趣而不可宗之谱)见京剧《芭蕉扇》,故事取材于《西游记》。红心画作倒挂石榴形,金眼圈勾成佛手,额头画成带叶桃。此谱只供欣赏,属趣味性脸谱。(翁偶虹先生笔意)
2.教学建议:
(1)要讲清每一脸谱的面部特征与角色涵义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形象化记忆。
(2)可在上课前,把脸谱作为一种环境渲染,布置在教室四周,既有趣,又有效。
(3)很多旅游胜地有画脸谱的纪念小品,如饭碗、饭勺等,可收集一些展示出来。
四、音乐小词典
.内容介绍:
(1)戏剧与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故事属于内容;表演属于形式。戏剧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与音乐相结合的,如歌剧、舞剧等;另一类是不与音乐相结合的,如话剧。中国的戏曲有个特定的含义,就是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凡第一人称的表述大都采用韵文体的“曲”(曲子)这种形式为唱词,所以“戏曲”称谓的本身,就体现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但它又不同于歌剧,它在世界剧坛上是独树一帜的,概括地说:戏曲是产生在中国特定时期、扎根于特定民族土壤,具有特定概念的音乐戏剧样式。这三个“特定”大体可将戏剧与戏曲,戏曲于其他音乐戏剧作出概念上的区分。
(2)京剧:
京剧的缘起,一般要追溯到1790年秋为庆祝乾隆八十大寿,徽班“三庆班”的晋京献艺。尔后其他徽班接踵而来。至道光年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合称为“四大徽班”,在北京扎下了根。
徽班进京之初以扮演旦角为主,表演技巧上吸收昆剧载歌载舞的一套程式,声腔以二黄为主,兼收昆腔、吹腔、四平调、拔子腔等。徽戏的剧本内容丰富,戏词通俗易懂,有齐全的角色,还有一套独特的武打技术,所以在进京之前,它已形成了唱、念、做、打齐全的剧种。进京扎根后更是“色艺最优”。后来又有湖北的王洪贵、余三胜等人进京,带来了已将皮黄结合的汉剧。到了咸丰年间,“和春”徽班解散,“三庆”、“四喜”、“春台”分割由杰出的生角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当班主,他们均以唱工见长。特征是质朴、高亢、气势磅礴。当然他们在腔调语言、表演上又各有自己的特点。由于他们三人在唱腔上的突出成就,早期以演旦角为主的徽班变成以演老生戏为主,剧目内容从表现一般社会生活进入表现政治事件,艺术的严肃性大大提高。这种从形式到内容的重大变化说明一个以皮黄为主的新兴剧种已经逐渐形成,其词句比昆剧浅显易懂,又比地方戏雅致讲究,受到各个阶层的人士普遍喜爱。因此程、张、余等人可说是京剧的奠基人,尤其是程长庚,被称为“京剧开山祖师”。随着唱腔流派的竟相争艳,京剧逐渐形成为一个剧目丰富、行当齐全、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号称“国剧”,全国性的大剧种。
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经历了笛子——软弓胡琴——硬弓胡琴既京胡几种。京剧的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称之为皮黄腔。
2.教学建议:
(1)关于京剧的历史、唱腔、行当、文武场、伴奏乐器和锣鼓经等知识的介绍,力求简单、形象,并以听为先导,不要上成理论课。
(2)如能发现学生中有京剧爱好者,可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他学生也可发动他们寻找一些材料进行交流。
(3)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剧照、脸谱,必要时可另找其他剧目彩照,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京剧录象或观摩京剧演出。
(4)知识的介绍可与语文课、历史课的有关知识相联系。
第二课
收
获
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看、诵、做、编等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欢快愉悦的情绪,并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使命感。
2.通过对《丰收锣鼓》及一组少数民族舞蹈的欣赏,想象与感受农村劳作与丰收时的欢快景象,熟悉少数民族音乐的旋律与节奏特点;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及欢乐的情绪唱好《土风舞》;围绕“丰收”题材,进行一些编、讲、做的创意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3.了解民族管弦乐队,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法建议
一、音乐长廊
(一)欣赏:
《丰收锣鼓》
.内容介绍:
彭修文、蔡惠泉创作于1972年,乐曲借鉴我国民间吹打音乐的鼓点和旋法加以变化发展,推陈出新,充分发挥我国丰富多彩的打击乐器的表现功能,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点。乐曲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雄壮嘹亮的引子后,展现了一幅热情欢欣、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旋律跳荡,节奏明快,情绪热烈;尤其是最后的锣鼓段,以浙江吹打中音色丰富的十面锣鼓为主奏乐器,情绪更为欢腾高涨。第二部分以吹管乐器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开始,转入弦乐组和笛子先后演奏一歌唱性旋律,表现了人们内心的喜悦;然后笛子与弹拨乐器以轻快的节奏和跳跃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在劳动时的欢快心情。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笛子以明亮的音色和散板旋律,展现出优美如画的田园景色;云锣则以柔和的音色和琶音旋律,犹如阳光下的水库粼波。第四部分是全曲的高潮,表现欢庆丰收的宏伟场面。一开始用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器,并借鉴其“火炮”点子加以发挥,气势磅礴;在变化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旋律后,打击乐队又选用京剧锣鼓中擅长表现紧张、急促、激烈场面的“急急风”、“马腿”和苏南吹打中的“螺狮结顶”点子加以发展,构成了第三段锣鼓。乐曲在快速强烈的全奏中结束。(摘自《音乐欣赏手册》)
2.教学建议:
(1)丰收喜庆的情绪不光来自于乐器锣鼓,民乐中经常用到的打击乐鼓点节奏及旋法,同样是营造这一情绪的重要元素。可把这三方面的音响单独放给学生听听,加以细致的体会。
(2)欣赏器乐曲,掌握作品的关键性主题颇为重要。因此,要分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重要的主题要唱一唱,甚至背下来;一般主题要摘出来听一听(老师哼唱、弹琴或听录音均可)。
(3)作品段落之间的情绪对比较明显,可用色块或图形记号加以表示,当然也可用简单的表情术语加以表述。
(二)歌唱:
《土风舞》
.歌曲分析:
歌曲为一段提结构,由三大乐句组成,每乐句具有相同的节奏型,节奏明快,结构规整。速度较快,表现了欢乐、活泼的音乐情绪。
“土风舞”是类似于波兰的南部的“克拉科维亚克”民间舞蹈。音乐节拍为2/4拍,舞蹈轻快有力,富有跳跃的节奏感。以对舞为基础,男女舞伴对面而立。舞蹈中常常插以表现男性气概的大幅度跳跃动作。
2.教学建议:
(1)歌曲结构短小,节奏明快,旋律简单,具有外国儿童歌舞的特点,学生在熟练演唱后,可用集体舞的形式来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活跃气氛。
(2)在唱与跳的同时,由于歌曲旋律较简单,还可用小乐器伴奏,使唱、奏、跳达到完美的统一,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二、艺术天地
(一)音乐与舞蹈:
.内容介绍:
《农乐舞》:
朝鲜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吉林省朝鲜族地区。形式较自由,人数不限,有的持小手鼓而舞,有的男子头戴“象帽”,帽顶上系一“象尾”(细长纸条),舞时用力甩动头部,从“象尾”绕身体旋转。舞蹈风格健壮活跃,节奏由慢转快,形成高潮。伴奏乐器有小锣、大锣、法鼓、长鼓、喇叭、胡笛等。也有边唱边舞的歌舞形式。
《丰收歌》:
964年获得第三届全军汇演优秀作品奖和演出奖,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项奖”。
《摘葡萄》:
《摘葡萄》根据x疆维吾尔族的表演性舞蹈《手鼓舞》改编。x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有着多种形式和特殊风格的舞蹈艺术,大致可分为自娱性舞蹈、风俗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三类。手鼓舞属于表演性舞蹈,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舞蹈形式,开始流传在南北疆各地民间,后发展成舞蹈节目。表演多由一女子在手鼓的伴奏下进行独舞,有时与手鼓中对舞。舞蹈的特点是动作敏捷,节奏多变,多用高难度的旋转与腰部技巧。舞蹈《摘葡萄》运用“手鼓舞”的表演形式,表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少女摘葡萄、尝葡萄的喜悦心情。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用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
2.教学建议:
(1)舞蹈是一种形体艺术,所以最好要通过录象、VcD等媒体来进行教学。
(2)以上三部作品都是以农家劳作为题材的,而对于民族舞的欣赏,关键还不在于内容,而在于掌握各民族舞的旋律风格与节奏特点,这里的三部作品的旋律、节奏特点见“创造与拓展”中的题一答案。
(3)从影象中体验音乐与舞蹈是如何在节奏与气氛上丝丝相扣的。
三、创造与拓展
题
(一):
.
