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一年教材
2017-08-28学语文,点
(点击下方文字进入)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电子教材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教案 an en in un ûn
教案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围绕重点,教学设计遵循了趣味性、活动性和开放性三个原则。意在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使儿童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拼音,在多种多样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提高拼读能力,从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作用。
课前准备:
1.制作关于an、en、in、un、ûn的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关于前鼻韵母an、en、in、un、ûn,整体认读音节yin、yun、yuan的音节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拼音,尝试发音
1.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五个拼音娃娃,它们是——an、en、in、un、ûn,请你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发现都有n,尝试发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拼音的观察,从而发现前鼻韵母的规律,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韵母记得更牢。
二、观察图片,学习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一)教学a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1.出示图片引导发音。
师:请同学们跟随拼音娃娃一起去它们家里看看吧!看,这一家人都在干什么呢?(生:看电视呢)电视上演的是哪儿啊?(生:天安门)天安门的“安”就是旁边这个韵母的发音。谁来试试?发这个音的时候,先做好ɑ的口形,舌头再慢慢往上抬起,感觉音是从鼻子里面发出来的,请看我的口形„„谁看清楚了?
2.多种方式练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读、齐读、开火车读。3.探究发音方法。
学生编个顺口溜来记这个韵母的发音,拍着小手一起说说。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看图,电视边上放着什么?(生:球)它是什么形状的?(生:圆的)把“圆”的声调变成一声,试一试。
5.学习发音,y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教师范读、领读。6.yuan的声调标在a上,进行四声练习: yuün(冤案)yuán(缘故)yuǎn(远方)yuàn(医院)7.学习介母是u、û的三拼音节。(1)学生自由拼读。ɡ-u-an→ɡuan k-u-an→kuan h-u-an→huan(2)回忆j、q、x和û相拼时的读法,学生拼读三拼音节。j-û-an→juan q-û-an→quan x-û-an→xuan(二)教学en。1.出示图片引发音。
师:再来看,图上妈妈的手在干什么?(生:摁遥控器)“摁”遥控器的“摁”发成一声就是这个韵母的发音,谁来试试?很棒!发这个音跟发an的方式是一样的,先做好发e的口形,舌头慢慢向上抬起,感觉音是从鼻子里发出,请看我的口形„„谁来试试?
2.多种方式练读。
男生读读,女生试试,同桌互相读一读。3.探究记发音方法。
编个顺口溜记记。(摁个门铃 en en en)师生一起加上手势说一说,记一记。
(三)学习前鼻韵母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1.看插图说话,引出in和yin:茶几上放着什么?(生:饮料)“饮”的韵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又一个前鼻韵母,在in的前面加上声母y,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in,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相近。
2.练习发音。
师:谁能学着发in的音?(学生试读,师生共同正音。)3.告诉学生in的声调标在i上,去掉i的点。4.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树阴下面多阴凉,yÿn yÿn yÿn。十五的月亮洒银光,yín yín yín。夏天热,喝饮料,yǐn yǐn yǐn。杯上有个小手印,yìn yìn yìn。5.拼读音节练习。
(四)教学un和ûn,整体认读音节yun。1.学习发un的音。
(1)教师引言:现在飞来一只蚊子,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韵母,大家认识这个韵母吗?它怎么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指读、小组读,男女生互读。2.学习发ûn的音。
(1)小朋友们如果不小心,就会被蚊子叮两个包,那可就变成我们今天学的另一个前鼻韵母啦。
(2)指出发这个音时,口形跟发un差不多,只是发音不一样。教师范读。(3)学生跟读、齐读。
(4)编儿歌帮助记忆:反正门就是un,加上两点就是ûn。3.探究发音方法。
编个顺口溜记忆:一只蚊子,ún ún ún;头晕头晕,ǖn ǖn ǖn;白云白云,ǘn ǘn ǘn。
4.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大y看到我们教室里这么热闹,也过来了,这时带着ûn头饰的小孩找不到妈妈了,大哭起来,y阿姨走过来问她:“小朋友,你为什么哭呀?”“我找不到妈妈了。”y阿姨说:“擦去你的眼泪,我带你去找妈妈。”她们手拉手去找妈妈,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n。(指名读,齐读。)
(2)yun也喜欢戴漂亮的帽子,小朋友看。(出示:yūn、yún、yǔn、yùn)指名读,齐读。
(3)读一读,说一说:
a.(读到yún时,师述。)你能给“云”找朋友吗?(生说,随机出示音节词认读。)
bái yún wū yún yún cǎi cǎi yún yún duǒ
b.老师把这几朵云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把它们安全地送回家吗?(出示白云、乌云、彩云的图片,做游戏送云儿回家。)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资源,让拼音化为具体的音节,把抽象化为形象,在已熟悉的事物中找到新的未知点,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学生更易接受。在拼音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声韵成音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音,体会发音的过程,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拼读音节的目的,提高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效率,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
三、巩固新知,练习拼读
1.我们认识了5个前鼻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看看谁能都读对,和这些拼音成为好朋友。
2.你们已经能读声母和复韵母相拼的音节了,相信声母和前鼻韵母相拼,你们也能会读。请大家打开书48页,自己试着读一读。3.运用各种形式检查拼读情况。
设计意图:让全部学生都有机会尝试,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会因多读而感到枯燥。
四、指导书写
引言:同学们,你们能准确地拼读这些音节吗?(lún chuán)1.说说它们是由哪些拼音组成的。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线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课件出示拼音写法,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写一个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一些。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要写紧凑。(提示:同学们写字时,身要正,肩要平,臂放开,足要安。)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给予指正。)5.修改自己书写的音节,同桌互查是否书写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书写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充满了灵气。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昨天我们跟随五个拼音娃娃参观了一番,今天五个拼音娃娃决定带我们到郊外去游玩,你们想去吗?看,她们很快就到了郊外。
二、看图识字,学词练句
1.郊外的景色美吗?你能介绍一下这里的美丽景色吗? 请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说一说图上的内容。随机出示词语及音节:蓝天lán tiün、白云bái yún、草原cǎo yuán、森林sýn lín。
3.现在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再来读一读这四个词语。同桌互相读、指读、齐读。4.去掉拼音再读一读这四个词语。自由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5.你能选一个词练习说一句话吗?
