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体会[共5篇]

时间:2019-05-15 02:2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体会》。

第一篇: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体会

2015教师培训稿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对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认识

高化东

教导处安排我和关主任期末要做个培训,因为我们俩在今年1月和3月参加了省骨干教师提高培训。让我讲咱们发的继续教育教材《创新教学操作全手册》的内容,这本厚书,有361页,二十章。在书的封面上有个介绍:这“20种目前比较创新的教学方法„„”,从书的目录和内容看,本书对教学方法的分类角度多样,叫法也多种,比如:有的以教学步骤或环节命名,有的以字数命名,有的以学科命名,有的以地域命名。大多以“某某教学法”命名,只有最后一章以实验法命名。

在这里我不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具体介绍,也不进行综述和评论,因为这是本混编的工具书,虽然叫全手册,但绝不意味着能涵盖目前所有的所谓创新教学方法。所以大家挑你最喜欢的几种与本学科有关的章节学习就行了。

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两个问题。

一、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刚才说了,这本书选择的这些种教学方法,除最后一种以实验法命名外,大多以“某某教学法”命名的教学方法,这里就出现了一对截然有别的概念——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这是需要首先辨识的一个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我们经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事,如果从源头上看的话可能会一目了然。

我们先从源头看看这两个概念: 百度百科: 教学法

从传统上说,教学法只;但因为对儿童和成人的学习程序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对教育目的和学校课程不断地进行分析探讨,它现在还包括「教学的科学」这个概念。课程一般可概括地分为语言、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数学与美术5类。各类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程序与方法上具有相同的要求,但每个领域各有其独具的发展方式。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方法

(1)[method;way;means](2)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

(3)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方法的含义较广泛,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它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

法 法,fǎ,从氵从廌(zhì)从去,以水之平、廌触不直者去之。后简为法。(1)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义 [act;law passed by legislative body;penallaw;law] 解廌(獬豸)具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征。

法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者(统治集团,也就是政党, 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一切规范的总称。

教,jiào,通教(jiào);同斆、敩(xiào),同效。

斆,从学从攴。教以学为斆,同效。

教,从爻从子从攴(pu),上所施,下所效也。

言是传,身是敎。身体力行是敎,以身作则是敎,正身明法是敎,上行下敩(xiào,效)是敎。

教,不从孝(耂、子)+文;而是从爻、子、攴。特此更正。

教以学为旨。学,以臼、爻、冖、子结构,寓意上面对变化(规律)的磋磨(沉淀),孩子在下面稳定的建筑物里得到学习与成长。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礼记·中庸》

学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谓觉悟也。记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强也。故曰敎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1.汉字(多音字):

(1)jiāo,把知识或技能传给人。如“教书” “教小孩识字”。(2)jiào,①教导、教育,如“因材施教”“请教”。②宗教。2.姓氏。百度词典: 教 [jiào] 1.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使,令:风能~船走。

3.指“宗教”:~士。~主。~皇。~堂。4.姓。教 [jiāo] 1.传授:~课。你~给我做。学學

学,xué,从臼(jiù,象形。象人生长到六个月时开始长乳牙的口腔,也象加工粮食使用的石臼。人开始长牙,就开始学语;人的双尖牙和磨牙,犹如加工粮食的石臼,对食物起磨碎作用)从爻(yáo,交也。後敎切,音斆。爻者,言乎变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易,爻法之谓坤。——《洪武正韵》易学名词。其本义是绳结。结绳记事时代,在一根绳索上分段打结,表示一定含义。)从冖(mì,古同“幂”,覆盖。)从子,以臼、爻、冖、子结构,寓意上面(前人)对变化(规律)的磋磨(沉淀),孩子在下面稳定的建筑物里得到学习与成长。

学以敩(xiào,效)为敎,以见为觉。醒悟、明白。

[1]

[1]

看看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的解释,我们的心里就会感到无比的踏实和自信。原来学是这么回事,教是这么回事,从古至今,不管授课制发生什么变化,学和教的关系,就像鸡和蛋的关系一样。

【科学家研究表明:世界上先有鸡后有鸡蛋

据《每日快报》(2010年)7月14日报道,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沃里克大学联合研究小组近日宣称,在蛋壳中发现一种重要蛋白质元素OC-17,而这种蛋白质元素只能在受孕母鸡卵巢中产生。这项研究结果成功解决了数千年来困扰人类的谜题:在地球上,鸡的出现早于蛋。不过,对于第一只拥有OC-17的母鸡是如何在地球上演变而来,科学家仍未给出详细答案。该研究小组科学家同时希望,这项研究突破可以帮助工程材料行业研发出新型实用材料。尽管许多动物骨骼或鸟类蛋壳中含有钙水晶,但和其他物种相比,母鸡体内产生钙水晶的速度最快。一只母鸡可在24小时内产生6克的钙水晶。一旦蛋壳完全形成,母鸡就会把鸡蛋排出体外。在产蛋高峰期,母鸡平均产蛋周期为24至36小时。为了使得母鸡继续产蛋,人们必须每天将新鲜鸡蛋移出鸡窝,否则母鸡将会停止产蛋,转而进行小鸡孵化过程。(海澜)】

