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何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
浅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何渗透在教育教学之中
赤溪小学:
钟建华
养成教育是为了促使少年儿童增长知识,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初步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为习惯是靠长期培养和训练养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养成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促使他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日常行为习惯既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对社会生活质量起着保证和增强的作用。
养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一致。养成教育的内容涉及德、智、体、美等各方面,不仅表现为对少年儿童的行为具有约束性,使学生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更是少年儿童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圆满人生的必修课程。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育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渗透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以身作则,为养成教育做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小学阶段是个体学习的启蒙阶段,成长的初级阶段,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没有稳定的模式,好奇心、模仿能力极强,因而极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一旦外界影响产生作用,就形成了较稳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因此,老师的表率必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两年前,我接到一个卫生习惯极差的班级,大部分学生随手扔纸屑,纸屑教室里到处可见,即使有人往垃圾桶里扔,也是一半里一半外。我严厉批评、惩罚后,也就只能改变几天状况,而后又重犯。因为学生在意识上还没有得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班队课组织学生讨论:“假如学校是我家”。通过讨论辨析,学生意识上都得到改变,但难以行动起来。于是,我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平时我走进教室,一旦发现有纸屑,就随手拣起来,扔进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学生的卫生习惯在静观默察中,在不断模仿中逐渐形成。记得一次早读课,我走进教室发现有纸屑,当我俯下身子拣纸屑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的目光都投向我。此时有位学生红着脸走到我面前,低着头说:“对不起,老师!让自己来拣。”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起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各学科教学,进行系统教育
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做到 “在全面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小学语文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例如,我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在总结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读最后一自然段:“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永远谦虚。这就是这个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学生在反复读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在教学类似的课文时多让学生去感悟、体会,逐渐养成“谦虚做人,平等待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平时有些学生总会忘记戴红领巾,老师的批评,评比的扣分,还是无济于事。针对这一情况,在班队课上,我讲述了红领巾的来历和佩带红领巾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白少先队员为什么要戴红领巾和怎样带红领巾?最后利用黑板的一角,写上:“我是一名少先队员,红领巾是我们的标志。”让学生反复读,还要求每生每天早上走进教室读一遍。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忘记戴红领巾的现象。《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本教材,里面有许多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如《做绿色小主人》、《尊敬师长》和《诚实守信》等,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收到较好的成效。
三、开展活动,强化养成教育
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必然要延伸到课外,实践到家庭,检验到社会。行为教育本身有着深刻的实践性,这个结合点就是“活动”。在这方面,我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要设计和提出学生喜欢的活动。例如,我发现学生吃零食很厉害,便提出开展小储蓄活动,学生一听很乐意接受,参与积极性很高。每组选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储蓄员,制作一个小储蓄箱,每天为自己的小组收集要储蓄的钱,并且登记好各个人的储额,当天把储蓄的钱交到老师处保管。每星期累计汇报一次,期末返还学生。班上开展这项活动以来,学生几乎没有吃零食,这样学生逐渐养成“不吃零食”的好习惯。又如,小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利用班队课通过学生提议,老师完善,制订了“天天行为规范”,同时开展“给自己打分”活动。每天学生按“天天行为规范”给贴在教室墙上的“给自己打分”表打分。一周小结一次,进行奖惩,并作为“评三好、评积极”的重要依据。通过此项活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提高了。每位学生都养成了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是拓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家庭实践的生活。例如,教学“学会商量”的口语交际课时。课前布置学生走进社会、家里实践,遇到一些事情应该怎样商量?怎样处理?课堂上要求学生汇报在社会和家里的商量处事的经历。让学生从实践走向课堂,充分认识到“学会商量”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从而养成了“遇事商量”的良好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经说过:“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格;播种人格,收获命运。”
2008年4月20日
第二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是个庞大的体系,像大树一样根、干、枝、叶。它可以是学习上的习惯,也可以是健康上的习惯、消费上的习惯、与人相处的习惯等。这么多习惯在培养的时候要统筹安排,分清主次,明确先后,有步骤地去培养。开始时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渐进到突变,要宁少勿多、宁易勿难。对旧习惯的克服,要放在有了毅力以后再进行,要先培养好习惯,在好习惯的培养中,人的毅力会慢慢增强,当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有了力量去对付那些坏习惯。如果一开始就去碰
那些坏习惯的话,容易受到阻力,挫伤人们对习惯培养的信心。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关键在前一月,重在持之以恒。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一个新习惯的形成,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它要顽抗,要垂死挣扎。另外,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要求强化它。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实际上,这是一句名言。这是著名教育
家曼恩说的。他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绳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为了养成好习惯,我每做一次,就对自己说:“缠上一股,又缠上一股!”。从这个意义上讲,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做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
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可想而知,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月活动,同时学校以“靠右走”为教育契机,从做好在教室里、走廊上“一停二静三慢走”等简单的小事开始,让学生在语言行为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文明礼仪带给生活、学习的宁静、整洁、和谐及有序的美,从而使同学们真正增长礼仪知识,提高文明意识,不仅在校园内形成知礼仪、讲文明的浓厚氛围,而且把文明礼仪、遵守公德的好习惯带回家庭,带到社区,带向社会!