6.出示“草”生字卡片,让学生再读一读。
7.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呢?全班交流。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8.你能给这个字找朋友吗?或者用它说一句话也可以。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时发挥图画的提示作用,从图入手,把字的认识与事物、画面结合起来。由图引出词,再由词到句,然后练习完整地说几句话,形成一个梯度,富有层次性。同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练习用所学生字说话,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学习儿歌,巩固拼音
1.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那白云的家又在哪里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首儿歌吧!(揭示题目“家”,跟读。)
2.出示儿歌。
(1)找找儿歌中已学过的字,读读。(点击出示。)
(2)还有一些字虽然没学过,但音节大家都熟悉,咱们来读读。(点击出示。)(3)出示字卡“家、是”,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两个字的呢?(生交流汇报)用这两个字各说一句话。
(4)剩下的是没学过的音节,跟着老师读,小朋友把它们记在心里。(5)自由读整首儿歌,能干的小朋友还可以配上动作。(6)四人小组互帮互学,合作学习儿歌。(7)检查朗读。(能做动作的小朋友上台展示。)(8)小朋友们还知道谁的家呀?
设计意图:儿歌中的音节学生都会拼读,要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把儿歌读通顺。可以用展示读韵文的方法,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最后,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表达的能力!
四、巩固字词
1.卡片认读字词。2.摘苹果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可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巩固知识,而且学生通过共同参与游戏,逐步养成互助互爱、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并感受到浓浓的伙伴情,从而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获得了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及教学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学生潜能,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学ûn时,运用谈话法、观察法、游戏法,尝试着让学生在学习了前4个鼻韵母的基础上,充分发现、充分感知,从而归纳发音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学带有yun的音节词时,创设了生动活泼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这堂课学生基本上是在编儿歌、做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中度过,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注重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扩大学生的学习容量和知识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anɡ enɡ inɡ onɡ
教案设计说明: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因而,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应把目光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教师的关注。本课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将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教师在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中,还能时时发现学习落后者,进行查漏补缺。
课前准备:
1.部分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师生)2.制作相关的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上节语文课咱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2.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ûn。3.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师: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学拼音,今天拼音娃娃还要带你们一起去拼音乐园中玩。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
设计意图:富有童真童趣的复习导入语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
教师导入:看,拼音乐园到了,我们跟随拼音娃娃一起去看一看吧!1.看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1)出示情境图,问:你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墙上有猫头鹰形状的钟表、窗外有弯弯的月亮、婴儿的妈妈正坐在床上哼唱着歌曲哄婴儿睡觉、床边点着一盏台灯。)(2)相机出示音节chànɡ、dýnɡ、yÿnɡ、zhōnɡ,告诉学生:这些音节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个新的韵母ɑnɡ、enɡ、inɡ、onɡ。
(3)请你仔细瞧瞧这四个新韵母,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nɡ)告诉学生这叫做后鼻韵母。
(4)指导学生学习nɡ的读法:嘴巴张开一点,舌头平平地往后缩,鼻子出气。(5)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同桌互读。2.学习复韵母ɑnɡ。
指导读音:看教师的口形变化,先发a,再发nɡ。(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
(3)学习anɡ的四声:出示ünɡ、ánɡ、ǎnɡ、ànɡ,学生自由练读,随机抽读。(4)拼读含有anɡ的音节:bünɡ、zhuànɡ、qiánɡ、chuünɡ,教师范读,教给学生拼读的方法,学生自由练读,指读,齐读。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
4.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习enɡ。教师巡视,相机指导。(1)读准enɡ的音。
不知不觉天色暗下来了,伸手不见五指,妈妈急忙打开台灯(台灯)。①“台灯”的“灯”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②发现enɡ与“灯”的韵母发音的联系。
③读好enɡ的发音。(先发e的音,紧接着发nɡ的音。)(2)学习enɡ的四声。
引出游戏:拼音娃娃又要和大家玩游戏了,游戏规则是读准一个拼音就亮一处灯,想玩吗?
课件出示:ýnɡ ãnɡ þnɡ ânɡ
(3)出示含有enɡ的音节:rýnɡ hãnɡ fýnɡ dýnɡ。学生尝试着拼读、指读、开火车读。
(4)四人小组反馈合作学习的情况。5.学习inɡ。
(1)引出谜语游戏:小朋友们真厉害,拼音乐园的大厅里所有的灯都亮了,我们准备回家了,可是拼音乐园的大门不开,一定要我们猜对谜语才给我们开门。听老师读:
家住青山顶,常在蓝天飞,嘴巴似铁钩,爱吃鸡和兔。(2)学生猜谜语(谜底:鹰)。(3)读准inɡ的音。
①看墙上挂的钟表是什么形状的?(猫头鹰形)读准鹰(yÿnɡ)。提问:鹰(yÿnɡ)的韵母是谁?
