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19-05-15 02:0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一篇: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传统课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因此,探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教育者们广泛关注与研究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简要阐述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形式、教学动机、教学方法等方面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期望未来教育工作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al needs for talents of increasingly strong,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not only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ut also for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a steady stream of fresh blood.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aditional classroom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exist som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nd therefore, the stud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is on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researchers widespread concern and research.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current mo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It is expected that the education workers in the future will be able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innovation ability;talent cultivation;teaching quality

目录

一、前言..............................................................................................................................................................1

二、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产生创新思想......................................................................................................1

(一)教师教学思想更新是创新教学的关键..........................................................................................1

(二)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更新的载体......................................................................................1

(三)转变观念,形成创新教学理念......................................................................................................1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2

(一)启发想象,开启学生创新意识......................................................................................................2

(二)分层指导,发展学生创新个性......................................................................................................2

(三)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动机......................................................................................................2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2

(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3

四、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3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二)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3

(三)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3

(四)培养创新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3

五、结论..............................................................................................................................................................4 参考文献..............................................................................................................................................................5

一、前言

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由信息技术引发的知识经济也已初见端倪。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不仅需要掌握多种知识,更需要掌握探究知识的技能。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又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创造性人格。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发扬,关键在于教育。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其他课程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1]。它不仅为学生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索的潜能,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产生创新思想

传统教学理念就是老师一直在教,学生一直在学,整堂课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往往不知所云,至多也就是回圈吞枣,脱离了素质教育的主线,要改变这种情况关键在于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全体的学生,创造和谐民主情境,来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教师教学思想更新是创新教学的关键

创新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然而提到创新能力,往往被认为是少数精英具备的素质,有意无意中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改变教育观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二)教师是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更新的载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不停的讲,学生在被动得听。现在我校引进协同模式更多让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能够动脑、动手、动口。同时使学生懂得信息技术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软件设计也层出不穷,使得信息技术学习处于动态过程。信息技术的操作理论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知识技能,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却对信息技术操作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例如,讲EXCEL工作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方法的流程,最好让学生先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上机操练,分小组合作,学生学得很快,学生的学法得到优化,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转变观念,形成创新教学理念

网络化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新课改下的教学方针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阶段的学生己具有了较理性的认知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抓住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顺应中学时期的学生特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简单的课本知识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以现有的课本知识为跳板,有效的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发展成为社会创新型人才强大的后备力量,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根本的使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实现创新设想的实际能力,其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创新思维形成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

(一)启发想象,开启学生创新意识

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创新的源动力,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点蕴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用心发掘,对学生善于引导那么,学生自然会紧追教师步伐,大脑开启的创新“小马达”会活跃的运转。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展示本节“教学案例”目录中收录的不同表现风格和形式的版式作品,带领学生观察其在表达主题上不同效果,以区别电子板报和电子刊物的异同,激起学生求学求知的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报刊类作品参考评价表”对学生制作作品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以及技术性进行综合等级评价,以及作品特色点评,使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模拟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将抽象的数字关系生动化、趣味化和形象化,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多层面的探索知识,实现创新思维的全方位发展。通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二)分层指导,发展学生创新个性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同样一节课,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了层次教学法,力求营造一种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不同,安排座位,成立学习小组,选出比较好的作为小组长。练习前,我按难、中、易分层提出要求。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要求逐步深入的进行练习,操作练习由浅入深、由简入难,直至达到教师所提出的操作要求。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各有所得,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科学评价,激发学生创新动机

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如果我们用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去考核他们的学习效果,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削弱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难以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中还需要对评价方式加以改革,使信息技术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将对学生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体现上,给所有的学生以肯定或激励,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鼓励学生不断创新。我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创意实践”的考核,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创作,使他们完成的作品尽可能精致、生动和富有灵性。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创新思维时提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会自然的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探索型学科,更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情景。首先,课堂中的师生氛围应该轻松愉悦、和谐融治,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情景条件。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或真实、或有趣、或生动、或新奇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奇效果,借教师的方法创新带动学生的思维创新。比如在学习《信息及其特征》一节时,当学习有关信息的传递性及真假等特征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做一个“一传十,十传百”的小游戏,以及谚语“老皇历看不得”“一千 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等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设疑提问“这些游戏各及谚语各自体现了信息的哪种特征?’’从而以此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调动了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而且还挖掘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从而关于信息的特征在这些游戏以及启发想象中得以理解与掌握。

