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第三课克欲自新备课

时间:2019-05-15 02:4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文化第三课克欲自新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文化第三课克欲自新备课》。

第一篇:传统文化第三课克欲自新备课

第3课《克欲自新》(总第5课时)

第三课《克欲自新》上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四种做法:a榜样法; b自警法 c自省法 d慎独法。(3)养成自律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归根到底在于要有理想。2理解目标

(1)四种方法的含义。(2)理想与自律行为之间的关系。

3、觉悟目标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严格自律,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知、理解自律的四种基本方法。(2)使学生理解养成自律习惯归根到底在于要有理想。教学难点

培养和提高自律能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学过程:

一、材料导入: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家庭负担重,经济比较拮据。但他才华横溢常常写文章以获取稿酬来度过难关。有一次,他想买一部《明史纪事本末》,但没有钱于是他就赶写一篇《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得到稿酬10元,买了这本书。可是,他对自己的这篇文章并不满意,并为之内疚。在第二年,他又为这篇文章写了个补记进行匡正和补缺。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①吴晗写《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补记目的是为什么?②吴晗写《清明上河图与金瓶梅的故事》有没有社会舆论批评的压力》?这又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吴晗在没有别人监督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对自认为不足而内疚是一种成信,也是自律的另一种方法:慎独法。

二、学习新课:原典范文

(一)《大学》

(二)李斯《谏逐客书》

1、老师领读

2、学生自由读

3、展示读

4、学生齐读

5、结合注释自己翻译,然后师讲解古文含义。学生反省自身,填空。

三、观察与思考

观看电影《生死抉择》片段。提问:李高成面对自己的生死是选择小圈子,还是选择党和人民?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李高成面对生死的抉择选择了党和人民,放弃了小圈子(他的爱人、他的部下、曾经有恩于他的老领导),放弃了巨额贿赂,这些说明了养成自律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归根到底要有理想。

四、课堂小结:你从本课的学习中,收获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原典范文1、2。

2、默写原典范文1、2的译文。

第3课《克欲自新》(总第6课时)第三课《克欲自新》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四种做法:a榜样法; b自警法 c自省法 d慎独法。(3)养成自律习惯,提高自律能力归根到底在于要有理想。2理解目标

(1)四种方法的含义。

(2)理想与自律行为之间的关系。

3、觉悟目标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严格自律,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学重点

(1)让学生认知、理解自律的四种基本方法。(2)使学生理解养成自律习惯归根到底在于要有理想。教学难点

培养和提高自律能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一个又一个行为中积累,不是一堂课就能达到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上节课原典古文背诵情况

2、让学生大体说出意思

二、学习新课

(三)《论语·里仁》

(四)《论语·泰伯》

1、老师领读

2、学生自由读

3、展示读

4、学生齐读

5、结合注释自己翻译,然后师讲解古文含义。

三、名言警句

1、学生齐读

2、同学谈谈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自律的诗句?(学生搜集列举)

四、故事链接、国学馆、齐鲁名片

1、学生自读阅读材料,概括材料内容。

2、通过阅读材料,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畅谈自己的想法观点。

五、知识升华

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无论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始终克己奉公,想方设法为国家节省开支。1945年,董必武代表共产党和解放去参加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会议。他克勤克俭省下3275美元为新华日报社购买了技术先进的印刷机、打字机、留声机和英语唱片等。

解放初期,董必武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后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他暂住的那座院子原是清朝的一座王府,他虽然喜欢这地方,但为了节省国家开支,还是决定搬到中南海。他对女儿说:“为什么要搬家?第一,为我一个人要有警卫排,要烧锅炉,要煤,要人跑这么远来送文件,这些要占用多少人力物力?第二,上班太远,坐汽车要用不少汽油,我们国家穷啊!”1954年,他率领中国代表团出访东欧。东道国为了表示对中国友好就送给每位团员数目可观的生活费,想让客人买一些日用品和纪念品带回国。他和团员们商量:按制度,钱是可以花的,但考虑到国家经济很困难一致决定捐给中国驻当地大使馆。

友情提示:读了这个故事,你对“自律”有什么新的认识?三方面:自律的含义:自律的意义;自律的养成。知识升华:

(1)自律除了这些方法之外有没有其他方法?自律要有理想。你有没有理想?是什么?(教师分析:①要有理想:比喻航海的灯塔。②要有崇高的理想:高尔基:一个人理想有多高,他对社会的贡献就有多大。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体到综合: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原典范文3、4。

2、默写原典范文3、4的译文,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情操,做一个优秀的当代中学生。

第二篇:传统文化备课

第二单元 人物长廊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恶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时间: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姜尚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

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学生对他的了解比较多,学习起来吧较容易。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他的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比较陌生,所以事先让学生收集资料,先了解一下。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

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男学生比较熟悉,了解一些比较简单的战略,学生的兴趣比较高。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司马迁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还写出了《史记》,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2、你对司马迁还有哪些了解?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吧!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了解司马迁的为人,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要坚强面对。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苏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你还想了解苏武在北海的情况吗?那就赶快读读《苏武传》吧!

