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课教案2
文明在身边
——《小品的启示》
学习目的:
1、看懂小品内容,并从中获得启示。
2、能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把观察到的、联想到的有条理叙述出来,表达真情实感。学习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难点:把观察到、联想到的,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习过程:
一、看懂小品,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同学们,喜欢看小品吗?
【屏幕出示要求:请你把观察到的小品,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生动地叙述出来。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三位同学合作演小品:一同学背着书包,边走边吃零食,并习惯性地将垃圾扔在地上;另一同学走来,看到地上的垃圾,大吃一惊,生气地大喊:谁扔的垃圾?这么不讲文明。摇摇头便走了;又一同学走来,看到地上的垃圾,静静拿出袋子,弯下腰,默默捡起垃圾,看着干净的地面,她开心地走了。} 师:能用自己的话把小品讲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回答。师:他讲得怎样?谁来说说?
指名回答 师:谁能更形象的把小品讲讲?
指名回答
二、多元解读,阐述自己的观点。
师:请说说小品中三位同学的做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观点?
指名(2-3)说说。(第一位同学边走边吃零食是不对的,尤其是随地扔垃圾,更不对;第二位同学见到垃圾,关说不做,也不对;第三位同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她看到垃圾,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捡起。她做得太棒了!我们为他鼓掌。)
师:同学们讲得真好,都能够针对小品中三位同学不同的做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老师把你们刚刚说的,归纳成三个方面。一起读读。
【屏幕出示:
1、随地扔垃圾,是不文明的行为!
2、面对随地扔垃圾的行为,关说不做,也是不文明的行为!
3、文明在于你弯腰捡起地上纸屑的瞬间。】
师:在我们身边,你见过类似小品中这些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吗?
{指名(5-6)回答。} {
1、一次上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有位同学突然呕吐了。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这时,有的迅速捂住鼻子,有的立马离开座位,还一边走一边说,真倒霉!真是太臭了!还有的甚至埋怨起这位呕吐的同学,说:怎么会这样?不舒服要先说嘛,非要等到这样吗?2、3、4、}
师:老师这里也捕捉到一些镜头,我们一起看看。
(屏幕先逐一出示图片,再合成一张。)
师:或许,有时因为我们的好奇、好玩、无所谓、不在乎、随 意等的一些念头或动作,却让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份留意,从自身的小事做起,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那我们的生活便会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师:让我们一起来真真切切地感受身边的文明吧!(播放央视公益广告:身边的文明。)
师:同学们,讲文明,做文明事,做文明人,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豪言壮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你愿意,文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记住: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世界因文明的我们而精彩!
三、激发动机,写下自己的感悟。
师:想把我们刚刚看到的,联想到的,记录下来和我们身边的人分享吗?
师: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屏幕出示:
1、把小品的内容有条理地、生动地叙述出来。
2、小品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可以列举生活当中的一组镜头,一些实例。)
3、小品让你明白了什么?(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文明”的深入理解。)】(逐一出示,每出示一方面,师必须强调该注意的地方。如:第二方面中的“实例”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或是自己参与的,都可以。)
师:三方面,选择你最想表达的一项,好吗?选择同一项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写完片段后一起交流、修改。开始吧!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15分钟后交流。交流习作
各小组推荐一篇习作的片段上台朗读并投影。若是作者本人念,念完片段后,需说明哪些地方是交流后补充或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若是小组同学念,需说明推荐的原因(好在哪)。其他同学听完后,要求表达自己的意见。
(交流
(一):周末,我坐公交车去外婆家,坐车的人可真不少。于是,公交车一来我就【拼命】往车上挤,身边的大至老头小至孩子便一齐冲上去,无奈两人大小的车门瞬间被挤进十几人,这时,随都进不去。僵持一阵,终于人们【如决堤的洪水般】涌进车内···但谁也没注意到,此时,有一个人却一直让在车门旁边,【默默地,默默地】等待熙熙攘攘的人群涌进车内,才默默地最后一个上车。【我突然浑身臊热,但分明又有点若有所悟:这,应该是对文明最好的诠释吧?】(师:是啊,在生活中,有时让与别人,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更是一种文明的体现。)
交流
(二)、一天早上,我背着书包急匆匆地向教室走去,突然,耳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大哥哥好!”,我忙回头一看,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她用力仰起头,用清澈的眼睛盯着我。】我回过神来,忙不迭回一声:“你也好!”他一咧嘴,便跑到另一边向另一同学响亮地说道,“大哥哥好!”我继续走我的路,想到那小同学,【在校园里向这个问好,那个问好,】不由好笑,但我转念一想,这也许就是对文明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吧!(师:是啊,也许他不知道什么是文明,但文明的种子,早已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师:同学们能抓细节把要表达的内容写具体,真了不起。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精彩的片段组成一篇文章,那就更棒了。想想看,可以怎样安排?(指名回答:
1、可以按看到的、想到的、启示的结构组成文章;
2、可以把联想到的很多实例串起来,并给每个实例加小标题;
3、段落的衔接一定要过渡自然;------)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并合作完成。开始。
展示习作
(指名上台朗读)
(一)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文明就像一盏灯,灯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只要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那是一个星期六,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当我和朋友并肩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正准备从斑马线上走过去。这时,人行道上突然亮起了黄灯,一辆公共汽车也开了过来,我们赶紧止住了脚步。就在同一瞬间,公共汽车也刹住了,司机微笑着示意我们先行,我和朋友便三步并着两步地走了过去。我心里暗暗地想着:这位司机真讲文明。要是社会上的司机都能这样,不就会少一些车祸了吗?流动的车辆和行人像跳动的音符,随着红绿灯的闪耀,在我们身边正演奏着一曲曲和谐的文明之歌。
其实讲文明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要将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文明的表现。看见地上有垃圾主动捡 起来扔进垃圾桶;看到有人跌倒了,主动把他扶起来;公交车上见到老人主动给他让个座……身边的一点一滴,都是文明的所在,做文明人,做文明事,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因我们而文明、精彩!
