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及策略
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的问题及策略
摘 要: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的重要学科之一,加强体育课程教学,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体育课程教学有了全新的看法和视野。体育教学作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战场、主阵地,肩负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端正学生运动理念,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的重任。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问题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普及,高校体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学科,在取得显著教学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强化形式,弱化实效;过于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训练技能,弱化了能力的培养等。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学方法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笔者浅析了大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1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1强化形式,弱化实效
现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的实质就是对以往体育课程实施进一步改革的结果,其重点和核心就是要求创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有相当多的大学体育老师在教学上力求创新,将大量先进的、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行为是值得肯定的,对教育改革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不过,在这部分体育老师中也存在少数老师在实施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过于注重上课形式,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其行为成了华而不实。
1.2过于重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轻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久以来,有相当多的体育老师在教学时都习惯了“以教为中心,老师先讲解、学生再练习”的教学方式。当然,在很多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也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主动学、积极学等问题上也还是存在较大不足的。
1.3过于强化训练技能,弱化了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传统教学唯一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规范化的体育技能,体育老师设计教学方法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花尽可能少的时间去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体育技能,这就是直线式的教学方法。就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来看,有很多老师过于追求所传授的运动技能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动作上的细节,忽视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以及基本的运动知识,同时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自学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分析思考的能力等等。体育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没有彰显出发现、探究和研究这样的认知行为,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使其很难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大学体育教学的几点对策
2.1丰富和完善教学理论。大学体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改革中要想做到与时俱进,应该充分重视指导性的理论,系统地进行理论性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如何正确地把握当今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整体发展方向,不断否定陈旧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更新教学思想,丰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理论,使这些理论能够更好地更充分地指导实践,这些也成为大学体育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探索和寻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发展规律和指导原则,使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不断提高。
2.2学生学习策略的掌握与训练。第一,设定目标。主要以短期目标为主,针对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中的具体内容来制定。在课堂中学习任何一项教材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符合自我实际的学习目标,无论是技术掌握程度上,或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如勇敢顽强等意识品质方面均可。教师应引导学生,使学生把目标定在既可达到而又有一定挑战性,需要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第二,制定计划。在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后,可让学生自己制定简单、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可以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比较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提高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能力。
2.3注重已有方法的组合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一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依靠一种方法将无法完成教与学的任务。需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搭配或有机的组合,或者是一法为主,多法相辅,如利用练习法时,应有讲解法或示范法补充。或者是由于某种方法在应用中存在某种不足,那又需要其他方法来补充。如在进行体操,田径,球类等技术教学时,除需富于生动、形象和启发性的讲解外,在讲解中,必然会出现因动作较为抽象而影响学生的理解,那就应该以示范或电教手段来加以补充。在组合、搭配教学方法中,往往存在着方法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具体的教学中,应使所需要采用的多种方法构成有机的整体,以便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是已有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也是形成策略化教学的又一重要途径。
2.4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大学体育这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的评价的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学生体育课堂的学习,这样的评价体系虽然表面看起来公平公正,但归根结底,这样的评价方式的确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每个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都是不同的,所以用完全统一的标准衡量他们有失公平,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我学习意识。
