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

时间:2019-05-15 02:5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

第一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

心理学毕业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它告诉人们,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更应该重视心理健康.在当今社会中,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殊不知,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亟待人们的关注与担忧.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状况

影响因素

途径

方法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1999年4月,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的14个市168所城乡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心理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引起高度的重视.根据调查显示,不同的教师群体,心理健康也有差异.从总体上看来,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来说不如小学教师.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教学任务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造成的比如说小学生较中学生相对听话,这让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而中学教师面临学生的升学问题,压力要大得多,再加上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等加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从而造成心理问题;其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比 心理学毕业论文

男教师差,这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致使女教师承受了比男教师更沉重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两方面的负担,这些压力导致她们在心理上出现不良症状的机会相对比较多,所以心理健康状况也比男教师要差;再者,不同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相同.因为社会期望值和自信程度的不同,大学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大专学历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最后,年龄的高低以及是否担任过班主任等因素也同样引起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不同,这表现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随年龄而增高的趋势,而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就相对不如从未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

二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一)个体因素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纬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师范性又要求教师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不段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这些要求在无形之中已经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从而导致了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来自美国教育协会调查报道显示:在教师中有37.5%常对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有30%社会适应不良,有情绪问题,有20%的教师学要心理医生的特别关心,另有30%的人不易与人相处;这些现象都与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关系密切.教师承担着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这就更需要他们发展多方面的能力,而发展这些能力的要求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重要的压力源,加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心理学毕业论文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在如此重压之下,教师极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造成自卑、失望,以及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二)家庭因素

教师在学校要承受工作的压力,回到家中,教师又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这便决定了他们 对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诸如繁重的家庭劳动,家庭的管理和家庭的发展目标,提高家庭内成员的关系协调,子女的教育和培养等,都将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尤其是在作为并不富裕的工薪族,面对购买住房,积累子女的教育资金等大的开支,让他们不得不承受着日益沉重的经济压力。而这些,都将成为影响教师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三)学校因素

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学校进行的,因此,学校环境对教师的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学校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再有,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因为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一个好的环境,领导对教师没有一套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就无法让教师在教学中拥有良好的工作心态,也就无法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校园人际关系的好坏也能衡量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四)社会因素

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据此调整自己的工作,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也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再者,难以磨灭的应 心理学毕业论文

试教育也会给教师的心理上了一道难以拔除的枷锁,家长一味想让自己的子女上重点学校,于是又将学生的未来完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另外,对学生成长的担忧,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压力的重要来源.三 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只有让教师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许多事实证明,心理承受力大的教师更容易接受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减轻教师的心理负荷

不良的社会环境对教师的影响很大,因此,全社会都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同学生一样,教师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注与呵护.(二)投身教育改革,培养兴趣爱好

在面对重重压力时,可以采用“移情法”,将这些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力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例如,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养花,观景,写字等,往往这些美丽的事物会起到缓解压力,提供动力的作用.也可以投身到教育改革的行列中去,让教师在品位新课改的累累硕果中忘记压力.这样,既缓解了心理压力,又培养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三)正确认识自我,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学毕业论文

教师应该重视对自己心理的调节,形成健全人格.教师应该理性地认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以正确地认知压力,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还何以采取”推移时间遗忘法”,忘记工作中那些曾经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不要让痛苦的过去牵制住你的未来.其二,要坚持对事物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不要过分去追求十全十美,要学会自我安慰,和自我激励,相信 自己永远是最棒的,因为成功是从自信开始的.(四)多角度考虑,学会宽容待人

用辨证的观点来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教师看待事物时更应该坚持这样的观点.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也许就能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同时,因为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在社会上具有模范的作用,因此,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严以律己,宽容待人.许多教育实践和案例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因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影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来说,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而不懈的努力.参考文献:《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找准教育的心育位置>>

《教师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学校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

第二篇: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2014年中方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好!这个心理测验量表是测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回答下列每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回答时请在“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的方框里划“∨”就可以了。谢谢!

