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效果与问题分析
摘要: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成效,也有其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就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运用的效果和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效果;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083-03
对外汉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重在强调语言的意义,它也跟功能交际法一样强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但同时从更广泛的层面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从设置真实的汉语语境、从语言任务的完成中让学生自然习得语言,强调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来参与语言学习的过程。因此,弥补了功能交际法的上述不足,是一种包容了交际法而不是取代交际法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执行任务的环节中,自然地产生使用该语言点的冲动,进而使用语言,达到习得目的,而最后的任务评估环节,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与分析,巩固语言产出。
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的成效
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留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主动认知的前提下,提高了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够真正兼顾到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度。教师布置的任务是综合运用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的活动,学生围绕这一活动展开讨论和想象。在完成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必定经历词语的选择、句型的运用、语法的应用,以及口头表述、判断和综合概括等环节,无形中提高了语言的综合运用水平。
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针对不同国籍的学生,任务型语言教学会做出教学调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课堂的参与性,教学强调的是学生以完成任务为目的,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及合作等方式研究问题,找出对策。改变了以往单纯的中国“填鸭式”教学模式,而是把所学知识和商务情境结合起来,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课本知识查缺补漏,实现“学中用”与“用中学”的相互转化。
改善了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的方式,有别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根据教师的任务提示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形式不仅营造出非常热烈的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有针对性地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使对外汉语口语课堂上的中外师生角色发生根本性变化,学生有了更多用汉语参与课堂活动、表达学习和感情需求的机会,增进了学生学习和探索的自觉性。
拉近了对外汉语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传统语言课堂被学生提到最多的弊端就是课堂教学与生活需要脱节,外国学生在课后无法很好地将课堂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是,任务型教学则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将课堂演变成了一个“小社会”,改变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使学生更快地融入现实生活情境当中,在完成课堂交际任务之后,有能力去完成课堂外生活当中的类似任务。教师根据实际生活场景选择、改编或创造类似真实生活的任务,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学生交际能力范围之内的任务,扫清留学生可能出现的语言交际障碍。
任务为学习者提供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语言习得是学习者自身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语言习得者不断地整合原有的语言知识,输入新的素材和知识点,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自身新的语言知识结构。在执行教师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和沟通,促进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帮助,不断增加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素材。在课堂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任务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动力 以任务来牵动学生,在学习者用目的语言直接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将知识变成活生生的语言。在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任务分解和组合,师生通过共同参与达到有意义交际的目的,将学生置身于一系列语言现象及其应用的环境之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以此挖掘和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潜力。学生在运用第二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在课后的语言实践中,能够运用课堂所学去问路、购物、谈价等,增强了自身的成就感,同时,增添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要深入了解学生 留学生学习汉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知识体系,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设计任务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及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合理设计情境。
要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 汉语教学中不仅讲授语言知识点,还会渗透大量的汉语言文化。比如,中国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等等,教师不仅要把握重点,而且要将比较广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语言教学中去。
要注意任务的难易程度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任务的难度分级必须考虑输入材料、学习者、活动场所三方因素。成年的留学生不同于中国的成年人,更不同于中国的小学生。在设计任务时,材料的难度、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的因素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要以学生为中心 对外汉语课堂中,学生是主体,以留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内容会比较有趣,外国人的性格大多趋向于活泼好动,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表现机会,可增加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要恰当的展开过程性评价 在留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交流的方式,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口头交流、成果展示、学习态度以及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等做出过程性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树立留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继续进步的动力。
对外汉语课堂任务型
语言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加深对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更加本土化,对改善我国对外汉语语言教学,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笔者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首先,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任务型语言教学体现了新的语言学习观和教学观,在对外汉语课堂上,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传统教学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让课堂与现实生活有机融合。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在使用任务型语言课堂教学法时,学生能够在完成课堂交际任务后,在实际生活中完成课堂外类似的任务。
