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

时间:2019-05-15 02:0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

第一篇: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

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延伸培训学习体会

城关镇吴家水泉小学 史琴珍

今年7月21日,我有幸将这三个方面自己浅薄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精英荟萃,集思广益,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

人教版《课程标准》在学习参加了人教版出版社在甘肃天水举办的新课程改革延伸培训会,亲自聆听了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崔峦对新教材的介绍,他那渊博的学识,精辟的论述,生动的演讲,如同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使我受益匪浅。从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内涵,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以及新教材到底应该怎么教。现实践过程中,经过多次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发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⑴基本理念和总目标表述还有一些公式化、程序化;⑵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精致化;⑶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够强;⑷有些名词术语、概念不大好理解,甚至有的部分概念容易发生歧义。面对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员经过商讨重新进行了修改,修改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课程理念 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通过语文学习,扩大学生视野,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特别强调课改一定要继承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2、阶段学习目标 新教材低年级课标识字量大,04年修订调整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要求认的字和识的字的数量。即一、二 年级分别把认字量和识字量降了200个字。认字由1800个减少到1600个,识字由1000个减少到800个。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课程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尤其师生本身的资源,教学当中生成的资源。

4、教学建议 其一,识字教学增加了两个意思:一是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各种关系进行识字;另一个是利用各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其二,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三,准确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认识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的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融为一体的。

5、阅读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进一步强调学生自主读懂钻研文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提高,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千万记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也要防止用积极的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6、写作方面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自主。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少写命题作文,加强对平时练习运用语言的指导,提倡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倡导学生自主选材。

7、评价方面 一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二要运用多种方式反映语文学习水平。(一是面向全体;二是全面评价;三是注意评价全过程。)充分突出评价的总体性和平衡性以及可操作性。评价实施方式力戒繁琐,零碎,力求科学简练。

二、精彩演讲,详细介绍,深刻理解了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思路 在详细介绍了《课程标准》存在问题及修订的七个方面后,崔会长又向我们解说了新课程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令我大开眼界,多想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

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全面掌握教材改革的重点 ①、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什么叫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就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即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六年的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打好做人底子。

②、教材内容具有时代特点和人文内涵

实验教材具有以下五方面的特点: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正确的价值观;B、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C、体现现代意识和传统美德;D、贴近儿童生活;E、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③、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a、简化头绪,合理编排;b、加强语文实践,培养整体把握能力。即在教学中做到“六重”:重习得、重发现、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重语感培养。

④、呈现方式有助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a、内容安排:导语(导向)→精读课文(教读)→略读课文(练读)→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回顾﹡拓展中“交流平台”(发现规律 小结方法);

b、练习编排:富于启发性 引导探究、发现 c、版式设计:图文互补 图文并茂 d、呈现方式: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任务,引导学习,增加了亲和力

⑤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 下要保底: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达标 ▲ 上不封顶:留有选择、补充、创造的空间

▲ 鼓励在生活中识字,开展课外阅读、小练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2、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悉心钻研教材编写思路

新教材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注重循序渐进地编写思路。低年级(一、二)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以识字、写字为重点,采取“识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教学策略。开始围绕专题组织单元,整合每组教学内容(导语→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中年级(三、四)继续围绕专题组组织单元的编排方法,在教学中做到:识字随课文进行;略读课文第一遍熟读,第二遍自读,第三遍讨论交流。千万别串讲。高年级(五、六)继续围绕专题组组织单元,整合每组教学内容(导语→课文→口语交际﹡写作→回顾﹡拓展)每册安排一次大的综合性学习。另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段学习目标,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

3、把握教材特色,权衡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写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要把握本册教材要求(教学用书前面的教材介绍)既不越位,也不能不到位。② 专题的角度灵活多样,突破了“思想内容”的单一模式,增加了语文味儿。选文既保留了文质兼美的传统课文,又精选了大量有时代感的课文。

③ 每组前的“导语”,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语”,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读,一方面加强导学功能,另一方面引导自主学习。

④ “泡泡”提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方法,教师备课时要格外留意。

⑤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特点、识字方法、写作方法等。“交流平台”侧重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本组学习收获。

⑥ 口语交际,兼顾独白与应对,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由敢说→会说→主动交际;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二是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注重课堂实效,突出双基训练,体现教材新理念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中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那么,理想的教学到底是怎样的呢?从崔会长的生动讲解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堂理想的课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课堂气氛轻松;②学生学习全员参与;③体现以学定教;④教有心得,学有实效,享受成功愉悦,求真、求实、求活。

