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爱国主义课文的编选与教学
关于爱国主义课文的编选与教学
近年来,一些人热衷对爱国主义题材进行解构,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颠覆,如说董存瑞炸碉堡是被班长所欺骗,邱少云被火烧谁也没看见,狼牙山作战其实为6人,其中5人跳崖,还有1人是投敌被杀。这种解构和颠覆不时引发争议。争议最大的是爱国主义题材的代表《狼牙山五壮士》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遭落选和在课堂教学中被曲解。2005年3月,上海、湖南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将其删除。2007年9月,人教版将其从《语文》教科书调整到自读课本,引发了爱国主义题材是否适合作为小学语文课文的争论。2005年12月,一位小学教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时,将教学重点从痛击敌人和对敌人的仇恨,转移到他们爱人民、爱民族情怀上来,并认为杀敌的场面过于暴力血腥,添加了日寇感动于五人的壮举而低头致礼的情节,引发爱国主义题材如何教学的争论。今天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还需要不需要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怎样教学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
20世纪20年代,我国处于山河已碎、民族将亡的危机境地,教育界人士纷纷提出教育宗旨中应含有“国家主义”。著名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曾刊出“国家主义”、“小学爱国教材”专号,呼吁在中小学各科施行“国家主义教育”,以求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他们的主张对我们今天讨论《语文》教科书中是否需要爱国主义的题材,如何教学爱国主义的题材的课文很有启发,也可以借此来看《狼牙山五壮士》该不该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教学时该不该曲解。
一.20世纪20年代关于爱国主义题材课文的编选与教学的讨论
(一)需不需要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的国力已衰弱到极点,“外人对我,视若犬豕,侵凌不已”,所以觉醒的教育家们主张实行“国家主义”也就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其目的在谋国家之安全,人群之幸福;或预防将来之被征服;或矫正其现在之被蹂躏,且抵抗其他一切民族之蚕食鲸吞”。那么,各科“课程标准及训育目标,合于爱国者取,不合于爱国者去”,甚至主张教师要像宣传宗教那样宣传爱国。他们不仅大力宣传,而且对与此相关的当时颇流行的三种论调提出了批评:
1.教育独立派。教育与政治关系到底怎样,教育能否独立于政治?针对当时一些人主张“教育独立”以与政治脱离的论调,陈启天认为“此言似是而实非”,似乎误解了“教育独立”的涵义,“教育独立之涵义,如指教育应超脱教会、党派及政潮三者之关系,则为教育上应守之信条”。实际上教育不仅不可能超越政治,而且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职能或国家事业”,是用来“训练国民,发扬国性,创造国运”的工具。
2.国际主义派。一些人认为,“爱国心为偏见之源,为战争之母,为国际同情之障碍”,而提倡“国际同情”,认为这才是“世界和平之根核,人道主义之保障”;力避“国家情操”,认为既然有所爱,就有所不爱,于是“差别生,厚薄分,隔阂起,而战争不可避免矣”。余家菊认为这种貌似“兼爱”的思想,其实是“舍己为人”、“舍近求远”的“国际奴情”,于情于理都不合。“若爱我之国以及人之国,保我之国以保人之国,其事甚顺,于义甚贯,爱国教育又何尝必须仇视他国哉?”况且别国先对我们实施侵略,我们的反抗也是正当防卫,义所当然。“平情之论,必当责其侵略而不当责我之仇视也。”这种“国际奴情”主义的教育,在1925年“五卅惨案”中英国人血腥屠我同胞时被彻底击破。
3.自由生长派。一些人认为,“儿童之理性未发达,不能了解爱国之必要;儿童之社会意识暧昧,不明国家与个己之关系,爱国情操未曾发生”,况且“教育的要义在使儿童自由发育,不可将成人的意见硬行灌输,只宜教以思辨考察以求能力之发育,精神之长进。”余家菊认为,教育当然要注意儿童的经验,但是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一无凭借的,脱离实际内容的纯粹形式陶冶的教育,只存在于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之中。儿童有能力、有兴趣了解社会事实、成人之见,如果一些人“国家观念不强,意识淡薄,就需要适当的教材”,“使其深悉国家与个己关系之密切,以及个己不尽责时国家所遭受之祸害,与夫国家昌明后个己可享之福利”,让他们感悟“国泰而后民康之义”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
(二)语文教科书爱国主义题材的编选与教学
1.爱国主义题材的编选
当时人们认为,爱国主义须贯彻到各科,语文学科理应分担,“国文科为一国精华之所萃,学校教育之所需”,但是爱国题材太广泛,“决不能穷竭其所有,故仅可于表彰本国特色、激发爱国志气有关者,择要导学”。像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还有《荆轲列传》等,“皆能使顽夫兼懦夫立者”。有人专门从内容上作了强调,认为题材要有六方面的特点:(1)历史性,给读者以“真实”的、“模范”的观念;(2)具体性,不要纯粹鼓吹理念、宣传主义,应将其放在具体事例中;(3)暗示性,用客观的事实暗示,不用主观的话语灌输;(4)潜化性,在休闲式的教育中,陶冶性情,涵养美德;(5)传奇性,情节曲折生动;(6)理想性,要含有未来的希望。有人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谈爱国题材的选择标准,认为形式方面要注意四点:(1)要有普及性,不能用方言土语;(2)要有吸引性,要善于叙事、描写;(3)要有优美性,即文字要优美;(4)要无外化性,不要直译外文。内容方面也要注意四点:(1)发扬国光,宣扬我国的文明成就;(2)要表彰国化,宣传我国对他国文明的影响;(3)要说明国势,认清当前形势;(4)要提醒国耻,认识遭受的耻辱。总之,要做到选文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要“文质兼美”。
2.爱国主义题材的教学
(1)教学内容要注意“文”、“道”结合
爱国主义题材课文的教学,最容易上成政治课、历史课。作为《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其教学内容必须兼顾内容和形式。一个老师在教《一个爱国的学生》时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实质方面在使儿童知道爱国,和怎样爱国,并能养成儿童勇敢的精神。形式方面在使儿童知道记叙文的做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不仅有内容的讨论,还有认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活动。
(2)解读方式要力避夸大和浪漫
吴俊升认为解读课文要防止民族夸大狂的暗示,不能过分夸大自己民族的优越。他说德国法西斯就是试图以武力侵略他国,把文化推行到世界,这是一种“极端的国家主义”。另外,也不能无中生有地添加一些不可能的情节,拿今天的说法叫“革命浪漫主义”。如在表演《一个爱国的学生》时,学生将课文第一段“从前某国有一个学生,他很爱国,并且很勇敢。他常说:‘凡是一个国民,不能够替国家做一点事,真是可耻的很!’他又说:‘贪生怕死的人皆是无用的人。’”改编成“这位爱国的学生,独自在书斋里看书,看见书上论及游民的害处,他便立起来道:‘一个国民,不能够替国家生利,反来分利,真是可耻得很!’说完,向壁上挂钟一望,见时间不早了,随即提了书包往学校里去”。将第三段“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他的朋友买了许多外国货,他很诚恳地对他朋友说‘我们应当买我们自己做的国货,不应购买外国货。为什么把自家的钱送给人家呢?这岂不是利权外溢麽?’”改编成“一天,他散学回家,途中遇见一友人,手中拿着许多外国货。他看见了,便忠告他的朋友,勿买外国货物,并且把利弊说出,那友人见他的态度很诚恳,理由也很充足,面孔上表现出一种惭愧的形状”。基于文本来添加情节,所以这种诠释方式是合情合理的。