2、把你知道的苏武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3、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后记:学生了解苏武牧羊的故事,因此教学比较容易,关键是情感教育。第三四单元 教材分析:

在“名胜游踪”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第三单元 名胜游踪 济南

泉城济南 1课时 佛教名山——千佛山 1课时 名泉之冠——趵突泉 1课时 泉城明珠——大明湖 1课时 崂山

海上名山 1课时 崂山名瀑——龙潭瀑 1课时 第四单元 第对联

妙联集锦 1课时 读书名联 1课时 成语

成语探源 1课时

成语诗画

11、泉城济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文章读通顺。

课时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

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学设想

以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为主,教师适当讲解为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存在理解差异;加强阅读背诵积累拓展,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学会应用。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板书:泉城济南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

五、成长阶梯:

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济南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西来水竇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2、佛教名山——千佛山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设想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渎自悟,在解决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解决问题,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巩固本课知识,背诵、拓展。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佛山。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 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千佛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千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板书设计: 千佛山 山对济南城,人言帝舜耕。登临记晚秋,几案与云平。

3、名泉之冠——趵突泉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设想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自渎自悟,在解决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解决问题,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巩固本课知识,背诵、拓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听说过吗趵突泉?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趵突泉,看看趵突泉有多美。板书:名泉之冠——趵突泉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名泉之冠——趵突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趵突泉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趵突泉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趵突泉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趵突泉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趵突泉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4.泉城明珠—大明湖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泉城明珠大明湖介绍;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公园面积八十六公顷(1290亩),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顷,约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三。湖水来源于城内的珍珠泉、濯缨泉、王府池等诸泉,水源充足,有“众泉汇流”之说,平均水深两米,最深处约四米,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大明湖历史悠久,见诸文字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早在北魏年间,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泺水北流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寺东北两面则湖。”其位置在今五龙潭一带。另有史料记载,那时的大明湖称历下波或历水波,南至濯缨湖,北至鹊山和华不注山,也就是说现在的大明湖、五龙潭和北园是相连的一个大湖,湖阔数十里,平吞济泺。六朝时,因湖内多生莲荷,曾名“莲子湖”;唐时又名“历水波”,宋代称“西湖”。宋时著名文学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曾巩任齐州(今济南)知州时,为防御水患,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使得湖水经年水位恒定,并在沿湖修建了亭、台、堤、桥,使之渐成游览景观。至金代,诗人元好问在<<济南行记>>中始称大明湖。明代重修城墙,大明湖遂初成今日形貌。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大明湖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大明湖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大明湖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大明湖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崂山----海上名山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把你知道的有关的崂山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五、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崂山有哪些了解?

2、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3、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4、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教学反思

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崂山名瀑——龙潭瀑

教学目标:

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二、指导学生自学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 崂山八水河中游,于百尺悬崖飞流直下,喷珠吐玉,状如龙舞,故名“龙潭瀑”。潭中碧水凝寒,清澈见底。山雨过后,洪涌瀑注,飞腾叫啸,蔚为壮观。

北九水

白沙河上游河流,因山有九折,水有九曲得名。以北九水疗养院“九水界桥”为界分内九水外九水。“九水明漪”为崂山十二胜景之一。源于巨峰北麓之水,流入峡谷,一路群峰竟秀,万木争荣,佳景迭出,美不胜收,故有“九水画廊”之美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

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五、成长阶梯

1、你还能说出崂山的哪一些著名景点?

2、有机会亲自去崂山看一看,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来。

3、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教学反思

学生对诗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的不够好,学生交流之前教师可以提前指点一下,或提示一下,这样什么也不说完全放给学生,学生掌握不了。

妙联集锦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对联的由来及妙趣。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对联的妙趣。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对联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把这些对联读几遍,同桌试着对一对,一定很有趣。

2、讲出下面对联中包含的七个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如果讲不出就去请教别人或查找资料。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读书名联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古往今来有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联。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艺海拾贝,体会这些读书名联。交流你喜欢的对联,并说出它妙在什么地方。

二、品读温馨点击,对读书名联的来历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活动广角:

1、同桌比一比,看谁能先把这组名人读书联背下来。

2、自己动手把这些对联做成书签。

3、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副作为座右铭。

4、你能看出以下两副对联是哪种商店的吗?请你也去抄录所在社区、街道商店的对联,和同学们评一评哪副写得最好,也可以试着写一副。

四、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成语探源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各种来源。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对照书边的注释体会文章的意思。读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什么是成语?它的来源有哪些?阅读成语故事有什么好处?

