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单元
图形的运动
(一)第1课时 轴对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页的例1和“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大量的实物图片,初步认识对称现象,体验生活中处处有对称。2.会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对称现象。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图片,剪刀,彩纸,长方形,正方形,圆。
【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在美丽的春天放风筝的画面)。
师:美丽的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同学们高兴地去郊外放风筝。看!有蝴蝶风筝、有蜻蜓风筝„„,他们美吗?你认为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颜色美、形状美、左右两边都一样、看上去很美„„)【新课讲授】 对称图形
1.观察发现,初步感知对称。
(1)学生活动:(当学生说出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都一样后)拿出印有蝴蝶、蜻蜓、衣服、雪花等的纸片,自己动手折一折,验证对称。
(2)进一步感受对称和对称美。
教师适时出示蝴蝶、各种花、衣服、北京天坛、青蛙、雪花的特写镜头图,让学生再仔细观察,进一步感知这些图形左右两边都是一样的,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3)认识对称轴和对称图形。
师:打开你折的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有1条折痕)你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小结:你们取的名称都很有创造性。在数学中规定这条线叫“对称轴”。(指几名学生找出蝴蝶等纸片的对称轴。教师选取其中一种图形(如蝴蝶),用课件演示出对称轴的画法。)
师:像蝴蝶、花、衣服、北京天坛、青蛙、雪花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对称图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并研究美丽的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对称。
师: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你们想不想用纸剪出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呢?
想一想:怎样才能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板书:对折、画、剪。
学生动手操作。(两人一份材料合作完成)学生作品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是怎样剪的?追问:为什么这样剪? 小结:只有对折后沿对称轴再剪,左右才是对称的。【课堂作业】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2.课本第29页“做一做”。
(1)观察这些图形,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2)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的,在括号里画“ √”
4.下面的图形,你能画出几条对称轴?
5.在点子图上画你喜欢的对称图形。
答案:3.(2)(3)(4)(5)(6)是对称的 4.3条
2条
无数条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小结:师生共同交流总结,认识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如何剪出轴对称图形,并学会了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课后作业】
1.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1、2、3题。2.完成本课时 对应练习。
第1课时 轴对称 方法:对折
折痕是对称轴
画
画出折痕
剪
对折之后任意剪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教材第3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能根据规定格数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去游乐园参观一下好不好? 【新课讲授】 1.在情境中感知。
课件展现滑翔索道、观光缆车、电动火车。
师: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觉得它们都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 生:我认为滑翔索道、观光缆车和电动火车的运动都是移动的。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平移的现象?(生相互介绍)2.在游戏中建构。
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会发现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做另一个活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老师一边发学具(小汽车,田格纸),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
巡视中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指点和帮助。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格。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会打开思路,为顾客设计出多种接车方案。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 对应练习。
第2课时平移
平移
→ 缆车、小火车、滑滑梯
第3课时 旋转
【教学内容】
旋转(教材第31页内容)。【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旋转的现象。
2.说说生活中旋转的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重点难点】
1.初步感受旋转的现象。
2.会在方格中画一个简单的旋转图形。
【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游乐园参观了,今天我们再去玩一玩,好吗? 【新课讲授】 在情境中感知。
课件展现空中飞人、勇敢者转盘、旋转风车。
师:这么多游戏项目,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 我认为空中飞人、勇敢者转盘、旋转飞车的运动都是转动的。师:那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旋转的现象吗?(生相互介绍)【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结:旋转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旋转。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旋转
旋转
大风车、摩天轮、转椅、跷跷板、荡秋千
第4课时 剪一剪
【教学内容】
在纸上剪出轴对称图形(教材第32页)【教学目标】
1.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2.通过剪纸活动,让学生知道按合适方法剪折好的纸可以出现轴对称图形。3.初步感受轴对称的特点,体验生活中很多常见图形中包含的重要思想。【重点难点】
剪纸时,方法不对剪出来的就不是设计的图形。
【复习导入】
1.在轴对称图形下面的括号里画“√”。
师:刚刚我们复习了之前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你们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得到的吗?下面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跟着老师来剪一剪。
讲解:(1)上面这些图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先把一张纸对折,画出图形的一半,然后沿着画的线剪下来,再展开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3)画对称轴时要用虚线画,还要穿过图形。
总结: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新课讲授】
师:我们都已经会用剪纸的方法剪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下面大家看我手上的图形,你能剪出来吗?