(3)教学过程要注意“情”、“理”结合 爱国题材课文的教学,最容易让学生群情激愤,失去理智,往往达不到真实的教学效果。一方面要注意教师人格的感化,教师自己要有爱国热情,然后启发诱导学生的爱国热情,不要空喊口号、灌输教条,因为“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违”。如一个老师讲《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文,先自己到学校所在地南京的玄武湖畔,查看外国人在我国的恶行。上课时他问学生,每天黄昏时外国人扛着枪来湖边,不顾行人,任意放枪,猎取湖中的野禽,问:“诸生以为如何?”学生答:“我们的湖地,外国人来此糟蹋,诚属可恶!”老师又问,假如有一座在我国建造的大观园,外国人都能游览,唯独中国人不得入内,“诸生又以为如何?”学生答“岂有此理?恐无其事”,纷纷要求老师讲解,老师让学生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学生看后议论纷纷:“外国人真可恶……我国人真无用……”“外国人对我们太不平等!”老师接着问:外国人不平等的事太多,此外还有哪些种种不平等的条约?老师先述大概,再让学生看参考书,自己提出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理性认识。他们认为在情感与理智方面,与其诉诸儿童的情感,不如诉诸儿童的理智,因为诉诸情感“徒使儿童激于一时的愤慨,不知道爱国之所以然”,造成的结果是盲目的仇外,而非理智的爱国。
(4)教学方法要注意灵活多样
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师生问答中启发诱导外,当时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体验,一般会在深究课文内容之后,把课文谱成歌曲让学生吟唱,或者和学生一起把课文改变成剧本让学生表演。那位老师在教《一个爱国的学生》时,在“阅览课文”“考查词句”“记录要项”“深究内容”之后安排了“设计表演”的环节,和学生讨论依次分成“求学““从军”“凯旋”三幕,确定25个同学演员,选择几种简单道具,然后实施表演,最后师生评议。
了解了20世纪20年代关于爱国主义题材课文的编选与教学的讨论,下面再来看21世纪初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删除与曲解问题就比较清楚了。
二.21世纪初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删除与曲解
(一)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删除
1.从学习需要看不应该删除
上海版主编针对《狼牙山五壮士》过去一直入选《语文》教科书指出:“当初选择这篇文章是出于与时代接轨考虑的”,删除这篇文章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的”。言外之意当初入选是出于政治需要,时过境迁,现代社会自然就不需要了,这是上文“教育独立派”观点的变相。新时代是需要新英雄,但并不是要以忘记老英雄为前提。体艺明星,为国争光,固然是“英雄”,他们的事迹入选《语文》教科书似也无可厚非;而革命先辈,为国捐躯,更是英雄,拿鲁迅的话来说,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是在民族历史发展中所凝聚的“国魂”,他们的事迹被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则令人惊诧。虽然“狼牙山五壮士”实有其人,但只要学习过《狼牙山五壮士》的人可能有一个共同的阅读经验,那就是几乎已经不记得其中英雄的具体姓名,但没有谁忘记那气壮山河的精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几个人几乎成了“无名英雄”,“没有什么比无名战士的纪念碑和墓园,更能表现现代民族主义文化了”。他们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个“想象共同体”,成了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的某种载体。
有人发出学习这篇课文“种下的是爱国主义, 还是崇尚暴力的仇恨?”的疑问,有人认为鼓励为国捐躯,是漠视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这其实是上文所说“国际主义派”和新增的虚无的“人道主义派”的观点。今天不必宣扬仇恨,以暴易暴,或者认为个体在国家、民族中的价值可忽略不计、无须尊重,因为这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思维,或极端的国家主义思想,这些都是对爱国主义题材学习目的的误解。学习《狼牙山五壮士》并不是鼓动学生盲目、狂热的爱国情绪,而主要是如上世纪20年代教育学者们所说的让学生懂得个体和国家的依存关系,让他们感悟“国泰而后民康之义”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理”。国力衰弱,遭人侵凌,国民被逼得无路可走、舍身跳崖,生命不保,哪来尊严?今天为什么有“可享之福利”,而过去只能有所“遭受之祸害”?
2.从文本特点看不应该删除
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如果是冰冷的事实陈述,或抽象理论阐发,是不宜作为《语文》教科书的课文的,可归入历史、政治教科书。如果依照《语文》教科书“文质兼美”的选文标准来看《狼牙山五壮士》,也是符合上文所规定的爱国主义题材的入选标准的。在内容方面,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文本结尾处写英雄们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有加了一个“明亮的尾巴”的嫌疑;不过五壮士的身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士兵,把他们逼入绝境的是日本侵略者。他们为了不投降受辱,连生命都舍弃了,这两句话语在今天看来可能是口号,在当时情境中可能却是发自他们内心的呼号,所以写出来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况且作者这样写可能是让文本更具“理想性”。就形式来说,整篇文章情节叙述曲折、传奇,场面描写细致、生动,动作描写形象传神。有人认为文本场面描写不当,充满了“血腥”、“暴力”。如果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作者的手法很高超,主要从我方着手,正面描写战争的场面,并非从侧面详写敌人如何头破血流、皮开肉绽。我们之所以不把岳飞《满江红》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看作是吃人,不把文天祥《正气歌》中的“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看作暴力,不把《荆轲刺秦王》看作恐怖主义的暗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的艺术手法的高超。从形式方面来看,《狼牙山五壮士》具有上文所说的“传奇性”、“优美性”。
总之,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文本特点来看,将《狼牙山五壮士》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都不恰当。
(二)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曲解
1.还原历史避免曲解
上海版主编认为这样的故事在上世纪70年代人的心中很容易产生共鸣:“在那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从小都受到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对这些战争题材的故事有较深刻了解,甚至有些老师还亲身经历过,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动情,学生听得也动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言外之意是其不符合现代儿童的经验,学生哪里能懂?既不利于儿童生长,也不便于现在的教学。这是上文“自由生长派”观点的局部翻版,我们不必重复当时人们对此的批驳。不过也提醒我们注意,爱国主义题材课文在当下教学中所遭遇的困境,确实随着时代不同,学生的经验、价值观也不同。今天的儿童不再处在国家被人“视若犬豕,侵凌不已”的时代,不像20世纪20、30年代儿童那样只要环视现实就能感同身受,也就是说现实与历史如出一辙,与此不同的是,今天的儿童对这样的作品容易产生隔膜,进而曲解。要让学生能进入作品、正确地解读,教学也必须回归历史情境:
(1)只有回归历史情境,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情境。这并不是主张学生在阅读文本前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因为以画面的观看代替文本的阅读,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也不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感,而是主张在阅读前学生自己通过相关资料的阅读,了解1941年9月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的历史和发生在葛振林等壮士身上的故事,只有这样,在阅读作品时才能做到设身处地、如临其境。
(2)只有回归历史情境,才能让学生对人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如果以今天的某些标准,往往会对爱国主义题材的课文作出不合理的价值判断。如一位教师在交代五壮士中的葛振林、宋学义因为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而幸存下来,经过群众帮助,最终回到了部队的后事。话音未落,马上有一个学生说:“他们两个运气真好,这下可以享福了。”还有一个学生说:“这下他们可以乘坐宝马车了,钱也用不完了。”这位老师只好讲现实中的葛振林后来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功勋卓越而没有居功自傲,进而以讨论“做贡献要不要回报”的话题来对付。还有学生觉得这五个人实在是太笨了!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生命, 如果连生命都可以放弃,那还有什么事做不到呢? 所以我觉得他们跳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良策。”这里无意对现在孩子的价值观和玄思臆想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这种对英雄献身精神的亵渎,以及讨论“做贡献要不要回报”的话题本身的价值提出批评。虽然这位老师展示的只是两个教学片段,我认为可能教师自己没有在课堂上真正讲解这段历史,或者大而化之地交代了一下背景,也没有让学生在课前自己了解这段历史。既然对历史无知,必然会作出不当的判断。
2.立足文本避免曲解
文学文本是一个由不同层次和维面构成的“召唤结构”,其中的语音、语义、句法、结构、意象、意境、情节等存在的未定性和空白点星罗棋布,给读者预留了多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只有读者对文本中的“未定”进行确定、“空白”进行填补之后,才能称为作品。而在确定“未定”、填补“空白”时,因为读者在认知结构、阅读动机、阅读方法、气质、性格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必然产生见仁见智、歧义百出的创造性阅读现象。创造性阅读又分两种:
(1)确定文本内的“未定”、填补文本内的“空白”,是立足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是真正的创造性阅读。《狼牙山五壮士》作为一个文学文本,它的主题是未定的,可以作多种多元解读,说是揭露敌人的侵略行径可以,宣扬对敌人的仇恨可以,说是赞扬壮士们爱人民、爱民族情怀也可以,说是赞扬反抗外侮、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也可以,说是揭示个体与国家依存的道理也可以等等,总之,都是从文本生发的。那位老师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以为这篇文章的主题只可从两方面理解,要么仇恨敌人,要么爱人民、爱民族。既然仇恨不可取,那么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启发诱导将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到理解壮士们爱人民、爱民族情怀上,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单一理解,这其实是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解读。有人赞扬这位老师的解读“是一个可贵的转向”,他摒弃了“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其实这位老师恰恰心里含有“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认为课文只存在二元对立的主题,而没有看到主题的多元性。而且,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主题时,只顾情,不顾理。另外,《狼牙山五壮士》并非战争实录,情节连接之间有许多空缺,环境、人物描写方面有许多空白,真正的创造性阅读是要我们运用想象和联想填补文本空白,接受文本对我们的填补做出接受或否定,然后再填补,再接受或否定,交替前行。只有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中,才能产生出创造性的阅读成果。
(2)在文本之外任意地确定“未定”、填补“空白”,是脱离文本的创造性阅读,或者叫“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一位中学教师在上《孔乙己》时有学生问:丁举人把孔乙己打成这样,他为什么不去告状?这位老师启发学生争辩孔乙己如何去状告丁举人,结果还打赢了官司,并最终做了官。这其实是一种“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在上《狼牙山五壮士》的课堂上一位学生指出:“我觉得他们跳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良策。”老师问“那么,当时五壮士还有比跳崖更好的选择吗?”学生答:“我认为还是有的,他们可以假装投降,然后找机会逃跑,找到部队,再去杀敌……”一位老师在讲述五壮士跳下悬崖后,当原本想来活捉五壮士的敌人“发觉五壮士的确是从万丈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他们没有放一枪,没有放一炮,而是集合部队,列队向五壮士跳崖处,低头,庄严地行了三个日本军礼”是因为“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彻底征服了疯狂的鬼子”,“他们一定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视死如归的军人;当鬼子听到悬崖边传来五壮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在发抖,在发颤,他们一定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不敢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宁死不屈的军人”。这在填补文本之外的空白的阅读,也是一种“无中生有式的创造性阅读”。文本所描写的情境、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情节的发展决定了决不可能发生假装投降、借机逃跑的情节;更不可能发生敌人对五壮士生敬意、敬军礼的情节。可能有人反驳说据有人回忆,敬礼一事,确实存在。我想这无非是“民族夸大狂”心理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在作祟。
总之,解读时必须回归历史情境,立足文本自身,才能避免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曲解。(因版面有限,参考文献省略)
张心科,男,1973年出生,安徽宣城人。教育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编校:晓苏
第二篇: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
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
面对现在初中生的作文,每一个语文教师莫不愁上眉头,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皆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的作文还是词汇贫乏,病句较多?究其原因,我想还是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联系分割开了。