下面就阅读教学为例,浅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第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琢磨编者意图,清楚文本情感、态度、价值观,更要定位语文知识能力,不要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而要抓住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运用的语言训练点,降低理解内容的比重,减少分析内容的时间和环节,增加语言训练的时间和内容。第二,精简教学环节,方法教法简练(面对中、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时间要提速,精讲一篇带多篇,省时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三,抓住阅读教学的四个步骤: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②抓住重点,理解语言;③品读赏读,揣摩写法;④积累语言,尝试写法。第四,设计切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设计模式应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不同体裁的课文应有不同的模式。第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抓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a、聚焦学习内容;b、提炼学习重点;c、提出探究问题;d引导学习深入;e、点化学习所能,只要能做到这些,课堂教学一定会得心应手,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会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面对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地学习,才能以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业务水平备好课,上好课。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凭借简明的学习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营造“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沧县中学:武侠

内容摘要: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

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往我们的教学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

四、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实验法、设疑法、竞争法、开展课外活动法等等。

2、生活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信息化教学策略

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探究性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要注意以下几点: 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进行探究性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在实验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获得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能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实验操作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和能力要求,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空间。

开展专题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专题研讨式教学,体现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新颖、活泼、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查阅资料,提问、质疑和尝试解决问题,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并且答案是开放式的而不唯一。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2011年12月15日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设计 吴起县第一中学

杨培芬

一、教材依据

本课所处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四册,初中八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第六课。

二、设计思路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本课处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为1课时完成。对于学生学习较为陌生也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历经曲折,探索、失误、发展贯穿这十年的历史,其主流是前进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能初步分析其积极意义。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能说出这两个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危害。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果”的思考,认识中共八大的历史意义。通过对“人民公社化的‘一大二公’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好处吗“等问题的讨论,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利用人力资源,访问长辈,请他们谈谈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经历和见闻,并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的漫长的过程,探索、曲折、发展贯穿十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但其主流是前进的。从社会的不断进步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五、教学难点

知道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以及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过严重失误,你知道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失误吗?

(二)新课教授

要求学生自学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分组回答(全班学生分为八个组,每组派一个组长)第一目有关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板书)

(教师讲述)背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思想,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若干新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时间:1956年9月在北京举行

内容:(教师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第31至32页小字内容)

合作探究:掌握了八大的内容,我们共同“议一议”,你认为八大的决策正确吗?这一正确的决策为什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甲:正确,脱离实际。

学生已:没有按照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脱离国情。学生丙:赶英超美,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速度。、、、、、、(教师总结)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它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做了正确的分析,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但是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逐渐背离了八大的正确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板书)

(教师讲解)背景:(1)在1957年11月,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大会上,苏联提出了十五年赶上和超过美国,受其影响,中国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英国的目标。

(2)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八大二次会议,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全国迅速掀起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办起了人民公社。

概念解释:(教师介绍)

①大跃进: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指在全国农村把原先的几个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

总结得出特点:A、大跃进: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高速度;B、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师生互动环节一:师展示漫画图片“骑火车”、实物图片“三面红旗”,引导学生叙述画面内容和感想。

小组一: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小组二:大跃进开展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

小组三: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师生互动环节二:学生自读课本,了解“大跃进”表现在工业方面,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农业上,主要是对农作物产量的估计严重浮夸。

引导学生讨论评价:这样的“大炼钢铁”会出现什么后果? 小组四:项目多、战线长、资金使用分散,使原料和材料不能集中用在重点工程上,影响了建设速度。

小组五: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许多产品粗制滥造,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效果。当年钢产量提前12天完成了任务,但1 108万吨钢里合格的只有800万吨。炼出来的土钢、土铁根本不能用,估计造成损失200亿元。

小组六: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

小组七:影响学生的学业,影响了农业等其他部门的发展,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小组八: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师生互动环节三: 展示课件,使学生对大跃进中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盛行的局面形成感性认识。

农村“争放高产卫星”表、《人民日报》刊载各地的高产卫星、丰收擂台誓师大会。在求成过急的思想支配下,主观主义大膨胀,不顾客观实际,任意拔高,结果适得其反,闹出很多笑话。最突出的表现是浮夸风的泛滥,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任务和指标。

展示图片;“全村上阵移秧并田”、“三位姑娘稳坐在稻穗上”,漫画“玉米长到月亮上”。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造成了经济工作中的急于求成和急躁冒进。

合作探究:“讨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哪些消极影响?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组内成员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产生的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组内成员2: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严重的泛滥,打乱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的经济困难。

组内成员3:教训:制定经济政策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符合国情,不能盲目求快。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历史已经无情地证明中国人付出的巨大艰辛,最终是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经济平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搬起的大石头,却砸了自己的脚。

