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级管理读后感
班 级 管 理 读 后 感
要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必须打破旧的班级管理模式,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我有幸阅读了《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一书,我的感悟是要当一名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要以父母之爱用“心”育人
1、以爱心温暖学生,热爱学生是带好班级的前提,没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感化的源泉,更是转化的动力。台湾教育家高振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2、以宽容心接纳学生,教师要灵活运用“护短艺术”。在大自然中,人类跑步不如马,力不如牛;没有鸟的翅膀,不能高飞;没有鱼的鳃,不能长时间潜水„„弱点可谓多多。如果天天自责或责备他人,恐怕人类早就完蛋了。孩子是成长中的人,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班主任要宽容大度。
二、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不尊重学生,搞得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育就无法开展了。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和管理的主力。班主任要当好班级管理者,但在当今新形势下,更要扮演服务员角色,在服务于学生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班干部是班主任小助手,改变为:班主任是班干部的参谋和助手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是顾问,是导师,是朋友。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多找学生谈心,找准问题的症结,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当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表现处无能为力时,要以服务员的角色与其协商,共同找原因,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必而又恰当的服务。
三、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强烈示范性,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俗话讲言传不如身教。打扫卫生不做旁观者,而做参与者,脏活累活带头干,用无言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思想、行为、作风去感染与影响学生。此外,班主任还应注意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人师表。
四、班主任要相信学生,民主管理班级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决不能搞一言堂,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班委会的组建,不能由班主任说了算,让全班同学自己找代言人,可采用学生推荐、学生自荐的方式,公开演讲、民-主选举产生。对班干部的考核,由全体学生评定打分,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满意,可实施罢免。班级制度的制定,不再由班主任说了算,而让学生自己议定规定。民-主气氛的形成,大大提高学生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自律意识也明显提高。
五、班主任要学会欣赏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欣赏自己的学生,看到学生的优点,觉察学生的进步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增强学生的信心,健全学生的人格。如开展认识自我、欣赏自我、战胜自我活动,利用班会和课外活动时间,每位学生作书面发言,谈个人感觉。全班学生集体会诊,着重为其找优点,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欣赏真实自我。作为班主任,只有理解学生的心思,处处从学生出发,欣赏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有信心和动力,班级工作才能搞好。
第二篇:《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读后感
《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
读后感
新密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马英丽
寒假,我把《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细细研读,仔细品位,给我留下很深印象、感触和收获。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特别是整整十七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有过彷徨时的无助;有过探索时的艰辛;有过无奈时的焦虑;更有过收获时的欢欣……一级又一级,一届又一届,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性格,每一届都要经过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历程。所以,当我翻开《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这本书时,我如获至宝。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它犹如生命之石划过天空的闪烁光芒,它不是经典,却是践行的楷模,它不是哲理,却熔铸了教学的睿智。他是一位智者在和你娓娓道来班级管理中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具备的心态和扮演的角色;他是一位心理专家在和你交流如何处理和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他更是一位优秀的长者在和你切磋人生路上遇到的是是非非,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
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主要注重的是民主加科学,他时常教育学生:“尊人者,人尊之”,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理念……同时在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
(1)每个人身上都具备的好我和坏我
魏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并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在学生的管理上提出了学生心中有两个自我,一个好的自我,一个坏的自我。对于学生的教育关键是要引导学生用心中那个好的自我去战胜那个坏的自我。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育转化到主动的去教育自己。如果引导得好,可以省去教师许多力气。
(2)让学生融入到大自然去,在探索、观察、发现的同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兴趣。到大自然去,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学习的途径,锻炼学生的各种品质,还可以在活动中增进师生的感情。
(3)以身示范,做学生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魏书生老师做班主任二十年,无论从他自身的教学水平还是勤奋好学甚至是班级的班规班约的遵守上,他总是克尽职守。即使在每天的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他都和同学们一起认真完成。也正是这种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他的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4)快乐地惩罚。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魏老师不是急风暴雨的批评,取而代之的是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等,使学生感觉在被老师尊重的潜意识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惩罚”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魏书生老师的人格是高尚的,值得我们景仰;魏老师的班级管理艺术是高妙的,值得我们学习。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我不能照抄照搬魏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但他却为我今后的班级管理指明了方向,相信在自己的不断顿悟下我会将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第三篇:班级管理读后感