三、活动广角

1、把“指鹿为马”这个历史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试着用一用这个成语。

2、下面这些成语都来源于史书上有记载的历史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吗?不清楚的你去查阅一下资料。

3、下面这些唐宋诗句,都与成语有关,你能写出这些成语吗?

四、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成语诗画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根据成语故事来为成语配上图画。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学艺海拾贝,体会书上为成语配画的方法。看后你有何感想?快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温馨点击,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来源及有关它的知识。

三、活动广角

1、读一读、演一演“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并查阅一下它的来源。

2、你知道下列成语故事吗?能从中选一两个给它配上诗或画吗?

3、搞一个成语大接龙的比赛,看谁的龙最长!

四、教师小结。

教学后记: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阅读上,知识积累上需要加强。

第三篇:传统文化备课

硕鼠•魏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黄鸟(《秦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买椟还珠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买椟还珠》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1、了解《韩非子》这部书的作者及内容。

2、体会书中故事的教育意义。

四、活动广角。

1、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2、和你的朋友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

五、成长阶梯。做好自我评价。

曾子杀猪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

填写好三个项目。

塞翁失马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塞翁失马》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谈谈你取得好成绩时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是怎么做的?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呢?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四、活动广角。

1、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你若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它讲给你的家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千金求马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金求马》的原文及译文。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二、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赵威后问齐使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楚王获此二人后,如获至宝,把它们安顿在养(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同时还为他们筑城,并取夷(城父)与胡(均在养之东)的土地给二公子,作为他们的封邑。吴王阖闾十分清楚,楚国此举的用意是想利用二位公子,把养作为牵制吴国的战斗据点。阖闾以孙武为将,下了攻克养城的决心。这一仗是孙武初试兵锋的一场战斗,因此,孙武在战前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孙子认为,养邑一战,阖闾目的一方面是要擒杀掩余和烛庸二公子,剪除自己政治统权的隐患;另一方面还在于消灭淮水北岸的楚军势力,为日后破楚扫清障碍。因此,孙武向阖闾提出了“肆楚疲楚、攻克养城”的战略方针,在战术实施时,孙武将吴军分编成三支劲旅,先以第一军兵力佯攻伐夷,在佯攻不克后,吴军便兵锋一转,南下渡过淮水,直驱500余里,攻打潜、六二地;当楚军的增兵即将到达时,吴军便撤退待命,不与楚军正面冲突。楚军见吴军撤走,便将部队驻扎在南冈(令安徽潜山县)。孙武这时调动他的第二军人马沿淮水而上,疾行军数百里直扑楚之战略要地弦邑。当楚军即将赶到弦邑时,孙武便命部队撤退待命。由于吴军的两支部队成功地调动了敌军,使楚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这时,孙武才命令吴军的第三军实施了攻克养城的战斗。吴军一举攻下养城,擒杀了二公子,胜利地结束了这场战斗。这时的阖闾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想要一鼓作气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但孙武认为这样做不妥,便向吴王进言道:“楚军乃天下劲旅,非徐国和钟吾国所能比。我军巳连灭二国,人困马乏,军资消耗甚大,不如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待良机。”吴王听从了孙武的劝告,下令班师。这次战役的胜利为吴以后大举攻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吴军回国后,孙武一面命令军队抓紧时间休整、训练,一面与伍子胥等人一起商议如何对付吴国背后的越国。越国是楚国的盟国。在公元前544年,越国便开始参加以楚为首的攻打吴国的战争,三十多年来,只要楚国发兵攻吴,越国便总是出兵配合、呼应楚国的行动。因此,吴国君臣都十分清楚,越国将是吴国争夺霸业,攻克楚国的劲敌。公元前510年,阖闾为早日制服越国以消除日后攻楚的隐患,决定伐越。战前,阖闾派人去越国下书越王允常,希望越国站在自己一边,从吴伐楚,但越王允常拒绝了。同年,根据当时星象学的测定,天上的岁星恰好与地下的吴越两个相呼应,这种岁星与国家呼应的现象表明,两国都可受到天命的保佑,但是二国中如有谁先动兵,就会反受其害。鉴于此,吴王阖闾对是否用兵伐越举棋不定。这时,孙武以全朴素的唯物论思想批驳了天命观。孙武指出:“明群贤将,所以动而胜,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心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武的观点,得到了吴王的认可。于是,阖闾、孙武,伍子胥等一同率领吴军攻入越国境内,大败越军,吴军的胜利,使越对吴的威胁减少到了最低程度。