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民族:所教学科:班主任(是、否)

职业(教师、学校行政人员)填写测验日期:年月日

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

1、头痛。□□□□□

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

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

4、头晕或晕倒□□□□□

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

6、对旁人责备求全□□□□□

7、感到别人能控制你的思想□□□□□

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

9、忘性大□□□□□

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

11、容易烦恼和激动□□□□□

12、胸痛□□□□□

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

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

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

17、发抖□□□□□

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

19、胃口不好20、容易哭泣

21、同异性相处时但到害羞、不自在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你

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

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

25、怕单独出门

26、经常责怪自己

27、腰痛

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

29、感到孤独30、感到苦闷

31、过分担忧

32、对事物不感兴趣

33、感到害怕

34、你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

35、旁人能知道你的私下想法□□□□□□□□□□□□□□□□□□□□□□□□□□□□□□□□□□□□□□□□□□□□□□□□□□□□□□□□□□□□□□□□□□□□□□□□ □ □ □ □ □ □ □ □ □ □ □ □ □ □ □ □ □

36、感到别人不理解你、不同情你□□□□□

37、感到别人对你不友好、不喜欢你□□□□□

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的正确□□□□□

39、心跳得很厉害□□□□□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

41、感到比不上他人

42、肌肉酸痛

43、感到有人在监视你、谈论你

44、难以入睡

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

46、难以做出决定

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或火车

48、呼吸有困难

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

51、脑子变空了

52、身体发麻或刺痛

53、喉咙有梗塞感

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

55、不能集中注意

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

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 □ □□ □□

□ □ □ □ □ □ □

□□□□□□□

58、感到手或脚发沉□□□□□

59、想到死亡的事□□□□□

60、吃得太多□□□□□

61、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

62、有一些不属于你自己的想法

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

64、醒得太早

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

66、睡得不稳不深

67、有摔东西或破坏东西的想法

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

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

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

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

73、感到在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74、经常与人争论

75、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

76、别人对你的能力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价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宁79、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 □ □ □ □ □ □ □□□ □□□□ □□□ □ □

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的陌生或不象是真的□□□□□

81、大叫或摔东西□□□□□

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晕倒□□□□□83、感到别人想占你的便宜□□□□□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

85、你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86、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

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89、感到自己有罪

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

□□□□□□□□□□□□□□□□□□□□□□ □ □□ □□ □□ □□□□□□

第三篇: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改变及对应措施的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科护士岗位轮换前后自身心理状况及对应措施。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方式,调查急诊科护士交换岗位前后(半年)的自身心理状况。结果:在急诊工作半年后,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在内科病房工作的护士;急诊科护士到病房工作半年后,其心理健康状况可得到改善。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岗位轮换可以作为一个改善心理状况的方法。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健康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i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treatment measures Zhang-Jing(Department of Nursing Xinyi City People's Hospital xinyi jiangsu province 2214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nurses between they worked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and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dealed with correlated measures.Method: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nurses working in the emergency room and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after both groups had worked 6 months..Result: the scores of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nurse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in terms of somatization,constraint,depression,anxiety,crankiness,sensitivity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After working 6 months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the mental health situation of the emergency nurses can be improved.Conclusion :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emergency nurses were poor,and the alteration of duty may be a useful method of improve.Key words: nurses of emergency room;SCL-90;mental health;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诊科室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技能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急诊科护理具有工作繁重、突发事件较多、护理风险大的特点。加之目前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急诊护士群体的压力随之增高,如果高水平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或调整,极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护理质量下滑。为了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普通内科病房护士的差异,并探索病房轮转制度对急诊科护士身心压力的缓解作用,现将急诊科护士岗位轮换前后自身心理状况改变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急诊科及内科病房护士共40人,随机分为A,B两组,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心理问题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共由90 项有关心理或精神症状的问题组成,内容涉及情感,感觉,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9 个因子,每一因子反映了答卷者相应方面的情况。评分方法:分为5 级评分,0 = 从无,1 = 轻度,2 = 中度,3 =偏重,4 = 严重。分析指标包括总分、总症状指数(国内称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 得到)、阳性项目数(是指评为1 级~4 级的项目数)等。

1.2.2调查方法 利用晨会交接班时间和护士集中学习的时间向护理人员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支持与合作。然后详细讲解问卷的具体内容和填写注意事项,发放问卷,集中填写,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研究方法

40名护士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先到急诊科工作,B组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填写SCL – 90量表.然后A,B两组调换工作岗位,B组到急诊科,A组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再次填写SCL – 90量表.进行组间对比和自身前后对比.1.2.4 统计分析

使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应用t 检验、χ2 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在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工作年限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表1 A,B两组一般情况的比较