1、《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
阅读完《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这本书,使我获益良多,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尤其是书中提到的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理念让我深受感触。
书中的优秀班主任们,用他们的教育艺术向我们阐释着尊重学生的含义,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以父母的关怀感动孩子,也展示了他们在教育上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智慧结晶。魏书生老师这样说过:“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往往是我们方法太少”,的确,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独立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作为教育者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尊重学生的意识,学会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与意愿,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找多个解决方法中最适宜的解决方法,在运用力量的同时运用技巧,则事半功倍。我认为想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的前提是:作为班主任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
要寻找最适宜的解决方法就需要关注个体,关注个体潜能的开发。理解、尊重、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老师用“心”去仔细观察,逐个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这样,班主任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将会更顺利。
微笑是一种关爱的理解,微笑是一种信心和力量,微笑是一种幽默和雅量,微笑是一种友善和宽容,微笑是一种鼓励和赞许,给学生一点微笑,对优秀的学生来说那是锦上添花,对需要鼓励和关怀的学生来说那是雪中送炭。
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是天籁之声,是神圣之音;老师的表扬会激励学生思维的热情,引发学生对自己潜能的肯定;老师的表扬甚至还会使学生对自己理想追求,对自己成功的自信和把握,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班主任不要太吝啬我们的表扬。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对是对,错是错,不夸大,不缩小。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表扬不要过分,否则容易使孩子造成错觉,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滋长骄傲自满情绪绪,只爱听赞扬话,不愿听反面意见。长此下去,就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批评要及时,态度要恰当。
2、《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读后感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没有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下去。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真诚地关心知识,关心伟大的事业,关心物质世界,关心动植物,却对同类的人缺乏同情。书中诸如此类的观点,很有点反映了现在的教育现状。学生对各种东西关心,却惟独缺乏对人的关心。就在昨天,一个班里五名学生在打篮球时,因为一名学生说了一句难听的话,就被另外四个同伴揍倒在地。据说,被揍到的学生很老实,不太会说话,往往说出的话能噎死人。在教室里和宿舍里学生不止一次地因他说话难听而埋怨过他,同时老师也提醒过他。试想一下,都是自己的同学,而且都了解他的性格,如果能够从关心他人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还会发生争斗吗?是否会宽容的一笑,来一句幽默的提醒呢?是呀,关心需要时间,需要一种互动和连续性。一次的关心都能做到,但长久的关心却需要耐心、宽容和等待。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培养学生学会关系他人。最后让我们都来回味诺丁斯的教育思想:什么对孩子最重要?什么是人类为了活得智慧、道德和幸福所必需的?什么是能促使学生幸福的教育?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关心孩子。应该教育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
3、激励与惩罚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条梭鱼放养在有很多小鱼的鱼缸中,让它随时可以吞吃小鱼。过了一段时间,心理学家用一片玻璃把它与小鱼隔开,它饥饿时再去吞食小鱼却遭到了玻璃无情的阻挡。在内部饥饿和外部小鱼双重刺激的强烈驱使下,它一次次徒劳地发起攻
势,但屡遭失败后,它吞噬小鱼的希望和信心逐步下降,终致完全丧失。这时,试验者再抽去玻璃,但它却不再捕食小鱼,竟致活活饿死。心理学家把这种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行为,即反复的失败可以使人产生无助感。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学校里每每体验的都是失败,他们为了使自尊心免遭进一步伤害,就可能放弃上进的努力,或者产生退缩行为,自我封闭以逃避失败的体验;或者为了寻求一时的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就以调皮捣蛋、欺负同学、反抗教师等行为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或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因此,对于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尤其是我们班主任老师更要注意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激励他们积极向上。
然而,激励不是万能的。就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样,没有惩罚同样没有教育。那么怎样激励?如何惩罚?《班主任对学生的激励与处罚》一书很好地为我们作出了解答。这本书没有深刻的理论,而是通过朴实、诗意、形象而又充满激情的语言,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鲜活的教育故事中,在一个个真实、生动,富有代表性的故事里,把具有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激励(处罚)理念、激励(处罚)机智、激励(处罚)技巧以及真切的教育情感融会其中,启人智慧、发人深省。在空闲时间,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拿出来翻看翻看,有时“拿几招”出来用一用,还挺管用,同仁们不妨试试。
4、在对话中制定班规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这里的对话不仅要落实于课堂教学中,也应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在对话精神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作为有独立主体及人格尊严的人,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和肯定。班规制定作为班级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必然也应体现课改的对话精神。
一、班规的生成不是教师“办公室文件”的预设,学生应享有充分的参与自由
民主型的班级规章制度,多诞生于学生的讨论。凡是遭到学生抵触的班规,大多产生于班主任办公室,制订过程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要制订出一份针对性强、可行性好、指导意义大的班规,可先由班主任指导班干及学生代表拟出讨论稿,提交全班共同讨论后再修订定稿。
二、班规的规约性不仅指向学生,同时也应作用于教师
教师是班级成员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班规又是班级的规章制度,所以班规中写入与教师相关的条款也就理所当然,这是体现师生人格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不少学校现已经制定教师教学日常行为规范等相关文件,但这更多只从是学校管理层面来考虑。如果从班级教学角度来看,学生有权知道也很想知道“这堂课老师为什么没来?预备铃后我们都按要求进了教室,为什么不见老师身影?我们都按时交了作业,可老师什么时候批改完才算及时……”诸如此类问题,如果能在班规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是不是更显示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交互活动呢?