3结语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不再是以往仅仅看重分数和成绩的时代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是衡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真正标准。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丰富并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使得大学体育教学变得丰富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恰当的匹配,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又坚实的基础,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希望大学体育的教学改革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帅.美国滑雪课程漂洋过海到中国[J].小康(财智).2016(02)
[2] 宋淑芳.中学田径类项目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运动.2011(11)
[3] 王凯.高校排球教学方法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6)
[4] 孙焕江.河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2010
第二篇: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处方法、学法和心理调控法等。
一、语言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信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语言法主要包括有:讲解法、口令和指示以及口头评定等。这里重点谈谈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讲解应有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通过讲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动作的要领、重点和难点。
2、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楚、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教师讲解时口齿要清晰,要用普通话讲解;用词要准确,讲解要简明扼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口诀。
3、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教师讲解时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深浅适度,既有兴趣性,又有启发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4、讲解应注意时机和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讲解的时机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应首先讲清本次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到语言简明、声音洪亮有力。对于新教材,一般都在练习前进行讲解,在讲解动作重点、难点的时候可配合手势和语调的变化,以提高讲解的效果。当学生正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是做静止用力和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一般不进行讲解,必要时可简短提示。
5、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特别是对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一定要与示范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语言刺激的同时,感受到直观的动作形象,以促进其较快地形成运动表象。
二、示范法(含有:正面、侧面、背面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过程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的种类较多,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
(一)按照示范的速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
常速示范一般在某种教材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使学生建立物完整的动作概念时使用。
慢速示范通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动作的结构和时空特征时使用。
(二)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
正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左右移动。
侧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侧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前后移动。
背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背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较为复杂的身体练习技术。
镜面示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做同一个身体练习同一个节拍的条件下,以自身所出的左或右肢体与学生正好相反,同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用于技术结构简单,又需要学生模仿的身体练习。例如,徒手体操或广播体操。
示范还可分为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高位示范和低位示范等。
无论是那一种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时,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正确
良好的示范应该准确、熟练、放松、优美。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前,体育教师应当认真地准备示范动作,以确保教学中示范的质量。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每次示范前,应根据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示范什么和采用那种示范形式(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示范),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到他们应观察的东西,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示范位置要适当
示范的位置与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关联。它与身体练习的特点、学生的队形、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教师示范的位置应以全体学生在无干扰、易观察,同时教师又易于控制学生的条件下进行。
4、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已如前述。示范与讲解结合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先讲解后示范,此法多用于对新教材的教学;二是先示范后讲解,此法一般在复习旧教材时使用;三是边讲解边示范,此法多用于技术简单或学生较熟悉的身体练习。
三、完整法和分解法
(一)完整法
完整法是将一个动作的所有技术环节,在不予以分割的条件下,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或练习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身体练习结构的完整性,不易割裂身体练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较复杂的身体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完整法适用于技术比较简单,或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
运用完整法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对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应通过适当降低身体练习要素的水平,或选择适宜的诱导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开始可以降低身体练习的难度,忽略技术细节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泛化期。