组别

人数

年龄/岁

工作年限

文化程度

A B 20 20 27±5.2 28±5.5(年)8.2±2.5 7.9±2.3

职称

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

主管护师

护师

护士 4 5 4 12 4

2.2 A组在急诊科工作6个月,同时B组在内科病房工作6个月,两组SCL-90得分比较(表2),可见急诊工作半年后,A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差于B组护士,以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为突出表现,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而在交换工作岗位,即A组到内科病房工作6个月,B组到急诊工作6个月,再次测量SCL-90,发现A、B两组的得分几乎较前相反,B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差于A组护士(表3)。

表2 半年后的A,B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x ±s)

因子

A组护士

B组护士

u 值

P

3.78±2.29

2.02±1.78 3.50±2.72

2.75±2.23 4.41±3.02

2.97±3.01 3.99±3.32

2.04±2.35 4.02±3.10

3.01±2.47 2.49±1.95

2.33±2.04 1.34±2.33

1.42±1.97 2.59±2.29

1.93±1.12 1.77±2.03

1.59±2.22 38.57±17.07

29.57±15.57

5.07

﹤0.01 4.20 ﹤0.01 4.87 ﹤0.01 5.77 ﹤0.01 4.45 ﹤0.01 0.57

﹥0.05 0.80 ﹥0.05 3.87 ﹤0.01 0.85 ﹥0.05 3.35 ﹤0.01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阳性项目数

因子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阳性项目数 表3 交换工作岗位半年后的A,B两组SCL-90各因子分比较(x ±s)

A组护士

B组护士

u 值

P

2.12±1.45

3.57±2.42 4.99

﹤0.01 2.63±2.43

3.50±2.29

4.35 ﹤0.01 2.78±2.97

4.04±3.11

4.45 ﹤0.01 1.98±2.21

3.38±2.79 5.24 ﹤0.01 3.32±2.57

4.32±3.32

4.25 ﹤0.01 2.29±1.97

2.47±2.10

0.77 ﹥0.05 1.37±2.11

1.57±2.09

0.90 ﹥0.05 1.79±2.24

3.03±2.77

4.09 ﹤0.01 1.97±2.25

1.92±2.19

0.57 ﹥0.05 30.28±15.39

41.23±15.59

4.40 ﹤0.01 2.3 A、B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前/后、与在内科病房工作时,做自身前后对比研究,发现其SLC-90的得分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阳性项目数等方面有明显差异(表4)。

表4 交换工作岗位前后,A、B两组的自身前后对比

因子

A组

B组

躯体化

﹤0.01 ﹤0.01 强迫 ﹤0.05 ﹤0.05 人际关系敏感 ﹤0.01 ﹤0.01 抑郁 ﹤0.01 ﹤0.05 焦虑 ﹤0.05 ﹤0.05 敌对 ﹥0.05 ﹥0.05 恐怖 ﹥0.05 ﹥0.05 偏执 ﹤0.05 ﹤0.01

精神病性 阳性项目数

﹥0.05 ﹤0.01 ﹥0.05 ﹤0.01 3.讨论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既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又要耗费大量体力的特殊职业群体---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引起专业人员的忧虑.已有大量研究表明[1-2],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差于一般人群[3-4].在不同科室,不同工作岗位的护士,其劳动强度,工作环境,所需的职业技能等均有不同,其所承受的工作压力显然有差异,必然导致不同科室的护士有着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

急诊科的护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而经受着较其他病房护士更大的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处于更令人忧虑的心理状况。赵丽杰[5]采用SCL-90量表对急诊ICU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测试,并与常模比较,发现急诊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国内外众多研究报道[6-8]采用护士工作问卷对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急诊护士的分值明显高于参考值,且以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最为突出,提示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本研究将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均相似的两组护士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急诊科工作半年的护士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内科病房护士;而原先各因子得分较低的内科病房护士到急诊科工作半年后,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升高。提示急诊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工作强度等因素严重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

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可能为: 1.急诊科较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急诊科的就诊人数多、病情重且变化快,护士经常处于抢救病人的高度紧张状况;急诊常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就诊高峰,而每班的护士人数相对固定,此时护士需同时处理多个病人,还要准确判断病情的轻重、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其劳动强度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常明显高于病房护士。

2.急诊科特殊的工作环境。急诊科是个开放的环境,常有醉酒、自杀、车祸、打架甚至吸毒等人员聚集,护士自身的安全常受到潜在的威胁;抢救室内满布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吸引器等仪器,发出噪音、刺眼光线等,对人的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3.急诊科属于医院内死亡率较高的科室,急诊护士常会目睹生命的结束,对其心理必然产

