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育 教 学 常 规

时间:2019-05-15 02:41: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 育 教 学 常 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 育 教 学 常 规》。

第一篇:体 育 教 学 常 规

体 育 教 学 常 规

基 本 要 求

抓好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保障体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抓好体育教学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拟定了《体育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以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秩序效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教学工作科学化。

一、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备课)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2)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3)学生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4)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集合地点对学生上课。

2、课堂常规:(上课)

(1)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然、语言文明。

(3)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

(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5)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6)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7)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8)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9)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10)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1)因其它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3、课后常规:(下课)

(1)课后要找特殊学生谈心,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殊情况记录。

(2)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3)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4)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

4、听课

(1)、体育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4节。同备课组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6次,备课组长并填好有关记录表。

(2)、提倡不打招呼随堂听课。

(3)、领导随堂听课,课后对上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向学生作问卷调查。

(4)、听课本每学期末交组长检查、统计,之后再由校长室、教导处作检查。

二、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1)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体育小骨干到体育器材室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

(2)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

(3)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学生要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做到快、齐、静,严格执行课堂礼节。

(2)上课时,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许可后方能入列。

(3)上课时学生应穿着轻便服装和胶鞋,冬天不穿大衣、不围围巾;夏天女生不穿裙子、男生不赤背。衣袋内不准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

(4)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5)听到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

(6)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

(7)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8)坚持课内外结合,自觉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早操)和眼保健操。

3、课后常规:

(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四路纵队或四列横队集合,教师讲评,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内容,要一丝不苟的完成并且要确保质量。

(3)下课时,师生互道“再见”,课后体育小助手要按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将器械归还到体育室,并按原处摆换好。

每个老师都希望学生喜欢自己的课,都希望把课上好,上课也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许多老师都有一些很好的“绝招”,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任何一种“绝招”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场合。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就会有好的办法,就会有好的效果。

小东路第二小学 2015年3月

第二篇: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初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中小学体育课的常规,是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需要,以规范、控制教师和学生的上课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障体育课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努力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水平五)》,认真落实《体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四条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认真钻研教材:组织学习对省编体育教材,常州体育教学常规,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理解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2、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及各个水平阶段的授课时数要求(小学1—2年级为水平一,每周四课时;小学3—4年级为水平

二、5—6年级为水平三,每周三课时,7-9年级为水平四,每周三课时,高中阶段为水平五,每周二课时),制定出相应的小学体育水平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考核计划、体育骨干培训计划。

(1)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各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的,是中小学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学年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措施,所需器材。

(2)学期教学计划:中小学体育课通常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搭配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材内容;要合理布局测试项目内容和系统安排教材顺序。教材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创新组合。

(3)单元教学计划一般是把一项教材将其安排为若干课次,按每一课次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并提出一定教学建议及措施的实施性方案。(4)课时计划(教案)编写结构要科学合理,指导思想要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应实用有效。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本课所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场地器械,练习效果等;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器械、场地。

3、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据三维健康观,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标要求,着重体现基本运动、游戏、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武术等必修项目的训练,不断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一般地,1-2年级的教材内容,设定以游戏活动为主,基本活动配合的两部分学习内容也都是一些以简单的动作方法为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来展开教与学的活动;3-4年级的教材内容,设定以简单的运动技术和游戏内容形式相互交融,使各项带有运动技术性的简单教材内容充满游戏性、趣味性、多样性和可变性。5—6年级的教学内容,设定以走、跑、跳跃、投掷等简单的技术、技能组成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7-9年级的教学内容,设定以掌握健康教育、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和舞蹈、游泳等技术技能教材。

4、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目标的涵盖面要完整、齐全。

(2)教学目标的确切性: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提法上要切合实际。

(3)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目标既要反映外显行为目标,又要反映内隐心理活动目标,确保目标全面达成。

(4)教学目标的简洁性:文字表述精练简洁、清楚明了,既明确、具体,又能突出重点。

5、检查和整理好自已的服装(最好运动服)仪表,带好必备的教具(如口哨、示范器具等),提前到达教室将学生整齐、有序地带进规定的练习场地上课。

6、做好学生的调查研究:学生的体质状况;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7、应检查和安排好场地、器材、设备的情况,尽量提高场地器材设备的使用率。

学生

1、衣物的准备:穿戴好有利于运动的服装、鞋;冬天上课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习惯性冻疮除外); 夏天男生不赤膊、不光脚,女生不穿裙子等;严禁随身携带小刀、铁钉等金属硬物。

