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时间:2019-05-14 04:4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第一篇: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

论“爱国”的不可选择

在钓鱼岛问题持续保持高温的环境下,“爱国问题”逐渐成为了热议的话题,尤其在各地反日游行中相继爆发混乱后,人们开始以理性角度重新审视“爱国”这个似乎已经老套的词。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国家”这一概念。从很早以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词就成为读书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其中“治国”既体现了人的政治抱负,更是读书人对于国家负有责任的一种象征。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责任又与忠君、爱国联系在了一起,无法分割,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爱国”文化。

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腐败、积弱,以及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新一代有识青年,以救国为己任,运用先进思想,推翻了封建统治,从此,“忠君”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方向已经逐渐从经济向政治、思想扩散,西方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潮不断影响着国民的意识形态。结果之一,便是在“爱国”这一传统话题上,出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与纠葛,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选择。那么“爱国”真的是我们的选项吗?

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

我认为,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国家,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实际上是代表了整个民族,整体群众。而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应当对这个群体负有责任,这种责任根源上来自于人类的群体性以及我们更高级的感情归属问题。人类的群体性是无可争议的,我们成长、生活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身边人的努力付出,我们的身份只不过体现了我们的不同分工,而不是我们的地位。因此,从生物学根源上讲,我们的个体利益需要服从于群体利益。现代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犹豫与怀疑其实是由于我们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思想。个体思想的产生不可否认是一种进步,它是人类思考能力,创造性,丰富情感的来源,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但是,个体思想并不意味着否认我们的群体性,而极端的个人主义以及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导致了放弃群体利益,这在某一层面上市“不爱国”的体现。

那么,现代社会,人类的群体性是不是已经消失或者不重要了呢?明显不是,我们的生产生活依旧依赖于群体,利益总量是不可无限增长的,对个人利益的过分追求必定会对群体利益产生危害,这样的选择无疑是对我们所在的群体的一种背叛,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损害群体利益最终也一定会损害到自己的个人利益,最终得不偿失。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的爱国方式是多元化的,爱国不等于抵制外国货,不等于敌视外国人,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创造更大的利益。

第二篇:爱国主义与当代大学生

爱国主义是最广泛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对广大群众,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我们大学生要成长为手划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先进青年。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爱国热情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情感。这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和思想基础,是民族前进的动力。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我们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传承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爱国主义应该与时俱进。原始的爱国主义,是感性和自发的,表现为个人对国家文化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情感的归依。发展的爱国主义,具有自觉的倾向,表现为个人与国家共同体之间彼此依赖、相依共存的认识。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主要表现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当前,面对一些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我们应该理性地爱国,也只有理性地爱国,才会爱得深厚持久,爱得有效。

爱国,就要大力弘扬自尊的民族精神。自尊,是一个人得到尊重的前提。同样,自尊的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到世界尊重的前提。它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做一个中国人的尊严,自觉维护和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中华民族子孙的义务。举办奥运,是中华民族的盛事,对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

从情感层面上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理性地说,爱国行动是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的。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是一种胸襟,更是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在国际风云瞬间变幻的现实下,理性爱国尤其珍贵。我们要将自尊、自信、自强的理性爱国主义发扬光大,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力量推动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

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我们认清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事实;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使我们认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事实;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我们认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通过阶级对比,使我们懂得虽然我国目前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腐朽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阶级斗争依然存在;通过对比教育激发我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帮助我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我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要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我们的认识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家乡建设新貌、热烈的劳动场面、欢快的节日盛况、奥运赛场的胜利都能使我们产生爱国之情。

爱国主义帮助我们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我们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篇:孝道与当代青年

孝道与当代青年

摘要: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照顾好、关心好自己家的老人,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一环。一个人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不可能有在世的今天。为什么在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有些人却漠视老人的存在,不孝顺、不赡养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关键的一条还是缺乏孝敬老人意识,把老人当累赘、当负担。殊不知生命是一代一代繁衍,人都会有老的一天,今天你不孝,下一步落泪的可能就是你。

【关键词】孝道教育 青少年 德育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听着父母那无私的声音学会了叫第一声:爸爸,妈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 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如果让我用爱去排名的话,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在中国,关于孝的文化更是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孝道教育已经理论化,其标志就是《孝经》、《礼记》的出现。西周时期,天子一般要定期察看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以敬亲尊老的实际行动对太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推行关于孝道的德行教育,要求学生行孝立德、效命国家。春秋时期,孔子融六经之精华集著而成《孝经》。这本被奉为经世宝典的著作,是在原始道德教育基础上集结而成的,是孔子同学生曾参关于道德教育的对白,是一本关于孝道的讲义和教科书。身为师长的孔子对学生曾参讲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出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自秦以后,历代朝廷都把孝道教育作为德育的核心。

