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11.1怎样才叫做功 (500字)(5篇)

时间:2019-05-15 02:3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教案11.1怎样才叫做功 (5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教案11.1怎样才叫做功 (500字)》。

第一篇:物理教案11.1怎样才叫做功 (500字)

13.1 怎样才叫“做功”

教材分析: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机械运动的

2计算。

3义,学习

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计算。这些知识是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功和能的含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

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功的概念贯穿全章,功的计算在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所以让学生经历建立机械功概念的过程,学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用了力却没有做功”感到困惑,所以理解功的概念,会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举重选手陈燮霞夺得了首枚金牌,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我校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身体也买了杠铃供同学们练习,小明同学用尽全身力气想举起杠铃,可是杠铃在地上却纹丝不动。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小明同学对杠铃施加的力产生效果了吗?

(2)小游戏:在两块同样大小、一定厚度的木板上,各钉五枚铁钉,其中一块板上钉得浅些,另一块板上钉得很深,再准备两把老虎钳。请两位男同学用老虎钳拔钉子,个子小的同学拔钉得浅的钉子,个子大的同学拔钉得深的钉子。结果,小个子同学先将钉子拔完,大个子同学甚至一只钉子也没拔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个人都用力拔钉子,消耗了体力,付出了劳动。小个子同学将钉子全部拔出来了,这是劳而有功,在物理学里我们称他做了功;大个子同学没有将钉子拔动,这是劳而无功,在物理学中我们称他没有做功。究竟什么叫功?怎样才算做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1)怎样才叫做功

让学生阅读“活动1”部分的内容后进行讨论:

① 物理学中对做功是怎样规定的?

② 做功必须包含那些要素?

待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后演示以下内容:

【演示1】手托书本静止不动。

【演示2】放在桌上的黑板擦在手推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讨论】演示1中手托书本静止不动,手对书本做功了吗?演示2中手对黑板擦做功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再加以明确:托力对书本没有做功,因为书本没有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演示2中推力对黑板擦做了功。

【演示3】手托书本平移了一段距离。

【讨论】手的托力对书本做功了吗?为什么?

【明确】没有做功,因为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

【板书】:在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做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此时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13-1做的功等于零的道理。让学生明确:“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如果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该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

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象,所以建立功的概念,只让学生观察活动1中的两幅图是不够的,为此教材又安排了“活动2”。)

(2)让学生阅读“活动二”部分的内容,回答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

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明确】研究力做功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谁施力,谁在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3)让学生举例:

【明确】通过实例分析“劳而无功”,“不劳无功”的情况。

{举例包括:用手推车没有推动,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没有做功,这就是“劳而无功”。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虽然又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这段距离上没有做功,这就是“不劳无功”。}

【板书】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

2、有距无力

3、力距垂直

先让学生举出这三种情况的例子,根据学生举例情况教师再加以补充。

三、怎样测算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可以直接告诉学生:既然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因此,“功的大小”就由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决定,由此引出功的计算公式,并介绍功的单位。也可板画图13-1,引导学生通过回答下面的问题,讨论总结功的计算公式:

图13-1

(1)如图13-1所示,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f,使小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拉力对木块做功了吗?

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

运用公式计算时,物理量一律用国际单位,1j=1n﹒m。

四、例题教学

【思考1】手托两个鸡蛋升高1米,手对鸡蛋大约做多少功?

【思考2】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拾到课桌上大约做多少功?

【例题教学】让学生阅读“活动3”部分的内容后,讲解例题。

例题:某人用f=100n的力把木箱从斜面底端沿斜面推到2米高处。斜面长4米,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已知:f=100n,s=4m。

求:w=?

