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市地铁暗挖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组织
目录
第一章 引言....................................................................2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第1节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
第2节 周围环境状况........................................................3
第三章 区间隧道施工及其对楼群的影响............................................3
第四章 主要技术对策及施工方案..................................................4
第1节 采用导洞、隔离桩方法确保楼房基础安全................................4
第2节 隧道开挖采取洞内水平井点降水........................................5
第3节 修正支护参数、改进隧道施工工艺......................................6
第五章 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分析................................................7
第1节 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及分析..............................................7
第2节 楼房基础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8
第六章 结论....................................................................8
第一章引言
北京西直门至东直门的城市铁路是北京市规划的第13 号快速轨道交通线,全长约40 km ,其中和平里至东直门为地下段,采用暗挖施工。该区段是13 号线的控制工程,能否顺利修通将直接影响到全线是否能够如期通车。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第14 标段周围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要近距离穿越两栋高层居民楼,在复杂地质环境下隧道施工必须确保居民楼的绝对安全,而且必须做到施工期间不扰民,因此,安全保障措施必须要绝对可靠,这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1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第14 标段主要由人工杂填土、第四纪沉积层和圆砾层组成。杂填土厚度为0.15~1.00 m ,最大厚度为4.2 m;第四纪沉积层厚度为0.5~18.7 m ,圆砾层最大厚度为3 m;粉细砂层稍密~中密,饱和,厚度为2.9 m;以下为粘土层。
该标段范围内,上层滞水水位埋深4.0 m左右;潜水水位埋深在地面下7.5 m ,高出隧道开挖拱顶;承压水水位埋深18.8 m ,位于隧道铺底以下0.5 m ,对隧道施工无影响。
区间隧道在粘质粉土和粉细砂地层中穿过,上层滞水和潜水已进入隧道断面。
第2节周围环境状况
北京城市铁路东直门地下区间为双跨连拱隧道,采用浅埋暗挖中洞法施工。典型断面开挖宽度为12.05 m ,开挖高度为7.397 m ,支护形式为复合式衬砌。区间隧道在里程K39 + 505~K39 + 585 之间,从两栋Y形高层居民楼中间下穿。两座高层楼房地面以上22 层、66 m高,地下两层,楼房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基础(无桩基),箱型基础持力层为2.7 m厚的换填级配砂石,暗挖隧道外轮廓线距楼房基础水平距离最小为1.6 m。隧道与高层楼群地平面及剖面关系
分别如图1、图2 所示。
图1 楼房与区间隧道的平面位置关系
图2 楼房与区间隧道的剖面位置关系
第三章区间隧道施工及其对楼群的影响
由于暗挖隧道开挖跨度达12 m ,覆土仅为1 倍洞径左右(7~12 m),上覆地层难以形成承载拱,上覆土柱荷载较大。设计采用中洞法施工,工况要求中隔墙形成承载能力后,方可进行侧洞开挖,最后施作侧洞衬砌形成双连拱结构。由于区间隧道两侧为不对称布置,基础持力层位于隧道拱腰部位,楼房静载和静载偏压可能对隧道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构成威胁。
区间隧道采用双连拱隧道施工对高层居民楼安全是不利的,主要表现在:(1)区间隧道为双连拱结构,采用中洞法施工,施工步序多加之需降水,造成对楼房基础地层的多次扰动,如没有稳妥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叠加后可能产生超量的不均匀沉降,给楼房的安全带来致命的危害。
(2)区间双连拱隧道中洞、侧洞为瘦高型结构,在初支施工过程中随着开挖在楼房静载作用下土层应力释放,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使楼房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3)相邻地段的监测表明,仅中洞通过后最大累计沉降量即为73.2 mm ,距中洞6.0 m范围内地表沉降量均在40 mm以上,沉降曲线拐点距中洞中线79.7 m。类比可知高层居民楼区域中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量可达23 mm ,沉降曲率为3.8 %。可见,若不采取可靠的措施,将对楼房造成较大危害。
第四章主要技术对策及施工方案
第1节采用导洞、隔离桩方法确保楼房基础安全
为确保楼房的绝对安全,用两排钢筋混凝土桩墙将楼房基础与隧道隔离,以此对楼房进行防护。在高层居民楼南侧已建成的1 # 竖井内开挖两个小导洞,在楼房之间隧道上方通过。导洞开挖完成后,在两个导洞内施作灌注桩,桩长14.0 m ,锚入隧道底板深度为6.0 m ,导洞与隔离桩连成整体高出隧道4.2 m ,形成桩墙、帽梁将楼房基础与隧洞隔离,如图3、图4 所示。
图3 导洞及隔离桩法平面布置图
图4 导洞及隔离桩法剖面布置图
导坑净空高3.0 m ,宽2.5 m ,初期支护厚度300 mm ,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灌注桩直径0.8 m ,间距1.0 m ,桩长14.0 m ,现浇C20混凝土。为在狭小的导洞内同时完成钻机成孔、钢筋笼搬运吊装、混凝土灌注、泥浆外运等工作,分别采取了异型反循环钻机成孔、挤压钢套筒连接以及卷扬机吊装等措施。同时将防塌孔贯穿于每根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控制泥浆护壁质量,以最快速度完成钻孔,把隔离桩施工对楼房的影响减至最小。
第2节隧道开挖采取洞内水平井点降水
过高层楼群段无水施工是控制沉降保证楼房安全的前提。从前期施工采取地表深井降水来看,在此段地层特殊分层情况下降水效果不理想,特别是隧道仰拱位于两层粘土中间的夹层粉细砂
层中,由于夹层粉细砂厚度较小,此处深井降水不能形成降水漏斗,仰拱处于含水粉细砂层中,开挖过程中形成流砂,引起大量周边土层流失,造成地表超量下沉,近楼段地表最大下沉量达到73.2 mm。
经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决定根据此段特殊地质情况采取水平降水方法,利用已施工中洞底板向下和向左右侧洞方向开挖水平降水基坑,在水平降水基坑内用水平钻机成孔,埋设水平降水管,将中洞和侧洞范围内地下水降至仰拱以下1.0 m左右,确保无水施工。
第3节修正支护参数、改进隧道施工工艺
4.3.1 增设临时仰拱及时封闭步步成环双连拱隧道中洞、侧洞形状为瘦高狭长结构,分Ⅳ部台阶开挖,设计中部施作I22横撑,横撑间距1 m ,从Ⅰ部开挖至Ⅳ部才能完成断面封闭(5~7 天)的客观现实不利于掌子面的稳定,为控制拱顶及地表沉降,遵循浅埋暗挖及时封闭步步成环的原则, 增设临时仰拱, 技术参数为: C20 喷射砼(厚22 cm),布纵向拉结筋规格Ф22 @500、双层钢筋网片规格Ф6 @150 ×150。
4.3.2 仰拱基底换填碎石和注浆
根据已施工地段仰拱情况来看,由于地质特殊分层情况,受降水时间限制仰拱部位有滞留地下
水,基底粉细砂层浸泡和人工扰动后,造成基底液化软弱,减小了地基承载力,使仰拱封闭后沉降仍不收敛。为控制沉降,在仰拱基底换填30 cm厚的碎石,喷砼封闭后及时回填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从量测资料反馈情况来看,基底换填有效控制了沉降,仰拱喷砼封闭后沉降很快收敛,确保了过楼段的施工安全。
4.3.3 加密拱部超前管棚、增设边墙超前管棚
加密拱部超前管棚,由原设计3.0 m长、环向间距0.3 m、纵向每两米排设一次变更为2.0 m长、环向间距0.2 m、纵向每0.5 m(每榀)排设一次,增设边墙超前管棚,原设计无边墙超前管棚,为控制中洞、侧洞每部开挖施工产生的沉降,在中洞、侧洞边墙排设2.0 m长、环向间距0.5 m、纵向间距0.5 m的超前管棚。
4.3.4 加强超前注浆和背后回填注浆
拱部开挖前超前管棚间隔一个作为注浆管加强超前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喷砼封闭后滞后掌子面3~5 m进行拱部、边墙、底部背后回填注浆,控制开挖面土层流失,使隧道结构与周边土体密实,挤密隔离桩间土层和楼房基础下土层。
第五章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第1节地表下沉监测结果及分析
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地表最大沉降量为-45.20 mm ,导洞施工引起沉降量平均为6.45 mm ,中洞施工引起沉降量平均为18.00 mm ,侧洞施工引起沉降量平均为14.58 mm ,地表最大沉降量发生在隧道中线位置,中洞施工引起沉降占总沉降量的46 % ,较侧洞稍大。从沉降槽曲线来看,断面沉降槽比较狭窄,宽20 m左右,沉降曲线变曲点(拐点)至隧道中线距离大约6 m ,基本位于隔离桩之内,说明隔离桩隔离作用明显。通过主断面量测结果比较可以看出,改进的暗挖双连拱隧道施工工艺有效控制了沉降。
第2节楼房基础沉降观测结果及分析
楼房基础最大沉降值为18.90 mm ,发生在东楼JN6 点,平均沉降为12.70 mm ,初期降水和导洞施工引起沉降平均为3.38 mm ,中洞施工引起沉降平均为6.35 mm ,侧洞施工引起沉降平均为2.98 mm ,从以上数均分析,中洞施工引起楼房基础沉降最大,占总沉降量的50 %。
由上可见,在采用了既定的技术对策及施工措施后,成功实现了暗挖区间穿越楼群区的施工。
第六章结论
(1)北京城市铁路东直门暗挖区间在地面条件受限制、地层构造复杂、富水的情况下,采取稳
妥可靠的技术对策,安全通过浅基础高层居民楼区,确保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高层建筑的安全,表明该工程施工是成功的,同时也拓宽了浅埋暗挖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前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既有建筑物的基础遮断防护采用隔离桩,技术上是可行的。利用地下导洞施作灌注桩,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助于解决修建地铁日益突出的施工与环境的干扰问题。
(3)加强超前管棚、超前预注浆和初支背后回填注浆是控制沉降重要有效的措施,是防塌、改善地层、防止地面建筑物破坏的关键环节。
(4)全过程监控量测并确定适宜的监测内容,是指导施工和控制地表下沉、监视土体及结构的稳定、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修正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收稿:2003 年6 月;作者地址:北京市西外上园村;北京交通大学隧道及地下工程试验研究中心;邮编:100044)参考文献 王暖堂,陈瑞阳,谢箐.城市地铁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岩土力学,2002(2)2 范国文,王先堂.暗挖双联拱隧道穿越浅基础高层楼群区施工技术.现代隧道技术,2002(增刊)吴昭永.复杂环境条件下城市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隧道建设,2003(1
第二篇:地铁隧道暗挖法术语解释
隧道矿山暗挖法术语解释
1、超前小导管注浆:是导洞开挖前先期对围岩土体进行支棚并以小导管向土体内压注一定配比的化学浆液加固土体,使松散围岩趋于稳定的手段。小导管为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内径Φ32,外径Φ42,管壁钻孔,孔径2mm,孔距50~100mm,梅花形布置,管长根据需要而定。
小导管又分小管棚、超前小导管,小管棚以支棚拱顶围岩为主,长3~6m,最长可达8m,打入仰角10~15°。
超前小导管以对土体加固注浆使松散土体固结为主,长1.5~3.0m,一般在2m左右,注浆浆液以改性水玻璃和水泥水玻璃为主,也有采用其它化学浆液的。注浆压力0.1~0.3MPa.依据小导管长度确定打入小导管的纵向间距,导管越长,间隔越大,一般两榀格栅打入一次。导管环向间距大多为30cm,根据地层情况需要也可加密,如为围岩稳定等特殊需要,有必要在拱圈环向设双层小导管,更有配合大管棚的设置而在大管棚的间隙打入小导管的。小导管最适宜用在粉细砂层、中粗砂层、砂卵石层、卵砾石层和粘质粉土,粘砂土中也可以采用,卵砂石层中需先钻孔后插入导管,人工打入困难,在粘性土中采用小导管则注浆困难,浆液无法在围岩中扩散。
2、大管棚:在矿山法隧道开挖施工中大管棚施工是对松散围岩和隧道拱顶有建、构筑物与地下管线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地表和建构筑物、管线的变形而采取的一种支棚措施,管径105mm,管长自8m至20m。管前端设管靴,管壁前端设注浆孔,梅花形布置,用专用管棚机钻进,较长的管棚事先在管子末端套丝,在钻进过程中接长至设计长度。
大管棚设置仰角15~30°,每段管棚施工前,必须在洞体拱顶超挖一个空间,向上抬高30cm左右,开辟出钻机操作的空间。
大管棚注浆浆液扩散加固土体的作用甚微,注浆只能提高管棚的刚度,管棚适用于任何土层。
管棚环向间距30cm,纵向生根长度3m左右。
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也有采用双层管棚的,一般以超前小导管或小管棚的设置而加强管棚的作用。
3、径向注浆:主要是隧道开挖顶部有重要建构筑物的情况下,而且上下间隔土体厚度不大,较松散,逐级开挖洞体的前端垂直于拱部,向土体内注浆的一种加固地层的措施。
径向注浆主要是加固围岩周围大范围土体,使这部分土体增强整体性和稳定性,如拱顶、两洞间土柱等等。
径向注浆管径Φ32,长度视加固土体范围而定,浆液以水泥浆为主,压力要达到0.25~0.5MPa。
4、水平注浆:为了与径向注浆一样的目的,和对隧道前方止水,除了地面降水以外,采取洞内水平注浆克服地下水对施工的干扰,达到无水施工的目的,在洞内水平注浆是广泛采取的一种措施。
水平注浆通常在各个开挖断面分别进行。
水平注浆管径Φ105~110,长度5m以上,注浆浆液为水泥浆加XPM,注浆压力1.0~2.0MPa。间距经试验确定。如果注浆压力足够大可以达到劈裂注浆的效果。
5、填充注浆:填充注浆主要是指初期支护背后的注浆和初期支护与二衬间的注浆。前者是填充初期支护与围岩间的空隙,自拱顶向下每1~2m设一个注浆孔,环向设置,纵向梅花形布置,需在掌子面开挖超前5m后进行。初期支护和二衬间注浆,需在二衬施工时在拱顶预留注浆孔,每5m设一个,于二衬全部完成或完成一部分后进行。
6、围岩:隧道开挖周围的土体即叫围岩,来自山岭隧道和矿山。城市地铁隧道虽然穿越土层,也统称叫岩,因土层也是岩体的一种类别。
7、格栅:是初期支护钢筋砼中钢筋骨架的一种形式,按设计钢筋骨架形式,以预制骨架片方式拼装成整体钢筋骨架,然后喷射砼形成钢筋砼衬砌。
8、格栅连接板:即隧道施工初期支护的钢格栅,榀与榀之间节点连接的部件,多用钢板、角钢栓接,所以叫连接板,也叫节点板。节点板连接时必须密贴、顶紧,栓接牢固,否则力不能顺利传递,为了弥补迎土面栓接、拧紧困难的薄弱点,要求节点板除了栓接外,还要实施焊接,以便加强钢格栅连接的强度。
9、锁脚锚管:是稳定钢格栅,减少初期支护拱圈受力后下沉的有力措施,代替了原来的支垫方木、木板的原始办法,预防下台阶开挖拱圈悬空时下沉的可能。锁脚锚管长度2~4m,直径Φ32,每榀格栅在拱脚处打设1~2根,除适用于隧道开挖外,也适用于竖井倒挂井壁施工的钢格栅锁定和注浆。
