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2:1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

第一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

专题五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

庆安一中

贾红珍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受欢迎,这些欢迎不全是在信息技术课上的感受,而是在社会、家庭、从各个方面接触后,产生的对计算机新奇和独特的喜爱。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循序渐进,完成教学任务。本文就此阐述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希冀抛砖引玉。

一、趣味式

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古人也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遵循学生兴趣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能以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1)比喻法

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文件在磁盘中存放时,我们可以比喻成生活中如何利用书架分门别类放置书籍。再比如:在教授电脑的启动和关闭时,把显示器

比喻成人的眼睛,把主机比喻成人的活动。那么,启动过程的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就能形象生动的比喻成早上起床先睁眼,然后活动。关闭过程的先关闭主机,再关闭显示器,就可以比喻成晚上睡觉先干完事情,再闭眼。

2)生活法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如果从学生经验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表格的制作”一课时,可以设计成让学生完成一张本班的课程表,这样同学们兴趣大增,一个个跃跃欲试,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再比如:过节赠贺卡是近年来中学校园里的流行,生日卡、圣诞卡、新年卡等等名目繁多。这样,在教“制作作品——图文混排”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制作贺卡,从而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图文混排的要点。

3)体验法

近年来,因特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神话般的说法,现已成为现实。因特网也以其丰富的内容,吸引着中学生。在讲授“走进因特网”一课时,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好的网站,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再比如:对于“网上购物”这个词,虽然大部分同学对它不陌生,却很少有人尝试过。在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等这些成熟的网上商城上,自己亲身体验一下网上购物的魅力。

4)竞争法

竞争往往带来动力,在键盘指法训练中,可以举行一点竞赛,“看谁打的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生活趣事、新闻报道、图片或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其鲜明、生动和直观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

二、探究式

针对初中生探究心理很强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特有的动手、动脑机会多的优势,在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思维。在学习进程中,以任务驱动,由浅入深,展开知识内容。

1)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不满足知道对于一个命令的一种操作,而是了解多种解法,进而能够比较出它们的优缺点。例如:在桌面上创建快捷方式图标有3种,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再比如:你现在所使用的鼠标器有几个按键?功能各是什么?存在什么缺陷?你能否设计出更好用的鼠标器?

2)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学习,并在完成即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探究活动。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计算机处理的能力。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已经完成的作品,如一个表格,一张幻灯片等,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所需的要点及步骤。学生有了一个初步印象后,就能一步步进行操作,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形成技能。例如,在教“制作作品——学编小报”一课时,教师先演示一幅图文并茂,板式精美的文档,学生看了之后,头脑里先有一个初步印象,接着再分析小报的结构,哪里部分是艺术字,哪部分是剪贴画,哪部分是图片文件中的图片,哪部分是需要学生自己画的图案,哪部分是数学公式。通过分析,学生对本节课的任务就有了直观的认识。这时再讲各部分的具体操作方法,讲时以点拨为主,不要面面具到,应将探究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开动脑筋,学得快,记得牢。

总之,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指导者的思想,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瓦房店市第二十初级中学

韩卫军 2008年6月 浅谈信息技术学科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教学方法的先进性也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在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关键是“任务”设计要明确,“子任务”要与主“任务”相辅相承,从而完美展现一堂精品课。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它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及社会实际需要,以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①,促进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使计算机成为拓展学生学习手段,开阔学生视野的一种媒体和实效工具。

在初中各学科当中,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

①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对计算机有一种新奇和独特的喜爱。鉴于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循序渐进,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式教学法②正是基于此,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教育心理学中,兴趣是推动人们认识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自觉完成任务的力量源泉。我国的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从兴趣入手来引领学生的学习。陶行知先生说: “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有着浓郁的兴趣。用“疯狂”一词来形容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祈盼一点不为过。这个兴趣,有其社会因素,也有其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魅力。那么如何将这种原始“兴趣”,转化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渴求上来,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来讲,是一种教学能力的考验。特别是在现今社会,网吧的管理并为彻底完善起来,学生依然可以进出这些本不属于学生的场所。所以,课堂上的引导,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那么如何完