②根据后鼻韵母发音的方法,猜猜inɡ先发哪个字母的音。
③练习发音。出示后鼻韵母inɡ并告诉学生猜得很对,它就是我们要学的后鼻韵母。学生自己练习发音,同桌相互练习。
④检查自练情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⑤小组赛读inɡ的四声。
⑥出示含有inɡ的音节:jǐnɡ bǐnɡ tÿnɡ qÿnɡ。小组同学互相读、指读、齐读。
6.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小宝宝还不睡觉。墙上的钟丁零零响了起来,谁来读一读?(zhōnɡ)
(1)这儿有个后鼻韵母onɡ藏了起来,老师把它找出来了,一起读onɡ。(2)读准onɡ的四声。
(3)学习含有onɡ的音节:zhōnɡ hǒnɡ sînɡ qiïnɡ。学生练习读,同桌互相读,跟读。
(4)拼音宝宝看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还教大家一首儿歌,请跟老师读: 课件出示
nào zhōnɡ dÿnɡ dōnɡ xiǎnɡ
闹
钟
叮
咚
响,qǐ chuánɡ qù shànɡ xuã
起
床
去
上
学,jiàn le tïnɡ xuã wân shýnɡ hǎo
见
了
同
学
问
声
好,jiàn le lǎo shÿ jū ɡâ ɡōnɡ 见
了
老
师
鞠 个 躬。
(5)这首儿歌里还藏着我们今天学习的后鼻韵母呢!谁来把他们找出来?(6)你来当当小老师,听听你的同桌读得对不对。7.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现在来做两个游戏吧!
(1)做“送信”游戏:请一名学生将四张后鼻韵母卡片分给四个同学,再请这四个同学上台来带读。(配读儿歌: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来送信,送的是什么信?送的是表扬信。)(2)听音组合:将单韵母a、e、o、i和尾音nɡ发给学生,师发音,生做组合游戏。
8.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inɡ。问:谁会读这个音节?告诉学生这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他跟后鼻韵母inɡ的读音差不多。
(2)学习yinɡ的四声。
设计意图: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注意力比较分散,40分钟学习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漫长的。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的特性,在教学中穿插了“送信”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由扶到放”,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当小老师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
三、指导书写
引言:同学们,你们能准确地拼读这些音节吗?(mínɡ liànɡ)1.说说他们是由哪些拼音组成的。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线格里的拼音朋友都占哪一格呢?教师范写,边写边提示:(课件出示拼音写法,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写一个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一些。
3.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教师提醒学生要写紧凑。(提示:同学们写字时,身要正,肩要平,臂放开,足要安。)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给予指正。5.修改自己书写的音节,同桌互查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小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书写的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充满了灵气。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四、布置作业
1.制作关于anɡ、enɡ、inɡ、onɡ、yinɡ小卡片。2.在四线格上书写anɡ、enɡ、inɡ、onɡ、yinɡ各两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创设“小兔采蘑菇”活动情境:出示情境图,上面画着美丽的树林,绿油油的草地上“长”了许多蘑菇,这些“蘑菇”后面写着含有后鼻韵母的音节,请学生戴上小白兔的头饰来采蘑菇,然后带领大家读。
2.过渡: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做运动呢!我们去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呢?
二、巩固拼读
1.请看插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用几句话说清楚吗? 2.相机出示图中的音节和词语:游泳yïu yǒnɡ、骑自行车qí zì xínɡ chý、打乒乓球dǎ pÿnɡ pünɡ qiú。
3.你能读一读吗?(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能试着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同桌之间练习说,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设计意图:利用插图辅助教学,叙述图中内容,找出音节,采用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巩固拼音,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车。这个生字你认识吗? 2.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记住呢? 3.给这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
4.你能用这个生字说一句话吗?和你的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在学生拼读的基础上识字,注重扩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面,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使之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并形成能力,提高学习普通话的效率。
四、学习儿歌 1.谈话激趣:我们把汉语拼音全部学习完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更多的诗歌和故事啦!
2.老师现在就有一首很有趣的儿歌,你想读吗? 3.学习儿歌《两只羊》。
(1)出示儿歌,学生找出认识的字母和音节,自己读一读。(2)学生看图听老师范读儿歌。
(3)领读、齐读、表演读。(适当地加上活泼的动作)(4)小朋友,你从儿歌中读懂了什么呢?
(5)引导思考:这两只小羊做得对不对?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4.认识生字:羊、走、也。
(1)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吗?(2)给这几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吧!
(3)你能用这几个生字各说一句话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借助拼音读儿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一谈读懂什么,有什么看法,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感悟和思考,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反思:
1.由扶到放,注重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不仅要注重知识与能力,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努力做到了能扶的扶,能放的放,采用了“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按照“发现—探究—实践”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新知,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保持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
2.学以致用,走向生活。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教学结束时,还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说说音节,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实践,这些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 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竹、牙、马、用、几。
2、认识11个生字。
3、能通顺流利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三、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
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
四、初读课文,初识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五、合作交流,趣味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1)学生自由读生字。(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4)学生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教师指名读字卡。(3)开火车读字卡。(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六、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2.同桌互听互读。3.齐读课文。
七、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2、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二、重点难点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是冬眠动物。
一、听歌导入,三、复习检查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四、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一)学习第1、2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
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二)学习第3句。
1.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2.启发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句。
5.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拨。(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6.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三)学习第4句。
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
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
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四)学习第5句。
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五)学习第6句。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
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五、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六、总结全文,学唱歌曲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4.想一想:(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多、出、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乌鸦的心情变化。
二、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朗读课文
三、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
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四、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2)去掉拼音读。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五、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
(4)指导学写“多”字。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2.书写生字“石”“多”。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用“渐渐”说句子。
2、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三、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四、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五、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六、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七、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八、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小蜗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二、重点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能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四、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3.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4.学习新部首“”。
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五、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四、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
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
(5)指名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①自由练读。②指名朗读。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3)指名交流。
五、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2.指名分角色朗读。3.评选出最佳选手。
六、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七、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小兔运南瓜”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指明学生回答。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
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3.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难点)
4.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难点)5.掌握书写规则。(重点)6.了解中国民俗特色。课前准备
1.课件、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教师)2.词语卡片、彩纸。(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趣味识字”内容。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
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2)课件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四、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3.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4.指导学生观察“月、问”的书写过程。5.学生共同总结“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呀,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在生活中都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让学生学会发现语文知识的规律,并且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1.讲《画风》的故事。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
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课件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
三、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3.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预设:(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5.齐读童谣。
四、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猜谜语。按笔顺规则书写“小、月”。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教学反思
第三篇: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第八单元是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本组教学开始,就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5个;
2.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科学、合理地学习生字,掌握运用拆字、编顺口溜识记生字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有目的、有专题地收集课外阅读资料。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
识字8 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谚语,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搜集谚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老师想考考你们。如果你迷路了,你知道可用什么办法辨别方向吗?你们知道蜻蜓低飞预兆什么?如果想知道赶快读识字8的谚语吧!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流利地读谚语。
2.在文中画出本课所需要认记的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三、检查汇报:
1.教师出示识字卡,学生认读。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认记)
3.扩词练习:给生字找朋友,组成一个新词。
4.开火车认识生字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学生再读课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当引导学生读出韵味,体会韵律美。)
2.小组交流、讨论: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谚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读后的收获。
4.请学生提出不懂之处,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相机指导。
五、课内升华:小组擂台赛,交流课前搜集的谚语,看哪一个小组搜集的谚语多!