两汉至唐代,孝道教育进入了政治化、社会化时期。这标志着孝与孝道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得到完全确立。魏晋时期沿袭了汉代的习风,继续倡导以孝治天下。南北朝时期还运用了由中央监察官出面弹劾和清议相结合的方式,来监督和提高孝道在全社会的实施。唐代的统治者也继承两汉以来重视社会教化、政治表彰的孝道教育传统。

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政府的大力褒奖,孝道在宋代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孝子辈出,孝行惊人,单方面强调子女对父辈的绝对服从。孝道教育日益绝对化、片面化、极端化。元朝统治者不重视孝道,但是,由于民间受历朝孝道教化的影响和熏陶,孝道传统并未受到削弱,反而出现了在中国教育史上孝道教育的重大突破,即通俗化、深入化、平民化。在中国孝道教育通俗化方面最具影响的《二十四孝》和《二十四孝图》也产生在元朝。到了明清时

代,这类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安琪日前对上海、成都等城市的800位80后男女进行的调查显示,“孝敬老人”的得分最高,在所有29项择偶标准中的得分都排在第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择偶观经历了5次重要的变化,1949年-1966年,老实可靠排第一;1967年-1976年,关注家庭出身等;改革开放初期,青年男女要求对方合脾气;1987年-1996年,这段时间比较看重经济条件。

现代的青年男女把“孝敬老人”放在首位,这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他们在择偶的时候更看中孝敬老人,也应该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的回归。

古人读圣贤书意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本,且以“百善孝为先”。今天要求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他人、集体、社会、国家,首先就是要关心自己的父母,不难想象,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能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心呢?父母、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可我们中的一部分同学,却让父母反过来“孝顺”自己,平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的生活,不仅对父母的关爱未有丝毫感激,反而对待父母极端无礼,我想,这样的人读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诗句时不知会有何感想?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正如孟郊写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饱含浓浓的亲子之情。我们青少年要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应等到将来有了工作能赚钱的时候,而应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体贴、关心父母的好孩子、好少年。

有一种人常将“孝敬父母”挂在嘴边,并以此来“教育”别人,这些语言上的“巨人”往往却是行动上的“矮子”,这实在是一种悲哀。我认为孝敬父母不应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必须要有实际行动,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实际行动,也比那些美丽动听的语言要强千百倍。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孝敬父母的优良品德呢?比如:当父母身体不适时端上一杯水,问一问身体好些没有;经常与父母聊聊天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妈妈买菜回来,主动上前去接一接;能够自强自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等。此外,作为青少年学生,能够勤学上进,不负父母的期望,这也是以实际行动做出的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如果我们都这样去做了,一定会看到爸爸妈妈都露出幸福的微笑„„

将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理解父母,这不是件辛苦的事,而是一件愉快幸福的事,是亲情关爱的真情流露,是个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的体现,是你我都必须做而且完全可以做得好的。我们现在能做一个孝敬的孩子,将来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有句歌词说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如果我们人人都这样去做了,必能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这正是我们所期盼的。

孝道的本质是感恩,感恩包括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感恩,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开展德育工作,孝道教育应是关键,居于基础地位。“百善孝为先”,孝道教育既是感恩教育首先要实施的,同时也是感恩教育的基础。血缘关系和父母的养育都使感恩之情更为自然、真诚。孝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孝就是感父母之恩,并由此推广到对社会、对他人的感恩和爱。

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就象陈红首中<常回家看看>.不但要很好父母应尽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因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让我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让我们懂得了:爸爸,妈妈的含义.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晚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年老时儿子不孝,病倒在床,没人送饭送水,伤心之极,忽见隔墙儿子在喂孙子,他感慨万千,遂吟诗一首:“隔墙望见儿喂儿,好似当初我喂儿;如今儿子将我饿,只怕日后儿饿儿。”但愿这首诗能对我们今天的儿女们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传统孝道对当代青少年德育的价值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作者:李 敏 汪受宽:《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万本根 《中华孝道文化》

第四篇:浅谈当代青年

浅谈当代青年“要善于创造”

