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媒体在小学科学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摘 要: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为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科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与科学课的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关键词:小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大力的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逐步补充甚至取代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集文本、声音、图像、视频于一体的立体式教学方式,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创设了一个全新的、优化的教学环境。由于其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现就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五点。
一、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兴趣及探究欲望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教师讲得辛苦,学生不感兴趣。多媒体课件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融视、听、说于一体,把声、形、色、动态和静态安排在不同的界面上,与学生产生交融。这些形式多样的信息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尽快进入教师所创设的学习境界中,在其头脑中形成疑问,导致探索欲望的产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实现了学生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的转换,引导他们在下一过程进行观察、实验和思考。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火山和地震》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在导入时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火山和地震的视频。震撼的画面一下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时我在问你们想知道火山和地震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都想知道。接下来我继续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视频火山和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本课教学任务在这样的类似看电影的过程中,不费力气就解决了。如果只是带领学生读读课本上的文字,相信他们绝不可能像这样投入地去关注这课的学习内容。
二、抽象变成具体,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 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课型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能变抽象为直观,化虚为实,特别是那些用传统媒体难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内容,定能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奇特效果。如五年级科学(上册)《看月亮》一课,这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课文。这类课文的共同点是知识性强,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样的课文在传统教学中是一个难点,老师难讲,学生难懂,要想解决这一难点,必须将课文中的重难点直观化,为此我在课件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和优点,用多媒体模拟了月食的过程和月食形成的原因,将这两个难点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一目了然,减轻了教师的压力,也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知识信息量
在教学《植物的一生》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教科书、必要的板书等传统的教学媒体始终要用,谁也离不开,但它们不是唯一的、最优的。学生独立研究环节,观察凤仙花的种子、根、茎、叶等,用实物是最好的。但如果要研究凤仙花的生长过程,除了学生每天观察记录外,凤仙花生长的录像就十分重要。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可以弥补观察材料的不足。在学习动、植物知识时,很多动植物学生平时根本见不到,无法获取感性知识。利用课件向学生播放,生动、逼真地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类动、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同时配合学生的观察活动,分别将画面快放、慢放、静止、重复、放大,让学生抓住了各类动植物的特征,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另外教师可利用节约下的时间为学生多补充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出示例题、随堂练习题及课后拓展题,大大节约黑板书写的时间,起到省时、高效的作用。
四、突破时空界限,让学生体验式学习。
小学科学教学涉及内容包括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天文等多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包罗万象。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探究,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学生受到年龄、阅历、认知及环境的限制,不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能发挥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功能,延时、再现、分解、组合、以及大小、远近的调整,它能生动的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在较短时间难以觉察的东西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教学《蚕》一课时,学生虽然对蚕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课堂上要把长达数月的蚕的生长变化清晰完整地表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轻松地把这个过程连续动态的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向学生展示了蚕的生活环境,还让学生了解了蚕的繁殖、发育的过程,通过这一动态课件,学生对蚕的“卵—幼虫—蛹—成虫—卵”这一生长变化便一目了然。这样设计,有效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弥补了学生已有经验的不足,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节约了时间和空间。
五、信息交互性强,启发思考发散思维。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提倡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指导学生去分析与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授生态群落时,学生要建立生态群落的概念,就要理解动植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还要理解动植物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内容利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概念的构建。利用多媒体动画来辅助教学:先把一些动植物用动画做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完成建立生态群落概念的第一步,而后再演示动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动画,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二者结合起来容易帮学生建立起生态群落的科学概念。在下面引导学生破化生态群落的后果时,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发散,并且锻炼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章剑卫 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第8期
2、李子运 著:《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 2004年第5期
3、沈小梅 著:《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2年3月出版
4、夏 萍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第一期
第二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与科学学科教学相结合 创设实验情境 拓宽视野 激发科学兴趣 突破重难点 爱国主义情操和科学的态度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内容摘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是一种演示工具,也是一种交流工具,但最终将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高级工具,使科学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在科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编制科学学科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投影机的媒体表现形式和较好的演示功能,以及方便自由的自主性学习特性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科学教学的结合。可以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激发兴趣、拓宽视野,在教学中易于突破重难点,从而达到创造教育的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作者简介:王海燕,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高级教师,自九一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以及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撰写的论文曾多次获全国、省级、市级、区级各种奖项,并在《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丛书》一书中发表。
