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1大全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7年4月27日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内容:语文期中检测情况 记录人:王勤真
教研记录:
一、试题评价:
1、按要求写字。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3、按要求填空。
4、写话。
二、命题特点:
1、全面性。
2、基础性。
3、综合性。
三、卷面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较好的方面及原因。(书写、字词、阅读、审题、写话)
2、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不足的方面及原因。汉字书写不规范。字词把握不透彻。写话训练有待加强。审题能力有待提高。评分标准有待规范。
四、建议:薛玉勤:重视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
王捷:提高字词教学实效效率。
王勤真: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时间:2017年3月13日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记录人:王勤真
活动过程:
一、由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话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1.思教学效果2.思自己的行为3.思成功之处4.思教学不足5.思改进措施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1.不要与说客混淆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业务学习记录
学习时间: 4月5日学习地点: 班级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记录人:王勤真
听课议课——唐玉良执教《 争论的故事》
评课记录:
观看唐玉良执教了《争论的故事》一课。看完课例后,我们及时组织了评课。
总之,这是一堂朴实有效的语文课,相信只要是认认真真听课的学生,都会受益匪浅。这种扎扎实实的课堂氛围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时间:2017年4月25日教研地点:教师办公室
教研人员:全体数学组教师。教研内容:学习校本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乡级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立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组织本组老师,深入学习教学课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另外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中,学习语文,发展语文素养。
二、工作思路:
1、组织本组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继续收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讨论交流,写学习心得。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依据教学常规要求,认真完成语文教学工作。除了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行政听课、随堂听课,抽查作业及教师备课等各项活动以外,我们教研组还将进行不定期的作业互查、教研组内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年级特色。
3、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工作重点。
4、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
5、经常开展交流心得活动,互学互助。
业务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4月12日活动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语文教师。活动主题:就“打造卓越课堂”赛课做好准备
《山沟里的孩子》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教研活动记录3
教研时间:2015年11月6日
教研地点:教师办公室
教研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主题:学习《教学参考用书》
具体内容:
一、关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重点在于: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的教育理念。在理念前提下正确把握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特点,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关于课文: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故事吸引学生,同时又吸纳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单元练习安排合理,巩固了基础知识,落实了写字任务。
关于识字:坚持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三、注意的问题
中年级重点落在朗读训练,尊重学生的个性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听说习惯。
四、本学期语文教学小组活动安排计划
1、互听随堂课,共同提高。
2、经常交流教学反思。教研活动记录4
活动时间: 12月18日
活动地点: 教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字谜大擂台。
(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
(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
活动时间:2016年3月2日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内容:小结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情况
教研记录:
一、试题评价:
1、按要求写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3、按要求填空。
4、写话。
二、命题特点:
1、全面性。
2、基础性。
3、综合性。
三、卷面分析:
1、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较好的方面及原因。
(书写、字词、阅读、审题、写话)
2、学生知识、能力等表现不足的方面及原因。
汉字书写不规范。
字词把握不透彻。
写话训练有待加强。
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评分标准有待规范。
四、建议: 张冬花:重视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
陈苗:提高字词教学实效效率。
唐玉良: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郭雪娇:重视口语交际与写话教学。
张兰柱:关注常规,培养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
教研活动记录2
教研时间:2016年3月9日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由欧毅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
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教研活动记录3
活动时间: 3月16日
活动地点: 教师办公室
参加人员:语文教师。
听课议课——唐玉良执教《 争论的故事》 评课记录:
本周唐玉良在组内上轮流课时执教了《争论的故事》一课。听完课,我们教研组及时组织了评课,现将老师们的评课意见整理成评课稿:
真实、朴实、扎实