②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成这种“兴趣”的转化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我认为是现阶段最适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方法。也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说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所需要的“兴趣”已经客观存在了,那么这种兴趣的转化,就需要我们有一套完善的手段和方法。大连市信息技术学科界在没有提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是让学生从“疯狂”的兴趣中,再进入“迷惘”的实践中。之后,“填鸭式”③的手把手的出作品。学生的能力被局限了,一些本属于学生创造的部分没有体现出来。于是作品成了没有生气的“死作品”。学生学完后,感觉到的就只有“迷惘”了。

那么为什么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就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实效性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有何特点?为什么能适应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

1、什么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

③填鸭式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能根据自己对当时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从而解决问题。三个环节节节相扣,每个都很重要。任务设计是否明确,教师主导主否到位,是否体现学生为主体都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通俗地说,就如同我们要打一个攻坚战一样,任务目标确立后,那么剩下的就是围绕这个目标任务,采取形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完成这个任务。这其中包括资料的准备,完成任务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探究等诸多因素,只有这些客观因素协调统一后,才能完成任务。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特点。

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各“子任务”之间,与主“任务”线索紧密相连,同时达到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延伸了课堂知识,提高了所学知识的实效性与实用性。让学生对于知识 的理解与实践不在“迷惘”。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用“任务”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根据“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

再次在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协作意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积极地去思考、探索。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并适当地给以点评,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不会埋没每一个学生的天性灵感。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同时利用有限课堂时间,拓宽知识视野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使学生活学活用,完美地实现了学生各学科知识的统一,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知道,信 息技术的学习,一方面要有强大的理论作基础,一方面又得需要积极的行为实践,才能形成计算机能力和素养。这是由计算机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而“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利用课堂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即协调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统一。使纯 “讲授法”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不再出现了,也弥补了实践操作中的单一性。也是纯“兴趣”教学法,“讲授法”,“归纳演绎法”所无法比及的。

3、如何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第一、课堂上主“任务”要明确,子“任务”要辅助。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教师要根据教材,活用教材,精心设计一个明确的主“任务”,也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

在设计“任务”时,要符合信息技术的特点。要突出信息技术的“时代性”,即教师根据教材设计的任务,要有时代感。因为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特别快,所以,我们所什么授的信息知识也同样具有时代的特色。因此,时代性是设计任务的前提。

比如:在讲授初中七年级上册《操作系统知多少时》你所设计的主要任务就应该是:你如何认识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2 的。实际上,现阶段学习对于WINDOWS XP并不陌生的。但是,SP2对他们来说是个新的事物。这是什么?如何来的?这对于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那么教师紧跟着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几个子任务。操作系统的发展?

现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是什么。

在对操作系统的操作中,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文件的? 这样连续几个子任务,就把整节课的知识全部含进去了。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到现今使用的操作系统的特点。

这种设计方式,提高了学生的新鲜感,同时让本堂课也具有了一种鲜活的形象。使一堂纯理论性质的课堂,变成鲜明生趣的课堂。一改“讲授法”下学生的迷惘气氛。同时,子任务与主任务相辅相承,使本节课连惯自然,形成一统。

其次,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以及利用网络可以达到的宽度与广度。

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的角度考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也就是说 “任务”要有层次感。这种设计方式,可以充分发展不 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下。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广范的发展创新的空间。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美丽无极限——渐变工具和图层模式的应用》一课时,主要任务: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电子照片。子任务:制作精美的背景;制作特色相框;让自己的照更美更靓。

不难看出,三个子任务的学习,是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最终任务:为自己设计出最精美的电子照片。那么第一个子任务,这个任务的伸缩性就很大。因为,如果对于制作技术差的学生来说,可以直接利用网络找到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自己的照片背景。对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学生来说,则喜欢自己动手,利用书本知识按部就班地作出来。对于标新立异的学生来说,则喜欢到网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背景图片,再利用书上的知识自己加工处理,成为自己照片的背景图片。