教师出示提前剪出的手拉手小人图。师:观察这个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 分小组讨论,然后告诉老师答案。生1: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2:要剪出4个一样的小人,还不能剪断。
师:同学们总结得都很好,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小人都是轴对称图形,按照之前的方法,我们可以剪出1个小人吗?
生:可以。
师:那么,怎样剪出手拉手的小人呢?我们可以先剪两个试试。学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表扬剪出来的同学。
师:这样的剪法就可以剪出2个手拉手的小人了,那么有同学能告诉老师,怎样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吗?大家分组讨论,一起试试。
生:对折两次可以剪出两个小人,如果再对折一次就可以剪出4个小人了。师:很好,有同学已经想出来了,只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对折一次。师:按照这样的剪法和折纸方法就能够得到想要的图形了。你成功了吗?翻开课本第32页,图中的小男孩就失败了。有同学和他一样剪出来的是两个半人
吗?为什么会这样呢?
„„ 学生讨论。
师:大家看到老师折纸的时候画的虚线了吗?这就是剪这个图形的关键,你的折痕要是你图形的对称轴,这样才能剪出好看的轴对称图形。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折纸的方法不止一种,但画的时候要注意,折痕是图形的对称轴。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5~36页练习七第11、12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剪纸了解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有对折后沿轴对称剪才能出现设计好的轴对称图形。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 对应练习。
第4课时 剪一剪
轴对称图形 表内除法
(二)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材第38页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熟练地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情景导入】
师: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已经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
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生1:他们在做彩旗。
生2:有的学生在折星星,有的学生在准备气球,气氛很热烈。师:这里的场面的确很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新课讲授】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师:你们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教室里有三组小朋友在布置教室,第1组小朋友在做彩旗,第二组小朋友在做五角星,第三组小朋友带来彩球。
生2:第一小组做了许多彩旗,要挂在教室里。
生3:从图中我知道了第二小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生4:我还知道第三组小朋友带来了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师: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共有多少面彩旗,挂成几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生2:有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得几颗星? 生3:有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板书:(1)平均每行挂几面?(2)平均每组得几颗星?(3)可以摆几行彩球?
师:真了不起,大家收集了这么多的信息。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2.解决问题,探究求商的方法。(1)解决第(1)个问题。
师:已知共有56面彩旗,要挂成8行,要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说说。
生1:可以用除法计算,算式是56÷8。
师: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那么,求56÷8的商是几,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呢?
生1:把56面小旗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7面,56÷8=7。
生2:我是这样想的,除数是8,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老师随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呈现商和口诀)
师:你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想出商的,很好!也就是计算56÷8时,想: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当我们选择了正确的乘法口诀求商后,再观察算式中缺的是几,那么商就是几。比如这个算式中缺了7,所以商就是
(七)。
板书:口诀:
(七)八五十六
师:接下来,请大家再看。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该怎样解答呢?
生:用56除以7计算,算式是56÷7。师:怎样求商?
生:除数是7,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想商,商是8。(老师点击课件,呈现商)
师:谁还想说怎样想商?