司马迁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司马迁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还写出了《史记》,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2、你对司马迁还有哪些了解?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吧!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讨论。

司马迁资料: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靠近龙门。所以司马迁自称“迁生龙门”《太史公自序》龙门,龙门山,很有名气。传说大禹曾在龙门开山治水。龙门山的南面是黄河。司马迁的家正好在黄河、龙门之间。当地名胜古迹很多。司马迁从小在饱览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历史传说和故事。)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卒于公元前87年,48岁终。现司马迁墓祠,在韩城市城南10公里芝川镇南门外,位于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苏武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苏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你还想了解苏武在北海的情况吗?那就赶快读读《苏武传》吧!

2、把你知道的苏武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3、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苏武相关资料: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国中西部陕西西安)人,是西汉尽忠守节的著名人物。父亲苏建,曾经几次跟随名将卫青北击匈奴,后来做过代郡太守。当时的官僚制度规定,父亲做官的,其子可以先从品级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苏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后逐步升迁。在汉武帝天汉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将之职奉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缑王谋划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顺汉朝,而汉朝的副使张胜牵涉在内,苏武也受牵连。匈奴单于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开始时将他幽禁在大窖中,苏武饥渴难忍,就吃雪和旃毛维生,但绝不投降。单于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苏武更是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汉朝符节,牧羊为生,表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气节。后来,昭帝即位后,汉朝和匈奴和亲,汉朝要匈奴送还苏武等使臣,但单于却慌称苏武等人已经死去。后来,汉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区,终于得知苏武依然健在,于是扬言说,汉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只大雁,雁的脚上系着帛书,帛书中清楚地写着苏武在北方的沼泽之中。单于只好把苏武等九人送还。苏武在匈奴的时间很长,前后共有十九年。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 桑弘羊被人控告谋反,苏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来关系很好,加上他的儿子也参与其中,苏武被罢官。昭帝死后,苏武因为参与了拥立宣帝,被赐爵关内侯。

第四篇:传统文化备课

地方课程备课

(传统文化)

年级:五年级

姓名:

时间:2014年9月

诗经

硕鼠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3.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性。

4.熟读并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

教学时间9月1日-9月19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板书“鼠”,齐读,思考: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

师在“鼠”字前加上“硕”字,齐读,思考:这个字什么意思?

猜想题目的意思。(大老鼠)

二、新授:

(一)师范读,生听清字音,体会诗中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二)生自渎,借助注音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三)指读,生生互评。

(四)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在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一共分为三章,三章结构上非常相似,句子大部分都是重复出现(重章、叠句、四言),只有几个词不同。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五)、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六)、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黍”:黍子,一种粮食;

“无”通“毋”:不要,不。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生:大老鼠大老鼠,别在吃我的黍子。

(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女”通“汝”:你。

“贯”:侍奉。

B、讲解句式:

“莫我肯顾”:应为“莫肯顾我”(宾语前臵)

C、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三年侍奉你,都不愿意对我照顾。

(3)“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适”:舒心;

“逝将”:发誓要。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的地方。(4)“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爰”:才,才能。

B、将第四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生:舒心的地方,舒心的地方,才能得到我的住所。

3、再读,边读边试着理解整句话。

4、背诵此段内容。

(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二、三段。

用学习上段的方法,学习二、三段内容。

(八)、汇报,师适时点评。

(九)、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十)、思考:诗中的硕鼠是不是就指大老鼠?

(不是,比喻贪婪成性的统治者,运用了“比”的艺术手法。)

(十一)、讨论: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幻想美好的生活。《诗经》中说:“《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与民,不修其政,贪而喂人也。”

(十二)、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

(十三)、齐背诵,结束全课。

黄鸟

教学目标:

1、学习《黄鸟》,体会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握《黄鸟》中,复唱的特点。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4、熟读并背诵。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语言,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中所隐含的寓意。

2、熟读并背诵。

教学时间:9月22日---10月10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诗经》有关内容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回忆《诗经》有关的内容?

