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学案

时间:2019-05-15 02:1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醉花阴》教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醉花阴》教学案》。

第一篇:《醉花阴》教学案

课题 《醉花阴》 课型 新授 课时 一课时 备课组 成员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审批人 教导处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品的风格 2.理解内容,体味意境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能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 教学方法 朗读赏析,合作探究。(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触女诗人的作品。的确,中国新文学的传世作品出自女子之手的确实比例很少,但这决不是女子们没有才情,而是因为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位宋代女词人的作品——李清照的《醉花阴》。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常识填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易安体。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后期内容多写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

2、字音通关 薄雾()永昼()纱橱()盈袖()

三、朗读理解,整体感知:

(一)朗读练习

1、师范读,生注意:字音、停顿、语气、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生练读后指名读,师生共同予以点评,然后齐读。

(二)整体感知 这首词所传递的最主要的情感是什么?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

四、深入赏析,合作探究 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答:①“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愁”字。②“人比黄花瘦”中的“瘦”字。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找出一些例句,并总结出写愁的方法。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④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夸张、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也是有数量、深度的。

3、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答:“永昼”“半夜”“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4.词人为何而愁? 答:思夫

5、《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把它概括出来? 答:上片:重阳思亲而不得 下片:饮酒赏菊愁更愁 鉴赏评价上片 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明确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2、下面是我们的合作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1)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明确:“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2)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半夜凉初透”,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3、上片小结: 上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出门宦游后自己孤独寂寞的愁苦。鉴赏评价下片 1.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明确: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充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2.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以佳景衬哀情”的作用。古人在旧历 九月九日 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确: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关于这一句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4.整体感悟下片内容:下片写作者在重阳节黄昏后独自饮酒赏菊的愁绪。

五、总结归纳,领会主旨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试背两首李清照的词作

1、《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2、《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表面上写赏菊饮酒,实写思念之情无法排遣的句子是:

12、能使人想到一幅西风瘦菊、佳节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的句子是:

13、描写一系列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环境,点出虽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的句子是:

14、脍炙人口的写愁佳句,具体生动的夸张,传达了无尽的相思之苦的诗句是:

15、写佳节思亲,夜不能眠,寂寞冷清的句子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醉花阴》公开课

寻美之旅——《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

(这篇教学设计曾获省级一等奖)

教材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是整个教材体系中唯一的宋词单元,这一单元所选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创作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教材所选的李清照《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属于李清照前期和后期的作品,教材编入这两首词,意在使学生了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前后期作品内容、风格上的特点。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李清照写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给赵明诚,以寄相思。其词语言清丽柔媚、委婉含蓄,营造了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清新、寂静的意境,结尾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千古名句,值得品味。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已经能读懂简单的诗词及文言文,但对于作品意象、意境及情感的把握还不到位,还需要学习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比如知人论世,因声求气等。

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执教者力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经历,反复诵读作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

2、力求课堂环节明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作家经历对作品内容、风格的影响。

2、总结李清照前期作品的特点。

方法与途径:在诵读中体会李清照词的声律之美。

情感与评价:理解词中表达的感情,把握词的意境,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现代教学手段:PPT,视频 教学重点:

理解词中表达的感情,把握词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难点:

赏析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教学准备:

课件、《醉花阴》视频。教学过程:

导入

宋词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宋词的配乐演唱。

①歌词写的怎么样?(美)

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共度这一次寻美之旅。

环节一:美之探源

①谁给我们创造了这种美呢,让我们走近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派女词人。她的词在苏轼、柳永、2 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我用四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少有才名 伉俪情深 后期:中经丧乱 晚景凄凉 教师简要解释四个词语:

少有才名: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伉俪情深:李清照十八岁嫁了礼部侍郎赵挺之幼子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中经丧乱:1127年,金人南侵,李清照随丈夫南奔避难。逃难中,赵、李辛苦收集的书画,家业大半被焚。1129年,赵明诚病亡,李清照得病,又有“玉壶颁金”之谤,打击磨难纷至沓来。