六、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汉字结构及占用字格的位置。
2.学生认真描红和临写。
3.教师个别巡视指导。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意味深刻的谚语等着同学们去收集,希望同学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八、趣味作业:把今天学的谚语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30.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认字、写字、读好请求的语气。教学准备 :小黑板与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字、读好请求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你们认识棉花吗?棉花有何用处?根据自己对棉花的了解,主动向同学介绍。2.出示课题。认识生字“姑、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记一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由识字。2.组织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例:合一合:目──分──盼换部件:班──斑 3.同学间评价谁的方法好。
4.多种形式巩固识字、开火车读,你指我猜、摘苹果等。5.组织朗读课文,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三、朗读感悟、学习课文 1.组织学生轻声读课文。
思考:棉花娘娘得病后,都请了哪些医生为她看病?谁治好了她的病?为什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后回答。
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而燕子、啄木鸟、青蛙却不能? 3.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惊奇”,“斑点”。4.练习读好请求的语气。
总结:组织学生辨别谁是益鸟、益虫,谁是害虫。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 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 蛙 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里的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写“只、星”等6个字。
2.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棉花姑娘》(教师板书)
一、分角色朗读,提高能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2.展示成果。进行朗读比赛。
第二、三、四自然段,重点读好请求的语气。3.选出优胜小组。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只、星、雪、帮、请、就”,引导学生找到上下结构的字。2.认真观察“只、雪、星、帮”4个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范写“雪、只”两个字,“雪”字提醒学生注意雨字头的书写变化,“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4.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议,写得不够好的字可以再多写几个。
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感爱读书的乐趣。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2. 了解地心引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游戏: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纸吧!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做这个游戏,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得远,飞得高。(师生一起做游戏)不管我们的纸飞机能飞多远、多高,最后它们总会掉下来。想知道为什么吗?读懂了课本上的这个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2.老师将自己的手贴在黑板上,用粉笔勾勒出手的轮廓。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小手也画在黑板上?” 师指着黑板上画出的小手问:“这些小手都能做什么呢?”(生自由答)
3.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双特殊的手(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师:“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呢?它能做什么呢?我们读了课文就会知道的。”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地球爷爷真有手吗?是什么样的手呢?再读课文,帮小白兔找找答案。
三、讨论交流
1.地球爷爷的手看得见吗? 2.地球爷爷的手指的是什么? 3.借助实验,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地心引力”。(1)请小朋友们用吸铁石来吸一块铁皮,看看有什么感觉? 师:像这种吸引其他东西,能把其他东西拉过来的力量就是一种引力。(2)演示“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的动画。(3)在课文里找出“地心引力”的例子。板书设计
地球爷爷的手
苹果落地 地球引力
学科学 爱科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球、玩”等6个字。
2.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1.会写“球、玩”等6个字。
2.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爷爷的手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地心引力。
二、趣味朗读,深入领会
1.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色,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角色的语气。如:小猴子──欢快、有礼貌、奇怪。小兔──有礼貌、惊奇。猴爸爸──慈祥、和蔼。地球爷爷──稳重、有力。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全班分角色朗读。
4.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读好:(1)“爸爸,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2)小猴觉得很奇怪:“地球爷爷怎么帮忙啊?”(3)地球爷爷说话了:“不,我有手,而且有很大很大的力气,能让成熟的桃子掉下来,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我的手,就是你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
三、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了解或感觉到的地心引力。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
2.观察要写的字。(本课的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范写“球”、“刚”。同时提醒注意区别“王”与“王字旁”的异同;“足”作偏旁时,“捺”要变“提”;“木”作偏旁时“捺”要变点。
4.学生练写,教师桌间辅导。
五、拓展实践 小试验:《地球的引力》
1.想想,做做,小组讨论讨论,举出一些说明地球有“手”的例子。
2.试验:跳一跳,看自己能跳多高。播放宇航员在月球上“跳”的画面。讨论:在月球上为什么宇航员能跳这么高呢?