生1:这两题都是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算出商的。
生2:还可以根据乘法想出商,因为7×8=56,所以56÷8=7,56÷7=8。师:真聪明!继续加油!(2)解决第(2)个问题。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2)个问题。要求平均每组得几颗星,应该怎样算呢?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师:汇报一下,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1:求平均每组得几颗星,就是把49颗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得7颗,用除法计算。算式是49÷7=7(颗)。
生2:49÷7=7,想“七七四十九”,商是7。平均每组7颗星。(老师点击出算式)
师:大家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想商,真棒!板书:口诀:
(七)七四十九 3.归纳总结。
师:回忆一下,我们计算56÷8=7、56÷7=8、49÷7=7是用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用乘法口诀求商。师:用了哪几句乘法口诀呢? 生2:用到了7、8的乘法口诀。
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作业集中订正。
师:回忆刚才的计算过程,大家总结一下自己是怎样想出得数的? 生1:我先算出乘法的结果,再看着乘法算式写出商。生2:我和他想的不一样,我是根据乘法口诀想出商的。师:哦!大家是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的,都很好!2.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的第2题。
(1)独立完成。(2)集中订正。
3.完成教材第38页“做一做”的第3题。(1)人人动手,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了求商的方法,非常了不起,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 对应练习。
第1课时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
口诀:
(七)八五十六 56÷7=8
口诀:七
(八)五十六 49÷7=7
口诀:
(七)七四十九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材第39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重点难点】
1.使学生熟练地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先来考考大家,看哪位小朋友的反应快,老师出题,你们快速地说出得数,并说说你使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27÷9=
54÷6=
40÷8=
42÷6= 28÷4=
35÷5=
63÷7=
48÷8= 学生:依据每道算式,说说自己是如何使用乘法口诀求商的。
2.引入课题:同学们计算得很正确,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出示课题)
【新课讲授】 1.应用提升。(1)提出问题。有27人需要租车。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有27人租车,每辆大车能坐9人,小车每辆能坐3人。师:很正确。你能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
板书:问题1:有27人租车,每辆大车限乘9人,要租几辆大车? 问题2:有27人租车,每辆小车限乘3人,要租几辆小车?(2)解决问题。
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生1:要求租几辆大车,就是求27人里面有几个9人,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7÷9=3(辆)。
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要求租几辆大车,就是把27人每9人分1份,求能分几份,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7÷9=3(辆)。
师:这两种想法都正确。那么计算27÷9的商是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呢?
生:用乘法口诀
(三)九二十七求出来的。师:都是这样算的吗? 生:是。
师:很好。谁来说说第二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生:要求租几辆小汽车,就是把27人每3人分1份,求能分几份,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7÷3=9(辆)。
师:计算27÷3是怎样想的呢?
生:我想的是三(九)二十七,所以27÷3的商是9。(3)归纳小结。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计算口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计算? 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另外,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2.巩固练习,熟练掌握。(1)帮小兔过河采蘑菇。
出示教材第39页“做一做”的第3题。
师:我们看,小兔准备过河采蘑菇,小兔身上都有数,是几我们就叫它几号兔。几号兔到对岸就采几号蘑菇。它们怎样过河呢?
生:可以踩着河里的荷叶过去。
师:对!是不是每片荷叶都可以踩呢?你先试一试。生:不是的。8号兔踩在63÷7的荷叶上会掉到水里的。
师:为什么8号兔踩着“16÷2”、“64÷8”的荷叶都可以,踩着“63÷7”的荷叶却不行呢?想一想。
生:因为16÷2和64÷8都等于8,而63÷7=9。8号兔只能踩商是“8”的荷叶。
师:哦,原来8号兔只能踩商是“8”的荷叶才能到对岸采8号蘑菇。大家明白了吗?
(2)买牛奶。
师:想一想,要求只买一瓶牛奶,哪种牛奶便宜,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要先分别算出酸牛奶和鲜牛奶每瓶各多少钱。师:真聪明!怎样算酸牛奶和鲜牛奶每瓶各多少钱呢? 生1:用除法计算。
生2:48÷6=8(元),所以酸牛奶每瓶8元。生3:56÷8=7(元),所以鲜牛奶每瓶7元。
师:知道了酸牛奶和鲜牛奶每瓶各多少钱,现在怎样知道哪种奶的价钱便宜?
生:比较8元和7元的大小。7元<8元,所以鲜牛奶便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价,再进行比较。【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八的第2、7题。
第2、7题是直接用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两道题呈现的方式是图文并茂,让学生在具体的、熟悉的背景中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适的算法。
引导学生练习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1)认真读题(读懂文字和图意)的习惯;(2)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3)依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的习惯。
这些习惯的养成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
第2题:24÷3=8(台)
答:需要8台。24÷6=4(人)
答:4人合用一台电脑。第7题:(1)48÷8=6(本)
答:获胜队员每人可得6本书。(2)负队队员每人可得几本书? 24÷8=3(本)
答:负队队员每人可得3本书。胜队的奖品比负队多多少本书? 48-24=24(本)
答:胜队的奖品比负队多24本书。【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生2:我完成了除法计算,帮小兔采到了蘑菇,很高兴。【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1)要租几辆大车? 27÷9=3(辆)想:
(三)九二十七(2)要租几辆小车? 27÷3=9(辆)想:三
(九)二十七
第3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练习八。【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巧,形成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重点难点】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导入】
7÷7=
32÷8=
48÷8= 56÷7=
64÷8=
21÷7= 49÷7=
40÷8=
72÷9= 27÷9=
56÷8=
18÷9= 组织学生交流,并说说用的哪一句口诀。【复习讲授】 拔河比赛。教材第41页图片。
师:想一想,拔河比赛中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生:要用书本总量除以人数。
师:很好。那可以得出怎样的式子呢? 生:48÷8=□ 师:那等于几呢? 生:6。
师:运用到哪个乘法口诀? 生:六八四十八。
师:太对了!那你们可以从这题中找出其他的问题吗?学生自由交流并得出解答。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八的第4、5题。
第4、5题是综合练习课的内容,是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两题在计算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要做到能正确、较熟练地解答。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八的第8题。
第8题是百以内加、减、乘、除的基本练习,也考察学生口算技能的掌握程
度。组织学生练习时,应注意:
(1)让人人参与,可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2)培养学生有一定的速度观念,使多数学生大约用1.5~2分钟的时间完成;
(3)树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的信心。【课堂小结】
师:大家今天学会了什么?