生较大的冲击,惟恐自己的稍有疏忽会造成患者的死亡,或者对抢救失败产生强烈的内疚感,进而造成自我价值的否定。

为了缓解急诊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应当采取多方面的办法。除了心理疏导、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增加人力降低相对劳动强度等措施以外,本研究发现轮换工作岗位不失为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本研究将两组护士做急诊室工作前后的自身对比,发现急诊护士到内科病房工作一段时间后,其心理状况可获得较明显改善。在本研究中,急诊护士到内科病房工作半年后,在躯体化、抑郁、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改善。

急诊科护士是医院的主力, 通过本研究可看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而作为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 护理管理者应在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大环境下对急诊科护士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价, 积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参考文献

[1]范建萍,罗彩双,李素婷.急诊护理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1.18(26)131-132.[2]王凤丽, 李静芝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6)545-548.[3]田晓岚, 王芳.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25(2).287-289.[4]樊秀枝, 苏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208-209.[5]赵丽杰

ICU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11(25):882-885.[6]杨欣颖,孙玉梅 急诊护士耗竭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1(7):35-37.[7]Sharon G, Anett G.Sources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nurses in five count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2008, 32: 49-66.[8]奚卫珍、章泾萍、吕建平等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7-9.

第四篇: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与研究

摘 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要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首先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有充分的认识,并明确其影响因素。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包括: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

关键词:影响因素;人际障碍;心理健康

一、对幼儿园教师进行健康调查及结果

近些年来,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幼儿园进行的幼儿教师心理检测结果为:52.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3.24%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65%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5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最近有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常模,特别是敌对、抑郁两项存在问题少于常模,但在强迫、偏执、虐待、人际关系等方面,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教改革中的现实压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在当今幼教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滚滚浪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角色作了新的界定,同时提出了新的期望与挑战。而“班级人数太多”“设备材料不足”“新旧观念制约”等状况,还有面临的职评问题、考评问题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感问题、家庭问题、子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幼儿教师身上的压力远远超出其他职业者的压力。

2.生理症状

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

3.工作上不断磨难的困扰

幼儿教师其职业的特殊性在于她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小,加之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有很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很多幼儿教师把幼儿能不能得到发展的责任归咎于自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而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幼儿教师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一些幼儿园园长,不仅要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而烦恼,更要为幼儿园的生存问题、资金问题而苦恼。

4.不良情绪

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情绪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

5.工作倦怠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太多,节奏紧张。76.6%的教师认为,尽管很努力工作,却没有成就感;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付出与获得不均衡,幼儿园的奖励制度不太合理和公正等等。

6.家庭矛盾升级、个人问题受挫,使教师身心受到伤害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家庭问题突出,主要有丈夫下岗失业;子女教育问题;夫妻矛盾大,时有吵闹;年轻教师个人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教师的心理状况,诱发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心理压力大、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等都是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改进和建议

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创设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适应能力,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注重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时代的发展使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幼儿教师要积极应对。在注重业务提高的同时,更要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意识到,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承担着社会责任的专业性的职业,从而使其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并以自己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专业独特性而自豪。

2.把做好教师心理疏导工作摆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

心理疏导以平等对话、理解为先,尊重隐私,重在心灵启迪,通过热情的关怀、宽慰、理解和开导,帮助情绪受困扰的教师树立信心和勇气,引导他们开展自我心理调适。

3.开展对教师的心理辅导

在教师中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对教师进行心理保健的训练,可以请有关专业人员进行讲座,还可以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由专业人员实施,专业人员有义务与教师沟通,发现问题应及时干预,使其得到矫治,并进行保密。

4.完善幼儿园管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

工作压力是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因素,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要调整竞争机制,满足大多数教师的成就感,尽可能地关心每个教师。要建立宽松的幼儿园心理气氛,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机会,达到自我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益;创造环境,给教师一分温馨;完善幼儿园管理;争取社会支持,形成疏导网络等都可以改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也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工作视角,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个人、集体、社会的发展体系中,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内容提要:通过对158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评结果的实证研究发现,在SCL90

量表中,中小学教师的10个有关心理健康因子的平均分值都高于国内常模,表现突出的是强

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女性和年龄较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优于男性和年龄较

小的教师。

一、研究方法与材料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对陕西榆林、延安、商洛、汉中、渭南等地区的158名农