晚景凄凉:宋人又有李改嫁张汝舟的说法,婚后不久即“讼而离之”。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书》中说:“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 意思是:我与这个人(指张汝舟)实在难以相处,我怎么会在自己的晚年,以清清白白之身,嫁给这么一个肮脏低劣的市侩呢?!张汝舟纯粹是一个市侩小人和骗子,一心想获取她的古籍和收藏的金石书画。张汝舟感觉捞不到好处,丑恶嘴脸彻底暴露出来。因 3 此他恼羞成怒,借题发挥。平时故意与李清照过不去,经常找茬辱骂李清照。每天动手动脚,打骂凌辱。事情发展到这种恶劣地步,李清照彻底看破了张汝舟的丑恶嘴脸和罪恶用心。因此李清照决不会屈服忍让,坐以待毙。她要严阵以待,掌握张汝舟的把柄,适时给予反击!后来李清照终于发现张汝舟曾经跑官买官,利用行贿和欺骗手段获取官职。李清照掌握这一情况之后,对张汝舟毫不客气,马上向官府检举揭发了他的丑恶罪行。

当时根据宋代刑法规定:妻子揭发丈夫的罪过,也要负连带责任。就是说,就算是妻子告发丈夫的罪行是事实,证据确凿,妻子也要跟着服刑两年。那么,李清照要揭发张汝舟的罪行,自己不是也要被判两年徒刑吗?对于这一点,李清照心里是很清楚的。但是她决心已定,丝毫不怕,绝不悔改。心甘情愿入狱坐牢,也不愿跟张汝舟苟且凑合。哪怕自己被判处多年徒刑,也决不能让张汝舟这样的市侩小人和骗子逍遥法外!因此,李清照检举揭发了张汝舟的罪行之后,自己也跟着进了监狱。然而,李清照入狱不久,她的故旧亲友不会坐视不管,朝廷里的有势力的官员也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样,张汝舟将受到朝廷严厉的惩罚。而李清照在监狱只关了9天,就被官府衙门释放出来。

李清照再婚与离异,前后只有100天时间。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②代表作品

反映到作品中,她的词也分为前后期,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后期多写伤时感怀,怀旧悼亡,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4 《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念奴娇》(萧条庭院)等。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

③这首词是在什么样情况下写的,让我们了解写作背景。PPT3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④关于词牌PPT4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

环节二:美之理解

①有感情自由朗读两遍,体会词的声律之美。

②结合文下注释,借助联想和想象,用第一人称把这首词改写成优美的散文。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补充注释:销金兽 销魂

永昼 ... 5 ③用四字短语概括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上片

重阳思亲

(板书“重阳思亲”)

下片

饮酒赏菊

(板书“饮酒赏菊”)

④词眼是什么?愁 ⑤怎样表现愁的?

时令:“佳节又重阳”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间: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夜以继日的思念。

意象:“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动作:孤眠、自斟来渲染心情 ⑥配乐学生读,教师范读,描绘意境

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

⑦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词,也把握了词中抒发的感情,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词。PPT6

环节三:美之品味 ①一个小故事: PPT7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琅嬛记》)

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词作妙笔生花的魅力,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望其项背的。

②提出思考,小组讨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历来为人称道,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说说这句的佳妙之处。

赏析“人比黄花瘦”的“瘦”字。

A“黄花瘦”:菊花外形淡雅清秀,象征隐逸、清高。

B“人瘦”: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人比黄花”: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③比一比:你觉得“似”和“比”哪一个更好?

明确:“人比黄花瘦”,人不至于比花还瘦弱吧?因此“比”强调的不仅仅是外形,更多的是精神。西风中的菊花尚且能斗风傲霜,但帘内的词人却因为思念和孤独而萎靡不振,反衬人尚不如花。思念把人都折磨得比黄花还瘦,可见词人心里有多苦,思念有多深。

小结:

词人自比黄花,写出了自己的芳华和清品,也写出了别后的憔悴和期待,巧妙地用黄花进行比喻,把抽象的“愁”用“瘦”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④易安以“瘦”写人之愁情影响了一群文人,如:PPT8

人与绿杨俱瘦。

——宋无名氏《如梦令》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宋程垓《摊破江城子》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王实甫《西厢记》

⑤ 这首《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作品的代表,李清照用晶莹如玉的语言诉说了她生命历程中甜蜜的忧伤,7 内容:闺怨离愁 风格:清丽柔媚

环节四:美之延伸

1、《醉花阴》反映的是早年丈夫赵明诚游宦在外,作者一个人留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在封建社会,女子如此扬才露己,公然坦露对夫婿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她的深挚其内、雅畅其外的爱情词,在从前容易遭到卫道者文人的攻讦。

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碧鸡漫志》卷二)。对于这样的“闺怨”题材,应当怎样评价呢?