生:学会了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 练习课 7÷7=1
32÷8=4 64÷8=8
18÷9=2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42页例3及“想一想”)。【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7、8、9的除法口诀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培养学生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
1.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和理解“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自己去商店买过东西吗?你喜欢买哪些东西? 2.出示第42页例3情景图。
瞧,图中的小朋友来了商店,同学们猜一猜,他要买什么东西呢? 【新课讲授】 1.商品的价钱。
(1)引导观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师: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生2:我知道了这题是问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师:怎样才能知道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要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要先知道什么?先在小组讨论一下。
(各小组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给各组适当点拨。)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要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应先知道买一个地球仪用多少钱。师:对!要求出“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就要先知道一个地球仪多少钱,同学们看看,我们从哪里知道买一个地球仪用多少钱?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地球仪8元钱。师: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怎样列式? 生:56÷8=7(个),56元可以买7个地球仪。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生:我是这样想的:一个地球仪8元钱,要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也就是看56元里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计算。
师:那么,你们算的是正确的吗?
生: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8×7=56(元),算对了。(2)引导归纳总结。
提问:同学们刚才表现都很好,那么谁能通过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就把它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才能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2.快餐店。(1)提出问题。
师:小熊开了一家快餐店,只卖两种套餐。A型套餐8元 B型套餐6元
板书问题1:老师有42元钱,可以买几盒B型套餐? 板书问题2:买7盒A型套餐要多少钱?
板书问题3:用买6盒A型套餐的钱可以买几盒B型套餐?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生:有两种套餐,A型套餐卖8元,B型套餐卖6元。
师:很正确。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老师的问题吗?(2)解决问题。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交流。
生1:要求42元钱能买几盒B型套餐,就是求42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算式是:42÷6=7(盒)
生2:要求7盒A型套餐的价格,就是求7个8的和,用乘法计算,算式是:7×8=56(元)
生3:要求买6盒A型套餐的钱能买几盒B型套餐,先要求6盒A型套餐要多少钱,用乘法计算,算式是:6×8=48(元);然后求出48元钱能买几盒B型套餐,用除法计算,算式是:48÷6=8(盒)
师:同学们给出的答案都很正确。(3)归纳小结。
小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首要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数据,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就把它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才能解
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2页“想一想”。(1)学生观察,说一说题意。(2)让学生找出要解决的问题。
(3)老师引导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有什么数据,还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应该怎样解决?
(4)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5)交流“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2题。
本题是直接用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本题图文并茂,让学生在具体情况中根据已有信息解决问题。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题。
学生分组比赛,看哪组的同学先完成。学生练习时,可直接在书上填结果,保证人人参与,做到计算正确熟练。
4.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因为题型较新,可以先请同学写出做法,教师再讲解。
5.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教师抽查,板书本题答案。6.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九的第5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除法计算的熟练度。可组织全班学生人人参与,比赛看谁先给出正确的路线,提高大家的思维速度。
7.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九的第6题。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型,首先大家一起完成题目中的问题。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给出答案,提高本题的竞技性,增加大家的参与性。
【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小节: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去解决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出所需要的信息,如果缺少什么问题,就把它作为先要解决的问题,最后解决提出的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① 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56÷8=7(个)8×7=56 ② 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24÷6=4(元)24元买6辆
第5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整理和复习内容及教材46页练习十。【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用乘法口诀求商,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
【情景导入】
同学们,第四单元表内除法
(二)我们已经学习完了,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整理和复习课。(板书课题)
【复习讲授】 1.知识梳理。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记录一下,如果有困难的话,请看课本。
学生在小组内归纳、整理、交流。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梳理知识。
2.复习提升。
(1)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出示教材第45页第1题主题图。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看懂了吗? 生:把除法算式按得数有规律地排列。师:还可以怎样排?
