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辉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王辉
新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但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在欣赏、评述教学时,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有关背景]:
本人是一位年轻教师,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务钻研,积极探索。今年是浙美版新教材第一次在余杭区使用,本人从研究课题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摆脱“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今年正赶上七艺节《时尚百年服装展》在杭州展出,我无意间去参观并拍摄了一些照片。在讲《走进美术》这节课中的艺术设计前,我左思又想怎样把艺术设计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关心时代的发展,加强社会责任感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选择了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初一(3)班来上这节课。[案例描述]:
1、学生当回设计师:
师问假设你是一名设计师你设计服装你要考虑到那些?生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如:好看的、质量好的、冬暖夏凉的、合适全体人购买的(假使我们那位同学能设计出来这样的服装,那么其他的企业将面临着破产的境地。你也将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你会拥有大量的财富)我对学生的回答一般不会做否定的意见,都以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还有的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说,我会设计出大方的,颜色不是很亮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下子激发了我的想法(因为我一向喜欢色彩单一的大方、得体的服装)我问学生:你们对老师的穿着进行评价?这回可好,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叫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学生这样总结,老师的衣着简单,朴素,不花枝招展,给人以一种亲近的感觉。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从学生的眼里能看得出他们特别的喜欢我。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件好的设计所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作以总结。(这样的引入直接,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掌握)
2、学生当回欣赏、评述家:
师问你们比较一下爷爷、爸爸、自己的服装?生回答:爷爷穿的是中山装,爸爸穿的是西装,我穿的是校服(在家里穿的是休闲装)。这时屏幕上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人映入学生眼帘(我事先作好的课件)哇!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从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人,今天走进了课堂。接着三四十年代旧上海旗袍,具有鲜艳特色的文革时期的军装,简朴实用的青年装,还有现代流行的一些服装,品牌装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虽然以前在电视或电影等上看到过一些服装,但从没看到过这么齐全的,所以表现的很激动。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手发言,有的对旧上海的旗袍特别感兴趣,款式、颜色的多样,还有的说:那些服装看起来这么的“土”,如果我们穿出去的话非被人笑死,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我记忆忧新,老师我看到这些服装好象把我从100年前带到了今天,我从中国时尚百年服装展中,能看出中国社会在进步,同时每个时代的服装也正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正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写照。(学生的回答,我简直不感相信,一个刚刚上初一的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激动万分,我用了“你真行”、“好样的”、“太棒了”等一连串的表扬话。)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也洋溢出愉悦的笑容。
3、学生小组讨论:
我教学时比较喜欢结合实际,我就对中国旧上海的旗袍做以讨论内容,我问:假设老师身穿一件旗袍走进教室,你们会怎样?(我有点胖)你知道么,学生怎样回答的。
A组:老师如果你要穿的话事先告诉我们。B组:老师你的身材是不是胖了一点。C组:老师会不会撑破。
D组:哇!“老师,我们会吓死”。
E组:老师我认为不适合在教室穿,如果在婚礼上或晚会上会合适。我没有批评学生的回答,反而,我又把服装设计的原则,要素及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要适合自己及场合且不要追星教给学生。(教师多以表扬、鼓励来传授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又问我:老师什么是时髦?什么人领导潮流?(请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时髦就是与众不同,花枝招展。设计师、街上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领导潮流。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总结。新颖趋时,谓之时髦,而为时之所尚,则为时尚。时髦是明确的。时髦女人,一看便知:打扮入时,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她们中有清醒的也有盲目的。清醒者会因红头发适合自己而追随潮流去染发,在追随中仍不忘保持自己的个性;而盲目者是看什么时髦、什么流行就追随什么。她们不明白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仅仅因为它“流行”--流行就是好的,于是吃减肥药、穿瘦身裤、着露脐装、穿低胸上衣、拔眉纹眉、纹眼线唇线、留各种怪异的发型、染成像营养不良的颜色„„诸如此类。真正的时髦需要文化,文化首先是审美,而美首先是顺眼,是看上去舒服。真正有文化的时髦和流行,经得起时间考验。我认为领导潮流的无非是设计师或一些影视明星。