明确:作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妇女,能够坦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丈夫深深的思恋之情,描写了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这在当时乃是一种很大胆的行为。所以,有人批评说:李清照作词是“无顾忌”地“肆意落笔”。其实,感情的充沛、真挚,敢于正面地展露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世界,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她的词最值得珍视的地方。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性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2、PPT展示写愁的诗句,请同学们选自己喜欢的一句进行鉴赏: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环节五:美之期待

学者沈曾植赞誉易安之词:“‘堕情者醉其芳馨,飞想者赏其神骏’,易安有灵,后者当许为知己。”

希望同学们多读李清照的词,做李清照的知己。课后作业:

1、背诵《醉花阴》,预习《声声慢》。

2、试比较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区别。

3、阅读李清照的《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第三篇:醉花阴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醉花阴》,下面我对本课进行分析。㈠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醉花阴》是人教版必修教材高中第四册第二单元第七个课题《李清照词两首》的第一篇。在此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对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戏剧的接触品味了用曲词和文白相结合的故事表演独具的艺术趣味,这对我们过渡到此单元宋词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而对诗词意境的深度体味也是我们阅读第三单元现代杂文的基础,所以,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㈡教学设计:

课题:《醉花阴》

㈢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⑴认知与技能目标

①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朗诵是一种语言的积累,语感的沉淀,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朗诵过渡到背诵,这也是课后的研讨与复习给我们提出的首要要求。

②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醉花阴》是作者南渡前作品,抒发的是思妇的惆怅,而本课中的另一首《声声慢》则是表现其晚年的凄凉。两相对照,比较阅读对于我们对李清照整体艺术风格和创作分期的把握更有帮助。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讨的习惯,培养其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⑶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探索李清照作为女性作者写出内心“恋情”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感情价值观,颐养性情。

德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而高一学生多是一些单纯的少男少女,如何向他们描述这样的“闺中恋情”,鉴赏“相思”呢?而爱情虽说都是美好的,学生又如何看待这样的爱情呢?这必有一个良性的引导和启迪。

㈣教学设想 教学的重难点

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在通透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把握意境,感受作者的愁绪,体会词作情景交融的特点。

只有掌握了文中的各种意象以及作用,才能感受词中弥漫的愁绪,进而理解本词作的主题。

⑵难点: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爱情对于身处校园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抽象难懂的,学生少有这方面的情感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下面在从教法和学法上仔细研讨。

⑶教学方法 ①教法

语文是一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体验能力,促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考虑到高中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我设计在情景中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结合对词作的精讲,使其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情感经验结合起来,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对本词作的认识与体验。在此过程中,老师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现代化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要在教师的主导下才能得以实现。教师不仅应该为学生解惑,而且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促使其自主参与到创造性的学习情景中来。基于本词作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⑴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音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要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

⑵活动探究法: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分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信息化教学:带实际情景的开放的教学,强调协同学习与合作学习。

②学法

现代化教学是自主探索性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特别重视对 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朗读 法,分析归纳法,集体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⑷教学用具:多媒体 ⑸教学课时:1课时

⑹课前预习:朗读,疑难字词解释

中国古代提倡“以意逆志”,对文章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词表面,因此,将字词的理解放到预习环节,在课上在由老师适当提点。

㈢教学过程

⑴情景导入:诗人汪国真:思念别人是一种美丽,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从这一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就像这玫瑰花(图片展示)一样温馨而浪漫,可除此之外,思念还会让我们感到孤单寂寞,饱尝离别之苦。常人尚有如此之感,更何况是感情细腻的宋代才女李清照呢?

图片展示直观形象,以诗句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整体感知:

男女比较诵读:男女生对“思念之愁”这种微妙感情的体会不同。

老师示范朗读: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诵读技巧,如咬字,音调等。给出“李清照《醉花阴》诗意图”(图片1)结合音频资料:欣赏目的。

⑶互动探索:

①人物形象分析:《醉花阴》里面的李清照是怎样的一个李清照?