我们从教和学这两个角度看,从字源上看,是先有学,再有教,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所以现在提倡先学后教是有历史发展道理的。

现在回头我们再来看一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

教学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为了实现文明文化的传承,经过总结归纳的关于学和教的规范、规则。就像宪法这一基本法一样,是我们教学的最基本规范、规则。教学法应该具有较强的强制性与约束力。但是目前关于教学法的科学研究上还没有上升到这一的层面,实践上更是远远没有体现出教学法本身应该具有的权威。从教学实践上能出现这么多种的教学方法,就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一问题。当然这也与教学本身具有时代性、复杂性、地区差异等有关。

或者这么说,能称得上是教学法的,应该是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统领性的,大家都要无条件实施的规范、规则。

而教学方法则是为了实现教学这个基本规范、规则而采取的各种具体的措施、办法、招数、技巧、手段与行为方式„„

总之一句话,教学法应该是上位概念,具有统领性,法规性,强制性。而教学方法是教学法的下位概念,它受制于教学法。可以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以此看来:这本厚书中,单元整体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十六字教学法、迁移教学法可以称谓教学法。【创新程度低或无创新】

六步教学法、新五步英语教学法、异步教学法、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动而活”教学法、先学后教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的几种具体教学方法

【创新程度中】

直呼式韵律英语教学法、动乐爱教学法、“讲学稿”教学法、青浦实验法。——几种具体教学方法【创新程度较高】

因此,要创新某某教学方法命名时最好别鸠占鹊巢,不妨名副其实,老老实实的叫“某某教学方法”为好。历史证明:至圣先师孔子的因材施教的个别辅导、针对性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法,过去是最有效的教学法,现在是最有效的教学法,将来也仍然是最有效的教学法。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一)有必要先确立两个理念

1.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化,在一般的妖魔鬼怪那很有用,在二郎神、如来佛祖那就不灵了一样。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时机和范围。在某一具体情境下是最优的方法,在另一情境下未必也最优;反之,在一种情况下是低效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很有成效。这也犹如巴班斯基所说:“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看,都是辩证的。就是说,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都能有效地完成某些任务,而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任务,都有助于达到某些目的,而不利于达到其他目的。”因而,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会黯淡无光。所以,在教学中,任何一种方法实际上都不能认为是绝对最佳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反对“死记硬背”,但我们反对的不是记背的方法。熟记成诵是我国传统语言教学的成功经验,许多著名作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的奥秘时,都将儿时能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作为经验之谈。反对不是“不要”,不是“废除”,因为并不是任何知识都需要“启发”的。如果我们把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话,很多的“陈述性知识”是对中等学生而言是无需花很多时间“启发”的。

2.处理好“不变与变”、“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打个比方,我们的饮食结构,往往以一种主食为主,再辅之以其他成分。如果长期地偏食于一种食物,容易造成其他营养成分的缺失而影响健康。教学方法也一样。如果长时间地采用一种方法施教,一方面会因为教学方法的单调而造成学生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抑制;另一方面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在这种方法促进学生某一方面获得发展的同时,同样会因为这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而给学生带来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在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时,应做到“不变中有变”。

但是,如果每堂课都变换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学方法的过于频繁而眼花缭乱,因来不及适应而无所适从。所以,教学方法在“不变中有变”的同时,又应把握好“变”的频度,在“变”中保持相对“不变”的稳定性。

我们知道,美国的教育是很发达的,现在还比较新潮时髦的慕课、微课,也发端于美国。美国教学广泛使用发现法,它对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地讲,美国学生较善于思考,发现问题。但由于发现法的一味强调甚至被当作惟一的教学方法进而机械地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发现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造成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的不经济,而且导致美国学生知识系统比较差。美国60年代现代化课程改革的实践也表明,全面推行“发现学习”的理论是行不通的。当代美国教育界掀起“恢复基础运动”和“最低能力测验运动”,旨在扭转由于现代化课程改革的偏差所造成的中小学读写算技能水平下降的趋势,就是一个例证。

2013年12月,经合组织发布了2012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上海中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能力均为世界第一。数学成绩方面,上海学生平均分是613分,英国学生仅为494分。英国媒体曾发布数据,英国成年人数学不好每年导致英国经济损失200亿英镑,并且英国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算术能力仅相当于10岁儿童。前段时间,英国首相被记者问及9乘以8等于多少时,卡梅伦支支吾吾没答出来。不仅是首相,财政大臣、教育部长都答不出基础的数学问题来。

英国教育部设定了远大目标:让英格兰小学生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到2020年升至欧洲第一,并跻身世界前五。

英国宣布引进中国的中学数学教师。由60名教师组成的队伍全部来自上海重点学校,他们将首次被聘请,力图在英国教育系统中促进中国式教学方法。

“折磨”上海学生22年的教辅——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在今年走出国门,以“上海数学一课一练”之名在英国出版。

英教育部长呼吁填鸭式教学

英国教育部长吉布2014年11月还曾带着70名小学数学老师去上海取经。他公开表示,“我希望英国能够用填鸭式教学授课”。吉布反对“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他希望特别是在数学和科学这两门科目上,以中国惯用的填鸭式教学为主,不要再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真是“墙里花败墙外开”!