2、场地器材的准备:体育班长带领下的小组“轮流值日制”,协助教师准备好场地、器材。

3、“小生活”的处理:学生天热时易渴,天冷时易上厕所。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处理好(特殊情况除外,如腹泻等)。对于低年级、特别是初入学的学生,要灵活掌握,逐步规范。

4、出勤统计:负责整队的体育班长,课前要核实实到、缺席情况,填好考勤表,上报给教师,以便教师调整教学分组和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课堂教学

教师

1、教师仪态要端庄大方,教态要亲切自然,授课要使用普通话,课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安排见习学生,检查上课学生出勤及着装情况,简明扼要宣布本课教学任务。

3、根据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放松活动。

4、教师讲解要使用专业术语,语言清晰、生动、简洁,示范动作要正确、熟练、规范。

5、能正确借助口哨和手势等特定的语言指导学生活动。

6、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尤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组织教学要紧凑,形式多样,要充分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活而不乱。

8、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准确把握运动强度。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课中保持师生和谐的气氛。

9、合理组织学生的分组活动。合理更换分组可以提高教学密度,有利于教学内容、方法和训练的安排,便于区别对待,防止伤害事故。

10、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11、课中要根据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学习评价。

12、要有简明扼要的课后小结,并安排好学生整理归还器材。

学生

1、上课的仪式:一般包括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

2、出入列的要求:迟到学生要先在队列外站好,向教师“报告”,教师示意“入列”后,再排到第一排的排尾或补在缺伍的位置。

3、器材取放的规定:学生在取放器材时,要做到轻取轻放,不得随意抛、扔、踩、坐或升降、移动器材。

4、小干部的职责:体育干部要认真负责、协助教师做好指挥保护和整理器材等工作。

5、学习态度及表现: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团结合作,大胆创新。

6、学习评价形式:对自已或他人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况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7、下课的仪式:教师宣布“下课”,师生立正站好,互致“再见”。

三、课后部分

教师

1、提示值日小组整理归还器材。

2、检查和监督学生遵守课后“三不许”情况。

3、指导学生完成好课外作业。

4、及时地写好课后教学反思,注意基础资料的积累。

学生

1、值日小组按教师要求整理归还器材。

2、按老师要求,认真遵守课后“三不许”:一不许大量喝水,尤其不许喝生水;二不许冷水冲身、浇头或在背阴的“风口”处久留;三不许立刻大量吃东西。

3、认真完成好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注意安全。

四、考试与评价

1、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3、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4、考试项目包括身体素质40分、运动技术技能30分、体育常识和卫生保健知识20分、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10分。

5、评价包括体育课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试项目、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

五、课外体育活动

1、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开展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创造性的开展大课间操、体育乐园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2、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质与健康标准的测试,并把成绩纳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3、课外体育活动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参与性、探究性、团体意识等多个方面。

六、教学研究

1、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教研组长制定出学校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指导思想、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2、教龄5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不少于16节。每学期要推荐出一节有推广价值的公开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联系教学实际的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案例。

3、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杜绝教师擅长什么只教什么的随意教学现象,杜绝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现象。

4、各学校应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

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2)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3)学生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4)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上课集合地点等待学生上课。

(一)备课:

1、认真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任务。熟悉理解大纲规定的各项教材意义与要求,掌握教材纵横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要求,制订好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

2、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备课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操作及时,并能做正确的讲解与示范。

⑵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密度。

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⑷根据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组织教法。

⑸尽量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

3、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具体,符合客观实际。应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三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每节课教材内容要体现“少而精”,正确的分析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法要利于学生的学习锻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的增大课的密度和强度。

5、安排好课的组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使课的结构紧凑合理,时间与器材得到充分利用。

6、建立组内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制度。深入钻研教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探索教学改革。教案书写工整、清楚、层次分明,并能提前一周写好教案。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然、语言文明,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

(3)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

(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5)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生、心理负荷。具体指标如下:

全课练习密度: 25%~40%,基本教材练习密度20%左右。全课平均心率: 小学120次/分~145次/分左右,中学105次/分~130次/分左右,强度指数1.3~1.6。

(6)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7)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10)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11)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2)因其它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3、课后常规:

(1)课后要找特殊学生谈心,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殊情况记录。

(2)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3)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4)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

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体育小骨干到体育器材室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

7(2)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

(3)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学生要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做到快、齐、静,严格执行课堂礼节。

(2)上课时,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许可后方能入列。

(3)上课时学生应穿着轻便服装和胶鞋,冬天不穿大衣、不围围巾;夏天女生不穿裙子、男生不赤背。衣袋内不准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

(4)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5)听到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

(6)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

(7)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8)坚持课内外结合,自觉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课后常规:

(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四路纵队或四列横队集合,教师讲评,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内容,要一丝不苟的完成并且要确保质量。

(3)下课时,师生互道“再见”,课后体育小助手要按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将器械归还到体育室,并按原处摆换好。

第三篇: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

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初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中小学体育课的常规,是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需要,以规范、控制教师和学生的上课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保障体育课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一、课前准备 教师

1、努力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一——水平五)》,认真落实《体育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四条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认真钻研教材:组织学习对省编体育教材,常州体育教学常规,明确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理解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2、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领域目标和学习水平目标及各个水平阶段的授课时数要求(小学1—2年级为水平一,每周四课时;小学3—4年级为水平

二、5—6年级为水平三,每周三课时,7-9年级为水平四,每周三课时,高中阶段为水平五,每周二课时),制定出相应的小学体育水平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考核计划、体育骨干培训计划。

(1)水平教学计划是根据各水平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的,是中小学学生达成各项目标的统筹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进度,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学年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措施,所需器材。

(2)学期教学计划:中小学体育课通常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搭配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材内容;要合理布局测试项目内容和系统安排教材顺序。教材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创新组合。

(3)单元教学计划一般是把一项教材将其安排为若干课次,按每一课次的学习目标设计相关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手段,并提出一定教学建议及措施的实施性方案。

(4)课时计划(教案)编写结构要科学合理,指导思想要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应实用有效。课时内容主要包括本课所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场地器械,练习效果等;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器械、场地。

3、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依据三维健康观,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结合各地区、各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标要求,着重体现基本运动、游戏、基础知识、田径、体操、武术等必修项目的训练,不断拓宽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一般地,1-2年级的教材内容,设定以游戏活动为主,基本活动配合的两部分学习内容也都是一些以简单的动作方法为内容,以游戏的形式来展开教与学的活动;3-4年级的教材内容,设定以简单的运动技术和游戏内容形式相互交融,使各项带有运动技术性的简单教材内容充满游戏性、趣味性、多样性和可变性。5—6年级的教学内容,设定以走、跑、跳跃、投掷等简单的技术、技能组成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7-9年级的教学内容,设定以掌握健康教育、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和舞蹈、游泳等技术技能教材。

4、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目标的涵盖面要完整、齐全。(2)教学目标的确切性: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提法上要切合实际。(3)教学目标的综合性:目标既要反映外显行为目标,又要反映内隐心理活动目标,确保目标全面达成。(4)教学目标的简洁性:文字表述精练简洁、清楚明了,既明确、具体,又能突出重点。

5、检查和整理好自已的服装(最好运动服)仪表,带好必备的教具(如口哨、示范器具等),提前到达教室将学生整齐、有序地带进规定的练习场地上课。

6、做好学生的调查研究:学生的体质状况;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的思想动态等。

7、应检查和安排好场地、器材、设备的情况,尽量提高场地器材设备的使用率。

学生

1、衣物的准备:穿戴好有利于运动的服装、鞋;冬天上课不穿大衣、不戴帽子、围巾、口罩、手套(习惯性冻疮

除外);夏天男生不赤膊、不光脚,女生不穿裙子等;严禁随身携带小刀、铁钉等金属硬物。

2、场地器材的准备:体育班长带领下的小组“轮流值日制”,协助教师准备好场地、器材。

3、“小生活”的处理:学生天热时易渴,天冷时易上厕所。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处理好(特殊情况除外,如腹泻等)。对于低年级、特别是初入学的学生,要灵活掌握,逐步规范。

4、出勤统计:负责整队的体育班长,课前要核实实到、缺席情况,填好考勤表,上报给教师,以便教师调整教学分组和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课堂教学 教师

1、教师仪态要端庄大方,教态要亲切自然,授课要使用普通话,课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安排见习学生,检查上课学生出勤及着装情况,简明扼要宣布本课教学任务。

3、根据教学要求带领学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放松活动。

4、教师讲解要使用专业术语,语言清晰、生动、简洁,示范动作要正确、熟练、规范。

5、能正确借助口哨和手势等特定的语言指导学生活动。

6、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尤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组织教学要紧凑,形式多样,要充分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活而不乱。

8、合理分配练习时间,准确把握运动强度。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课中保持师生和谐的气氛。

9、合理组织学生的分组活动。合理更换分组可以提高教学密度,有利于教学内容、方法和训练的安排,便于区别对待,防止伤害事故。

10、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11、课中要根据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行为表现和进步幅度等情况及时、有效地开展学习评价。