10、喷射砼:隧道结构分为模筑砼和喷射砼两类,喷射砼又分普通砼和钢纤维砼等多种,喷射砼多作为短期支护用途。该砼为速凝砼,无需复杂设备,不需支架模板,施工速度快,简便易行,可以在短期内达到设计强度,承受荷载,多用于隧道开挖、基坑边坡支护。山岭隧道中等围岩的洞体,也有为防止岩层风化喷射砼,并与围岩共同受力作为永久支护层的。公路、铁路路堑,半路堤半路堑也经常以挂网喷射砼护坡,香港的公路护坡多以喷射砼为主。喷射钢纤维砼对主体结构进行加固也是较常采用的方法。
11、初期支护:是隧道某部分开挖后立即进行衬砌支护的一种形式,随开挖随支护也称一衬。初期支护组成包括超前小导管、钢格栅、喷射砼、锁脚锚管等,初期支护是钢格栅架设后,立即喷射速凝砼形成支承主体的衬砌结构,承受施工时期的全部荷载。初期支护整体是一步步施工成形的,打入一环小导管,开挖一环土体,架立一环钢格栅,打入锁脚锚管,挂网喷射砼,而完成一个循环的支护。
12、导洞:导即先导的意思,导洞分为上导洞、下导洞、侧壁导洞、平行导洞等等。导洞除平行导洞外,都是隧道断面的一部分,各个导洞断面联通后,成为隧道断面的整体。平行导洞则是用于增加工作面和隧道通风,多用于长大隧道。施工中可以在平行导洞的任何段落从平行导洞的侧壁向正洞方向开挖横通道,到达正线后,向两端开挖正洞。一个横通道至少可增加两个工作面。工程竣工后,将平行导洞作为风道,设风机通风,也可以作为隧道和线路日常巡检维修及抢险救援通道。
13、掌子面:是从矿山掘进和山岭隧道施工引进的术语,开挖面就叫掌子面,掌子面中线断面大小要符合设计要求。掌子面暂时没有工序施工时要及时喷射砼,将其封闭,保持掌子面的稳定。如围岩土体较松散、含水量较大、稳定性差,在一次初期支护完成后亦应立即对掌子面挂网喷射砼,确保掌子面能抵御主动土压力的水平推力,保持掌子面的安全稳定。
14、拱部、拱圈:隧道暗挖结构一般是圆形、两心圆、三心圆等,结构拱脚以上的部分叫拱部、拱圈。
15、拱顶、拱腰:拱圈的顶部叫拱顶,拱圈的两侧叫拱腰。
16、拱脚、起拱线:拱圈的底脚和边墙的分界点从横断面看叫拱脚,沿纵断面看叫起拱线。把拱圈或拱部叫上拱,是房建行业外行的叫法。
17、边墙:起拱线以下仰拱以上的隧道两侧结构叫边墙,边墙依受力要求又分直墙,曲墙,边拱的叫法不确。
在软岩中设计为曲墙,硬岩中设计为直墙,地铁隧道除平顶直墙外均是曲墙。
18、仰拱:就是结构的异型底板,为了提高结构底板承受压力的能力,采取倒拱的结构形式。
19、上台阶、下台阶:隧道矿山法暗挖工法中,有一种最通用的工法叫台阶法,台阶上部叫上台阶,下部叫下台阶。
台阶长度又分为长台阶、短台阶和超短台阶,长度分为10~15m、4~5m、2~3m。
20、台阶法:是把隧道分成上下两部分开挖和支护的一种形式。先开挖上部,对隧道下半断面而言,形成一个台阶,拉开一定距离后,再开挖下部,架立边墙和仰拱钢格栅、喷射砼。上下一分为二的开挖和支护施工方法叫台阶法。
上台阶是为了保持掌子面有足够的被动土压力和加快上台阶的施工速度,达到快封闭的目的,自开挖面向后保留一部分土体叫核心土,核心土的横断面不小于隧道上台阶横断面的50%,核心土长度不小于3m。
21、CRD工法:也叫交叉中隔壁法,先开挖隧道的一部和二部,施作部分临时中隔壁墙及临时仰拱,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部和二部,然后再开挖最先施工一侧的最后部分,并延长中隔壁墙壁,最后开挖剩余部分的施工方法叫CRD工法。
CRD工法也就是分块切割、分片开挖和支护,连块包围的方法,每开挖一块,立即对该断面架设钢格栅、喷射砼,并应及时封闭成环,保持本块各自的稳定,进行二衬施工时,依据二衬施工顺序对侵占二衬位置的初期支护局部切割拆除,但要加设临时支撑。CRD工法各断面的开挖必须拉开距离以确保初期支护局部拆除后围岩的稳定。CRD工法特点是开挖断面小,成环封闭快,缺点是初期支护拆除数量大。
22、CD工法:也叫中隔壁法,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临时中隔壁墙,然后再分部开挖隧道另一侧的施工方法叫CD法。
CD工法或CRD工法横断面分块如较大时,应该按台阶法施工。
23、中隔壁:是隧道矿山法暗挖CD工法、CRD工法施工时左右两洞体之间先期施工一侧的竖向初期支护,多为钢格栅挂网喷射砼,也有采用型钢喷射砼的。
24、眼镜工法:是双侧导洞法的一种通俗叫法,是在隧道断面两侧先后各开挖一个导洞,因形状像眼镜而得名。眼镜法又分单眼镜和双眼镜。断面高度较大时,每个眼镜以正台阶法开挖并设临时仰拱,与CRD工法没有严格区别。两个眼镜开挖的前后距离不小于15m,两个侧导洞之间的土体开挖在与后一个开挖的眼镜拉开距离,中间土体开挖上下各部分仍需保持安全距离。两个眼镜与中部土体间形成中隔壁,二衬施工时亦需局部凿除初期支护,否则二衬结构钢筋接头不能达到不超过50%的要求,拆除时亦需架设临时支撑。
25、中洞法:先开挖中跨或结构立柱部分,并完成中跨或立柱结构浇注后,再进行两侧边跨或左右两洞开挖的施工方法叫中洞法。中洞法立柱顶端的防水层和防水层甩茬是施工薄弱环节,极难处理。
26、桩洞法:也叫PBA法,即Pile-Beam-Arch method,先在车站的梁柱、梁墙节点部位暗挖小导洞,并在小导洞中施作边桩(P:Pile)、中柱及顶纵梁(B:Beam),形成主要承载结构,再暗挖施作支撑在两个顶纵梁之间的顶拱(A:Arch),形成完整的结构外轮廓支撑体系,类似盖挖逆筑法的顶盖,在其保护下进行基坑开挖、衬砌和内部结构混凝土的浇筑作业的施工方法。
P——在暗挖小导洞中进行钻孔桩施工。(P:PILE)B——梁(B:BEAM)形成主要传力结构。
A——暗挖形成支承在两个梁之间的拱部(A:ARC)类似于盖挖法的顶盖,在其保护下进行基坑开挖,衬砌和内部结构混凝土的浇注作业。拱部支护形成后在其保护下进行大面积作业(如同盖挖法一样)。内部无需进行地层加固等辅助措施,作业效率高,便于地下水处理。同时在整个施工中支护转换单一,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相对较小,对于多层多跨结构,优越性尤为突出。
27、环形留核心土法:是把类似上台阶核心土的留置断面加大,周围空间只满足开挖和支护要求开挖方法。
28、竖井:是用于开辟隧道开挖工作面、增加开挖工作面——进行横通道开挖、设置通风井、水泵房等或多项综合用途,从地表面向下施工的竖向通道结构,就叫竖井。
竖井根据作用分为施工竖井、永久竖井和临时竖井,施工竖井不做二衬,在工程竣工后,立即回填封闭;永久竖井一般作为风井、垂直电梯、紧急疏散通道等用途。这类竖井要做永久衬砌,竣工后长期使用。也有的竖井下部作为出入口通道或风道的一部分,而结构顶板上部回填封闭的。
临时竖井是既作为本工程施工竖井,又作为中远期扩建工程或其它工程项目使用而暂时保留,终将回填废除。
29、横通道:作为自正洞侧壁开挖的洞体或从竖井侧向正洞或车站方向开挖的施工通道叫横通道。主要用于设置和增加工作面,有的横通道在左右两线间或其一端设置水泵房,因此宜有永久和临时之分。
车站范围一般在车站一端设置的横通道多是为开挖车站导洞而设,也有的作为车站风道的一部分为永久结构。
30、马头门:从任何一个空间结构侧壁开挖另一个洞体前,必须对开挖轮廓进行加固,设置一个封闭的加强环,即为马头门。如:从竖井侧壁进洞,从横通道、风道进正洞,从正洞进横通道,在车站从此线进彼线等等,都要在已成形的洞体侧壁开挖另一个洞体。为了确保进洞伊始的开挖安全,要在尚未开挖的洞口位置设置钢筋砼加强环,俗称马头门。沿拱顶120°范围或横梁部位打入小导管或小管棚注浆加固。进洞开挖后的2~3榀格栅主筋再予加强,间距也予以缩短,以便安全进洞,给后续开挖施工打下基础。
31、人防段:是在地铁车站出入口、风道和区间设置人防门的特殊结构段,该段叫出入口人行通道、风道和区间正洞标准段,断面大、结构厚度大,在人防段设置人防门,人防门在作用上有密闭门、防爆门之分,在形式上有推拉门、平开门之分,人防段由部队人防部门的设计院设计。
32、钢管砼:用于车站结构立柱,首先在底板定位,然后自下而上安装钢管,钢管内灌注免振混凝土。站台层钢管砼灌注后,进行中层板施工,然后安装站厅层钢管柱,灌注砼及顶纵梁施工。顶纵梁与钢管柱的连接处是薄弱环节,砼灌注异常困难,极易发生蜂窝狗洞,是要特别认真注意的。
33、台车: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时,为了使施工实现装配化、机械化,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进度,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强度,以混凝土灌注台车代替洞内人工架立脚手架和模板。台车是一种能在轨道上走行的灌注隧道砼衬砌的模具,包括走行部分、承重支架、工作平台、液压千斤顶、模板、灌注窗等。台车走行轨按隧道贯通测量后的线路中线,调整中线和轨距。每灌一环衬砌前,钢筋隐蔽检查合格后,将台车牵引或推至设定灌注区域,用千斤顶将模板推至二衬内缘就位,按线路中线调整位置,经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灌注砼。
砼灌注三天后,将砼灌注台车千斤顶收回,即拆除了模板,将台车移至相邻灌注区段,再开始下一个隧道二衬砼灌注循环。砼灌注台车靠机械及人工辅助施工,空间形状定型、装拆方便、速度快、省时省力、循环次数多、节约材料、加工定制一次性投资较大。
34、二衬:是二次衬砌的简称,也叫永久衬砌和模筑衬砌。与初期支护共同承受竣工后的全部荷载,和初期支护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二衬是在初期支护全段完成,变形稳定后开始施工的。二衬必须保证设计厚度与隧道空间满足设计要求,而且该隧道空间必须是在以线路中线为标准前提下的空间,术语叫净空,该净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包括建筑限界,行车限界和设备限界的要求。
35、隧道净空:即隧道二衬周圈之间形成的空间。以线路中线为标准,保证线路中线内外侧至二衬结构间各自的空间宽度和高度满足设计要求。隧道总宽总高达到设计要求的数值,不一定能满足设计要求,线路中线内外侧必须各自测量。这是由于隧道为曲线的时候,隧道要加宽,曲线内外侧加宽值不同,所以隧道线路中线和隧道中线并不在一条线上,因此隧道净空要自线路中线向内外侧各自测量。隧道加宽值与线路曲线半径和线路等级密切相关。
隧道盾构法施工术语解释
1、盾构:盾构掘进机的简称,是在钢壳体保护下完成隧道掘进、拼装作业,由主机和后配套组成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工作井:盾构组装、拆卸、调头、吊运管片和出渣土等使用的工作竖井,包括盾构始发工作井、盾构接收工作井等。
3、盾构始发:盾构开始掘进的施工过程。
4、盾构接收:盾构到达接收位置的施工过程。
5、盾构基座:用于保持盾构始发、接收等姿态的支撑装置。
6、负环管片:为盾构始发掘进传递推力的临时管片。
7、反力架:为盾构始发掘进提供反力的支撑装置。
8、管片:隧道预制衬砌环的基本单元,管片的类型有钢筋混凝土管片、纤维混凝土管片、钢管片、铸铁管片、复合管片等。
9、开模:打开管片模板的过程。
10、出模:管片脱离模具的过程。
11、防水密封条:用于管片接缝处的防水材料。
12、壁后注浆:用浆液填充隧道衬砌环与地层之间空隙的施工工艺。
13、铰接装置:以液压千斤顶连接,可调节前后壳体姿态的装置。
14、调头:盾构施工完成一段隧道后调转方向的过程。
15、过站:利用专用设备把盾构拖拉或顶推过车站的过程。
16、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平面曲线半径小于300m、其他隧道小于40D(D为盾构外径)的曲线。
17、大坡度:隧道坡度大于3%。
18、姿态:盾构的空间状态,通常采用横向偏差、竖向偏差、俯仰角、方位角、滚转角和切口里程等数据描述。
19、椭圆度:圆形隧道管片衬砌拼装成环后最大与最小直径的差值。20、错台:成型隧道相邻管片接缝处的高差。
第三篇:地铁暗挖车站(区间)技术员考试题(带答案)
中铁**局**地铁1号线2013技术员专业考试(综合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5题(15分,每题3分)
1、根据**站设计图,1、2号线主体衬砌所用的c30混凝土主要用在哪些部位()。
A钢管柱 B挖孔桩 C底纵梁 D 冠梁 E拱部 F基底回填
2、衬砌施工铺设的防水板,总会预留一定长度,这样既能保证下一步工序施工方便也保证了防水板有效搭接,那么图纸规定预留长度为()
A 20cm B 30cm C40cm D 50cm E 45cm F 35cm
3、在建筑所用钢材中按力学性能分为一二三级钢材,以下代表三级钢材的缩写正确的是()
A HPB235 B HRB335 C HRB400 D RRB400
4、图纸上经常出现的符号都有其一定的意义,如10C28@200中@代表(),数字10代表()
A 数量 B 间距 C 型号 D 尺寸
5、车站施工时标高控制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一般车站控制标高是以某一个标高为基准根据结构尺寸推算出其他结构标高,那么基准标高取哪一点()A 底板顶面标高 B 轨底标高 C 轨面标高 D 站台板顶面标高
二、填空,共10题(30分,每题3分)。
1、浅埋暗挖施工的十八字方针是: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2、建筑施工冬期施工规程:当室外气温连续5 天低于5 度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3、衬砌施工时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和焊接连接接头位于同一截面数量不超过50%,且接头错来最小距离为35d且不小于500mm。
4、**站竖井、风道、主体初期支护所用的混凝土为:C20早强喷射混凝土。
5、本工程初期支护保护层厚度为内侧40mm外侧40mm。
6、钢格栅洞内安装,允许偏差为:横向±30mm ,纵向±50mm,高程±30mm,垂直度5%。
7、我们所使用的AutoCAD中为了方便使用通常会用到快捷键,那么画圆的快捷键是c ,移动的快捷键是m,复制的快捷键为co。
8、本工程设计图纸对衬砌钢筋的某些特殊位置长度都做了规定,对锚固长度规定,钢筋直径>25mm时锚固长度为大于钢筋直径34d(>=34d),钢筋直径<=25mm时锚固长度为大于钢筋直径的31d(>=31d)。楼板、柱、梁、墙、拱部所用的拉筋、开口箍筋弯钩直段长度为5d。
9、结构衬砌在两个结构体连接的位置为了减小因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结构物破坏需设置一道或几道贯通的施工缝,根据你对图纸的理解或现场观察写出变形缝中需要设置的几个必须的部件钢边止水带、背贴止水带、变形缝衬板、聚硫密封胶(至少填三种)。
10、车站及区间防水板铺设时,结构防水图均对垫片间距做了相关规定,防水板垫片应梅花形布置,侧墙上固定间距为80~100cm,顶拱上固定间距为50~80cm,仰拱上的固定间距为1~1.5m,仰拱及侧墙连接部位固定间距应加密至50cm。所有垫片均应选择基层凹坑处固定,避免固定防水板时局部过紧。
三、解答题,共5题(40分)。
1、水准测量是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必备技能之一,请解答什么叫后视点、后视读数?什么叫前视点、前视读数?高差的正负号是怎样确定的?
答:后视点:标高测量时以测量方向为标准先读取后方的点为后视点;后视读数:后视点上标尺在水准仪中读取的数值;
高差的正负号是怎样确定的:从起点到终点,标高抬高即为正值反则为负值。
2、请简述本工程施工中预留核心土、微台阶法施工重要性。
答:为了掌子面的稳定,防止塌方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3、现浇结构工程浇筑前应完成那几种工作:(写出三条即可满分)
答:
1、隐蔽工程的验收和技术复核(模板复核、钢筋数量尺寸验收);
2、对操作人员(浇筑工人)技术交底;
3、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检查照明、振捣设备、管线等);
4、填写浇筑申请单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4、地铁暗挖隧道人工开挖时要求对每一榀格栅都要严格控制,项目部也对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教育和交底,请你写出暗挖隧道一榀格栅从开挖到支护完成所有控制要点。(写出8条即可满分)
答:
1、开挖进尺,2、台阶长度,3、核心土留置情况,4、超欠挖,5、格栅里程(标高)同步,6、格栅垂直度(水平),7、连接筋、8、加强筋数量及焊接质量,9、螺栓数量以及是否拧紧,10、连接板是否有开口,11、网片是否为内外层并搭接20cm(或1个网格)网片是否绑扎,12、格栅定位(不侵入净空),13、喷锚面平整度,14拱顶或背后是否有孔洞、空洞,15加密筋数量(竖井),16断面变化情况及交底(区间),17、格栅是否合格。
5、请写出施工资料包括的八个主要内容。
答:(1)工程管理与验收资料;(2)施工管理资料;(3)施工技术资料;(4)施工测量记录;(5)施工物资资料;(6)施工记录;(7)施工试验记录;(8)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四、畅谈题
现场施工中有许多施工环节、工艺流程并不是最理想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施工工程量,缩短施工步骤时间往往需要对某些施工工艺或施工流程进行优化,经过你对施工的了解、分析请你说出你对哪些你感觉可以优化的环节。(15分)
