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高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重现,这就能够较好地弥补以往教学内容不直观的弊端。其中多媒体教学及课件演示是目前各科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当前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成为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在新课改工作的全面推进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已成为评价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有力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应该注意什么样的策略,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发挥最佳优势呢?我从下几个方面谈起: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常规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宏观为直观,化繁难为简易,强化学生的记忆,便于教师的讲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在教学中适时呈现,辅助教学,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
多媒体课件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像在内的大量信息,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拓展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特别是在学生学习生字时,针对易疏忽、常写错的字,或者需要特别强调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鲜艳不同字体的文字,以动画的形式,录音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如《观潮》一课里,学生较难理解文中如“横贯江面”“山崩地裂”“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等,教师把多媒体重点放在让学生感受潮的雄伟上,教师将选用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图片同时出现在屏幕上,让学生概括潮的特点,并配上话外音,在仿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充满了主动性。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直观、形象,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并运用大量视听信息来扩大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思维兴趣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方面,多媒体课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我一次做公开课《猫》时,声情并茂的朗读,配上图片和鼓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为学生品味揣摩具体的文本语言奠定了基础。在执教《题西林壁》一诗时,我向学生展示了庐山全景图,配上《梦幻曲》。庐山的美景,优美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学生很快融入了游庐山的美妙想象之中。在学习《大自然警号长鸣》一文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到很多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录像,活泼可爱的金丝猴,在树上荡来荡去;体形庞大的大象,在水中嬉戏;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慢慢地咀嚼。学生仿佛置身美妙的大自然的怀抱,不由心旷神怡。然而,一段段触目惊心的真实录象,又让学生惊骇不已,森林被大量砍伐,草原被毁,动物被大量捕猎,濒于灭绝,沙尘满天,垃圾成山,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学生被深深震惊了,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呼吁人们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耐人回味,道出心中的真话、实话。学生的思维、知识系统、能力结构、思维习惯及其思维的开阔度及敏捷性都有大的飞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加强了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教育。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技术以其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知识更新的便利性、媒体内容、形式的新颖、生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作文教学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3.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全面、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知识结构。针对一篇文章,通过搜索,介绍有关评论文章、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等,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4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设计增加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参与教学活动的平台。此外,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互联网进行自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欣赏想象的活动课中,教师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日、月、水、火等。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接着让学生领悟、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最后,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5.有利于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的自由传输,教育资源在全世界相互交换、共享成为可能。以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也可以被方便地共享应用。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人与科学》、《狂野周末》等影片,在观察前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学生留意观察各种动物的神态动作,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生长过程,并采取激励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6、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大胆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选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可以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一次我们让学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规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进行分析,要求结构完整,有理有据。至于选什么论题,则完全自由。不少学生开始了网上跋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一些新闻网站,或进入一些评论网站,精心筛选,确定论题,然后进行作文。结果,这次作文的选题,超过了历届学生的选题范围,几乎涉及了生活的大部分领域,例如有《宰杀青蛙为何屡禁不止?》《电子游戏是祸?是福?》《谈教师的“体罚”》《论数字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等等。因为有多媒体技术的支撑,学生得以更加清楚地放眼看社会,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面上写作。(2)写作。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信息快车,蕴育学生的创造性的人格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网络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视接千载,神游八方,大大地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具有传统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要注意其劣势,扬其长避其短,注意运用的策略,真正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优势,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不少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没有深入领悟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含义,存在不少误。首先,多媒体的运用容易导致忽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恰当地夸大机器的作用就必然把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向反面。教学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多媒体的运用往往减少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
其次,在许多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为了展示信息技术图文并茂,以及自己的高超的技术水平,一些课件制作者把教学内容肢解成漂亮、华丽的图片、文字等形式,一味地追求最新的“高科技”。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课件所用色彩过分亮丽、鲜艳,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这些图片、文字在演示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完全缺乏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牢,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这些,还只是目前能够从课堂教学中看出来的问题。从长远来说,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它还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把它与传统教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得益彰。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发扬传统教学的长处,用信息技术增加教学容量,借助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以及趣味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又要很好地组织好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课堂上加强师生交流等等。