12、要有简明扼要的课后小结,并安排好学生整理归还器材。

学生

1、上课的仪式:一般包括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师生问好。

2、出入列的要求:迟到学生要先在队列外站好,向教师“报告”,教师示意“入列”后,再排到第一排的排尾或补在缺伍的位置。

3、器材取放的规定:学生在取放器材时,要做到轻取轻放,不得随意抛、扔、踩、坐或升降、移动器材。

4、小干部的职责:体育干部要认真负责、协助教师做好指挥保护和整理器材等工作。

5、学习态度及表现: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团结合作,大胆创新。

6、学习评价形式:对自已或他人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况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

7、下课的仪式:教师宣布“下课”,师生立正站好,互致“再见”。

三、课后部分 教师

1、提示值日小组整理归还器材。

2、检查和监督学生遵守课后“三不许”情况。

3、指导学生完成好课外作业。

4、及时地写好课后教学反思,注意基础资料的积累。学生

1、值日小组按教师要求整理归还器材。

2、按老师要求,认真遵守课后“三不许”:一不许大量喝水,尤其不许喝生水;二不许冷水冲身、浇头或在背阴的“风口”处久留;三不许立刻大量吃东西。

3、认真完成好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注意安全。

四、考试与评价

1、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2、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3、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4、考试项目包括身体素质40分、运动技术技能30分、体育常识和卫生保健知识20分、体育课出勤率和课堂表现10分。

5、评价包括体育课出勤率、课堂表现、考试项目、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方面。

五、课外体育活动

1、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开展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创造性的开展大课间操、体育乐园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2、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质与健康标准的测试,并把成绩纳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3、课外体育活动要注意安全性、趣味性、参与性、探究性、团体意识等多个方面。

六、教学研究

1、每学期开学一周内教研组长制定出学校教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指导思想、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

2、教龄5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不少于16节。每学期要推荐出一节有推广价值的公开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联系教学实际的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或教学案例。

3、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杜绝教师擅长什么只教什么的随意教学现象,杜绝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现象。

4、各学校应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并加强监督管理。

对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

(1)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订好完整的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

(2)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和教具,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

(一)备课:

1、认真钻研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本学科地教学目的和任务。熟悉理解大纲规定的各项教材意义与要求,掌握教

材纵横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要求,制订好学年、学期、单元、课时计划。

2、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备课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⑴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操作及时,并能做正确的讲解与示范。

⑵全面了解学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密度。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

⑷根据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组织教法。

⑸尽量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

3、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具体,符合客观实际。应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掌握“三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每节课教材内容要体现“少而精”,正确的分析和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法要利于学生的学习锻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合理的增大课的密度和强度。

5、安排好课的组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步骤,使课的结构紧凑合理,时间与器材得到充分利用。

6、建立组内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制度。深入钻研教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探索教学改革。教案书写工整、清楚、层次分明,并能提前一周写好教案。

(3)学生因病、伤不能参加激烈活动的,课前应主动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得到允许后方可随堂见习、安排适当的活动或休息,同时教师随时做好记录。

(4)教师应注意仪表整洁,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规定上课集合地点对待学生上课。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然、语言文明,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3)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

(4)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5)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变化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生、心理负荷。具体指标如下: 全课练习密度: 25%~40%,基本教材练习密度20%左右。全课平均心率: 小学120次/分~145次/分左右,中学105次/分~130次/分左右,强度指数1.3~1.6。(6)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7)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10)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11)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12)因其它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3、课后常规:

(1)课后要找特殊学生谈心,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殊情况记录。

(2)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3)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4)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

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1、课前常规:

(1)体育委员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有时体育小骨干到体育器材室协助教师领取体育器材,并布置好场地。

(2)因伤病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的学生,应在课前向教师说明,根据教师的安排参加适当活动或见习。

(3)体育委员应在课前两分钟按教师的要求将全班队伍在指定地点集合好,并准确清点出勤人数,养成有组织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4)对教师要有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请假必须履行手续。

2、课堂常规:

(1)预备铃响后,学生要立即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做到快、齐、静,严格执行课堂礼节。

(2)上课时,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迟到的学生应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许可后方能入列。(3)上课时学生应穿着轻便服装和胶鞋,冬天不穿大衣、不围围巾;夏天女生不穿裙子、男生不赤背。衣袋内不准装有碍活动安全的物品。

(4)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5)听到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

(6)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

(7)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8)坚持课内外结合,自觉做到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3、课后常规:

(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成四路纵队或四列横队集合,教师讲评,学生认真听讲。

(2)学生对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内容,要一丝不苟的完成并且要确保质量。

(3)下课时,师生互道“再见”,课后体育小助手要按教师的要求,协助教师将器械归还到体育室,并按原处摆换好

第四篇: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可行的所教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