解:w=fs

=100n﹒4 m

=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焦耳的功。

(“例题”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练习运用公式计算功。该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利用公式w=fs计算功时,力f和移动的距离s要对应,即距离s必须是沿着力f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五、机械功原理

让学生阅读“机械功原理”部分的内容。

(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学生在八年级已学过简单机械,这里可适当结合滑轮或杠杆,说明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让学生对机械功原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思考】机械功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机械功原理是一切机械做功时满足的普片原理适用于从简单到复杂的一切机械。

六、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功的含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让学生举例:

3、功的规定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4、计算公式:w=fs

5、功的单位:焦耳(j)。

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七、课堂15分练习

课堂测评

1.图13-2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图13-2

2.一个足球运动员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3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

a.3000j b.500j

c.150j d.0j

3.一位同学沿教学大楼的楼梯匀速登高了3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

最接近()

a.15000j b.1500j

c.150j d.15j

图13-3 4.如图13-3所示,有一重为10 n的物体,沿着长为2 m,高为1 m

的光滑斜面自顶端滑下,重力做的功为 j。

5.兰倩同学用50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100n 的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前进了10m,则她对箱子做的功是 j,重力对箱子的做的功是 j。

6.用拖拉机耕田,如果牵引力是28000n,拖拉机水平行驶了3km,那么它共做了多少功?

7.若质量是60kg的人骑重40kg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的0.02倍,取g=10n/kg,求:行驶10min,电动机对自行车做的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讲了做功的几个必要因素,重点是要明白“无力无功”、“垂直无功”和“不动无功”的判别方法,从教学情况看,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个判断技巧,所以这个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可能是初二的基础的原因,学生对球出手后不再受力还是无法理解,以后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对于功的计算,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几个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还是会选错,这说明讲课过程中有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得好,那就是在讲功的计算时,没有在黑板上画出力的示意图,这是一个不完善的地方。以后上课我会加以注意的。对于功的计算中力的选取问题,以后还要多出几个题目加以强调,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二篇:怎样才叫做功教案

13.1 怎样才叫“做功”

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计算。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举例生活只做工的例子。生举例。

2.直接提出:物理学中的“做功”是与生活中的“做工”是不同的。读多媒体图片“用力推汽车,车没动”从力的效果分析,这个力没有效果,我们说他没做功。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怎样才叫做功

学生阅读“活动1”部分的内容后进行讨论:

(1)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点?(都用了力,且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

(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距离?(物体受到了力)。

(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移动的距离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

【板书】:在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师生一起完成:做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实例分析

课本图13-1的两幅图,是否做功。

让学生阅读“活动二”部分的内容,回答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明确】研究力做功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谁施力,谁在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学生举例:

通过实例分析“劳而无功”,“不劳无功”的情况。

{举例包括:用手推车没有推动,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没有做功,这就是“劳而无功”。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虽然又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这段距离上没有做功,这就是“不劳无功”。}

先让学生举出这三种情况的例子,根据学生举例情况教师再加以补充。

2、怎样测算功。

多媒体图片比较:三次做的功一样多吗?做功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读图比较,力越大,距离越长,功越大。)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运用公式计算时,物理量一律用国际单位,1J=1N﹒m。【思考1】手托两个鸡蛋升高1米,手对鸡蛋大约做多少功? 【思考2】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拾到课桌上大约做多少功? 【例题教学】让学生阅读“活动3”部分的内容后,讲解例题。例题:某人用F=100N的力把木箱从斜面底端沿斜面推到2米高处。斜面长4米,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已知:F=100N,S=4m。求:W=? 解:W=FS =100N﹒4 m =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焦耳的功。

3、机械功原理

学生阅读“机械功原理”部分的内容。【思考】机械功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见课件中的课堂练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机械功的含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3、功的测算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公式:W=FS 功的单位:焦耳(J)。课后反思:

第三篇: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学中“功”的含义,会利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了解功的计算公式及功的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机械功原理,会用功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突破

例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5秒,举力做了功

B.手提重物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提力做了功

C.重物竖直下落,重力做了功

D.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有力对小球做了功

【解答】正确答案选C

分析:A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有举力的作用,但杠铃在举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一段距离,所以举力对杠铃没有做功;B中重物受到了提力的作用,重物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重力水平移动在提力方向(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0,因此提力对重物也没有做功;C中作用在重物上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并且重物在重力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因此重力对物体做了功;D中小球只受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而小球在竖直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因此支持力对小球没有做功,在水平方向上小球虽然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无力做功。

