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时间:2019-05-15 02: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第一篇: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学习时应把握以下范畴:物质、运动、静止、规律、意识、认识、实践、真理、联系、发展、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价值及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8、唯物辩证法

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高考资源网

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

6、发展

4、矛盾7 + 创新2)(共19条原理)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3、〖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高考资源网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反对。

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3、〖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

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Ⅳ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3、价值观

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反对〗: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3、〖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3、〖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反对超脱社会,企图孤立于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社会条件、社会环境而无所作为的观念和做法。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第二篇: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原理: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原理:a.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c.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原理:a.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b.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a.规律是客观普遍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实事求是;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惩罚。

b.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认识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b.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验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c.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a.要求我们重视实践,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b.要求我们发挥科学理论的推动作用。

2.真理的含义,最基本属性:

原理: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过程: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太托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

理。

(三)唯物辩证法:

1.联系观(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

(1)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a.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要切忌

主观随意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原理: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逐一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原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原理: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

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原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的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

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发展观(普遍性和实质,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

(1)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创新。

(2)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

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

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原理: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从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

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的飞跃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

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矛盾观(含义,普遍性,特殊性,普特关系,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

(2)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

终。

方法论:我们都要成人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

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的事物有不

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统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两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 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统一,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

面,分清主流和支流。

4.创新观(发展普遍性和实质,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

(1)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原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方法论:要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二.历史唯物主义: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方法论:

原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地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原理: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方法论: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必须改革生产关系,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

展的环节和方面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四)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原理:a.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和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b.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a.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因人而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五)人生价值的实现: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第三篇: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4、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求是

5、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能够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二、认识论

1、实践的特点: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家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 1

够指导实践,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休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4、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三、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方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观

1、发展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要有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度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的原则。

(三)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

1、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级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7、强调主要矛盾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主流。

8、强调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认识方法。

(四)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观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简单的说: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四篇: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

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整理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8、唯物辩证法

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或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或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

6、发展

4、矛盾7 + 创新2)(共19条原理)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

昭觉中学 高二生活与哲学 原理方法论整理

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3、【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

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反对。

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4条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昭觉中学 高二生活与哲学 原理方法论整理

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四、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简而言之,即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3、【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

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

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

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

昭觉中学 高二生活与哲学 原理方法论整理

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Ⅳ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

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3、价值观

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

昭觉中学 高二生活与哲学 原理方法论整理

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或: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为人民群众

1、【原理内容】:①理想来源于现实。②理想高于现实。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服务;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时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反对】: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第二部分 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反对】: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3、【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3、【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反对超脱社会,企图孤立于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社会条件、社会环境而无所作为的观念和做法。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五、理想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

昭觉中学 高二生活与哲学 原理方法论整理

第五篇:高三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高三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一、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方XX: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规律是客观的,它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XX: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

二、唯物辩证法(第二、三、四课)

(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XX: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

2、因果联系

原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连接之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XX: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原理: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XX: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二)发展的观点

4、发展的观点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XX: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③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④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5、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XX:坚持用内因和外因辨证关系的观点看问题,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

6、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都是在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中不断发展的。

方XX:①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②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⑤学会优化结构

7、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XX:坚持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道路。三)矛盾的观点

8、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XX: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9、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XX: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0、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关系

原理: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XX:①学会正确认识事物,掌握认识秩序

②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11、主次矛盾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则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XX: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12、主次方面关系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XX: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原理

方XX: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五课、第八课)

14、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XX: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15、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XX: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16、原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方XX: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四、人生观、价值观(第六、七、八课)

1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18、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导向作用。

方XX: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9、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方XX:①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②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③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2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或破坏作用。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又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2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①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②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③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方XX: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

23、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促进作用

①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②崇高的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方XX:把个人志向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统一起来,将自己的一切同祖国、同人民、同人类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2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XX: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相信群众 ②依靠群众

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25、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辨证关系

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方XX: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

③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理想源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

方法论:要树立崇高理想,又不能脱离实现;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反对:反对心无大志、眼高手低、脱离实际。

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两个务必”。

谢谢观看

下载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教学素材:《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及思想政治全套易错解析

    2016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及思想政治全套易错解析 (辨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

    高考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总结[合集5篇]

    《生活与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归纳 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1、世界物质性统一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

    高中政治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新人教版必修4)

    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 第一部分、唯物论(5个)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辨证唯物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范文模版)

    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高二主要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辨证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高考政治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完全版(样例5)

    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一、 辩证唯物论(第一课、第二课) 1、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方法论:①一切从实......

    政治与生活练习

    《政治与生活》第二单元检测题 班级1.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已经养成了一种逻辑:政府行为只要代表公共利益,就是天然合法的,甚至可以无所约束,无所顾忌。上述逻辑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一、辩证唯物论(第二单元第四至五课)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第二单元第四课P30) 〖原理〗:辩证唯......

    《生活与哲学》原理方法论小结(精选)

    哲学常用术语总结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