这三种完成方式,教师在作品评价时,就可以利用此机会与学生交流,让那些学死知识的学生开拓视野,同时激发他们自己主创新的潜能。让那些接收慢的,可以逐渐地利用网络来发展自己的提高空间。

第二、“任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保障课堂的愉悦气氛。从能力培养的角度看,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 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那么积极参与的前提应该就是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让学生有情绪去参与,不由自主地参加进来。从而达到与学习的最终目的。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太阳升起——制作补间动画》一课时,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制作东方红太阳升。

实际上制作纯粹的太阳升起或者降落是很枯燥的。课前,教师把《三个和尚》的动画片,或者《悯农》这样的动画片剪辑播出后,观察动画片中的太阳是如何升起的效果。这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置特定的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果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学生在这种愉悦的环境中,便会自觉自愿地学习,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视觉感观,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刺激,使学生自主地加入到学习中来。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达到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 “减负”的要求,也提高了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学科自从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后,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地完成“任务”,从中掌握操作的方法与技能,并学以致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随计算机知识的更新而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才能时时处处与信息时代同步。从学生方面来说:首先会让学生的学习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其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自由讨论,互相帮助,加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推而广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适用于住处技术学科,对于其它学科来讲,也是一种非常适用于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因此,完善和强化任务教学法,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 主编 顾明远 副主编 谢邦同 乌美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

薛维明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钱晓菁、马玉娟、张卡宁动》

瓦房店市第二十初级中学撰稿人:韩卫军

《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中的任务驱

第三篇: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周至中学政治组司新果

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实际教学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的比率。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在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在效率、负担、质量三者关系上,课堂教学高效率,课业负担轻,教学高质量是提高课堂效率所要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是课堂教学低效率,课业负担重,考试分数高是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种状况急需改变。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

课堂效率较低,靠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课内损失课外补”,不仅耗费学生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为课业而拼命,而且严重损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同样,教师自己也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挤占了备课时间。由于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下降,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提高课堂效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师生负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教学任务应主要通过课堂完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2、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指减轻学生课后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重负担的原因很多,课堂教学效率低是一个重要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本性措施;

3、课堂教学效率高,主要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就可给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促进使学生全面发展;

4、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自我提高、自我保健,使教师保持旺盛的精力。

二、考核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的标准

考核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落实教学目的的全面性。有效的教学时间是指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培养特长、学会做人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在坚持以知识教学为核心的同时,有机渗透德育,强化技能技巧训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次,“足够”的科学的教学容量和“适度”的教学节奏是课堂 1

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方面。“足够”的容量和“适度”的节奏要视学生的基础而定。重点高中与一般高中相比容量要大,节奏要快。“大容量”并不要求增加“大纲”、“考纲”以外的知识点,而是围绕知识点,拓宽加深,全面理解,灵活运用。“容量”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内容,而且包括思维的训练。

第三,学生受益的全体性是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课堂教学中除使多数学生理解掌握学习的重要内容外,还要解决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效益,得到应有的发展。

第四,学生的主体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学生学习主动态度积极、思维活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因此,教学的组织、环节的安排,方法的运用等都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高课堂效率的着力点

1、强化有效备课

抓好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环节,有效的备课形式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结合起来,进行课前备课和教后反思。

(1)课前备课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研究教学目标,钻研教材,落实知识点、重点、难点,广泛收集资料。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应走出“孤军作战”式的传统备课模式,采取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在实践中,应先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主讲的教师应做事先准备,其他教师也要拟订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而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各教师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方案,以一人主讲,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备课。我们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积极参与讨论,对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凸现、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等方面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对教案进行修改,整合成比较优秀的教案,同时利用备课组的合力搜集、整理资料,制作课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集体备课中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都能互相启发、补充,共同提高。

(2)课后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课前”和“课中”,在课后做些教

学反思,写些教学心得,然后再改写教案,进行课后备课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课堂教学的构成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课堂教学的实效问题:

①对学生“学”的效果的反思。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②对教师“教”的效果的反思。反思的方面有:教的内容是否明确,教的要求是否达到了本课程的要求,教的方法是否妥当。