3、国民经济的调整(板书)

教师展示课件简述: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和简况;中央提倡调查研究、同舟共济;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大庆油田建成、工农业产值逐步恢复等成就。教师讲解:“大跃进”持续 3年,人民意气风发、干劲冲天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然而,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在全国泛滥,国民经济秩序混乱,各种比例失调,损失和浪费惊人;又加上遇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严重自然灾害;与此同时,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导致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困境:物资缺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人民生活困难。“跃进”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党及时决定实行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

4、小结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评价、概括“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留给我们的思考。

组内成员4:夸大了主观努力的作用,以为只要大搞群众运动,就一定能建好社会主义。

组内成员5: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要按规律办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并出现失误。

组内成员6: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组内成员7:报纸的宣传要深入、踏实、细致,反映实际,不能有不实之处。

教师总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大跃进”曾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然而,这个梦无可挽回地破灭了,人民急切地想实现美好的家园蓝图,但饥饿和危机把他们拉回到了现实之中。但愿我们能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这节课上同学们表现非常踊跃,课前查找的资料丰富翔实,课堂上的表演形象生动,分析问题思路清晰,视野非常开阔,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课后可以在学校论坛中提出来,我们再继续进行讨论。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中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找出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中发生中重大事情并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最简便的方法写出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的过程,师生共同进行评讲,选出最佳提纲。总之、再本课教学过程中我能做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作者简介:杨培芬,女,吴起县人,于2007年毕业于延安大学人文社科系,历史学专业,本科学历。2007年分配参加工作至今,现任吴起县第一中学二级教师。2010年个人撰写的论文均在省、县获得二等奖。个人教育格言:用心灵教书,用大爱育人。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教学设计

姓 名:杨单 位:吴电 话:

培 芬

起 一 中 ***

第四篇:浅谈化学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

浅谈化学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

作者:于吉国 摘要:

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化学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正文: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

(一)有效果。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逾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二)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达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三)有效益。有效益是指教学收益,教学活动的价值实现。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项培养活动。具体表现为:1.以教学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就变成了“单边活动”;2.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支配和控制学,学生无条件

地服从教师的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2](115-118)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领导地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提倡举一反三,加强巩固练习,大搞“题海战术”,学生始终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听从于教师的教诲,被动学习,机械练习,为完成作业而完成学习。表面上学生的学习时间很多,即绝对时间较多,而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即相对时间较少,或几乎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教师重视学科本身而轻视学生的发展,学科中心课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深蒂固。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涉及知识的系统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事业之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科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成为英才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学内容上,教师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不教”的思想,导致教学效能底下,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认识,轻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教学始终把反复学习、反复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学过程单纯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课堂学生参与率低,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无效。

教师重视结论教学而轻视过程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发展,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没有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造成学生重学会,轻会学,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1)“互动”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交流”互动。“交流”不是形式上的交流,而是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交流的“主体间性”的打造,是师与生,师生与教材间的双向理解、问题解决的活动,是形成共识的共创共生活动。教学中的有效交流要体现“三个有效”,即尊重客观事物的真理性,社会规律的正当性和“捧一颗心来”的真诚性,课堂教学强调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

(2)互动的多元性与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是多元的,是多情况、多内容、多难度、多形成的互动体。在情境上既有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还有融洽和谐的人文环境,发人深省的问题背景;内容上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有生活经验的积淀,生命意义的领悟;师生关系上,既有师与生,还有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群体,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与沟通。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

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学生是独特的人。首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舞台。其次是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学生由于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好恶、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受事务,自主观察、分析及思考,自主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以活动促发展,以效益促效果”“以学论教”,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充满主动学习的气息,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交往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在平等尊重的气氛中形成完美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教师的教学是课程的创设与开发。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理念决定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均处在课程中,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建者,他们共同参与积极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

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行动研究”是以行动而进行的研究,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在研究中的行动,是对行动的研究。教师在有效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极的经验进行总结,建构理解与反思间的对话,使其形成规范性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过程教学包括知识发生过程和知识发展过程的教学。知识发生过程教学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结论,知识发展过程教学是在结论的指导下的运用,两个阶段缺一不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充足的感性认识,提供有结构的研究素材,概括上升,抽象出概念,适时强化,通过复试练习和建构型复习,促使学生多角度审视结论,并把结论纳入认识结论中使之内化,并为下次新授课做铺垫。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把握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实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确定全面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高中化学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

2、探究性教学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树立新的课堂观和学生观

探究性教学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明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同时,关注学习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态度的培养。