一份师生平等的班规,对教师的规约性至少应体现于三个方面:教师的责任与权利、教师教学日常行为标准和教师教学事件(问题)解决方法。在班规中我们常约定学生“尊敬师长,按时上交作业,知错能改……”,也就应相应约定教师“尊重学生不侮辱不体罚学生,及时批改作业并向学生反馈,及时反思教学并改进……”。正如北师大校训所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班规的语言倡导体现平等与尊重,富有亲和力
不少传统班规从构想开始,便把学生推向了教师的对立面。这种语言形式主要表现出三种意识:禁令式的权威、模糊的不确定性、精神的恐吓。
禁令式的权威语言常表现为粗暴的命令,其实质是对学生能力潜意识上的怀疑和否定。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不做小动作”,“不抄袭、不拖欠、不缺交,作业认真不潦草”……言下之意,学生将会迟到,将会缺交作业。这类“十不准”化的禁令式语言不仅从能力上对学生进行了怀疑,更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压抑性权威。这种压抑性权威一旦形成,将“使人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使人产生孤独感、无意义感和无能力的感觉,在压抑性权威的压迫下学生感到彷徨、焦虑”。因此,对话精神指导下的班规制定,如何消解压抑性权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而班规制定采用正面引导性语言,以“良好形象”和“常见陋习”并行给出示范,这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班规亲和力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消解禁令式的压抑性权威。
5、治班
读了《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令我感受最深之一的是他对班级从“人治”到“法治”作出了分析,其关键点有以下5点。
1、有规则意识的学生重视规则超过老师的脸色,没有规则意识的学生才会“得寸进尺”。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有没有警察。这就是法治和人治的区别。
2、班规最能体现班主任的治班理念。与学生共同讨论确定适宜的班级目标是关键。以目标为导向和动力,要求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以不同的方式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形成班级集体是管理工作的目标,而班级集体一旦形成就能更好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实现马卡连柯的“为了集体而教育、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教育学生”的原则。
3、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制定班规。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4、班规应该多做加法,少做减法!一次“加法”增加的是学生的一个闪光点,一份转变的自信;与之相反,滥用“减法”往往就会减少学生自我反省、自我谴责的内心空间,减掉了学生重塑自我的愿望和信心,强化了个人的短处缺陷,削减了自我教育的勇气。初始分数为0分,上不封顶;以加分为主,扣分为辅;期末以l00分为合格标准;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期末为终结。最后得分作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校园之星、班级之星,操行评定等推优评先的依据。
5、正确把握奖与惩的基本要求
⑴奖惩要以激励和鞭策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为目的。
⑵奖惩要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惩,金钱刺激尤不可取,精神奖励学生受益一辈子,物质奖励只能是一阵子。
⑶奖惩要实事求是。进行奖惩前,不能掺入个人的喜怒好恶。
⑷奖惩要取得学生集体的支持。奖惩首先要经过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的集体讨论,学生讨论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奖惩的缘由和意义,心中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
⑸奖惩要辅以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应该奖励,又因为什么必须得受到惩罚,应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奖惩,奖惩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和作用,从而做到奖不骄,惩不馁;在奖励面前学会低头反思,在惩罚面前勇于抬头前看。
6、
第四篇: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读后感
《班级管理经典案例》读后感
周晓北
读过此书后,我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案例其实很简单,就是把班级日常工作中所经历,发生的一段故事记录下来,然后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依据教育的规律去分析,用发展的观点去衡量,从而得出结论。书中的故事中蕴蓄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它没有接受现成理论模式的包装,因而带有鲜活生动的生命气息。每个“案例”后面有“评析”和“思考”。“评析”是由编者在尊重教师们的体验,领悟的基础上,围绕案例所提供的丰富的情境和思考的空间做一个简洁的评析,帮助教师们拓宽视野,做理性的思考和提升,起一个“以一”而“反三”的作用。“思考”一栏,是想用一两个思考题来启发教师把精选的案例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在比较中辨别,内化。在几十个经典案例中,筛选一个案例:一个爱耍小聪明的小男孩,因为一次“恶作剧”,被老师劈头盖脸的一阵斥骂。从此,小男孩果真收敛了很多,但是情绪低落了,学习成也有所滑坡。