师: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师点评:作者从正面选材来表现文明;选取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能更好的表达真情实感。)
(二)文明,是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字眼,她不需要我们多么的细心呵护,也不需要我们倾注所有。文明,离我们并不遥远,她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开始。
有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有的人远离了文明,有的人亲近了文明,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我,就亲身经历了一次…… 早晨我有散步的习惯,一出大门,就看见几袋惹人厌的垃圾倚在大门外的墙壁上。垃圾袋里发出一阵难闻的恶臭,惹得苍蝇在旁飞舞……这时,不经意间望见一少年将满袋垃圾远远地朝垃圾桶旁一扔,便扬长而去。此时,有一个人,疾步走过来,默默地弯下腰,毫不犹豫地捡起散落在地上的垃圾,弯腰,捡起,放进桶里,一遍又一遍。动作是那么轻快娴熟,而我突然感觉:这连贯的动作也略带些许的美感!他捡完地上的垃圾,又检查了一遍,才满意地站直身体,不声不响地离去了,早晨的阳光把他的背影拉得老长老长-----也许他就是一名清洁工,也许他仅仅只是一个路人,但,这又有什么不同吗?
师:这篇文章,大家认为写得怎样?(师点评:文章侧重于细节 描写,用对比的手法,生动的刻画了两个人物,一是扔垃圾的少年,二是捡了垃圾的清洁工或路人;文章看似没写完,却给予人更多的遐想,捡起地上的垃圾,跟这人的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呢;文章结尾用反问的形式,让读者更深刻的感受到作者对扔垃圾少年的深深谴责,都是社会的一员,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师相机板书:抓细节
写具体
表真情)
三、播放音乐,分享课堂收获。
师:这节作文课,你收获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在作文写法上的收获。如:多观察、多交流、多动笔、多修改。)
丽日小学:黄少绵
第二篇:作文课说课稿2
作文语言靓起来
-----寻找锤炼语言的妙招
一、说教学内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恐惧的心理,许多学生谈“写”色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无话可说,辞不达意,语言平淡”。
作文是语文的基础,语言是作文的基础。先贤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再深刻的立意、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因此,我精心设计了这节作文指导课《作文语言靓起来——寻找锤炼语言的妙招》。依据写作过程的基本环节,此课安排在审题、立意、选材的教学之后,是写作过程中的加工环节。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离开了情和意,语言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依据课标要求,九年级学生作文现状及心理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掌握锤炼语言的几种方法,提升作文语言的文采。
过程与方法:仔细推敲,引导品味,比较鉴别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写作的信心。
兴趣和信心作为写作的一种内驱力源自成就感,因此我把重点放在几种易于操作的锤炼语言方法的掌握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取成就感。而能够灵活运用这几种方法是本课的难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五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用锤炼语言的方法。
三、说教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因材施教”,依据本课内容、新课标及学生发展特点我采用了四种教学方法。
1.启发谈话法
在导入新课、体验语言魅力和寻找方法三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谈话的心理空间,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启发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2.合作讨论法
此法用在寻找方法和历练身手两个环节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突破本课难点,又培植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对比突出法
对本课的语言实例材料和练习我采用了多处对比,这样语言的好与坏显而易见,语句的特点鲜明突出,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4.练习法
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五组反馈练习题,运用练习法使学生掌握锤炼语言的方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说学法
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终生学习,是当前课改的热点问题。本课中我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如下学法:
1.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中我没有详细而枯燥的讲解,而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锤炼语言的好方法。进而使他们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从中获得成就感。
2.联想想象法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要想写出靓丽的语言更需要联想和想象。我主要通过丰富的语言实例打开学生的思维,并在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多元评价法
自评与他评、师评与生评相结合。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
五、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攫取知识,培养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认知活动的基本规律,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六个环节:①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②阅读语言 体验魅力; ③合作探究 寻找妙招;④学以致用 历练身手;⑤作品展示 彰显才情;⑥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1.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