答案:
舞
蹈
地
域
风
格
情
绪
盅碗舞
长鼓舞
黄土黄
孔雀舞
蒙古族
朝鲜族
汉族
傣族
骠悍有力
飘逸柔美
奔放直爽
矫健婀娜
热烈欢快
优美抒情
欢快喜悦
柔美含蓄
(1)蒙古《盅碗舞》根据蒙古流传民间舞蹈《盅子舞》创编。舞者双手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脚步稳”的典雅优美的舞姿。
(2)汉族舞蹈《黄土黄》根据陕北秧歌创编,舞姿潇洒、大方、活泼,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音乐富有高原音调特色。生活气息浓郁,陕北秧歌是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建议:
(1)从图片上辨别舞种,主要从服饰与造型上去思考。为减轻练习的难度,最好结合音响或影象来加以辨别,这样,音乐与动作也可以作为参考对象。
(2)让擅长舞蹈的同学跳一段或做几个民族舞的动作造型。
题
(二):
.答案不定
2.教学建议:
(1)根据音乐的实践性特点,可有唱、有奏、有讲、有跳、有画、有做(工艺品),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创编,如配乐、朗诵、背景(指画)演奏、歌伴舞、舞伴歌、小品、情景剧等。
(2)让全班同学享受与点评这些成果。
题
(三):
.答案不定
2.教学建议:
(1)在朗诵所收集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最好配上风格一致的音乐,甚至可参照电视里的“电视小说”、“电视散文”以及“诗与画”之类的节目,自己拍摄或选配合适的镜头与画面。
(2)根据音乐非语义性的特点,所选文学作品应以抒情类而不是叙事类为主。
题
(四):
.参考答案:
自制乐器与发声体可有以下一些内容——灌满沙子的易拉罐/被串成排箫式的吃空的口服液瓶/双层对折的沙皮/锅碗瓢盆/串成一圆串的汽水瓶盖/吹胖的气球或塑料袋(击破声)/绷紧的橡皮筋/(手击)课桌椅……
2.教学建议:
根据题目意思,可有两种构思,一种首尾两段A较热烈,中段B较抒怀平稳;另一种首尾平稳,中段热烈。热烈时“乐器”敲击(或摇摆)得紧密、有力、快速;平稳时,乐器则奏得稀疏、轻柔、慢速,并且音色清脆。
四、音乐小辞典
.内容介绍:
(1)民族管弦乐:
又称民族器乐曲。我国民族乐器伴随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也为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古代民族乐器伴随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也为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古代民族器乐常和歌、舞相结合,并为礼仪或风俗活动服务,因此,合奏形式比较盛行。古代的器乐独奏、合奏活动在民间很繁荣,尤其是宋代以后,“小乐器”的发展形成许多传统的固定形式,如各类鼓吹、吹打、丝竹乐等。20世纪以后,借鉴了欧洲音乐的创编手法和乐器制造经验,为民族器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南京、广州、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民乐演奏团体,改编、演奏民族管弦乐曲。1949年以后,民族管弦乐发展更为迅速,许多大型演奏团体相继成立,各地音乐院校也成立了民族器乐、演奏和作曲专业,社会上民族器乐活动也很活跃,这一切都促进了民族器乐活动的空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都有影响的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以及运用新的技法创作的乐曲。
