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复习
1、音乐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矛盾
P5 第一段
参考: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
基本矛盾: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环境)
2、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四点)
P104
3、音乐课程的价值的体现
小本
P2
4、音乐教育的性质
(两个层次)
P4—5 参考:音乐教育从属于美育。
与美育还有自身的特征
美育是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标,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人格包括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
诱发性指人、事、物自身产生的成分,诱发人去说出其美的条件。美育必须要有情感,没有情感的话就称不上美育。
音乐的特征包括:
1、音响艺术
2、时间艺术
3、表演艺术
4、创造艺术
5、和声艺术
6、旋律艺术
5、国民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
(4点)
参考: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引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参与音乐的基本能力,即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继承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以及世界各国优秀音乐文化,使学生逐步了解本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激发爱国热情,接触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文化背景的优秀音乐作品,开阔音乐视野。
4、通过音乐教学,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6、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
(4点)
参考:国民音乐教育是指面向全体国民素质的音乐教育。国民音乐教育的主要教育场地是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在校学生都必须接受国民音乐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专业音乐教育是指专业院校中的音乐教育。
区别:
1、教育对象不同: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全体国民、在学校中是全体学生;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少数音乐人才培养。
2、教育性质与目标不同:国民音乐教育,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公民的音乐审美修养,属于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职业音乐人才。提高音乐技能,是特殊人才的专门教育。国民音乐教育是面向国民的素质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是面向技能性和训练成果。
3、教育手段与方式不同:手段,国民音乐教育的基本手段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对象学习音乐的热情,吸引更多的教育对象参与音乐生活;专业音乐教育,是大量强化的技能训练,并通过淘汰大多数人来选择少数音乐人才。方式,国民音乐教育的主要授课方式是集体授课以及通过集体的音乐活动,专业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采取个人课,一对一或一对少数人的个别授课。
4、评价标准的不同:国民音乐教育,体现在社会对音乐的参与程度,越广、越多、越好;专业音乐教育在于技巧掌握程度,其始终局限在少数人才及其音乐才能方面,通常是通过各种竞赛来实现。
7、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变化
参考: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征,心理变化,特别是初中,中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思想论成熟不成熟,但是论不成熟却又是成熟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处于叛逆期和危险期,在心理上应该对其进行正面的引导。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要注意以下四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度。思维开始发生转变,开始向深层次反方面渗入。
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是会有波动。
3、意志、品质不断得到发展,自觉性也有明显增强。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意志、品质开始形成,世界观也开始形成。家庭、学校的环境对青少年的品质、意志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应给予正面的引导,否则就会产生情绪,情感扭曲的反面效果。
4、个性正在初步形成,单发展史不稳定的,是反复,螺旋式的。个性,在心理学上,个性与人格具有相同的内涵,个性是智慧、德行、气质、技能等个人品性的综合。这个时期,人的气质、性质,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形成当中所以要从正面进行引导。
8、音乐心理能力结构(音乐能力的构成)P49(5方面)
9、常用的音乐教学模式(5点)P106
10、课程音乐标准
参考
1、基本理念 小本 P3
2、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 小本 P25
3、分学段目标 小本 P8
11、美育的概念 回答时要回答定义P6加性质P4(两个层次)
12、审美教育的概念 P36
13、课程总目标(内涵)小本 P6
14、音乐教学领域(音乐教育种类)第七章P115—124
15、音乐教育学的概述 P9—10
16、美育问题的主要观点 美育的定义、性质、特征 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完美的人格,全面发展→(P38 最后一段)