长期以来,在语文学科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少有关联。对于课文,教师逐一钻研,潜心体味:从句段到篇章,从大意到中心,从分析到归纳。备课不可谓不细,讲析不可谓不精。但在这其中,过分追求课堂的艺术性理念和应试性功利,每篇文章必然也仅就语言、层次、结构、特色、人物等一一道来,模式呆板,单调乏味,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隔靴搔痒,不切实际。在作文教学中则过分强调语言文字的雕琢和技术性指导,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高中、大学,每次的作文指导与讲评也循环着相同的步骤:审题、构思提纲、选材、一般启示及要求、佳文示读、通病例讲等等,就作文论作文,学生根本无语文能力上的提高。由此,我认为,在新课标的感召下,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
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进行整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所以,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而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能直接学生的写作文的水平,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在作文实践中对于内容、结构、感情的理解和运用,也会提升对课文的更为感性的认识,使课文的学习更得心应手,促进语文能力水平的整体提高。本课题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当前,将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整合起来以提高语文的水平在语文教学中已有相关的提法,但是介绍的比较简单,而且它也并未提到真正落实的方法及措施。本课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研究一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挖掘语文教学之巨大潜力。理论依据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提到‚只有在相似块大量积累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在外在信息进入大脑后自动去结合、接通、激活这些已存的‘相似块’中的信息,才能依据这些‘相似块’去对照、分析、比较、鉴别那些纷繁的客观事物属性,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善于迁移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之前已经有了很好的心理准备,在学习时没有字词障碍,思维又极其流畅,大脑会高速运转,寻找课文知识与作文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找到文本间的相似块后,大脑会极度兴奋,快速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激活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快速地解决问题。如此,在同样时间内,他们比不善迁移整合联系的学习者看问题看得更透彻,解决问题的质量更高,知识也学得更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效率便得到提高了,何乐而不为?‚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思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思想来找别的办法,解决别的问题。‛《相似论》。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一论断告诉了我们,在语文学科中,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之间密切的联系。而且《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语文教学中要整合教学资源‛。作文与课文历来是语文学科中的两大主要部分,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要使其在统一的系统中,提高学生的学语文的能力、水平。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学习中,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学生通过写作文的实践,提高对课文的鉴赏和理解,全面提升语文的运用能力。
1.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面积大,厌学怕写的现象特别严重。如何通过课文与作文的整合让学困生喜读爱写,这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如何使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发现写作方法,总结写作规律;在学课文时,实践作文相关知识及鉴赏的方法,提高课文的学习效率,这也是需要研究的。研究范围
1、课题的界定
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整合,就是根据教材特点,以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让学生就语言的组织运用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内容上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选材角度小,思维空间大,学生易于驾驭,写起来得心应手,效果好。另外,把学生写作训练得到的知识及相关能力有机融合于课文教学之中,做到学写结合,相得益彰。
2、研究范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中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写作的范例。除了结合结合课文教学或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学习写作外,还要在作文的训练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帮助学生找到作文与课文的结合点,找到提高鉴赏课文的方法、能力。本校七年级学生 课题研究方法
1、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说过:‚没有离开研究的行动,也没有离开行动的研究。‛抓住行动研究法科学性、具体性、创新性、以及系列性等特征,以实践行动为研究核心,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调整的方法,强化研究的效果。同时,还要以调查法、观察法为辅助手段,以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2、研究操作的策略(1)把握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狠抓语言的理解和表达的训练。实践表明,进行作文教学,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对作文点需要理解,想象的内容,进行有意识的点拨和提示,为学生以后的练笔打下基础;在写作训练中,教师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随文练笔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重点引导学生口述,将作文的内容有条理地、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最后将口述内容写成书面作文,并根据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概括地说,学生随文练笔过程,是由‚理解---练写---反馈‛三步构成的。(2)深挖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创造发明中实在的因素。‛丰富的想象是一切创造的基础。要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并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证明,在课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在读写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失为一条易便快捷的有效途径。作文是与课文教学配合进行的,设计作文时,应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住训练点,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详化、延伸。讲读课文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名人名篇:这些文章有的词句蕴含丰富,耐人寻味;有的人物心理描写凝炼;有的省略情节;有的结尾戛然而止……总之一句话,它们熔铸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同时也给读者留有极其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3)进行适度安排
