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6课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说课稿 标准
《剪纸中的古老记忆》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六年组美术下册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个内容。剪纸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美术形式。从今天流传下来的剪纸中,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层次,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宝贵的遗产,应该在我们的手中保护和传承下来。同样表现的是剪纸,教材中着意选取了不同域,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提供给我们学生们欣赏,为求使他们了解剪纸在我国的历史 文化中衍化出的不同风貌。
二、说学生:六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受所处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春节的时候经常接触到年画, 对岩画所表达的民俗情感等有一定自己的思维, 所以,在设计绘制,一对门神似的,能够融入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了解剪纸的历史及发展,了解剪纸的造型特点及艺术特色。
2、结合自己喜欢的形象设计制作剪纸
3、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间剪纸作品,从而感受到剪纸中蕴含的民间文化。
二、说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剪纸作品的欣赏,感悟风格多样的剪纸文化及其艺术特点。
2、本课难点是对《抓髻娃娃》特点的把握及对文化背景的了解。
五、说教法:(简单叙述即可,主要是教学手段)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
六、说学法。本课内容多、时间紧,所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才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
3、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在实践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
4、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三、说教学过程:
1、说导入:我用一张红纸、一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这里有一张红纸,你可以把它变成什么?”“看老师把它变成了什么?”出示一幅抓髻娃娃剪纸作品激趣,引出课题。
2、说新授:
(1)欣赏图片,讲解我国剪纸历史。
(2)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我国剪纸被定非物质文虎遗产的时间。(3)欣赏中外剪纸作品。
(4)介绍我国民间剪纸分类。(表现形式、内容等)(5)复习基本纹剪法、及剪纸谐音、寓意。(6)介绍抓髻娃娃文化背景、象征意义,总结抓髻娃娃造型特点。(7)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创作。(8)学生作品展示、评价。
(9)拓展延伸,用剪纸作品美化生活、环境。(10)小结全课。
四、说板书:
因为使用课件,大屏幕占用半块黑板。所以,板书及学生作品展示板占用一半黑板。板书主要突出了抓髻娃娃及谐音、寓意。
五、说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既要了解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又要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设计抓髻娃娃图案。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设计了复习《百变团花》中的基本纹的剪法;《吉祥图案》中内容的分类及谐音、寓意。
在欣赏环节,我精心挑选了国外剪纸和我国东南西北方的民间剪纸,让学生站在一定高度、全面的了解剪纸。
这节课,整体来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学生配合的很好,作品数量、质量都很好,教研员评价也不错。但我觉得,一部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预习到位,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做好这一工作。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虽然在提出创作要求时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图案可以是对称式也可以是不对称式,但学生作品创作出来后,大多是对称式。我分析和了解后知道,学生一是觉得对称式图案好操作、好剪;二是学生担心创作不对称式图案太花费时间,如果自己没有剪完就没法和大家一起展示、评价。对于这种情况,平时可能很少出现,因为平时制作类课程我都安排两课时,学生有充足时间操作。这次因为教研员听课,要上一节结构完整的课,所以这节课安排了一课时。因此,出现这种情况,这也是可以理解、平时不会出现的。另外,这节课本是六年级的内容,放在五年级来上,学生达到这个程度我也已经很满意了。
第二篇:剪纸中的古老记忆教学反思
以往我认为教师的自评主要是教师授课后对自身教学表现的评价。但是在讲授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后,我却对教师自评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产生了一点儿新的想法。主要原因是我在授课中因为没有明确提出剪纸创作的具体要求,致使学生创作时不以抓髻娃娃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结果出现了几幅另类的作品。课尾小结时,我指出了学生上课时不注意听讲的不良学习习惯,并希望他们今后要改掉这一坏毛病。但是课下我仔细想了想,感觉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自己身上。因为我的疏忽影响了学生作品的质量,我在小结时,难道不应该以自评的口吻向学生承认自己讲课的这一疏漏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有马虎大意的时候,但是只要我们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过则勿惮改”,那么就会如佛教典故所说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过错却不知道改进,那才是真正的过错。以此为契机,本来我可以对学生进行“知错就改”的教育,但是我在课堂上却没有及时把握住。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今后,在课堂上如果我及时发现了授课中出现的不足,就要大胆地在学生面前坦言自己的过错,让学生来监督我。这样学生有了过错就会以老师为榜样,敢于承认并改正错误,从而形成师生共长的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美术剪纸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美,学习动手努力,和创新意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它向产生发展同古代的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用它作为迎春、喜 庆的装饰品,还广泛应用到刺绣、印染、陶瓷等工艺中。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南方剪纸精巧秀丽。剪纸题材广泛,表现劳动人民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其形式有剪影、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手法,着意艺 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粘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要“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