2、诱导性练习是与所学动作技术相似而又简单的专门性练习。诱导性练习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应注意它所使用的肌肉以及用力的顺序与所学身体练习的一致性。
(二)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练习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对于较难的身体练习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其缺点是容易破坏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
运用分解法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1、在分解身体练习和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破坏动作结构。
2、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重点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最后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3、注意完整法与分解法的关系。分解地进行教学则是手段,完整地进行教学才是目的;完整法降低练习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分解法,而分解法要求练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是完整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例如,进行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地进行教学,或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分解,最后完整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上述两种结合形式时,最后都要使用完整法。因此,可以这样说,能使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就不要用分解法进行教学。
四、练习法(含有:重复、变换、循环等)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感知和建立所学身体练习的表象后,还需要通过反复而大量的运动实践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所学技术,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练习法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方法。
练习法有若干的调节因素,通过调节因素的调节,练习法可以适用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以达到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主要的调节因素有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重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强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和休息的方式等。由此可见,练习法对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具有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又可分为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三种形式。
(一)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在不改变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和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它是学习技术,发展体能的最基本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重复练习法(或称为持续练习法)和间歇重复练习法。一些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和发展耐力的身体练习,有如游泳和中长跑,通常采用连续重复练习法。对于一些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篮球的连续传接球练习等,可以赋予它周期性的特点,从而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间歇的时间,有如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复跑,在练习中不仅应对其运动负荷的外部数据和技术提出要求,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对练习与练习之间的休息形式和间歇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间歇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时间应以学生的身体恢复为标准,这一点与运动训练学中讲的间歇训练法上有很大区别的。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变换练习法中所讲的条件是指身体练习的要素、身体练习的组合、器械的高度与重量,以及练习的环节等。通过变换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刺激人体更快的适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人的体能。变换练习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良好的作用。
变换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变换练习法和间歇变换练习法。连续变换练习法普遍适用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变速跑。在中、小学校,对提高同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器械和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如把平时在练习场地内的耐力跑改变成越野跑,把举哑铃变为双杠的屈臂撑,等等。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和需要,教师预先选定若干练习手段作为练习的站(点),学生按规定的顺序和练习的要求,依次逐站(点)进行练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单个的身体练习内容,按一定的要求科学地组合,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不停顿地进行练习。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循环、运动负荷较大、练习的程序和要求可根据练习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进行各种设计。即让练习者以一个“作业点”到另一个“作业点”按预先规定的具有局部性和针对性的简单练习手段,用一定的重复次数,逐项循环练习下去,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能,巩固技术、技能目的的同时,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循环练习法既是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的结合形式,又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身体练习,确定练习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点)的数量和循环顺序都应服从练习的任务。例如,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时,以4—6练习站(点)为宜;如果是为了发展体能,一般采用8个以上的练习站(点)进行练习。
2、选择的练习方法和教材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如,选用一些复习教材或学生练习过的辅助性练习;因为只有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练习,循环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也才较易组织。因此,循环练习法一般在学生掌握了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锻炼的内容之后选用。
3、选择的练习应当是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注重练习之上下肢的搭配,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教材的搭配和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
4、各练习站(点)身体练习的难度应适当搭配。
