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2:55: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一篇: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寓教于一日活动之中;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初步的自理能力。而这些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生活活动,因为生活活动贯穿在一日活动始终,是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让晨检成为生活活动的前奏

晨检是一日活动的第一环节,对幼儿入园后的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天早晨,值班教师认真地对每一位幼儿进行晨检,在细致的检查过程中,不时夹杂着关心的话语:“你吃饭了吗?吃的什么?吃饱了吗”“你的肚子不舒服吗?是不是吃了不好的东西?”“你的指甲该剪了,你的衣服扣错了扣子。”“你的头发长了,让妈妈带你去剪一剪,好吗?”“你的小脸没洗干净,头发好洗了。”“今天回家让妈妈带你去洗澡,好不好?”“你的头有点热,老师给你试试体温表。”等等,有关生活的话题很多很多,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对幼儿有着很深的影响。通过晨检中的生活对话,不但使教师充分了解了幼儿的精神面貌,而且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关注每一名幼儿的活动。通过晨检有效地纠正了幼儿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幼儿早晨不吃饭;有的幼儿早晨不爱洗脸;有的幼儿不愿意自己穿衣服;有的幼儿不愿意洗澡、不愿意洗头等等。值班教师认真细致的晨检工作,为生活活动的开展吹响了动听的前奏曲,也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让家长做生活活动的合作者

《规程》中指出,教师要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纲要》中也提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我们曾经对我园的家长做过调查,有85%的家长是初中文化,95%是农民,5%是教师和机关干部,80%的幼儿家长在工厂上班,8%的家长是个体户,50%的家庭环境较差。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使家长成为幼儿生活活动的合作者。

1、定期举行早教知识讲座、举办家长开放日,利用家长学校、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知识。让家长在理论上明确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安全保健的积极影响,使家长深刻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对幼儿未来生活的影响,使家长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幼儿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如:家庭中环境整洁,物品放臵有序,家长语言文明、礼貌,生活中讲究卫生,桌椅、地面有了灰尘及时清理等,家长积极行动起来,为幼儿创设了不同层次的良好的家庭环境。

2、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在对幼儿的家庭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幼儿的家庭进行了不同分类:不讲卫生型、物品乱放型、生活无规律型、家庭不和型等,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对于不讲卫生型,我们利用下班或星期天的时间,亲自登门拜访,向家长讲解怎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并帮助家长整理、布臵房间;农忙季节,部分家长由于忙于农活而顾不上孩子,经常有孩子衣服脏了没有换洗;头发长了来不及剪,更来不及洗,来不及梳头的也大有人在。每当这时,我们做教师的总是为孩子洗得干干净净,让孩子清清爽爽地回家。家长被我们的这种做法所感动,同时也感到很不好意思,表示以后无论多忙也要先照顾好孩子。

3、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我们利用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让家长自己发现孩子的不足,如:大班的美术活动中,孙学超小朋友不时把手上沾的颜料往衣服上擦,他的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孩子养成这个坏习惯都怨我,我平时手脏时老爱往围裙上抹,没想到让孩子学了去。”通过这件事,家长认识到了在生活方面以身作则的重要性,积极与我们配合,帮助孙学超改掉了这个不良习惯;加点时,马佳佳小朋友用手指头一点一点地掐着吃,他的妈妈发现后,惭愧地说:“这事怪我平时不注意,他的奶奶就这样吃东西,有时我心血来潮就管一管,有时也懒得管,就这样给孩子养成了这种坏习惯。”后来,经过家园双方的密切配合,很快为佳佳纠正了这种不良习惯;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家长亲自看到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使家长主动与幼儿园积极沟通,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利用家长宣传栏向家长公布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目标及实施途径。我们以生活活动为主要内容,建立了家园联系表,如:由于多数家长忙于农活、忙于工作,很少有家长有耐心教孩子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系鞋带、系扣子、洗脸、梳头、洗自己的小手绢等,即使孩子自己会做,也没有耐心等孩子自己做,而是来个一手包办,干脆利索,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后,急急忙忙赶去上班,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为此,我们针对这种现状开展了家园对对碰活动。大中小班同时进行,但内容不同,要求不同。如:小班的幼儿学会自己穿衣服,系扣子;中班幼儿在学会穿衣服、系扣子的基础上学会系鞋带;大班幼儿在掌握以上技能的基础上学会自己梳头、自己洗小手绢、小袜子等,如果只凭教师自己手把手地教,一时半会儿很难让全体幼儿学会。于是,教师在园里做示范,然后给孩子布臵任务,让孩子限时学会,这也是变相地给家长布臵任务。果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天时间,全园幼儿就圆满完成了老师布臵的任务。然后,我们又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幼儿穿衣、系扣子、系鞋带等技能的熟练程度。从而激发了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积极性,使家长进一步意识到了包办代替的害处以及放手给孩子的重要性。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及时互通幼儿在家与在园的生活情况,而且还帮助家长及时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认真做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合作者,协助幼儿园做好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常规培养方面的工作。

三、创设温馨、丰富的生活活动环境

幼儿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的感染,发展快,可塑性大,辨别能力差。因此,环境的创设尤为重要。

1、做好幼儿的表率,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

教师是孩子的影子,实践证明,确实如此。幼儿的模仿力很强,教师要时时处处对幼儿起到模范表率作用。虽然我们是农村幼儿园,教师身处农村,但对教师的要求一点也不比城市差。教师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服装整洁、大方,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同时要时时向孩子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精心地照顾好每一名幼儿,善于观察了解幼儿的特点、兴趣、需要和一些细微的变化,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微笑送给每一名幼儿,摸摸孩子的头,蹲下来抱抱他,亲亲他,孩子都会感到无限的满足,感到无限的温馨和幸福。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帮助幼儿获得生活的经验