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能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变静为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不断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声、形、色的教学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使语文教学更富有魅力,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具有传统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线语文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更要注意其劣势,扬其长避其短,注意运用的策略,真正让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优势,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河北省怀安县左卫中学 高崇
教育部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到了教育信息化的问题,掀开了一场信息教育的新革命。在教学中使用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发挥其功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电化教学规律,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创新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动”起来。
一、更新教育观念,迎接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挑战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陈至立)”教师如果不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就有可能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障碍;如果用旧的观念去指导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技术就有可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不良作用甚至反作用。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面对新技术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教育的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对每一位教师实施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素养之一。同时,面对纵横交错,错综复杂,不断求新、求变,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网络世界,作为教育者本身,更应认真迎接网络环境的挑战,思想更延伸、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敏捷,要从传统的“独奏者”变成积极学习的支持者与“协奏者”,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层次不仅要适应当前的社会要求,更应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二)、探究性学习的观念
在网络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Internet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围绕任务确定研究方案,然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搜索下载、加工整理,以及交流共享、演示和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与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解疑的能力,即所谓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环境的学习探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三)、学生自主发展的观念
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听可视,录音跟读,并且反复出现多种教学信息,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信息,反复操练、强化;每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主动选取和控制教学信息,自觉反复操练、模仿强化;教师可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个别指导,调控教学。这种人机的交互学习,使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并用,自始自终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呈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氛围。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学生自主发展的可能。
(四)、合作学习的观念
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所谓的“合作学习”,既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教师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编制教学软件,有的放矢地去选择能够起到最佳作用的电教媒体。如有可能,课前可让学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氛围,教师对机器的操作时也应配合以传统教学媒体,进行综合运用,以利于知识信息在教学动态系统中的传递,从而达到教学的实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学科课程的整合性观念
《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为了使技术革新有意义和有效果,我们必须在整个教育体系的联系中去考虑运用技术的涵义。”因此努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之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并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引入语文学科教学中,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把信息技术作为有机的组成部分融入到教学中,尤显重要。
(六)、辅助性观念
当然,以画面为主要手段的多媒体技术并不适合所有的课文,而整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并非真有实效。固定程序的教学内容将使课堂教学流于呆板。人机对话缺少了师生情感的交流。人们在呼唤信息技术革命的同时,切忌浮夸风的再度扬起。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说的语文能力,还应继续发扬传统教学中让语言占主导的地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还学生以“说”的权利,“写”的自由,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毕竟语文姓“语”。因此教师须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实际需要考虑,因材施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的辅助手段,科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发挥语文学科思想教育和开发智力的作用,让学生在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时,理解和运用语言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在教学中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些尝试和探索,(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散文、小说、记叙文、诗歌等有故事情节或生动形象的课文时,可运用音响、歌曲、图像,营造与课文相附的情境,创设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使学生能很快投入到情境中,感受美的气氛,获得美的享受,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地。例:教学小说《孔已己》,可剪辑电视《孔已己》中有关社会背景的镜头,江南小镇,身着清末服装的男女老少行走在沿河的石子街上,典型的江南小酒店的门口,一群短衣帮热热闹闹的,欲买酒喝。图像的运用,可越过时空隧道,让同学们在瞬间就了解了上个世纪初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把握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比教师空洞的解释要形象直观的多,更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由于使用电教媒体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意性强、可控性好、在教学时空上和学生能力培养上可起到优化作用。在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基础知识需要板书,教给学生。例:语文中的词语的书写、注音、解释;时代背景的介绍、作者的介绍;以及一些需要补充的材料。在传统的教学里,只能靠一支粉笔来传输,而现在只需点击一下事先准备的就可完成,大大缩短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尤其在总复习时,更能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教学时可根据年级的读写训练要求,根据课后的习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促进知识的巩固熟练和深化迁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学生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的拓展,它利于深化练习,及时反馈,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唤起师生的求知欲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方式。新技术的使用,对教师而言,是新的挑战。在“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境地里,必须费劲心思,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利用闲暇搜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材料,制作课件,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对学生而言,每一节课都预示着将有不同的内容,不仅可获得知识,更能带来视听的享受,满足了他们猎奇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探求新知识而跃跃欲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使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传统的“师道尊严”悄悄地朝“良师益友”的方向转变,民主的教学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学空间,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期待的结果。