参考: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看:我们接触新事物都是按“从接触到喜爱再到更深入接触„„”这样一个循环来进行的。那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何尝不是这样。音乐也是一种事物,一种能使人产生情绪反应、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的事物。接触多了自然会使人产生情感体验和精神愉悦,从而使人能感受和体会到它内藏的那份美感,并产生兴趣和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又会使人更多更广的地接触音乐从而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周而复始,那么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美和创造美的欲望。但如何使学生步入这个规律发展的轨道呢?首先,应该让学生去接近音乐,接触音乐,致病感受音乐中的美,以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再者,在接触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
17、为什么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说明、举例、方法(课程理念、课程标准)
参考: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我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动力,兴趣能对我们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这种推动不是外部动力在其作用,而主要是人自身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总忍不住想要积极地获得它,探究它,并能创造性的完成这项活动。兴趣具有积极地、肯定的情趣特征,因此兴趣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丰富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2、举例:儿童学习钢琴要怎样调动积极性、要怎样培养及保持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二、兴趣的培养与保持
儿童学习钢琴,如果能每时每刻都自发地保持一种很强烈地兴趣及愿望,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理想的事情往往不是普遍的的情形。在培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过程中,我认为三方面的立足点,即教师、学生及家长是缺一不可的。在整个钢琴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为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而家长作为其纽带,作用也不容忽视;只有将教师、学生、家长三者密切配合、紧密联系,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培养与引导才能成为现实,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儿童的学习兴趣
1、教师的语言
2、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3、丰富多采的示范演奏
4、教材的选择
(二)调动学生自主的积极性,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1、让儿童体验音乐的“喜悦”
2、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带来兴趣
3、巧提趣味话(问)题,激发儿童自主的学习兴趣
4、琴童们互相观摩学习以增进其学习热情
(三)注重家长的“纽带”作用,以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和学习气氛
2、在练琴中要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3、家长不能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
综上所述,在整个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保持、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教师、学生、家长这三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这三方面融洽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当然,上述提到的一些情况是有针对性的,儿童具体的情况问题因人而异,要采用不同的教法“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来适应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让教师、家长共同的耐心启发和正确指导,使儿童能够自然地亲近钢琴从而充满兴趣地演奏钢琴,并在优美的琴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吧!
第二篇:音乐教育与教学法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学生本位原则:学生本位原则就是强调学生是音乐教育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选择的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本位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
音乐本位原则: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本来(原来的、主要的、中心的)位置或其职能位置。
音乐教学过程概述:是音乐教师在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接近、达到目标而精心研制的所可能实施的多种认知、体验、表现、感受等参与活动和大致活动程序安排。音乐教学程序内涵:为了达到音乐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明确教学的顺序及步骤,实施之后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修改,直至获得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和操作程序,使之教学序列化的过程,称之音乐教学程序。
柯尔文手势:用以帮助学生体会音程空间感与调式音级的倾向性,从而掌握音准而创用的一套手势。这种手势包含七种不同的姿势,通过在空间中所处的不同高低位置,各自代表音阶中的一个唱名,显示出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高低关系。
音乐教学评价的定义:是依据一定的音乐教学目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各种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音乐能力发展需要的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校音乐教育目标:是指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领下的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活动的具体行为变化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学校音乐教育是通过学校音乐课程实施为载体。