生:还可以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排列除法算式。
师:这两种方式都很好!下面请各组同学小组合作排列除法算式。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师:说说你们组是怎样编写的?为什么这样编?还有不同的编法吗?
小结:既可以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又可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还可以按乘法口诀表的形式进行整理。
讨论:①是不是根据所有的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为什么? ②你还能举出只能用来计算一道除法算式的口诀吗?
小结:根据乘法口诀有的只能写出一道算式。因为这些算式的除数和商相同。
它们分别是:
1÷1=1,乘法口诀:一一得一; 4÷2=2,乘法口诀:二二得四; 9÷3=3,乘法口诀:三三得九; 16÷4=4,乘法口诀:四四十六; 25÷5=5,乘法口诀:五五二十五; 36÷6=6,乘法口诀:六六三十六; 49÷7=7,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 64÷8=8,乘法口诀:八八六十四; 81÷9=9,乘法口诀:九九八十一。(2)复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问题。
板书:小明拿16元钱去买笔记本,每本4元,可以买几本?
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先独立思考,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小明有16元,每本笔记本4元,16里面有4个4,所以小明可以买4本笔记本。
师:谁还想说?
生2:因为笔记本每本4元,16元钱我每4元摆成一份,我一看,正好有4份。16里面有4个4,所以列式是16÷4=4。
师:你说得真清楚!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吧!(学生展示并重复刚才的话)师(边指幻灯边说):因为16里面有4个4,所以16元可以买4本笔记本。我们可以用16÷4=4来计算。
小结:通过这个例题和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十的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十的第2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
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3.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十的第3题。
(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4.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6页练习十的第4题。【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我们对用乘法口诀求商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同学们还要多加练习和应用,以便解决生活中的更多的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5课时 练习课
第二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1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P2情境图、例[1]及练习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主地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尝试、讨论、交流,学会用加减两步或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后练习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
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3)请你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3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5.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各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6.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3+7=19(2)2×6+7=19(3)2×8+3=19 „„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用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2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54-8=46(个)46-22=24(个)方法
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6.你能把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8.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五篇: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橘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让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2、让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昨天,我们帮小熊分了苹果,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分的吗?今天小熊又要请客了,它家里只有14个橘子,它想每盘放4个,可不知道放几盘,你能帮助它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数的除法及其竖式的计算方法
学生试着自己列竖式后,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因为有除法算式做引导,估计学生不会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直接拿来当作下一环节的样本,解决余数不大于除数。然后教师做小结。
2、完成“试一试”,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用竖式计算。
9÷4 21÷5 14÷3 19÷6
4、钉一件上衣需要5个扣子,现有23个扣子,能钉几件上衣,还剩几个扣子?
四、总结
1、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板书设计:
分橘子
每盘放4个橘子,14个橘子可以放几盘?
14÷4=3(盘)……2(个)
答:14个橘子可以放3盘,还剩2个。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运用关于6、7、8、9的除法知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掌握6789的除法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冬天到了,小鸟们从北方飞回南方过冬了。这个冬天它们准备住在温暖舒适的“长颈鹿”宾馆。
小鸟:长颈鹿先生,您好!我们有42个小伙伴,想住在你这儿,请你安排房间吧。
长颈鹿:每间客房可以住6只小鸟,我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同学们,请你帮助长颈鹿先生来算一算吧。
教师板书:42÷6=7(间)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帮助长颈鹿解决了问题。如果有48只小鸟,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间屋子呢?