3、上一节课,我们学过《硕鼠》,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二、导入:

师板书课题《黄鸟》齐读,思考: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三、新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黄鸟》,看看这首诗歌写什么内容?运用生什么样的手法来写的?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音注释读通句子,读出诗的韵律来。

3、指读,生生互评。

4、默读思考:这首诗在结构上和《硕鼠》有何相同之处?

师总结:正是因为它是重章、叠句。所以读起来更有节奏感。

5、学生自己读,体会其节奏感,再全班齐读。

6、学习第一段:

这篇诗经在讲什么?让我们一起先来学习第一部分。(1)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1、指名读。

2、逐句理解。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B、将第一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黄雀叽叽,酸枣树上息。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说起这位奄息,一人能把百人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2)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B、将第二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黄雀叽叽,飞来桑树上。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说起这位仲行,一个抵得五十双。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的好人一个不留。如果准我们赎他的命,拿我们一百换他一个。

(3)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

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A、这里哪个词难以理解,指出来。

B、将第三句连起来,试着讲一讲。

黄雀叽叽,息在牡荆树。谁跟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说起这位针虎,一人当百不含糊。走近了他的坟墓,忍住浑身哆嗦。苍天啊苍天!我们好人一个留。如果准我们买他的命,拿我们一百个换他一个。

7、全班齐读全文,背诵。

8、讨论:从这首诗中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

9、古今对比,珍惜美好生活。

10、齐背诵,结束全课。

2韩非子

内容解读

前一个

内容展开讨论,启迪学生受到深刻教义,从而感受传统著作的魅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搜集查阅资料,了解《韩非子》及其作者。

2.掌握《买椟还珠》的故事内容,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寓意。3.掌握《曾子杀猪》的故事内容,以“诚信”为主题展开讨论并受到启迪。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在交流、汇报、展示中体会经典,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时间:10月13日---17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买椟还珠”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做个成语接龙的游戏吧。谁卡壳了是要给大家讲个成语故事。2.师:同学们,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也就是成语的出处。你知道“买椟还珠”这个成语吗?

二、掌握故事

1.师:好,我们先把这个成语写在黑板上。(板书课题)2.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1名同学)

3.师:同学们大体讲了故事的内容,但这个故事最早是这样记载的。(请同学们翻开书读一读)

①读准(学生自主阅读,根据拼音读准字音。指名检查读。)②读好节奏。

师:你发现这篇小文与我们刚才讲的有什么不同?

师:这就是文言文,有时一个字代表一个词,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过去就用这样的语言形式来写文章,要读明白它的意思,首先要分好句读。请同学们根据译文内容给这篇文言小故事划分一下节奏(也就是读好停顿)。

③请同学读一读,注意读好节奏停顿。

④你能看着这篇简短的小文再讲讲这个故事吗? 4.说说你对故事中郑国人的看法?

5.师:有几位同学要给我们演一演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认真看,说说你从故事中思考到什么?

三、了解《韩非子》的其它故事(提前布臵,小组合作)

1.师: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一书,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搜集到的资料吧。2.师:还有不少的成语就出自《韩非子》中的故事,下面我把课堂交给你们,展示一下你们搜集到的其它故事。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画鬼最易”

“买椟还珠” 采用演、讲、边演边讲等形式。

四、学习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

“曾子杀猪”也出自《韩非子》请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曾子其人,搜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诚信故事及我们身边的诚信故事。

第二课时 “曾子杀猪”

教学时间:10月20日—24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说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掌握故事

1.说说你了解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吧。①指名说曾子杀猪的故事。

②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所学习的方法读文。(读准)③师生配合读好文章节奏。(读正确、流畅)④请同学说说这个小故事。(先小组内讲一讲)

三、体会故事

1.朗读故事,说说你从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师:你对这个故事或者对故事中的人物什么看法? 师:其母曰:“特于婴儿戏而”的原因是什么?

师:不仅是曾子之妻,我们身边就有些父母这样做啊!你有没有见过、听说过或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师:我们看曾子是怎么说的?

师:如果你是曾子之妻,听了这番话有何感受? 师:是曾子话语中的哪句话让你深深醒悟了? 2.从这个小故事中你有哪些收获思考?