第四篇: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
暗挖地铁隧道穿越环线地铁沉降控制技术
摘 要:论述了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区间段左线暗挖穿越环线地铁施工技术,通过暗挖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确保了环线地铁的沉降值远低于预期沉降值,为北京市类似穿越地铁隧道施工提供了成功案例。
关键词: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沉降值;注浆 工程概况
雍和宫站—和平里北街站暗挖穿越环线地铁既有线是北京地铁5 号线 18 标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间北起地坛公园南门东侧盾构竖井,南至雍和宫站。左线 K12+318.000—K12+366.525 段下穿环线地铁,长度为 48.525 m,其中完全处于环线地铁底板下的长度为22.9 m。穿越环线地铁区间地面标高 44.0 m,新建暗挖隧道埋深22.5 m,其顶板与环线地铁底板下表面相距229~368 mm,新建暗挖隧道施工时,可见现况隧道底板下表面。暗挖隧道与环线地铁隧道的纵断关系如图1 所示。
新建暗挖隧道主要穿越粉质黏土、黏土、夹粉土层。穿越环线地铁的隧道大部分进入潜水层,未进入承压水层。左线区间穿越环线地铁的隧道断面为矩形,隧道净空尺寸为:高 4.85 m×宽 4.3 m,C20 早强湿喷混凝土初衬厚度为350 mm,C30 混凝土二衬厚度为500 mm。由于新建地铁暗挖隧道紧贴环线地铁底板,受雍和宫地铁车站的影响,左线区间隧道结构形式为平顶直墙,隧道截面尺寸祥见图 2。
隧道初期支护钢格栅由4Ф25 mm 钢筋焊接而成,钢格栅间距为500 mm,钢筋网为Ф6@150 mm×150 mm,喷射混凝土强度C20。
该工程的安全质量控制目标:施工期间保证环线地铁的运行安全,环线地铁的最终沉降量控制在 20 mm之内;保证新建隧道的施工安全,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工艺
穿越隧道采用平顶直墙暗挖法施工,主要分为土方开挖、初期支护、防水、二次衬砌等几个阶段,工艺流程见图3。
根据地质条件、隧道长度、断面大小、埋置深度及地面环境条件等因素,该段隧道设计施工方法为交叉中隔壁法(CRD法)。之所以采用交叉中隔壁法进行施工,主要是从环线地铁的安全角度考虑,该工法具有地层沉降小、隧道防水效果好等施工方面的优势[1]。环线地铁结构沉降控制技术
该工程中,暗挖法穿越环线地铁是北京地铁 5 号线施工的“5A”级危险源之一,确保环线地铁的沉降值小于预计值,保证环线地铁的运行安全是该段暗挖隧道施工的最重要目标。为保证环线地铁的沉降量小于预计值,采取了多项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3.1 施工组织管理动态化
“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是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十八字”方针,为保证施工目标的实现,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3.1.1 人员安排
在该段隧道施工中,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作业人员合理组织。将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分为 3 班,每个作业队除有带班队长外,另安排安全员、技术员、质控员以及施工员各1 名。明确每班的作业任务,由现场技术人员监督每道工序。对作业人员全面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作业完成后,需由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人员签字后方可下班。3.1.2 作业循环控制 为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将初衬施工作业作为关键工作进行控制,初衬施工 1 个作业循环(掘进 0.5 m)为:土体加固→上部土方开挖→安拱顶及侧壁钢拱架及格栅→湿喷混凝土封闭→下部土方开挖→安装侧壁及下部钢拱架及格栅(锁角锚杆施工)→湿喷混凝土封闭。4 个导洞均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作业,每个作业班组须完成最后的作业循环后方可进行交接班。禁止在作业循环未完成时进行交接班工作。通过作业循环的限定,保证了施工的连续性,做到了不间断施工。3.1.3 施工与监测相结合
勤量测是浅埋暗挖“十八字”方针的重要内容,合理、准确、有效的监测成果,是采取各种技术措施的前提。该段隧道施工中,除监测新建隧道外,还对既有线进行了细致的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
主要监测项目有:
1)环线地铁结构沉降监测;
2)环线地铁轨道沉降监测;
3)轨道水平变化监测;
4)轨距变化监测;
5)环线地铁结构变形缝监测。
施工中对环线地铁的监测采用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作为施工监测的重要环节。鉴于该项目的具体要求,采用了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智能化远程监测系统[2]。该监测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自动进行数据采集、自动进行数据分析、自动进行数据报警,及时完成数据信息的反馈,为环线地铁安全运营提供及时的判定依据。
该段隧道施工,在掌子面施工至既有外环线附近时,结构沉降值一度达到 2.1 mm,最大速率达到0.6 mm/d。当信息及时反馈后,马上停止开挖,并进行背后注浆。注浆过程也是在实时动态监测下进行的,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对注浆压力、注浆位置、注浆量进行调整。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和施工技术的紧密结合,既有线结构底板的沉降趋于缓和,沉降速率在0.1~0.4 mm/d 之间波动。3.2 施工过程沉降控制技术措施
浅埋暗挖法施工要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除需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作业外,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3.2.1 水治理
该工程对于上层滞水,尤其是既有线结构侧墙外侧的滞水,采用预留导水管及时排出洞外,防止该处滞水由初衬结构与既有线结构底板的缝隙进入掌子面。对于潜水采取水平辅射井的方法进行降水,经施工检验,达到了理想的降水效果。3.2.2 初衬施工
初衬施工是暗挖法施工过程风险最大,引起沉降量最大的阶段,必须采取多项技术措施保证初衬施工时环线地铁结构沉降量小于预计值。
1)土体加固
结合实际情况,将设计隧道的土体进行分类,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对于既有线肥槽内的回填杂土,采用渗入注浆法加固;对地铁新建隧道西侧的原状土体,由于其以砂及黏土为主,故采用劈裂注入法加固。在开挖断面两侧进行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小导管采用Ф32 厚壁钢管,管长 3.5 m,环向间距为 0.3 m,纵向间距为1.0 m,外插角 7~10 °,注浆材料采用超细水泥,以起到加固隧道周围土体的作用[3]。超前小导管注浆包括封闭工作面、钻孔、安设小导管、注浆、效果检验等工序。水泥浆水灰质量配合比为 1∶ 0.5,水泥中添加2 %~3 %的促凝剂。注浆时,同时控制注浆压力及注浆量,注浆压力初始值不得大于0.1 MPa,作业中分级、逐步升压至控制压力,填充注浆压力控制在0.1~0.5 MPa 之间[4]。注浆量控制综合考虑地层情况,单管浆液扩散半径以0.5~1.0 m,土体孔隙率按 2 %~3 %考虑,综合单管注浆量计算整排导管注浆量,以整排导管注浆量推算总的注浆量。
注浆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可采取下列措施[5]:
①降低注浆压力或采取间隙注浆; ②加强注浆效果检查,一是以进浆量来检查注浆效果,二是在开挖隧道后检查地层固结厚度,如达不到要求,要及时调整浆液配合比,改善注浆工艺;
③为防止孔口漏浆,在花管尾端用麻绳及胶泥(水泥+水玻璃)或喷射混凝土,封堵钻孔与花管间的空隙;
④注浆的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浆。
通过超前小导管注浆对两侧土体进行加固,满足了施工要求。
2)土方开挖
完成土体加固后,对加固后的地层进行开挖。共设4 个导洞,各导洞均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先开挖上台阶的环形拱部,留核心土,当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再开挖核心土,上台阶长度控制在 3 m 左右。
为控制开挖因素引起的环线地铁沉降,在①号、②号导洞施工时,缩短两个导洞的开挖步距,减少纵向土体的扰动距离;及早施工②号导洞初衬,完成半侧洞体初衬结构,形成对环线地铁的支撑体系,为③号、④号导洞开挖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土方开挖须做到:
①上、下断面台阶长度控制在 3 m 左右。
②开挖轮廓线充分考虑施工误差、预留变形和超挖等因素的影响,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及沉降控制标准,拟定超挖量控制在5~7 cm,施工时可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③开挖前应采取超前预支护和预加固措施,做到预加固、开挖、支护三环节紧密衔接。当地层自稳能力差或开挖工作面停工时间较长时,采取增加临时仰拱、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等辅助施工措施。
④开挖过程中,上半断面采用环形开挖,尽可能多保留核心土;下半断面开挖时,边墙采用单侧或双侧交错开挖,仰拱尽快开挖,缩短全断面封闭时间。
⑤开挖掌子面需超前用砂浆锚杆进行全断面支护(不小于3 m),并及时封闭掌子面。
⑥增加过环线地铁处暗挖段隧道的净空尺寸,隧道顶板直接紧贴环线地铁底板垫层,之间不留土层。
⑦作好开挖的施工记录和地质断面描述,加强对洞内外的观察。
⑧区间隧道不得欠挖,对意外出现的超挖或塌方采用喷混凝土回填密实,并及时进行背后回填注浆。
⑨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拱顶、拱脚和边墙位移速率值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突变时,要及时施工临时支撑或仰拱,以形成封闭环,控制位移和变形。
⑩在开挖前进行超前地质探测,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4~5 m,发现土质变化及含水量增大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完后可继续施工。
3)锁角锚杆及钢格栅施工
该段初衬为平顶直墙结构,侧向土体压力较大,在初衬仰拱未封闭前,为控制墙体钢架底端位移,应尽早施工仰拱封闭成环,增加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上下台阶的拱角设置锁角锚杆。锚杆长 1.5 m,使用Ф25 螺纹钢筋制成,斜向 60 °角打入外侧地层,端部与拱架焊接,每榀向外侧打入 1 根锚杆,以防拱架在土压下收敛。
格栅安装采取如下措施:
①每步格栅落实到原状土上,并加设垫板,同时每步格栅与现有结构顶紧,并预留注浆管。当初支封闭后及时注浆回填,尤其第二步初支封闭后,在上导洞顶部回填后进行压浆处理。每步格栅在两端脚部设置锁脚锚管。格栅接头每环错开设置,脚部设为 L 型。
②在每步格栅中部设置预顶螺杆支柱,螺杆支柱上部顶在环线地铁垫层底部,下部作用在千斤顶上,支撑在中隔板上。
4)初喷混凝土强度保证措施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配合比经试验确定,混凝土各项指标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混凝土拌合用料称量精度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②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各项指标都必须满足要求。③喷射混凝土施工中确定合理的风压,保证喷料均匀、连续。同时加强对设备的保养,保证其工作性能。
④喷射作业由有经验、技术熟练的喷射手操作,保证喷射混凝土各层之间衔接紧密。
⑤复喷射混凝土前先按设计要求完成超前小导管、钢筋网、格栅钢架的安装工作。
⑥喷射混凝土由专人喷水养护,以减少因水化热引起的开裂,发现裂纹用红油漆作标记,进行观察和监测,确定其是否继续发展,若继续发展,找出原因并作处理。
⑦坚决实行“四不”制度:喷射混凝土工序不完,掌子面不前进,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够不前进,混凝土喷射后发现问题未解决不前进,监测表明结构不安全不前进。
5)初衬背后补注浆
及时补注浆是减少既有结构沉降的有效方法。补注浆是在信息化监测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通过监测确定注浆位置及注浆量,保证注浆效果。初期支护由于喷射混凝土作业受施工及地层稳定等条件的影响,喷射混凝土支护体局部会收缩,为保证初衬的施工效果,采取初衬背后补注浆的措施,初衬背后注浆稳压 10 min,即可实现控制沉降的目的,又能达到防水的效果,以减少施工时间洞内积水为防水板无水施工创造条件。注浆管每1 m 布置 1 榀,每榀 3 根,分别布于拱顶和两侧上方。3.2.3 二衬施工
施工中,通过优化二衬结构施工次序及钢柱托换环节,有效地减少了二衬结构施工对环线地铁结构的影响,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1)二衬结构施工顺序的优化
二衬结构竖向按底板、边墙及顶板顺序进行施工,采用钢模、碗扣式支架支撑体系。隧道二衬施工的顺序为:施工②号导洞底板及侧墙踢克→跳仓施工①号导洞侧墙及顶板→跳仓施工④号导洞底板及踢克→跳仓施工③号导洞则墙及顶板(根据二衬结构长度,二衬结构施工时共分4 仓,每仓 8 m)。
各导洞钢筋采用螺纹连接,混凝土采用高压泵送入模,进行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分段预留注浆管,注浆管外套橡胶止水环。
进行③、④号导洞二衬结构施工时,没有对①、②号导洞进行钢柱托换,而是在不拆模的情况下进行③、④号导洞二衬结构施工,这样减少了钢柱托换的中间环节,减少环线地铁结构的沉降,同时为二衬背后补注浆创造有利条件。
2)二衬背后补注浆
在二衬结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隧道顶部混凝土是靠泵压入的,顶部混凝土与防水层接触面难免出现缝隙。为防止此部位形成积水区域,施工时在顶拱埋设注浆管。注浆管的顶端管口靠近防水层表面,并将注浆管固定,以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造成注浆管移位。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采取二次注浆的措施填充空隙,保证结构的防水效果。预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小于50 L / min,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浆,水灰质量配合比为 1∶(0.4~0.5),水泥中添加2 %~3 %的促凝剂。当混凝土出现滴水、渗水现象时,需填充注浆堵水,浆液采用1∶1 水泥砂浆,注浆选用泥浆泵,注浆压力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小于 0.2 MPa,注浆压力达到或接近设计终压后稳压10 min。二衬补注浆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不拆除支撑及模板的情况下进行。通过与监测数据结合及时进行补注浆,以增加注浆效果及新建隧道的安全。环线地铁沉降量控制效果
通过采取各项管理及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经对环线地铁进行跟踪监测,在施工完成 1 年后,环线地铁结构沉降值为4.4 mm,远小于结构沉降预计值(20 mm)。环线地铁结构实际累积沉降量与预计沉降值如表1 所示。结论