天地实验小学潘璟

共青团是党缔造的,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与党的特殊关系,以及自身的先进性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共青团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党对当代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分别是“要勤于学习”;“要善于创造”;“要甘于奉献”。其中,我对“要善于创造”这点感触颇多。

人类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人类的创造精神。创造精神——绝不是背诵几条“创造发明技法”,绝不是阅读科学伟人传记,绝不是会用电脑、会背书、会依葫芦画瓢式的动手所能培养的。创造精神是一个人个性的综合表现,它渗透于一个人的认知、情感、需要、行为等各个方面。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至少他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尊重现实和客观规律的人;至少他是能生疑、发疑、存疑并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疑的人;至少他是不顾虑世俗偏见勇于表达自己见解,并不惜承受重负的人;至少他懂得如何自己去获取知识,并从纷繁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与经验中整理出一定的体系,由此形成自己处理信息的策略。

创造精神是渗透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的。作为一名青年,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勤于问,敢于问,碰到难题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些都是创造精神的实际表现。作为一名教师,创造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一直在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如果教师自己也缺乏创造精神,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那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创造精神更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必备素质,必须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知,强化创造精神。从而真正做到能善于创造!

第五篇: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升华了的爱国精神。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新时期发扬五四精神,就要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谱写五四精神的新篇章。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五四运动”结束了,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青年心中永存。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不断发展、历久弥新。一二九运动中那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是青年救国就亡的疾呼;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青年不畏艰险的勇气;抗战战场上,有青年实现民族独立的渴望;百废待兴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是青年建设祖国的热情„„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五四精神”,继往开来,开创更加壮丽的事业。

我们应继承“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胡锦涛主席要求我们“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五四运动”的先辈们正是出于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才举起大旗,同仇敌忾;爱国主义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团结和统一的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作为当代青年,尤其是在国际局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源泉的五四精神。

我们应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四精神”之所以能引领那个时代,是因为它是时代呼唤的精神;“五四精神”历久弥新,是因为它随时代前进,顺应历史潮流不断发展。作为“五四精神”继承人的我们,也必须发扬时代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的世界局势正在发生时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这一切要求我们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道德融入时代精神。在占中心地位的经济建设中,我们青年人

尤其要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把我们丰富的创造力变成社会的生产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一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

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

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青年总是有着炽热的爱国情感。爱国,就要积极追寻国家的光明前途和希望,就要积极追随能给国家带来光明前途和希望的政治力量和政治制度。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展现出灿烂前景。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始终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有机统一,努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弘扬五四精神,就要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爱国,必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广大人民的集体奋斗之中,用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实际行动体现报国之志,这是五四运动留给中国青年的启示之二。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身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开启民族复兴新篇章的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了当代青年的肩上。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就要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切实的报国行动,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工作、艰苦奋斗,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新的贡献。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扩散蔓延的形势下,广大青年要积极为国分忧,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大力解放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上的落后是最为根本的落后。革新社会制度,必须以革新思想文化作为前提和基础。

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解放思想、使自己的认识赶上实践发展步伐尤显必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西方国家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长期保持优势的巨大压力,树立世界眼光、学习外国长处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着眼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极其紧迫。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就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觉将中国的前途命运放到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的背景下来思考,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加强学习锻炼,勇于创新创造,努力用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做到既富有爱国情感,又彰显爱国理性;既高扬爱国志向,又夯实报国能力,真正成为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栋梁之才。

下载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爱国主义与当代青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青年与“中国梦”

    当代青年与“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刚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就满怀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并坚定地说:“我坚信,到......

    当代青年与中国梦

    当代青年与中国梦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

    改革开放与当代青年历史责任

    一、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凯歌高奏的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青年毛泽东与当代大学生

    恰同学少年 ——由青年毛泽东而感 10056062 信管 石露 青春是美好的,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它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每一个有......

    当代青年个性化

    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浅论中国文化过程对青年的影响及对策20世纪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在我国......

    “青年毛泽东与当代大学生”演讲比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演讲稿 姓名:刘倩 学号:10022227 年级:2010级 班级:工商(13) 专业:工商管理大类 从青年毛泽东看当代大学生 一、毛泽东的求学经历 189......

    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当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放射科 张 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当代青年择业观与就业观论文

    论当代青年就业观与择业观 专业班级:奥鹏 北京石油大学1403 学号:931370 姓名:王振海 摘要: 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园和可能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的青年人而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