我们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注意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如:在活动区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每个班级设立了生活区,小班在搜集来的旧衣服上点缀上带扣眼儿的大苹果、大桃子,吸引幼儿练习扣扣子、用纸绳串珠、给娃娃穿衣服;中班的用筷子夹玉米粒,系鞋带、绣花、织毛衣;大班的钉扣子、缝毽子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还通过活动区活动学会了礼貌交往、互相谦让、不干扰、影响他人、帮助他人等,使幼儿逐渐掌握了生活的基本技能,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四、组织灵活多样的生活活动

1、活动的趣味性。

兴趣是行动的动力,是幼儿能够主动参与某个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的前提。幼儿园生活活动每天离不开加点、盥洗、睡眠、劳动、入厕,如果周而复始,一成不变,幼儿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在生活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如:加点前,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教师会在干净的小手背上贴上一朵漂亮的小红花;加点时,要求幼儿大口咬着吃,不要把残渣掉到桌子上;吃鸡蛋时,比比谁剥皮剥得又快又干净,奖给他一个用蛋壳做的小玩偶;午睡时,睡的好的姿势正确的幼儿会在醒来后得到一面小红旗等等,老师的每一次奖励,都会令幼儿高兴万分。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丰富的种植活动,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种植园,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播种、施肥、浇水、拔草、捉虫、收获,当幼儿拔起一丛丛的花生,欣喜地看着一团团的花生果欢呼雀跃时;当幼儿用小手从棉花壳里轻轻地抓起那白白的、软绵绵、毛茸茸的棉花时,那种收获的幸福画面是多么地生动,这不仅仅是幼儿认识了农作物,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学会了生活的技能那么简单,更可贵的是幼儿在种植园中亲身体验了劳动生活的整个过程,锻炼了幼儿吃苦耐劳的精神,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丰收的喜悦。

2、生活活动的规则性

幼儿园的许多规则,都是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后制定的。虽然刚开始幼儿提出的规则还不全面,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会将不合理、不全面的规则进行调整、补充。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由幼儿设计了各种小标志,时刻提醒幼儿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如:鞋带开了自己系、手脏了及时洗、不要践踏小草、不乱跑、节约用水等。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小小检查员”,在幼儿园里,每天有幼儿轮流充当小检查员,检查监督老师、小朋友做的怎样;在家里,幼儿负责检查爸爸妈妈做的好不好,东西是否放整齐?衣服是否洗干净?饭前是否洗手?早晚是否刷牙?有许多幼儿还自觉地帮助大人整理房间、洗碗筷、择菜、打扫卫生等。这一活动不仅监督了别人,也督促幼儿自己争取做到最好,进一步强化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生活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生活活动,使幼儿学会了要能适度地等待、轮流;懂得谦让、分享、约束自己;会在有困难时求得别人帮助,同时理解、谅解、帮助他人;与人礼貌交往;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了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观念。我们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机会对幼儿实施教育,并运用良好的教育技能,帮助幼儿积累已获得的生活经验,在人生早期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为他们的人生打好根基。

如何开展生活活动

门村镇门村幼儿园

付永秋

第二篇: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活动小结

2012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适合中班幼儿的方法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个法则。

1、情景演示法

对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她们的思维方式依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在引导孩子建立某一习惯时,仅仅依靠语言的提示往往不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收玩具后,总会发生有孩子晚到自己座位的情况,这时,别的小朋友已经一个挨一个坐好,晚来的自然难以插进去。他就只好站着干着急,已落座的小朋友也不知道主动帮忙。一开始老师口头教给孩子用“请你让一让”或者“把小椅子放在最旁边,然后让小朋友一个一个移位的方法”来解决,可我发现告诉他们方法,当时是解决了,可下一次又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于是,改“语言提示”为“情景演示”,让一排孩子来演示遇到这种情景下该怎么解决。有孩子们现场的表演,形象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一次、两次、三次,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2、简单清晰法

简单清晰法要求教师在养成幼儿某一习惯时切忌繁琐与多变。老师所提的要求务必要简单,交待时要清楚,这样才能使孩子们较容易握。

3、统一协调法

由于一个班级由两位教师执教,因此,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两位教师的统一与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从幼儿良好习惯的建立到习惯的最终养成,两位教师之间的统一协调必须经过前期讨论,实施期观察,效果沟通三个阶段。

前期讨论是两位教师共同商议制定出班级幼儿需要形成哪些好习惯,形成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具体的实施步骤。

实施期观察是两位教师从不同视角观察幼儿在形成习惯中的一些表现并及时做好交流。

最后的效果沟通,两位教师或者是分享指导策略成功的喜悦,或者提出更可行,更有效的计划。通过两位教师步调一致的引导,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将更为顺利。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进行一日幼儿园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伴随幼儿逐步成长并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品质。又因为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做有心人,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环境与氛围,并用自己的行为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们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2013年春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至关重要,如果给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一生,否则遗恨终生。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今后要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发展,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结合活动课的科学安排,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保教活动中从小事做起,逐步教育孩子把使用的东西放回原处,如幼儿在玩完玩具后要将其放回原处,凳子不坐了将其推到桌子底下……通过做一些琐碎的事情,根据教师的要求逐步教育孩子“总是把东西放回到原来的地方”。

二、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结合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方式,引导孩子把使用过的东西、玩具等摆放整齐,教育孩子帮助老师或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摆桌凳、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洗手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

三、正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手、洗脸、穿衣服、穿鞋袜,自己整理书包、玩具等,在教师的知道下做这些事情,逐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造就了许多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行为规范的典范人物,在保育活动中我们向幼儿宣讲模范事迹,英雄任务的童年故事,启发教育幼儿学习英雄,取信于人、说话算数,逐步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对别人负责,不讲空话、大话,逐步养成说了就做的习惯。

2013年7月2日

陈秋帆 肖婷

2013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完美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重视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的。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园和家庭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其表现是在课程领域里实现多种经验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追求家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要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园一体化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其中幼儿园应采取主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中,今学期我街道制定以下计划:

1、制定家园联系表

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立的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好★中△差╳,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幼儿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坚持每天给予认真的记录,每周的情况在周五下午总结,经过老师认真细致的整理和统计工作。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老师在集体中进行表扬,并作为“评选学园四星”的标准。设置“小红花园地”,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讲卫生、爱劳动小红花,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谁的进步大。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抓住时机,多采用正面教育,鼓励幼儿的进步。例如:某某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家园联系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几月几日妈妈在备注栏里记下这样一段话:某某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既认真又耐心,系出的鞋带非常好”。家长们都说自从有了这个表后,孩子们变得懂得听话多了,家园联系表就象老师教给家长的神奇法宝,孩子们都一个个变了样。

2、各园设立家教园地家教园地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连心桥”、“回音壁”、“请您关注”等栏目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回音壁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

3、组织家教沙龙利用家教沙龙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教育,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孩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了解到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绢,也要为别人做一点事。如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帮助爸爸妈妈摆放碗筷等。家教沙龙的内容组织也可以是让有经验的家长谈谈教育幼儿的体会,或者是通过电教手段请家长观看从幼儿礼仪和幼儿行为规范的录像,运用各种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继续开展《牵手两代》亲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发动家长配合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爸爸、**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从而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又如我们开展的“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自己设计服装、道具,自己当评委,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这极大地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向灾区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铭尔小朋友将两本新书精装本带来了,并在书面上写着“灾区的小朋友,我爱你们”,表达了一股童贞般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5、开展家长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几代同堂家长会、座谈式家长会,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要,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家园联系,共同教育好幼儿。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总是教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家长参与性不够,主动性也发挥不出来,很多关于幼儿在家里的个性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没有与幼儿园及时沟通。而以座谈会的形式,就能以家长们关心的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的幼儿行为习惯现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等,进行交流、互动。家长们可以在座谈会上谈论自己的各方面家庭教育困惑,如幼儿怎样在家长指导下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人,家长会也真正起到向家长宣传教育新形势新观念,听取家长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措施的纽带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

2013年1月4日

何燕 陈小娟

2014年春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年过去了,孩子们在幼儿园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一年。我们三位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班中小朋友之间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通过一学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从心里感到欣慰。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做好工作,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班级开展工作的保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注重多途径、多渠道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我班个别幼儿任性,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与同伴活动时常常会发生争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教育措施:首先在集体教育活动中,通过“好伙伴”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懂得我班全体小朋友都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好玩的玩具一起玩,好吃的东西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并抓实例引导幼儿分析:他们为什么争吵?争吵时表情动作如何?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以此让幼儿感受争执带来的坏处;再抓个别教育,针对班上有争抢行为突出的个体,如杨哲涵、张家奇等进行教育,注重培养他们的分享行为,如在平时的各类游戏中,通过适时地引导,通过让他们向其他幼儿“借玩具”的形式学习交往技能,从而使他们懂得在别人同意之后,才能拿走玩具;还有树立榜样,通过发小红花、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等手段,激发幼儿改正缺点,争取进步的愿望。通过我们三位老师一年来的耐心、细致的教育,孩子们懂道理了、讲文明,渐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文明班风。

二、以健康、安全为核心,认真细心地做好保育工作

中班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独立性还比较差,我们从幼儿的吃、穿、行、睡等方面入手,细心地关怀和照顾好每一位幼儿,做好午餐、午睡管理工作,通过“看谁能得小红花”的评比,让幼儿安静文明进餐,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本学期来很多地方发生手足口病,这种病只在五岁以下幼儿中传播,作为中班幼儿,大多都在四到五岁间,我们更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及卫生教育,向幼儿做好宣传预防手足口病方面的知识教育的同时并在班中做好消毒工作.午睡时我们加强巡视,注意幼儿的冷暖,个别体质弱的孩子(如张文婷、郭泽惠等),午睡时常常会出许多虚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让家长尽可能给幼儿穿便于穿脱的外套,睡前脱起床穿上,不让他们醒来后着凉,能安静入睡。平时注意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发现幼儿咳嗽、发烧,及时与家长联系,请其休息,平时积极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饭后组织幼儿散步,增强幼儿的体质。

在安全工作上,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隐患。小朋友每天做操、游戏、散步及一些活动都要上下楼梯,个别调皮的孩子会做些危险的动作,如在楼梯上跳着走、有的幼儿东看西看,边走边说话等,埋藏着不安全的隐患。于是我们先请小朋友说说走楼梯中的危险有哪些,小朋友说到了 “一步一步跳着走楼梯很危险”、“走楼梯不看前面,东看西看边走边说话很危险”、“走楼梯抢前跑得快很危险。”“走楼梯推来推去、挤来挤去很危险”;接着组织幼儿讨论怎样走楼梯能保护自己、关心小朋友?排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走,不做推、挤、抢前、跳等危险动作。这样做后幼儿主动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健康教育深入到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本学期在园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们能认真、负责、耐心地做好班级日常工作,贯彻“保教合一”的理念,用心去教育孩子,用情去培育孩子,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良好的班级风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2014年1月3日

何燕

陈小娟

2014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对中班幼儿尽早进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与教育,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疾病,传染病的发生,以确保幼儿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在本学期,我园根据班级幼儿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吃东西不挑食,蔬菜水果,各种食物都要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吃东西时不说话细嚼慢咽认真吃,正确的使用筷子,不撒饭粒,不剩饭,吃完了碗里的饭菜再喝汤。用完餐之后的碗筷要放进固定的盆子里,不乱摆。通过培养班级中的绝大多数幼儿都养成了良好的用餐习惯。