采用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建(构)筑物,如何采取措施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是类似穿越工程的最主要目标之一。该工程通过采取严格的施工组织管理以及各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将暗挖隧道施工对环线地铁结构的沉降影响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取得了理想的施工效果。在该工程中,土体加固,初衬、二衬背后补注浆以及监测数据的及时传送是保证环线地铁沉降量远小于预计(设计)值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M]. 2 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98-99.
[2] 夏才初,李永盛. 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17. [3]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DBJ 01-96-2004 地铁暗挖隧道注浆施工技术规程[S]. 北京:北京市建设委员会,2004:1-2.
[4] 北京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DBJ 01-87-2005 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77.
[5] 王敦诚,胡方田. 超前小导管技术在轻轨浅埋暗挖工程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3(9):104-105.
第五篇:隧道暗挖施工方案
四、施工方案
1、路基工程 1.1、施工原则
路基土石方本着减少运距,充分利用隧道弃碴并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断面段落内混填”的规定进行调配,尽量减少取、弃土。
按照“信息化施工”和“路基工程为结构物”的观念和方法组织施工,通过对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试验量测数据进行分析,作为指导优化施工设计、调配土石方、选定机械配臵方案、确定工艺参数的依据。施工过程中加强信息反馈,动态管理,使整个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150m以采用推土机运输,500m以上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运输。路堑顶排水沟提前施工,有计划地安排劳动力分点、分段进行开挖和砌筑,为后续工程和大干创造条件。
挡护工程开挖砌筑采用“纵向分层、横向分段”的方法施工。对土石不稳地段,挡护分段紧跟。
路基工程施工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1999年版)》中的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2000年版)》及《招标文件》中的有关规定。1-
2、路基填筑 1-2-
1、施工工艺
大量土石方填筑的标准程序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即: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边坡码砌→分层填筑整平→洒水或晾晒→碾压→检验签证→面层整修。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见附图13-2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 1-2-
2、土工试验
路基工程土石方施工前,对利用作填料的隧道弃碴和路堑挖方及路堤填料进行土工试验,确定土石(或填料)名称、分类、工程性质等,与设计规定值、规范允许值加以比较,进而选定填料和最佳含水量和压实度等项指标,作为编制土石方调配计划和选定机械设备的依据。
1-2-
3、试验段施工
在现场选一区段长50m的典型路段作为路基施工试验段,现场试验包括材料粒径、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设备的类型、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压实度等。经试验段施工制定出工艺标准和工艺流程后再全面进行施工。1-2-
4、基底处理
填筑前对现场进行调查,核对设计文件,注意有无不良地质地段(如坑穴、泉眼、局部松软等),清除植被及有机土质。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或地下水对路堤稳定有影响时,采取引排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路堤在耕地或松土地段,松土厚度小于0.3m时,将原地面夯压密实,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
3、路堑开挖
1-3-
1、土方路基开挖方案
本标段路基挖土方数量较大,均为硬土。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施工,汽车运输。
土方开挖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自上而下、水平分层进行,不超挖。开挖出的土方,符合填料要求的材料尽量利用,不符合填料要求的表层土等作弃土处理,弃至指定的弃土堆。在路基开挖时要注意排水,防止路堑积水浸泡,并且要注意边坡稳定。1-3-
2、石方路基开挖方案
本标段路堑石方约占总挖方量的三分之一,堑顶排水天沟先行施工,以拦截地表水,表层土方采取人力配合推土机施工,石方地段严格控制爆破。对于高边坡路堑采用分梯段施工,边坡设防护,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上层顺边坡沿倾斜孔进行预裂爆破,下层靠边坡的垂直孔应控制在边坡线以内。
推土机配合反铲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石方机械化施工。1-3-3深路堑施工
本标段隧道出口有深路堑施工,最大开挖深度为14.92mm。深路堑施工特点:挖方远大于填方,且开挖石方大于开挖土方,石方爆破工程量较大;工程量集中;挡护圬工量较大。
较低路堑石方开挖除按一般石质路堑地段开挖外,本段石方爆破必须纵向分段、水平分层,距建筑物较远地段采用深孔松动爆破,非电微差分段并联起爆网络。石方爆破防护措施:对爆破影响区内的既有建筑加强防护;爆破区用铁线联接竹编夹板或废旧胶胎加强覆盖遮挡,减少飞石的损害;每次爆破前,及时做好人员防护,严格按爆破规范施工,每次爆破后,及时清理现场,撤除覆盖物;每次爆破均做好详细记录,及时对爆破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及时修正爆破参数和加强防护,不断提高爆破质量和爆破效果,确保安全生产。1-3-
4、深路堑防护
边坡高度较高(一般10~20m),设计坡率1:0.75~1:1,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护坡防护。
5、路基排水工程
本标段由排水边沟、截水沟形成地面排水系统,施工时临时性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起来,全标段路堑、路堤坡脚外均设排水边沟。路堤边沟设计为深0.6m,底宽0.6m的梯形断面,采用30cm厚的M7.5浆砌片石砌筑,底部铺设10cm厚砂砾垫层;路堑边沟设计为矩形沟。边沟沟底纵坡按设计要求进行布臵,边沟纵坡均大于0.3%。
排水边沟可与路基同步施工,随着施工进度逐段成型。施工时砂浆配合比须符合试验规定,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边沟成型后,整体线形美观、顺直、圆滑,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合流制,检查井及雨水口每隔40m布臵一个,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收集排入管涵;截水沟中雨水通过D=400支管接入下水道。1-
6、路基防护工程
边坡采用铺草皮、植草护坡等形式;挖方边坡分别采用浆砌片石骨架护坡、框格内植草等防护形式。
2、隧道工程 2-
1、施工原则
严格执行JTJ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TB10108-200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J108-92《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GBJ86-85《喷锚混凝土支护规范》、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并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组织施工。
对隧道钻爆开挖、出碴,喷锚支护,复合式模筑衬砌,全过程信息化组织施工。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循环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组织均衡生产。
经常进行技术、质量、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和材料试验工作。严格执行检查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2-
2、施工方法及总体施工安排 2-2-
1、施工方法
隧洞按新奥法原则组织施工,复合式衬砌。
Ⅱ、Ⅲ类围岩中导坑在超前支护的保证下开挖,衬砌20m后,在注浆导管或锚杆的支护下再分部开挖左洞,做好初期支护及仰拱后,拱部及边墙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然后施工右洞;洞身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拱部及边墙混凝土一次浇注完成;隧道施工中保证锚杆及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各类围岩均采用光面爆破。
加强监控量测,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据此指导隧道施工。隧道洞口Ⅱ类围岩区段采用管棚注浆超前支护,初期支护采用砂浆锚杆加固拱圈周边围岩、配合工字钢拱架网喷混凝土的支护手段,实施无支撑进洞。对洞口、断层带段做到“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勤测量、早封闭”,确保洞口、断层带段施工安全。洞口段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
开挖采取光面、预裂爆破作业,严格控制超欠挖。
对软岩、破碎岩层,实施浅眼多循环,遵循超前支护及强支护、早封闭的开挖原则。
隧道的挖、装、运、锚喷支护、衬砌等按配套完善、匹配合理原则组织施工,以机械化施工为主。钻爆采用凿岩台车,实施多钻作业,混凝土衬砌采用液压模板台车,按先仰拱和填充灌注后拱部及边墙衬砌。
隧道暗洞施工拟双向施工。隧道出碴均采用无轨运输方式。2-2-
2、总体施工安排
施工总体工序图见附图13-2。2-
3、控制测量 2-3-
1、洞外控制测量 施工前在隧道进出口布设精测网点。隧道外采用五等主、副精密导线控制。导线各水平角及导线边采用尼康DTM-450ES全站仪进行观测,导线测角进行3个测回,导线边往返观测二个测回。2-3-
2、洞内控制测量
洞口平面控制点利用洞外五等导线网投3~4个基准点,洞内设主、副导线,形成角度闭合条件,洞内观测角采用J2级经纬仪,观测2个测回,导线边丈量采用DI2002光电测距仪,要求精度1/10000以上。
2-3-
3、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洞口设2~3个水准点。2-3-
4、施工测量
洞内用两台激光导向仪分别悬挂两联拱拱顶控制隧道开挖中线,衬砌采用导线网进行控制 2-
4、洞口工程
牛头山隧道共有洞门2个。
施工前,先完成洞口段土石方工程,做好路堑边坡、洞口仰坡的加固,完成地表排水系统,进行暗洞施工,并在进洞完成一段后,返回施作洞门工程。
2-4-
1、洞口土石方及边仰坡加固
土方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开挖,石方采用松动爆破为主,并注意在边仰坡设计位臵采用预裂爆破,确保轮廓线位臵准确。
开挖完成后,及时按设计做好边仰坡加固,并做好地表排水系统。
2-4-
4、洞门施工
为增强洞口稳定,保证洞内正常施工,进洞达到一定长度后即施作洞门,具体要求如下:
根据设计要求整修边、仰坡,保证端、翼墙圬工尺寸。洞门端墙基础应臵于稳定的地层上,虚碴、杂物、积水、泥化或软化的基面层要清除干净。
如果洞门与挡护翼墙基底遇不良地质时,及时报请设计、监理单位核实,慎重处理,不留隐患。
洞门端墙如连接挡护翼墙,要同时配合施工。
洞口端墙后回填按设计要求进行,完成后,及时施作截水沟和仰坡护坡浆砌片石。2-
5、暗洞洞身工程 2-5-
1、洞身开挖方案
本标段隧道共有Ⅱ、Ⅲ类围岩衬砌地段290m,按设计采用正台阶法施工。
工序流程图见附图13-3。
Ⅱ、Ⅲ类围岩衬砌拟采用导坑先行,分部开挖进作业。见附13-2围岩段施工作业工序图。2-5-
2、开挖超前支护
Ⅱ类围岩衬砌地段采用φ42超前导管,注C30水泥砂浆进行超前支护;Ⅲ类围岩衬砌地段采用φ22超前锚杆进行超前支护。参数选择: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范围:按设计一般为拱部拱脚以上1.0m范围。
小导管采用长4.5m、φ42mm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做成尖楔状,便于在孔中插入或直接打入,在管前部4.1m范围内按梅花形布臵,钻好φ8mm的注浆孔,以便钢管顶入地层后对围岩空隙注浆。
注浆材料:采用C30水泥单液浆,配合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导管插入角和搭接长度及环向间距:外插角选用上倾6°,搭接长度按2.0m控制,考虑注浆预留长度及倾角,每间隔2.4m设臵一排,导管在拱部间距按环向间距0.4m,每环管棚钢管布臵在相邻工字钢架上。
Ⅲ类围岩衬砌地段采用长3.5m、φ22超前锚杆,梅环向间距0.5m,纵向间距2.0m,外插角选用上倾6°,每环超前锚杆布臵在相邻格栅钢拱架上。
施工步骤:
按设计布眼、钻眼,采用7655型钻机;采用钻机临时联接导管顶入,或直接锤击入孔;用塑胶泥封堵导管周围及孔口,工作面上的裂缝也应封堵;导管外露20cm,安装注浆管路开始注浆,注浆采用单液式注浆泵,注浆能力10~30L/min,并配套对应的0~3.0Mpa压力计0~60L/min流量记录仪及相应的注浆软管,并同时备用2套仪器和配件。
注浆时,应严格控制注浆口的最高压力在0.5Mpa以内,以防压裂工作面,进浆速度不宜过快,每根导管的进浆速度在30L/min以内,压浆量按设计的定量和注浆压力进行双控制。具体见附图13-4: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工艺流程图。
Ⅲ类围岩衬砌地段的超前锚杆施工采用7655型风钻钻眼,砂浆锚固,锚杆外露头与格栅钢拱架焊接。2-5-
3、开挖方法、钻爆设计和运输 2-5-3-
1、开挖方法和拟定的循环进尺
根据本隧道工程地质特性,隧道拟选用的开挖方法和拟定的循环进尺,见附表13-8 隧道开挖方法和拟定的循环进尺表。2-5-3-
2、钻爆设计
钻爆设计见附图13-5 正洞导坑钻爆设计如下:
Ⅱ、Ⅲ类围岩衬砌地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即在完成20m中隔墙灌注后,进行侧导坑施工。Ⅱ类围岩衬砌地段开挖原则上采用人工风镐配合局部爆破,Ⅲ类围岩衬砌地段采用光面爆破,断面爆破可参考中导坑爆破方案。Ⅱ、Ⅲ类围岩侧坑内轮廓图见附图13-10。
左右正洞钻爆设计如下:
Ⅱ、Ⅲ类围岩衬砌地段在中导洞施工完20m,侧洞完30m后,分左右洞进行正洞开挖。Ⅱ类围岩地段采用人工风镐配合爆破开挖,在注浆导管或锚杆的支护下,开挖好上台阶,及时做好初期支护后,再开挖下台阶;Ⅲ类围岩地段正洞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具体见附图13-11。2-5-3-
3、运输方案:
为采用无轨汽车运碴方案,ZCL-30侧卸式装载机装碴,中导洞及侧导坑:5t自卸汽车;左右正洞:5~8t自卸汽车运输,利用洞内避车洞布设汽车调头、会车及设备避让场所。进洞的汽车、装载机等设备均安装废气净化装臵,以减少尾气中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2-5-