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要考虑训练的疏密度,一节课45分钟,有讲有练,都应有时间限制。如果贪多求全,必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疲于应付;如果课文知识教学的‚密度‛不够,便来进行作文训练,也只是空中楼阁,摆摆花架子。其次要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度。偏难、偏易的训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会造成‚费时低效‛。再次,指导学生作文必须有机地贯穿在讲读过程中,就文取材,而不是另起炉灶,自立门户。要做到‚适度‛,这就需要教师钻研课标,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精心设计适宜随机进行的作文训练。课题研究程序
本课题自2007年3月——2008年3月,为期一年。第一阶段:起步(2007.3——2007.7)
1.调查摸底,深入了解我们学校课堂教学实际,分析现状。以此为基础,再参考,反复论证,求得共识,制定课题的实验方案。2.学习有关‚将课文与作文整合促进语文水平提高‛的理论。第二阶段:实施(2007.9——2007.12)1.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2.以学习、讨论、开课研究为主要方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
3.参加各级辅导、培训。4.抓好阶段性评价。
第三阶段:总结(2008.1——2008.3)
总结在语文学科中将课文与作文整合促进语文水平提高的经验,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汇总材料,完成结题工作。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及相关资料。课题组成成员及分工
分 工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职称 主持人: 保障措施: 该课题得到家长、老师及学生的支持,研究教师为课题的研究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全体研究教师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并且乐于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水平,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篇: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爱国主义思
想。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爱国主义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
一、民族自豪感与忧国报国意识的统一
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凝聚而成的。壮丽锦锈的大好河山, 孕育了华夏文明多民族国家,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万里长城举世瞩目, 四大发明有口皆啤, 这都使中华民族子孙后代为之自豪。历史证明, 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是历史锻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也经常经受入侵的危难和种
种**的磨难。无论在太平盛世, 还是危。亡关头, 中华民族形成了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从《周易· 系辞下》的“ 作《易》者, 其忧患乎” , 提出“ 忧患”一词, 屈原“ 哀生民之多艰” , 曹操的“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 曹植的“ 捐躯赴国难, 视死归” , “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 杜甫的“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到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都代表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厉史责任感, 成为爱国主义的基本精神, 成为保卫、振兴祖国的强大力量。特别到了近代, 我国由于封建制度腐朽, 经济技术落后, 世界列强入侵, 割地赔 款, 丧权辱国, 国家、民族处于危亡关头, 爱国志士心忧如焚。与忧患意识相一致, 中华民族也十分重视和强调报国意识。并把它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和人格是否高尚的重要试金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内容, 也是对个人道德品质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这种“ 报国意识”已经凝聚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 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生长点。在中国历史上, 这种报国意识, 不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而且成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促进国家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它鼓舞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前赴后继。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中, 民族自豪感和忧国报国意识有机统一, 成为推动民族奋进、祖国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爱国与爱民的统一
“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组成部分。早在春秋时期, 孟子就提出“ 民为贵, 君为轻, 社税次之”。他说“ 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尚书· 五子之歌》。讲“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封建社会的开明统治者把社樱与民众比作舟与水的关系, 认为水可载舟, 亦可覆舟。得民心者, 得天下失民心者, 失天下。得民者昌, 失民者亡。
1·
三、修身做人与治国安邦的统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