再次,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最大限度地协调了意义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认知性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将汉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提高。
最后,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强调中外师生之间、不同国籍的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协商和交流,扩展了语言能力,特别是语言交际能力,通过“教学做合一”的训练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运用任务型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如何避免把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化。任务型语言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思路和策略,不能将其固定成为一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它是使用的众多教学途径中重要的一种,但不是唯一的一种。任务型语言教学以语言产出作为教学的起点,虽然对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帮助,但在强调语言输入的教学活动中,容易本末倒置;同时,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任务集中于意义而不是形式,使语言形式过分弱化了。因此,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将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其他的语言教学法相结合,做到相辅相成。
2.如何避免对外汉语课堂中轻任务过程、重任务结果的现象。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基于合作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同国籍和区域的学生学习风格和生活习惯各异,有的留学生喜欢小组活动,但是有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独立学习。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员之间的差异,根据内容和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以及学习程度,实行多样性的教学。尽可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过程放在首要位置,把完成任务时的汇报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学习风格的差异和学习进步的水平来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3.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表演性质太强,忽视信息交流的做法。对外汉语教师如果设计繁琐的任务,课堂上学生将疲于应付形式,忙于执行一个又一个任务。也许课堂气氛热闹,但教学效果却不一定理想。任务过多会压缩有限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接受的语言输入减少,进而影响学生的参与程度。部分学生可能会来不及完成任务就到了汇报阶段,结果自然而然,学生没有充足的准备,缺乏自信,汇报效果不理想,草草了事。理想的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应该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完成语言任务来学习语言,要让留学生根据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汉语语言知识解决现实的交际问题,同时,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发挥学生想象力,把汉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调动语言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兴趣。
4.如何避免任务设计的盲目性。对外汉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能只考虑怎样设计实施任务的步骤,更多地应该考虑学生的需求和任务后的反思。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掌握任务难度,减轻任务实施时学生认知的负担,使设计的任务更具操作性,便于中外师生的理解和沟通。教师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尽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一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能自然融入任务中去。同时,要开展任务后反思,教师要引导留学生对任务的意义及其使用语言形式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对使用不当的语言形式应该重点学习和巩固,这样,有助于师生在设计和执行下一次任务时参考和借鉴。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条有利于培养在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和运用汉语的有效途径,能够为留学生最终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提供有效的保障。语言习得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也会由陌生,到熟悉,到认可,继而积极参与,势必会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形成有本地特色、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林海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及其在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3(2).[3]程可拉.任务型外语教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5]杨桂琴.论“任务型”教学法产生的理论背景及其显示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06(4).作者简介:
居珈璇,女,湖北武穴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及英美文学。
第二篇:任务型对外汉语应用文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框架下的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抓住任务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及“用中学”的精神实质,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语言。文中以“请假条”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出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堂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研究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领域有长远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应用文教学 任务型教学 教学设计
现今,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汉语热”和“洋学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鲜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写”的技能训练处于高级阶段,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汉语思维,并能将其应用到文字显现的实践活动中。赵文曾经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课,是一门指导外国留学生综合运用汉语中的字、词、句以及标点符号等知识的语言实践课”。①与母语写作相比,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应当以语言表达形式为最初出发点,也应当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应用文题材的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应用文具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性和交际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文的使用情境几乎无处不在。另一方面,无论是商务应用文还是日常交际应用文,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和表达。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应用文写作课堂仍然无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实践环节的缺少严重妨碍学生最终交际任务的完成。此外,对于教师,教学所涉内容广泛,但教材局限,课堂活动不易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在汉语写作教学研究领域,虽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对于应用文的教学探究还相对匮乏。本文通过写作课堂教学实践,介绍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课堂提供新鲜养分。