如果是狄仁杰在世,恐怕又要问:元芳,你怎么看?

处理好“不变与变”,“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需要有历史的眼光。我们不仅要向前看,面向未来,看国外,更要向后看,学习我们国家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

(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用的依据)1.教学方法本身的因素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使用范围和局限性。所以,教师必须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用其所长,以便发挥其最佳的效果。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小组讨论法,优点在于:学生都有参加机会,人人都兴趣盎然,积极投入;能发挥全班学生各种能力的作用,若能恰当地设计和组织,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存在的缺点是:若不善组织,小组讨论可能会演变成漫无边际的争论;发言可能会局限于少数几个人;小组讨论要占用较多的时间,讨论中可能将重要论点混淆、忽略等。我们只有在了解各种教学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在选择教学方法上考虑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以取得合理的教学效果。

什么问题才适合讨论,我们没有经过研究,以为出几个问题就让学生讨论就行了。不分学科、不分内容、不分问题,每堂课都有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是值得研究的。

2.教材因素(学科特性、教学目标、内容……)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从教材内容出发,总体把握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用要以教学目的为转移,服从于教学任务的需要。比如:就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记叙文采用导读法,写景文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教材仅是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样本。教学的目的并非只是让学生记住教材内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透过教材去把握渗透其中的科学方法和认识态度。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应局限于“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健康的思想情感、良好的或者优秀的习惯的、正确的态度、主流价值观和科学的精神。

学什么最有用,最该学什么……

知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分数 能力 健康 思维 判断 理想 价值观…… 为什么要补课?要抢课?要上自习?为什么分不同的学科,为什么要考试?考试为什么只考那几个学科? 我们到底要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要什么,我们的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要用什么内容,我们这些内容要用什么方法实现……

这些我们如果还模糊,那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我们用的所谓的教学方法算个什么,是不是南辕北辙,是不是竹篮打水,是不是 今年招160人,假设我们最后一名都是优秀的,能打450分,那么高中会限制不要吗? 现实总是太复杂,无可否认,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优秀,即使优秀的不流失,我们也做不到,要不然,谁去扫大街、谁去修汽车、谁去种地,社会也就不会丰富多彩了……

3.教师自身因素

作为教师自然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于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方法。逐步达到胸怀学科体系,理清教学思路,归纳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特点、特色。如果自己习惯的教法对学生、对某篇课文行之有效,就不妨驾轻就熟,用自己所擅长的教法去教,而不必一味模仿别人的格式,以免邯郸学步,适得其反。有的教学方法本身虽然好,但若教师缺乏必要的条件而驾驭不了,结果不能使它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功能,也就没有效仿的必要。因此,对于名家教案、教学参考资料,不能不加以分析地照抄照搬,而应有所选择地为“我”所用。

成人是如何学习的

4.学生因素(最难的)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学生怎样学,教师就应怎样教,教法改革要建立在研究学法的基础上。

这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说得容易,做起来最难。学生水平的三六九等,学习习惯的五花八门,能力的参差不齐,甚至有“一届不如一届”的世风日下、日薄西山之感。这都是正常的,一方面能说明时代在前进,在进步,我们与学生年龄相差越来越大,之间的距离也逐年拉大,逐渐由哥哥姐姐级、成为叔叔阿姨级、大爷大娘级、最后成为爷爷姥姥级。自然就会有这种感觉。

未成年人是如何学习的,儿童心智发展规律是什么,家庭背景„„

要了解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展开教育教学

新皮亚杰主义者凯斯:对未成年的儿童尚未表现出的某种理解能力,可解释为:只有当一定的逻辑结构水平建构完成之后,儿童才能获得这些理解,而这种逻辑结构的建构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理想的教育(教学方法)既要顺应儿童的发展,又要有效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符合社会需求和儿童自身发展规律的轨道。

幼儿园小学化

初中函数表达式用 y=x 高中 f(x)=x

是心智发展阶段的需要

伯恩斯坦的理论

研究: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与他的学业成就 抽样:从中产阶级(每人每月收入≥3000美元)和劳工阶级(每人每月收入≤500美元)两个不同阶层7岁——17岁的青少年中各选取10个代表,进行模糊抽样调查。