③对教材处理的效果的反思。反思对教材的增添内容是否有效,对教材所作的必要的删减是否合理,对教材的排列顺序作的调整重组是否科学,对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自然。

通过反思,及时对教学实效进行分析思考,改进教案。

①改进教学方法。改进一些做法,使之更完善,更完美。

②改进教学环节。在上完课后,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适当调节教学环节的侧重点,使其更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课后备课中更强调教师个人备课,因为不同的授课者,不同的学生,就应该有不同的体会和反思,但也可以进行集体交流,通过交流来达到资源流通、优势互补的目的。

2、坚持课堂模式的改革创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根本的是实现课堂教师,学生、课本基本要素等的优化组合。为此,我们把“三为主、三结合”确立为新的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改革要效率、要质量。

我们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三为主,三结合”的具体要求是:

(1)在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结合;

(2)在处理讲授与训练的关系上,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实现讲授与训练的有机结合;

(3)在处理课本与课本外知识的拓宽加深的关系上,坚持以课本为主,依据《大纲》、《考纲》,实现本内与本外的适度结合。

“三为主、三结合”明确规定了师与生、讲与练,教材与课本外知识的关系,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

强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强调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强调学生自学、主动学、独立思考;强调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强调训练能力、发展智力;强调知识结构,认知结构。

为了建立“三为主、三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正积极开展以此为目标交流课评优课,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

(1)开展以高三年级复习课、高一高二年级新授课为内容同学科教师间的交流课活动。由包级行政领导和同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听课,汲取优点,寻找问题,促进提高;

(2)开展公开示范课活动。在交流课的基础上,各个学科按一定比例推举人选举行优质课展示活动,以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举办省市级骨干教学教师、特级教师的献课活动。我校由特级教师和省市级骨干教师这一优势资源,举办省市级骨干教学教师、特级教师的献课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4)重视专家指导和名师点拨。本校教师群体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们在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基础上,积极邀请教育专家和省市各学科知名教师,开展同课题不同教法比较课活动,经名师点拨,促进我们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改革进展。

3、建构效率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

要把各项展示课活动对课堂授课模式的探索转化为日常教师自主行动,使课堂教学改革出实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管理要建构效率管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1)质量管理。有质量不一定高效率,但没质量一定效率低,所以以质量作为评价指标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但是在指标设置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优秀率,及格率,还要看推进率,判断教学是否惠及全体学生;

(2)推门听课。由于公开课的表演性质,老师本身的实力与加上准备充分,学生努力配合,甚至再借助一些相应的物质奖励等措施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但是众所周知,实际上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的备课程度、组织力度都远远小于公开课。因此我们制定了教学领导推门听课制度,随机听课,不提前打招呼,以掌握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学生评议。学生是每以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亲历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轻松获取知识,而低效的课堂教学则使学生不堪重负,因此教学评价在关注质量的同时,应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从教育对象的反馈意见中把握教师教学效果。

(4)实施名师工程。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学校管理除了在管理机制上予以推进之外,还应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因此注重课堂效率的教师除得到学生认可,感受较自身过程之美外,学校应予以积极的认可,比如实施名师工程推出校级名师遴选活动。

4、加强“书香校园”建设,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学者未必是良师,但良师必须是学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离不开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学养深厚的教师队伍,打造这样一直教师队伍,教师必须学习,必须读书,为此我们启动了教师读书工程。从图书的购置,组织机构的建立,各类读书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终身学习创设条件。

教师读书应涉及以下方面:

(1)本学科知识。只有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专研,才能在更深层次上领会教材,从而准确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

(2)其他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之外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有助于熟悉学生的知识范围,从而更便于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

(3)学科教学理论。学习学科教学理论,熟悉学科教学规律,有利于遵循规律,自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学习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掌握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规律,主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5)励志及修养方面的书籍。通过读书加强修养,有利于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活动效果。