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案例点评]: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展开情况来看,我本没打算把服装欣赏及评述讲的这么具体,只想让学生欣赏时尚百年服装展(把我收集的资料和学生共同享用,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但学生的反映、表现和极度的热情让我不舍得不给他们深入讲解。因为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是一种自主性的主体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学生“悟”的过程,没有感受、体验、思索、品位的过程,没有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似乎也像骆驼穿针孔一样难。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想了解更多的人文背景,中国的文化等等,所以,就学生的喜好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联想,以达到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欣赏能力、评述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做到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
2016年6月21日
第二篇:美术组工作计划 王辉
美术组工作计划本学期本着“快乐学习,快乐教研,享受快乐的工作生活”的思想下,结合我校美术教学的现状,提出“课堂教学效率年”这个目标,美术组工作计划王辉。以“抓课堂实效、办特色队伍”为指导思想,开展各项工作。课堂是教师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只有明确教学目的,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意识,才能有效落实课堂教学,让学生收获知识,真正能到艺术熏陶;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特长生的艺术素养,加强艺术特长生的培养,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推进第二课堂,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一工作重点:
(一)、美术教育教学
1、抓普及促发展:认真执行“教学五认真”。平时工作中,认真备好课,上课时,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在新课程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和研究。本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校级以上公开课。
2、抓特色 促提高:抓好特色美术兴趣小组,结合课题研究进行辅导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画比赛,力争为校争光。
(二)、校本教研
1、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结合,教研活动做到“三到位”:学习到位(理论、实践)、计划到位、措施到位,工作计划《美术组工作计划王辉》。
2、校本教研实验资料积累和实验及时总结,及时反思。
3、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积极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三)、教育科研:加强教科研和教学的研究,各位老师深入钻研和创造性地用好教材。课堂组织方式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投入学习。
二、工作目标:
1、站稳第一课堂,同心同德抓实效。
2、营造第二课堂,积极主动抓特色。
3、坚持以人为本,扎扎实实抓教研。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快乐学习快乐教研快乐生活快乐教研第三周周思敏《如何在职场集体备课羽毛球 分组提升更有气质》第四周周思敏职场礼仪1.2研讨课羽毛球第五周科学研讨课科学第六周课程标准科学 科学第七周英语研讨课(峰)英语第八周课程标准英语英语第九周微机研讨课(宁)微机第十周如何评课微机微机十一周体育研讨课(辉)体育十二周对新课预设导入体育体育的做法十三周音乐研讨课(利)音乐十四周如何利用评价促音乐音乐进美术课堂教学
第三篇: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创设生活情境 迸发创新火花
——谈
美术课《小花篮》一课作业与评价的设计
桂林市阳光学校/韩 魁
1、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
※思考问
习兴趣?
2、如何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开来?
3、作业与评价的设计。
※案例描述:
题
一、案例背景
自国家美术新课程标准(试用版)实施以来,我教过一年级使用的《美术》(湘教版)教材,但《小花篮》这一课是广西版的五年级下册老教材,老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还是有点出入。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特点对原有的教材有所改动,并且加入了生活情境的环节和德育教育,在动手环节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
作精神。
韩魁老师
二、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前在纸杯里倒好饮料)猜猜老师为什么请大家喝饮料?今天是老师的生日,大家唱一首英文歌祝我生日快乐好不好?