张兰柱:《争论的故事》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文章,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根据文本“借事说理,以对话推进故事发展”的特点,整堂课通过品读和感悟,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交流中得到提高,展示了一堂原汁原味的语文课。陈利对教材的独到把握,简约扎实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娴熟的教学技能,使我们教研组听课的老师交口称赞。
张冬花:夯实双基,扎实有效。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改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仍然是学生必须把握的,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从这节课的执教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的字词教学非常有特色。如在理解“很不服气”时,老师让学生观察插图上哥哥的神态,做一做不服气的样子,读出不服气的语气,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明了“不服气”的现实含义。理解 “不以为然、争论不休”时,课前要求学生查字典了解带点字“然、休”的意思,让学生结合上下文选择义项。接着,指导学生抓住这些词语和反问句,把激烈的争论通过朗读和表演表现出来。教师这样设计的意图何在?课标提出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项基本技能的获得就是在课堂中由老师引导,让学生学会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解释。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如此设计,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语文味。
陈苗:本课教学中反问句的教学处理得印象深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媒体出现三句反问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然后讨论:为什么他们要用反问句争论而不是直接说呢?你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出反问句的妙用:反问句能够增强语气,把强调的意思说出来,争论时运用反问句可以使争论更激烈,更精彩。这样的设计与点拨,显示了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老师牢牢地把握住了文章的“训练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体现了“语文课要追求简单的深刻”这一思想。听到这里,我们深刻
地体会到同样一篇课文,如果只是看教参,完成任务,那学生的所得会很有限。而像陈利这样精心解读文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去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收获就会很大。
张俊义:朗朗书声,激活课堂。
以读为本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在课堂上,陈利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紧扣“哥哥和弟弟怎样争论不休,怎样把争论的语气读出来”这个问题,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文本,悟出文本的意思。朗读的形式也多样,读后老师都给予了鼓励性的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了读的实践过程。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渐渐明晰了本课的寓意。其中学生读得特别出彩的是:先让学生讨论如何读好人物的对话,总结出注意提示语及提示语中表现动作、神态的词语读出争论的语气,通过理解重点词来品读等方法,然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表情分角色表演,把激烈的争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互相交流的平台。课堂上,学生高举如林的小手,争相展示朗读的情景,使我们体会到:琅琅书声,激活课堂。
王永红:巧妙渗透,拓展延伸。
有故事,有感想,是这篇课文的独有特色。“感想部分”巧借同学之口,各抒己见,阐明了道理。如何使学生既和文中同学的感受产生会心的共鸣,又不失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独特感受呢?陈利的做法很巧妙:先引导学生将故事读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文中“感想部分”。“你欣赏哪种说法?”这一问题的探讨之后,不用过多地讲解,学生对“抓住时机,先做起来。”这个道理已经理解得非常透彻了。接下来让学生谈谈“争论是不是都是不好的?我们认识问题要不要争论?”这一问题挖掘得很深,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故事的内涵,深入认识生活中的道理,更进一步巩固了课文的学习。
总之,这是一堂朴实有效的语文课,相信只要是认认真真听课的学生,都会受益匪浅。这种扎扎实实的课堂氛围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
第二篇: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一
教研活动:新学期计划 活动时间:2013年3月1日 活动情况:
一、“一人一课”工作
“一人一课”要按时上,上课老师要提前通知同组老师,并拟好简案发给组员,课后要开会评议。
二、“集体备课”工作
“集体备课”可分年级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每周一次,在统一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三、“有效课堂”工作
用教学“七认真”的要求要求自己,还要做好每天一题。
四、关于论文的写作
语文老师要多练笔,每人每学期要写作一篇论文组内交流。
活动二
教研活动:“有效课堂”学习活动时间:2013年3月18日 活动情况:
聚焦细节,构建有效语文课堂一、二、找准教学细节的落脚点 把持捕捉教学细节的策略 预先打造
挖掘、显现“隐点”的潜在信息 延伸、扩大“拓点”的知识容量 巧用、发挥“盲点”的应用作用 现场捕捉
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 在拓展迁移中捕捉细节 在语言实践中捕捉细节 发挥教学细节的作用 开掘意蕴,是细节更深刻 语意伸缩,让细节更鲜活 解构建构,让细节更丰厚
(一)1、2、3、(二)1、2、3、三、1、2、3、活动三
教研活动: “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3年3月28日 活动情况:
一、任安平自述所上《画山绣水》的课前构想和课后教学效果
二、听课教师评课
1、花兴凤:教者在教学中能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徐美兰:教学思路清晰,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
3、周妹: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多,学生思维活跃,在答问、练习等活动中掌握知识的速度较快。
4、张健: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较高。
活动四
教研活动:朱奇志“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3年4月22日 活动情况:
一、朱奇志自述所上《我的叔叔于勒》的课前构想和课后教学效果。
二、听课教师评课
1、沈丹:在很多环节上,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何汉林:教学目标明确,能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能渗透思想与道德教育。
3、陈建军: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分析比较细致,教学设计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4、尹主任:本节课符合新课标规范的课堂教学流程,但由于本课是2课时,教者做到了详略得当。
活动五