第四篇: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解决信息技术课时间安排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的最好方法。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大胆放手,发挥学生创造力;采用多种手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堂效率 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教材和内容也在不断的调整,要求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的不足,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的掌握和提高。一周45分钟的信息技术课,常常学生在下次课回来上课时,经过一周末的休息和一周其他主要课程的学习,而把上次课程所学的内容忘记了。因此,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缓解这些矛盾的的最好方法。而每节课如何精心设计这45分钟,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怎样才能好好发挥这45分钟每一分钟的作用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如果能切实有效的做到以下几点,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课前要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备课是每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信息技术学科也是一样,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详细、周密地备课,确立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所不同的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但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探索、归纳、总结,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在计算机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逐一验证、演练、推敲。要使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个知识点,就必须构造出与这个知识点相对应的实例在机上演示,以使得这些枯燥知识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准确性和完善性。为避免学生形成一种似是而非的感性认识,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上课时要演示给学生看的一定要先在课前仔细推敲,弄好之后才能去上课。像七年级的一些课程,是有些打字范例上课时要用电视背投展示给学生们看的,就必须在课前先把范例准备好;还有八年级的Word电子报刊、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这些也都必须老师先演示给学生看一遍怎么操作,在课前老师也必须把演示的步骤先自己动手操作几次,免得上课的时候会显得有些条理不清。

另外,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发展特点,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角度出发,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选取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同时适当补充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及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进一步增强驾驭课堂的主动性,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如果一直都是和学生说一些计算机的组成、运行原理之类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的话,再好的学生也会听得不耐烦。精心备课是培养学生会应用信息技术持续学习的能力,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的基石。

除了备好课之外,还要检查机房的电脑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确保学生一人一机,每个人都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练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果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知识被遗忘的可能性就更大。

二、发挥电脑的新奇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起信息技术课,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有一个感触: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不爱学信息技术知识,爱上课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玩一玩游戏。游戏也就因此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劲敌,有些教师索性就把计算机上所有的游戏,甚至Windows自带的游戏也删掉了,可还是抓不住学生的心。有时学生宁愿自己漫无目的改动计算机的各种设置,也不愿意做老师指定的练习,一听到给他们上网,马上就来了兴致。一旦真给他们上网了,又总有部分人都会趁不注意下个QQ、玩会FLASH小游戏、看会电影,所以每堂课下来老师都觉得疲惫不堪,总是抱怨学生不听话。其实,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不是存在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枯燥的知识传递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地溶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中,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完成学习。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1.形象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中学生,更要注意运用形象化教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2.比喻教学法 对于中学生来说,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名词术语最难被他们接受,适当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而且还能达到帮助理解和记忆的目的。比如,讲文件在磁盘中分门别类的存放,我们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书架分门别类放置我们的书籍为喻,又如,在讲网络时,IP地址就和人的身份证号一样,每个人的号码都是唯一的,域名就和人的名字一样,因为身份证号码太长太难记了,所以我们通常都是记人的名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两个复杂的概念。3.游戏学习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施惑。我在教学中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仅以玩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像初一学生的打字练习,就一直让学生在记事本上打字,是个很枯燥的机械运动,学生第一节课说不定还会有兴趣,第二节课就会觉得没意思了,我们就用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里面打字有很多种练习,也有打字游戏,学生最爱玩的就是打字游戏,可以通过游戏,熟悉键盘,他们也练习得津津有味。

三、运用好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听起来或看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困难,这时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在讲鼠标的使用时,只进行简单的演示,多安排了一些时间用于学生练习。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掌握好时间,每节课45分钟起码要保证有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把当堂课的知识掌握好。1.课堂教学紧凑

根据课前精心设计的课题,教师以“任务驱动”方式,以某个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还可以把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显示在背投上,让学生可以明白本节课的任务、重点,在操作的时候可以边看步骤边进行。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能真正做到让学生觉得课能听、好听、想听。老师在课堂上还应尽量使课堂教学紧凑,让学生有种新鲜感,压迫感,紧张感,让他们感觉一节课的时间总是不太够用。可行性的做法是:要求学生上课必须记笔记,有些内容是指定的必须要记的,而且在讲课(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结束后五分钟后不定人的抽查,借笔记约束学生的行为,下课时笔记放在机房,不定人不定时的抽查,此种方法将大大改善学生的课堂效率。以前有些学生总在老师上课的几分钟内觉得无事可做,甚至有的还妨碍其他同学、搞破坏,通过这些可以把学生听课的15分钟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操作要点。2.结合现实生活