简答题
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课程性质: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
音乐教学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本位原则、音乐本位原则、情感体验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主动参与原则、协同融合原则、创造发展原则
演唱教学的基本方法:
1、模唱教学法:指教师教唱一句,学生模仿一句,直至学会全曲的方法。
2、试唱教学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识谱学唱歌曲的教学方法。
3、合唱教学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立体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演唱的方法,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是演唱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通常以二部合唱为主。不同的哲学观是如何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音乐教育实践中:
1、政治化的音乐教育--他律论、功能论的哲学观
2、技术化的音乐教育--自律论、审美论的哲学观
3、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美育论的哲学观
4、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实践论的哲学观
5、综合化的音乐教育发展——多种哲学观的综合运用
音乐教学过程环节:起始阶段(导入)、展开阶段(主体过程)、形成阶段(初步呈现教学结果)、结束阶段(结课)
音乐教学评价特点:
1、注重过程评价
2、注重主体参与评价
3、注重多向性、交互性评价
4、注重发展性、动态性评价
音乐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4、情境性评价和非情境性评价相结合
第三篇:学前音乐教育唱歌教学法探究
学前音乐教育唱歌教学法探究
音乐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的艺术,优美的旋律加上富有内涵的歌词,使其成为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最佳载体。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今天,这种艺术形式受到普遍关注和喜爱。如今,通过卡拉OK、网络、电视以及其他媒体的传播,形式多样、内容纷繁的成人歌曲流行于大街小巷。由于学前音乐课还停留在传统教法,忽视孩子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个体体验,使得许多儿童喜欢模仿大人唱一些爱情歌曲,而这些爱情歌曲的歌词不在儿童的理解范围内,使儿童的身心在开始获取知识时受到了不正确的引导。众所周知,学龄前孩子的求知欲正处在旺盛期,他们渴望了解世界、认知世界,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配合有效的教法会激发他们唱儿童歌曲的兴趣,还能从健康的儿歌中获取他们那个年龄段应该得到的知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格品质,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经过深入调研,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儿童身心发育规律,笔者对培养儿童唱儿童歌曲的兴趣,以及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做了一定的探究。
一、教学中要明确学龄前儿童唱歌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德国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倡导原本性音乐教育,他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流露,而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这种本能的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各种适合儿童的方法,启迪和激发孩子唱儿歌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唱歌,学会表现和模仿。同时,学前儿童唱歌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以唱歌为职业的歌手或歌唱家,而是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心健康发展,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让孩子在唱歌中获得身心健康成长的养分就是教学的目标。
二、了解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教学内容
生理方面。4—6岁的学龄前儿童声带单薄、脆弱及气息短浅、音域狭窄,自然音乐为6—8度。
心理方面。4—6岁的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好模仿、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易兴奋、易激动,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切从兴趣出发,极易受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因此,在歌曲的选材上要注意两点。
(一)曲调
不宜唱音域较宽的歌曲,适合的音域为:小班:d1—a1 ;中班:c1—b1 ;大班:c1—c2学前儿童歌曲的速度一般为中速,大班可以偏快或偏慢的中速,不宜快速和慢速,快速歌曲容易不清楚,慢速的幼儿气息短浅,歌曲拍子唱不满,影响演唱的效果。在节拍方面,初期多选用2/4拍、4/4拍的歌曲,以后逐渐增加3/4拍、3/8拍的歌曲。
(二)歌词
歌词的内容应该健康活泼、生动有趣,使孩子能够理解和消化。歌词要有重复和发展余地,便于儿童记忆和掌握。可以多选用第一人称的歌曲,这类歌词会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能真实地表达情感。歌曲内容最好挑选动植物、自然现象、节日以及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的,这样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产生愉悦感。