3.交流曾子的资料,说说曾子其人。(学生交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四、深化认识

1.按小组交流关于“诚信”的故事。(小组汇报)

2.展示小组搜集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小组汇报)

五、积累评价 1.背诵积累曾子的话 2.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3.课下写一篇诚信小故事。布臵下节课的学习任务。

3《淮南子》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淮南子》的作品为主,此书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学说,既有阐明哲理的故事,也有反映人民生活和愿望的神话故事。教材节选了“秦西巴纵麑”“后羿射日”两个故事。前者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善良,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后文是一个神话故事,阅读感受古代文化的神奇魅力。

教学目标

1.能把握、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了解神话故事,感受传统神话的魅力。

4.“神话故事”交流会中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教学时间:10月27日—31日 秦西巴纵麑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学生自读原文。2.教师范读原文

3.学生对照译文来读原文,了解秦西巴纵麑的这个故事。

二、温馨点击 1.了解《淮南子》

2.《秦西巴纵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活动广角

1.在学校你取得了好成绩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你是怎能做的?遇到困难时或失败时你又是如何做的呢?

2.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困难、批评和表扬的?

四、成长阶梯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后羿射日

教学目标: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在展演交流“古代神话故事”中感受劳动人民的勇敢、智慧。了解《淮南子》著作并能对其产生兴趣。

教学时间:11月3日—7日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请同学们讲一讲“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读原文,学生感知原典。3.结合译文,朗读原文。

二、“神话故事”展示 1.小组展示交流神话故事。2.说说你对神话的感受及认识。3.交流《淮南子》的资料。

【教学法】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组内搜集整理的神话故事,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交流。

(教师课下了解情况,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评价

同学们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战国策》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战国策》的作品为主,它是我国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也有不少故事,读来让人感悟道理。教材选取了“千金求马” “赵威后问齐使”两个故事。读来让我们感悟颇深。

教学目标

1.能把握、理解文章内容,激发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了解《战国策》,感受传统经典魅力。4.搜集展示《战国策》的其它故事。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朗读展示,诵读积累,合作交流。教学时间:11月10—21日

第一课时 “千金求马”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并能理解文章内容。在阅积累中理解故事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

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 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二课时 赵威后问齐使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隐含的寓意,背诵积累。

教学时间:11月24—12月12日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

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认真填写。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单元内容

本单元展示了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姜尚、管仲、孙武、司马迁、苏武,学习本单元内容领悟他们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塑造正确的人生信念。姜尚

内容解读

本节内容包括两篇小文《齐太公世家》《六韬 文师》,以此了解姜尚及其治国韬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2.读小文从中体会姜太公的治国韬略。

3.探究学习深入了解姜尚,了解他的民本思想。教学方法:诵读,探究,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1.结合注解了解姜尚事迹。2.读教材简洁,进一步认识人物。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

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管仲

教学内容:本节包括《史记 管晏列传》《管子》中的语句。了解管仲激起探究人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2.通过搜集阅读管子的故事,产生对管仲的敬佩之情。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探究交流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资料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孙武

教学内容:本节包括“人物剪影”对孙武的简单介绍,《孙子兵法〃某攻略》中的一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2.读懂选文内容。

3.进一步了解孙武,查找他的资料,学生交流。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

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司马迁

教学内容:《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选文。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司马迁极其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理解司马迁思想的复杂性,学习他一身正气的人品。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

多媒体出示司马迁的资料。学生读文言文部分,鼓励他们熟读并背诵。教师大概讲解:司马迁,字字长,夏阳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二. 温馨点击

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他的一篇名作《史记》教师补充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资料,出示温馨点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合作学习这部分文言。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读给大家听。3.根据译文大体了解意思。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读的好,背的快。

三、活动广角:

同学们结合课下查找的资料,具体说一说司马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史记》的。鼓励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更多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资料。

四、成长阶梯:

结合练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回归总结苏武

教学内容:《汉书苏武传》的两节选文。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苏武极其《汉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了解苏武的历史状况,学习他的英雄气节。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人物剪影:

多媒体出示苏武的资料。学生读文言文部分,鼓励他们熟读并背诵。教师大概讲解: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汉朝政治家。

二、温馨点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苏武的故事。教师补充有关苏武及《汉书》的资料,出示温馨点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合作学习这部分文言。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工具书。

2.每个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读给大家听。3.根据译文大体了解意思。

4.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看哪个组读的好,背的快。

三、活动广角:

同学们结合课下查找的资料,具体说一说,讲一讲“苏武牧羊”的故事。鼓励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更多有关苏武及《汉书》、《苏武传》的资料。

学唱《苏武牧羊》歌。

四、成长阶梯:

结合练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回归总结

《名胜家境》

10、济南

教学目标:

1、认识济南的著名名胜古迹。

2、了解名胜古迹的诗句。

3、能比较形象地说出各个景点的景色。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跟着老师一起我领略泉城济南的美丽风光吧!首先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

《千佛山》(节选)、《趵突泉》、《西湖二首》(其二)