教师板书:48÷6=8(间)
教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够利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来解决除法问题。下面,我们就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做的好就奖励他一朵小花。
二、问题探究
1. P82练一练1后,投影出示反馈。
2. P82练一练2后,投影出示反馈。
3.小动物回家。
天已经黑了,住在长颈鹿宾馆的小兔和小鹦鹉旅游团也要回自己的房间休息了。请同学们猜猜看,它们该进哪个房间呢?P83练一练3。
4.猫捉老鼠。
游客们都进入了梦乡,可是,尽职尽责的猫保安却坚守自己的岗位,保护游客的安全。快看,小偷老鼠出现了,我们一起来帮猫保安捉老鼠吧。
每个口诀写出了几个算式?(4个)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5.餐厅里的故事。
看书P83“数学故事”你从故事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在“长颈鹿宾馆”里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能干的小朋友们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你们高兴吗?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呀!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1 2 3 4 5
人数5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 5×1=5一五得五
2个5相加5×2=10二五得十
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
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积的个位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2、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
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
(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和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是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翻转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同数量关系的几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节课在同学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一下复习。
(一)想一想,议一议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学习了哪些不同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请同位同学互相议一议、说一说。(可给5分钟时间)
在同学们说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题。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买来45袋,食堂现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变换条件和问题
师说:这是刚才同学们在讨论中讲的一题,哪位同学能从条件入手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说出解答方法?
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大部分学生能做出正确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现在还有69袋面粉。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变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其他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并能做出相应列式解答。学生由于有讨论的基础,又在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因此很多同学能做出正确变换。
变换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还剩多少袋?
答:还剩7袋。
变换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变换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买来16袋计划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变换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买来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够吃几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变换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装9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还剩4千克。
变换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样多,还剩面粉多少袋?
……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越编兴趣越高,他们所学的应用题得到全面的复习。
(三)分析、比较、判断
题目进行变换时,教师可有目的地将变换的每一道题有计划地写在表格里,以便于学生观察、思考、比较。
题目变化后,教师可逐个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请学习较好的学生从每个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入手或出发,试着分析解题思路。
3.每道题在解答时,先算哪一步?为什么?
4.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共同特点:都是三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都是先算中间问题,再算最后要求的问题。不同之处是数量关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在学生观察、思考、比较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小结出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里的条件和问题。
(2)分析解题思路,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确算式,算出结果。
(4)写出答案,再检查一下做得有没有错误。
最后教师再强调指出: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关键是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记硬背,灵活选择算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巩固提高
1.第一组练习(要求说出解题思路,提出中间问题)
(1)有46张纸,出墙报用了14张,剩下的纸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几张?
(2)学校里原来有7棵杨树,又栽了6棵杨树,死了3棵,现在有多少棵杨树?
(3)食堂买白菜45千克,午饭吃了12千克,晚饭又吃了1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第二组练习题(要求先自己小声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级一班有22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7个同学一组,全班可以分成几组?
(2)前进小学买1个足球和4个皮球一共用了42元。买1个足球用了18元,每个皮球多少元钱?
(3)修花池要用94块砖,第一次搬来36块,第二次搬来38块,还要搬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3.第三组练习(要求补充条件,成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小熊猫”商店,共有98只气球,________,现在有多少只气球?
(2)手工组做了38辆纸坦克,送给幼儿园中班7辆,________,还剩几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应用题复习课,是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得到系统整理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因此从课堂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回忆讨论把学过的应用题一一列举出来,再经过分析、解答、变换对已经学过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更加清楚,又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达到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的目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
7÷721÷345÷972÷936÷4
>()>()>()>()
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数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
第9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初步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2.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且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会正确地数三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例1中一、十、百、千挂图、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观察下面每组数是怎样数的?
(1)71、72、73、74、75、76、……。
(2)49、59、69、79、89、99、……。
第(1)小题是一个一个地数,第(2)小题是十个十个地数。
2.99是几位数?再添一个是多少?
二、揭示课题
100是几位数?100以后的三位数该怎样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的数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
三、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教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①多媒体显示一个“正方体”,问:这是什么?几个小方块?
教师贴出1个小方块的实物图,并板书:一
②逐个显示小方格,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这时进行多媒体动态演示:10个小方格靠拢成为一条)。提问:多少个一是十?十里面有几个一?
教师在小方块的实物图左面贴出一个木条实物图,并在下面板书“十”。
③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地数?多少个一是十?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教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①提问:现在屏幕上有一个十,我们能不能一十一十地数呢?
②随着屏幕上木条逐个出现,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当数到九十时,老师提问:几个十了?再添1个十是几个十?是多少?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一百”的木块实物图,并板书:一百。
③我们是几个几个地数,多少个十是一百?