(二)、利用推理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找规律

化学反应规律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的科学结论,教学时如果不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几个结论如何能让学生记住呢?即使学生机械地记住了也不能运用,要让学生经历过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和推理中诱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三)、在实验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获得体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由于实验者或实验条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实验产物也不相同,如果对实验后的产物进行现场研究,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厚重。新课程课堂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是发扬教学民主,优化教学组织。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二是教师要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三是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实践证明:环境越和谐,亲和力越强,教学越有效。

4、落实学生主体观,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有效课堂教学必须落实学生主体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主角”与“配角”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

间,多给学生时间思考,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5、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经。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有力保障。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和呼吁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6、整合教学媒体资源,有效辅助教学

教学媒体的合理利用,可以优化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减少学生学习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节课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这就要求根据内容、学情和媒体的特点,正确定位,扬长避短,进行有效整合,使其辅助功能发挥最大化,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编委会.基础教育改革通览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4]刘解军.中国教育创新与特色学校建设理论与实践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有效教学

摘要:为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新课改 有效教学 创新思维 合作探究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落实高效课堂,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知识,就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学习兴趣的培养

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但它们对所面对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比较浅,研究的方式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和实验出发,几乎不涉及物理模型,也不会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思维训练方面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在高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一些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的过程不是拍照,不是素描,也不是简单的书写,而是源于具体事物,而又高于具体事物,是感知思维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学生普遍感觉高中物理难学,听听还懂,解决实际问题就困难。关键在于他们还是习惯于初中的那种形象思维方式,只会记概念、规律的静态结论,而不重视得出结论的发展过程。只会照葫画瓢,模仿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善于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现实情景的物理模型,而后纳入到相关的知识体系中去加以处理,最后得到问题的解决。本人认为,物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使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能清晰地构建出情景条件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活思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惧怕物理课,厌恶物理课,甚至痛恨物理课。他们认为物理枯燥、难懂,没有趣味。为什么他们对物理格格不入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一开始就没真正学懂,以后不懂的地方就越来越多,只好死记硬背去应付习题和考试,苦不堪言,兴趣就无从谈起。

物理是一门精密学科,其中包括许多概念,它们从实际抽象而来,界定比较严格。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与人们日常生活里形成的直觉或潜意识(“前概念”)相左,这就是初学物理的人不能绕过的障碍。如何能够克服这一障碍呢?就是将物理概念与实际挂钩,而不是停留在字面里或公式里,在头脑里不含糊地确立科学概念,并能自觉地应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对学生来说“学会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才有可能学会,学会才可能学好,学好才能产生真正的兴趣。我认为:物理教学要把学生对物理学科情感培养作为物理教学基本价值取向,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二、动手动脑团结合作探究,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探究活动的作用非常大。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观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科学探究的步骤,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艰苦奋斗的探索精神,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意识。探究活动可让学生经历一些物理知识规律的探求过程,充分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参与,使学生获得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践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之一。教育研究证明,在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困惑,能够有效提高思维创新水平和动手能力。所以,教师要抓住物理学科的探究实践性,认真研究物理学科知识内容,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经常设

置或提供学生动手解答问题的时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实现探究实践能力、思维创新能力等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究过程、所得的证据及自己的观点,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口头陈述。探究过程比探究结果更重要。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教师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认真听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的时间,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教师可采取自学讨论法,让学生自己读书思考,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和学生的更高要求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勇于创新。因此,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可以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新课程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或者直接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紧密联系生活,敢于发现,主动思考,勇于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教师要在认识过程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从挖掘教材内容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使学生的思维灵活、多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世纪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近年来高考内容的改革,也体现了注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所以,对高中物理这门课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即体现在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们还要不断地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和劳动,不断尝试,不断提高,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丙亭:《高效课堂22条》,新浪博客

[2] 张树成:《打磨高效课堂,提高备考效益》,山东省昌乐二中 [3] 刘力编著:《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下载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理念及实践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活动过程,成为科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与内化必须符合学......

    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城北学校 樊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前两天我接到张老师的通知,要求我准备一个类似于讲座的的材料,说实话心里很是诚恐......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马建华 【摘要】:教学行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是能够促使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判......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总结自己教......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 作者:廖运章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0432 更新时间:2009-4-5 文章录入:fdlcp12 ]【字体:】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一、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选择。我们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加区教委的......

    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以上课堂的实质只是知识的灌输,其表现是课堂教学对真实生活的遗忘。这里没有对智慧的刺激,没有对道德、审美的体验,没有对生活的感悟,课堂变得机......

    新课程教学理念核心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 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突出对学生的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