内容:请两个阶层的孩子来描述下面的4幅画: 1.一群孩子在踢足球。

2.足球打在了足球场旁边的一住户家的玻璃上,玻璃碎了。3.一位中年妇女抱着足球出来,张着嘴巴在说话。4.孩子们抱着足球跑了。

中产阶级的孩子在描述时经常这样说: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去踢球。一不小心,我们把球踢到了邻居家的玻璃上,打碎了玻璃,我们赶紧上前去赔礼道歉,并要求赔偿。但是她不要。我们把球抱回来又开始踢球了。

劳工阶级的6个孩子经常这样说: 我们去踢球,一不小心,我们把球踢到了胖女人家的玻璃上了。胖女人一出来就骂我们,我们也骂了她。后来我们把球偷跑了。

劳工阶级的另外4个孩子说:

我们踢球,踢到她的玻璃上了。她出来之后让我们赔,我们2个人跟她说,另外2个人声东击西把球偷跑了。

中产阶级儿童有礼貌

劳工阶层认为对方骂 文化资本

文化编码

文学修养差别

中产阶级语言特点系统性

逻辑性

文学性

文化的修养性

有担当

赔偿

精致的文化编码

劳工阶层

粗制的文化编码 所以劳工阶层在社会上很难成功 身上的气质与别人不一样

这就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

因为他们与精致的文化编码格格不入

启示

在教学内容是要传授精致的文化编码,在教学方法时要改变孩子的粗制文化编码,改变孩子的家庭文化背景,促进学生成长。

遵循直观体验 以学生为本:从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视角出发考虑教学方法。案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种导入方式,哪个对学生学习关注得恰当些?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导入

①大家还记得离别的诗句?学生说出若干,今天还要学一首离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演绎式

先入为主

②打开书,自由读

是有关什么问题的,主题是什么?齐读

借什么表达离别?(雪景)还学过哪些?

如果研究透了这一点,教学方法就根本不是个问题。国外研究的多

5.学校的因素

充分利用学校在教学设备和教学空间的有效资源。比如实验的多媒体演示法等。实验设备是选择教学方法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例如,在讲解运动系统的骨学部分时,最好使用演示法,这就需要有幻灯机、投影仪或是电脑等设备;若是用实物演示,也要有实际的物体,如骨标本、模型、挂图等实验器材。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就无法实施这种教学方法。

学校的人文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有的学校极端的规定:不允许讲课时间超过10分钟等等。

6.教学时间的因素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需要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若采用不同的方法,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

(三)追求教学方法效果与效率统一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四川有句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聊斋志异》卷三《驱怪》中有言:“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此处,狸者,猫也。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1962年7月7日,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中央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代表时说:“生产关系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接着他说了一句俗语:“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四)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强调教与学并重

重视学生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重视非智力因素

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

重视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提倡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目前最新的是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

以上这些因素和方面如果都考虑到了,考虑全面了,才能说对教学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才会运用得当。

三、介绍几个典型教学方法 1.一个以背诵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案例

《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记李晓明老师的背诵表演》张俊奇

(《中学语文》1984.6)

今年(1984年)三月,在河南省周口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商水县魏集初中民办教师李晓明作了别开生面的教材背诵表演。这位刚满十九岁、仅有五个月教龄的教师面对专家、学者、地县领导和全体代表,熟练背诵了初中语文第二册。不论课文难易长短,不论文言白话,提一篇背一篇,点一段诵一段,指上句接下句,对答如流,琅琅上口。与会同志无不为之惊叹,每背完一篇、一段,就是一阵热烈的鼓掌声。

表演结束后,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会长朱绍禹即席讲话,热情赞扬这位青年教师刻苦锻炼恭本功的精神。他说,背诵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也适用干现代的教学法,特别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

2.孙维刚的教学方法——“结构教学法”

“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

孙维刚的教学方法被称为“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他从不担心学生的脑子够不够使,比如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课本上只是延长三角形底边并做出一边的平行线引导学生做出证明,而孙维刚则是把问题交给学生,上来就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再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证明。几种证法出来后,孙维刚再问“那么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学生答“(n—2)180,”并把几种证法写在黑板上,孙维刚做总结—这就是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数学归纳法是高二才接触的东西,可是,求三角形内角和的初一学生就知道了,这么教学生受得了吗?可跟着孙老师学下去脑子就会“强大”起来。

一个初一的学生问他的数学老师:“您在课上讲,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总称,有理就是有道理的意思,我不明白整数和分数有什么道理呢?”

老师回答:“这是数学上的规定,没有什么。”

这一问一答被孙维刚听到了,他为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欣喜,也为老师轻率的回答而遗憾,甚至感到了残酷—几经如此,求知的火花将熄灭,孩子们将会懒于思考。

孙维刚说:“科学上的任何规定都有为什么,数学尤其如此,世界上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事。”

【什么叫有理数,有什么理?无理数,无什么理?