作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头戏,可是许多同学经常谈“写”色变,同学们在作文中有哪些苦恼呢?(学生诉说自己写作文的苦恼:无话可说,辞不达意,语言平淡等等)于是,我发出感慨: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先贤孔子说得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再深刻的立意,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也会黯然失色。可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靓起来呢?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解决这一难题。(板书课题:作文语言靓起来)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自觉意识,这样的启发谈话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快速进入师生共同学习的空间。
2.阅读靓丽语言 体验无穷魅力
课标指出,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基础。
这一环节难度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阅读语言材料总结出“靓丽”语言的基本特征。
3.合作探究 寻找妙招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美酒总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酿造才有独特的芳醇,作文的语言也要经过反复锤炼才会有无穷的魅力。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味名作佳句来寻找锤炼语言的金钥匙吧!这样的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每组语言中所体现的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锤炼语言的方法——精选词语、捕捉细节、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活学巧用。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我适时指导困难学生,对于善于思考、富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的更要予以表扬鼓励。
4.学以致用历练身手
课标指出:语文教育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我本着“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及“由易到难”的原则,精心设计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题目,其中最后一题为综合运用题。通过分层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作品展示 彰显才情
师生共评,互相学习。我注意多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靓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6.课堂小结温馨提示
总结本课内容,突出重点。同时通过“温馨提示”防止学生可能的错误认识,即“靓丽”并非“华丽”,朴实的语言同样具有感染力;语言的出彩不能一蹴而就,还要在课外下功夫。
六、说多媒体的运用
面对二十一世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语文教学要传递越来越多的信息,学生要掌握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因此,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容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七、说板书
我依据简洁、全面、系统、美观的原则设计板书,由课件展示。画龙点睛,突出重点。
作文语言靓起来
——寻找锤炼语言的妙招
精选词语
捕捉细节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活学巧用
第三篇:作文课教案
作 文 课 教 案
第一讲:关于“作文”(两个课时)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讲解有关“作文”的常识,包括文体分类、命题形式、写作步骤和基本要求;第二课时给学生布置一篇小的随堂作业,查验学生的作文水平,现场分析讲解,以摸清学生优缺点,便于开展和调整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让学生尽快进入作文辅导和强化状态,熟悉作文的基本知识,同时做到师生之间沟通融洽,利于以后的教学进程。
一、什么是作文?
“作文”就是写文章。简单说来,就是把日常语言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表达出来。这个表达的过程,有一个日常语言向书面文字转化的环节,我们在构思和书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会进行筛选,哪些是想要表达的、需要表达的和可以表达的,这就牵涉到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思考能力、文学素养、社会环境、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等。那么,什么样的文章是可以称得上好的、甚至是优秀的文章呢?鲁迅曾经说过,文章能够做到“文通字顺”就可以拿去印刷了。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能够做到文字通顺、表达流利、文意清楚(让看的人明白你在说什么)也就可以了,再进一步,能够在作文中恰当地用几个漂亮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或者穿插一两个典故、点缀一些成语、巧妙地口语化表达,或者能够有一些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还有能够让真实真挚的感情自然流露……这样的初中生作文就能称得上一篇好的甚至是优秀的出色的文章了。当然了,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各科优秀,数学好、英语棒,还能写一手好文章,但是这还只是希望。我们讲“因材施教”,也倡导“学有所长”,这其实都是说明了一个古今俱存的现实,那就是每个孩子或者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天才,我们都有自己先天的一些不足和缺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希望和理想的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勤”是弥补一切先天不足的杀手和克星。因此,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首先是要树立信心,其次要踏实去做。说到语文学习、作文学习,我们认为氛围很重要。教育是人影响人的一种文化传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其次是书院教育,最后是现代的课堂教育。或许其他科目在前两类教育中不太容易操作,但是语文包括作文都是可以营造很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我们就要求,家长多做温情教育、故事交流、经验传达,同时要求学生勤练笔、常看书、多表达。
二、作文的文体
文学体裁是分为四大类: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我们训练的“作文”一般意义上来讲类属于散文。具体又可以分为常见的四大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包括书信、日记等九小类);另外还有寓言、童话、小小说三类。