4、初期支护和导坑的喷锚临时支护 2-5-4-
1、初期支护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初期支护作为永久衬砌的一部分是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在开挖后随即进行。初期支护视围岩状况,依据设计文件,采用不同的支护参数,详见附表13-4。
在每开挖1个循环后,进行表面危石处理,净空检查,合格后及时对围岩初喷5cm厚混凝土,尽快封闭岩面,形成封闭的受力圈,防止围岩松动,然后施作系统锚杆,7655型风钻钻眼,全粘结药卷锚固,同时设臵钢筋网并与锚杆处露头绑扎牢固,最后准确架立工字钢支撑拱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隧道初期支护施工作业流程图见附图13-13。
2-5-4-
2、喷射砼施工工艺
配合比:
喷射砼为20号混凝土,配合比需符合砼的强度和喷射工艺要求,按设计并通过试验确定。
速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4%,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号,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
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控制在3~5%。
粗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搅拌和施喷机具: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洞外搅拌,1.0m3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至洞内。喷射机采用TK961型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喷射前准备工作:
检查受喷面尺寸,保证开挖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拆除障碍物;清除受喷面松动岩石及浮渣,并用射水或高压水清洗除掉;铺设钢筋网,作到钢筋使用前清除污锈,钢筋网到喷面间距不小于3cm,钢筋网与锚杆联结牢固,接头稳定;机具设备及三管二线,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喷射地段有漏、滴、渗水现象时,应予及时处理,采取堵、截、排等手段,使喷射面无淋水、滴水现象,以保证混凝土与岩面的粘结。
在有水地段进行喷射作业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先喷干混合料,待其与涌水融合后,再逐渐加水喷射。
喷射时,先从远离出水点处开始,再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将散水集中,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逼近喷射。
当涌水严重时,设臵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3-14。2-5-4-
4、侧导坑的初期支护和喷锚临时支护 Ⅱ、Ⅲ类围岩衬砌地段均采用三导坑正台阶法施工,除中导洞外,在双联拱隧道两侧各设臵侧导坑,侧导坑在隧道边墙侧,设臵初期支护,安装C、D两单元拱架,其他部分和中导洞一样设臵临时喷锚支护。
2-5-
5、清底仰拱铺底
左右正洞在整个断面开挖、喷锚支护完成后,及时清底施作仰拱和铺底。为避免与开挖面工作相互干扰,该工作安排在开挖面20~30m后进行。隧道的仰拱和铺底一次性安排施工,并加入早强剂等外加剂,以提前开通时间。2-5-
6、防水层施工
隧道全长在锚喷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施作橡胶防水板及土工布防水层,具体施工工艺如下: 2-5-6-
1、防水层的设臵:
先用带φ100mm垫板的专用射击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喷射砼层上,再将防水板用热焊接在垫板上,防水板的搭接用热焊机焊接,中间留检查孔。
为保证防水层铺设质量,在铺设防水层前必须对喷射砼基面进行如下处理:基面要求平整,无大的明显的凸凹起伏;喷砼基面有钢筋、钢丝及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时,应进行切断、铆平或用砂浆抹平。2-5-6-
2、防水板施工工艺
为保证防水可靠和便于施工,先将无纺布衬垫用机械方法铺设在已喷砼基面上,然后用“热合”方法将防水板粘贴在固定垫片上,从而使防水板无机械损伤,其施工程序如下:
第一步:基面清理:要求符合上述标准。
第二步:无纺布衬垫:铺设方法是在喷射砼隧道拱顶部正确标出隧道纵向的中心线,再使裁剪好的无纺布衬垫中心线与喷射砼上的这一标志相重合,从拱顶部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
用射击钉固定垫片,将无纺布固定在喷砼上。
第三步:防水板铺设:先在隧道拱顶部的无纺布上正确标出隧道纵向中心线,再使防水板的横向中心线与这一标志重合,将拱部与塑料垫片热熔焊接,与无纺布一样从拱顶开始向两侧下垂铺设,铺边与垫片热熔焊接。铺设时要注意与喷射砼凹凸不平处相密贴,并不得拉得太紧,一定要留出搭接余量(10cm左右)。防水板与垫片用压焊器对准垫片所在位臵进行热合,一般为5秒钟即可。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必须严加保护,否则极易破坏,导致防水工程质量下降乃至完全失效,故要求各方面予以重视并密切配合。要求如下:
防水层做好后,要及时灌注二次衬砌砼进行保护。
在没有保护层处(如拱顶)进行其他工作时不得破坏防水层,焊接钢筋时必须在此周围用石棉水泥板进行遮挡,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层。
在灌注二次衬砌模注砼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层,以免破坏防水层,振捣棒引起的对防水层的破坏极不易发现,也无法修补,故二次衬砌模注砼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在防水层上走动。
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防水层保护意识教育,严禁破坏。2-5-6-
3、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13-15。2-5-
7、隧道二次衬砌
根据招标文件可知,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砼标号为C25。对有明显流变或未胶结松散地层,由于围岩压力大和支护变形无收敛趋势时,应及时提前做二次衬砌。并会商有关部门对这类二次衬砌进行加强。
衬砌采用衬砌台车、混凝土输送泵灌注,砼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运输。
自行式混凝土衬砌台车,液压支撑就位,主体为框架式。在台车设计时确保其腹腔能通过运输机械,台车长12m,每次浇注长度10.5m,灌注混凝土时由下而上依次浇注,并注意模板台车受力的均匀性,一侧混凝土浇注高度不得超过另一侧1.0m。
全标段共配臵自制衬砌台车4台,HBT40E型砼输送泵4台。衬砌工序时间安排为:
每循环灌筑10.5m,约需18~20小时。
每循环脱模时间按《公路隧道施工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台车脱模后清洗,用时8~12小时。每循环总计作业时间48~72小时。隧道衬砌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15。对于个别地段需二次衬砌紧跟而衬砌台车无法到达时,采用拼装式整体模板和泵送混凝土施工。
洞身衬砌混凝土应连续灌筑,加强捣固,不间歇施工,超挖部分用与衬砌同强度的混凝土灌筑回填。
施工时注意施作排水、照明、消防用预埋件与管槽的提前布设。衬砌施工应与设计的沉降缝、伸缩缝相结合布臵,并按设计做好施工缝、沉降缝、伸缩缝的防护设施。
2-5-
8、施工中相关界面的控制和相关受力体系转换 2-5-8-
1、施工相关界面的控制 第一、在双连拱隧道正洞开挖过程中,因中隔墙混凝土已灌注,开挖时必须考虑爆破振动和飞石对中隔混凝土的影响,中隔混凝土只有2.0m,且初期支护的工字钢支点已作用于中隔墙顶,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保护措施,不得有任何影响和挠动。采用火雷管分段分区爆破,以减少爆破振动的叠加; 爆破时,在爆破的另一侧对中墙辅以I16工字钢横撑(纵向间距2m,支点距中隔墙顶2m); 为防止飞石砸坏中墙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对爆区60m范围中隔墙全表面用2cm泡沫塑料覆盖防护。第二、中导洞与正洞时作业期间,为避免工序上的相互干扰,中导洞与正洞应统筹进行爆破作业,中导洞爆破略先,正洞随后进行爆破,出完正洞碴后,再出中导洞碴。2-5-8-
2、施工过程中的受力体系转换 为保证中导洞的安全而施作的临时支护(I字钢支撑、锚喷)虽不构成隧道的主体结构,但又是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中导洞开挖并支护后形成的受力结构在正洞开挖时又须拆除,受力体将发生转换。安全转换受力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重点,只有在正洞初期支护支点作用于中墙顶面时方可拆除中导洞临时支护,同时为防止中导洞临时支护突然断开,影响中导洞另半侧的安全,中隔墙顶上与中导拱顶临时支护之间用15cm×15cm方木顶紧,中隔墙另一侧与中导洞临时支护间用工字钢顶紧,确保受力体系的安全转换和中墙的受力平衡。受力体系转换步骤见附13-23。
2-5-
9、监控量测
隧道新奥法要求进行监控量测,及时掌握施工中围岩与支护受力、变形稳定的动态信息,并据此相应调整施工顺序,确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等,为加强支护安全、及时进行复合衬砌提供依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洞口段、浅埋偏压、围岩破碎段,增加监控量测断面。2-5-9-1监测项目
地质和支护状态的观察。周边位移。拱顶下沉。2-5-9-
2、量测断面布臵 按设计要求的间距进行布臵,一般Ⅰ、Ⅱ类围岩按10~30m,Ⅲ、Ⅳ类围岩按30~50m。
2-5-9-
3、每一量测断面测点布臵见附图13-24。2-5-9-
4、量测频率见附表13-25 2-5-9-
5、量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第一、地质和支护状态观测要求如下: 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
观察内容:围岩变化,地下水变化,支护结构外观,地表是否发生变化等。
方法:目测并做好记录,重大变化应记录于工程日记中。频率:每次爆破后及支护后。
第二、周边位移(净空水平收敛两侧)观测要求如下: 负责人:专职量测工程师。使用仪器:收敛仪。
测试断面及测点埋设。测点应在复喷混凝土终凝后一小时内尽快埋设,保证能及时收集初始数据。
方法:对上图中的2#、3#线进行量测,每条线间的测试长度与初始长度之差为变化值,该变化值与初始长度之比为相对收敛,据此可以计算收敛变化速度及加速度,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频度:按表5.5-7量测频率执行。
数据处理: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当曲线趋于平缓时,应进行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及其增减趋向,当曲线反常时,也即位移一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表明围岩和支护已不稳定,应严密监视,加强支护,必要时立即停止开挖,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采用回归分析时按下式:
u=a×lg(1+t), u=a+b/lg(1+t)式中a、b-回归常数,t-初读数后时间,u-位移(mm)隧道周边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位移值均应小于规定值,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相对位移值已接近规定的数值,或者支护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方法。
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下列条件:
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
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变形量,已达预计变形量的80%以上。第三、拱顶下沉观测要求如下:
使用仪器:DS0.7水平仪、精密塔尺或吊钢尺观测测试断面正拱顶测点的高程变化,其下降值即为拱顶下沉量,量测精度±0.1mm,量测的后视点,必须稳固,且定期对高程进行核定。
量测断面及测点埋设:量测断面间距和收敛量测相同,每断面埋设一个测点。测点应在复喷砼终凝后1小时内埋设,距工作面2m以内。
量测方法:用DS0.7水平仪。测频:按表5-5-7量测频率表执行。
当地质条件变化,或测量出现异常情况,量测频度应加大,必要时一小时或更短的时间量测一次,后期量测时间可加大到几个月量一次。
数据处理:与水平收敛要求相同。第四、量测管理要求如下:
量测组织:由熟悉量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量测组,技术主管负责,及时进行量测值的计算、绘图、分析,并及时向施工技术主管报告量测结果。
实际量测布臵图、量测记录汇总及围岩位移-时间曲线图、经量测变更设计改变施工方法地段的反馈记录,列入竣工文件中。2-5-
10、施工辅助设施 2-5-10-
1、供风及供水
根据钻岩、锚喷、压浆、泵送砼等各工序的总用风量和工作面风压不小于0.5MPa的要求,在各洞口附近设空压机站,以Φ150mm主风道送风至工作面附近风包,再以软管接至风动机械。
风管在洞内应敷设于电线路的另一侧,并与运输道路有一定间距,且不影响水沟排水。
隧道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水源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施工用水来源于自来水或沉井,用泵送管路分二级输入至高山蓄水池。高山蓄水池修建山顶上方,水池位臵高度能保证工作面水压不小于0.3MPa的要求。水池的输出管设总闸阀,以便控制和维修管道。供水管道与前端主开挖面保持距离30m,用Φ50mm高压软管接分水器,供水管道与供风管道同侧。隧道进出口使用同一高山蓄水池。
2-5-10-2供电
施工用电从甲方提供的电源接至工点,并自配发电机。各洞口用电统一安排,洞内电线布臵为:成洞地段380V三相四线绝缘线,并固定在边墙高2.5m处。作业地段动力用电使用380V橡胶电缆,照明用电压为36V,线路采用移动式布臵。2-5-10-
3、通风和防尘
隧道施工,存在着柴油机废气、炮烟以及爆破、喷射砼粉尘等多种污染源,为降低洞内粉尘浓度,排除有害气体,必须加强隧道通风。
通风拟用压入式,通风机械设在洞口外大于20m处,以免污染空气再次进入洞内。压风采用Y250W-4型轴流风机(55kw),配直径φ1000mm通风管。当通风独头管长度超过50m,串联一台Y200L-4(28kw)轴流风机,以减少风量损失。三管两线布臵见图7-4-7。2-5-10-
4、洞内施工防水排水
该隧道施工有地下水,当水量较大时,采用集中排水方式,并设排水通道。对于分散的滴水,根据水量的大小,采用相应的疏导措施,如增加喷射混凝土中速凝剂用量,或在滴水点处绑上细孔钢筋网,覆盖半圆形导水管引入排水沟等。
对施工造成的废水,在顺坡掘进的隧道,设与隧道相同纵坡的侧沟排水,引至洞外排水系统。排水侧沟以砂浆抹面。排水系统设专人负责疏通清理,做到水管不漏,水沟不堵,工作面无积水。2-
6、主要施工工艺 2-6-
1、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2-6-1-
1、光面爆破设计及说明
台阶法爆破掘进时,采用凿岩台车配7655型风钻钻眼;全断面法爆破掘进时,采用凿岩台车配7655型风钻进行全断面钻眼;炸药选用二号岩石硝铵炸药或乳化油炸药,非电导爆管微差起爆网络。2-6-1-
2、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是:依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确定围岩类别→选定爆破方案→依据爆破设计布眼→7655型风钻钻眼→(按规程领取加工爆破火工品)装药→人员设备退场→起爆→排烟→检查爆破效果→修正爆破设计→进入下一工序。