1.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理论得到许多教学者的青睐,它对教学设计和语言习得都有重大影响。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david nunan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交际任务是知道自学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②因此,在课堂设计中,任务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应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需具有意义,即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中的任务安排要考虑结合实际交际;(2)活动的焦点为解决某一交际问题;(3)评价任务的成功与否与完成的结果密切相关,即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成功完成便条书写并将信息完整传递。
1.1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综合任务型教学研究的中内外文献,并结合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特点,我们认同以下基本原则:
1.1.1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学生掌握语言形式固然重要,究其根本,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更为关键。外国学生应通过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更好地将中文应用到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1.1.2语言赋予情境真实。在设计任务时,不能照搬原有教材中失真部分。由于对外汉语教材相对滞后的关系,提供的情境没有强烈时代感,不能满足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的需求。因此,布置任务时需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符合实际功能和语言规范,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近似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和掌握语言,最终学会使用语言。
1.1.3系统性原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任务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联系并存在内在逻辑互动关系的。从语言看,所设计任务应遵守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模式。尤其针对对外汉语中难度较大的应用文写作,应注重某些语言形式的重复、循环、扩展与深化,形成阶梯式任务系统。
1.1.4“用中学”原则。“用中学”是任务型教学理论中的核心思想,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学习语言。为达到指定的学习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特定的语言行动,与此同时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成功的经验冲击下,学生会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试想,一位外国留学生在自己的努力和教师指导下,终于成功使用中文信件邀请众多朋友到家做客。这份成就感定会深深植根于他今后的中文学习中,同时使他领悟其中传递的有效学习方法。
1.2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
1.2.1前期阶段:在此环节,教师的角色十分关键,需要详尽介绍主题和任务,确保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并做好准备。可以通过传递相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方式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欲望。
1.2.2任务环:与前一环节不同,此阶段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用已学语言知识和对任务正确的理解完成交际活动。而任务环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1)任务(task):在教师的监督下学生执行各自任务;(2)计划(planning):学生操作任务接近尾声,准备向全班报告完成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给予细节指导;(3)汇报(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及时评价各组完成情况,并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法。
1.2.3语言聚焦:学生听取意见后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特征,并开始形成对语言形式的自觉意识,完善已有的语言习惯。
任务型教学模式有明确的步骤,每一步都与各项语言技能密切相关,涉及的任务往往也是综合性的。例如,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上,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婚礼邀请函。依照任务型教学模式,学生需要前期准备,寻找并阅读近期的婚礼邀请函,听取教师对于婚礼邀请函的介绍,根据所给情境列出提纲,书写完成后相互修改,汇报后接受批改和讲评。虽然在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写是核心任务,但整个过程涉及语言各项技能,可谓是综合性教学模式。2.任务型对外汉语应用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探索
在应用文写作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任务环。在经历各项任务后,学生能够掌握使用中文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学习知识点,其语言学习更加自主积极。下面以写“便条”为例,尝试设计相应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使得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堂更加生动。
2.1前期阶段
应用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频繁,是必备的一种交际语言。“应用文是一类实用性很强的文体,是用于交流信息、互通情况,处理事务时经常使用,并具有一定结构体式的文体”。④而且,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对象并不是初学者,是具备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各项事务。应用文写作有别于其他体裁文章,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所以在语言上要求清楚明白,语体鲜明,格式一致。“便条”在应用文写作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内容简单,但有其独特风格,且种类繁多,包括通知、留言条、请病假条、请事假条、借条、收条等。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需在写作课上输入关于便条的语言和知识等方面的信息。
在语言方面,预先告知学生便条中的专业词语、句型、惯用语等,以便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例如,请假条中需要包含标题、称呼、正文(请假事由)、落款(署名和日期)等部分。下面以请假条为例:
请假条
刘老师:
今天家母突然重病住院,父亲又公出在外,需我前往医院护理,特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吴俊
2013年3月8日
在此便条中,“此致”、“敬礼”的使用比较特别,可以作为固定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记住,并在后期任务中应用。请假条中的常用句型也是需要准备的,比如:称呼后要使用冒号,“特请假一天”、“望老师批准”等句型也需要提前准备。此外,向上级和师长请假时,语体风格应该使用书面体,例如“家母”、“父亲”、“前往”和“妈妈”、“爸爸”、“去”之间有较大区别。
在知识方面,需要准备文化知识和专业背景知识。中国是礼仪之邦,礼节在社会关系中非常重要,请假条必须口气礼貌,陈述清楚。比如请假条称谓,在中文中,如果对方是异性不可以使用“亲爱的”,这是基本的文化知识,需要在前期阶段完成准备。
2.2在任务环阶段
教师设计两个任务训练学生书写请假条的能力。
任务一:请一边听一边记录以下情境,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教师询问。
张希是南通永利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公司事务繁多,她压力大,阑尾发炎,需休息一周,从2013年3月2日到2013年3月10日,所以张希写好请假条,准备交给总经理范琪女士。
这一任务不仅锻炼学生写的技巧,也包括听说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输入必备的词汇:尊敬的、阑尾、发炎、特请假、请批准。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语言和格式的理解,完成记录工作后,让学生做一个填空练习。
?摇?摇?摇?摇?摇?摇 ?摇
?摇范经理:
您好!