2·午睡时,为幼儿盖好被子,不咬被子角,不扯棉絮的线头。脱下来的鞋子要摆在固定位置,衣服放在床角。睡觉时不用被子蒙头,保持良好的睡姿。对于够个别爱咬被子角的幼儿,每天提醒,及时纠正,耐心细致的告诉孩子,咬被子角不卫生,容易生病。午睡时随时巡视幼儿的午睡情况,发现蹬被子的,蒙头的都及时为其盖好被子。很多以前在家中从不午睡的幼儿,这学期都能跟大家一起香香的午睡了。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自己穿衣服,鞋子,并能扣好扣子,拉好拉链。变得很能干。

3.礼仪方面,会主动打招呼,会根据场合说谢谢,对不起。

2014年12月27日

陈小娟 肖婷

2015年春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根据《纲要》的要求,我们与家长共同探讨对幼儿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将我们的点滴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分享,也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帮助。在与家长共同的教育中,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改变过去忽视家园共育的问题,从实践中,我们三位老师深切的感受到幼儿教育需要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协调一致的教育、要求,孩子是很难真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孩子固然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诱,同样也离不开良好家庭氛围的营造。借此机会,我们将与家长在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些做法,与现场的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和分享:

首先,通过多种形式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一是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初,我们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同时了解家长的一些想法及做法,更好的促进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提高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方法。第二,召开家长会,互通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帮助家长明确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意义,向家长讲解在培养幼儿习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等。第三,设计了行为习惯的评比表。为了让家长从中了解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不足,使家长有目的地进行配合教育,我们设计了“好孩子真棒”评比栏,力图改变家长的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不适宜的方法,注意从正面对孩子加以鼓励、赞扬、引导。孩子的变化让家长非常欣慰。

其次,向家长介绍科学的教育方法。如:我们就建议家长为孩子创设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关爱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进餐的愉快,改变了有些家长不注意孩子的进餐环境的行为。比如孩子经常在一种嘈杂、混乱的环境中进餐,常常不愿意吃或被追、逼着,吃家长也不以为然的现象。又如针对孩子以前进餐时容易包饭,挑食等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进餐活动中我班三位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加以教育和引导。我们除了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外,通过情景演示法、经验提取法、交流讨论法、探索操作法等,还不时请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之中,不仅让孩子认识到挑食浪费的害处,还让家长了解和学习了习惯培养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孩子们现在进餐时挑食和浪费现象减少了,身体素质得到改善。取得了幼儿行为习惯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在与家长共同商讨适合该幼儿的具体教育措施及方法时,我们采取为幼儿建立成长档案(包括照片、VCD、观察记录表等)的方式,将每个孩子在园的具体行为表现、习惯的养成等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提出教育建议,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如:通过档案袋记录的幼儿行为表现、习惯的养成等现象进行记录和分析,让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做到心中有数,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表现采取适应的教育方法。在与家长的互动中,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真正达到了家园共育的效果。如我班的周

展旭小朋友,以前对任何活动都没有兴趣,在活动中,表现得好动,倾听习惯差,孩子的自律意识、规则意识都差,需要进一步培养。我们将他的这些表现记录在成长档案中,通过与家长一起分析沟通后,让家长了解到展旭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分析原因,使他的父母知道是因为对他的溺爱和娇宠,什么事情都任由他做而造成的,改变了以前家长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而忽视习惯养成教育的观念。在了解和仔细观察、教育中,我们发现了展旭的一个特点:喜欢别人表扬和鼓励他。于是,我们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进行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不断强化他的好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机率,并将展旭的表现及时告诉家长,请家长在家里也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展旭也有了参与活动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展旭也被小朋友评为是最有进步的小伙伴。

从以上教育效果看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园双方的共同配合。在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我们与家长同样有很多的感触,为我们今后的家园互动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2015年1月3日

肖婷

陈小娟

2015年秋季中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本学期,我园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全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写好每一篇观察记录,精心准备好每个教育教学活动。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现将本期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了切实在可行的学期研究计划。为本期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目标、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本学期我们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目标,调整了研究步骤,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组织了“幼儿良好行业习惯养成”教研观摩活动,家长走进幼儿园来观摩活动,使家长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研究工作,开创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二、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确定了实验班,形成了领导指导、实验班引路、其他班级积极参与的格局

为了研究工作在全园铺开,我们成立了以李园长为组长,戴副园长为副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确立了大

(一)班、大

(二)班、中

(一)班、小

(一)班为实验班,其余班也积极投入到了研究工作当中。李园长经常亲自参加研讨活

动,给予教师们专业性指导;戴副园长全面负责指导教师们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教研组长和实验班的教师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幼儿园组织教师每星期召开两次集体研讨,共同讨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慢慢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样就形成了全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形式。

三、从细微处着手,教师的教研工作做得踏踏实实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的研究工作做得细致、踏实。实验班教师坚持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每个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并认真写好活动反思,非实验班教师也坚持每星期写一篇观察记录,每星期组织一个行为养成主题活动,教师们还积极总结经验,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经验总结。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为研究工作推波助澜

每个班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都注意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利用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访等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表现,和家长共同讨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改变幼儿不良行为的策略和方法。为了让家长更加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把家长请进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观摩活动向全体家长开放。兰晓英老师的《小剪刀,我爱你》、杨春蓉老师的《危险的火》、梁碧帆老师的《你好,再见》、甄银华老师的《天冷了别冻着》、张建萍老师的《猜猜我有

多爱你》„„从不同的角度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虽然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许多经验,但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1、教师们的研究工作浮于表面,缺乏专业性的理论知识,研究水平和文字概括能力还有待加强。

2、“行为习惯养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过于简单,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活动中说教的成分过多,今后要注意寓教于乐,把教育活动组织得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教育意义。

3、在日常工作中,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注意持之以恒,没有把活动中的培养目标延伸到一日常规当中,进行反复训练。

4、“5+2=0”的教育仍然存在,家园联系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观摩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家园协作,尽量避免“5+2=0”的教育,多给家长讲一结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指导家长在家里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2014