感知人物形象是课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且,对于词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分析其形象对于窥探人物内心,理解词作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探究手段:讨论

教师提示信息:“愁”(图片2)

“愁”是全文的感情基调,要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必须紧握“愁”字分析。

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教师是学习帮促者。

②既然全篇都在写“愁”,那么,李清照是如何表现她的闺中之愁的?(图片3)

知其然,也需知其所以然。通过对细节的探寻学习意象的运用,熟悉其高超的表达技巧(不说而说的含蓄之美,事俗而词雅)进而品语句,品意境。探究手段:讨论

教师提示信息:季节:重阳节,时间:永昼,半夜,黄昏 细节:愁永昼,销金兽,把酒

词中意象: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橱,东篱 情景:一个人

教师用散文诗一般的语言描述这种“佳节”,“独处”的少妇的“闲愁”:启迪学生关于语言运用的技巧。小组发言,教师总结

③词作情感价值探讨:李清照有怎样的“愁”,为何而“愁”?“愁”为什么要如此说出?

探究手段:小组讨论

A李清照的“愁”未说明白,是什么?

一个人的孤独,思念。B为何要“愁”?

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a闺怨诗:学生举例

中国诗歌的重要传统,多为男诗人所作:封建社会。李清照冲破桎梏:爱情是人性之至美。

b涉及人性中的爱情,未直接说出:含蓄之美。

少男少女如何认识—讨论引导

☆对学生非常规回答的处理:学生可能“胡扯”,“封建”或“过于羞涩”。

但高中生已经在成人的道路之中,语文的使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应当尊重其具个性的想法。

⑷课堂小结:

字词,朗读:知识与技能

情感价值观:一切情感,唯爱为上,任何爱情都是美好的,都是应该被尊重的,也是我们应当毕生追求的。

强化学生在课上对“爱情”形成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爱”的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⑸迁移扩展:《醉花阴》与流行歌曲《纤夫的爱》比较:含蓄美;欣赏高雅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⑹教学反思 ⑺板书

醉花阴

重阳

永昼

黄昏

半夜

薄雾

浓云

把酒

第四篇: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4.分析词中的意象。

一 导入新课

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诗画。她那无可比拟的才气和无比辉煌的诗词创作令无数须眉汗颜。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或者说出一两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起来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词都相当熟悉。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板书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三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 如 梦 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如 梦 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 剪 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后期代表作:《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 武 陵 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 推进新课

(一)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二)朗读体味

同学们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注意停顿。

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三)整体把握

《醉花阴》是一首小令。李清照的词有个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情与景的交互相融。而且,她非常善于摘取个人生活当中极富情味的画面来写作,很有生活气息,情真意切。这首词也同样如此。请大家先仔细地阅读全词,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 上片 重阳思亲(板书“重阳思亲”)下片 饮酒赏菊(板书“饮酒赏菊”)

(五)鉴赏评价 有没有同学能结合课文的注释,具体说说词上片的内容呢?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明确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词人在上片中交代的大致的情形我们已经了解了,大家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的感受呢?(愁)下面是我们的自主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这个“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

(1)现在看第一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谁来分析这一句?

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好了,第二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应该怎么分析呢? 明确:“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夜半凉初透”,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3)上片小结: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委婉地展现了丈夫理离家后自己孤独寂寞的心境。

好了,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把上片背出来呢?(教师检查背诵)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明确:下片是写作者在重阳节这天到菊圃饮酒的情形。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盈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然而她,却不禁触景生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方的亲人,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

问:“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写的是佳景还是愁景?何以见得? 明确 这是写佳境。但在词作当中却起到了“佳景衬哀”的作用。这要联系写作背景来分析。重阳是菊花节,菊花正值盛放之时。东篱下的菊花想必开得无比灿烂。黄昏之后,花香四溢,当然更富有情味了。可是对于端着酒杯的作者来说,此时却只能一人对花独酌,空想与丈夫在一起时的快乐光阴,所以眼前的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黄昏正是令人惆怅之时,更加衬托了作者的愁闷相思。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问:这首词以“愁”字开头,以“瘦”字结尾,谁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瘦字 人“瘦”很容易理解,但作者认为菊花也是“瘦”的,这自然只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法吧。菊花本身的菊枝瘦细,菊瓣纤长,但仍能在寒风中傲立。以“瘦”来形容是极见神韵的。而词人因为思夫之情无法排遣,已然形销骨立,为伊消得人憔悴,所以才会有人不如花的感慨。全词以“瘦”作结,在人与黄花的比较中寄托了极为深重的相思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3)下片小结:下片写黄昏后独自饮酒的愁绪。六 作业 1 背诵全词