我是张希,因?摇 ?摇?摇?摇,于?摇 ?摇 ?摇?摇年?摇 ?摇?摇?摇月?摇 ?摇?摇?摇日至?摇 ?摇?摇?摇年?摇 ?摇?摇?摇月?摇 ?摇?摇?摇日,特请假?摇 ?摇?摇?摇天,请?摇 ?摇?摇?摇。
请假人:张希
2013年3月1日
这是一个强化训练的练习,重复使用关键词语,强调请假条的正确格式,并再次讲解难度较大的汉字。
任务二:讨论请假条的格式及注意事项,并最终独立完成一篇请假条。
请假条的固定格式:
请假条(居中)
受理请假的人或主管部门(称谓,如范经理或人力资源部,注意顶格)
我因(请假原因:事因、病因等原因,简单陈述),于?摇?摇?摇?摇年?摇?摇?摇?摇月?摇?摇?摇?摇日至?摇?摇?摇?摇年?摇?摇?摇?摇月?摇?摇?摇?摇日(请假起止时间),特请假?摇?摇?摇?摇天(请假具体时间),请批准。
请假人:xxx
?摇?摇?摇?摇年?摇?摇?摇?摇月?摇?摇?摇?摇日(请假日期)
请根据以下情况,完成一封请假条,注意措辞:我是张敏,在中国银行工作,每周五晚上固定参加环球雅思培训中心的英语培训,但这周五(2013年3月3日)银行要举行员工大会,不得缺席,所以向中心请假。
2.3在语言聚焦阶段
在学生完成习作后,仔细批阅并对他们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且具有建设性的评价,在课堂中直接反馈给学生。通过这样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的任务安排,学习者主动自觉地归纳出语言表达的形式,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意识。
3.结语
在任务型教学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下,本文探讨了对外汉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不是传统输入式教育,它更注重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安排一系列任务,鼓励学生“用中学”,从而使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但是,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且多样性也是一项挑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检验、完善。
注释:
①赵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74.②nunan,davi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④胡明扬,主编.财经专业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文献:
[1]胡明扬,主编.财经专业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赵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74-76.[3]nunan,davi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美媒体新闻报道用词研究”(项目编号:10yyd019);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步在线的同侪互评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动机及写作水平的影响”(项目编号:2010sjb740007)。
第三篇: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分析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节课中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不是负担”,这句话饱含深刻的道理。对知识有浓厚兴趣时,就会产生不断前进,渴求新知,欲求明白的强烈渴望,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所感兴趣的学习中。在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如设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的情境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青岛,然后引出青岛的啤酒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啤酒生产地,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接着出示情境图一货车正在运输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大麦芽。右面这张表格就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谁来说一说,从这张表格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比有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
要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高校课堂的主渠道,必须着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活动的自主性,使学生主体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会选择、学会参与。例如在学习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时,我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我还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媒体组合的优化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克服课堂教学中那种死板的缺乏生气的单向度的教学过程,解除学生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氛围,创建多向度的立体交往形式,为学生的更优发展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三、创设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让学生在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于教材中有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惑的地方,师生一起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问题或疑难,开始小组讨论。通过生生间讨论、交流、互
动与对话,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修正,深入问题,提高创新思维与质疑能力,最终领会科学的实质,落实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我让学生之间围绕学习内容而进行互检互测。测试学生新课学习后教学目标达成率,检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体现科学知识的实用与趣味性,练习题我尽量结合生活实际,且逐步递进,这样的达标检测不仅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更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勇气。
但与自己曾设想的效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首先,在课堂形式上显得比较单一,和孩子们的互动不是很多,替孩子们回答的较多,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没能够灵活处理,给学困生的鼓励较少。
其次,在知识的讲解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不够灵活,在分数比例里应该读成比的形式,但大部分同学读成了分数形式,教师纠正不太到位,以至于会面遇到这种情况部分同学仍不会读。
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太少,教师指导还不到位,只照顾到个别小组。因此,汇报交流时,个别小组不太积极。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篇:任务型教学与素质教育
任务型教学与素质教育
河南省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商务外语系吴巧格
[摘要]:作者从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方面探讨任务型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吻合程度,任务型
教学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现以及评价体系的多元性都更适应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关键词]:素质教育;任务型教学;教学目标;评价方式;多元化
一、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高喊了很多年,可是素质教育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其
背后的深层原因应该是目前各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依然主要是以卷面成绩为着眼
点。在高职院校这个培养大学生中的能工巧匠的地方,如果依旧实行应试教育,其培养的必然是只会考试,却与社会实际需要严重脱轨的人才。英语作为国际交
往工具,对于人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英语课堂必然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
要阵地。英语教学的方法经历了语法翻译法、视听法、全身反应法以及交际法等