兰兰过桥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难点:写字、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并乐于与人交流。
4.了解新型大桥的神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乐于发明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教学难点:了解潜水桥和塑料桥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在哪里见过?快把你见过的桥说给同学、老师听。
2.(出示不同桥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桥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的巨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二、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各是什么桥?(1)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2)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3.课文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学生齐读。5.再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图体会,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潜水桥?(引导学生从桥的特点,从桥上可以看到什么来回答)(3)再读、感受潜水桥的神奇。2.学习课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
(4)多媒体课件演示塑料桥使用的过程、方法。(遇小河—给管子打气—过桥—放气叠放)3.学习第十自然段。
(1)齐读第十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
三、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32.兰兰过桥 爷爷 桥梁工程师
潜水桥 用特别结实的玻璃砖造成 像长长的房子 塑料桥 又薄又结实的塑料管子
发明 创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写比喻句。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学写比喻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2.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由读生字表中的字。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读生字,按序抽读生字、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重难点。本课要求写的字以上下结构为主,提示:“坐” 1.两个“人”要写小,注意“捺”变为二点; 2.竖要写长,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3.下横要写长,以托住整个字。
四、练习:照样子,我会说。又平又稳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潜水桥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长长的房子。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33火车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3.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历程。教学准备:生字卡片与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 了解火车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自豪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结合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解火车的演变过程。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2.检查识字情况。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自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2.读第三自然段,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呢?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A.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 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4.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板书设计
33火车的故事
蒸汽机车
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
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
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 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
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会写6个生字。
2.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写6个生字。
2、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三、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2.拓展练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认识本课“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4.巩固识字,找朋友。(出示偏旁和部件进行连线)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
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要求会写的6个生字。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3.教师范写。(课文中没有口或带口字旁的字)4.学生描写、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3.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本课以感情朗读为基本任务。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内容,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角色迁移,体验文本 1.细读第一自然段。
A.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描写小蝌蚪是按怎样的顺序说的?小蝌蚪可爱吗?你喜欢这些小蝌蚪吗?见过或养过小蝌蚪的学生还可以说说它们还有哪些地方可爱。指导读出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过“一只”、“一群”进行比较,知道“一群”数量多,并用“一群”说话。
2.看图读二、三自然段。
指导蝌蚪与鲤鱼妈妈与乌龟的对话。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礼貌:第二次很热情,但有点着急。鲤鱼:亲切。乌龟:和蔼。
学生分角朗读,戴上头饰表演朗读。3.指导朗读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发生了什么变化? B.青蛙妈妈的话应该怎么读?(亲切、慈爱)4.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
四、巩固练习,理解内容
1.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2.我会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__。
五、巧设悬念,课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妈妈,就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他们一天天捉害虫,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虫呢?我们也去探究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34.小青蛙找妈妈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
2.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3.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教学难点: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课前准备 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2.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分析部件法帮助记字的办法。让学生正确区分字形、字义。教学难点: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学生读懂并找出短文一共讲了几个字。2.引导学生发现拆分、整合的识字方法。
3.扩展运用,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其他字,以加强复习巩固。
二、我会认
1.先让学生自己练读生字。
2.读读记记。游戏:老师指哪个,学生读哪个生字。让学生认记生字。学生先认再读,边读边悟。
三、日积月累 1.“我会填”
出现了同音字“完——玩”,形近字“很——得”,形近音近字“请——情”“跳——桃”,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分字形、字义。
2.“我会读”
(1)让学生自读,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帮助,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还可以采取同学间比赛、读给老师听等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四、小结:说一说你又学到了什么。
巩固新知。学生自己说,可相互补充。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我会填
请客
完成 很多
桃花 事情
玩耍
得到
跳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 教学重点:完成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中的任务。教学难点: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未来的桥》
一、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也没有其他方法能帮助小猴子过河。请大家帮助小猴子设计一座桥。现在,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大桥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子推荐自己小组设计的桥。
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
二、商议介绍词,准备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已经设计好的桥梁图样,讨论一下,怎样向小猴子介绍,才能让他采用自己设计的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组员在组长带领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小组间互相交流
1.每个小组选代表向小猴子(另一小组的同学扮演)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桥。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力等方面质疑)老师在这个环节可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回忆,说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
四、评选、展示最优桥梁设计
准备一块大黑板,把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张贴在上面,请学生评选最优桥梁设计。(有特色,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五、扩展情境,延伸交流
学生表演:小猴过桥以后,到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绍他过的什么桥,感觉怎样。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未来的桥》
1.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分组展示自己的图画,互相讲一讲。
2.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文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病、医”等7个字。认识一个偏旁。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通过学习,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益鸟和益鸟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
19、棉花姑娘)谁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袜、棉球、被子、鞋子)是啊,棉花不仅漂亮,而且用处还这么多。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
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
语言训练:(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作业: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
教学反思:
课文 20.咕咚
教学目的:
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认识生字
1、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出示:(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
五、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 个自然段,____ 幅图,讲了____ 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
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也跟着跑,只有____ 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六、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七、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
(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
(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
(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
(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
(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 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
(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作业: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标】
1、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等7个字。
2、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4、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重点】能够读准字音,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认识动物尾巴的功能。
【教学方法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法、自读质疑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壁虎吗?(课件出示壁虎图)今天,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于壁虎的故事。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他使竟劲一挣,尾巴挣断了,怎么办了?他到处借尾巴,他借到了吗?你们等会儿学完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17、小壁虎借尾巴。
二、播放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学习新生字
1、请学生把书打开到109页,借助插图把课文试读一遍,并画出不认识的字。
(自由读)
2、检查:
a、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课件出示拼音的生词。)
壁虎 逃走 姐姐 一条蛇
蚊子 难过 小河 借尾巴
b、出示插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c、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交流识字经验。结合图片识记生字:壁、墙
熟字加一加识记:蚊(虫+蚊)咬(口+交)房(户+方)赶(走+干)转(车+专)认识新的偏旁:户、车(注意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是“提”,和车字
书写笔顺最后一笔“竖”稍有变化。)
谜语识字:您(心上有您,表示第二人称尊称)熟字换一换识记:继—断 泼—拨 形近字识记:用—甩
d、生自由读,同桌互动,师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识记情况。
3、这些小老师可真棒!