(四)以信息技术促进探究性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与方式,它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学习过程中,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利用网络媒介,针对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去网站相关的资料栏或互联网上查找、搜集资料、获取数据;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百科全书、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虚拟参观等获得丰富的相关资源。在教学专题《狼》时,我就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习充满乐趣。课前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狼”的故事,谚语;课中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狼”的文章选读,提供专题资料,有关问题提示,学生就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交流。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也只有真正与时俱进,不断 更新观念和手段,把当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否则,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不能实现“三个面向”,就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不能实现。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
南漳县武安镇白龙中心小学 尹松刚老师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本文论证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多媒体 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现结合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如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播放歌曲《春在哪里》创设情景引入,随之通过多媒体向大家展示几幅美丽的图片,再用一系列的配音图片(如小鸟的叫声,青蛙的叫声,小河流水声,夜晚中各种昆虫的混叫声等等),描述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听觉、视觉的刺激,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新奇的知识,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欲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再播放文章朗诵,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确实存在着语言。这样让学生在自身与课文文字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并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情景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而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情景教学”的一个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形、色
俱备的这种特质,创设模拟各种生活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得到最深切的情感体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全面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对重难点的消化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
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由于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各种云的形状,但对于生活阅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中学生来说,那一个个生疏的气象名字,那一种种差别不大的云,着实让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到了相应的图片,并配以简要的介绍文字,使学生对每一种云都有了直观的认识,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既加深了学生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如果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信息量是十分有限的,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整合相关的资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如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可以把电视剧《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占据二龙山等片段剪辑下来,应用到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鲁智深,会讲述他的故事,还要指导学生观察鲁智深的言行举止,乃至神态变化,分析、思考、讨论鲁智深的形象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等电视剧中的歌曲,并链接后人对鲁智深的评价;还可以同《水浒传》中其他人物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就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而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性强,反馈及时,这个特点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基础,不同的兴趣爱好及不同的学习情形,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材料,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自觉地探究有关问题,对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解决学习疑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在教学《荔枝蜜》一文时,针对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用《荔枝蜜》作为题目,而不用《蜜蜂》作为题目呢?他还写了哪些文章?作品的主要风格是什么?他的这篇文章想告诉人们什么?从作者的这篇文章或其他作品中找出相应的依据。鼓励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答案,去探讨问题,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或提示。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努力寻求现代 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材
第四篇: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江西玉山县双明中心小学 祝卫光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无疑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标志。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形象生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有效的优化教学过程,使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既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最佳方法。下面我就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
1.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
2.信息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3.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我们在讲《长城》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长城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与长城有关的音乐、课文朗读、以及课本中重点的字、词、句整合到课件中,教师和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使学生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创设情境,用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文内容中来,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可爱,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
2、信息技术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汉语拼音,对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很抽象、枯燥。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启发学生思维,从图形中体会字母的形和音:蚕表示“s”,椅子表示“h”,人们用力砍柴时发出的声音表示字母“ei”,刺猬表示“c”,气球表示“q”……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对字母就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有效识记字形和发音。从而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3、多媒体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描绘的内容,表现的意境,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而多媒体能将画面与文字按一定要求安排在一起,帮助学生借助形象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同时画面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九寨沟》一文时,首先用多媒体计算机把九寨沟那色彩斑斓的迷人原始自然风光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以音乐、解说,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仙景九寨沟的美。接着将画面移至屏幕左面,把与画面对应的文字显示在屏幕上:“进入九寨沟,只见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山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山坡上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并将“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遍布”“原始森林”“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几个重点词进行技术处理,使其一闪一闪由绿色变成红色。通过画面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由于“清澈见底”(湖水是如此的清),“色彩斑斓”(湖底的石头色彩是如此的美),“遍布”“原始森林”(各种树木是如此多),“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如此多的景色倒映清澈的湖中)。进一步让学生知道并且理解了九寨沟大大小小的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山谷中。作者把湖泊比作“宝石”。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也理解了作者的思维过程。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2、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