毕达哥拉斯用数的观点去解释世界。提出“万物皆为数”的观点:数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世界是由数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没有不可以用数来表示的,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

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弟子希伯索斯(Hippasus)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与其一边的长度是不可公度的(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对角线的长不是一个有理数),这一不可公度性与毕氏学派的“万物皆为数”(指有理数)的哲理大相径庭。这一发现使该学派领导人惶恐,认为这将动摇他们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于是极力封锁该真理的流传,希伯索斯被迫流亡他乡,不幸的是,在一条海船上还是遇到毕氏门徒。被毕氏门徒残忍地投入了水中杀害。科学史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却是一场悲剧。

希伯索斯的发现,第一次向人们揭示了有理数系的缺陷,证明了它不能同连续的无限直线等同看待,有理数并没有布满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存在着不能用有理数表示的“孔隙”。而这种“孔隙”经后人证明简直多得“不可胜数”。于是,古希腊人把有理数视为连续衔接的那种算术连续统的设想彻底地破灭了。不可公度量的发现连同芝诺悖论一同被称为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数学危机,对以后2000多年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人们从依靠直觉、经验而转向依靠证明,推动了公理几何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并且孕育了微积分思想萌芽。

不可约的本质是什么?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得不到正确的解释,两个不可通约的比值也一直认为是不可理喻的数。15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称之为“无理的数”,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之为“不可名状”的数。

然而真理毕竟是淹没不了的,毕氏学派抹杀真理才是“无理”。人们为了纪念希伯索斯这位为真理而献身的可敬学者,就把不可通约的量取名“无理数”——这就是无理数的由来。

由无理数引发的数学危机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下半叶。1872年,德国数学家戴德金从连续性的要求出发,用有理数的“分割”来定义无理数,并把实数理论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从而结束了无理数被认为“无理”的时代,也结束了持续2000多年的数学史上的第一次大危机。】

1983年初,孙维刚给他的第一轮实验班立下了班规:不许留长头发,不许穿皮鞋,不许唱庸俗的流行歌曲,男女生不许轻浮地说笑,不开生日晚会,不寄贺年卡。这套班规是怎么出台的?那一年,北京22中一位物理老师跟孙维刚聊天,提醒孙维刚注意,那些中考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在22中上完高中后,考大学往往名落孙山,为什么?因为他们相对优秀,更容易引起异性同学的好感,更容易分散注意力„„

孙维刚这套班规一出台,就流传于附近的诸多中学,在不少学生的想象中,孙维刚堪称“凶神恶煞”。但10余年来,这套班规却被孙维刚的学生遵守着,更有家长正因为这种严厉,才更愿意把孩子交给孙维刚。

3.英语,将来一定要会走语文之路 4.理科应重思维逻辑发展

案例:用气压计测大楼的高度

美国学生

用自由落体公式求

用影子长,相似三角形原理求

用绳子栓气压计长度求

楼多高,问人送气压计

……

学生当然会用气压计读数求高度 5.文科应重人文情感培育

6.一种普适的教学法(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

咱们老师喜欢问问题,【笑话】小学孩子跟家长说:老师不会的真多,总问我们那么多问题。

别说课堂教学,就是考试卷也是问题式的。

而且问题问得比较浅显,直白式的,封闭的问题居多。好在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里说了阅读试题除第题外均为开放式试题,对于考生的答案,在意思对的基础上,要考虑语言表达,即使意思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对于有新意、由创见的答案,要给满分。

(1)《孔乙己》

“小说有几处写到众人的哄笑?他们为什么笑?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便从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对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多种看法:有的说它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有的说是冷酷无情的社会害了他,有的说也要归咎于他的不争气„„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封闭的问题

如果让你穿过时空隧道在鲁镇酒店曲尺形的柜台后面当小伙计,你会怎样看待哄笑的众人?

你能体会到这两个不同的动作所表露的两种不同的心境吗? 像这样“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描写”还有那些?请你赏析 这是一个悲剧,最让现代人感到悲哀的是什么? ——开放的问题”

(2)钱梦龙《愚公移山》课堂实录片段 且 叟龀孀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个人物表。大家说说看,这个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学生纷纷答,有人说“九十岁”,有人说“九十不到”。)师:到底是九十,还是九十不到? 生:(齐声)不到。师:不到?从哪里知道? 生:“年且九十”,有个“且”字。

师:且,对!有的同学看书仔细,有的同学就有些粗心。那么,那个智叟是年轻人吗? 生:(齐声)老头。师:怎么知道? 生:(齐生)“叟”字呀!