(五)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源

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的学者结合现代教育理论,构建出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骆魁敏的研究指出,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高中数学探究教学应该包括六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网上协作,网上测试,课堂小结[ ]。其中创设情境,网上协作,网上测试的环节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所有的环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任意混编,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在学校机房完成,并且对机房配置和网络有一定的要求,为了尽可能的贴近真实情境,创设情境部分需要利用数学虚拟实验室来完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是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就相对较高,每节课需要准备相应素材,教师的备课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四、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有深切体会,看似简单的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才能真正掌握技巧。比如说:在Windows中的画图,就能画出简单的演示图,甚至更为复杂的功能,只要鼠标控制好,再结合一定技巧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基础课程。是用来处理其他事物的手段。无论创新结果如何,都要实用。例如,在学文字处理时,学校正好在设计招生简章,这样在班级征集创意,让学生组织资料。学生积极性高,并能积极参与,等结果出来,再与专业设计相比较,又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学生即得到了锻炼,又找到了不足,并且看到创新的目的性。

(二)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

创新想法的实现基于现实中的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的侧重点之一也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教会学生熟练的实践操作,才能有效的提升其创造力。比如在讲《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一节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家中的电脑感染病毒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病毒侵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然后将一些预先处理好的病毒发送到学生计算机中,让学生自主观察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并动手杀毒,对于不能即刻杀死的病毒,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病毒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开拓思维,设法清除。根据教师提示,学生想到不

少有价值的防止病毒的方法,有“保护注册表,不给病毒可乘之机”还有“用病毒的名字建立只读文件,病毒无法写入”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到关于杀毒的工作是围绕“检测”、“清除(杀毒)”、“预防(监控)”三个环节,面对突发情况,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无形中提升了创造力。但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创新。

(三)注重鼓励学生积极实践

任何形式的教学方式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本身除了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讲解知识点后,学生有自己操作实践的时间,这时,教师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新颖巧妙、联系性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活跃思维,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创新思维。如在文字处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示范如何在WORD中添加边框、底纹以及使用艺术字等效果,然后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完成排版设计。完成之后,把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并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挖掘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提供平台。

(四)培养创新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

过去老师对创新不以为然,认为对学生来说那就是空话,难以实现,只有个别天才才配有创新能 力,实际上是一种错误想法,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创新能力的潜能,只不过我们老师没有挖掘出来而己,尤其信息技术知识,俗话说,只有信其师,才能尊其道,反之如果老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那么每个学生就很容易妄自菲薄,也就失去了自身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采用鼓励教育法。

教师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所有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弘扬中学生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欣赏每一名学生,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依靠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③教师要鼓励所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探索与解决问题、教师要支持学生学会合作,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创新。

五、结论

当前信息化的水平较高,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普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思索的问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同的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真正的热爱和激情,以及培养他们的素质和文化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因此当前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现代教育技术所强调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庆.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实践、创新能力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249-250.[2]杜柏华.浅谈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电子世界,2013,10:177-178.[3]石红梅.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12,01:139.[4]欧伟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0:97-98.[5]黄淑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5:45.[6]牟文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172.[7]仲明堂.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4:2.[8]宋素燕.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9]冯超.基于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10]李婷婷.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在信息的处理上扮演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已经到来的信息社会,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要求。

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 教学手段已经落后,教育将发生重大变革,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新能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活动的根。教育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传递的因素,还包含着创新的因素。

一、注重德育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兴趣、意志、毅力、情感等创新型人格的培养。缺乏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和献身精神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很难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突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讲述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传记,中外计算机发展的差距,计算机应用及发展前景等。通过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引导学生发奋学习,使他们拥有坚韧的毅力,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理解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时代的主人。