2015年秋季中班幼儿礼仪习惯培养活动小结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的日益增多,人们对礼仪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礼仪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刚升入中班的我班幼儿,他们积累的还是小班自娱自乐的游戏体验,伴随生理的日益成熟,渴望与伙伴交往游戏的欲望逐渐强烈。但是由于对基本礼仪经验和交往技能的欠缺,存在生活中不知道怎样待人接物、友好相处,交往中更多表现出胆怯、退缩,或因矛盾冲突而埋怨告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提出的:“鼓励幼儿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初步学会轮流、分享、谦让,互助与合作”的培养目标。本学期我们确定了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大胆尝试创设适宜的同伴交往情境,探索适合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方法途径。

一、创设环境,在行为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认为:让幼儿体验和感受,在自己的动作中认识世界,会形成更牢固的认知体系,顺应幼儿的兴趣,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在自己的认知体系中建构自己的经验。良好的礼仪习惯是社会性行为需要给幼儿的道德认知,而更需要经过体验进行行为实践。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为此,我在班内创设了“学好样”这一活动墙面,平时一看到幼儿有好的礼仪习惯,立即拍下来做成好习惯图标贴在教室里,大家都以自己的好习惯标记图能贴在教室里引以为荣,幼儿从快乐、光荣的情感体验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抓住挈机,在移情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到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运用这样的理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抓住挈机,采取体验法,遵循正面教育原则选用现实情境或创设人为情境,辅之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幼儿观察想象,体验感受,想象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从而知道正确的交往方法,处理好相互间发生的纠纷。

中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为一些小事情小朋友之间很容易发生分歧,甚至纠纷。比如,当幼儿为一件玩具争抢不休时,我则会在一旁观察,把幼儿自己协商解决矛盾的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不友好行为体验到不谦让则游戏会无法进行下去,从而学会共同商量解决出现的矛盾。当幼儿间的矛盾解决后,对于谦让的小朋友我就会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个别礼貌行为较差的幼儿,我就利用移情体验法对其进行个别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有一次早晨,孩子们在户外活动,玩得非常开心。这时,我忽然听到“哇”地一声大哭。原来,那个好动的涵涵把小喆撞倒了,涵这时不以为然地说了一句“对不起”就离开了。看到这一情景,我知道涵只认为自己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没关系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后果。于是,我赶忙叫住了他,并伸手将瑞小朋友轻轻扶起,一边哄着他一边问:“你为什么哭呀?”“疼!”“涵跟你说对不起了,你还疼吗?”我故意奇怪地问。“疼。”喆答道。听了瑞的话,我问涵:“你摔过跟头吗?”涵点点头。“你摔跟头时什么感觉?”涵低头说:“疼。”“那你疼时希望别人怎么办呢?”我问。“揉揉。”他想了想小声说道。然后蹲下去用他的小手给徐喆瑞揉搓,嘴里还说着:“疼不疼?”他这样一来还真见效。刚才还在哭的徐喆瑞竟然有点不好意思了,嘴里说着:“没关系,我不疼了。”看见涵认真地做这件事,我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你看,光说对不起,瑞还在哭,说明他还疼,还委屈呢。你帮他揉一揉,他的疼痛就减轻了,他也很快地原谅你了。”他点点头。看着他俩又在一起玩耍的背影,我想: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在处理孩子之间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对他进行移情体验教育,让他想象自己处于别人位置时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行为给同伴造成的影响,使他能够站在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达歉意,真正理解“对不起”的含义,从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习惯的培养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幼儿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

例如:语言活动《小熊你早》,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学习这故事,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孩子们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还有我发现我班幼儿对打电话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喜欢边用手当话筒边假装和同伴说话,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又不知道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加上幼儿打电话也缺乏生活经验,虽然想打电话,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电话,因此,我就通过语言游戏“小老鼠打电话”让幼儿体验到打电话的乐趣,知道一些打电话的礼仪,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在美术游戏活动“画‘脸谱’”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面部表情,注意人们喜、怒、哀、惧的不同情感表现,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感,尽量用语言与积极的态度表达情感,知道笑着的脸最美丽,要使自己高兴,别人也高兴,大家高兴才是真正的快乐。音乐活动 “好朋友”,让幼儿知道同伴在一起要你帮我,我帮你,这样才是好朋友。

通过了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幼儿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方面的知识。

四、开展游戏活动,在角色体验中巩固良好的礼仪习惯。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仪教育,并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意义。在游戏中,幼儿为了把游戏玩好,在与同伴交往,与材料交互作用过程中乐意抑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角色过程中要实现角色转换,进入他人角色并体验他人情感和经验,从而易习得该角色的行为。为此,我们尽量创造条件开展角色游戏。如:为了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说不同的礼貌用语。我们开设了“娃娃菜场”“娃娃水果店”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娃娃家”开展 “做客”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请喝茶”,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同时我们指导幼儿将游戏中对角色的礼貌要求迁移到晨间入园、课间交往、家庭生活、社会活动之中,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使礼貌用语产生行为效应,让孩子们真正养成习惯。

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孩子常常会说“不要紧,我来帮你”“我自己来。”即使输了或做错事了也会说“以后好好练,你能赢的”“我错了,以后一定改正”发生争执后会说“我们还是好朋友。”在一次建构游戏中,调皮的我班小朋友小鹏,用大花片插了一辆摩托车,开心地开来开去,叫其他小朋友来看,周政走过来不小心碰了一下,摩托车的轮子掉了下来,当时小鹏脸色很不好看,周政忙说“对不起,我来帮你装好”。瑞不好意思说“你是不小心的,我原谅你,还是我们一起来装吧!”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尝试,我们深深感到孩子们确实变得懂事、礼貌了,一些老师高兴地说孩子见到她就会主动地问好,有时在路上遇到也能听到他们的招呼声,让人感到真愉快。许多家长也反映孩子胆子变大了,家里来客人能主动打招呼并招待呢。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我知道:好的礼仪习惯正逐渐在他们身上养成。

第三篇:中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中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

1、什么是习惯?