三、命题形式
记叙文
命题:“我和老师说心里话”、“放学后”、“童年趣事”、“一件小
事”、“我帮妈妈做家务”、“我的家乡”、“我的爸爸”、“同桌”
半命题:“难忘——”“、假如我——”、“乐在其中——记一堂——课”
以范围命题:“人物肖像描写”——我给爸爸/妈妈/画像、我的爸爸、妈妈;描写景物——秋色、雨前;描写环境——我的校园、我的家乡、我的小屋;写一篇游记——登山、游湖;写物寄意——门前的大槐树、校园里的冬青树、梅花、一盆仙人掌;
以材料命题 缩写、扩写、续写、改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公园的河边独钓,整整一天才收获了一条小鱼,然而他却又重新把它放回了小河。他坦然地笑言:鱼儿上不上我的钩是一回事,我却钓上了一天的快乐。——钓鱼非为鱼便是老者的幸福。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议论文
命题:“谈兴趣”、“从一则广告谈起”、“小议让座”
材料命题:读后感、“古代有一个人卖马,在市场上一连站了三天,无人问津。此人就去见以识马闻名的伯乐,愿出一天工钱,请伯乐绕着他的马转转看看,走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看。伯乐照他的要求做了以后,马价一下子涨了十倍。”从“马价十倍”谈起。说明文
命题:“我的卧室”、“我的小天地”、“火柴自述”、“家乡的春节”、“我爱小猫”
范围命题:说明一种日常用品/动物/植物
材料命题:仿写(谈哭){仿照周汝昌《谈笑》}、扩写改写、看图表说明内容
四、写前指导
1、文体选择
话题最适合哪种文体;自己最擅长哪种文体;考虑自己有无相关的材料积累。
2、题目拟定
①拟题要求:标题范围要小;新颖不落俗套;不宜过长;善于联想。
②拟题方法:对比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喻式“人生也是一张答卷”引用诗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逆向思维式“旁观者未必清”“近朱者未必赤”
3、审题
4、把握关键词构思组织材料书写
五、教学安排
1、各类文体写作指导、训练+文化学养提高
2、主题讲解、训练——立意、材料、结构、思辨、形象、心理、语言
3、技巧运用和文字提高
4、专项训练——记叙、议论、说明、应用、话题、漫画
六、课堂作业: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七、课后作业:日记;抄写三段优美文章片段,每段不低于一百字;以“我的家庭成员之——”为题写一篇300——500字的小文章,题目自己补充完整。
第四篇:作文课教案
人物描写作文课教案
苏丽丽
过程:
一、我想先来读几段文字,你们来猜一猜他是谁?
1、老师:人们用园丁来形容他的勤劳,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赞美他的无私,用太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来形容他的工作。他是…..2、医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患者生命的信号晴雨表,他们冷静地打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分夺秒的与疾病争夺生命。
3、老爷爷:他佝偻着腰,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八字胡,一双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悄悄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随风飘动。
4、为什么我的句子还没读完,你们就能猜出答案呢?
5、对,这些句子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写得很生动。上次作文课,大家也写了一段写人的片段,写写咱们班的一个同学。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如果你也能抓住这个同学的主要特点来写,相信同学们一读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6、我们当时集体讨论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个人物呢?
板书:
外貌:性别、年龄、身材、长相、衣着。
性格特征:可以通过一件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写事的时候可以通
过具体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突出特点。
二、谁觉得你手中的作文值得让大家借鉴,来给大家读一读。
1、学生读作文。
2、在实物投影上一起对照板书修改一篇作文。
三、请同学们趁热打铁,将你的作文根据我们的经验,再修改一下,使你笔下的他形象更丰满。
第五篇:作文课教案
【教学目标】
作文课教案
回顾、整合、巩固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更好地表达,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重点】整合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卡、学生平时习作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回顾整合(一)先抑后扬,激趣导入
1、快速浏览小作文,评评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讨厌”的爸爸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件他的事给你听听。
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
要是他外出学习几天回来,可不得了啦!就像几年没见我一样,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其实我也挺想爸爸的,就是他的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
你们会说:“你一定不爱你爸爸。”我要说:“我最爱的人就是我那„讨厌‟的爸爸。” 评点与赏析
小作者敢说起他爸爸的“坏话”,看,“不管我想不想吃,爱不爱吃,总是夹着菜往我碗里塞,你们说我能乐意吗?”外出几天回来,“没头没脑地亲我,胡子把我的脸都扎痛了,我真有点不情愿”,他的这种亲法“不大对我的劲儿”。小小年纪就敢说真话,确实不一般。俗话说得好,“童言无忌”嘛。写文章就是要像小作者那样,敢于实话实说,怎么想就怎么写,说真话,吐真情,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一篇好的文章都有一种感人的力量,这是因为这些文章不但有真实具体的内容,而且有真情实感。要想写出这种生动感人的文章来,一方面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来写,一方面要敢于在叙述的过程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注:选自《名师点评中国小学生示范作文精品廊》〕
2、默读“评点与赏析”,说说如此平实的小作文为什么会被作为示范作文选入作文选。
3、导入,揭题:本节课就来复习“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讨厌”的爸爸》非常平实,却被作为“示范作文”编入作文选,原因是小作者敢于实话实说,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先抑后扬的方法引入,既可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复习、整合做好铺垫。
(二)合作学习,回顾写法。
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内心的感受?