二、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惟有实践,才有创造。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在实践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启发,以实现解决问题与培育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我的具体做法是:⑴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做小报排版,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文水平;电脑绘画,制作贺年卡、书签,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绘画水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构思并创作作品,完成后,让每个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创作思路及过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利用汉字编码和文本编辑工具,以及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用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做出归纳、概括,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⑵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进行学习成绩管理、运动会成绩管理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培养鉴别能力

创新活动,离不开信息的吸收与重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Internet网络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开拓创新视野已成为现代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时代教育已真正成为知识传递与知识创新相融合的连续体。面对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正确上网畅游,正确选择有效信息,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做到学习上网两不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现代工具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要面向未来,最现实的是面向未来的知识经济,无论是知识的创新、知识的普及还是知识的应用,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合、知识建构等良好习惯。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优势,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观察、思考、比较的环境,探索和构建“创新教育”的新模式。

第三篇: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科教兴国,人才为本,21世纪,我们国家需要的不只是知识型人才,更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从转变教师观念和改革教学模式两方面来阐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能力 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对人才衡量的标准是能否会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把创新教育列为21世纪教育的核心,把开发人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重要的目标。那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和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经验:

一、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学活动时时是创造之时,课内课外处处是创造之地的思想。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非常快,我们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要以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要为宗旨,要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学、愿学,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改革教学模式,创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

在学校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信息技术课堂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条件。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想象、思维和实践的过程,要让学生会创新,必须首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创设情境教学,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文件的下载》时,有不少学生说他们会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于是我因势利导,巧妙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情境:平时我们在浏览网页时,经常看到网页上有精彩的动画,我们怎样运用合适的下载工具,把它下载下来呢?有些电脑知识的同学在接到这个任务后,以为小菜一碟,然而当他们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当他们自己经过一番摸索后,我再稍加点拨,就可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创设情境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敢想敢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自主实践,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手脑并用,亲自操作感知,就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动手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助于他们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揭示教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启迪心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精神。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它和其它课程不一样,不能纸上谈课,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实践,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要学”,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验证问题。

例如:在讲授《For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时,我先给学生一段求“1+2+3+ +n”的和的程序,在讲解和分析for循环结构的基本特点和该程序的执行过程后,让学生动手修改此程序,写出“1 2 3 n”的积的程序和“2+4+6+ +n”的偶数和的程序。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在电脑上运行程序。学生在动手实践时,不仅提高了使用电脑的能力,学会了学习方法,而且在实践时常常能产生灵感,启发创新思维,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3、实施分层教学,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学习效果差异大,如果对他们提出同样的要求,难免会使差异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有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实行“分层教学”,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与锻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尊重自信的目光里体验一次次成功,创造一次次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

例如:在讲授《表格信息加工》中,有关“Excel图表制作”时,在讲解完对图表生成及美化的方法后,布置学习任务,对中、低层次的学生重点指导他们如何完成图表制作等一系列操作,通过表格数据制作更直观的图表分析数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高层次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美化图表,制作出更美观的图表作品。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4、营造自由空间,优化学生的创新环境

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创作、想象。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轻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欢迎学生与自己讨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优化创新环境,给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一定自主选择的自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例如:在讲授《文本信息加工》时,为了让学生制作富有创意的电子报刊,我首先为学生展示多张制作精美的电子报刊,然后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自主选择电子报刊的内容版式进行制作。所有的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非常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做出的电子报刊多种多样,内容繁多,涌现了不少富有创意的作品。学生的创作过程,不仅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创新理念的世纪。我们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用先进理论来指导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结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创新潜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长足进步,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玉琦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追求与实施》 《中国教育报》 2006.3.3

