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访学生典型-----高近格
三(2)班家访典型记录
被访学生:高近格
家访时间:2011年10月13日 家庭住址:泉源五组 该生基本情况:
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她很小时便抛弃她去了外地。高近格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以前,她和外婆一起生活,直到这学期,爸爸把她交给姑姑照顾。在学校里高近格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成绩在班里始终是前几名。和别的留守学生不同,她属于特别上进,自理能力强,自觉性也强的学生。本次家访我除了想了解她以外,更主要的,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或者教育方法造就了这样一个好孩子。家访经过:
去之前我先记下了她姑姑家里的电话,她姑姑对老师的家访感到很意外。农村人朴素的念头认为只有孩子犯了错误,才需要找家长。
当谈到高近格在校的优秀表现时,她的姑姑丝毫不掩饰对她的骄傲之情。说她是个从小就很让人省心的孩子,做事情很是得体。在学习上高近格的姑姑反映了一个问题,说孩子反映一天下来学习很累,好像没有多少时间休息,永远是做不完的作业。所以在学校我建议她统筹安排时间,先做急需上交的作业,课间一定要休息,这并不是浪
费时间,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我问高近格姑姑,她父母不在身边,她会不会常想念他们,希望父母留在身边吗。高近格姑姑说,她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时才回家,而妈妈算是已经改嫁,不大管这个孩子,爸爸只好让她跟姑姑一起生活。高近格自己好像还不知道妈妈的事情,经常想妈妈怎么还不回家看她。因为这样,她姑姑特意嘱咐,要是有别人来学校看她,别让她出学校,以免她被妈妈带走,她爸爸伤心。
之后,又问及了高近格妈妈的情况,她姑姑都不想提及,只说孩子外婆对孩子挺好,照顾得不错。一点感悟:
这次家访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没有能和高近格的外婆谈一谈。我想知道平时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一个老人,一个临时监护人又是隔代亲,是怎样教育高近格的,是否在学习上经常过问,还是像其他的老人一样只管孩子的生活不管学习。但是不管怎样,我觉得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重大的,在性格、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的榜样。但愿所有家长都能像鹿芬的家长一样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愿所有的学生都能像高近格一样优秀、自立自强。
2011-11-3
卢敏
第二篇:家访学生典型材料
家访
——学生典型材料
“课外访万家、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我校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上级要求,“访万家”工作务必做实、做细,教师与家长要共同探讨,家、校共同合作管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方针、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家访效果不言而喻,学生的种种表现充分的展示了家访的效果。
家访,帮他找回拼搏的力量。
龙门完全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倩茹。班主任时是“以智取胜、用爱唤爱”。班中有一名比较有影响力的学生,会说不会做,不喜欢参加劳动,学习成绩全班排在倒数多名。第一次和她谈话,老师送了他两个字:务实。第二次谈话送她一句话:浪费你的头脑很可惜。之后老师发现她的眼睛里多了些闪亮的东西。火候到了,老师说开始对她家访,家访时以肯定成绩和进步为主,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不足,并要求几乎绝望的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就这样,孩子和家长都开始对老师产生信任,有一点点进步,家长和孩子都会告诉她。因为孩子意识到,只要有进步老师就能注意到。现在,这个孩子学习成绩进步了多名,她说是老师帮他找回了拼搏的力量。她的妈妈给老师发来短信:孩子每个星期回家都会怀着感激之情说起您,您抓住了
她的心,在不影响她成长的情况下忽略了她的不足,放大了她的优点,使她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信心百倍地学习。
真情,让贫困生脸上多了笑容。
在幸福的家里长大的老师,没去家访之前,从没有想到自己学生的生活环境会那么差。在学生家里,她的心被震撼了,并开始心疼起那个孩子。“他妈妈因承受不了贫困的生活离开了他们,爸爸身体不是很好,和爷爷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们双胞胎俩,靠着别人的资助学习,回到家里他们还要做家务,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已经很懂事了,孩子根本没法安心学习„„”知道这些情况后,学校有什么资助都会先照顾他们,并减免了一些费用。老师说,原来他们压力很大,学习也比较吃力,不愿意和别人说话,还喜欢掉眼泪,但是现在他们乐观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老师们仅用半学期的时间就将全班学生全部家访一遍,其中对于情况出现反复的孩子,家访过多次。去之前,她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心态好的愿意家访的排在前面,有问题不愿意面对的排在后面。慢慢的学生们的心态也比较从容了。班上有些孩子的家庭比较困难,一直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父母有能力怕家访,害怕被瞧不起。我和他谈了很多次,最后他同意我去家访,并开始不再在意这种贫富的差异。现在这个班级的氛围积极向
上,孩子们都很有集体荣誉感,而且对我特别的敬佩。”家访,将一直是老师今后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家访不仅给老师、家长了一个互相了解的平台,也让学生更亲近于老师,通过家访,老师能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更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能毫无顾虑的专心学习。
第三篇: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家访手记
----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李铁家小学
家访,是家长和老师为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沟通桥梁,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教师给予的关爱,教师耐心倾听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我知道我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我可以为教好学生付出一颗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多做家访工作。2012年11月13日放学后,我去付清鹏付清飞弟兄俩家去家访。孩子的基本情况,他俩是双胞胎,淸鹏安静寡言,不善与师生交流,自主学习精神有点儿缺乏,成绩不是很理想。清飞活泼,聪明可爱,数学学得不错,英语和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兄弟俩很团结。家访时,我和其家长相互交流了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家长的一席话让我陷入深思。“老师,您对孩子说过的话,自己觉得没什么,可对孩子影响老大了。”“哦,是吗?”我努力搜索着记忆中对孩子说过的话,有没有说过啥过火的话。“是呀,那天淸鹏来家高兴地说,妈妈,老师借我一等级,老师说我数学肯定能得B的,说等我得A时再换她。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得A换给老师。还有上次,淸鹏觉得挺努力的,可三好生没有他,你和清飞偷偷商量把三好生让给哥哥,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哎呀,你不知道,他俩都可高兴了,清飞觉得帮了哥哥,哥哥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表示继续努力。还有,俩孩子说课堂上你表扬他们回答问题真棒,还说我们老师说这话时真的特可爱……”他妈妈笑着说了很多,我心里也思绪万千。是啊,我曾经因为孩子没学会某些知识而发过火,因为孩子犯的错误而大发雷霆,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说话也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现在想想有多可怕,那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看来,我们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影响到孩子。