2、你从学过的课文中体会到哪些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
(1)小组讨论,填写学习卡。
课 题 内 心 感 受 表 达 方 法(2)班级汇报、交流。
(3)梳理、概括最基本的表达方法。
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是复习课,对于什么是内心感受,怎样表达内心的感受,学生在已往的阅读教学(包括习作练习)中,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而且有必要进行比较理性的概括。这个环节通过合作学习,从比较理性的层面,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概括出一些既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又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有利于整合习作和阅读经验,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会更好地表达。这是知识的抽象过程。心理学迁移规律(贾德的概括化理论)指出,“一个人只有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才可以完成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根据这一理论,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基本的读写方法,有利于读写方法的迁移。
二、巩固运用,综合提高
(一)重温课文,深入体会
1、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六年制第十一册)有关课文片段,用“——”画出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读读想想:作者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二)尝试修改,深入体会
1、出示一篇学生习作,想想:是否表达内心的感受,应如何修改?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交流反馈。
(三)交流经验,深入体会
1、小组交流。自由拿出自己的习作,对照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是可以说说自己哪个地方做得比较好,自己是怎样做的;二是可以说说哪里做得不好,要怎么改;三是可以互相评评做得好的地方,或提出修改的意见。要求边对照方法,边交流评议,边自主修改。在小组交流时,教师巡回参与交流与指导。
2、集体反馈。
【设计意图】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课文或其它文章,以及自己的习作来印证已概括出来的读写方法,使概括化的读写方法返回到具体中去,以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所以,这个环节安排三个层面的“例证”,力求使知识具体化,为迁移创造条件。第一个层面是重温阅读课文有关片段,进一步体会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这是正面例证;第二个层面是尝试修改一篇习作,这是反面例证;第三个层面是对照方法,重新审视平时习作,交流经验,互相评议,自我修改,以求尝试运用、综合提高。知识的例证过程,是知识的具体化之路,也是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
三、简要总结,拓展延伸
1、简要总结。对照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本课的学习体会后,提出在今后的写作中,应注意表达内心的感受,写出感人的好文章。
2、拓展延伸。
①修改练习:课后,继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②习作练习:课后,请回忆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情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诗歌、日记、书信等),写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知识具体化之后,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并拓展延伸,这是迁移知识的过程。认识的提高是个反复的过程,只有遵循认识规律,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认识,迁移知识,运用知识,化知识为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我 的 理 想
学习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3.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学写新闻报道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为学校广播站或黑板报写一篇报道。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的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
作前准备
习作之前,与体育课老师共同策划一次体育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等。请体育老师讲清比赛的规则和相关的专业术语。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特别是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互闻报道)
二、质疑――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新闻报道”的写法。
3.自主交流:说说这则体育新闻报道是怎么写的,有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要点之一:这则报道的题目长,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写出来了。
要点之二:报道的开头,就交待了争夺冠亚军决赛的结果,接下来才写比赛的大体经过,最后又补充了获得第三、四名的学校。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这是“新闻报道”,人们最关心的是事情的结果。知道了结果,才会寻根问底,了解细节。
4.补充例文:课前,许多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体育方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在学生的交流中,加深对“新闻报道”的感性认识。)
5.现在,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就写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这篇“新闻报道”该怎样来写呢?
师生讨论:
第一、题目要醒目。一篇报道的题目可长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这则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概括出来,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的目光。
第二、内容要清楚。一篇报道通常首先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结果;接着要写清比赛或活动的过程;若是有必要,在报道的最后再交待与本次比赛或活动有关的问题,点明意义。
第三、语言要简洁。报道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它的语言应简洁并且规范,一般不需要展开描写、抒情、议论,只要实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就行了。
三、写作—由说到写
1.口述报道:请你根据“新闻报道”的要求,自由说说昨天的那场拔河比赛。
2.指名学生口述。
3.围绕“新闻报道”的要求,师生简评。
4.鼓励学生认真构思,仔细推敲,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
四、交流—推荐发表
1.四人小组逐篇交流,推荐优秀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习作给学校广播站或班级黑板报。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新闻报道”的写作,今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若是发现了值得报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觉地拿起笔来,给学校的广播站、班级黑板报,甚至各种报纸踊跃投稿!
习作点评
我校六(3)班拔河比赛激烈精彩第四小组以智取胜
林梦溪
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在我校塑胶跑道上,六(3)班的四支拔河参赛队,经过四十分钟的激烈角逐,第四小组最终以智取胜,获得冠军。
这次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赛队,各队选取十位选手。比赛在体育老师的哨声中拉开了帷幕。第一轮比赛,第一小组凭借着队员的身高和体重优势,轻松战胜了第二小组,进入了决赛。第四小组则凭借着自己的团结一致,十人拧成一股绳,战胜了实力不菲的第三小组,也进入了决赛。
扣人心弦的决赛开始了,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双方队员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没等哨声吹响,两支队伍就较上了劲。第一回合的较量,由于第一小组站位好,步伐稳,取得了第一局的胜利。第二局的较量更加激烈,双方在中线区域内来会“拉锯”。第四小组耐力更强,经过长时间的僵持之后,突然发力,一举获胜。决胜的第三局,第一小组把身强体壮的大力士全安排在前力一,而第四小组却把自己的“重兵”埋伏在后方,双方不仅在斗勇,而且在斗智。结果第四小组两胜一负,以智取胜。赛后,体育老师作了简短小结。这拔河比赛在下课铃声中圆满地结束了!