村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评测验。其中男62人(占调查总人数39%)、女96人(61%),年龄在18-29岁的96人(占调查总人数61%)、30-45岁的62人(31%)。测验工具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ptom checkIist,90,简称SCL90),是当前研究心理

健康中应用最多的一种自评量表。

因子中小学教师N=158国内常模

N=1388

躯体化1.67±.531.37±.48

强迫2.04±.581.62±.58

人际关系敏感1.95±.801.65±.6

1抑郁1.91±.601.50±.59

焦虑1.75±.551.39±.43敌对性1.73±.611.46±.5

5恐怖1.60±.521.23±.41

偏执1.86±.601.43±.57

精神病性1.68±.491.29±.4

2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所用的SCL90量表的90个项目可概括为10个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

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它(睡眠及饮食障碍)。158名农村中

小学教师的自评结果显示,10个因子均分在1.60-2.04之间,总分最高275分,最低97分,平均162.37±43.63,阳性项目数48.59±20.69,阳性症状均分2.42±37,这些分值均高于

国内常模(见表1)。

以各因子平均值高低为依据排序,农村中小学教师较突出的因子有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偏执,以单项2分以上作为阳性项目计算,阳性出现率较高的前10个症状如表2。

项目人数百分率(%)

1.我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7547.52.我的忘记性大。6239.23.我做事必须反复检查。59

37.34.感情容易受到伤害。54 34.2

5.容易烦恼和激动。53 33.5

6.别人对我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评价。53 33.5

7.感到苦闷51 32.3

8.过分担忧。51 32.3

9.感到比不上他人。51 32.3

因子男n=62 女n=96 t值 18-29岁n=96 30-45岁n=62 t值驱体化 1.70±.60 1.65±.46.591.69±.65 1.65±.48.47强迫2.15±.651.96±.52 2.02* 2.13±.811.90±.5

12.45*

人际关系2.12±.63 1.84±.542.97** 2.08±.631.76±.48

3.39***

抑郁2.05±.641.82±.552.10** 2.05±.641.69±.47

3.79***

焦虑1.88±.681.67±.502.18*1.84±.56 1.60±.48

2.76**

敌对性 1.80±.661.69±.561.121.81±.641.62±.53

1.93

恐怖1.59±.571.62±.48.351.64±.551.55±.46 1.06

偏执2.06±.631.72±.523.68*** 2.01±.60 1.63±.52 4.07***

精神性 1.78±.521.61±.442.20*1.77±.51 1.53±.39

3.14**

其它1.89±.691.72±.521.75*1.87±.65 1.66±.50

2.15*

注:*P<.05**P<.01***P<.001

农村中小学教师SCL90自评结果的性别、年龄差异。从表3中可以看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睡眠及饮食障碍)等7个因子的得分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非常显著(P<.05,P<.01,P<.001)。只有恐怖因子的得分女性高于男性,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优于男性,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从年龄对比来看(见表4),18-29岁的比30-45岁的教师在上述7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且达到非常显著的差异(P<.65,P<.01,P<.001),躯体化、敌对性和恐怖因子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P>.05),但均值较高,表明年龄大的教师比年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提示农村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三、讨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提示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青年教师与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

1.竞争的危机加剧了农村教师心理的焦虑感与强迫性。如果说没有“民办转公办”“竞聘任教”“评职称”“升工资”等管理措施,就不会有大批的在职人员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去进行继续教育的学习,至少不会像目前这样的紧迫,他们似乎都是在种种压力下工作学习的。当然这种强烈求知欲的产生也是对社会的一种积极适应,人就是在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周围环境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确是迫于无奈而“逼上梁山”,他们既急于求成但又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方面在学历文凭上努力“提高自己”,以免学历不够而被淘汰;另一方面又迫于环境压力而紧张工作,如中考压力,课任教师之间的竞争等,有47.5%的教师产生“我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的焦虑感,以及强迫因子分值位居各因子之首,平均值达到最高(2.04±.58),其缘概出于此。