这件小事的启示是: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就要蹲下来看孩子,不能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回想我们的教育,我们常常都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孩子,用班主任的绝对权威去震慑孩子,很少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表面上是维护了班级的纪律,震慑了学生,而实际上却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这样的教育,多了一些强迫,缺少了一些理解;多了一些距离,缺少了一些沟通;多了一些权威,缺少了一些尊重;关闭了师生间的理解的“窗”,在师生间砌起一堵无形的“墙”,从而使得教育多了一些遗憾。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
在几十个案例中,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探究、思考。事实上,教育理论的真谛和教育变革的“秘密”,正隐藏在日常的管理实践之中。正是基于对此认识,我才领悟到了案例的作用、意义。如果每个人都在大量的反思中,得出自己的教育认识,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进行指导,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在本学期,无论长短,我争取多写一些案例,以丰富自己的思想。
第五篇:《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读后感
《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读后感
篁湾中心小学 李有娟
暑假阅读完《班级管理智慧案例精选》这本书后,读过此书后,我认识到,教学案例是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所经历,发生的一段故事,这些故事中蕴蓄着丰富的教学智慧,从而也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重点地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要学会尊重学生
回想我们的教育,我们常常都是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评价孩子,用班主任的绝对权威去震慑孩子,很少给学生丝毫申辩的机会,表面上是维护了班级的纪律,震慑了学生,而实际上却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这样的教育,多了一些强迫,缺少了一些理解;多了一些距离,缺少了一些沟通;多了一些权威,缺少了一些尊重;关闭了师生间的理解的“窗”,在师生间砌起一堵无形的“墙”,从而使得教育多了一些遗憾。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敢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要走下讲台,与学生一道进行探究与研究,使教师也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争论。不要轻易地去否定学生,要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与学习能力。
二、要学会关爱学生
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以父母的关怀感动孩子,班主任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像朋友一样关心、理解学生,也展示了他们在教育上无穷的思考、无穷的智慧结晶。关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仔细观察,逐个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和心理、性格特点,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要学会微笑着面对学生,微笑是一种关爱的理解,微笑是一种信心和力量,微笑是一种幽默和雅量,微笑是一种友善和宽容,微笑是一
种鼓励和赞许,给学生一点微笑,对优秀的学生来说那是锦上添花,对需要鼓励和关怀的学生来说那是雪中送炭。
三、要学会表扬学生
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是天籁之声,是神圣之音;老师的表扬会激励学生思维的热情,引发学生对自己潜能的肯定;老师的表扬甚至还会使学生对自己理想追求,对自己成功的自信和把握,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我们班主任不要太吝啬我们的表扬。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要力求客观、公正,对是对,错是错,不夸大,不缩小。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实事求是,注重实际效果。表扬不要过分,否则容易使孩子造成错觉,认为自己什么都好,滋长骄傲自满情绪绪,只爱听赞扬话,不愿听反面意见。长此下去,就会影响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孩子有了缺点和错误,批评要及时,态度要恰当。
四、要学会平等对待学生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家长会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现阶段的学生在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方面更显示出自我、民主的意识,他们反对传统教师的权威,渴望和教师进行平等民主的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而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引路人”的本领和手段,在班级工作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