师:啊,很好。愚公和智叟都是老头子。那么,那个遗男有几岁了? 生:七八岁。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龀”字知道。

师:噢,龀。这个字很难写,你上黑板写写看。(生板书)写得很好。“龀”是什么意思? 生:换牙。

师:对,换牙。你看这是什么偏旁?(生答:“齿”旁。)孩子七八岁时开始换牙。同学们不但看得很仔细,而且都记住了。那么,这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老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

(“他爸爸肯让他去吗?”此问的本意在于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孀妻”、“遗男”二词,问在此而意在彼,谓之“曲问”。前面问“愚公有多大年纪?” “智叟是年轻人吗?”都是曲问的例子。问题“拐个弯”,容易激发思考的兴趣。)

(生一时不能回答,稍一思索,七嘴八舌地:“他没有爸爸!”)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他是寡妇的儿子。孀妻就是寡妇。师:对!遗男是什么意思? 生:(齐生)孤儿。

师:对了!这个孩子死了爸爸,只有妈妈。你们看书的确很仔细!(3)《木兰诗》是一首英雄战歌,花木兰是一位英雄吗? ①关于英雄的性别

英:花;才能出众,才能出众的人。

从艹,从央,央亦声。“央”义为“收口的”、“收心的”、“聚拢的”。“艹”为“花”省,指“花朵”。“艹”与“央”联合起来表示“尚未绽放的花朵”。本义:蓓蕾。

雄:阳性的,与“雌”相对;强有力的;强有力的人或国家。

把花木兰叫做“英雄”,词意内涵是有矛盾的。她是个女的,还要叫她英雄,不通。把她叫做英雄,就是改变了(颠覆了)原本英雄的观念。应该叫做“英雌”。②叫女英雄行吗?女汉子

女汉子是女性,女人当中的男人,有点男子汉的气概,但是本质没变,还是女人。母雄鸡 总感觉性别有点不清,好像不对头的感觉。称呼“男姐妹”行吗?男闺蜜 【闺蜜:女子的女性好朋友】 这叫称呼不当 ③文本为证

写战争的场面仅4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大量的笔墨写的是非战争。④名家、专家解读印证

孙绍振《花木兰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上教版2009.6)

洪申我《<木兰诗>的另一种解读》(《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12第4期)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

一堂课的主问题不超过三个,以1到三个为宜。

主问题涉及到篇章、语言、句段篇、文法、逻辑、思维、观念、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学段、教材内容、学情等而定。

据研究:一堂课平均提问次

北大郑国民教授研究:教育部课程中心评《丑小鸭》一等奖 108个问题 有效问题49个,具有确定性答案是29个,非确定性答案20个。而二等奖,127个问题,三等奖更多。

结语:屠夫读信

1935年,胡适在北京师大作学术演讲。在讲禅宗的宗旨前,他先穿插了一个小故事:一位老裁缝收到在伦敦留学的儿子来信,老裁缝识字不多,便请屠夫、牧师给他读信。屠夫看信后说:“你儿子说他缺钱花,叫你寄20英镑过去。”裁缝很生气。牧师把信朗读了一遍:“爸爸,您近来身体好吗?您每天辛苦干活,省吃俭用,很不容易赚点钱,大部分都寄给我了,我心里很不安!只有用功学习,将来好报答您!近来又选修了一门新课,需要买几本参考书。另外,下个月的生活费也要支付了。因此,请您设法寄点钱来,如果寄10英镑来,我很感激;如果寄20英镑来,就更感激不尽了!”老裁缝很高兴,当天就寄了20英镑。

胡适说:“同一封信,不同读法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我给诸位讲‘禅宗’,就好比那屠夫读信,大家不妨姑妄听之。”台下掌声、笑声一片。

大家在大学都学过学科教学法,或者进修过。经过这么多年一线的摸爬滚打也自然积累了不少教学方法,加以提炼就会成为自己的独门秘技。在这里我也像屠夫读信一样,和大家重温了一下教学法和教学方法的问题,我讲的没有大家做的好,谢谢大家的倾听。

第二篇:“异步教学法”学习体会

“异步教学法”学习体会

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异步教学法是一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 模式。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六步学习:自学-自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学过程;“举三归一,以一反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思维过程,并进行创造学习;“八个基本”:“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作业-基本实践成果-基本思维方法-基本生活态度”体现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的学习实践过程。

异步教学法与往常的课堂的同步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同步教学法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 讲授知识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经济,也节约成本,适合大班教学。而异步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思想是:“重在自学,贵在引导”,教学生如何去学习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为会学习、会生活、会创造的现代人。异步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是备自己如何来讲好一节课而是备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一节课。

老师讲到一节课教师只讲5分钟,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剩下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到学生中间做指导,这期间可以对个别学生做针对性的辅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对后进生的辅导。这对于小班教育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但是对于一个大班(七、八十人)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可能还需要慢慢尝试,一节课才四十分钟,大班教学可能没办法像小班教学那样顾及到所有的学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异步教学理论仍在不断对自身进行着完善和补充。然而,要取得更大的发展,以下几个问题不容忽视:第一,要正确理解“最优教学方式”的含意。最优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这里所说的“最优教学方式”指的是以学情为条件的最优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越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效率就越高。第二,异步教学目的是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动性高效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能力,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程度较高,因此,实施异步教学理论,最初阶段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自学方法的训练。第三,实施异步教学不仅仅涉及课堂教学问题,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和要求按需组织教学等问题。所以不仅仅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还必须建立各种必要的教学制度。