5、安排好运动负荷。循环练习的总负荷应适当,即各练习站(点)的负荷,以及练习站(点)与练习站(点)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应合理安排。一般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再逐渐增加,但是,不要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站(点)的练习量较大时,强度应小一些;反之,强度较大时,练习的量就应小一些。各站(点)之间可安排适当的休息,各站(点)的运动负荷应大小间隔搭配。练习循环的次数也可视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条件及其需求而定。
6、严密组织。循环练习法是众多的学生同时做不同的练习,如果设计、组织的不好,就容易发生教学事故。例如,应当考虑每个组在各站(点)的练习时间大体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从练习时间短的站(点)向练习时间长的站(点)扎堆。
五、游戏法和比赛法
(一)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 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其特点是不仅有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思想性、娱乐性;还具有竞赛因素和趣味性、观赏性,能引人入胜。游戏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因此,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游戏法虽然有一定的规则要求,但是,它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比赛法
比赛法是按照比赛的规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通过相互竞争以决定胜负的练习方法。其特点是规则清楚,竞赛激烈,能充分动员学生的体力、智力,发挥学生的技能和潜能,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
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应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并周密细致地组织活动。
2、调控好运动负荷。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学生大多都比较兴奋,运动负荷较易超量(个别学生可能例外)。因此,教师应根据规则及其要求、教学的内容、时间、场地的大小等条件,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
3、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和智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活动前,应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在活动中,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并能适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活动结束的时候必须进行讲评。及时地指出好的、应当倡导和发扬的地方;同时,明确地指出不足的、今后要认真加以改进的地方。
六、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由于小学生运动中枢神经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较差,运动技能的积累较少,所以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教师应注意及时地进行预防和纠正。因为错误的动作若不及时地加以纠正,就会产生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还可能发生运动性损伤,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体育教师应善于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练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怕苦怕累、怕伤怕痛的畏难情绪,缺乏完成练习的勇气和信心。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动作技术运用不合理。
3、运动生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或体能没有达到学习并掌握动作技术所应具备的水平。
4、教学环境和条件因素。这主要是指场地的布置,卫生条件,体育器材的稳定性,环境的干扰和气候因素等。
5、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教法。这应当包括有教师的讲解能力、示范水平,以及的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教法步骤是否循序渐进、合乎规律,等等。
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大体上也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严寒和酷暑,给学生作出表率,通过讲解和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我要练”的动机。
2、改进组织教法。教师通过提高讲解和示范的水平,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要合理、恰当地选用诱导性练习,正确安排教学步骤,是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3、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抓紧抓好。
4、科学而合理地确定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对于每一节课技术、技能的学习任务和体能锻炼的要求,应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5、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材教法,苦练教学的基本功。同时,应加强教学的总结、交流工作,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如限制矫正法、诱导矫正法、自我暗示矫正法、消退矫正法等。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学生要耐心启发,热情帮助。
2、预防和纠正错误应首先抓准主要矛盾,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解决。
3、预防和纠正错误要以预防为主,纠正错误应选用最适宜的方法。
七、处方法
处方法是指通过开运动处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能和健康水平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首先进行“运动诊断”,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个体的练习次数、练习强度、练习时间,以及练习的间隔时间等。最后好应该通过终结性的“运动诊断”,观察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能发展的情况。处方法的运用可能是在一节课,也可能是若干节课。这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处方法对于贯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处方法适应对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
八、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获取信息,提高学科能力的方法。学法包括有自我定向法、自我处方法、自我评价法、自我调节法和自我恢复法等。这些学习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一般使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里着重谈一谈自我定向法、自我评价法和自我调节法。
(一)自我定向法
自我定向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练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目标的设定应有学生的认同性和心理信息的反馈,同时目标的公开化和多极化也是教师应十分注意的问题。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获取练习前后身体机能及技术等方面信息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自我调节法
自我调节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对锻炼计划进行科学而适宜调整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九、心理调控法
心理调控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施加影响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心理调控法有心理放松法、表象练习法和条件限制练习法等。
(一)心理放松法