教研活动:卞康正“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0年9月29日 活动情况:
一、卞康正自述所上《水调歌头》的课前构想和课后教学效果。
二、听课教师评课
1、许晓秋:课堂气氛活跃,能较好的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契合,教学效果很好。
2、花兴凤:学生配合较好,课外延伸较多,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3、王敏:注重了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对文章的主题挖掘较深。
4、任安平:教学层次清晰,能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三、石峰对今后的公开课提出建议
上课老师要提前通知组员,其他老师要积极配合。
活动六
教研活动:徐美兰“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0日 活动情况:
一、许美兰自述所上《父母的心》的课前构想和课后教学效果。
二、听课教师评课
1、王敏:教者教态亲切、大方,语言表达流畅,链接生活的活结不错。
2、花兴凤:教者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感悟、探究部分的内容讲的较详细。
3、张健: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流程清晰,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
4、任安平:教者课前能认真备课,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教与学的流程,把握教材和体裁特点。
5、刘才勇:各环节的设计紧扣文本,教者一开始就抛开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活动七
教研活动:“有效课堂”学习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7日 活动情况:
一、教学组长作有效课堂校本培训
1、语文新课改的几点误区
(1)新课改要会用多媒体,但多媒体教学不等于就是新课程。(2)“自主、合作、探究”不是新课程的唯一方式,更不能流于形式。
(3)课堂活动体验不是新课程。
2、构建语文教学有效课堂。
(1)“生有所得”得什么——三个基本(2)“生有所得”怎么得——受得、悟得、练得(3)生有所动——行动和心动(4)师有所动——做好“导”字文章 A、引导 B、指导 C、督导
二、语文组其他成员畅谈对有效课堂的看法、建议等。
活动八
教研活动:周妹“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24日 活动情况:
一、老师自述课前构想,自述教学效果及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语文组成员评议
1、刘才勇:演课本剧颇为新颖,但教学中不能丢开教本讲课,对故事的高潮赏析较少。
2、石峰:课本剧表演为课堂增色不少,能从大处着眼处理课文内容,不过在课堂应变能力上还要加强。
3、卞康正:用表演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章,别具一格,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不过应明确本节课的中心内容,而不应该平均用力。
4、徐美兰:能用相关的童话图片导入课本剧,新颖独特,可加深学生的理解。
活动九
教研活动:石峰“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0年10月31日 活动情况:
一、石峰自述课前构想,自评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语文组成员评议
1、王敏:石老师能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法进行学习,教学流程清晰。
2、教者能紧密联系课本,注重重点语句及段落的赏析,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任安平:教者仪态大方,语言具有感染力,有激情,课堂教学指导有针对性。
4、花兴凤:能向学生授之以渔,课堂设计较好,如能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更好。
活动十 教研活动:迎接“期中考试”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5日 活动情况:
一、明确期中考试范围
二、讨论制定期中考试复习方案
1、许晓秋:基础题很关键,要围绕课本出一些基础题让学生去做。
2、任安平:“诗词鉴赏”题面小,命中率高,要强化训练。
3、王敏:阅读题分值大,应给学生灌输解题思路。
三、教研组长发言
期中考试后,应在全年级发“语文学科优秀奖”,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活动十一
教研活动:许小秋“一人一课”评议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22日 活动情况:
一、许小秋老师自述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自评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语文组成员评议。
1、任安平:课件制作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信息反馈较为及时,引人入胜。
2、周妹: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较多,不过学生回答问题的面不够广。
3、王敏:课堂气氛较好,教法灵活,有创造性,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如果习作点评交予学生的话将更好。
三、石峰校长和刘才勇主任做总结,并对今后的“一人一课”工作提出建议。
第三篇: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左村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评课记录
执教:高少波
时间:2014年10月24日
内容: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 发言人:五年级代表
张立卫 发言内容:
发言人:白平五校长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2.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段与段之间过渡非常自然。3.指导学生品读到位,读的形式多样化,能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
4.能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为什么事隔30多年后还对刘老师念念不忘。
5.建议对题目理解深透些,留多点时间给学生思考。
发言人:六年级代表
高少波 1.教师教态自然,过渡自然。
2.创设情境。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如制作风筝图片,配乐朗读创作情景。3.读、写、练相结合。4.对题目含义理解不到位。
发言人:三年级代表 白雪
1.真诚投入,情感熏陶得很好。
2.知道很到位,特别是在抓住重点词语上。比如动词。3.能抓住文中的词、句中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4.情景创设好。
5.词语的理解,老师说得多。6.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内容。
7.个别读多,齐读少。总结课文后应带着感情齐读课文,引起共鸣。
发言人:一年级代表
马彩的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紧扣,过渡自然。2.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3.品读感悟中做得好,能抓住重点词句。多种形式朗读。4.课件制作得好。
5.课堂气氛好,思想教育很到位。6.学生品读后,应作适当的评价。发言人:二年级代表
刘宁宁
1. 本节课教师教学过程完整,教态端庄,亲切、自然,语速恰当,兔吐字清晰。2. 能抓住重点句子来品读,读得非常成功。
3. 看听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后的效果,学生读时法子内心的真实感情,深化升腾了本课的主题内容。