异步教学理论完全符合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黎世法教授用几年时间对武汉地区数以万计的中学生(分优秀的、学习成绩进步特快的、普通的三类)、大学生(部分少年大学生、高考获高分的两类)、普通小学生进行了认真而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独特的“学情理论”。通过大规模实验研究,黎教授逐步提出并完善了异步教学理论。因此,异步教学理论是中国人自己发现、自己创造的教育理论,它与其他的教育理论主要来自于前苏联或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它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与中国基础教育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对中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必然起到不可估量的、正确的指导作用。我想,也许可以这么说,异步教育理论就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指导思想”。

第三篇:优秀教师教学方法学习体会

前总是抱怨学生不够认真,现在才明白,学生不认真的根源在于作为老师我自己都没有做到认真。

以前还感觉对待工作自己已经很认真,很努力了。可是到了西安小学,在与孙景老师的接触中,我才体会到自己之前是一个多么不称职的老师。现在才明白仅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认真的批改作业,和学生建立好师生关系,只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而要想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优秀老师,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要如何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好老师呢,我想我在孙老师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每次去听孙老师的课她都是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好像她永远都是那么开心,似乎永远都没有烦恼一样。课后与孙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当我提到这时。孙老师笑着说我也是普通人呀,每天工作压力那么大,家里的事也一大堆,心情不好的时候肯定是有的。可是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要带着情绪去上课,小学生本来对学习就没多少兴趣,如果我们情绪低落的走进教室,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减少了一半;从另一方面说,老师可以说是这节课的主宰者,如果老师心情不好了,那么整节课的课堂气氛肯定活跃不起来,在这样压抑的氛围中,你想想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好吗?因此在给学生上课时一定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状态,有技巧的去维持课堂秩序,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

我深切的感受到孙老师之所以会这么说是源于她对工作的那种认真负责,她想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不管她的心情有多糟,只要走上讲台,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永远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幽默风趣的她,让学生感觉她是那么的有激情,有活力。

虽然与孙老师的接触时间很短,可是她那种敬业认真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有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第四篇:尝试教学法 学习体会

尝试教学法 学习体会

叶圣陶曾经这样描述过“老师讲,目的是要达到不用讲,好比孩子学走路,先牵着他走,扶着他走,进一步让他自己走,在旁边护着他;最后完全可以放心了,就让他自己走,护也不用护了。”在教育观实际上可表示为:教师帮学生→学生大胆尝试→学生独立学习,中间一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当代教育最有效的一步。学习了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我深刻认识到没有尝试学习,学生永远不会独立学习,要想让学生尝试成功,就要扶着他走,而不能你讲我听。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多“悟”少,这和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尝试”的机会有关。真正有意义的知识,是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出来”的。教出来的东西往往很快就忘,而悟出来的东西,经历了自己的主动尝试,在尝试过程中真正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则会终身难忘。

尝试教学法可使学生正确地对待错误和失败。有的老师惧怕学生尝试失败,而不敢让学生尝试。实际上,正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人们才学会学习。对学生尝试中的失误,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在尝试中纠正错误。真正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还要经历失败的痛苦。只要体验过失败,才会反思为什么不成功,进而寻找成功的途径。甚至只有不断经历失败,才逐渐积累起成功的经验。尝试教学法注意到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每堂课都有讨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利用了活动课程的优点。让学生学会尝试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综合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就要强化综合课程的价值。

在教学形式上,特别注重个别教学,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尝试教学法并不是对学生撒手不管,而是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在尝试练习时,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发现典型问题,就为教师讲解提供了材料。一旦发现练习中的错误,主张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这就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我学习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一些体会,在今后教学中我将以此为借鉴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会尝试,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五篇:《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

这个学期我学的教育专著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以前在一些杂志上看过这个名词,但具体是如何教学的,我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学习,受益匪浅。

这本书是邱学华老师主编,尝试教学法也是他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尝试教学法,而不象有些教学论文那样长篇引入国外一些教育学的理论。

什么是尝试教学法呢?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然后在尝试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再进行讲解。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具体可分五步:

第一步:出尝试题。出完尝试题之后,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还没教,谁会做呢?”、“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等等。

第二步:自学课本。出了尝试题,学生有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例如学生做了尝试题,老师为了引导学生自学课本,说:“你们做得对不对呢?如果你看了书,你就明白了。下面请看某某页。”

第三步:尝试练习。看完书后,尝试把老师出的题做出来。第四步: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刚刚做过的尝试题对不对。

第五步: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老师在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重要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

以上五步,次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这五步,也不一定一堂课全完成,也许第一堂课完成前三步,第二堂课完成后两步。

尝试教学法也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其实也可以把别的教学法引用。

尝试教学法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智力发展。克服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入式”的弊病,提高课堂效率。

(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三)方法简单,易学易用。

(四)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五)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六)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