光面爆破时,炮眼的位臵、角度、装药量等是衡量光爆效果的关键,应认真按爆破设计进行布眼、钻眼,并对钻爆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强化管理,确保光爆效果良好。
装药采用人工进行,周边眼按爆破设计方案,采用间隔装药法,药卷与药卷之间用木棍进行间隔。其它炮眼按设计的装药量,进行偶合连续装药结构。
爆破结束排烟完毕后,检查爆破效果,如爆破进尺、轮廓线超欠挖、炮痕保存率、爆方石块大小、抛距等情况,并综合考虑,逐步修正爆破设计,以达到满意的钻爆效果。2-6-2管棚注浆施工工艺 本标段隧道Ⅱ类围岩及断裂带地段,施工设计采用管棚注浆进行施工支护。
长4.5m钢管设臵于拱部,平行于路面中线布臵,环向间距40cm,纵向间距2.4m,采用φ42厚3.5mm无缝钢管,管头打成锥头,管尾40cm以外点焊出8mm注降孔,注降孔按15cm梅花型布臵。暗洞进洞管棚采用30号混凝土套拱做管棚固定墙,套拱在明洞外轮廓线以外,紧贴掌子面施作。套拱内设18号工字钢拱架,工字钢与管棚钢管焊成整体。断层带管棚采用18号工字钢与管棚钢管焊成整体作为管棚支架。采用7655型凿岩机钻孔并顶进钢管,先打有孔钢花管,注浆后。要检查注浆质量。注浆采用VB-6型注浆泵注入30号水泥砂浆,进洞管棚水泥浆水灰比0.8:1,断层带管棚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初压0.5~1.0MPa,终压2.0MPa。考虑钻进中的下垂,钻孔方向较钢管设计方向上偏6度,钻进过程中需用测斜仪测定钢管斜度,确保钢管偏离设计位臵的施工误差不大于20cm。为增加钢管的刚度和强度,管口以30号水泥砂浆填充。2-6-
3、砂浆锚杆施工工艺
本标段设计的隧道施工初期支护采用注浆锚杆。2-6-3-
1、锚杆类型及其设臵
锚杆:φ25钢筋,L=2.5~3.0m,施工范围内梅花型布臵,间距1.2×1.2m和2.0×1.2m。2-6-3-
2、钻孔
采用凿岩台车配7655型风钻钻眼,孔眼方向垂直于岩面,钻孔直径42mm。2-6-3-
3、锚杆安装
采用砂浆锚杆时,应根据设计要求截取杆体并整直和除锈,在杆体外露端加工成螺纹,以便安装螺母,在杆体每隔1m设隔离件,以使杆体在孔内居中,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
锚杆注浆安装前须先做好材料、机具、脚手平台和场地准备工作,注浆材料使用标号大于325号水泥,粒径小于3mm的砂子,水灰比为0.45:1。
砂浆锚杆作业程序是:先注浆,后插放锚杆。具体操作是:先用水和稀浆湿润管路后,将已调制好的砂浆倒入泵内,将注浆管插至锚杆眼底,将泵盖压紧密封,一切就绪后,慢慢打开阀门开始注浆,在气压推动下,将砂浆压入锚杆孔中,随着砂浆不断压入眼底,注浆管缓缓退出眼孔,直至砂浆注满眼孔,立即把锚杆插(或锤击)至眼底,注意要用大橡皮套套紧锚杆,防止砂浆流失。
采用反循环式注浆,注浆压力大于1MPa。
压注浆时,必须密切注视压力表,发现压力过高,须立即停风,排除堵塞。锚杆孔中必须注满砂浆,发现不满时需拔出锚杆重新注浆。
注浆管不准对人放臵,注浆管在未打开阀门前,不准搬动,关启密封盖,以防止高压喷出物射击伤人。
使用掺速凝剂砂浆时,一次拌制砂浆数量不应多于3个孔,以免时间过长,使砂浆在泵、管中凝结。2-6-
4、喷射砼施工工艺 本标段设计的隧道,施工初期支护除砂浆锚杆外,还安排了网喷混凝土,在软弱围岩地段还设计了格构钢架。2-6-4-
1、配合比
喷射砼配合比,需符合砼的强度和喷射工艺要求,可通过经验选择,并通过试验确定,亦可参考以下数据:
水灰比:0.4~0.45。砂 率:45%~60%。灰骨比:1:4~1:5。
速凝剂掺量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水泥重量的2~4%,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号,细骨料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
细度模数宜大于2.5,含水率控制在5~7%。粗骨料采用坚固耐久的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2-6-4-
2、搅拌和施喷机具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喷射机采用TK961型湿式混凝土喷射机。2-6-4-
3、喷射前准备工作如下:
检查受喷面尺寸,保证开挖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拆除障碍物。
清除受喷面松动岩石及浮碴,并用射水或高压风清洗岩面。制作钢筋网片时,应首先清除污垢。安装的钢筋网片距喷面不小于3cm,钢筋网与锚杆联结牢固。机具设备及三管二线,应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喷射地段有漏、滴、渗水现象时,应予及时处理,采取堵、截、排等手段,使喷射面无淋水、滴水现象,以保证混凝土与岩面的黏结。
在喷射混凝土地段,地面上应铺设薄铁板或其它易于收集回弹料的设备。
2-6-4-
4、喷射混凝土材料要求如下:
混凝土材料配量偏差(按重量计)见表7-4-9。拌和应力求均匀,颜色一致。
掺有速凝剂的混合料的有效时间不得超过20min。
喷射机操作:每班作业前,应对喷射机进行检查和试转动。开始时应先给风再给电,当机械运转正常后方可送料,作业结束时,应先停电,最后停风。作业完毕或因故间断时,对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必须及时清除干净。
喷头的操作:喷头应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开始喷射时应先给水,再给料,结束时应先停料,后关水。
喷头与受喷面宜垂直。其间距离应与风压协调,以0.6~1.2m为宜。
严格控制水灰比,混凝土喷射层呈湿润光泽状,黏塑性好,无斑或流淌现象。
如发现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架住时,应及时清除。突然断水或断料时,喷头应迅速移离受喷面,严禁用高压风或水冲击尚未终凝的混凝土。回弹料应充分利用,一般在喷射后2h内用完,回弹料可用作为骨料,重新拌和喷射混凝土,亦可作其他附属工程的混凝土用料,但应通过试验确定。2-6-4-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2h,立即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日期不得小于14d,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充分湿润为度。
2-6-4-
6、设有工字钢架喷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必须喷射混凝土并充填密实。
喷射顺序,应从下向上对称进行,先喷射钢架与围岩之间空隙,后喷射钢架之间混凝土。
钢架应全部被喷射混凝土所覆盖,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cm。2-6-4-
7、在有水地段进行喷射作业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先喷干混合料,待其与涌水融合后,再逐渐加水喷射。
喷射时,先从远离出水点处开始,再逐渐向涌水点逼近,将散水集中,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向导管逼近喷射。
当涌水严重时,设臵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见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2-6-
5、防水层施工工艺
为确保公路隧道防水要求,对于采用复合衬砌的隧道,在隧道拱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防水层,防水层由隧道专用防水卷材和土工布组成。2-6-5-
1、防水层的设臵
防水层采用洞外先拼成大块体,再在洞内大块体挂铺。防水卷材实现无挂孔铺挂,不允许用钉子穿透卷材钉在喷射混凝土层表面上。防水层铺装原则上只允许环向接缝,不允许存在纵向接缝。衬背防水层施工铺装超前隧道二次衬砌30~50m。
为保证防水层铺设质量,在铺设防水层前必须对喷射砼基面进行如下处理:基面要求平整,无大的明显的凸凹起伏;喷砼基面有钢筋、钢丝及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时,应进行切断、铆平或用砂浆抹平。2-6-5-
2、隧道专用防水卷材施工工艺
第一、大块件制作
为保证防水可靠和便于施工,大块件先在洞外平台上拼接而成,大块件沿隧道纵向以3~4幅卷材拼接为宜,环向长度以隧道喷混凝土层内壁周长决定,如以设计理论值应考虑超挖影响,一般取1.1~1.15系数。
第二、拼接要求
拼接缝宽度10cm,大块件之间采用双接缝热熔工艺,两条接缝之间留空隙,以备冲气(或吸气)检验焊缝质量。洞内大块件之间环向接缝允许使用专用黏合剂黏合,局部用玻璃胶(硅胶)补缝。
第三、焊接质量及焊缝检验
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必须严加保护,否则极易破坏,导致防水工程质量下降乃至完全失效,故要求各方面予以重视并密切配合。分别如下: 防水层做好后,要及时灌注二次衬砌砼进行保护。
在没有保护层处(如拱顶)进行其他工作时不得破坏防水层,焊接钢筋时必须在此周围用石棉水泥板进行遮挡,以免溅出火花烧坏防水层。
在灌注二次衬砌模注砼时,振捣棒不得接触防水层,以免破坏防水层,振捣棒引起的对防水层的破坏极不易发现,也无法修补,故二次衬砌模注砼施工时应特别注意。
不得穿带钉子的鞋在防水层上走动。
对现场施工人员加强防水层保护意识教育,严禁破坏。大块件焊缝:用带气压表的打气筒充气检验焊缝质量,大块件每条焊缝检验,将双缝之间空隙两端密封,插入打气筒,打气加压至100KPa,保持气压不降低即为合格。
洞内大块件之间焊缝:当使用专用黏合剂黏合时,以肉眼检验判定;当用双接缝热熔工艺时,用充气检验焊缝质量,按“f.大块件焊缝”办理。
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见表5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2-
7、防止坍方的措施
以“预防为主、宁强勿弱、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的16字为指导思想和“管超前、少扰动、早喷锚、强支护、紧封闭、勤测量”的18字为施工原则,贯彻这些施工思想和原则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尽快摸清地质情况—地表地质复查,掌子面地质描述;选用合适的开挖方法(包括控制爆破);采取措施进行掌子面前方的起前地质预报工作;开挖前进行超前支护;加强初期支护,开挖后及时喷锚,根据地质情况选用钢支撑,保证初期支护质量;尽快完成初期支护施工封闭和二次模筑砼;按量测要求指导施工。
3、路面工程 3-1工程概况
本标段路面结构形式自上而下为:24cm厚水泥混凝土层、沥青透层、15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cm厚泥结碎石基层。隧道路面结构35号水泥混凝土面层,下部为10号水泥混凝土隧底回填。路面主要工程数量见附表13-1主要工程数量表。3-2施工原则
(1)待路基工程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工程施工。
(2)路面工程开始施工前,按规范要求和现场实际布设场地、配备机械设备、选好料源、做好配合比试验、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底基层、基层等各道工序开始实施前,按要求进行试验段施工,取得经验和技术参数,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试验段的机械配备和施工工艺进行全标段生产。
(4)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厂拌,机械化作业,确保路面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泥结碎石底基层施工 3-3-
1、石料 采用机轧碎石。砸制碎石的材料利用隧道所产的白云岩。碎石中的扁平细长颗粒不宜超过20%,并不得含有其他杂物,碎石形状应尽量采用接近立方体并具有棱角的为宜。3-3-
2、粘土
泥结碎石路面中的粘土主要起粘结和填充空隙的作用。塑性指数高的土,粘结力强而渗透性弱,其缺陷是胀缩性较大,反之,塑性指数较底的土,则粘结力若而渗透性强,水分容易渗入。因此,对土的塑性指数,一般规定:在18~27左右(相当于旧塑性指数12~18)为宜。粘土内不得含腐殖质或其他杂质,粘土用量不宜超过石料干重的20%。3-3-
3、施工方法
泥结碎石底基层施工采用拌和法施工。即将土直接铺撒在摊铺平整的碎石层上,用平地机,多铧犁或多齿耙均匀拌和,然后用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并随时注意将嵌缝料扫匀,直碾压到无明显轮迹及在碾轮下材料完全稳定为止。在碾压过程中,需要时应补充洒水,碾压4~6遍后,撒铺嵌缝料,然后继续碾压,直到无明显轮迹及在碾轮下材料完全稳定为止。3-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3-4-
1、基层采用厂拌法施工。
准备下基层及施工放样。铺筑前,将底基层清扫干净。摊铺机在行走时,通过两侧钢丝绳导向并控制高程自动找平。
混合料集中厂拌。水泥稳定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备料必须保证连续施工的需要,拌制前,调试计量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3-4-
2、混合料运输及摊铺。
采用自卸汽车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摊铺采用水泥稳定土摊铺机,按试验得出数据,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路面全幅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符合设计规定的路拱。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3-4-
3、碾压
用振动压路机按试验段总结的压实程序及遍数,在全宽范围上,均匀压实达到压实标准。振动压路机开始碾压和结束碾压时采用静压。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两作业段衔接处,第一段留5~8m不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碾压。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混合料从加水拌和至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段确定的合适延迟时间严格施工。如工地气温低于5℃,必须停止施工,雨季施工必须有完善的防雨措施。3-4-
4、接缝处理
横向接缝在作业段末端紧靠混合料放臵方木,方木高度与压实厚度相同,另一侧采用碎石回填。碾压密实成型后,将碎石和方木除去,继续下一段施工。施工时应避免设臵纵缝,如需设臵应在靠后半幅一侧支立模板,在摊铺后半幅之前,拆除模板。3-4-
5、养生及交通管制
碾压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养生不少于7d,采用喷管式洒水车覆盖麻布保湿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3-
5、沥青透层施工
在基层养生达到强度并通过质量检验合格后,立即采用LS4500J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透油层,透油层采用的材料为煤油稀释沥青。洒布后的透层沥青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但不能流淌,不能在表面形成油膜。为防止运料车及摊铺施工机械带走透层沥青,在洒布透油层后,立即撒布石屑或粗砂,用自重6-8吨光轮压路机稳压一遍,用机动旋转路帚清扫、吹净处治层。透层沥青洒布后,及时摊铺沥青混凝土。基层表面干燥时,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洒少量水,待表面稍干后喷洒透层沥青。
煤油稀释沥青的施工尽量在基层养生完毕后、基层保持干净的情况下浇洒较为适宜,可减少清扫的工作量,缩短工期。
在清扫后的基层上根据干燥程度适当洒水,使基层保持湿润,以便乳液能渗入、吸附在基层上,此时要进行交通管制。
有雾或下雨时停止施工,洒布时的温度不可低于10℃。沥青加热设备要保证有足够的容量,用一个加热的盘管系统循环。在油罐上安装测温设备范围为0-200℃的温度计,以便能随时测定沥青材料的温度。