就是重复或者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

2、有的家长认为习惯嘛,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了,但是我却说养成好习惯很关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好习惯。英国人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儿童的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就归于自己的习惯。

名人的好习惯:我们孔老夫子博学因为他养成了每事问的习惯;我们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因为他有一生唯谨慎的习惯。还有鲁迅先生的随便翻翻,孙中山的天天读书,毛泽东的多思考。我们不是要去争做名人,但至少告诉我们一个良好的习惯,将使人一生受益。

事实也证明一个养成了有条理,讲效率(做事情不拖拉)习惯的孩子,迁移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做作业,完成任务有计划,今日事情今日毕,有助孩子的成功。相反一个生活无序,东西随便乱放,学习缺乏计划性的人,不仅影响学习工作效率,而且常常会吃尽无序习惯的苦头,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孩子一会看书,一会又看那本书,一会想做这个,一会又想玩哪个。结果什么都没有学会,其实主要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习难改。

那么幼儿时期应该培养那些习惯呢?

一、生活卫生习惯

良好的习惯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生活习惯是最基本的习惯,她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习惯。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要求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安静入睡并有正确睡觉姿势,饮食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等等。

我班孩子在生活卫生习惯方面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能讲卫生,自己洗手,起床后嗽口,但也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1、遇到自己喜欢的,就吃的很多,自己不要吃的,放到别人碗里,或者悄悄的扔到地上,桌子上。

2、个别幼儿吃饭速度很慢,本来自己可以吃完,如果老师不强调的话,就悄悄的把饭倒掉。

3、个别幼儿中午不睡觉,或者入睡速度比较慢,没有良好的休息很难保证下午活动时有精神,到了上初中后这种差别就看出来了。

二、文明礼貌习惯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说过: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礼貌看起来是一种外在行为,但实际上他反映了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了一个人的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文明礼貌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地打招呼,大人问话要认真听,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姿,遵守公共场合秩序,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产,遵守交通规则。

三、劳动习惯(自理能力)

幼儿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要要求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图书,另外帮助家长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爱惜粮食,不浪费等。

四、学习习惯

到了中班,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耐心倾听的习惯,这样还是上小学了,他们上课能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上课的效率就非常高,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课外时间经常玩,而学习成绩非常好,而有的孩子看似很努力认真,效果却不佳,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倾听的习惯,没有好好把握上课的有效时间。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认真思考的习惯,有的孩子比较听话,从不给老师添麻烦,而在活动时表现不够积极,不管什么好象和他都没什么关系,思想上比较懒惰,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人云亦云,而有的孩子上课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等,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

2、焦虑过度。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不好不觉得丢面子。

3、注意分散。学习动力缺乏会使注意涣散、兴趣转移,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因而对学习以外的事反而兴致勃勃,不惜花时间,常常喧宾夺主、主次颠倒。

4、厌倦、冷漠的情绪。

5、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

6、学习无目标无计划。

怎样注重对这些习惯的培养呢?

一、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立规矩。例如自己的玩具、小书架、抽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的。从小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立下规矩然后一直坚持,引导孩子逐渐养成了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方法对头:好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立规矩需要坚持也需要采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赏来激发幼儿恒久实践的意志。比如培养孩子玩好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咱们帮他送回家吧,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呢!”用这种方法帮助玩具找家的游戏方法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出要求要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拾好了之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之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重复练习的机会。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良好稳定性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不要求就听之任之。当前对家长来说,最难的也就是严格要求,将爱和严格结合起来。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里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买零食的,但是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心软了,常常迁就,退让,直到败下阵来,以至发展为有求必答应,养成了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家长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取得成效的,这就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和严格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耐心地训练的结果。所以,所有的常规一经提出之后,必须履行,并引导孩子努力地去遵照,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四、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特别需要教育者的一致。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反馈孩子在家表现好与不好的事情,老师再根据这些情况进行鼓励和表扬指正,对孩子良好的习惯不断的强化,并督促孩子改掉拖拉等不良习惯,这样家庭与幼儿园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就能取得好成绩。但有时往往会出现5+2=0的情况,5天在学校里老师是这样要求的,而到周末回家表现却是另一种情况,我们要求孩子自己穿裤子,而很多爷爷奶奶都是包办,孩子中午在幼儿园一直坚持午睡,但周末在家可能会不睡觉

第四篇:如何培养幼儿午睡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午睡良好习惯

睡眠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然而,我们在幼儿园却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某某小朋友在床上象热锅上的蚂蚁,翻来覆去,可又不得不躺在床上,从而产生焦虑、怒恨等不良的情绪;有的抬头东张西望、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唱歌哼歌,并不停的做一些不良的小动作,象咬被角、挖耳鼻、玩小物件,吸吮手指、打口水仗,有蒙着头睡觉等,还偶有的发生梦惊大叫,到了起床时间醒不来,起不了床,午睡成了孩子们的负担。因此,消除幼儿午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高幼儿睡眠的质量就成为了极其重要的问题。

分析幼儿午睡问题的原因,从家庭中看:部分幼儿由爷爷奶奶带的或由保姆带的,过分的宠爱,在睡眠时间上由着孩子的性子,高兴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早上懒得起来,来园时间不仅晚,影响学习,还影响了午睡质量。也有的是因为照顾孩子的父母或保姆对正确的睡眠姿势认识不够,忽视其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平时目视无睹,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改善幼儿午睡现状的对策

我们着重从如何改善幼儿的午睡状况进行探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进午睡时间

根据个别差异,调整其午睡时间:

不同的孩子由于年龄、生活环境、先天素质、健康等原因,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并由此带来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需要。午睡时发现,有的早睡晚醒、一觉睡足的,像Ashley,戴燃,子优,明明,诚诚,天天,能很快入睡,到起床时还是睡得较香,老师会先请醒了的小朋友起床,后叫他们;言言是属于早睡早醒的,她可能上次厕所后就难以再入睡了,安静地躺床上,可是静不下心闭眼再睡会,就等着先起床。晚睡早醒的有范路易、张兆顺、竺子宸,等到要起床时,就迫不及待等老师来。晚睡晚醒的像沈嘉良、赵容凡等等,一旦到起床,老师便不忍心叫醒他们,非要到最后两个再叫起来。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老师就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和需要作出个别的对待,或者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充沛的,我们可以采用让孩子自己安静躺床上静下心,或者让孩子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在过程中,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发出声音。总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和接纳,满足睡眠少的孩子,带给孩子一份安全和尊重;另一方面,孩子从中获得自信和自爱。

(二)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1、改变幼儿的睡眠姿势。

幼儿的睡眠姿势千姿百态:有张着口的,有像小狗似趴着睡觉的,有蒙着头睡觉的。但从卫生学角度看,一个人的睡眠姿势对人体睡眠的生理效应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医学卫生资料都告诉我们:俯卧睡眠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张口呼吸睡眠,会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久了易引起“漏斗胸”;而蒙头睡觉,会因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致使醒了也不解乏。因此,我们把培养正确的睡眠姿势列为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关键。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形式引导幼儿能自然地以正确的姿势睡眠,并充分利用图片让幼儿直接观察错误的睡眠姿势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老师给予经常性的提醒,在巡视中及时改正不正确的姿势。

2、采用及时补强法。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多伯森曾提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并且要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应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扬。可以说,成人的表扬,特别是老师的表扬是幼儿阶段学习进步的一个最主要的动力。因此,在班里开辟一些用于鼓励表扬的专栏,我做到了吗?并根据一个阶段的生活常规教育要求进行评价记录。小朋友能遵守午睡纪律规则,就在午睡那一栏上贴上一个小标志,作出及时的鼓励,并用语言给予肯定和赞许:“你睡得真好,希望明天还这样。”及时的补强使他们感受到你对他的满意,奖励了良好的行为,鼓励了幼儿上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会努力地使自己能坚持让老师感到他还在不断地进步,从而使这种行为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

3、采用个别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根据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班上有个孩子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尿床。通过了解幼儿在家的时候就有这样现象,家长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正常情况,没有给予过多指责,还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发生这样情况,会影响情绪、伤害自尊心。当然,老师也会体谅,会安抚孩子情绪。老师的义务,不是仅帮助孩子换衣裤而已,更需要在幼儿园里给予及时教导。在他尿湿后,老师绝不大声宣扬,及时帮助更换衣裤时,也会好好和孩子讲道理,你已经长大了,自己能知道什么时候想小便,睡觉前先去小便,睡醒还想小便,就及时告诉老师或自己下床去厕所。我们一次次不厌其烦地耐心和他说,通过次次鼓励与督促,现在这个孩子已经非常棒了。每次上厕所,能自己主动起来,不再尿湿了。通过这样的个别教育,我们既尊重了孩子、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也教育了他,可以自己及时去上厕所,不再经常尿床。

(三)做好睡前准备工作

从快乐的游戏到安静的睡眠,这中间需要有一个心理适应过程,教师和家长对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调查中看:有的认为睡眠前做什么跟睡眠无关;有的虽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重视,实际上,在睡前营造一些睡眠气氛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在平时,我们不难发现;个别具有典型“午睡问题”的幼儿,常因为是贪玩,强打起精神,直到实在太乏了,情绪就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困闹。这主要的原因在于兴奋过度,抑制过程受到破坏,常听说:困大发了反而难以入睡,有一定的道理。

1、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整洁、安静、通风、温度光线适宜。

2、合理安排午睡前的活动,睡前过分的运动易引起幼儿兴奋、神经紧张。

在午饭后,我们注意为幼儿安排一些安静放松的活动,使入睡时情绪安定:看书、折纸、玩娃娃家等。或分组按幼儿的意愿活动,自己选择图书角、音乐角、美工角、娃娃家的活动区,组织幼儿散步等。

3、睡前入厕工作。

平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个别的幼儿因睡前玩得太开心而忘了小便,午睡不到两、三分钟就叫:老师,我要小便。而其他某些调皮的孩子也就跟着凑热闹:老师,我也要小便,我也要小便……,结果,影响了整个班的睡眠。因此,我们在午睡前10分钟,做好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的工作。对个别不想或不愿意者,教师作好细心观察,及时督促。幼儿大小便后,要求他们轻轻地进午睡室,自己安静地上床,对个别情绪易激动者,教师更多的采用亲切柔和的言行态度,拍拍他的背、摸摸他的头,使幼儿转移注意力,使他自然地安静下来,以保持一种安静的氛围。

4、营造午睡气氛

采用场景、音乐催眠法。在睡觉前可以让幼儿听着和缓优雅的旋律、节奏舒缓宁静的音乐:摇篮曲,红河谷等,轻声进入午睡室,并用手势代替语言,暗示幼儿尽快入睡。多用鼓励性的动作夸奖他们,翘翘大拇指,轻轻地安抚他们的头部,使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温馨感。另外在午睡室的墙面上可以布置一些符合午睡环境的星星,月亮,小动物,小朋友睡觉动态等等,来增强幼儿睡觉的欲望。