三、根据学前儿童的身心条件和理解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故事、儿歌渗透教学法
故事对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对故事的兴趣,将一些情节性较强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他们听,以增强他们对歌词的记忆与理解,从而对歌曲产生兴趣。比如,在教唱《两只老虎》这首儿歌前,教师要用儿童化语气做新课导言,如“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好不好啊”,这样引起儿童的兴趣后,就把自编的“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的老虎的故事,生动地讲给他们听。故事讲完,还要提问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帮助儿童记歌词。随后,教师再用贴近儿童的声音和表演,把歌曲范唱下来(范唱演示法)。这样,就激发了儿童想学会唱这首歌的兴趣。又如《我有一双小小手》这首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歌词浅显易懂,贴近生活,教师的双手就是教具。教师可先编一个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小故事,引起儿童的注意,再根据歌曲的节拍,让他们举起双手,按照歌曲节奏教他们念歌词。在这种动作表现与语言结合的形式中,儿童不仅迅速记住了歌词,理解歌词内容,还懂得了歌曲的思想内涵。这种形象直观的教法,可使儿童能够很快学会歌曲,并且懂得儿歌所要传达的道理。
(二)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也是适宜他们身心发育的学习方式。在教儿童唱歌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游戏这种儿童喜欢的形式传授歌曲。例如《丢手绢》,本身就是一首游戏歌。在教这首歌时,教师可以让儿童围成圈,然后播放这首歌,教师跟儿童一起玩游戏。在儿童边听音乐(聆听法)边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很快熟悉歌词和旋律。然后,教师再让儿童脱离游戏,教他们唱歌。这样,这首歌很容易就学会了。又如《找朋友》《公鸡喔喔叫》《种太阳》等儿歌,教师都可以编成游戏,让小朋友边唱边做游戏,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唱歌。这样就避免了反复演唱带来的单
一、乏 味,使儿童喜欢唱歌。
(三)“动”“静”结合法(主要针对向音乐特长发展的儿童)
这里的“动”“静”是针对声音而言,“动”是指发音,“静”则是指不发音。学龄前儿童声带稚嫩,练唱时间不宜过长。在发声练习后,教师可带小班儿童做一些简单的小游戏,游戏之后再进入唱歌环节,他们唱歌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对于一些有声乐特长或大班的儿童(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过程)在发声练习之后,可以加入练耳内容。这样既能使儿童的声带得到休息,又能使他们逐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笔者的跟踪调查,使用这种方法教学和训练,一年后儿童的音乐综合素质会有很大提高,85%的儿童都能对音准和节奏有很强的听辨能力,能听辨三、四、五度自然音程,能较准确听辨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及4分、8分附点音符简单节奏型这种“动”“静”结合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组织教学、唱歌基本技能训练、复习旧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总结和布置作业的教学过程,在注重保护幼儿身心健康的同时,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由于他们的特性,任何一堂课都不能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在学前儿童唱歌教学中,除笔者以上所述,还有图谱教学法、动作表演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是孤立的,要多种方法交融并用。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教学,更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儿童多种感官参与,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学龄前儿童唱歌教学中,由于长期忽视儿童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体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他们被动学习,没有学习兴趣。如要想要通过唱歌课培养儿童的模仿力、想象力、节奏感等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实践和探索。学前儿童唱歌课教法,是一个值得幼儿教师以及从事学前儿童声乐教学的教师研究的课题。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除选择运用适当方法并根据实际调整教学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多媒体光盘)相结合,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的适合儿童的教学方法,完成他们成长初始的教育任务。
第四篇: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育的启发
奥尔夫教学法对音乐教育的启发
作者:吕 春 艳 单位:龙口小学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赋予音乐教育反传统的教育体系,强调以育人为前提,一切的教育方法手段都为人服务,提供其从个体到群体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推翻了我们以往的旧教育传统——‘师一句句教,生一句句学’的模式。而这也恰恰符合我们国家出台的《新标准课程改革》的内容,教师将主动权交予学生,按照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奉行启发诱导的作用,来贯彻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奥尔夫 教学法 音乐 传统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没有一种教学法可以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也没有任何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所有的盒子。教育是一门没有终结的领域,音乐教育更是没有源头的乐趣所在···
经过几周的培训,也源于之前对奥尔夫的不间断学习,更加肯定了奥尔夫教学法以及一些国外的教学法同样适合我们国人去学习、探索、研究和创新!