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我们可以合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了多媒体的支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如能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而,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许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做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而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有些细节往往无法让大多数学生看清,如弹簧秤的示数、天平的读数、刻度尺的刻度值、温度计的读数等,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呢?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形式,采用实物投影,将实验过程现象合结果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动能看清楚,增强了演示实验的可观察性,也使全体学生对科学事实获得了具体感性的认识,从而创立了良好的实验情境。
例如:在教学《太阳和影子》一课时,研究产生影子的条件和太阳与影子的关系这两个实验中,要求在很暗的状态下操作,这样,只有坐在讲台附近的学生能看得清楚,不利于激发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兴趣,影响了实验效果。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我演示该实验时采用了多媒体活动辅助教学的形式,在实物投影下演示,并通过大屏幕,适时的将演示过程和现状投影出来,不但大大提高了演示实验的能见度,同时在实验情境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中,各种应用软件不断推出。只要你细心留意、发掘定能找出某些能为教育工作提供“副作用”的软件。卫星地图软件就是其中一个。
例如:在《我在哪里》一课中,我就利用卫星定位软件,让学生们能够在电脑上看到我们学校的卫星图片甚至看到某一个同学家的具体位置,以此来拓宽学生们的思维与视野,让他们感受到当今科技的魔力,并引申到当今汽车定位系统的原理中去。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人的个性发展不仅依赖于人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还依赖于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稳定而持久的动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用趣味性优势,创设问题情境。增添课堂魅力,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且教学媒体创设问题形象化、明确化,容易将新知与旧知或各知识点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拥有发展他们想法的机会,使学生驰骋奔腾的思维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间。运用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为师生的交流提供共同经验,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想像、表达能力、学习活动,变强迫性教学为诱导思维式教学,极力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地球上有什么》一课中,我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地球上的情况,从各种科教电视与科幻电影中收集下大量的地球上相关片断,让学生能了解到地球的上地表情况、重力情况以及温差情况等等,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去拓展学生思维与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的主要特性之一:信息集成,易于控制,在教学中运用普遍。传统教学,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多媒体操作灵活,控制方便,信息灵活呈现,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灌输缺陷,教师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静与动、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地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克服了人类感官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认知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识过程。通过向学生展开丰富的、典型的、具体的经验和感性材料,突出观察点,揭示现象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辨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联想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解题正确率。科学知识的教学,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低,不能单凭老师讲解清楚,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利用多媒体表现的直观、深刻性强,进行微观分析、动画模拟演示,可重复展示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科学的态度
教师作为教育者,往往肩负着双重重任,一是担负着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责任,也就是“教书”的责任。二是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即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在科学教学中通过录像、vcd片段和动画等模式向学生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有些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废寝忘食、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些科学家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历经坎坷毅然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社会主义情怀等等,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例如:教学《科学家探索的故事》一课时,通过丁肇中、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发明探索的故事,使学生体验到,要想成为科学家就要具备严肃认真、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态度。
总之,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形式,我们深知,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与科学学科教学相结合作用,把多媒体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使学生从感觉到知觉,从感觉到联想、想像,再上升到情感的心理反应,以求达到对科学深层理解,使我们的课堂能听到学生的声音,能看到学生洞开的心灵之窗,成为“鼓舞人心”的课堂。
第三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一、优化数学的教学过程,攻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知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才可以击破难点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关心的重点问题。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以动画、声音等形式变得更加形象,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的知识结构。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一处题目是让学生计算按照一定规律叠放在一起的正方体总共有多少个,很多学生都没有办法计算出底层那些看不见的正方体的数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将放在上面的正方体一个个挪开,摆放在下面的正方体就会呈现在学生的眼前。然后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几种不同摆放模式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计算正方体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三、变化练习模式,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效果
练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所编写的一系列的练习题目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电脑预先准备多种类型的题目,全方位、全角度地对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练习。同时,信息技术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设置一些趣味性的动态题目,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小蝌蚪找妈妈”“鸡兔同笼”等形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巩固自身所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开展课后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够省去板书的时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习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如在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一个笑脸,然后伴随着声音“你真棒”,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如果学生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屏幕上可以为学生显示“再接再厉”等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强了。