计算机和网络中的很多构想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现实生活对照讲解,使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关于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我是这样讲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在邮局申请一个邮箱以后,属于我们的信件、报纸等,邮局会每天派专人送到我们自己的邮箱中,每个邮箱都有它的号码和锁,要使用邮箱,我们必须记清自己的邮箱号,拿好对应的钥匙,这样,找对邮箱、打开信箱门上的锁就能拿到自己的信件。网络中,有很多计算机在网络上为我们传送电子信件,我们称之为电子邮局,我们可以向电子邮局申请一个电子信箱,用于收发自己的电子信件。申请电子邮箱时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有什么用呢?同生活中一样,每个电子邮局中有很多电子信箱,为了区别辨认,每个电子信箱也有一个邮箱号和一个密码锁,申请时提供的用户名就是我们为自己的电子邮箱所设的邮箱号,密码就是我们为密码锁设定的密码,那么,我们使用电子信箱时,只要提供正确的邮箱号和密码,就能开启信箱,从而收发电子信件。这样讲解,很多同学恍然大悟,原来,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如此一致!

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学生会自发地感兴趣,学好之后,可以告诉大家在现实生活的哪些地方会有运用的机会,如何运用,真正地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3.分层次、分小组教学 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均假设学生一点计算机基础都没有,往往从计算机发展史、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键盘结构等开始。由于家庭条件和小学所受教育的差异,七年级的学生的水平相差比较大,有的学生已经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有的学生就从来都没碰过计算机,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要实行分层次教学。可以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每节课要求完成不同的任务,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学。

同时,我们还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让好的学生当每个组的组长,在完成任务时,组长完成好了之后,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来一起完成,因为全班50多个学生,教师就一个,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亲自指导、详细解答,因此可以让这些组长担起“小老师”的职务,帮助组里的同学一起学习,也可以培养同学间团结合作的精神。还可以利用学生示范的功能,让接受能力强、学得快、做得好的同学示范,以此评价学生,鼓励学生,促使他们不断进步。而对这些小组长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发给他们一些激励卡,借此也可以带动全班其他学生都想学好,都想拿激励卡,形成全班同学一起合作,努力学习的良好局面,通过信息技术课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4.集中演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我们学校自从装了电视背投后,教学方面比以前方便也有效了很多。信息技术课中,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可以在背投电视上演示了,这样形象直观,便于学生模仿。但在演示时,要要求学生用心听,注意看,动脑筋想。在教室演示完毕后,还要深入到学生中作个别辅导。只有演示和辅导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机房里,有些学生对着电脑就没有心思听老师在上面讲什么,自顾自的在下面讲话,做小动作,这时教师要严格学生,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讲、记好笔记,不能干其它事情,不然等会让他们自己去做的时候又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在那玩游戏,这是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共同问题。

四、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品质

我认为,自学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当代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所以,对于学生自己能看懂或是通过实践可以获得的知识,我都鼓励他们自己学习,自己掌握。信息技术课的一个特点是:知识的一致性与操作的多样性并存。例如在WINDOWS学习中,窗口操作就涉及到单击、双击、拖动、定位等情况。单击还分左键单击和右键单击,一旦上机练习,就会碰到各种不同的情况。教师往往要对不同界面的操作一一讲解,而且还不一定全部涉及到。时间用了不少,确实有些同学的水平提高了,但大部分同学却产生了依赖性,总是袖手等别人帮忙。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这时可针对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另辟蹊径,尝试在教学中“一题多解”的快乐。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不但提高了效率,找到了学习、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社会需要创新的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服务,中学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一个领域,同样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展。在时间和问题面前磨炼他们,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功能之广泛,曾有人这样来形容:只要你想得到它都能做得到,就怕你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身特点也是创造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如:在教学WINDOWS桌面属性的设置时,关于桌面墙纸、屏保等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时机,学生也倍感兴趣,设置了具有个性的桌面属性会马上就显示出来,从而体会了成功的感觉。还有很多多媒体作品的创作都需要学生的创新精神,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学生的创造力还有不可估量的迁移和学科衍生作用,对学习效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双边整合,共同成长 虽然计算机进学校时间不长,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却非常紧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各科知识之间都是相通的,我们可以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其他学科的问题来吸引学生,课堂效率提高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像九年级学生学习的程序设计和流程图,这些都和数学的关系很密切,很多题目都要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学校的老师现在上课大部分都是通过背投电视用课件的形式上课的,这样在耳濡目染之下,学生对电脑的接触也越来越平常,对于教师的课件幻灯片也很熟悉,八年级学习制作幻灯片时就会觉得有兴趣,会喜欢去动手制做。综上所述,我们与其在教学中抱怨一周就45分钟过于短暂,还不如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好这45分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样你一定会发现有效率,就一定会有成绩。