心理放松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语(或利用优美而轻松的音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一种方法。心理放松法的运用应注意教师暗示语的针对性和语气。如果选用音乐,应注意乐曲的旋律。
(二)表象练习法
表象练习法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学生头脑中反复想象某一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表象练习法时,教师应注意表象练习的程序,应在学生有一定放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活化动员,进行表象练习。在表象练习中,可以逐渐从视觉表象过渡到动觉表象,语言的提示应准确简练。
(三)条件限制练习法
条件限制练习法是指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范围要求或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教师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三篇:儿童画教学方法及能力培养策略
浅谈儿童画教学及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儿童绘画教育除了能够对儿童进行“全面智力启蒙”,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在儿童画教学中赏识与信任是提升孩子学习的动力,通过儿童画教学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创作思维、想象能力和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章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关键词】儿童画;教学;能力;培养;方法
每个人的绘画能力都是与生俱来的,孩子都有爱画画的特质。但孩子们绘画的特质表现的多与少,与为孩子提供绘画的环境有关。学画的天分虽然重要,但还得主要靠后天的培养与努力。所谓儿童画,即是能够反映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能反映出儿童的天性,反映出儿童内心情感和个性的绘画作品。儿童画教学是少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儿童绘画教育不仅能够对儿童进行“全面智力启蒙”,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进而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这也正是有远见的父母们首选绘画作为其子女早期教育课程的主要原因。在多年的儿童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绘画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许多潜能,而且能培养和提高他们诸多能力。
1.赏识与信任是提升孩子学习的动力 有赏识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从生理到心理尚处在不成熟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上,不可能谈到什么“任务”、“毅力”或“责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喜欢画画,把画画好完全取决于兴趣。但许多孩子的绘画兴趣
还要靠老师来激发与培养。因此,在儿童画教学中,教师要赏识每一个孩子,辅以诱导、启发、培养。在儿童画教学中通过欣赏、游戏、讲故事及电教手段等方法来激发兴趣。同时绘画内容也要选择与儿童相贴近的生活内容,如动物、植物、孩子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动画片中的形象内容等等,男孩和女孩喜好的绘画对象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要把握好孩子的兴趣点。教学中要不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作热情,调动儿童内在的潜力,增加肌肉的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老师还应该及时告诉孩子:“你真棒!”让孩子们感受绘画的快乐,体验绘画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将绘画变成孩子永久的兴趣。有信任才能使儿童充满自信。儿童画画,是儿童的天性流露,儿童绘画看似简单,却并非如此。儿童绘画常常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以集中夸张,在夸张变形的基础上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因此与生活原型的真实比例有所不同。因此,在绘画过程中困难与阻力也处处存在。当孩子遇到困难画不出来时,教师要耐心地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譬如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都能给孩子带去温暖和力量,并且要告诉孩子:“你能行!”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家长并没有这样去做,常常对孩子说:“画的是什么?”“怎么不像?”“你看别人画的多好,你画的这是什么呀„„”用这些否定语言对待孩子。或是用不信任的语言“这是你画的?老师帮忙了吧?”久而久之,孩子绘画的积极性就会被家长的评价所抹杀。儿童绘画不能用大人的像
与不像的眼光来评价,而是换个角度想问题,既不要高高在上,也不可妄加评论,而是要降低姿态,倾听孩子的讲述,让孩子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听完孩子的讲解后,我们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世界,所以说鼓励和表扬才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2.培养观察意识,提升观察能力 一切活动,观察是基础,成人要提供观察的条件,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在活动开始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绘画欲望,不能为了绘画而绘画,还要介绍与主题相关的许多知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绘画的同时,丰富儿童的知识面,拓展儿童的视野,进而培养孩子倾听、理解、思考、表达等多种能力。
幼儿的认知规律是先整体后局部,他们的记忆是连续的。因此,在示范的时侯尽量少说话,不要干扰孩子观察绘画的步骤。在绘画过程中,最好采用一气呵成的方式将主题画出来,给孩子提供观察的条件,呈现连续而完整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迫使孩子观察整体,养成认识和表现整体形象的习惯,在认知中慢慢学会观察。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以连续的方式进行,没有时间做小动作,如果不认真观察,忽略了这一笔下一笔就接不上了。孩子观察完后,凭借自己完整连续的记忆,再一气呵成地画在纸上,很容易形成成就感,而且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也会得到提升。这种教法和传统的教法(教师画一笔孩子画一笔)相比,前者注重整体的把握,有利于建构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
后者则相反,不仅教法死板,孩子学习较为被动,没有主动观察的意识,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专注力,教师画一笔孩子画一笔,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会画好,能力弱的孩子比较吃力,教师在等待全部的孩子画好后才开始教下一笔,在这种等待的过程中,能力强动作快的孩子往往会分心,专注力就会逐渐破坏。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使孩子逐渐养成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3.培养创作思维,提升想象能力 在孩子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启发引导孩子进行发散性思维,给孩子想象的空间,鼓励孩子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通过手中的画笔展现出来。儿童时期孩子们最富幻想,他们的美术作品常常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儿童画中的想象力是在外界现实刺激的影响下,在头脑中对记忆的表象进行了加工改造,从而形成创作新的形象的过程。因此,需要优化教学过程,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孩子进行启发和点拨,引导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概括形象引导发散思维。概括形象是具体形象高度集中概括的图像。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引导孩子以概括形象为发散点,联想到具体形象,这是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同时是创造形象的必要基础。如:在教学中出示三角形,问孩子:“它像什么?”孩子们顺着这条线索展开想象,得出很多答案:像三角板,像红领巾,像小红旗,像宝塔等。思维发散愈广阔,愈充分,创造出来的形象