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起源于交际法的任务型教学逐渐兴起并对传统的以关
注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这种方法提倡在做中学,它意味着给出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作为学习的过程;把展示任务结果而不是考
试分数作为教学成绩。笔者近三年来在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通过一些对
比分析,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较其他传统方法更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理论基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
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可以将素质分解为理想信念和民主法制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文明习惯养成、心
理健康、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独立思考和
获取新知识能力、收集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美感
体验、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能力、创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职业道
德、职业技能(基本运动技能)、专业知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
力等20个要素。
英国著名教育家大卫•纽南(David Numan)认为,交际型任务是一项课堂活
动,在这个活动中学习者理解、驾驭、输出目标语或用其交往,而学习者关注的重点主要是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较
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课堂目标的设置和评价体系都是多元化的,更加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
综合素质教育和任务型教学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目标不应仅仅限于语言知识
本身,而应当具有多元性。也就是说教师不应该仅仅看到生词、短语、句法等语
言知识,须知语言知识的形式是为表情达意的交际目的服务的。因此,教师应当
具有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挖掘课程中能力的、情感的、文化的、思辨的、美学的种种价值底蕴,通过语言输入、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等一系列教学和学习活动来
真切感悟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从而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让素质教育的目
标切实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现以高职实用英语第一册第7单元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为例,剖析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
该单元包括对话、听力、两篇文章(《感恩节和圣诞节》和《当我在美国时》)以及通知的写法和语法项目。
1.社会文化目标
教学这一单元时,笔者让学生收集一些英文版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和圣诞节、感恩节和中秋节作一比较,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为语言是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英美等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这样才会更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风俗,使跨文化交际更加流畅。
2.语言知识目标
在英语素质教育的课堂中,教师依然需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但与传统教学的做法不同的是,语言知识不是由教师单向向学生灌输的。教师要从多方面体现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启迪、诱导、组织、帮助、激励学生去大胆运用语言知识来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在交流中思考、顿悟、实践、检验、提高对语言知识的掌握。
笔者在讲课的时候,经常把语法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使任务更具有真实性和实际意义,比如说让学生写一篇自我介绍,其中要包含十种基本时态来巩固时态的运用,同时有意让学生总结归纳通知的要素,概括每段话的主题句,模仿文章的结构,让其发现知识、探索知识,但这仍需要结合传统方法强化练习。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当代大学生要有较强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去图书馆或网上查英语版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这一方面扩展他们的知识面,也大大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和合作的社会,所以学生要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让他们分组出海报,进行对比展示,他们不仅要分工明确,同时又要团结协作。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笔者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为交际创设情景,在语篇的交际过程中引导、组织、扶持、鼓励学生自主运用——自主体验——自主表现。还要求学生在课前10分钟上台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庆祝方法等以培养其独白的能力。这样做更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要在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交际意识和自主交际能力,在交际的过程中运用语言,顿悟各种语言规律在此过程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必将内化为属于自己的语言能力。这一语言习得过程是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过程,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更是拓宽他们的社会文化视野的过程,学生们必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多种能力。
4.德育目标
美德教养应当先于知识教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格的成长,而健全的人格包括学习的各种能力、心智的各种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学生所参与的各种教学活动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活动,因此,英语课堂中的语言交际
活动应体现出应有的教育性,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近年来,中国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却对中国传统节日很冷漠,节日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长此以往,则民族文化将消失殆尽。所以让学生模仿书上文章来谈传统的中国节日,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结,在“拿来主义”的同时而不忘记国粹。又如第二篇文章讲的是作者在异国他乡度过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圣诞节,那就是他的一名同学在他最孤独、贫穷的时候邀请他去她家里和她的家人共度圣诞,并送他一个精美的蝴蝶夹作为圣诞礼物,让他佩戴至今。可以让学生来总结出玛利雅全家的善良、热情和善解人意等品质,并体味人间真情。
5美育目标
精美的文章自有其精心设置的结构,优美的语言或者非同寻常的情节,所以在学习文章或应用文写作时,要站在美学的高度去帮学生欣赏、分析语言或文章结构,并指导学生用更精美、精练和流畅的语言去写作。
在这一单元中,学生在欣赏第二篇文章时,会发现文章用的是倒叙,睹物思人等手法,这一手法非常耐人寻味也广为一些电影、电视剧等作品所采用,所以要引导学生从语法知识层面跨度到文学欣赏的水平,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
在他们合作完成海报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会在关注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美学效果,无意中就培养了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评价方式多元化