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创作和正确把握好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 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
(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刻刀、电光纸、胶水、范画作品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开始上课时。教师出示剪纸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好奇感和蠢蠢欲试的制作心理。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剪纸艺术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讲解这些作品出自我们学校同学之手,鼓励学生也创作出好的剪纸作品来,同时板书课题《剪纸》。这样的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剪纸艺术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接着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西汉。当时人们用麻纤维造纸,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剪纸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明、清以后广为流传,遍及大江南北。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在春节、结婚时,便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有的地方,剪纸还曾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是人们用来品评新娘的一个标准。古老的剪纸以剪刀绞出为主要手 法,趣味浑朴天然,后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为精巧。作品取材于生活周围的风土人情,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
第四篇:六年级美术教案套色剪纸
六年级美术教案套色剪纸
2013-08-27
摘要:美术主要分为绘画、手工和欣赏三大类。孩子应该从小就多画画,多接触美术,多画画色彩,精品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套色剪纸,希望大家喜欢!
课题:套色剪纸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了解剪纸的一般知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并学习套色剪纸的制作方法,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套色剪纸的制作过程。2.剪纸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草稿纸、彩纸、剪刀、刻刀、胶、白纸、垫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剪纸来自民间,它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多为劳动人民,内容题材也常常是周围的现实生活。
2.新授:
(1)剪纸分类: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染色剪纸。(2)剪纸的形象处理:
多用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富足、吉祥、长寿等内容。如:用鲤鱼、荷花、胖娃娃表现“年年有余”。用仙鹤、青松表现长寿等。民间剪纸常被用来装饰窗户(即窗花),还有灯花、喜花、鞋花,民居装饰及其他民俗喜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籍装帧,贺卡设计等,也常采用剪纸的形式。(3)介绍套色剪纸制作方法:
A.设计主体剪纸纹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选择容易表现物象特征的角度。B.把单线稿变成双线稿。留线:以阳刻为主。
C.把设计好的剪纸双线稿放在深色纸上,用大头针别好。
D.剪刻,从内到外,先细后粗。最后外轮廓,注意剪刻要准,不要走重刀,不要连角。E.分别把所选的彩色纸放在剪刻好的主体剪纸下。用铅笔轻轻勾出形状。为了套色时严整,要稍稍大出勾线。
F.把剪好的各色彩纸按主体剪纸的形状和各部位置拼贴在白衬纸上,J.把深颜色的主体剪纸套在上面,摆放合适后粘贴,完成。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总结:小朋友们,跟着精品学习网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美术教案套色剪纸,一起来绘画吧!祝愿每位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美术第四课《壶趣》说课稿
第四课 壶趣 说课稿
碾子镇中心小学
邓翠萍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的这课是湘美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第四课的第一课时。课本14和15页。
2、教学目标:
(1)、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2)、尝试运用中国画中字与画结合的构图方式画壶。(3)、教师使学生了解壶的历史文化及造型特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趣。
3、教学重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4、教学难点:运用中国画中字与画结合的构图方式画壶。
二、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国画工具材料。
三、说教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讲授茶文化导入:茶文化和壶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历代通《茶经》懂茶道的文人喝茶是很有讲究的,好茶要用好壶沏,中国的壶文化源远流长,你对壶文化有多少了解呢?
其次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壶的历史文化、艺术特点、造型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步欣赏:
(1)引导学生欣赏画家齐白石、吴昌硕、朱建新画的壶。(2)总结:吴昌硕的画风格独特,多辅以长题,构图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画壶时中锋行笔,流畅生动,画面纯真朴素,真诚天然。第四步 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画,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浓淡表现壶的不同形状。以壶为主,文字或其他物品为辅,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疏密变化,构图美观大方。
第五步 创造表现
运用所学的笔墨技法创作一幅以壶为主的中国画。教师巡视指导。
第六步 作品评价
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五、说板书设计:
壶盖
壶 壶把
作画的画纸
壶身 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