4. 教师好像一手抓完,舍不得放。如:在练习题刘老师啊,我想对您说:我忘不了你,······(如能把这题放在歌曲、朗读句子之后再出示较好,因为学生的感情已经酝酿到位了)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7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7
教研内容: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由戴蓓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达成高度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
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
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
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谌雪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卢卫: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
(1)字谜大擂台。
(2)谐音俱乐部
(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
(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
(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会兴
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3
活动主题:主题: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2、解读文本把握目标——分年级组现场集体备课活动(主持人谌雪娇)
(1)大屏幕出示文本内容(吴琼瑛负责课件)
主持人:好,让我来接过这个接力棒。我记得在青赛课期间,时常会听到评委与参赛选手交流一个问题,我记得戴主任就问过:你觉得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到位了吗?文本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一个物的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回首来时语文路,潜心会文最是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率先走进文本,潜心会义。下面,让我们跟随本部三年级组青春靓丽的黄春英、缪玲、黄梅芳、黄翠玲老师一起走进《放飞蜻蜓》。
(2)教师个性化分角色朗读。
(3)按年级组讨论这一课的目标定位及简要提出突破本课难点的建议(有效突破难点的金点子)。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4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主持人: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谢谢几位老师的朗读,对文本的解读目的是为了制订、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规定教与学的全过程的纲领。下面请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本课难点的教学策略。
(讨论交流5-7分钟,然后全体交流,主持人即兴串讲)
(下发讨论表格,以组为单位记录讨论结果,并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讨论的问题有:
A、通过阅读文本,你们组认为《放飞蜻蜓》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是:
B、(有效教学金点子)体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你们组有哪些建议?
(4)请3-4个组代表讲解。
(5)提出我们组通过研读教材,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主持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研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停下的是实践的脚步。下面,让我们走进吴柳清老师的课堂,看看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目标的达成情况。下面请老师们往后座,稍作休息后一起来欣赏吴老师的教学魅力。
3、课例示范,践行目标(吴柳青负责)
要求:通过观摩课例,关注和检测目标达成的效果及策略。
4、有效教学在反思评议中提升。(反思评课环节由余宗翰主持,吴柳青负责反思,潘萍、覃宁、黄春英、龙懿敏围绕目标的达成及实施的策略进行评课,组外教师补充。)
5、活动小结(卢卫)
今天我们三年级组围绕“有效教学”这一课题,以“解读文本,明确目标 ”为切入点,进行了现场集体备课,对话交流,课例展示,评课反思等活动,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来保障有效教学的实践。虽然我们来不及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但只要老师们通过这次活动认识到“潜心会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目标导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游离保障,能引起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目标及文本的关注,我们这次教研活动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共识,追求语文教学的扎扎
实实、简简单单、回归本位才是真,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眼中有学生,我们就能实现有效教学。让我们沿着有效教学的道路,去深入探讨。感谢学校领导的指导和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6、集体诵读陶行知教育语录
(让我们向陶行知先生学习,成为一个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
●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黄校长提出希望。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6
主题:课题与教研同行理论与实践碰撞-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探究
1、熟悉《课标》要求,正确认识识字教学。
2、正确认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年段的识字教学。
3、做好识字过渡,多方位引导。
4、把握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基本策略。
5、黄勤老师执教的《特殊的葬礼》。
第五篇: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梁村镇中心小学梁志焕
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过程:
一、卢主任做《在反思中进步 在评课中成长》的专题讲座
(一)反思重点——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 学生的表现
(二)课前准备和课余练习——反思的基点 关键词:教学目标 达成高度 准确的定位
(三)学习观摩——反思的生长点
(四)开展对话——反思的要点
(五)勇于否定——反思的难点 反思的内容: 1.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2.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存”。5.教学过程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6.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7.是否存在着“伪探究” 反思的方法: 1.思教学效果 2.思自己的行为 3.思成功之处 4.思教学不足 5.思改进措施 6.思再教设计