就十分注重个人修身与做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注重修身养性。孔子认为“ 自天子至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他把修身做人提到能否持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来认识。他的学生曾子就因为能够“ 日三省吾身”而备受他的推崇。孟子主张推己及人,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他认为“ 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 居天下之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夭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他认为, “ 大丈夫”应该有所为, 有所不为,“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也”。在儒家看来, 身为家之本, 家为国之本, 故身修而后家齐, 家持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将个人的一己之身, 同整个家庭、整个国家乃至整个天下有机地统一起来。正象唐太宗说的, “ 若安天下, 必须先正其身”。也象王安石讲的, “ 学所以修身也, 身修则无不治矣。”
在人的修身中, 儒家特别提倡人伦价值, 强调每个人在人
际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尚书》最早提出“ 五教”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 孟子注重人的自身修养, 认为“ 人皆可以为尧舜”。人应当“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之后, 可以看出, 儒家思想有其进步性与合理性。儒家重伦理的价值取向, 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典型人格特征克己、持重、大度、富有责任感和牺牲精神。
随着时代的前进,爱国主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都会有所变化,这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无论如何,它总是与热爱祖国的河山和人民、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和平时期,以关切国计民生、民族和睦、国家统一、发展文化教育等事业为主。在受到外敌入侵时,以保家卫国、反对民族压迫、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为主。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的时候,爱国主义者必然投身于反压迫、反残暴、反迫害的行列中去。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传统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篇二:论爱国主义传统意义
论爱国传统意义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主题。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用爱国主义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关键词: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当代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课题。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随着面临的不同历史任务而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主题。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用爱国主义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传统包含了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所以要求我们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大红河山。
2、热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当代的爱国主义内容
当代爱国主义是对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为:
第一,热爱祖国。热爱祖国首先表现为对于祖国这块国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引导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第二,建设祖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的实践目标,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做贡献上来,为实现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异常艰巨的,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积极创造无愧于前辈、无愧于后人的业绩。
第三,保卫祖国。抗击侵略、保卫国土,是爱国主义的突出表现。要把保卫国防和国家安全,作为爱国主义实践的基本内容。提高全民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觉性,同一切出卖祖国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坚决反对一切分裂活动,不断提高国防和军事实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进行。
三、爱国传统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也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融情感、理性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重要原因就是爱国主义传统深深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成为我们的精神血脉。因此,爱国传统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爱国主义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需要借鉴爱国主义的传统价值观。比如,传统爱国主义中重视民族至上性,强调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首要性。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集中地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邓小平曾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由此可见,传统爱国主义有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
第二,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初所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是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的根本
利益之所在。它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和民族所确立的的奋斗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必然会遇到国内外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必然会遭受形形色色的困惑和考验。我们所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我们就需要借鉴传统爱国主义中的优秀价值,赋予其时代价值,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全民族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三,它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动力之源。