完成课后第二题 3 预习《声声慢》

第五篇: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着重引导学生朗诵,从而把握李清照《醉花阴》词的诗意情感达到背诵的目标

2.鉴赏李清照前期作品的明丽与缠绵,品味其婉约风格的柔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以声传情,把握李清照婉约词风格之美;

3.如何在“简单”中体悟出“复杂”来,把握“人性”之美,“诗情”之妙

【自主学习】

一、作者作品巩固

1.李清照(1084-1155),宋代 婉约 派女词人号 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称为 易安 体。

2.李清照的词以 南渡 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内容多写 闺情,词风 清丽明快,后期内容多写__怀旧悼亡__,词风 凄凉低沉

二、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四、朗读体味,整体把握

(一)朗读体味

听录音,结合注解,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二)整体把握

1.这首词哪一句话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

答: 愁

2.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为我们写愁树立了榜样请找出一些例句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②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这些写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愁是有深度的 2.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明确: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答: “永昼”“ 半夜”“ 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3.词人为何而愁?

答: 思夫

【合作探究】

一、鉴赏评价上片

1.具体说说词的上片的内容(注意,学习诗词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不要像古文一样原文翻译,可以自由地发挥、补充小组相互讨论交流)明确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起了香料。恰好又碰上了佳节重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这让“我”更加想念出门在外的丈夫秋夜就寝,玉制的枕头,轻纱作的帐幔,凉气透骨,真叫人彻夜难眠啊!

(下面是我们的合作探究时间,请大家按小组讨论,紧扣住“愁”字,以情景交融为方向,自由选择词作中的意象来进行简要的鉴赏分析)2.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明确:“薄雾” “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点出愁的长久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销金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

3.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明确: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4.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5.上片小结:

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这是下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二、鉴赏评价下片

1. 我们先对下片作个整体品味,谁来翻译一下下片的大意?

明确: 这天黄昏之后,愁闷无比的“我”拿起几杯淡酒,来到东篱的菊圃里在这里,菊花的香味四处流动,甚至充满了“我”的衣袖景色如此美好,可往日恩爱的丈夫此时却身在外地,所以别说这景致不让人相思愁绝,黯然神伤啊清风吹过黄昏,卷起了门帘,让人不觉感到一阵微凉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黄色菊花,相思销魂的自己,不是比菊花更消瘦了吗? 2.作者的忧愁情怀有所缓解吗?

灰蒙蒙的重九节,在低沉的心情中度过。黄昏时分,把酒东篱,爱人未归,郁郁寡欢。暮色苍茫,捻花入室,但觉幽香满袖,久久不散,这更触动了她的离愁别恨。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明确:这首词没有明写相思,而以深婉含蓄笔墨出之。词开头就点出离“愁”。由于爱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对菊,独自一人,更添惆怅,更觉销魂。最后用“人似黄花瘦”结束全篇。“瘦”字和“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人似黄花瘦”五字,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情感,而“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义,自在其中。

三、小结《醉花阴》的主旨和使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作者使用了比喻、烘托、设问等手法

【目标检测】

1. 指出“人比黄花瘦”的“瘦”字的含义

答: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3. 背诵全词

下载《醉花阴》教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醉花阴》教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醉花阴》说课稿

    《醉花阴》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醉花阴》含......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的教学设计 龚永艳 一、教材分析: 《醉花阴》讲述了作者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长期外出做官之时,独自把酒,赏菊过重阳的故事。词中作者选取“永昼”“半夜”和“黄昏”......

    醉花阴范文

    教案之九 醉 花 阴 李 清 照 【三维目标 】 1. 从创作和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了解李清照;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析词中的意象。【学习重点 】 感受李清照婉约的......

    《醉花阴》公开课

    李清照写这首词时,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李清照写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给赵明诚,以寄相思。其词语言清丽柔媚、委婉含蓄,营造了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教案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醉......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朱巷中学 查广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以及个人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2、疏通词意,理清思路,通过意象和意境把握作品情感。 3、品......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张文波 一、导入 大家还记得我们初一时候学习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吗?还会背吗?齐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

    醉花阴教学设计

    《醉花阴》教学设计 安徽省桐城二中 占淑红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李清照、赵明诚情投意合、琴瑟和谐,怎奈明诚宦游在外,清照独守空闺,在佳节又至,人却天各一方之际,清照借词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