四、结语
总的来讲,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得数学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能够从课堂导入、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进行辅助教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平台。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虽好,但是在教学中也不可滥用,要把握住应用的度,过多地使用声音、图像会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不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使得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更加丰富,效果更好。
第四篇: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宋仕林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思维、生活和劳动方式。教学改革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现代化,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深入课堂。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小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活动。小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投影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二、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求图形的面积时,光靠讲解是无味的,必须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学习为乐。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简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
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三.利用多媒体,突破数学教学中实验模拟和难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有两大难点:立体几何部分与应用题部分。以往教师对这两部分知识较难做到实验模拟。我们在选择相关软件的基础上,设计有关课件用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可多次出现,帮助学生复习掌握。对几何立体图形的理解我们选择3DS三维动画制作,该软件能在演示中把任何几何图形与立体几何图形以形象的三维形式再现,使各类几何体能在静态和动态的状况下展现给学生,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大大加快理解速度。
四、利用现代媒体的表现力,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五、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我们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不再让班长叫起立,而是通过媒体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又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第五篇: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十字街小学
邵金玲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的不断改革,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在渲染气氛,创设美景。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多样性、内容生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等。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使其从以下四方面辅助英语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洞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图像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四、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创设情境、展现情景
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其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多样性、内容生动性,学习过程的互动性等。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多媒体作为认知工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有效地辅助英语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是否能组织学生的集中注意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堂英语课有一个好的课堂组织教学,将对整堂课的英语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在英语课前的2-3分钟,我就开始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唱一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英语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抓住这一时机,我又在开始上课时的5分钟之内,对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充分利用录音设备,多听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语音的学习中,感知语音的优美、语调的自然流畅,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洞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直观教学多优于一般的讲解,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电化教育又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新授自然灾害,艾滋等主题课文时,我放了相关的录像,英文版的,学生听的非常认真,而且学习到了很多课外的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教学效率。把很多例句,文章直接呈现在屏幕上,一是节省了时间,二是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练习时间。口语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节省这方面的时间。孩子们都努力地表演,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在很轻松、自然的环境中复习、运用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多媒体图像刺激与丰富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物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再造形象能形象地理解自己不曾感知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因此,利多媒体课件这一刺激物激发学生的再造形象,有利于学生深化认识陌生及抽象的事物。我给学生放了狮子王和灰姑娘等故事。借助课件展示猴子的活泼狡黠、狮子被困笼中的无奈与无助以及重返森林后的喜悦,再造想象了故事发生时的情境,体会狮子向往自由的情感。得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能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如:在教学“AT the Farm”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单词及句型,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对一幅幅彩色画面的再造想象,学习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形象直观,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四、利用多媒体展现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际方式,是语言能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教育设备,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巧妙的多媒体设计,可提高课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我播放了这节课所学有关食物的歌曲《It’s time for lunch》来渲染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以便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用微机播放剪辑好的对话,进行播放回顾和润色,在此期间,根据实际需要对本课对话情景进行部分消音或全部消音处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配音,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是为了用,在课结束之前,我又将卡通人物和食物用投影放映并展示给大家进行现场交际活动。给学生提供练习材料,让情景的设置配合情景活动,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创造进一步理解语言的条件,将所学知识变为己用,讲出来,让他们有开口的欲望,并真正说出口,进行语言交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形成流畅的语流和悦耳的语感。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