借鉴传统爱国主义,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具有积极意义。中国传统爱国主义,非常重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的实现为基础。当然,任何传统都需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中国古代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我们同样需要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一方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爱国主义中的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爱国主义价值取向中所重视的忠君爱国,是与我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结 构密切相关。这种忠君思想曾经形成发展成为愚忠。在现代社会中,原有的社会结构已经消失,我们就应该对此赋予其现代价值,做出新的符合时 代精神的诠释。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传统爱国主义中存在一些不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所以,我们要理性地正确认识传统爱国主义,防止把传统爱国主义理解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因此,清醒地认识传统爱国主义十分重要,既要看到其精华,也不可忽 视其中的糟粕。
总之,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我们在分析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中,要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客观地理解,正确地认识其在当代重要的意义,才能既增加我们对国家和民族深厚的感情,又能以一种客观而理性的心态面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增泉《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J〕.北京党史, 2009,(4): 34.〔2〕张岱年《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7〔3〕杨豹《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J〕 天府新论,2010年第4期
〔4〕杨兴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J〕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5〕啸马《论当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1991年 01期 篇三:爱国主义的传统文化渊源
爱国主义的传统文化渊源
摘 要:从屈原、范仲淹、孙中山到周恩来;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驱除鞑虏,平均地权,创立民国,恢复中华”,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血缘故土、“忠君”“统一”的爱国主义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爱国主义,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渊源
爱国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又是行为准则,既是一种伦理概念又是一文化范畴。“爱国主义”一词目前在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核心是对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繁荣兴旺等根本利益的关心与维护[1]。爱国主义形成于社会历史过程中,因此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古代爱国主义是源于对“血缘故土”留念和“忠君”的爱国观念,近代爱国主义则以救亡图存,国富民强、民族的独立为主要内容,而在当代,爱国主义则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发展历史
“爱国”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历史文献中了,《战国策·西周策》中有提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中也提到“亲民如子,爱国如家”,《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说:“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班固所作的《汉书》里也说:“爱国如饥渴”可见,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悠久,在西周时候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周厉王时候,历王无道
《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第四篇:爱国主义与爱岗敬业
我个人认为爱国主义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建设小康社会.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爱岗敬业的高尚风范,它激励着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以国家兴旺为自己的努力目标,从而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做一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的事情。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岗敬业相结合,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向深入的切入点。对每个人来讲,爱国主义的表现有在不同,但其本质应该体现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我作为****厂的一名职工,我应该努力做好****厂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熟悉****厂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设备完整及高效率运行,从设备上保障****厂生产任务的完成,为****厂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精神,同时它也需要伟大的精神作为支撑和推动源。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刻,尤其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而爱国主义正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的根,是民族凝聚力量之所在,创新力量之源泉,是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