[2]马秀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12

第四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王亚楠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第35期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天然优势,它是一门集动手与动脑、应用与技术高度结合的新兴学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智能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求知欲的激发,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兴趣 变通性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35-01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特殊的使命。”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因此,培养创造型新一代应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面对时代的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山区民族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有了新的挑战:他们对课改与新教材的选取有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教学认识与理解。在山区民族中学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教学调查与分析,并引发思考── 对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给予了参考性的闸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求知欲、兴趣、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计算机课对山区的民族学生来说是一们崭新的课程,他们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心,很想探个究竟,一开始就对这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时学生的兴趣只是在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新鲜感,是不够稳定和持久的,它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伊始,我没有长篇大论枯燥无味地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而是从生动、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开始,从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内容入手,进行教学,是同学化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在教WORD时,我先教授在WORD中是怎样制作一个表格,然后导入动态的图片。用上艺术型时,同学们都投去好奇的目光,乘热打铁,让学生练习编辑一份作息表,让他们对作息表进行边框和底纹的美化,给文字运用上艺术字,然后开展比赛,看哪个组的做的又快又好,通过视频录制,播放给全班同学欣赏。在这个过程中,既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同学们的思维创造力,同时又培养了他们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由此可见,创

设情境和相应的情景氛围,能激发兴趣,激起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从而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重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发展学生思想的开阔性

变通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根基。在教课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运用头脑风暴发让学生学会大开阔性思维,这种开阔性思维作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发展学生创新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固定模式,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

发现问题、探奇、寻根问底是创新的开端,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十分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地各抒己见,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外的收获。如在教FrontPage制作网页中的滚动字幕时,字幕的背景只能是某种纯颜色,我就试问学生:“能不能以图片作背景?”同学们都积极地去寻找解决办法。终于有一位学生利用边框阴影进作出以图片为背景的滚动字幕,漂亮极了,我就请这位同学教给给全班同学,这样,全班同学也就掌握了这一“绝招”。当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只要思路正确,都予以肯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即使答错了,也要妥善地引导和分析,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启发创新能力,应该思维流畅,在实践中勤于反思。信息技术课需要实践,增强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师教学中起指导、启发的作用,因而教师应多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实验,给学生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不需要代替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创新思考的乐趣。这不仅能更好诠释教学内容,还能结合学生的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上PowerPoint制作动画的课时,只讲基本的内容。下面该怎么做,留给学生自己安排。如果学生吸收较好,也可讲的更少,大部分学生自己去探索。同一目标有多种方法能实现的,应从不同角度加以利用,以达到授业解惑和培养创新的目的。如在PowerPoint中制作背景时,可从格式菜单选择背景,也可右击演示文稿空白处选择背景。在教学习方法的同时,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情、分析事情、解决事情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又能帮助学生了解适合自己实际的具体学习方法。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要“让学生动手,带着任务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实现信息科学知识的学习,实现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这是一种问题解决式、发现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如WORD的整体训练中,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报刊,要求图文并茂,有艺术字和分区等,里面内容完全

由学生自由想象。学生在完成报刊的过程中,体现出创新精神,通过自己在信息技术课上的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估自己的认知能力,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深刻理解。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能否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创新教育能否得以实施。作为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转变思想,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 杨名声,刘奎林.创新与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第五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苏省阜宁中学王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而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它独特的社会地位和学科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更新教育观念、创设新环境、推行项目(活动)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训练学生思维方式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智能机器人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江泽民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要靠教育。<<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作为课程方案的宗旨,提出了要“依托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数字化城市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智能机器人集合了计算机、声、光、电等多种技术,可以让学生全面接触传感器、计算机软硬件、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高科技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思考与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进取精神。通过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智能机器人,把原来存在于科幻影片中的事物,引入到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以后发展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学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1、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其次,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首先,传统的班级教学发展成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有意义的项目实现和活动完

成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其次,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问题提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再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不仅要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创设有利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事倍功半。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多数是学生感兴趣的,但程序设计例外。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程序设计也产生兴趣呢?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例如我在讲授程序设计基础《三种基本结构》一课时,通过乐高机器人(做好顺序、分支、循环三种程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由机器人来演示原本只能空想的三种结构执行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结构运行的异同点,体会顺序、分支循环的作用,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通过程序控制机器人做我让它做的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操纵机器人的欲望。使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改以往程序设计教学的枯燥、乏味。

三、推行项目(活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上海市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里强调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组织应该突破单一的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的局限,坚持“以项目上(或活动)带动学习”和学用结合的原则。通过项目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项目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问题,完成项目,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如在(三种结构程序设计应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项目(夏天,电风