2.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家务农活的繁重与在职学习的矛盾。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绝大部分家居乡村,他们既在学校承担多门课的教学任务、班主任工作等,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民办教师、代理教师(有些地区称代课教师)在工资待遇低甚至工资还兑现不了的情况下,还要为家庭经济生活而奔波忙碌。而在职学习也并不轻松,在抓管理、抓质量的思想指导下,成人教育与普通高校一样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如加强课堂管理、布置大量课堂作业、撰写论文、严格考试纪律等,这与在职学习尤其是“没有充分心理准备”的中小学教师很容易产生许多矛盾冲突。他们经常是学校的本职工作还未做完,又急忙赶去参加函授学习和考试。一方面要赶做前次函授课程的作业、复习考试,另一方面又要上新课,一系列的矛盾冲突要在短时间内立刻很好解决,势必产生“容易烦恼和激动”(33.5%),甚至“感到苦闷”(32.3%)等心理问题。

3.人格素质因素。一是不能正确认识和估计自己,自信不足自卑有余。本调查中的中小学教师有近39%的年龄偏大,在学习方面他们既有理解力强的优势又有对概念不能迅速精确记忆的劣势,由于没有很好地把优势发挥出来,反倒认为自己的“忘性大”(39.2%),唯恐考试过不了关,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失败的次数多了,也就愈加产生“过分担忧”(32.3%)、“做事必须反复检查”(37.3%)、“感到比不上他人”(32.3%)的自卑心理。二是缺乏教师基本素质的修养与锻炼。在农村基层中小学,由于师范学校毕业的部分学生不愿回乡或不愿去边远山区从教,加之管理部门选择教师条件不严或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只要有点社会背景不论个人素质如何就可当教师,使农村基层中小学师资队伍的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证。有些教师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既不了解自己和学生的心理,更谈不上科学地教育学生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难免出现心理不健康问题。三是自卑心强而情感又很脆弱。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历低、工资低、缺乏职业安全感等,有些教师对自己当前所处的地位并不满意,但又不能适当调节,因而对人际关系较为敏感(1.95±.60)、“感情容易受到伤害”(34.2%)。对那些冷言冷语的强制性管理极为愤概,可又不敢抵制,常有“别人对我的成绩没有作出恰当评价”(33.5%)的牢骚、抱怨心理。

4.年龄、性别因素。本次调查显示30-45岁的教师比18-29岁的教师、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年龄较大者经历的生活事件多,积累的人生经验丰富,加之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年限较长,人格成熟程度相对较高,能够灵活地处理各种矛盾,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这也符合人生成熟发展所表现出的一般规律,年龄较小者阅历浅,对人生的认识较为单纯,挫折耐受力差,容易受不良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困扰出现心理问题较多。从性别差异来看,本次调查与以往研究不同,以往大多数研究认为男性比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好,并将原因归咎于女性认识范围狭窄、容易想不开,加之女性比较要强好胜,对任何事都较为敏感,心理承受力弱,常常心境不佳。但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与以往结论截然相反。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障碍等7个因子的得分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且差异非常显著(P<.05,P<.01,P<.001),特别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4个因子方面(见表3)表现尤为突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1)男女在社会、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工作、生活的压力不同。目前在农村教师中明显表现出性别单一化倾向,男性教师愈来愈少,其主要原因就是微薄的工资待遇不能较好地维持家庭经济开支,有的男性不愿当教师或从教师职业转到其他行业,这说明男性教师的负担、压力较女性为重。(2)在工作学习方面女性较男性扎实认真,成绩较为稳定,“后顾之忧”较少。(3)也许是传统女性的人格特征在逐步发生改变等。

下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初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种心理健康状况

    四种心理健康状况 整体状况 指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是交互影响的,当其中一方面发生障碍的时候,另一方面也 受到影响.也即通常所说的身心障碍或心身障碍.例如,咨询和治疗的......

    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 查 报 告赵 桂 红2010.12平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平遥中学赵桂红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内外压......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定稿)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教育科学教学部09教育本科一班高颖摘要: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学校的环境,与社会隔离严重,促使他们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表现(精选5篇)

    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内研究资料不多。国外的研究资料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教师与其他职业的人相比,有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是一样多。另一种是教师在职业适应和生活适应方面......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共五篇)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吴俊红 ( 浙江省淳安第二中学311700 )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

    押运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论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年12月第4卷第6期 押运员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刘慧玲 李先富* 作者单位:李先富,通讯作者 430015 武汉中德心理研究院,E......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摘 要:调查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邢台市第七中学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心理健康好或者较好的占98.27%,说明总体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实践报告此次调查报告所用数据,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获取。问卷发放地点为学生宿舍,一共收得问卷52份。其中男生人数32人,女生人数20人,范围从大一至大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