少数民族乐器也很丰富,早在汉、唐时代经由西域、匈奴、高丽以及印度传入我国的乐器和乐曲,就丰富了当时汉民族的音乐。长期以来,除保留了各自的特点,还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国民族乐器按发音机制分为:弦鸣乐器(二胡、古琴、扬琴、马头琴等)、气鸣乐器(笛、箫、巴乌、笙、唢呐等)、体鸣乐器(钟、锣、铙等)和膜鸣乐器(鼓类)。也可以按演奏方法分为:吹管乐器(笛、箫、笙、唢呐、管子、巴乌、海笛等)、拉弦乐器(二胡、京胡、板胡、四胡、坠胡、马头琴、牛腿琴(侗)、科布孜(哈萨克)等)、弹弦乐器(琵琶、古琴、筝、阮、扬琴、伽倻琴(朝鲜)、扎木聂(藏)、热瓦甫(维吾尔)等)、打击乐器:掌鼓、大鼓、书鼓、铜鼓、象脚鼓(傣)、锣、八音鼓、写锣、钹、铙、镲、碰铃、拍板、木鱼等。
根据乐队组合方式,传统合奏分为五类:
分
类
乐
种
乐器组合 特
点
吹打乐
西安鼓乐、潮州鼓乐、苏南中鼓、苏南吹打乐
管(弦)乐器、打击乐
乐曲中常有由打击乐单独演奏的段落。风格粗犷、刚劲、热闹
鼓吹乐
冀中管乐、山东鼓吹、山西八大套、辽南鼓吹等
唢呐、笛子为主奏乐器,配合其他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打击乐主要担任伴奏和间奏,风格有端庄典雅的,但大都是速度轻快、活泼热烈
锣鼓乐
四川闹年锣鼓、闽台锣鼓、板头锣鼓、舞蹈锣鼓、天津法鼓、晋中锣鼓等
全部使用打击乐演奏
风格大都欢快热烈,也有偏重抒情细腻
弦索乐
弦索十三套、中州古乐、广东客家汉乐等
全部用弦乐器演奏的小合奏形式,一般只用少数几件有地方特点的乐器演奏
风格典雅、细腻
丝竹乐
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二人台、牌子曲、福建南曲、潮州弦乐、河南曲子板头曲、白纱细月等
以一两件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核心的器乐合奏,有时加入轻型打击乐器,如板鼓、木鱼等
风格柔和细腻,多在室内演奏
民族器乐曲的旋律展开,曲式结构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与民族声乐曲,尤其是戏曲和说唱有着深远的关系,在展开手法、板式变化、装饰音的使用(润腔),在因不同的语音形成的风格韵味上都有相似或相同之处,有的乐曲甚至直接于戏曲曲牌或唱腔。
民族乐曲音乐的展开手法主要有“变奏”、“展衍”两种。
(2)民间歌舞:
与专业歌舞相对而言,概括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于民间的各种歌舞艺术。大多载歌载舞,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体裁形式、音乐风格各不相同。汉族的主要有秧歌、花灯、采茶、花鼓等。有的小型歌舞,如采莲船、竹马灯、霸王鞭、小车等,常是秧歌等歌舞的组成部分。此外有风俗性的歌舞,如唱春牛、伴嫁舞等;宗教性的歌舞,如师公舞、单鼓(太平鼓)等。各兄弟民族的主要有: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赛乃姆等;藏族的囊玛、堆谢、锅庄等;蒙古族的安代舞;瑶族的长鼓舞;朝鲜族的农乐舞;高山族的杵舞等。民间歌舞密切联系人民的生活,表现劳动生产,如采茶舞,反映了开荒、锄地、播种、摘茶、炒茶等过程。牧区的歌舞表现了狩猎、放牧、挤奶等劳动生活。也有的反映社会生活,如《凤阳花鼓》等。更多的是反映人民的爱情生活,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民间还有许多没有歌唱而纯用乐器伴奏、舞蹈,如汉族的狮子舞、龙灯舞,苗族、侗族的芦笙舞,傣族的象脚鼓舞,景颇族的刀舞等。这些舞蹈虽然没有较高情节,但都具有健美、轻快、活泼和富有特色的舞姿和音乐,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情绪。歌舞音乐源自民歌,根据舞蹈艺术的规律,产生了新的结构特点,常见的是加引子和过门,以作为舞蹈的准备,或表演动作的伴奏。伴奏乐器有的以丝竹乐为主,有的以打击乐为主,有的甚至全部采用打击乐器,音乐富于舞蹈性,且具有刚健明快、热烈红火的特点。也有一些具有优美抒情的气质。表演人数一般为一男一女,也有单人的,也有多至五、六十人的集体歌舞。
2.教法建议:
(1)无论是器乐还是歌舞介绍,理论上力求精简,而且要结合音响,尤其是歌舞,一定要有影象资料,加深学生的感性体验。器乐也要进行直观教学,尤其是乐器、乐队演出队形,最好能看到实物,听到音响,至少也应看到挂图,这里,根据教材所列乐器,给出《丰收锣鼓》的乐队编制——
管乐器类:梆笛、曲笛、中音笙、唢呐、中音唢呐。