(三)进行教学反思的注意事项 1.不要与说客混淆 2.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3.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4.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5.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四)关于评课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8 活动主题: 《放飞蜻蜓》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三、探讨教法: 覃宁:这篇文章短小且非常容易理解,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觉得在这课的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趣激学,以情系说。张永青: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蜻蜓飞舞的画面导入课题,不仅激起学生对美丽蜻蜓的喜欢,而且由此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进入下面的学习,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将对后面的教学产生了铺路搭桥的效用。潘萍: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一方面表演的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争取表演得惟妙惟肖,另一方面,台下的学生会津津有味的听,全神贯注地辩,又兴致勃勃地说,能培养学生专心听、仔细辩、大胆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谈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在和陶行知先生一起谈了有关蜻蜓的事之后,你会自觉自愿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吗?为什么? :在学完整篇课文以后,我觉得可以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目的是引导学生想象:重回蓝天的小蜻蜓会说什么呢?并自由表达:你们有什么想对小蜻蜓说的吗?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5 活动主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遨游汉字王国” 具体内容: 围绕“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教学,这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性实践。根据 “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等主题,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一次次的集体研究,最后决定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及课外的相关资源,自主开展一系列的汉字综合学习行动。活动如下:
1、学习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然后组成学习小组,并确立组长后明确分工;
2、小小展示台——汉字历史大揭秘(1)字谜大擂台。(2)谐音俱乐部(3)小小故事会。(如“一字之差”的教训等)(4)小主人在行动——我为用字规范出点力(5)小小书法展——感受书法艺术美
3、制作展板。
4、小结: 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会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解放孩子的嘴,让他们会说……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主题,自己分工,自己搜集材料,编写材料,自己主持活动,他们就
会兴趣盎然。的确,在综合性活动课上,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给老
师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1 活动主题:语文课更应返朴归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堂,怎样上出“语文味”,特别是在过分强调“人文
性”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常常是我们忽视的――没有真正走进去,品读课文语言,理解文字背后的广大空间。一味的去追求所谓的精彩,什么课都想感动天感动地。刻意地去
挖掘教材,找甚至去造内涵。到头来只是一派虚假繁荣。与其那样,不如做些实在的,让学
生在语文课堂上打牢基础,读好、写好。
二、问题的解决:
1、课堂上的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莫“同一首歌”。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切莫“为表演而表演”。
2、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三、总结: 语文不是筐,啥东西都能装”,我们不能被“语文的外延”之类似是而非的口号所迷惑,而应回归语文的本色——言语能力是
奠基性的,是语文课程、语文学科“质”的规定性得以存在、显现的基础,也是语文课程、语
文学科得以发展的依托,舍此不称其为学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以我们深厚的语文功底引
领学生落实语文的“本体”:外里显现灵活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内里表现为丰富学生的情感
和精神世界,提升认识价值观,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2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 培养
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
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地言语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
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言语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
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这种对语言的灵敏、全面、深刻的直觉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
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感情。”要真正地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小之以理,动之以情。语文教
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二、具体措施:
1、语感的培养不是讲出来的,是学生自
读自悟的结果。在上课时适时地指导、点拨、启发,可能这样讲得少了,但学生的语感却能
够在反复对比的读书过程中有所悟、有所得。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享受
朗读。“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悟”,语感也自然会流露于学生惟妙惟肖的诵
读声中。如:《赶海》时引导学生从“我在海里摸呀摸呀”“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象螃
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螃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
子等,让学生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惊讶、欢快的心情。在充分交流、朗读的基础上,我还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饶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这
些构成画面的语言更适宜培养形象感。
2、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无论哪种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