师: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你们在美术课上越来越能干!希望你们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你们说好吗?当然,老师还希望收到你们亲手做的生日礼物,你想送老师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请打开课本,今天就做一个漂亮的小花篮送给老师吧。(板书课题:小花篮)
(二)教学过程
1、欣赏课本中的图片,说说每幅图片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不同?4人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表扬说得好的小组。
2、根据课本上的示范,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制作步骤: A、剪开
B、折好 C、插花
D、整理(板书步骤)
3、制作材料和德育教育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图片的特点和制作小花篮的步骤,课本上教我们用什么材料来做?(塑料瓶子)
你们带了吗?(没带)
那大家用什么来做小花篮呢?(纸杯)
为什么用纸杯?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用纸杯做的好处)
师:回答得真好!老师原以为大家喝晚饮料会把纸杯扔掉,看来你们懂得了废物再利用,知道保护环境,老师表扬大家!下次又请你们喝。
(三)布置作业
师:既然是做送给老师的生日礼物,希望大家动足脑筋,老师相信大家会做出更有新意的小花篮。
(四)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五)鼓励团队合作,学生互评作业
师:说说你们是怎样构思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六)课堂小结
※ 反思与研究
(一)课前创意,我想做的尝试
在课堂上,教师抓住起主体作用的学生,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情境之中,使学生主动、自觉、愉快、地进行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以保持昂扬的学习劲头,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进入新课的契机,创造新颖、独特的导入方法,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及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教学内容。
《小花篮》是一节高年级的手工制作课,我创设了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先请学生喝饮料,再说今天老师生日,祝我生日快乐并想得到学生亲手做的小花篮,这样就充满了师生情感的交流,目的性很强得进行教学和学生创作。
在德育教育方面,我有意识地用喝过饮料的纸杯来进行小花篮的制作,让学生自己发现废物再利用,保护环境,共创节约的好习惯。同时,通过亲手做生日礼物给老师更表现了尊师重道的好心意。
现代社会,各方面竞争都很激烈,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注重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和创新精神。在教师示范后,4人小组合作,把手上的纸杯做成有自己特点的小花篮送给老师当礼物。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你的创意及制作方法,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学生自评环节。
学生在课堂所创设的宽松愉快的生活情境中,充当主动角色。老师对学生也不必约束过多,让他们尽情享受制作过程中创造的快乐。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的状态,他们无所顾忌,无所拘束、自由选择、自由活动、自由创造、自由表现,尽可能地挖掘大脑潜在的能量,使新的点子、新的想法蜂拥而出,从而主动积极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必然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使创造性思维得到自由伸展的尽情发挥。
(二)设想的实施情况及几点遗憾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堂课还算得上是一堂新鲜的课。但在我看来,还是存在不少的遗憾。
1、关于情境——根据我的设想,学生一开始就进入了我设计的情景,对我说的生日礼物有极大的兴趣,并且交头接耳地进行讨论,这种最初的接触,符合我的设想。但随着课的进行,我应该结合我校双语教育的特色让孩子们唱一首英文歌《祝你生日快乐》,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2、关于制作——根据我的想法,这节课教材上的示范不难,所以有所忽略基础的教学,把重点放在了创新上,从而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体现不好。再有就是应该在制作前小组先讨论好如何分工,定好组长,这样有利于节省制作的时间。
3、关于小结——在课堂小结部分,由于前面小组的分工不明确,时间不够,所以小结过于简单和模式化没有出现课堂最后应有的小高潮。
(三)结 语
虽然只是短短40分钟,但我花的脑筋很多。我竭力想上好一节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术课,但经验有限,就算重来一次,仍然还有许多不可弥补的遗憾。幸好,事后的揣摩必不可少,这样,人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一堂别开生面的“服装欣赏”课
会昌实验学校 李 晖
新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核心、以探究式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新教材。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但不是长官,不是警察,也不是裁判员。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在欣赏、评述教学时,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还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但学生一动起来就会乱,这就需要老师的调控、引导,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表扬。
[有关背景]:
本人是一位年轻教师,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能努务钻研,积极探索。今年是浙美版新教材第一次在余杭区使用,本人从研究课题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摆脱“权威”阴影下自由、自信、提高欣赏与评述能力。今年正赶上七艺节《时尚百年服装展》在杭州展出,我无意间去参观并拍摄了一些照片。在讲《走进美术》这节课中的艺术设计前,我左思又想怎样把艺术设计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关心时代的发展,加强社会责任感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我选择了学习兴趣较浓,学习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的初一(3)班来上这节课。
[案例描述]:
1、学生当回设计师:
师问假设你是一名设计师你设计服装你要考虑到那些?生回答可谓五花八门如:好看的、质量好的、冬暖夏凉的、合适全体人购买的(假使我们那位同学能设计出来这样的服装,那么其他的企业将面临着破产的境地。你也将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你会拥有大量的财富)我对学生的回答一般不会做否定的意见,都以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还有的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审美观说,我会设计出大方的,颜色不是很亮丽的。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下子激发了我的想法(因为我一向喜欢色彩单一的大方、得体的服装)我问学生:你们对老师的穿着进行评价?这回可好,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学生都积极踊跃的举手发言,争先恐后的叫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学生这样总结,老师的衣着简单,朴素,不花枝招展,给人以一种亲近的感觉。这样,一个不经意的问题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从学生的眼里能看得出他们特别的喜欢我。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件好的设计所必须符合三个方面的要求作以总结。(这样的引入直接,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掌握)
2、学生当回欣赏、评述家:
师问你们比较一下爷爷、爸爸、自己的服装?生回答:爷爷穿的是中山装,爸爸穿的是西装,我穿的是校服(在家里穿的是休闲装)。
这时屏幕上一个穿着长袍马褂的人映入学生眼帘(我事先作好的课件)哇!学生一下子安静下来,从前只在电视里看到这样的人,今天走进了课堂。接着三四十年代旧上海旗袍,具有鲜艳特色的文革时期的军装,简朴实用的青年装,还有现代流行的一些服装,品牌装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学生虽然以前在电视或电影等上看到过一些服装,但从没看到过这么齐全的,所以表现的很激动。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手发言,有的对旧上海的旗袍特别感兴趣,款式、颜色的多样,还有的说:那些服装看起来这么的“土”,如果我们穿出去的话非被人笑死,其中有一位学生的回答我记忆忧新,老师我看到这些服装好象把我从100年前带到了今天,我从中国时尚百年服装展中,能看出中国社会在进步,同时每个时代的服装也正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正是中国百年历史的写照。(学生的回答,我简直不感相信,一个刚刚上初一的学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激动万分,我用了“你真行”、“好样的”、“太棒了”等一连串的表扬话。)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位学生也洋溢出愉悦的笑容。
3、学生小组讨论:
我教学时比较喜欢结合实际,我就对中国旧上海的旗袍做以讨论内容,我问:假设老师身穿一件旗袍走进教室,你们会怎样?(我有点胖)你知道么,学生怎样回答的。
A组:老师如果你要穿的话事先告诉我们。B组:老师你的身材是不是胖了一点。C组:老师会不会撑破。D组:哇!“老师,我们会吓死”。
E组:老师我认为不适合在教室穿,如果在婚礼上或晚会上会合适。
我没有批评学生的回答,反而,我又把服装设计的原则,要素及在我们选择的时候要适合自己及场合且不要追星教给学生。(教师多以表扬、鼓励来传授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又问我:老师什么是时髦?什么人领导潮流?(请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时髦就是与众不同,花枝招展。
设计师、街上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领导潮流。
我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分析,总结。
新颖趋时,谓之时髦,而为时之所尚,则为时尚。时髦是明确的。时髦女人,一看便知:打扮入时,涂脂抹粉,招摇过市。她们中有清醒的也有盲目的。清醒者会因红头发适合自己而追随潮流去染发,在追随中仍不忘保持自己的个性;而盲目者是看什么时髦、什么流行就追随什么。她们不明白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仅仅因为它“流行”--流行就是好的,于是吃减肥药、穿瘦身裤、着露脐装、穿低胸上衣、拔眉纹眉、纹眼线唇线、留各种怪异的发型、染成像营养不良的颜色……诸如此类。
真正的时髦需要文化,文化首先是审美,而美首先是顺眼,是看上去舒服。真正有文化的时髦和流行,经得起时间考验。
我认为领导潮流的无非是设计师或一些影视明星。
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美、鉴赏美、表现美。
[案例点评]:
通过这节欣赏课的学习我认为美术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资料,这样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财富。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和展开情况来看,我本没打算把服装欣赏及评述讲的这么具体,只想让学生欣赏时尚百年服装展(把我收集的资料和学生共同享用,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但学生的反映、表现和极度的热情让我不舍得不给他们深入讲解。因为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是一种自主性的主体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学生“悟”的过程,没有感受、体验、思索、品位的过程,没有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似乎也像骆驼穿针孔一样难。针对学生好奇的心理,想了解更多的人文背景,中国的文化等等,所以,就学生的喜好展开了进一步的启发联想,以达到活跃思维、激发想象力,欣赏能力、评述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真正做到了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发展。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现在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初中的美术教学,难度大。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我所在的学校现在用的就是 江苏版的。如初中美术教材中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教材共向学生展示了十幅外国绘画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以战争、历史和宗教故事为题材。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根据作品内容的详略程度,在第一课时我带领学生欣赏前六件作品,第二课时欣赏后四件作品。
在此,我仅以第二课时为案例,进行教学分析,与诸位同行切磋交流。
一、课前,我认真备课。
(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美术课程标准我确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历史、宗教画的相关知识,着重掌握欣赏的方法和步骤;在技能领域,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二)、在教具使用方面,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的让学生多看,多学。
(三)、因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对作品的介绍少之又少,有几幅重要的作品甚至只字未提,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不足以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回家上网查阅资料,以补充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二、课上,我认真讲课。