简评:
这则“体育新闻报道”开篇以凝练的文字,把时间、地点、人物、比赛结果介绍得清清楚楚。在报道的第三自然段中,习作者对决胜局的三场比赛的记述,用词准确,要言不烦。特别是“拉锯”“重兵”等词语的传神使用,使得报道这种体裁的文章,在庄重之中不失活泼。
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教学目的: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动的事情。
2、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懂得报答,学会感恩。
3、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一、出示多媒体营造爱的氛围。
1、讲述故事:
1999年10月1日黄金周,在贵州马岭河峡谷,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他们两岁的儿子子灏,乘坐缆车去山顶。当时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当缆车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接着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轰隆”巨响响彻了山谷。当救护人员打开缆车门的时候,他们惊讶了,在血肉模糊的车厢里,唯一的生还者,竟然就是当时最小的游客子灏?!
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子灏的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自己年幼的儿子高高举起。最后,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孩子的父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表看法和感想。
二、爱的共鸣。
这种感天动地泣鬼神的父母之爱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教师补充诗人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作者:刘丙钧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对妈妈又说了谎,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该爱的是祖国,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老师再请一个同学来朗读
读了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学生谈看法。
三、唤起爱的记忆
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想一想:爸爸或妈妈做的一件或几件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并把这件最感动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同学们回忆一下
(力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方面的事情来讲
四、倡导爱的表白
教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真诚的谢意。
老师布置了要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或者不好意思说的可以写在纸上给他看,还要求同学们观察妈妈或爸爸会有什么反应?尤其是神态和动作,以及你自己的内心感受。
现在老师就来问一问啊,把你的幸福和大家共享。
五、写下爱的诗篇
(那现在就让我们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你对父母爱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这次习作是一次真爱的表达,因此要融入真情实感。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提示学生注意:
这次习作包括两方面内容:
1)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动的事情,要真实、具体。
怎么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呢?谁来说说?(应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具体)
2)记下自己向父母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爱的过程,要清楚
(把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及动作写清楚)
我 的 同 学
教学要求:
1、从学习写的角度,读懂例文《“门官儿”》,了解例文的中心思想和用来表现中心思想的具体材料,感受材料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2、通过讨论,弄清“习作要点提示”的要点,进一步明确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和注重细节描写的意义和方法。
3、能按照作业的要求写一篇表现人物特点的文章。
教学要点、难点:
重点:仔细观察身边的同龄人,写出人物特点。
难点:选取两件相关事件,通过细节反映文章的中心。
课前准备:
1、布置观察人物,并指导观察方法。
2、每位同学重点观察一位身边的同龄人,注意人物特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1、出示投影,指导观察画面,图上画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结合课题,看懂图意。
2、指导读例文,想一想,小作者先告诉我们什么?接着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清楚言语行为的?
3、学生阅读思考,教师点拨。
4、共同小结。
二、组织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
2、同桌讨论,交流: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我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归纳,明确写法。
第一,写一篇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第二,中心思想要通过具体事例去表现的,因此,写文章必须围绕中心思想去选取材料;
第三,对那些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事实材料,必须思考具体,最好能抓住一些细节进行描写,这样文章才能更加真实、生动。
4、学生读例文,仔细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运用写法,进行试说
1、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确定中心,拟定文题。
2、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们的同龄人中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和别人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爱好、精神品质、性格特征等方面交流。
3、学生反馈:
爱好方面喜欢画画、跳舞、爱提问题等
特别的地方精神品质方面工作负责关心他人热爱集体
性格特征方面活泼乐观稳重大方
3、让学生说说本班级同学的典型事例。
二、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学生习作。
第三课时
一、评点学生习作,提示要点。
1、选取事例时,不但要考虑能否充分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要注意事例尽可能富有新意。
2、要把所选的两件事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就要把人物当时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写清楚,特别是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着重描写。
(1)写人物的神态和外貌不能千人一面,要富有个性特征。
(2)写人物言语要防止“成人化”和“理想化”。
(3)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并不在于是不是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对这些动作的表述是不是清楚、连贯。
(4)要学会在写人叙事过程中捕捉一两点动人的细节描写。
(5)叙述时,要注意两件事之间的过渡衔接,使习作前后连贯。
二、学生继续写作,教师辅导。
三、学生誊写作文。
我 的 课 余 生 活
教材分析
本次是记一项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叙事情一类的。从题目看,限定写“课余“的某种生活。“习作提示”、中说: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邮、唱歌等都是。
本次习作有三点突出的要求。第一要选好事例,应该在真实的课余生活中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活动,再选印象最深的一、两次来写。第二耍围绕中心,而且这一中心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或锻炼体魄,或增长知识,或启迪心智,或陶冶情操。这点要求与本单元阅读训练要求——划找中心句紧密相关。第三要做到有详有略,而这就成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训练目标
1.会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
2.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活动过程。
3.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爱好。
训练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课余生活照片,印发习作范文《我爱集邮》,自设填空灯片。
课时目标
1.审清题目,知道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范文《我爱集邮》
2.指导选材,口头作文,开始习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
1.引言。同学们,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将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但老师还有一件心愿没了,就是不知道同学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如果我知道这些情况,今后也可以向你们的初中老师介绍。同学们能不能来介绍介绍你的课余生活,了结老师的这桩心愿?(板书:我的课余生活)
什么叫课余?