应试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实际上,考试所能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比较片面的,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评价方式要随之而变也就势在必行。新的评价体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的评价,它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于证明和选拔;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由于任务型教学所设计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可操作强,就为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条件。
在实施任务型的课堂教学时,形成性评价的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灵活多样,近年来,国际上一种名为portfolio(学习档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广为使用,它的目的主要在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发展,发挥激励作用。Portfolio可分为两类:学习进步过程档案和最佳作品档案。通常收入portfolio中的资料可以包括: 1. 新学期开始时,反应学生实际基础的测验或学习纪录。2. 学生课内、外学习行为纪录,如课堂问答、朗读、讨论、角色表演等。3. 书面作业样本纪录和平时测验纪录,由自己选择收入。4. 教师、家长的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评价 5. 学生对自己学习档案的反思及评价 6. 某一项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纪录,例如一个学期中若干次写作的初稿、修改稿、定稿过程。使用portfolio评价方法,会有助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2. 通过学生语言学习过程的纪录,展示学生的进步、成绩和努力程度。3.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的、全面的评价,学生可以与同学、老师分享学习的进步。4.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5. 为学生提供参与合作评价的机会和培养批判性自我分析的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实施以及它的评价
体系都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作了一些问卷调查,学生总体来说对任务型教学也是比较认可的,但这种方法起源于英语是第二语言的国家,它在中国实行的时间和地点都不够广泛,所以难免会有一些问题,需要有志于此的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使其更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批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1989).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孔庆炎 刘鸿章 《新编实用英语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3]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
第五篇: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对外汉语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能力的专项语言技能课。
一.口语课的任务
口语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汉语口头交际能力,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要形成运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首先需要学习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要素,获得进行交流的知识;其次,需要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将自己的想法正确地、流利地说出来;第三,要了解相关的汉语交际文化,学习和运用必要的交际策略,通过大量的交际技能训练和交际实践,使言语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是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完成的一项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是:
1.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材料。任务型教学强调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修正了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真实性不足的问题。
2.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的过程。任务型课堂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力图让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生活任务而参与学习过程,而让学生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任务型教学克服了以功能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不重视过程的不足。
3.把学习者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主要负责设计任务、监控任务完成情况。
4.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重视语言的综合运用。任务型课堂教学不仅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1.互动性原则。学生通过互动,可以增加自身的语言储备,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语言全部用于类似真实生活的交际,从而促进语言自动性的生成。
2.言语、情景真实性原则。任务的设计要提供给学习者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运用语言。
3.做中学原则。自始至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引导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归纳,通过与他人交流协商,感悟语言,学会交际。
4.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当学习者发现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可以立即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
四.口语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我所教授的大都是初级阶段的学生,完全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口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学生的语言知识有限,语言能力还很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初级阶段,我在常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适当地引入了任务型教学的一些做法,以弥补常规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学质量。
任务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咱们去尝尝,好吗?――点菜》(《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上册第14课
教学步骤:
步骤一:引入。在引入时可以问学生这样几个问题: 你喜欢中国菜吗?你知道(或吃过)那些中国菜?(菜名)你去过哪些中国餐馆?你会用汉语点菜吗?
所提的问题要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是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还要让学生知道,课文学完后他们可以用汉语做什么事。比如学完今天的内容,大家就会用汉语点菜了。的目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就产生了。
步骤二:准备活动。准备好相应的教具,用硬纸板做出几个点菜单。写出本课要学的菜名鱼香肉丝,麻婆豆腐,酸辣汤,米饭,茶等等。
步骤三:任务段:a.老师扮演顾客,一名学生扮演服务员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不看课本,认真听,试图明白对话内容。b.让其他同学打开书本跟读课文,再用齐声、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朗读课文。c.学生自学课文,质疑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d.学生根据课文,两人一组完成点菜的任务,注重意义表达,力图完成任务;教师在学生做任务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形,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任务教学法的课堂环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和移情,即能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情,允许在口语练习中错误的发生,并且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