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朗读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与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阅
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
情感。如《黄河的主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
人胆战心惊。”“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
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等句子如不运
用形象思维,便不会让人感受到黄河浪涛的雄伟、壮观更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之势。使学生
置身其中,感受波涛的汹涌澎湃、壮观,从而为学习艄公镇定、机智的品质打下深厚的情感
铺垫。
三、总结: 语感培养有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
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文选烂,秀才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
来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阅读教学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感受读的乐趣,方
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位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朗读不但应该是
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也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
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
从而创造性地拓展文本的宽度、厚度以及温度,使文本在想象与体验中成为学生头脑中栩栩
如生的形象,真正“存活”于学生的心灵。真正地让学生有感而发,以我口“读”我心。三年
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要13 活动主题:主题:解读文本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 ——中年级有
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准确把握教学目
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解读文本 明确目标 有效教学 ——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2、解读文本 把握目标——分年级组现场集体备课活动(主持
人 谌雪娇)(1)大屏幕出示文本内容(吴琼瑛负责课件)主持人:好,让我来接过这个接
力棒。我记得在青赛课期间,时常会听到评委与参赛选手交流一个问题,我记得戴主任就问
过:你觉得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到位了吗?文本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中一个物的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凭借。“回首来时语文路,潜心会文最是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率先走进文本,潜心会义。下面,让我们跟随本部三年级组青春靓丽的黄春英、缪玲、黄梅芳、黄翠玲老师
一起走进《放飞蜻蜓》。(2)教师个性化分角色朗读。(3)按年级组讨论这一课的目标
定位及简要提出突破本课难点的建议(有效突破难点的金点子)。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纪
要14 ——中年级有效阅读教学教研活动 活动过程 主持人: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
是评价教学成败的的重要因素。解读文本,明确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学
会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谢谢几位老师的朗读,对文本的解读目的是为了制订、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规定教与学的全过程的纲领。下面
请以年级组为单位分组讨论本课的教学目标和突破本课难点的教学策略。(讨论交流5-7
分钟,然后全体交流,主持人即兴串讲)(下发讨论表格,以组为单位记录讨论结果,并
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由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讨论的问题有: A、通过阅读文本,你们组认为《放飞蜻蜓》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是: B、(有效教学金点子)体会教育家
陶行知先生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你们组有哪些建议?
(4)请3-4个组代表讲解。(5)提出我们组通过研读教材,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主
持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研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能停下的是实践的脚步。下面,让我们走进吴柳清老师的课堂,看看吴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目标的达成情况。下面请老师们往后
座,稍作休息后一起来欣赏吴老师的教学魅力。
3、课例示范,践行目标(吴柳青负责)要
求:通过观摩课例,关注和检测目标达成的效果及策略。
4、有效教学在反思评议中提升。
(反思评课环节由卢主任主持,梁老师负责反思,黄老师,莫老师,钱老师围绕目标的达成及实施的策略进行评课,组外教师补充。)
5、活动小结 今天我们三年级组围绕“有效教学”
这一课题,以“解读文本,明确目标 ”为切入点,进行了现场集体备课,对话交流,课例展
示,评课反思等活动,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来保障有效教学的实践。虽然
我们来不及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但只要老师们通过这次活
动认识到“潜心会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目标导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游离保障,能引起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目标及文本的关注,我们这次教研活动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达成了一种共识,追求语文教学的扎扎实实、简简单单、回归
本位才是真,做到心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眼中有学生,我们就能实现有效教学。
感谢学校领导的指导和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6、集体诵读陶行知教育语录(让我们向陶行知先生学习,成为一个有爱心和智慧的教师)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校长提出希望。三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6 主题:课题与教研同行 理论与实践碰撞-中年级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探究
1、熟悉《课标》要求,正确认识识字教学。
2、正确认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重新定位中年段的识字教学。
3、做好识字过渡,多方位引导。
4、把握阅读教学中有效识字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