3、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信息技术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开发和选择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在信息技术如何辅助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仍需进一步讨论和探究。只要大家以理性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宽容的精神投身于语文教学创新中,相信语文教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五篇:2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苑文春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构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新的课改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也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在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1、动态模拟、突破地理教学难点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许多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展示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我国东部地区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世界海陆的变迁等。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图、挂图)辅助讲解,难以把地理事物的连续变化的情景展现出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制作的课件,可以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直观、感性、整体的认识,有利于突破难点。
例如,锋面雨的形成和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的移动规律。制作并展示如下的课件:首先为冷气流向暖气流方向移动(冷气流移动用蓝色箭头表示),随着冷气流与暖气流的相遇,出现冷、暖气流相遇的界面。暖气流被迫抬升,随之出现云彩,并降下雨来。让学生观察、讨论说出锋面雨的成因。然后以一幅中国图为底图,动态演示夏季风的北上、被迫南下与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代表夏季风的箭头(红色箭头)到达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出现云彩并开始降雨,显示雨区的范围;六月,代表夏季风的箭头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云彩并开始降雨,随着变化出雨区范围;
七、八月份,代表夏季风的箭头,到达华北、东北,华北、东北出现云彩并降雨,随着变化雨区范围,而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随着空出无雨;九月,代表冬季风的箭头(蓝色箭头),快速的从北方到达我国的西南和南部沿海地区并降雨,随着变化雨区的范围。东部地区各地上空先后凝云致雨的情景,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演示前,教师出示导学提纲,让学生“含”题思考每一个画面锋面雨带的位置,演示结束,教师照导学提纲点拨,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2、形象演示,突出教学重点
地理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空间观念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也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点。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讲解大量的有关地理事物分布的知识。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地图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学生大脑中形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格架。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图、课本插图等,只能给学生展示静态、呆板、色彩比较单调的事物分布图,并且有些图中地理事物分布并不明显。利用电脑辅助手段制作的相关课件,不仅内容准确,色彩鲜艳,而且使静态的地理事物“活化”,使所学的内容鲜明、生动,利于学生掌握。
比如,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部分的教学,制作并显示如下的CAI教学课件,以一幅中国空白图为底图,按课本分划的情况,每学一种走向的铁路线或一个区域的干线,图上即显示铁路干线并闪现铁路干线,待学生在书上用色笔描出铁路干线以后,闪现名称。不同方向或地区的铁路干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如东西向的铁路干线用红色铁路符号表示,南北向的铁路干线用蓝色铁路符号显示等等,非常的直观。待所有的铁路干线学完后,不同方向或地区的铁路干线整体的再显示一下,师生共同归纳,从整体上把握。
3、运用课件,创设教学情景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要补充许许多多的地理知识或图片,用来创设情景。通过教师的精心制作与演示,多媒体能为地理教学提供许许多多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文字资料,很好地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比如,学习“世界人口”部分,一开始,补充一段资料。屏幕上出现一个婴儿的画面,并配以婴儿的啼哭声。解说“地球村六十亿居民诞生。据新华社萨格勒布10月12电,波黑时间凌晨零时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降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居民。学习伊始,很快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中。
又如,学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播出一地遭受沙尘暴侵害的画面。组织学生围绕沙尘暴的危害进行讨论,列举身边的事例,加深对环境危害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强烈情感。
4、人机交互,增强参入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讲完一部分知识,往往要安排一些练习予以巩固,以达到及时巩固和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反馈的目的。其中判断题、读图题是练习巩固的重要题型。练习时,如果将判断题、读图题等题型制作成简单的游戏型CAI教学软件,用微机的人机交互性,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游戏式的练习活动,并让电脑对练习正确与否及时做出判断与反应,可为学生创造一个融参与性与竞争性与一体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中国政区图时,运用微机的交互功能编制一幅中国拼图。电脑中央显示一幅空白的中国政区图,旁边凌乱地摆放着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它们分别移到中国空白图的相关位置上,若正确,显示“你真棒”。若移动错误,轮廓图会自动回到原处,显示“再来一次”。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
5、妙用课件,精心组织教学
新地地理教学理念之一是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地理知识的学习提供各种各样的生动、形象的画面,为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学习过程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条件。
例如学习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播放自然特征非常明显的一段画面。出示导学提纲,将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围绕导学提纲读书、讨论。最后,全班的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围绕课本的内容,就“北方好”和“南方好”进行辩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对结果进行评价,还对学生的参入性进行评价。
二、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信息技术的使用
1、要实用。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多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点。根据其优点,将其用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的关键处,即用到“点子”上。不能不管所教的内容如何,该不该用,全部用多媒体教学替代,整节课课件仅仅相当于小黑板的作用。
2、要适量。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许许多多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点,但绝不能所有的教学活动全部用多媒体教学所替代。整个一节课出了课件,就是课件,教师、学生成了多媒体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奴隶,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问题走,多媒体教学成为课堂的“主角”,严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要适时。课件的运用,要运用到“点子”上,尤其是教学情景的创设,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等最需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汇聚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维的地方。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的逼真、动态连续的特点,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
4、要最佳。课件的制作,由于制作的编辑软件不同,质量有所差别。在制作时,一定要参考有关资料,制作与所教课题最为符合的课件,不仅实用,而且要美观,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5、要与其它直观教学手段有机配合,不要一切都用多媒体教学。比如,课本插图、板图等各有其特点,尤其是板图,具有重点突出、边讲边绘、讲学同步的特点,是多媒体教学难以达到的;同时教学媒体多样,并且每一种媒体发挥最佳的作用,从多样性来看,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