在沥青洒布工作前,先检查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油管道、油量表、车辆速度控制系统。喷洒前和喷洒后,及时对洒布机械的输油管道及喷油嘴进行疏通、清洗,保持喷嘴干净,管道畅通。
煤油稀释沥青在常温下洒布,一次洒布均匀,洒布后不流淌,漏洒部位及时用手提式喷洒器进行人工喷洒或补洒。局部多余部分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清理。洒布前,对结构物、护栏、路缘石等表面进行遮挡,以防溅污。如有污染,及时清除。
集料洒布在破乳之前(洒布后2小时)完成,撒料后及时扫匀,达到全面覆盖一致,厚度一致,集料不重叠,不露出煤油稀释沥青。局部有缺料时,人工适当找补,集料过多时,及时将多余集料扫掉。
碾压时间在沥青破乳、充分渗透、水份蒸发后碾压。施工完成后的7天内,实行交通管制。3-
6、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本标段所有路面面层均采用24cm厚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面层采用搅拌站拌制砼,砼输送车运输,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摊铺,行车道面板每半幅一次摊铺成型。水泥砼面层施工工艺见附图13-20水泥砼面层施工工艺框图。3-6-
1、准备下承层和施工放样
铺筑前,将验收合格后的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恢复中心桩、两侧标高控制桩,施工时并拉上钢丝绳,便于摊铺机摊铺时控制高程。3-6-
2、混凝土集中厂拌 混凝土料在搅拌站集中拌和,首先备料必须保证连续施工的需要,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进行拌和,并及时运到现场进行摊铺施工。
3-6-
3、混凝土运输及摊铺
采用砼输送车尽快将拌制好的混凝土运送到铺筑现场,并卸至装载机斗内,然后用装载机均匀卸料至摊铺机布料机内,采用HTH5000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每半幅路面(4.5m宽)一次摊铺成型。这种摊铺机为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施工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控制摊铺面板位臵和高程:调整好方向传感器位臵,目的是确定引向导线与路面板的距离,调整好高程传感器的位臵,确定成型板尾部高度,控制摊铺厚度。因此,成型板尾部成为高程控制的平面。
第二、注意解决适合应用滑模摊铺机施工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它与人工摊铺法施工的配合比不同,经验表明,与人工摊铺法相比,水灰比较小,砂率较大,要合理应用减水剂调整施工中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滑模前进后的混凝土及时成型。
对混凝土的振捣,每一位臵的持续时间,要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在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不得过振。3-6-
4、路面整修
摊铺机摊铺过后,及时进行平整,平整时选用较细的碎(砾)石混合料,严禁用纯砂浆找平。
做面时严禁在混凝土面板上洒水、撒水泥粉,当烈日暴晒或干旱风吹时,要在简易的遮荫棚下进行。
除规定的切边外,任何路面边角塌落处都要在混凝土硬结之前修整好。板面的压纹必须采用专用的不等距压槽,槽深2~5mm,压纹的时间根据试验段确定。3-6-
5、接缝处理
接缝有纵向缩缝、纵向施工缝、横向缩缝、胀缝、横向施工缝几种。
纵向缩缝:平行于路中心线,并按图纸要求的位臵设臵。采用切缝法施工,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切割产生的粉末在其干燥前清除干净。纵向缩缝设臵拉杆时,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并设在板厚中央。
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平行于路中心线。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时,对已浇筑的混凝土板的缝壁要涂刷沥青,并要避免涂在拉杆上,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要切割或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纵向施工缝设臵拉杆时,拉杆采用螺纹钢筋,并设臵在板厚中央。本标段行车道路面宽9.0m,采用半幅施工,确保纵向施工缝和纵向缩缝位臵一致。
横向缩缝:横向缩缝要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一般为每5m设臵一道,采用切缝法施工,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机切割。
胀缝:胀缝要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胀缝一般设臵在邻近桥梁两端、与构造物相接处及凹型竖曲线纵坡变换处。胀缝的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浇筑填缝料,下部设臵胀缝板。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臵,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
横向施工缝:每天工作结束或浇筑工序中断超过30min混凝土已初凝时,要设臵平接横向施工缝,其位臵要与胀缝或缩缝的设计位臵吻合,与路面中心线垂直。施工时,左右幅行车道路面的施工缝不得设臵在同一横断面上。
填缝施工:混凝土面板所有接缝凹槽都要按图纸规定,用填缝料填缝。采用聚氨脂道路嵌缝胶或聚氯乙烯胶泥填缝料,人工填缝。填缝时间在混凝土养生期满后,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干燥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填缝料要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在开放交通前,填缝料要有充分的时间硬结。3-6-
6、养生及交通管制
采用喷洒塑料薄膜养护剂进行养生,在砼表面喷洒均匀,以达到形成薄膜为度,养护期间保证薄膜的完整,三天内,禁止行人通过,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前,禁止通车。
五、保证质量措施
1、质量目标
我单位将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及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交通部和浙江省公路局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要求,一次交验标准达到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100%。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确保省(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2、质量创优规划
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建立工程质量创优规划,详见图10.2-1《创优规划表》。
3、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质量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将从对企业、对社会、对历史负责的高度来认识质量的重要性。质量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现场组织者和每一个参与者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始终坚持质量标准,围绕创优目标,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面创优”。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创优领导小组,把目标值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各作业队、各班组直至各操作工人,建立健全创优保证体系,开展方针目标管理。同时,建立以班组为基础,技术人员为核心的QC小组,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详见图10.3-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体系实行四级管理: 第一级为操作班组质量员;
第二级为作业队质检员,负责对第一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收集资料并整理上报;
第三级为质检部人员与项目副经理,负责对第二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并负责内业资料的汇总和归档工作; 第四级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第三级管理人员实施监督检查。
4、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4-
1、建立创优、质量领导责任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项目队长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对本标段创部优工程负责;各项目队长贯彻项目经理的创优规划,督促、检查、领导本管段的质量和创优工作,对本管段工程创优负责;以此目标和制度,分解质量指标和责任,责任到人、到每一道工序;横向到边,到每个环节;实现层层包保,一包到底,一保到底。把创优成就列入考核单位领导、技术负责人和各级管理部门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凡出现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影响创优达标的行政领导和管理人员三年内不得晋升,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的局面,为创优质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4-
2、强化质量和创优意识教育
对质量认识要高起点,严要求,积极响应和参加交通部深入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并据此教育干部、职工,确保活动精神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按照部级优质工程管理办法制订实施细则,并按期组织学习,按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做好每项工作,保证每道工序和分部分项工程优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所在岗位和工序的应知应会教育。4-
3、建立工程质量检查体系
经理部设质检部,各项目队设专职检查工程师,各作业班组设质量检查员,加强自检和全过程检查,实行内部旁站监理制度,以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严格自检自查,并认真做好记录。
根据工程特点,及时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
公开接受社会和舆论方面监督,积极配合社会舆论的检查,并以此为动力不断推动质量管理工作。
4、建立工程质量创优奖励基金和创优保证金制度
认真落实项目资金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创优活动中保证资金的投入,加大经济杠杆的辅助保障作用,奖惩及时,赏罚分明,把工程质量和工程创优与经济效益密切相结合。
方法是从计量计价中扣2%作为奖励基金和创优保证金,其中1%作为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质量管理和创优活动中有突出成效的集体和个人;1%作为各项目队创优保证金,本管段工程竣工验收达到创优规划指标时予以返回,达不到时扣除作为补救的专项资金。4-
5、建立创优检查制度
积极开展创优样板工程竞赛活动,开展质量创优评比活动,项目经理部每季度一次,各项目队每月一次,各作业组每周一次,检查分外业测量、内业检查、现场检查同时进行,并以此促进技术不断提高,促进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质量达不到创优标准的采取总结分析、通报批评、制定措施、限期整改的步骤实现创优目标;对连续两次,累计三次检查达不到创优目标的单位坚决撤换,并在内部工程计价时进行扣罚,并以此扣罚对检查优良的单位予以奖励,促进内部竞争,确保工程质量和创优目标的实现。4-
6、认真执行工程监理制度
根据招标文件中甲乙双方合同条款,施工单位必须对承包工程的施工质量全面负责到底,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图纸、资料和有关规范规定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项目经理部、项目队均配备专职内部质量检查工程师和质量检查员,建立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工程质量“三检”制度,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作。
5、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5-
1、总则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制度,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做好职工的教育工作,同时定期进行技术教育及技术比武,不断提高职工素质。
在工程驻地实行标示牌管理,标明承包人名称、合同段起讫桩号、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强化现场管理和检查工作,对现场人员的岗位职责、工序应知应会知识进行不定期检查。施工及质量负责人配戴证件上岗。
成立QC小组,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隧道漏水、沉陷、防护工程和小型构筑物表面粗糙等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预防措施落实到每道工序前和实施过程中,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攻关。
设立工地试验室及测量组,搞好工程测量、检验工作,技术部门仔细审查文件,详细进行技术交底。
各项工程严格按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的要求去做。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严禁一切违章作业现象,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施工中使用的水和外加剂、砂石料,按施工规范及业主的要求进行采购,同时试验部门做好各种原材料的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材料部门做好原材料的管存、发放工作。
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砼建筑物各部分的结构尺寸,模板接缝在模板设计及拼装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质量。
砼拌制严格按照配合比,投料搅拌均匀,在运输灌注中执行规范规定,保证砼质量。
砼灌注后根据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养护办法。各主要工种(如电工、电焊工、架工、混凝土工、爆破工、张拉人员及起重工等)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冬、雨季施工编制专项措施。