60年前,毛泽东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此,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种爱国热情,激励着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一路前行。回顾这60年的光辉历程,可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态度。它包含了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的自豪感;对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的强烈愿望;对祖国其他同胞的强烈认同感。在我国现阶段,它包含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政府、维护祖国统一等内容。
爱国主义之所以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民族精神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认同意识和心理归宿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有很多的事例可以说明这点。在古代,有苏武牧羊、张謇出使西域,虽然他们历经坎坷,但是心始终归属于中华民族,这实际上就是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在现代,很多的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老年人,都希望回到祖国,叶落归根,就是因为对民族的认同。有了民族认同意识,必然形成民族精神,它也是一种护卫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持久的激情,特别是当民族利益和尊严受到威胁、侵害的时候,这种激情往往会非常强烈。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不惜牺牲性命、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非常深沉的爱国激情,比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也有无数为捍卫民族利益而付出生命代价的英雄。
(二)民族精神是民族内部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一种价值取向
由于民族存在认同意识,所以在民族内部,大家都是同胞,都是兄弟姐妹。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所组成的大家庭,尽管如此,在遇到各种困难,特别是危难的时候,各民族在民族内部都可以形成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意识,比如2008年的四川抗震救灾。当一个地方遇到灾难的时候,各地会自动、自发地产生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会自觉自愿地伸出援手。这种援助是无私的,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2008年的抗震救灾,全国各族激发出来的全民爱国热情,激发出来的民族内部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激情,令世界为之感动。这就是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需要在实践中去弘扬。在实践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首先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涵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的继承者。作为一个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组织,在党几十年的发展实践中,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和继承了民族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也培育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比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等。当然,每一种精神都包含着非常深刻、非常丰富的内涵。
井冈山精神体现的是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奋发的民族精神。延安精神的含义也非常丰富,很重要的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长征精神就是不怕困难、吃苦耐劳、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大庆精神,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所培育起来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的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新的表现形式。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行动,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内涵,丰富了民族精神。
第二节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弘扬民族精神,要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实际工作中体现民族精神。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期望能够实现的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代仁人志士希望能够达成的目标。今天,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当前正处于第三步的第一小步。现在,我国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但前面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还有很多的困难和考验,比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要汇集十几亿人口的全面,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全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始终发扬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时代特征。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继承优良传统。民族精神本身就是在传统中形成的,要克服现实中的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就是对民族传统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把民族传统说的一无是处。民族虚无主义是很不利于继承民族精神的。另外,弘扬民族精神,还要体现时代精神,不要一味固执、傲慢自大,要根据时代进步的要求,大胆地吸收、借鉴别人的优秀成果。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思想根基。千百年来,中华大地深情传诵岳飞“精忠报国”的动人故事,讴歌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子情怀,感慨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壮志豪情„„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毛泽东就曾自信地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国家的每个人包括娃娃都要有爱国主义精神,有民族自尊心,这与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密切相联的!”正因为拥有这种民族精神,走出“十年**”阴影的中华民族很快凝聚了伟大的力量,海内外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致力国家建设,反对民族分裂,拥护祖国统一,书写了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