二、备课

第2条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场地备课与理论备课相结合。要注意班级之间教学场地、器材的协调,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尽量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

第3条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完整、具体体现五个领域目标。

第4条 教案书写通常采用表格式。教学目标要写在前面,教案过程要精心设计,须将课的内容、教学手段、组织方法与要求、学生活动、时间安排、教育渗透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

第5条 教师要注意教态,做好服装、场地、教具的准备工作,并提前到课堂。

三、课堂教学

第6条 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

第7条 上课开始,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目标和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

第8条 教学目标掌握适当,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娱乐,学会健身。

第9条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0条 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11条 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

第12条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第13条 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14条 上课结束前,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布置作业要注意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安排学生及时送还器械。

四、课后总结

第15条 课后主动征求学生对课的意见,对缺课学生要了解其缺课原因。

第16条 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

五、体育活动

第17条 体育课后作业要注意可行性和安全性,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第18条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大课间、体育乐园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第19条 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育达标活动,并把成绩纳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六、学习评价

第20条 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21条 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第22条 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头号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制;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一、教学管理制度

1、学校由副校长以上领导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2、校按照教师编制要求,选派体育院校毕业生或有体育专长、体育素质好、热爱体育教育的老师担任专职体育教学工作。

3、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督促他们参加区、市级的教研活动,支持它们的工作,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校按最高要求配齐体育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5、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年级每周开足三至四节体育课,不随意缺课,不挪作他用,在时间上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

6、校领导督促、指导学校校级队伍的组建与训练,并将训练时间计算在体育教学的工作量中。对在区级以上比赛中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重奖。

二、教师制度

1、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安心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2、热爱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3、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临时或突击任务。

4、团结同志,尊敬老教师。

5、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组织学校校级队伍坚持课余训练。

6、努力钻研业务,坚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三、备课制度

1、备大纲。钻研、理解大纲的内容,掌握大纲的要求;

明确各期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何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2、备教材。根据大纲精神理解教材,熟练的掌握教材,确定各课中的重点,难点。正确的讲解、示范各项内容。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年龄特征,体育素质、特长等。

4、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力求形式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写教案。认真书写教案,用几年时间完成一至六年级全套义务教材的备课。

6、订计划。每期开学前制定好本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四、上课制度

1、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2、课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场地与器材,整理好自己的服装(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

3、天雨上室内课,必须持教案进堂。

4、教师要登记好缺勤情况,问明原因,并通知班主任老师。

5、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轻便服装。一律穿胶鞋,不准穿大衣和裙子,不准戴帽子和围巾,不准带书包和小刀、钥匙等。

6、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不得打闹嬉笑,不得用脚踢篮球和排球。

7、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同学作整理运动,进行小结,整理场地,清点归还器材。

8、尊师爱生。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和指挥;教师要耐心教导学生,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打、骂、跑步等)。

五、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1、组织学生做好的课间操,安排好各年级的文体活动课。

2、每学年举行1—2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平时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单项体育竞赛。并执行国家有关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3、组织好学校各体育运动队。如乒乓球队、篮球队

。体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带好一支队伍,同时加强梯队的训练,并要求有计划、总结。

六、奖惩制度

1、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与表彰和奖励。

2、对有下列行为的教师,学校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与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1)不按规定开设或者停课的;

2)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3)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七、其它

1、鉴于我校是花样跳绳是学校特色项目,每周体育课中一节进行花样跳绳教学。

2、学生体育成绩按规定记入学生守则,“三好”学生的体育成绩,要达良好以上。评定“优秀班级”要征求体育老师意见,要参考班级体育成绩和达标情况。

3、各年级学生要抓好体育达标锻炼工作。定期进行检测,体育达标率要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并按时上报。

下载体 育 教 学 常 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 育 教 学 常 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将“行为习惯集训”作为开学第一课,使孩子们迅速收心。体育课堂也从课堂常规开始,让孩子们感受“......

    体育课堂常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体育课堂常规、2、游戏:快快集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的上课要求,养成认真上好体育课的习惯。 2、通过游戏“快快集合”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 3......

    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可行的所教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将“行为习惯集训”作为开学第一课,使孩子们迅速收心。体育课堂也从课堂常规开始,让孩子们感受“规则”的重要性。本节课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

    课题: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应注意什么,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可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知识、方法,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 重点:常规......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一、体育教师与学生体育骨干的合作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写好教案后,上课前应与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联系。说明这节课的内容与要求和场地布置的方法、练习时间......

    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烟台南山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课堂教学常规 1、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调整部分不得超过教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