(课件出示无拼音的词)没有拼音的词你们会读吗?(小组开火车读)
4、其他小朋友想读吗?(师指齐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书写:“条、爬、草、房”。
2、回顾偏旁,观察生字结构,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起笔、收笔位置在哪尤其要注意,认识新的偏旁“户字头”。
3、交流写字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户”叫“户字头”。(1)条:注意上面是折文。下面是竖钩,不是竖。
(2)爬:半包围结构,爪要写得稍大,首撇短平,捺要伸展,巴要写得小些。(3)草:草字头的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4)房:户字头和户的占格不同,方的横要超过户。
4、教师范范写,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书写。
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生字,复习生字。小游戏:我指你认
2、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生字读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现在大家先把课文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然后再读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请一名喜欢读1、2、3三个自然段的同学读1、2、3三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问题:(课件出示3个问题)
⑴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⑵小壁虎首先向谁借尾巴?(小鱼)
⑶借到了吗?(没有)
是不是小壁虎借尾巴时没有礼貌,所以小鱼不借给他?(不是)
那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
(出示第二自然段课件)
引导我们同学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像小壁虎一样,一定要尊敬地称呼别人,还要用商量的语气。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板书:鱼尾巴──拨水
2、课件出示4、5两自然段:
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小组讨论解疑,在解疑中穿插朗读。蝇子:专叮牛的苍蝇。
⑵指导朗读,表演读。
3、小壁虎借尾巴的结果是怎样?(课件出示)
指导朗读: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
齐读第七自然段,讨论:
⑴知道什么?(小壁虎又长出一条新尾巴)(课件出示)
⑵小壁虎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带过,妈妈不是不知道借尾巴的经过妈妈不是不知道他借尾巴的经过吗?(渗透写文章要有祥有略)
⑶妈妈为什么说“傻孩子”: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因为他已经长出一条新尾巴了,心里还难过,还要借,所以妈妈疼爱地说“傻孩子”,从这里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又长出来了。这是再生现象,人的头发、指甲都有这种现象。)
四、回悟课文
(课件出示)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
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小壁虎爬了较长时间,尾巴不是断了就立即长出来)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艰难过程,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和再生的功能,从中了解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六、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1、小壁虎借尾巴
鱼尾巴──拨水
牛尾巴──赶蝇子
燕子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自我保护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进行说话和写话练习。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4.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作业:与同学交流在生活中认识的词语,并试一试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三、共同阅读,感悟道理——和大人一起读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六、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第五篇:2017新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课文歌曲、与课文内容一致的雪景动画、课文图画(“小画家”的“图案” 空出,以便同学粘贴小动物的脚印图、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了解哪些动物也来雪地“画画”,哪些动物也冬眠。(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的时候,你们喜欢玩什么?(堆雪人、打雪仗、看自己在雪地里的脚印。)那你们有什么样的心情?(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等。)有四个调皮的小家伙,一看见下雪了,也跑出来玩了,你们看看,认识他们吗?(贴图: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师:小鸭还悄悄地告诉我,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识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三、合作交流,趣味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1)学生自由读生字。(2)教师指名读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笔画“横折弯钩”。(4)学生齐读生字。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们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很多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2)教师指名读字卡。(3)开火车读字卡。(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形或动作,一人猜字。)(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2.同桌互听互读。3.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指导写字,养成习惯
出示要写的字“竹”“牙”“马”“用”“几”。1.教师指导笔顺,学生书空。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竹”“马”“几”,指导笔顺“横折弯钩”。4.学生描红,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听歌导入,复习检查 1.播放歌曲《雪地里的小画家》。
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奇怪,《雪地里的小画家》原来还被编成了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这首歌? 大家今天一定要认真听课,积极发言,我们完成任务后就用剩下的时间学唱这首歌,好吗? 2.出示课件、依次检查生字,认读词语。3.指名朗读课文,齐读课文。
二、逐句学习,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共几句话。(一)学习第1、2句。
1.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读第1句,体会感叹号的读法。引导学生读出喜悦、惊喜的心情。指名读。
2.第2句联系课文和实际情况重点理解“一群”。(小鸡来了是不是“一群”?小狗来了是不是“一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都来了是不是“一群”?)(二)学习第3句。
1.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分别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学生看后再读文。2.启发学生:你们读懂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3.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动物踩出的脚印形状,指四名同学在准备好的课文图画贴上合适的脚印图案。4.指导学生读课文第3句。5.为什么他们画出的脚印不一样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教师适时点拨。(他们脚的形状不同所以踩出的脚印也不同,小鸡是爪子,所以踩出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爪有厚厚的肉垫,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中间有脚蹼,所以踩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踩出的脚印像月牙。)6.拓展教学:你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还能画竹叶、枫叶、梅花和月牙?请你当小诗人来编一编、写一写。(三)学习第4句。
1.孩子们,如果我们想画画要用笔和颜料画很长时间对不对?小动物们却不用,现在让我们齐读第4句,看看他们是怎样画得又快又好的。
2.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小动物们画画非常简单,而且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回答: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等。)3.朗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指导读法: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及几步就能画成一幅画的自豪感。(指名读、齐读、比读、表演读)(四)学习第5句。
1.这些小动物们的画画得这么好,让人看着真喜欢。可是有一只小动物却没有来参加,你们知道是谁吗?(青蛙)2.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齐读第5句。3.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气。(五)学习第6句。
1.青蛙为什么没来参加呢?他去串门了?还是在吃饭?(他在洞里睡着啦。)2.青蛙真懒,大家都在画画儿,他居然睡觉,我们快去叫醒他,好吗?(不行,他正在冬眠。)3.教师指名回答,适时点拨:什么是冬眠?还有哪些动物需要冬眠?(蛇、刺猬等动物也冬眠,借此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三、回顾全文,熟读成诵 1.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播放课件,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3.学生自编动作背诵课文。
四、总结全文,学唱歌曲