(二)温馨点击。

介绍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的地理位臵、名字的来历,以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三)、活动广角:

请同学们把对这些有关景点的传说、诗句、对联讲给同学们听。

(四)拓展延伸:

能比较形象地说出各个景点的美景。板书设计: 济南

千佛山 秀丽的自然风光 趵突泉 “平地忽堆三尺雪,四时长吼半空雷 ” 大明湖 湖水清澈透明

11、《崂山》

教学目标:

1、认识崂山的地理位臵及历史。

2、认识崂山的著名瀑---龙潭瀑。

3、了解有关崂山的诗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来领略崂山的秀美风光吧!首先我们先来欣赏几首诗。

《八水河玉龙瀑》 《鳌山》

(二)温馨点击。

介绍崂山、龙潭瀑的地理位臵、名字的来历以及它们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三)、活动广角:

请同学们把对崂山搜集的资料介绍给读读看。

(四)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崂山

崂山 黄海之滨 气势雄伟 山海紧错 龙潭瀑 玉龙横空 如雨似雪

12、对联

教学目标 :

1、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

2、学会对对联 教学过程 :

Ⅰ讲一个与对联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Ⅱ名联欣赏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北京潭柘寺联

评:“笑”、“容”二字巧妙,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4、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清末一婚丧联

点评:用于红白喜事并至之日,精当至极。再有妙联,不妨将来。

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点评:第一、四、六的“朝”字读“cháo”,同“潮”,其他的读 “zhāo”,作“早晨”讲;第一、四、六的“长”字读“zhǎng”,同“涨”,其他的读“cháng”,作“常常”讲。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长叠有趣,但怪而难工,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也。

6、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秀才联

点评:“月”字六次出现,“年”字六出以对,作联人有真功夫也。“月 圆”逢“月半”,“年尾”接“年头”,时空虽相同,意趣各自异。

7、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西湖岳飞墓联

点评:青山本无意,白铁也无情,皆因忠佞起,称幸或叫屈。何哉?拟人也。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 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座佑铭联 点评:有此志,用此心,何愁区区聊斋不成.2009年央视春晚的四副对联

? 1.上联:春融百族大联欢俏春犹俏 下联:岁启九州新画卷牛岁更 牛 横批:普天同庆

2.上联:火树银花醉良宵莺歌动地 下联:国泰民安逢盛世牛气冲天 横批:四海同春

3.上联:五福临门燕哺和谐春暖意 下联:八方凝爱牛耕锦绣世情浓 横批:放飞希望

4.上联:金牛送福绿柳迎春盛景当惊世 下联:鼓乐和鸣龙狮劲舞神州并举杯 横批:祖国长青 Ⅲ 如何对对联

一、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对联的特点为:

1、字数相等。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词性相同。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3、结构相对。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4、内容相关。上下联的意义要相互联系。

正对。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方面表现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互相补充,互相衬托。如: 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

反对。上下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者是一个事物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互相对照,相反相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平仄相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

二、对联的禁忌

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有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能修身”就犯忌。可改为: Ⅳ 练习

1、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2、对出下联或上联

①勤为摇钱树 ②祖国江山娇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亲情友情情情深

④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⑤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13、成语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学习成语,积累成语,应用成语,提高写作水平。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准备了一份礼物作为见面礼送给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看![课件演示:一架时空穿梭机]哇!是一架时空穿梭机,喜欢吗?这架时空穿梭机可厉害了,我们可以乘着它回到古代去,穿越一条有趣的成语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准备好了吗?出发![播放音乐]可以睁开眼睛了。[课件演示:穿梭机到达成语廊]

二、活动安排:

(一)十二生肖选拔赛

师:瞧!那边真热闹,发生什么事呢?噢,原来是动物们正在举行“十二生肖选拔赛”,这个比赛要求动物们讲出含有自己名字的成语,讲得最多的就能成为十二生肖之一,但“龙、虎、马和鼠”都不会说,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适当表扬学生热心助人)

要求:(课件演示)

(1)开火车说成语,不会的立即坐下,反复进行

(2)时间2分钟

(3)其他小组帮助记分

题目:(1)写出带有“龙”的成语

(2)写出带有“虎”的成语

(3)写出带有“马”的成语

(4)写出带有“鼠”的成语

操作程序:(1)请各组长上讲台领题目,当众读出

(2)开火车说成语

(3)获胜组到黑板摘一颗愿望星

师:(小结)你们有发现带有“龙”的成语多数都是好的方面的,而带有“鼠”的成语都是表示不好的方面的吗?平时要注意归类学习成语,这样便于记忆。

(二)搭鹊桥[课件演示:鹊桥画面](8分钟)