就愈多愈丰富。
3.2 从具体形象引导发散思维。具体形象有自己的属性,以及和其它事物的联系。引导孩子通过具体形象去联想其它的形象,既加深了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同时丰富了绘画内容。教学时,要选择孩子比较熟悉且符合儿童绘画心理特征的具体形象为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启发他们把思维扩散到四面八方。如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添画,续画的教学形式,提供不完整的图画,让孩子们自由的发挥想象,补充添加使画面更丰富更形象,并通过讲述意图来提高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创造思维能力,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同时又为儿童创作题材各异的画面提供丰富的素材。3.3 多渠道培养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最大特点是:“同中求异”因此,又叫“求异思维”。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示范讲解。通过一题多画,一题多变,一画多想等形式训练孩子们的求异思维品质。培养孩子们运用丰富想象求异,敢于大胆幻想求异,善于从想象中求异,从敏锐的观察中求异,从而提高创造能力。如:在《热气球》活动中,我先利用幻灯介绍热气球的结构和原理,启发引导幼儿来设计不同形象来取代圆形的气囊„„结果孩子们设计出以动物,交通工具等为形象的热气球来,效果非常好。
3.4 创设绘画情景,指导儿童进行创作。引导孩子们进入画境,融感情于绘画内容之中,提高儿童创造新形象的能力。引导孩子们进入画境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设置情景,诱导孩子们置身于创作的故事情景之中;再让孩子们作画,则一幅幅生动有趣,天真稚拙的画面跃然纸上,逗人喜爱,显露出小朋友的创造智慧和创造才能。(2)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讨论引人情景。创作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问题,支持孩子们大胆发表见解,通过孩子们自己探索,解答问题,从而进入绘画情景,深化绘画主题。启发性的问题能让孩子们按教师的思路一步步走进绘画情景中,拓宽孩子们的创造思维,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进入绘画的具体情景,这样思维就更加活跃。在指导孩子们创作过程中,发现个性较强的作品进行展示评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能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们的主体关系。(3)以孩子熟悉的故事为绘画题材,展开联想,创设情景。利用教过的讲过的故事为题材,创设情景,展开联想,进入绘画情景。我们必须通过亲身实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因此,我们对每一张画都重在鼓励、表扬、肯定这种创造力,确保创造力的延续与持久。4.鼓励孩子们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培养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儿童画是孩子们用笨拙的小手画出来的,好的绘画作品会让人心动。对待每一张儿童画,只要我们用心,都可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和趣味性。我们所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要鼓励孩子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孩子在讲述自己作品的同时,不但能增进了感情,而且能提高其语言的组织能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在得到家长或老师的肯定后,孩子的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成为孩子绘画的动力。
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儿童画教学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通过绘画技能、技巧的培养,使儿童画在绘画中记录下他们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也应通过绘画创作强化孩子的智力开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给孩子一个充满希望,多姿多彩的快乐童年。
第四篇:九江学院大学体育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
九江学院《大学体育》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更有效地加强我校体育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实现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改革原有的体育教学方法体系,特制订《九江学院大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实施方案》,并在2007年12月开始实施。
一、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1)根据教材内容,将体育与健康理论的必修课部分,按教学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和研制多媒体电子课件,要求人人能制作,人人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建立一个教师教学研究活动中心,以教研室为单位,配备相应的计算机,教研室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研讨活动。
(2)体育卫生与保健选修课内容,全部按照多媒体课件要求进行制作和讲授,并且通过网上选课的形式争取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不断地进行改进。每学期教学任务完成后,由任课教师负责提供教学情况分析报告,以便改进教学方法。2.健身实践课堂中随堂传授法
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较多,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进行教学有一定困难。健身实践课学时数多,各教研室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在实践课中结合学生锻炼实际,每次课讲解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启发式教学,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讲授和答疑。
要求教师在每次的教案中介绍一条健康知识,提出一个体育健身的问题,并在课堂上利用3—5分钟时间传授和解答,在期终理论考试中必须涉及到健身实践课中传授和解答的知识。学期末由教师提供学生学习的分析报告。
二、体育健身实践方法教学方法 1.人性化教学法
人性化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以育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的社会性、情感因素、个体差异因素、发展因素、环境因素等,并以增强大学生主动接受体育健康教育意识、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意识和尊重学生人格与尊重学生意愿为基本形式的互通人情的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
(1)一个教师在接受每学期或每学年的教学任务和运动队训练任务之后,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出生地、生活习惯、受教育的条件和基础,家庭条件背景、经济状况、健康水平、心理素质、体育活动意识以及人格、品德等。
(2)将学生按体育意识、运动基础和健康水平大概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第一步对差等级水平的学生进行交心谈心、认真开导、交流情感,求得学生对体育教师和体育活动的好感,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或消除心理障碍,特别是残疾学生要重点关心和关照,并承诺体育成绩在学生自身健康意识和自身进步的基础上会得到好的结果,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按照通情理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步,对好等级的学生进行引导性思想交流,力求让学生在自身条件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强调掌握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强调具有终身健康意识,强调在班上起龙头作用,帮助后进的学生进步,增进主动求学意识。