1.说一说:学生谈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画一画:动手画,感知本课或学生知道的其他“小画家”的作品。3.写一写:找到其他冬眠的小动物,按课文最后两句仿写诗句。4.想一想:(1)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
(2)还有哪些小动物没参加?为什么? 5.唱一唱:学唱《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偏旁“攵”。书写“只、石、多、出、见”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3.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
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齐读。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板书:喝水)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wū yā dào chù bàn fǎ pánɡ biān
xǔ duō 乌鸦
到 处
办 法
旁 边
许 多
shí zǐ fànɡ jìn zhǎo shuǐ kàn jiàn yì zhī kǒu kě 石 子
放 进
找 水 看 见 一 只 口 渴(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2)去掉拼音读。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
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识记、书写“石”字。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书空、动笔写。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4)指导学写“多”字。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2.书写生字“石”“多”。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指导朗读。(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指导朗读。(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七、布置作业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蜗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教学重点: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3.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
fā yá
住 在 孩 子
完 全
变 回
发 芽
hǎo jiǔ wō niú
wán bɑ pá yɑ pá 好 久
蜗 牛
玩 吧
爬 呀 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4.学习新部首“”。5.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课文,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同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3)想一想,这篇课文是通过什么形式来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故事的?(4)学写“对”字。
①观察“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②教师范写,强调“又”变成部首时第二笔是点,不是捺,右边的“寸”要比“”低一点,最后一笔点写在田字格的十字交叉点上。③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你是怎么找到的? 在学生的交流中,认识冒号、引号,并简单了解用法。2.你能找到他们的第一次对话在第几自然段吗? 指名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
3.这次对话讲述的是什么时候?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哪干什么?(1)指名读第2自然段。(2)交流、汇报教师提出的问题。(3)学写“妈”字。
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②观察“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教师范写,强调“女字旁”。④学生动笔写一写。
4.从这个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你知道春天还有哪些特点吗?
预设: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5.图文结合,指导朗读。
导学:蜗牛妈妈是怎么对小蜗牛说的呢?(1)看第一幅图,观察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在一起时的表情和姿态,想象一下,这对母子感情怎么样?(很好、很幸福)蜗牛妈妈会怎样对小蜗牛说话呢? 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注意声音要轻柔,语速可以稍慢,读出妈妈对小蜗牛的疼爱。
(3)小蜗牛看到蜗牛妈妈说的景象了吗?(没有)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导读第3自然段第1句话。(“爬呀,爬呀”和“好久”要重读,而且语速要慢。)(4)那他看到了什么?
出示第二幅图,说一说小蜗牛看到的草莓什么样?(又大又红)(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小蜗牛的天真无邪。(6)同桌分角色朗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并评出最优秀的到前面戴头饰表演。
6.小蜗牛在春天出发,爬了好久才回到家,告诉妈妈他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学生看图复述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一次对话。
3.小蜗牛又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呢?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找找吧!
二、自主学习,感受四季特点 1.自然过渡,学习第二次对话。
谁知道小蜗牛接着看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请同学们读一读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第二次对话。你是从哪句话知道是夏天的,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第二次对话内容: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1)这部分是谁说的?请你读一读。你能用妈妈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来读一读这部分吗?
(2)理解“已经”一词,用“已经”说一句话。预设:我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已经吃完早饭了。(指导朗读蜗牛妈妈的话,注意重读“已经”这个词。)(3)从蜗牛妈妈的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几颗草莓。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快去摘几颗草莓。
(4)小组交流:小蜗牛摘到草莓了吗?为什么?它又看到了什么? 预设:小蜗牛没摘到草莓,因为草莓没有了,它看到了树叶黄了,地上长着蘑菇。(5)指名全班交流。(6)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注意读出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不同语气。①自由练读。②指名朗读。③分角色朗读。
2.自主学习第三次对话。
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摘草莓,可它没摘到,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自学第三次对话。(1)出示自学提示:
①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这次对话与前两次有什么不同? ②用横线画出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干什么的句子。
③用浪线画出小蜗牛说的话,多读几遍,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④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2)小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3)指名交流。
三、角色朗读,情境再现 1.三人小组合作分角色练读。
提示:注意角色分配(一人旁白、一人小蜗牛、一人蜗牛妈妈)。2.指名分角色朗读。3.评选出最佳选手。
四、仿照课文,练习对话
导语:同学们,这篇课文通过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对话的方式来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吗? 小黑板提示: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春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夏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秋天了!” ________对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已经是冬天了!”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2.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全、回”两个字。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书上描红,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不同之处。6.学生再写,班级展示。
7.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这一道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3.学习助人为乐的精神,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4.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课前准备
课文图;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兔蹦蹦跳跳地来到南瓜地里,看见一个大南瓜。他高兴极了,想把南瓜运回家,可是抱不动。他愁眉苦脸地说:“我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南瓜运回家呢?” 师: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喜欢他吗? 生:认识,是小兔。喜欢!师:这么可爱的小兔遇到什么难题了?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 生:他想把大南瓜运回家,可是他抱不动。
师:小朋友,咱们现在就一起来帮助小兔想办法,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学生一进入这个情境,就会有强烈的表达冲动,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
二、全班交流,展示表达
师:我们怎么帮小兔啊?快快转动你们的小脑袋想一想吧!想好了就马上把你的办法告诉小兔,好吗?