(四)加强午睡管理

1、建立合理的午睡制度,并严格执行。

幼儿午睡期间,闲人不得入内,不得在午睡室里聊天,做到走路轻,说话轻,保持一个祥和的午睡室。

2、加强午睡管理

教师随时认真地巡视幼儿午睡,细心观察幼儿的举动。孩子身体不适或生病时常会反映在睡眠上,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在午睡以后,精神呆滞、面带潮红、呼吸急促、预示着孩子发病了;个别孩子好动好奇,不知深浅,常常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特别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乘老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我们曾发现过安安在睡觉时,玩回形针;仔仔在睡觉时,嘴巴里吃着小玩具;这都是非常危险的,老师要及时劝阻,并给予教育。因此,教师要克服孩子睡觉时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教师及时作好午睡记录,并与配班老师密切配合,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幼儿有时睡前喝水喝得太多或个别有尿频症的,老师就要有意识地对个别孩子加以观察,耐心地督促、在一定的时间轻轻地提醒他,共同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五)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个小时或几天之内养成,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光靠幼儿园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我们一起提高认识,改变教养态度,从而使家园步调一致,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在培养孩子正确睡眠姿势的问题上,我们首先要让家长明确一个人的睡眠目的就是为了使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获得充分的休息,而培养孩子有一个正确的睡眠姿势,就是为了让孩子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呼吸和血液循环得到畅通。我们可以通过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幼儿在家睡眠状况,对晚睡晚起的幼儿,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幼儿按时睡眠、起床、来园、使幼儿的午睡时间与晚间的睡眠得以协调。在克服幼儿不良行为方面,我们首先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独睡的习惯,对不肯独睡的幼儿,与家长共同分析其原因,通过故事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然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幼儿过渡到一个人独睡,对其间还发生的不良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阻止、及时纠正。并要求孩子在幼儿园也如此,在家里也要坚持。另外,要求父母对孩子的吃、睡、拉等进行妥善安排,做个有条理的父母,带孩子出去拜访亲朋好友时,逗留的时间不应错过孩子的睡眠时间,节假日玩耍,不要玩得筋疲力尽,总之,要为孩子建立起合理的生活节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自己知道该上床了,就能很快入睡,达到玩得高兴,睡得踏实,学得有劲的目的。

第五篇: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实于行为习惯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要了解良好习惯得先知道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譬如走路,便是一种习惯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

人类的行为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有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举例来说: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偷人家的东西,他的父母不直接的加以纠正,那无异是一种间接的鼓励,后来他就会慢慢养成一种偷的习惯了。所以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良好的习惯是指符合当前社会规范和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认知学习诸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习惯是有规律的、整洁卫生的;独立的、不妨碍他人的;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它可以使幼儿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适应行为。

根据有关调查说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二是渐进性。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三是反复性。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而且,幼儿期善于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和成人教导,他们正处于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的关键期。“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育不当,把握不好,这一时期常常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书中告诫家长说:“自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正确合理的起始教育,要比在教育的矫正工作容易得多。

幼儿期应该形成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认知学习三方面的稳固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这时形成的行为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有很大的惯性力量,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会自觉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动力定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作息定时、独立进餐、安静就寝,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讲卫生、爱整洁等,可以保护幼儿娇嫩的器官,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品德习惯,如文明礼貌、友爱同伴、诚实勇敢、爱集体、守纪律等,可以发展幼儿活泼的性格,适应集体生活,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良好的认知学习习惯,如观察敏锐、注意集中、勤思考、爱提问、坐姿和写姿正确,爱护玩具和图书等,可以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启迪思维与想象,提高学习效率。

一对双胞胎男孩,15 岁时双双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人们纷纷向其母亲请教育儿秘诀时,该母亲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就抓,这就是我的秘诀”。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确实,礼貌习惯好,思想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就能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英国的洛克更是认为:“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儿童的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我在咨询中接待过不少中小学生家长,他们所咨询的问题大多是有关如何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从家长所咨询的问题看这些孩子身上的各种不良习惯,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自身健康。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我反复思索过这句话,感到极有道理。因为,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但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养成不良习惯等长大了再想改掉就难了。

家长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应着重培养哪些习惯呢?我认为应该是以下三点:生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劳动习惯。那么又该怎样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呢?方法如下:

1、立规矩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2、方法对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培养两三岁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成效,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

4、教者要求一致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家中的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要强调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要孩子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父母亲和家人。要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如果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习惯的。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在培养幼儿生活卫生良好习惯方面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在进餐时就要孩子养成不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讲故事的好习惯,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地方,要养成饭后擦嘴、漱口和习惯;又比如睡觉前要小便、学习自己脱衣服的同时要养成既叠好又不乱放衣服的好习惯;在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二、在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方面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时,可让孩子和更多的人相接触,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其中有成人也的年龄不同的儿童。让孩子认识和各种人的关系,懂得用不同的称呼叫人,知道在各种不同环境和场合的人怎样交往。如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问候,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到别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人家的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要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三、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方面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尽然如此重要,特别是大班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他今后入小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孩子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学习情感、学习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如:有的孩子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习惯。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子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可以给孩子们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让孩子明白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让他们知道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做作业时不讲话,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幼儿养成更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躺着看书,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一要积极动脑想办法、二要勤学好问,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

什么事情等。

下载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活活动与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这就是说,良好的习惯是可以通 过教育来实现的。幼儿期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期,应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大影响。孩子的命运从思想、行为开端,但要落......

    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精选五篇)

     幼儿园家长学校讲座: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内容。 二、发挥幼儿......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合集)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一个人的行为、语言都折射出一个人的习惯、修养、内涵。这些品质的体现,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环境和所......

    用儿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用儿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留守儿童的父母或是忙于生计常年外出打工,常常让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往往只注重足物质与生活必需的保障,缺乏必要的行为、习惯教育,......

    以六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五篇

    以“六法”促幼儿习惯养成 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的阳光儿童 以“六法”促幼儿习惯养成 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的阳光儿童 幼儿期是儿童接触社会,溶入社会的初始阶段,也是......

    对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对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爱心加耐心,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出现哭、闹、喊、跑、不肯吃饭、不肯上课的情况司空见惯。为了改......

    培养幼儿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培养幼儿养成午睡的良好习惯 睡眠是人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种活动,是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没有好的睡眠就没有好的身体。宝宝睡得好不好,不只是家长和老师烦不烦的问题,而是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