“音乐没有国界”,音乐教法也同样没有界限。因此,不论在国外还是我们国内,在聆听旋律、欣赏乐曲、学唱歌曲时,风格类型会有所差异,但学习的方式方法却是异曲同工的。我们学习外国人几千年前就在学习的教学法,看上去是很滞后,可现实却是我们在进步,当下这个拼教育的时代,我们就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些优秀、经典的教育理念吸收消化,最终运用并传承给我们的后代供其参考借鉴。继而,会形成一套适合我们国人的教育理念。然后将其发扬光大,振兴我们的中华民族、传承我们的音乐文化!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个性”在奥尔夫教育理念中是很重要的部分。奥尔夫教学法赋予音乐教育反传统的教育体系,强调以育人为前提,一切的教育方法手段都为人服务,提供其从个体到群体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推翻了我们以往的旧教育传统——‘师一句句教,生一句句学’的模式。而这也恰恰符合我们国家出台的《新标准课程改革》的内容,教师将主动权交予学生,按照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原则,奉行启发诱导的作用,来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如此一来,教师的教会变的轻松有序、学生的学更是愉悦自如,这不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么。当然,要达到上述的目标效果。不是要求学生怎样怎样,而是教师要满足具备诸多的要求···
“假如你有一碗水,那么,你能给学生的最多也是一碗水;但如你有一桶水,那么,你就可以给学生一桶水。”可是如今的
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学生一桶水就够了么?!当然,远远不够。那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成为一条源源不断的小溪,对,是小溪!虽然没有江河湖海的波澜壮阔,可却能源源不断的给予学生所需···
作为一名真正的音乐教师,不是掌握基本的教育理念、基础的音乐知识技能就合格了。音乐课的教授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课程,它可能会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想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音乐教师,就要做到以下要求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了。首先,要具备高层次的音乐素养。在你的脑中必须储存大量的音乐旋律、素材和作品,这样你才能信口拈来、出口成曲。当然,对你要讲授的音乐旋律内容更是应该滚瓜烂熟于口。如此,在整堂音乐课中,才能要求旋律一直贯穿始终,学生才会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沉浸在旋律的海洋中,享受并喜爱音乐课堂;其次,要具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在平时的学习、培训中获得一些独特新颖的教学方法,使你的课堂形式多样。例如,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互动、旋律线、等等一些节奏游戏。都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律动中学会沟通、交往、合作等综合能力;三次,具备宽广的视野和眼见。奥尔夫的理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精灵,那么,教授这些精灵群,你也必须要有成为精灵首领的本事。需有博览群书、广阅风貌的视野、也具备独到的真知灼见。这样,面对灵活多样的思想时,以你独有的见解来引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多变的灵
魂在共通的旋律熏陶下抵达理想的彼岸!再次,具备时常反思检验的毅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实践、反思、总结,才能进步。在一次次的失败、成功当中去总结经验,摒弃一些错误的教法手段,将正确有利的坚持沿用。这样在往后的教学当中我们坚持不断地反思,将那些优秀的方法提炼出来,系统的整理成每堂课的资源。我们的课堂就会变成十分有效的40分钟。最后,具备勇于尝试的精神。学习就是不断尝试的过程,只要你勇敢去做就有机会成功,但是不做成功的几率是零。有人说只要你去尝试,那就成功了一半,是的,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他是成功的妈!所以,我相信只要你坚持,胜利就会属于你!
音乐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对音乐的热爱,是人文的进步,是审美的阶梯。我们从音乐中体会人生,用旋律来抒发情感。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以乐曲来贯穿课堂,将旋律串联情感,用音乐去打动世界!
参考文献:
【1】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李坦娜编 【2】 准格尔旗教育教学常规手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刘少先编
第五篇: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适合儿童的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是指质朴的、简单的、单纯的、最自然的、清澈的,但同时也是能够诉诸心灵、反映内心的,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形式,就像不施脂粉的自然风貌一样。
首先,音乐源于生活,它产生于人民大众,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表现的是人们内心的情感,是感情交流的媒介。
其次,原本性音乐从音乐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大型的形式,也没有繁复的结构,只是提取有关节奏、音响和旋律等基本的音乐素材。
奥尔夫教学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音乐是结合动作、舞蹈、语言的有机整体;这恰恰又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源于生命开端的,是接近土壤的,是心灵最自然的表露。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教育体系不是固定的、封闭的“条条框框”,它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前进。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歌、曲艺、戏剧、民间传说等艺术形式五彩缤纷,还有古诗、童谣、儿歌、寓言、童话,更是浩如烟海。之所以它们能广泛流传,是因为它们源于人类自发的需要,是通俗易懂的。只要我们
北京睿卡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去融合、创新、开拓,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之树也将盛开出奇葩。
5、源于天性
音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能,音乐是人人需要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在挖掘人人都有的音乐潜能,是在开发和培养、发展这个天性,使幼儿健康成长,去感受和体验音乐语言、节奏、韵律。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幼儿个性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和学习的主动性。
1、强调音乐与内心的交流
2、注重学习过程
3、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在人的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性
4、强调创新应用
北京睿卡音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