扇是我们常用的纳凉工具,大家可能都碰到这样的问题,晚上睡觉调定时,可到时间关了就觉得热,一直开又容易着凉。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电风扇,能根据不同的温度,吹不同大小的风,这样晚上睡觉开着也不怕了),让学生自己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机器人积木,搭建一个电风扇,进一步完善我们常见的风扇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1、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始时,就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不断收集有关信息技术的各种知识,到对课本知识了解到一定程度时,我把他们收集的各种知识,进行一次展示,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时代的步伐。

2、我结合教学,适时运用机器人,把信息技术教学中较难的程序设计教学与机器人联系起来。比如讲到循环时,制作了一个避开障碍的机器人。机器人在前进中不断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有障碍就进行避让,形象的演示了循环的运用。在讲解枚举算法时,我给大家播放了机器人灭火的视频(受场地限制,没有实际演示),机器人在程序的控制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去搜索火源,找到后进行灭火,很好的演示了枚举算法的过程(一一列举出所有可能的解,检验是否是真正的解)。学生看到机器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如此聪明,产生了要让机器人更聪明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由于设备和课时等客观原因,目前我校机器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还没有普及,更多的是利用课外。学校成立了机器人社团,定期安排学生活动。作为机器人社团的指导老师,我根据班级、兴趣进行分组,各小组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项目或自已寻找项目,进行项目的完成。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相互探讨。小组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学习。比如沿线走机器人,在搭建机器人时,小组成员可以分配任务,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积木、一个负责编程控制。搭建后,小组之间相互比赛,看看谁的结构好,谁的机器人更聪明,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个性,在一次次的探讨中,大家都得到了提高,有了更独特的想法。

4、机器人的知识学生了解的可能并不多,在学习了网络以后,我就安排学生运用网络搜集有关资料,学生在选择好自己的项目后,也可以有针对的寻找资料。比如机器人足球比赛,我只给学生提了提,具体怎么做,由小组自己完成。学生拿到项目后,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在网上查找比赛规则、比赛方式,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提出并分析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和进行决策。通过网络观看以前的比赛介绍,从中吸取闪光点。通过BBS、网上联络等方式,向有经验的选手学习,同同行沟通、交流。学生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的精神,激发了创新的意识。

五、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从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来看,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即它主要是关于如何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它强调的是“如何”而不是“是何”。因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教师将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绝对权威。教师将更多地承担引导者,支持者和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学生由接受知识的“水桶”转变为“处理器”和新知识的“生成器”。学习的过程是学

生自己探究的过程。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当然仅仅在软件操作上采用多种方法,达到相同目标,已没有多少创新可言了,通过机器人就能更好的实现这一转变。比如在做机器人爬楼梯的项目中,我只提供了场地,由学生去想像用什么方法上楼梯,有的想到用履带、有的想到用多条脚,有的想到用翻转,方法各有不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搭建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同一种机器人结构,换上不同的程序或者同一种程序,换上不同的结构,他们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在活动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各自的项目。

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通过机器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创新的意境有了,学生通过机器人,可以把自己的想像的东西实现出来,在实现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培养。比如,学生在研究型课程(物理类)中也会想到用机器人来做自己的研究项目。参加二十届INTEL机器人创新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市家庭机器人挑战赛,获得三等奖。

创新教育不仅要培养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而且要培养千千万万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石,在这方面任重道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先驱者之一,他曾设立“育才创造奖金”,并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先生的“创造宣言”永远不会过时,它正是我们今天开展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给学生一个创新自学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定稿)

    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湖南省沅陵县大合坪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 曹新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面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模版)

    摘 要: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本身只有继续不断地摸索、改革,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具有......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当前教育界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幼教特点,力求从以下......

    在陶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泥”激趣以“陶”创新 ——以陶艺教学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初探 内容摘要: 关键词:陶艺培养创新思维 在知识暴涨的二十一世纪,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在科技的带动下迅猛的发展。社......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明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日渐端倪的今天更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对新世纪的中学生提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李文康 (宝鸡市陈仓区坪头中学,陕西宝鸡,721312) 摘要:在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培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 创意源自生活,小到你平时走路,大到天马行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然也少不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