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教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①现在我们能不能一百一百地数呢?(板书:一百一百地数。)
②谁能一百一百地往后数?
学生数数时,屏幕上逐层出示木块图,当数到九百时,提问:再添一个百是几个百?是多少?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随后贴出“一千”的木块实物图,板书:一千。
③多媒体快速重现从一百数到一千的动态画面,强调“10个一百是一千”,并进行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以上教学过程,贴图形成如下板书:
(4)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理解“相邻”的含义。
“百”和“千”是我们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互相挨着的邻居,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
想一想:“百”和哪个计数单位也是相邻的?“十”和哪个计数单位相邻?
(5)理解“十进关系”。
十里面有10个一,10个一是十,我们就说十和一是十进关系。(板书:十进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百和十是什么关系?
百和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是十进关系?
以上过程,形成如下板书: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6)教师简要小结: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它们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今后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
2.教学例2。
(1)初步了解计数器。
仔细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百位是右起的第几位?请你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找出千位。
(2)出示例2第(1)小题。
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边拨珠边数数,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再拨一个珠子该怎么数?
教师边拨珠边说明,再加一个珠子时,个位上就有10个一,10个一是十,这时要拨去九,进上一。
当拨到一百一十九时,教师提问:接下去该怎么拨?一百一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再练习一遍,要求边拨珠边数数。
(3)出示例2第(2)题。
重点讲清从一百九十九到二百的拨珠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各个数位出现的变化。
3.学生看书,质疑问难。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22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
采取边练边讲的形式进行,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练习六第1题。
五、课堂小结
提问:(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六百九十九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和八百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2.从六百七十八数到八百一十。
七、思考练习
有30个桃,最少拿出几个后,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习,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学习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进解除法意义,熟练计算除法算式。
2、进一步正确读、写万以内数。
3、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学生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除法意义与计算:
1、出示书上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2、怎样计算?
3、为什么用除法?说说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
5、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6、师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学生开火车进行口算。
二、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
1、师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让学生读数。
2、说说万以内数的怎样的?
3、师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数,让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4、师出示书上第120第5题,说说哪一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5、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三、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1、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6、7题。
2、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复习估算:
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三者121页第8题,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结:只要作出正确的判断,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进一步培养“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方案表格。
教学过程:
一、春游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欣赏本校上届春游的活动图片,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春游好不好玩呀?你们想去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正准备组织同学去春游呢!瞧,二(1)班已经开始报名啦!(出示主题图)他们也像你们那样,可想去春游呢!你在这里能找到哪些信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各种条件)
2.揭示课题师:如果让你来选择的话,你打算怎样帮他们班派车呢?(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初步完成“25人派车方案”独立思考,然后想出一种到两种方案写在表格里,看谁想的方案多。
2.小组交流想法。 (1)组长分工,各施其职。 (2)组织讨论,交流组员各自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组汇报,全班完成“25人派车方案”有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将自己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4.两人讨论:你认为哪一种派车比较合理?为什么?
师:这么多种派车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派车比较合理?和同学说说原因。(尽量让学生多选择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原因)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派车这一问题,而且还知道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真是了不起!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节约的意识!
三、巩固与实践
1.可以怎样租船?师:同学你们知道吗?这次春游大队部为我们准备的节目可丰富啦!想看看都有哪些吗?(出示划船、碰碰车、小火车等项目)瞧,多好玩呀!如果二(1)班有29人要参加划船活动,他们可以怎样租船呢?出示:二(1)班有29人要参加划船活动,大船每艘限乘6人,小船每艘限乘4人,他们可以怎样租船?你认为怎样租船比较合理呢?(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投影反馈)
2.可以怎样坐小火车?师:同学真能干,瞧,二(3)班的同学也请我们帮忙来啦!出示:我们班有31名同学要坐小火车,大车厢每节限乘4,小车厢每节限乘2人,可以怎么坐小火车?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投影反馈)
3.可以怎样坐碰碰车?师:我们班的男同学可喜欢玩碰碰车啦!瞧,已经有19名同学在排队等候呢!大碰碰车每辆限乘2个,小碰碰车每辆限乘1人,我们可以怎样坐碰碰车呢?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投影反馈)
四、生活中的数学(课外延伸)
师:同学用有余数的除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生活问题,你能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吗?比一比谁找的问题最多!