课余就是指除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其他节假日。
2.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照片,带来了吗?现在请你拿出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最好采用以下的句式:
(灯片出示)
我在课余喜欢(),看,照片上的我(),参加这项活动能()。或()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下棋、打乒乓球,这是体育活动;有的喜欢集邮、唱歌,这是文娱活动;还有的喜欢游山玩水、养鱼种花等活动。
二、展示生活。
1.片断细说。
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但我的印象不深刻。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譬如动作过程、语言心理过程,请大家想一想再说。学生细说生活片断(可先小组讨论再指定说)。
2.评议指点。
××同学的介绍挺有条理,他把过程说得较细。××同学介绍他和表哥下棋,说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还说了表哥的神态和语言,但不能说自己的神态怎么怎么,因为自己的神态是“看”不见的,只能“感受”到。听了××同学的介绍,我们仿佛在看一场电影。他把事情说得有声有色,让人像在看一场电影。
第二课时:
反映生活。
1.提出建议。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老师了解了一小部分同学的课余生活。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大家一个一个都介绍,大家说怎么办?好!呆会儿请大家写。在写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有的同学把偶然参加的一两次活动作为课余生活;二是有的同学课余生活是不健康的或危险的,如射弹子,整天玩电脑等,还有的课余生活完全是为了玩,没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介绍好的课余生活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学习本次的习作要求及提示。
2.学习“习作要求”及“提示”。
自读、思考: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注意什么?
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 课余生活。要注意3点: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
(板书: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
讲解:确定中心就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有积极意义的一种活动写(补充板书:最喜爱,有意义),选好事例就是选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次来写(补充板书:印象最深),并且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补充板书: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
3.学生试写,反映生活。
题目可用指定题《我的课余生活》,也可以自定——以课余生活的名称作题目中的主要词语,如《我爱集邮》、《课余栽培乐趣多》等。
第三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5分钟。
二、讲评指导(教师在学生习作过程中巡回辅导,并有意识地挑选习作)。
同学们基本上把自己喜爱的活动写下来了,老师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习作,他们都能(指板书)围绕中心有详有赂地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也发现有些同学的习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选材问题。
有位同学写《我爱游泳》,安排了以下的材料,请你们看他这样的选材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材料打个“×”,并说明理由:
我爱游泳
①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爱游泳。
②爸爸是游泳能手,我爱看爸爸游泳。
③我学会了游泳,并爱上了游泳。
④我一次游泳的经过,乐趣无穷。
⑤游泳的好处是有益身心,增长知识。
(材料②与本次习作无关,应该删去。)
根据本次习作要求,上面的材料哪些应详写,哪些可略写?
(学生回答,略次详详略)
根据习作题目《我爱游泳》,可看出习作的重点是爱,如何爱游泳应作为详写内容,其余的内容可略写。
2.中心思想方面。
××同学的作文题目是(),而中心是(),这样对吗?你认为应该怎样确定?
3.详略方面。
××同学的作文中心是(),所以,()
()应该详写,()该略写。
4.选择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的进行讲评(也可以附文《我爱集邮》为例)。
三、修改习作。
请同学们对照要求,自行修改,老师将把好的习作连同照片一起展示在宣传栏内。
四、佳作共享。
通过修改,大家的作文都有了进步,按下来请把你的作文轻声、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同桌再给你修改——互改。
五、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特别是大家用笔写下来的介绍,我对大家有这样丰富的课余生活,感到非常高兴,通过这3节课,老师对大家也更了解了。但愿大家进中学以后,课余生活能更丰富。
六、誉抄作文。
想象作文
教学目标: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点击课件,出示天使画面)
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两位小天使,张开想像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了——动物童话王国。
二、创编故事
(点击课件,出示动物画面)
1、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有的悠闲、有的紧张、有的自在、有的不安,动物们可能在干什么?(能说一项就说一项,能说二、三项也行)
(日光浴、觅食、欢庆六
一、看蚂蚁阅兵式、比本领、早锻炼)
2、动物王国正在搞什么活动呢?听森林广播站正在播一则新闻。(亲爱的动物朋友们,早上好!这里是森林广播站,现在为你播送新闻,我们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动物比本领大赛今天已经拉开帷幕,今年参赛选手之多,场面之火爆,大大超过了往年。首先上场的是大像伯伯和猴哥。)
3、哦,原来动物们正在进行比本领大赛呢!