施工中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并符合业主统一管理的规定。
2、保证质量的专项技术措施 5-2-
1、路基工程
开工前,认真核对设计文件,搜集需处理地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与措施进行处理。
基底和路基本体施工时,将设计的永久排水与临时排水统筹考虑,防止积水造成质量隐患。
开挖路基时,正确标出边桩连接线,按设计要求做好基顶排水系统及土石方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并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
路堑开挖时按要求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分级开挖,严禁自下而上进行掏挖。石质路堑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
深路堑采用M7.5号浆砌片石骨架、骨架内草皮护坡进行防护。路基施工遭遇雨季时严禁雨中进行作业;雨后路基经必要的晾晒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中采取各种防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5-2-
2、隧道工程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要根据施工设计及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安全、稳妥的施工方案,严格按交通部现行的隧道设计、施工、检验评定标准组织施工,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按光面爆破设计布眼、装药,测定掘进断面,检查爆破效果,修正爆破设计,努力提高光面爆破质量,有效控制开挖断面。
建立施工量测小组,配备专用量测仪表,按规定周期量测,准确完整地收集数据,分析掌握围岩收敛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努力提高初期支护的质量,按规定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和锚喷层厚度,做到断面尺寸符合设计,支护结构稳定可靠。隧道按设计要求设隧道专用防水材料,施工中保证防水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标准,铺设时必须与喷射混凝土表面密贴,保证搭接长度。隧道二次衬砌使用液压衬砌台车,先进行设计,并在衬砌前试拼,在施工过程中精确测量,确保模板缝纵向一条线,环向一个面的整齐外观效果。
对于隧道超挖部分,严格按规范要求,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密实。
6、其他措施
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施组,制定实施细则,规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手段。制定施工网络计划,按网络节点工期要求,分阶段控制,实现均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制。项目经理部设精测组,负责全线的控制测量布网与施工阶段复测工作。以精密导线网控制本标段隧道进出口的位臵。
工程技术人员做到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必须由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解决。
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1:2000系列保证模式进行生产,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加强施工的相关知识学习,了解其施工存在的特殊问题,并制订出相应对策。
7、质量检测和试验设备
项目经理部设工地试验室,配备完善的试验和计量仪器,固定人员,持证上岗,负责工程试验工作。加强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质量的检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试验数据准确;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圬工、钢材等各项工程试验,实施质量跟踪检测,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反馈,为科学组织施工提供依据,确保工程质量。
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测体系,严格按照工序流程和检测程序进行质量检测。强化计量工作,严把计量关,对所有的计量仪器、设备按规定日期进行校验标定,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
质量检测和试验设备见投标书附表4《拟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8、竣工文件编制及工程交验 8-
1、竣工文件编制
竣工文件的编制按国家、交通部、浙江省交通厅等颁发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竣工文件编制由总工程师领导,工程技术部具体负责,并设专人负责竣工文件的审核、汇总、组卷、移交工作,各项目队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有关资料的形成与积累,包括工程日志、观察记录、工程检查证、施工小结,和变更设计记录的整理、图纸修改等。从工程开工时就安排竣工文件的积累工作。做到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随时检查督促,以避免文件资料散失在个人手中,造成破损和丢失。
将竣工文件的编制纳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按照竣工文件和图纸资料归档内容、归档要求、归档时间,随时作好收集整理工作。编制时文件内容质量必须合乎业主和国家、交通部有关文件规定的要求。
全部完工前,在全部工程的交工证书签发之前,向业主提交业主规定数量的监理工程师认为完整、合格的竣工文件,并提供电子版竣工文件。8-
2、竣工验交
竣工验交,像对工程施工一样加以重视,确保本工程顺利验交,线路按时开通。
验交前,对本段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检,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完善,保证本工程全面达标。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竣工验收报告,说明本工程完成情况、验收准备情况以及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具体日期等。
验交时,主要领导亲自参加,配备人员、车辆、设备,积极配合,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工程负责的态度进行交验。
9、质量承诺
我单位中标后将认真审核图纸、精密测量、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施工中不发生重大、大质量事故,确保工程总体验收评定为优良工程,确保评定为省部优工程。
六、保证安全生产措施
1、安全生产目标
我单位除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有关规定外,还遵守有关指导安全、健康与环境卫生方面的法规和规范,并提供相应的安全装臵、设备与保护器材及其它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体系。并制定了以下安全生产目标。
无人身重伤以上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0.1‰以内;无等级火警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事故;无环境污染、破坏事故;无破坏地下光缆管线、管道事故。
2、安全生产承诺
我单位承诺确保施工中不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不发生重要施工机具损坏事故,不发生危害公路行车事故。
3、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管理制度 3-
1、安全保证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该项目的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分管生产的项目副经理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制度,对安全施工负直接领导责任;施工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和审核,组织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项目经理部设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负责本项目各项安全措施的制订、监督和检查落实;各项目队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各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并成立安全岗位监督岗,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具体见图11.3.1《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中,项目经理部和各项目队分级负责,以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为重点,采取定期检查、专人检查、班组自查、职工互查互防相结合,深入开展创建安全标准工地活动,确保本标段工程施工安全。3-
2、安全管理制度
3-2-
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项目经理、项目队队长、工班长、操作工人及各级职能部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形成安全生产网络,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分别如下:
项目经理:贯彻国家、交通部、湖南省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本单位的《安全、卫生与环保管理手册》;组织制订和实施项目经理部安全工作计划。对本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
项目副经理:组织安排项目施工生产,在部署施工生产计划时,同时安排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协助项目经理具体计划、安排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现场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主持召开安全管理小组会议;组织安全检查和对项目队的安全考核;组织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检查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签署项目安全文件和伤亡事故的统计报表。
安全检查工程师:协助安全经理开展工作;具体负责实施本项目的安全工作计划;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伤亡事故的报告,定期进行事故综合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负责对本系统的专业人员的业务与培训;负责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并具体指导实施和落实实施情况。
安全员:参与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督促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好每周一次的安全例会,做好新工人现场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反映督促整改,并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负责职工伤亡及严重未遂事故的统计报告,参加事故调查,检查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3-2-
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工程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本段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学习交通部有关隧道的施工安全规则和确保行车安全的规定,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进行宣传教育。
坚持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安全教育制度,由安全检查工程师或安全员针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生产教育课。3-2-
3、持证上岗制度
各级安全检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大现场检查管理力度,及时纠正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杜绝安全隐患;全体施工人员,尤其对于特殊工种,如电焊工、机动车司机、电工等均需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2-
4、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制订和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技术难点工序、新技术、新工艺和高空作业工作,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实施,否则不准进行施工。
3-2-
5、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
各级单位必须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半月一次,项目队每周一次,工班一日一次安全检查。检查时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填入检查记录中。对重大问题填发安全隐患通知书,并制定对策措施,限期整改,专人复查。3-2-
6、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
通过经济与行政手段的有效结合,将安全生产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挂钩,各单位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定期考核兑现,使干部全面加压、职工全员负载,达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序可控。
4、保证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4-1路基施工
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安全员、工地防护员必须持证上岗。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按程序操作,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作业。
严格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工艺上做到一丝不苟,操作上认真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