五、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吗?(先和同桌说,然后指名说)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两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学生对两种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渗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选择解题方案。
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方案。
教具和学具
写有练习题的幻灯片和幻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做一做,说一说
“一个缝纫组运来98米布,做儿童服用了48米,做婴儿装用了45米,还剩多少米?”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用两种方法解答),教师课堂巡视,然后请两名学生板演(每人一种方法)。
学生甲98-48=50(米)学生乙48+45=93(米)
50-45=5(米)98-93=5(米)
学生解答后,教师可请学生先分析数量关系,再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设疑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刚才这道题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解答,很好!但是在实际中我们一般只要求同学用一种方法解答,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方法的选择问题,就是选择比较简便的解答方法,怎样选择呢?下面请同学们研究两道题,请你分别选择一种简便方法进行解答。
1.光明小学艺术小组做了96个风车,送给第一幼儿园16个,第二幼儿园38个,还剩多少个?
2.妈妈给小红买了一双鞋25元,又买了一双袜子5元,给售货员50元,请你算一算应该找回多少元钱?
经过认真思考审题后,大部分学生第一道题选择第一种方法解答,如下:
96-16=80(个) 80-38=42(个)
答:还剩42元。
第二道题选择第二种方法解答,如下:
25+5=30(元) 50-30=20(元)
答:应该找回20元。
学生解答后,教师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及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以加深对两种算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识别能力,教师可再出一组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方法做。
3.王老师买口琴用了48元,买笛子用了36元,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
4.河里有40只鸭子,先上岸7只,又上岸13只,这时河里有多少只鸭子?教师要求同学全体动笔,列式计算解答。教师课堂巡视,尤其要照顾一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也掌握了。最后请中、下等水平学生说一说解答过程。
(三)巩固发展
1.食堂有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的筐数跟午饭同样多,还剩多少筐?(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
请同学们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然后分别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如:学生可能做出如下几种解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请同学分别说说选择算法的依据和解题思路,对于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刚买了3支,给售货员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请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在课堂练习本上。
(同学们可能做出以下几种方法)
学生完成后,进行订正,并请同学们叙述每种解法的解题思路。同时在比较中指出解法二为最简便解法。
(四)比较沟通联系
通过上述几道题的研究可让学生讨论一下两种解答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种解答方法是从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即两次求剩余;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减去第二个数。第二种解答方法是减去两个数的和,即先求和,再求剩余。两种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上是一回事,即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其结果不变。这一知识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减法性质),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五)试着做一做
1.一支铅笔4角钱,一块橡皮2角钱,小华买了2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2.铅笔每支4角钱,小红有1元钱,要买3支,还差多少钱?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应用题综合练习课,重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课堂设计从整体设计上注意: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亲自思考解答中比较两种方法区别与联系进而加深和理解两种解答方法的算理和算法,提高解题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师: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们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出示:时间安排、车辆安排、春游收费、游乐项目)
2、出示课题:小练习
3、——郊游
二、计划决策、解决问题1、时间安排。
(媒体出示时间图)
(1)看图说一说时间。
(2)这天我们将在外面度过多长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3)多媒体演示。
2、安排车辆。
(媒体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
(1)收集数学信息,思考解题思路,可以考虑班级总人数、车辆载重人数。
(2)渗透估算:从最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3)学生独立计算:可以列竖式。
(4)渗透巧算:观察数的特点,可以先凑整。
(5)请你安排,3个班级如何坐这2辆车?可以把一个班级进行分拆。
3、春游收费。
在学校收的费用1、往返车费:4元1角2、入场费:5元8角3。
师:学校发下一份通知,你们能看懂吗?
(1)计算:往返车费与入场费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学校准备一份食品,价钱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学校,一共要收费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给老师张()元?
4、游乐项目。
(媒体出示游乐园图)
(1)找一找,有哪些游乐项目?(介绍项目及单价)
(2)如果每一项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钱?(50元)
(3)根据要求设计方案:给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复玩),你可能怎样玩?①最多可以玩几次?(5次)②最少可以玩几次?(2次)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新本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让学生学会对于推理过程的简单叙述。大部分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好,对所学知识基本上能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单元时,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同时,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数学思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等实践活动,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1.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
2.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1.猜一猜(一)……………………………1课时
2.猜一猜(二)……………………………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