弹拨乐器类:扬琴、琵琶、中阮、三弦、大阮。
打击乐器类:水镲、顶钹、大锣、风锣、十面锣、排锣、云锣、定音鼓、抗锣、大镲、片镲、大斗锣、小斗锣、大鼓、高音大锣、马锣、梆子。
弓弦乐器类:板胡、高胡、二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
第三课
行
进
教学目标
.通过听、唱、看、奏、编等活动,领略由规整节拍、结构和均匀节奏带来的音乐的形式美、力量美,从而鼓舞斗志,振作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2.通过《军队进行曲》、《闪闪的红星》等乐曲感受进行曲体裁那威武雄壮、铿锵有力的情绪特征;以豪迈英武的精神状态演唱《一二三四歌》;通过吹奏、欣赏等实践活动,从速度、力度,尤其是节奏上加深对进行曲的理解。
教学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音乐长廊
(一)欣赏:
《军队进行曲》
.内容介绍: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于1818年前后。四手联弹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钢琴独奏、管弦乐合奏等。乐曲采用D大调,迅速的快板,2/4拍,一开始奏出一六小节号角性的引子,高亢嘹亮。接着乐曲全奏出进行曲,主题。在后半拍开始的富于跳跃感的伴奏音
衬托下,曲调轻快活泼,充满诙谐欢快的色彩。这一主题在不同的调性上变化重复之后转为G大调,进入中间部,显示出歌唱性的中间部主题A,由单主题的单三部或构成的中间部的主题B,转入同名小调,这是舒伯特作品中常见的作法,它使这一主题由于调式色彩的变换而更加诙谐。
有一改编曲使中间部变得更加柔和流畅。一方面表现在演奏主旋律时多加了一些装饰音,另一方面表现在把伴奏织体,改变得毫无进行曲特点而更加突出了“家庭音乐”的特点。
中间部之后,乐曲按照进行曲常用曲式的惯例在再现开头“号角性引子”和乐曲第一部分主题后结束。
2.教学建议:
(1)进行曲的主题旋律清晰刚强,节奏鲜明匀称,可启发学生标一些操作性活动,如用少先队鼓号队的部分乐器或打击乐配合主旋律的进行;用踏步或队列进行来表现乐曲。
(2)参考教材上的插图,搞一些情景表演。
(3)音与画配对的练习,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完成:由乐生画与由画生乐。
(二)歌唱:
《一二三四歌》
.歌曲分析:
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比较优秀的,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部队歌曲。歌曲为大调式。原1=c,旋律采用民族调式中的五声音阶,徵调式,使歌曲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歌曲结构是不带再现的两段体。第二乐段有较大的扩充。歌曲第一乐段使用较多的八分附点。使旋律刚健有力并有行进感。第二乐段节奏变化,密集后又突然放宽,使旋律富于变化,并音高上扬,显得高亢奔放。在扩充部分加上许多不同节奏的“一二三四”口令词,使歌曲情绪饱满,富有军人的刚强气质,最后以口令作为结束,生动刻划了当代人民子弟兵乐观、豪放的崇高品质。
臧云飞(1932——)作曲家。山西人。1969年入伍,1979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有歌曲《当兵的人》、《珠穆朗玛》等。
2.教学建议:
(1)歌曲的节奏感很强,又有很多衬词,既严肃又活泼,很适合学校团队、班队及体育活动的北京烘托与节律伴奏。
(2)为突出歌曲的英武豪迈,可用打击乐来加强歌曲的节奏感。
(3)合唱部分,除了用掌声伴唱外,还可用跺脚、拍桌、击手等方法来丰富伴奏效果,提高学生的兴趣。
(4)让学生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
(5)可以说唱形式按节奏朗读歌词,增强趣味性。
(6)许多的“一二三四”可作为节奏视奏练习。
(7)可用乐器、打击乐,编成器乐合奏。
(8)可随音乐编排队伍歌曲表演。
(9)可根据学生实际演唱水平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