【点评】力学中所说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叫力学中所说的“做功”。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1)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体是静止的。

(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移动了一段距离,但物体通过的距离方向跟物体的受力方向垂直。

例2.如图12-1-1示,AC>BC,沿下面AC和BC分别将同一物体从底部推倒顶端,所用推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不考虑摩擦,则()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解答】正确答案选D

分析:根据功的公式W=F•S可求得:沿斜面AC推做的功为W1=F1•AC;沿斜面BC推做的功为W2=F2•BC。又根据功的原理可知:W1=W2,即F1•AC=F2•BC。由于AC>BC,故F1<F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功的原理和斜面知识。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功的原理可以得出斜面的省力情况。不考虑摩擦时,斜面越长需要的力越小。

例3.小明用100N的水平拉力将重为200N的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5m,然后用肩把货物扛上竖高3.5m、斜长5m的楼上,接着又扛着货物在水平走廊上走了4m。求小明在这三个过程中分别做了多少功? 【解答】在第一个过程中,小名对货物施加了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并且货物在拉力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拉力做了功,其大小为:W1=F1•S1=100N×5m=500J;再上楼的过程中,肩对货物一直有一个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大小等于重力),物体竖直向上移动了3.2米,因而支持力做的功为:W2=F2•S2=200N×3.5m=700J;扛着货物在水平走廊上行走,肩对货物的力竖直向上,货物在竖式直向上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W3=0。

【点评】利用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时,一定要先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不能简单的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相乘就是力做的功。如扛着货物在水平走廊上行走,有同学将200N的扛力乘以货物移动的4m当作扛力对货物做的功,这是错误的!还要特别注意,距离一定要是在力的方向上。如第二过程中货物在支持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为竖高竖高3.5m,5m是沿斜面方向,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方向

第四篇:13、1 怎样才叫做功教学设计

《13.1怎样才叫“做功”》教学设计

13.1怎样才叫“做功” 三维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了解功和能的含义,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4、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教学重点

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的测算功 教学准备

做功的图片,小车、测力计、刻度尺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举重选手陈燮霞夺得了首枚金牌,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我校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身体也买了杠铃供同学们练习,小明同学用尽全身力气想举起杠铃,可是杠铃在地上却纹丝不动。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小明同学对杠铃施加的力产生效果了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怎样才叫做功

让学生阅读“活动1”部分的内容后找找共同点。阅读45页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① 物理学中对做功是怎样规定的?

② 做功必须包含那些要素?

待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后演示以下内容: 演示1:手托书本静止不动。

演示2:放在桌上的黑板擦在手推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

讨论:演示1中手托书本静止不动,手对书本做功了吗?演示2中手对黑板擦做功了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再加以明确:托力对书本没有做功,因为书本没有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演示2中推力对黑板擦做了功。演示3:手托书本平移了一段距离。讨论:手的托力对书本做功了吗?为什么?

明确:没有做功,因为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板书:

1.在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做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让学生举例。

明确:通过实例分析“劳而无功”,“不劳无功”的情况。(举例包括:用手推车没有推动,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没有

做功,这就是“劳而无功”。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虽然又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这段距离上没有做功,这就是“不劳无功”。)明确: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 2.有距无力 3.力距垂直

先让学生举出这三种情况的例子,根据学生举例情况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阅读“活动二”部分的内容,回答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明确:研究力做功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谁施力,谁在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2、怎样测算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46页。板书:

3.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4.计算公式:W = Fs,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5.运用公式计算时,物理量一律用国际单位,1J=1N﹒m。思考1:手托两个鸡蛋升高1米,手对鸡蛋大约做多少功? 思考2: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拾到课桌上大约做多少功?

3、例题教学

让学生阅读47页的“活动3”部分的内容后,讲解例题。

例题:某人用F=100N的力把木箱从斜面底端沿斜面推到2米高处。斜面长4米,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板书:

已知:F = 100N,s = 4m.求:W = ?