第五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法

叶青(学员)发布时间: 2010-08-26 01:14:38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中心环节,因此,课堂教学的水准对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课堂上 , 实现对课堂的最佳控制。课堂教学是教师个性、创造性的综合反映,具体表现在教学的方法、手段、语言、机智、风格等方面。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获得教学的最优效果,除了通过各种途径探求和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性外,还必须努力追求教学的“真、善、美”,力求达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求知激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作为好课的幕后策划者、作为师生平等关系中的首席,其主要任务之一便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让每位学习者身临其中,触景生情。每堂课的导语一定要自然,最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中引出问题,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提出如何解决问题,进入课题,这样学生思维自然随着问题迁移,将新旧知识连成一片。特别是创设问题情境时,导语一定要具有概括性、启发性、严密性、准确性、实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自己动手得到答案走出课堂。因此,每节课的导语是组织好一堂课,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二、语言表达清晰,课堂指令准确

课堂教学指令清晰是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一堂好课应当是课堂教学节奏明快、师生配合积极默契的课。一位老师无法发出明晰的课堂指令,那么师生默契的配合无从谈起。如果一堂课老师不断地发出模糊不清的众多指令,那么久而久之老师的“课堂指令”就慢慢变成无人遵从的一纸空文了。老师的课堂指令“要求明确、时限清楚、落实到位”,那么这种老师所主持的课堂就一定是师生配合默契的课堂,在这种课堂上,师生的思维活动一定是活跃的。语言表达准确,课堂指令清晰,这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教师必须追求的目标。

三、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都知道,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特别是数学课尤其特殊,不同的知识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教师设计一节具体的课时,都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什么是重点,难点如何突破,要渗透哪一类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是探索和发现,是采用直观教学,还是组织学生讨论,都要设计好,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兑现。实际上,有些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学生自学、练习、测试等形式来实现。如果一堂课什么都要讲得那么细,那么“清楚”,那学生就“不清楚”了。因为,老师所能占用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更多的课堂时间应当还给学生去学习、去讨论、去思考。

四、创设良好氛围,体现宽松和谐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讲课首先得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在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以后,促使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就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进一块石子,在水面上形成波纹,能够与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幽默的语言, 和蔼的态度,手势和表情也是不可缺少的。上板着面孔的课,教师在说“单口相声”,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了。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五、关注学习过程,亲历成功体验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而现在倡导的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六、保留教学时间,注重思考反思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或研究的这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由此可见,在评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七、巧设课堂结尾,思维意犹未尽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常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节课的教学作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下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方法谈(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课题阶段性总结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鲁沙尔一小 关淑敏 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堂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多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它以鲜明的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地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在信息技术课程遍地开花的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

    谈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淮安市古寨乡初级中学 孙立冬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构建中学信息技术高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合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后,学生上课时间逐渐减少,怎样用有限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是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王海彬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出路。当前,我校正在轰轰烈烈的举行“课堂教学精品课大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自己的体会谈几点想法。......

    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尚亚军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

    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心得谈

    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心得谈 汪村学校 XXX 历来语文教学不是一件易事,要达到一定的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一件难事,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