师:那两个不是牛郎和织女吗?他们为什么发愁呢?原来今天是他们相会的日子,但桥是断开的,他们不能团聚,但只要你在空出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组成成语,牛郎和织女就能走过桥了,可是帮他们搭桥的喜鹊被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要求:(1)各小组在集体讨论后,由一位同学填写答案,书写要工整。

(2)全组同学齐读一次

操作程序:(1)同要求

(2)师操作电脑给予肯定

题目:

太阳队:一心一()气风()扬光()有作()富不()至义()善尽()不胜()

月亮队:一手遮()经地()无反()盼自()心壮()同道()久必()秒必()

星星队:一马当()见之()目张()战心()天动()大物()学多()高八()

地球队:一字千()石良()外之()气用()倍功()斤八()全其()中不()

3、师生评议答案

师:你们组能帮到牛郎和织女吗?请小组长汇报答案,正确的给予掌声。错误的其他组纠正。[课件演示:牛郎和织女相聚了]真高兴,牛郎和织女的帮助下终于可以相会了,帮助了别人,心里高兴吗?以后在生活上也要乐于帮助别人。

三、动手做,猜一猜

师:[出示剪开的图画]看,这是一些剪开了的图画,你们会拼图吗?

规则:(1)每组选四个学生进行拼图画,在四分钟内完成,完成的举手,最快的小组可加40分,第二名可加30分,第三名可加20分,第四名可加10分。其余学生讨论是什么成语,如何造句,其中一位跑到讲台,写出成语及句子。

(2)高分的两组可到黑板上摘愿望星

题目:

太阳队:对牛弹琴

月亮队:胸有成竹

星星队:火上加油

地球队:点石成金

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到了古代的成语廊,但是时间流走了再也找不回来,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另外,我们还积累了不少的成语,课后我们还要弄清楚它们的意思,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五篇: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4《不学礼 无以立》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礼者„„自卑而尊人”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礼记·曲礼》

《礼记·曲礼》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1(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曲礼》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看演出的时候你要怎嘛做?上下楼梯时你要怎么做?

5《长者问 需辞让》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长者问„„非礼也。”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诵读《礼记·曲礼》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礼记·曲礼》。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长者问„„非礼也。”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礼记·曲礼》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

与长辈说话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6《 天地民 孝尊长》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孝经·三才章》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孝经·三才章》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3、翻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孝经·三才章》。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孝经·三才章》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1)谜面:呀(打一成语)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

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7《 尊师长 重学礼》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礼记·曲礼》的文学常识。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礼记·曲礼》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

过程设计

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3、翻译:

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有礼貌,听老师教导。

8《三人行 有我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4、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论语》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描写拜师的古诗。《 父母呼 勿应缓》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父母呼,行勿懒。”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 弟子规》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 总结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

2、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介绍自己孝敬父母的故事。《顺乎亲 以为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子。”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弟子规》。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介绍自己怎么关心爸妈 《亲有疾 细心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出入......莫厌烦。”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是《劝报亲恩篇》。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将照顾生病父母的小故事。《亲其亲 孝爹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人人,,,而天下平。”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离娄上》。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介绍体贴理解父母的小故事。为君子 与人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公孙丑上》。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身边与人为善的小故事。近善人 远不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季氏》。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向品行好的人学习的故事。

15《多存善 不积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易·系辞》建。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看到并学习别人的善行。

16《善若水 利万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⑵ 指名读,正音。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下载传统文化第三课克欲自新备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文化第三课克欲自新备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滕州市井亭矿区学校唐诗 1、《南园十三首》 时间 课时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重点......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五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经典驿站 《硕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硕鼠》,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把握《硕鼠》中,复唱的特点。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及诗中所......

    传统文化备课7-11

    第7课 鸡(节选) 教学目标: 1、 对照解析理解诗意。 2、 能够熟练背诵《鸡》和《花鸭》这两首诗。 3、 会填写并记住课后练习中与鸡有关的成语。 4、 初步感受以物寄情的表达方......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四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1、《南园十三首》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李贺及其《南园十三首》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传统文化备课的

    2016.8。24 第一课 《弟子规》节选 教学目标:1、了解《弟子规》的由来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3、体会做事小心谨慎,讲信用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

    六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六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多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特别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能保持较为持久的热情,但在阅读方面眼界不够开阔,知识积累不丰富,对祖......

    三年级传统文化备课

    传统文化 第一单元 经典驿站 《人之初》 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