解:W = Fs = 100N ×4m = 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J的功。

4、机械功原理

让学生阅读“机械功原理”部分的内容。思考:机械功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机械功原理是一切机械做功时满足的普遍原理适用于从简单到复杂的一切机械。

三、课堂小结

1、功的含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二者缺一不可。让学生举例。

3、功的规定

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4、计算公式:W = Fs

5、功的单位:焦耳(J)。

6、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五、布置作业:

P48自我评价与作业第1、2、3、4题。

第五篇:11.1怎样才叫做功教案

课题:11.1 怎样才叫做功

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计算。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3、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做功和不做功实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演示】(媒体展示)(1)举起杠铃在空中静止不动(2)提着一桶水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2.直接提出:物理学中的“做功”与生活中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分析课本图11-1“用力推汽车,车没动;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从力的效果分析,这个力没有效果,我们说他没做功。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怎样才叫做功

学生阅读“活动1”部分的内容后进行讨论:

(1)这两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点?(都用了力,且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

(2)物体为什么会移动距离?(物体受到了力)。

(3)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移动的距离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

【板书】:在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师生一起完成:做功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实例分析

让学生阅读“活动二”部分的内容,回答力对物体做功了吗?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明确】研究力做功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谁施力,谁在做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沿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这个力不做功,例如:用手推车没有推动,虽然累的满头大汗,却没有做功,这就是“劳而无功”。

(2)有距离无力,但由于惯性运动引起的距离,不做功,例如: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继续运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不再做功,这就是“不劳无功”。

(3)有力有距离,但力与距离方向垂直,这个力不做功,例如:提着水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过程人对水桶没有做功。

先让学生举出这三种情况的例子,根据学生举例情况教师再加以补充。

2、怎样测算功。

【演示】做功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服有关

【明确】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J)。运用公式计算时,物理量一律用国际单位,1J=1N﹒m。【思考1】手托两个鸡蛋升高1米,手对鸡蛋大约做多少功? 【思考2】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拾到课桌上大约做多少功? 【例题教学】让学生阅读“活动3”部分的内容后,讲解例题。例题:某人用F=100N的力把木箱从斜面底端沿斜面推到2米高处。斜面长4米,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已知:F=100N,S=4m。求:W=? 解:W=FS =100N﹒4 m =400J。

答:这个人做了400焦耳的功。

3、机械功原理。

【思考】: 使用机械的好处,【思考】使用机械省功吗?

学生活动:使用机械做功时,功的大小。

【板书】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见课件中的课堂练习)

四、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1.功的含义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计算公式:W=FS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五、布置作业,自我评价 完成基础训练册本节练习

课后反思,提高自我:

下载物理教案11.1怎样才叫做功 (500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教案11.1怎样才叫做功 (500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01(范文)

    《怎样才叫做功》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记住功的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认识功。 2、能从生产、生活做功的实例中,判断哪些力做功,哪些力不做功。 3、学习抽象功的概念......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1.1怎样才叫做功教学设计

    黄麓镇中心学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备课人:周志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课标要求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和功率的含义。......

    怎样写好物理教案 终结版

    怎样才能使教案变活 教案是上课的蓝本。但写了教案,只是上好课的条件,还需要下一番推敲、琢磨使教案变活的功夫,运用才是教案的生命。 一、明确问题之所在,对症下药使教案变活 1......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

    第2节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

    《什么才叫爱国》心得体会

    ********学院 心得体会 《什么才叫爱国》心得体会 我爱我的祖国,是因为您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爱我的祖国,是因为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爱我的祖国,是因为我的祖......

    物理教案-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情感态度与价......

    《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教案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设计者:黎相荣审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能用比较的方法得出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单位的含义并能形成具体的观念。 3、会计算......

    导购要做到这些才叫优秀

    导购要做到这些才叫优秀 一个完整的销售过程,可以分成五个步骤,一个步骤一个步骤连起来就完成了销售。 终端销售的五步: 第一步:打招呼。做销售的导购人员要接近顾客首先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