第三步,对中等级水平的学生,多进行沟通鼓励,教师一定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信任机制,要使学生一旦进入体育课堂就兴奋、积极主动,有求知、求法、求发展、求健康的强烈欲望,一见到体育教师就兴奋的特殊心境,驱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所以要求教师有时间在课内外一同参加锻炼活动,进一步增强中等水平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2.主导化教学方法
主导化教学方法:是指对一些重点、难点教材内容由教师进行重点导入、分解整合、由浅入深地进行攻关性教学,对重点后进学生进行重点帮助、引导、课内外重点辅导的办法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
(1)教师和教研室对重点难点教材和重点后进学生,进行重点分析和了解。对重点、难点教材内容,找出教学中困难的焦点,并研究出各种辅助练习方法要点。对重点后进学生,通过交谈和运动演示、找出身体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教师列出改进和提高的方案,同时通过鼓励,增强锻炼意识与信心。
(2)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指导、帮助、组织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等多种诱导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反复评价学生的学习与运动过程,要让学生时刻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经常通过教师的示范,优秀学生的演示,进行有效的表像教学,让学生尽快接受完整和分解概念。3.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方法:就是指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充分认识或理解学生的兴趣差异、运动水平差异和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差异。教师在具体了解学生多种差异的情况下,课堂上采取分类、组织、区别对待个体自身发展的办法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基点或平台上学习不同层次的内容。教师进行分层次备课和教学辅导,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展示个性,最终教师按不同的水平分类评定体育成绩。
具体方法:(1)教师要了解和掌握某一个班级学生的各种差异要素,拟定教学内容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写入教案。
(2)在课堂上根据教案的既定方案进行分类、分层次的个性化教学。例如进行篮球的运球内容的教学,水平差的学生首先进行原地运球和熟悉球性的学习和练习,有些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可安排行进间和行进间突破技术的学习和练习;还有些基本功都全面的学生可进行教学比赛的学习和练习。
(3)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每次课安排多种教学内容,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合适的或有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锻炼,给学生自主、自由和展示个性的空间,教师分类教学和指导。
(4)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制订个人的学期发展目标,教师帮助学生通过教学过程的学习和实践来实现发展目标。4.VCD和多媒体教学法
VCD和多媒体教学法:在体育健身实践课中,根据一定教学环境和条件,利用VCD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标准化与直观的教学。
具体方法:
(1)教师根据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的确定部分内容进行VCD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力求做到新颖、实用、有创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课堂上做到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观摩、学生模仿,学生跟着屏幕练习。
(3)利用VCD和多媒体的视频直观功能,向学生进行各种运动技能和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引导,当学生观摩视屏上的演示之后,请学生描述动作要领、过程和练习方法。另一方面,请学生与视屏演示过程进行比较性练习。
三、本方案未尽事宜,解释权在体育部。
第五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1.运用情景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创造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共鸣。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例如,各种体育运动会、球类比赛、军训、郊游,都可用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2.增加体育游戏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可以在可行的范围内自己创编体育游戏,使课堂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并能使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长久。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艺术 1.运用“成功教育”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害怕,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那么,教师除了进一步讲解、示范外,还应及时适当地降低箱的高度或缩短踏板与箱之间的距离等,帮助和保护这些学生进行练习;而当学生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时,他们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大大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2.加强目标管理
目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明确学校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去实现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近期目标和课堂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制订单元达标项目和考查项目,帮助学生制订达标计划,明确努力方向。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目标跟踪管理,使他们能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提高心理琉导的教学艺术
1.充分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充分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进行比赛时,同组中的学生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比赛形式,如拔河比赛、长跑接力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主动参与,锻炼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如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让他们体验当教师的感觉,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协作能力。同时通过锻炼,克服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组织课堂的教学艺术 1.灵活多变,不骄不躁
在体育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应能对学生的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学生违纪行为引导到有益于学习的方面来。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习。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随时想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从教育的根本利益和目标出发,力求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2.行为替换与奖励
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合乎要求的替换行为,也是教育艺术的体现。如有的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总爱打闹,教师可根据情况请他来保护其他同学练习,请他做示范,回答问题,当裁判等。总之,给他安排一些合理的活动,替换违纪行为,并对表现好的及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