生:小兔可以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把南瓜抬回家。师:这种办法是请别人帮忙。真不错!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可以帮小兔把南瓜抱回家,也可以背着南瓜回家。师:你可真是个“大力士”啊!
生:小兔可以把大南瓜立起来,滚着往前走。
师:噢,自己解决问题,把南瓜当成车轮啦!这个办法真好!生:小兔,我也有一个办法。你可以找根绳子拴住南瓜,把它拉回家。师:有道理。这个办法能从实际情况去想,让小兔自己克服困难。生:小兔,你也可以找来一根木棍,撬着移动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
师:这种办法也是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劲的。还有更巧妙的办法吗? 生:小兔可以向别人借车运大南瓜。师:向谁借车?借什么车?
生:向邻居借车,有小货车最好,推车也行。师:先求助别人,再自己运。
生:小兔可以用许多打了氢气的气球拴住大南瓜,然后把南瓜运回家。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真棒!想的办法真多。我把掌声送给你们。
师:(过渡)刚才大家都积极动脑,大胆发言,说出了自己想的办法。你们的办法都不错,可是小兔不知道选哪种办法好啦!现在请你们帮助小兔参谋参谋,他应该选哪种办法。
三、讨论评议,注重表达(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生:我觉得用抱或背的办法不好,因为这样很费劲又很慢。第3种办法把南瓜立起来滚回家就很好。
师:对呀,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南瓜滚回去的办法就挺好。生:我认为向别人借车运南瓜的办法好,又快又轻松。师:如果路陡难走,用小车运的办法就不错。
生:用气球运南瓜的办法好,很省力。(许多生:不好,不好。)师:为什么不好?
生:万一气球撞到树上或者被什么东西扎了就会破,南瓜就会掉下来摔坏,那就白费力气了。师:看来这办法还不容易实施呢。生:我觉得第4种和第5种办法不好,小兔小,南瓜大,用绳子拉或用木棍撬着移动都太费劲。
师:是啊,这对小兔来说都太不容易做到了。
生:我觉得还是第1种办法好,自己搬南瓜很费劲,请好朋友小灰兔、小牛、小羊帮忙抬,就比较轻松了,“人多力量大”。
师: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替小兔谢谢你们!以后我一定要向你们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想办法。
四、拓展延伸,学科综合
师:(课件播放音乐)我们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帮小兔把南瓜运回了家,现在就请每位小朋友选一种运南瓜的办法把它画下来,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画。回家后把小兔运南瓜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职业,学习在生活中识字。(重点)2.通过读词语来巩固会认的生字并积累词语。(重点)3.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风》,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难点)4.掌握书写祝福话语的格式。(难点)5.掌握书写规则。(重点)6.了解中国民俗特色。课前准备 1.课件、图片、制作精美的贺卡。(教师)2.词语卡片、彩纸。(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设疑: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亲人在哪里工作,是什么职业吗? 2.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交流,同学们知道了很多职业名称。现在,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工作地点和职业名称吧!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环节内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趣味识字”内容。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这些名称打个招呼吧!热情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学生齐读)2.认识“工、厂、医、院、生”,指导识记。
3.指导书写“工、厂”,学生写完后在小组内展示评价。(在学生书写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4.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职业。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识字的快乐。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1)出示词语卡片。
果皮 树皮 加法 办法 旁边 两边 许多 也许 到处 四处 学生 生气
(2)多种方式读词语: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3)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4)继续扩词,积累词语。让学生用“皮、法、边、许、处、生”继续组出不同的词语。2.写祝福语。
(1)教师出示多种贺卡,让学生欣赏祝福语。(2)课件演示祝福语的格式。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给谁写,我们要顶格写。然后空两个格(大概两个字的位置)写上祝福的话。最后要写上我们的名字。(3)说一说你准备给谁写,写什么话。(4)一起试着做一张贺卡。(5)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卡。
四、书写提示
1.指导学生观察“小、水”的书写过程。
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书写过程中共同的笔顺规则。3.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4.指导学生观察“月、问”的书写过程。5.学生共同总结“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6.学生练写“小、水、月、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美,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今天呀,老师为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在生活中都发现了什么?
二、故事导趣,形象背诵
1.讲《画风》的故事。一个老画家给他的弟子出了一道题目,要求他的弟子画出风的样子。周围的人听后都说风没有形状,也看不见样子,该怎么画?老画家的弟子们开始画画了。一会儿弟子们画完了,老画家非常高兴。你们想看一看这几幅画吗?
2.出示图画,(按照诗句的顺序出示)说一说你看到风了吗?(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现象可以看出风的存在。)3.我们为这几幅画配上诗句吧。课件按图片依次出示诗句,引导学生按照图画背诵。
4.这么美的一首诗是唐朝诗人李峤写的。这首小诗也是一则谜语,同学们回家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猜一猜诗里面写的是什么。小结:看看古人多了不起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
三、快乐积累,了解民俗
1.同学们知道过大年吗?能说一说过年之前你们家里都要做些什么吗? 2.中国农历新年称为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团结、兴旺的象征,同时也是对未来寄予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要做好多事情,快一起读一读,看看我们都要准备什么。3.学生自由读童谣。
4.说一说这首童谣中你哪里没读懂。预设:(1)腊八: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八。
(2)糖瓜:用麦芽糖做成圆圆的小南瓜的形状。这种糖很粘,会粘住牙齿,让我们说不了话。(可以讲一讲灶王爷的故事)(3)熬一宿:就是一晚上不睡觉。5.齐读童谣。
四、布置作业 回家和家里人猜谜语。按笔顺规则书写“小、月”。
和家长一起读《春节童谣》,与家长进一步交流中国民俗的特色。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