首先上场的是大象与猴子,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比赛选手。
我们来当一回解说员,大家都知道体育节目的解说员——宋世雄吧,现在我们进行“赛世雄”活动。
4、解说前可加上什么呢?老师昨天布置大家收看了体育频道节目,节目中说:“各位观众……”每位同学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说(观众朋友,大家好,森林电视台为大家现场直播动物比本领大赛,首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手是……)
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请大家与同桌说说。
5、同学们,动物童话王国的动物可真多呀。任意选择两种动物,想想它们会比什么?同桌可以互
相讨论。
你选的是谁跟谁比赛,比什么?(比美、比机灵、比赛跑、比爬树、比举重、比塔积木、比计算)。、6、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做?
(想一想)
7、把最精彩的一个比赛镜头把它画下来。如果比赛结果不分胜负,可画成连环画形式(一幅或两幅)(画一画),画好之后说一说童话故事。(说一说)
8、谁愿意把你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会儿请你评一评。(评一评)
指名说故事。一个好的解说员还要学会评论,评一评,编得怎样?
9、找一个伙伴或老师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请老师帮忙指点,请教的时候注意礼貌。
三、自拟题目
1、同学们,我们给这个故事拟个题目
(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习作课的题目。
2、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
3、同学们,动物王国的动物在感谢你们的指导,把这首动听的曲子送给你们。
四、编写故事。
六年级语文教案——《作文:我尊敬的人》简案
学习目标: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指导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2,学习参考片断,动笔习作。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指导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1.揭示作文题,审题。
(1)题目的重点是什么?(写出我为什么尊敬这个人。写出这个人值得学习的好思想、好品质。)
(1)哪些人是值得尊敬的人?(展开议论。随机板书归纳思想品质;如热心助人,诚实,关心集体,廉洁奉公,见义勇为......)
2.怎么写好这篇作文?请阅读课文“习作要求”和“习作提示”,划出作文要求和步骤。
(1)自学思考。默念讨论。
(2)说出本次作文有哪些要求。
综合归纳,小黑板揭示。
①确定写谁,反映哪一方面品质。(中心)
②根据中心选好材料。
③围绕中心写具体。
3,交流材料,指导确定中心和选材。
(1)准备写谁?你尊敬他什么好思想?是从哪件事上感受到的?(展开,在交流中开拓选材思路。学生说时注意事例和品质概括是否一致,是否准确,及时帮助纠正。简要板书概括事例,如:①帮邻居看孩子。热心助人
②叔叔帮我修车。
③爸爸帮邻居换煤气。
(2)评价交流的材料,哪些不容易写好,为什么?(引导体会选择印象深刻的人来写。排除道听途说、报纸报道的人物事例。)
(3)小结:可以写熟悉的人,也可以写陌生人,但事实必须是亲身经历,耳闻目睹,是真实、熟悉的,有感受的。这样容易写好。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二三件事,但必须反映一方面品质。
4.学习参考片断,点拨围绕中心写具体。
(1)片断写什么事?反映人物什么品质?
(2)哪些地方写出了阿姨的“热心肠”?哪些地方写了“我”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写心理?
(3)怎么围绕中心写具体,学到了什么?
(4)小结:让事实说话。落笔的重点写他(她),写好他(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写出自己的感受。
范文:
我的表姐
诸葛亮、成吉思汗,离我们太遥远;毛泽东、周恩来,在心中也近乎于神;斯巴达克也好,马克思也好,就连做梦都不能够见到。虽然我不能不尊敬这些伟人,但远水解不得近渴,在现实的视野中,我就不能不更多地把尊敬的目光来注视表姐。
因为表姐品质高尚。她助人为乐,勤奋学习,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深得同学们的称赞拥护,所以她又是他们班的副班长。就单说勤俭节约吧:
有一次,放假,我们一起去北海银滩游泳。我正要把一些饮料罐扔进垃圾箱时,她看见了,急忙拦住我,把饮料罐收藏起来。我问她:“为什么要把饮料罐收藏起来呢?”“因为这些罐可以回收再用。”表姐还告诉我,饮料罐可以做笔筒、工艺品等。我们从银滩回到表姐家,乘坐公共汽车时,途中上来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还抱着两岁的小孙子,表姐主动把位让给抱小孙子的老奶奶。
又有一天,我婆婆得了重感冒,全身无力,他帮我婆婆洗脸、洗手、洗脚,还把稀饭送到婆婆床前。
你看,我的表姐是不是一个值得尊敬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