(一)、首先,我带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先复习“历史画”的概念,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上节课学过的六件绘画作品,并简要回顾几件重要作品的内容,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勃鲁达的投降》和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
(二)、然后,进入授课阶段。
因为本课涉及了好几位浪漫主义画家,学生对“浪漫”这个词语有些误解,对浪漫主义绘画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在讲新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补充了“浪漫主义”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把这个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找一名同学读出来。
紧接着,开始欣赏法国画家席里柯的浪漫主义绘画《梅杜萨之筏》,我把这幅画作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这幅画取材于1816年7月法国一起严重的海难事件,舰长和军官们只顾自己逃命而将150名乘客抛弃在一张临时搭制的木筏上任其自生自灭,经过13天的漂流,木筏上发生了一幕幕骇人听闻的惨剧,最后只存活10人。但是法国政府却因为惧怕舆论的谴责而对此事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引起受难者的不满,席里柯在人民有冤无处诉的情况下愤然拿起画笔,经过走访生还船员、搜集素材、现场写生,最终用18个月完成了这幅震动法国、波及欧洲的“写实”巨画《梅杜萨之筏》。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欣赏、理解这件作品,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列出了欣赏提纲,并先让学生来介绍作者,讲述此画的历史背景、作品内容,并揭示主题,然后教师再在与画面相和谐的音乐背景中将此画的精髓部分娓娓道来,不但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且渲染了气氛,进行了情境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还向学生讲述了有关“梅杜萨”的希腊神话故事,丰富了教学内容。
接下来,我又带领学生们欣赏了西班牙画家的《1808年5月3日夜间的枪杀》、俄国画家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和法国画家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等作品。每件作品,都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同于书上的大画面,给学生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力,达到了欣赏的目的;同时,通过语言的表述,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刺激,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拿破仑和他妻子约瑟芬的奇闻轶事,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为了拓展学习内容,我巧妙设计了“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经过简短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历史画能否被摄影所取代,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绘画作品要比摄影更典型,更具有感染力,而且其含义也更为深刻。
(四)、在自我评介方面,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和心得,归纳有三:第一,通过欣赏书上的绘画作品,使我们看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和不幸,所以我们应该呼吁世界和平,坚决反对战争,并珍惜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美好生活。第二,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学习画家所具有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伸张正义的良好品格。第三,我们还应该学习画家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
三、课后,我认真反思。
每一节课都有它的闪光点,也都或多或少地留有缺憾,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最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学生并没有按我的要求在课前进行预习,而外国绘画作品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又相距甚远,所以导致课上老师提出某些问题时学生启而不发,缄默不语,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如果课前我给学生下发一些书面材料,使学生对一些重要作品有备而赏,收效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欣赏·评述虽然所占比例不大,却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具有认知、教育、审美的教育效果。因为欣赏课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造成很多教师在欣赏课的教学中要么走马观花,不能深入;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我觉得在欣赏·评述课的教学中应该先从一幅画入手,重点欣赏,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然后再扩展延伸,触类旁通。欣赏也决不是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应该深层次挖掘教材,欣赏“画里”、“画外”,使学生学会聆听“弦外之音”,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欣赏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在讲过每一节课后,我们都应该认真反思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哪些不足,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善于发现,善于改过,我们就一定会有进步。美术教师,是传播美的使者,愿我们能在教学工作中共同努力,营造美的世界,打造完美人生!
总之,我想自己会在以后的美术教学中更加努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争取培养出更多有美术爱好的学生,让学校的美术教育取得突破。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造型表现欲望与外部存在的美术相碰撞,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包括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相沟通,从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获得对他们终身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的终极目标,我觉得这才是21世纪我们美术教育者所追求的共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