我又来到我班学生小鑫家,小鑫父母离异,父亲外出打工,跟奶奶爷爷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关爱,逐步形成了孤独郁闷,不善言语的性格,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教育无方,导致了该生终日总是精神不振,郁闷寡言,不善与师生交流,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作业不能独
立完成,喜欢独自看电视,偶尔去网吧消遣。他像一只无人关爱,蜷缩在冰冷角落里的小鸟,似乎被整个世界忘却…… 刚与他接触我觉察到他缺少温暖,缺少关爱。因为他拒绝我走进他的心里。我决定通过家访去抚平他受伤的心灵。开始我通过家访汇报该生在学校的各方面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了解该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和具体表现从侧面了解该生的家庭成员及其家庭环境。再以电话的形式与该生的爸爸妈妈取得联系,并求得学生家长的支持;了解该生家庭矛盾的根源所在,以便对学生教育好“对症下药。本次家访指出家庭不和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议论溺爱孩子的弊端;祖孙互说心中积言,填平“代沟”;制定出孩子的改变计划。在这期间,我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通过班级集体的力量让他感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实践证明,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深了解认识,加强相互信任,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爱的基础上,我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几次的家访,该生释消了自卑的心理,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把自己融入到了班集体之中,她说自己不再是一只无人问津的孤独的小鸟了,她从寒冷的冬日回到了艳阳的春阳,他感到班集体的温暖。自从该生的心理负担减轻后,他的学习成绩也在缓缓上升。
天黑了,我踏上回家的路。心里总在琢磨,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面对他们天真无邪的求知的眼神,我们该如何做,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去完美的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须有一颗爱心和责任心去传递温暖,传递爱心。甘心劳作千般苦,方得硕果扑鼻香。
家访手记:奉献爱心,感化学生
----家访典型事迹材料
万家镇李铁家小学
第四篇:家访典型事例
随县环潭镇大碑小学 刘小科
4月份,我校举行了家访的活动,我以班主任的身份进行家访。我原本以为打电话,带口信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4月28日 利用休息时间,我深入杨传治同学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学生杨传治的爷爷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
陈俊威同学的家庭很特殊,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听说离过婚,爷爷奶奶都有56岁了,老家是陕西的,在就是陈同学还是残疾,有一只耳朵没有外耳道,听力完全丧失,脾气暴躁。不能和别人融洽。
通过这次家访,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陈俊威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第五篇:家访典型事例
家访典型事例
漆凤仪
在期末考试结束后,为了促进家校联合,更多的了解学生,我校开展了家访活动,在1月28日我和学校几位老师同行,一起去学生家里家访,心理想的是自己要注意与家长交流时的言词,注意沟通。
先去的一家,孩子在校表现不算太“特别”,主要是学习习惯不自觉,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同时我说了说孩子在校表现好的和还需要加油的方面,周老师则更加专业地指导家长如何配合学校进行引导教育,当家长不住点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到底还是经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家访过后真实地感觉到了老师其实很简单,看到学生家庭不错,教育不错,我们就觉得幸福,于是我们一路说说笑笑着。
快到第二家的时候,我告诉各位老师,这个孩子的语文成绩比较好,写作能力也是班上较好的,只是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说完我们就到了第二个学生的家里。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家里就只有两位老人在家,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还未回家,但家里环境看起来干净整洁,可以看出这家人的生活习惯比较好,两位老人家也是非常热情的招呼我们,也很感谢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并给我们简单说了说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虽然父母不在家,但是她很爱看课外书籍,学习也很认真,很懂事,我也说了说该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周老师则从另一个方面说了,有这样好习惯的家长才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家长的言传身教也非常重要。后来,我们还和家长谈了一下家庭教育,并且告诉她一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养成阶段,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多陪陪孩子,多指导孩子的学习。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禁想到: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通过本次集中家访活动,我们深入每一个同学的家庭,通过与家长们全面的坦诚的交流与对话,一方面进一步了解了每一个同学的方方面面,为制定进一步的富于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策略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宣传了我校的办学思想与办学成绩,进一步加强了家校联系,增进了家长们对我校的理解、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