尝试教学法,其实我在平时教学中也用过,效果也不错,但自己没有对这一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没有上升到一个理论层次来指导我平时的教学,所以有时上课自己就觉得没新意,没劲,枯燥无味。看了此书,于是就有了想用尝试教学法来教学的想法。我国著名语文教学法专家李伯棠教授在《从尝试中来,走自己的路》一文中 指出:“尝试教学法能否移植到语文教学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数学教学可以先练后讲,语文教学又何尝不可呢?由于语文学科涉及的语文知识的范围较广,基本技能训练的项目较多,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就大有用武之地。如词汇教学,词义是难关。课本中出现的新词,可以让学生查字典,但是汉语中有一词多义的现象,有时字典上的解释并不十分贴切,就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理解不准确之处,再由教师讲解。事实上,查字典是尝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又是一次尝试,最后由教师讲解,这就是‘先练后讲’”。李老的这段话,为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尝试教学法奠定了信心,让我找到了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尝试教学法的依据。通过学习了《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进行了有益尝试,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让我领悟到:尝试教学法给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设计尝试题是重要的环节。尝试题能激发学生尝试学习的兴趣,为学生选准学习的突破口,沿着最佳途径楔入知识的内核;能抓住关键,牵动全局,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设计尝试题,必须把握如下“五度”:

一、增加趣度

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进而长知识增能力。因此,教师设计尝试题时,应巧设悬念,创设问题情境,变换尝试题形式,来增加趣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如《赤壁之战》的开头部分写的是战前双方情况,我设计这样一道尝试题:“打仗前,主帅总要对部下将士分析一下形势,如果你是曹操或周瑜,怎样向你的将士们讲?”这个尝试题的提出一下子就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读完一二段后,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当曹操,有的当周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二、选准角度

教师在设计尝试题时应遵循“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教学原则。可以从文章中心、主要人物、课文题目、文章主线、训练重点等中的一点为楔入点,选准角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爬山虎的脚》一课,这是一篇习作例文,主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尝试题是:(1)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的叶子和脚是怎样长的?(2)作者观察事物时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讲台上的这盆花,它有什么特点?(4)你们去观察一种植物,写一篇短文。

三、安排梯度

由于学生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去芜存精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尝试题时,应遵循这一规律定准坡度,注重层次设计。如《凡卡》一文的结尾教学,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尝试题:(1)凡卡在睡梦中看见什么?(读书)(2)凡卡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联系全文思考)(3)这是现实吗?说明了什么?(深层思考,提高认识)

四、难易适度

适当难度的尝试题,才能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太容易了,没有尝试价值;太难了,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上述几个尝试题就是以此来考虑设计的。此外,还要控制最高度。不能超过要求。上例《凡卡》结尾尝试题,就体现了“适度”要求。

五、提高密度

在阅读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要有机组合,互相交错,疏密得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投入。“巴特莱法则”是极有参考价值的,即事物的80%价值集中于20%的组成部分里。根据这一法则,20%的训练内容完全可以包括进80%的学习内容。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不约而同”一词,充分体现了首都人民群众与周总理遗体告别的感人情景。设计尝试题紧扣这一重点词(1)什么叫“不约而同”?(2)课文中写哪些人和他们的哪些表现“不约而同”?(3)为什么会“不约而同”?这样,就抓住了重点词,把课文学习和词句训练揉合在一起。花较少的时间学习训练多项内容,达到提高密度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自己应先具有创新意识,必须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成果,新的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尝试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证明: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模式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良师益友”,它的广泛应用必将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必将为语文教学插上 腾飞的翅膀。

下载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体会[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孔子教学法学习体会

    孔子教学法学习体会 李珂珂 3月29曰,在学校的倡导下,我认真地学习了闫合作老师的孔子教学法。培训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孔子这个伟大教育家的独特教育思想。在此,我从以下几个方......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富源乡中心学校刘传武尝试教学法,是给学生创造一定条件或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学习体会[共五篇]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学习体会最近我校举办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课程的培训,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几......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体会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体会陶剑华一、培训简况经学院和分院安排,本人与本校其他12位教师一同参加了2011年度第二期西安“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培训由教育部新世纪......

    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学习体会

    高校向本科应用型转型的学习体会 经贸系宋秀英 通过学习我系转发的关于应用型本科转型教学、和金陵学院陆小虎博导的新型性高等学校改革的讲座及《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尝试教学法的学习体会(5篇)

    尝试教学法的学习心得 11月23日,我镇召集全镇教师,在中心校听取了进修回音教研员做的关于“尝试教学法”的菜单培训。听了讲座后,我感受很深,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及早出......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范文合集

    《尝试教学法》学习体会 这个学期我学的教育专著是《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以前在一些杂志上看过这个名词,但具体是如何教学的,我却不是很清楚。通过学习,受益匪浅。 这本书......

    李忠忱教学法学习体会

    李忠忱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系列智能学具,以手、眼、脑并用,教、学、玩合一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发展的特殊教学方法体系。李忠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