第三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30条
(一)教师行为习惯
1、将课堂还给学生的习惯
2、锤炼课堂语言,丰富课堂表情,注重仪表的习惯
3、时常微笑,不将不良情绪带进课堂的习惯
4、经常反思教学效果的习惯
5、对每一名学生都一视同仁的习惯
6、欣赏学生,主动了解学生,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的习惯
7、定期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时先说学生优点的习惯
8、不断学习,提高个人素养的习惯
9、换位思考,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习惯
10、心态积极,培养个人兴趣爱好的习惯
(二)学生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1、提前预习的习惯
2、课前安静坐好,小憩收心,准备上课的习惯
3、课上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做好笔记的习惯
4、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敢于提出问题的习惯
5、讲究效率,当日之事当日毕的习惯
6、及时整理学习用品、学习资料的习惯
7、认真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8、自我反思,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的习惯
9、规范答题,考试绝不作弊的习惯
10、课外阅读,写日记的习惯
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2、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习惯
3、尊敬他人,不嘲笑别人的习惯
4.按时作息,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主动帮助别人的习惯
6、珍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7、遵守秩序,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的习惯
8、勤于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9、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
10、注重个人卫生,穿着打扮符合学生身份的习惯
第四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孩子们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通过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文明习惯”活动,于细微处,从点滴中关注孩子生活的细节;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以身示范,与孩子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优化言行,美化举止,与孩子携起手来,一一落实以下目标:
一声问候:见到老师和同学先问好;
两个轻声: 进入楼道和教室要轻声说话轻声走路;
三处整洁:个人卫生整洁、教室卫生整洁、环境卫生整洁;
八个自觉文明习惯: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追逐打闹、不高声喧哗、不吃零食、不损坏公物、不进网吧。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命运。家长朋友们,孩子对于您的家庭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希望和梦想,因此,让我们一起努力,共筑孩子成长的文明“长城”。
第五篇: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
(宝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董萌萌)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另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园工作的根本需要。因此,在幼儿园实施养成教育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幼儿的养成教育,已日益成为一种共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较差、不懂文明礼貌、任性、怕苦等问题。从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幼儿园孩子大都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小班年龄幼儿尚未形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情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渠道。幼儿在日常生活、交往、游戏、劳动等活动中,进行着与人交往方面的技能、习惯的训练,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生活中不断地联系、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二)重视幼儿园环境熏陶,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感染。幼儿的习惯养成与成人、同伴、群体、家园教育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如整洁、干净的活动室,独立进餐的环境,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从中模仿成人及同伴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是使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1.争取家长配合,改变幼儿的不良习惯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人的宠爱,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致使一些幼儿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这就需要教师本着对工作负责和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在一日活动中给以纠正。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后,要给他们讲道理,以理服人。由于幼儿自制能力差,自我评价能力弱,改正缺点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尽量做到有耐心,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不急于求成,只要坚持下去,自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幼儿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学会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领,不知道您能不能说出?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的原则 鼓励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家长推荐好的书刊、杂志,并定期组织家长来谈谈自己的育儿经验,反馈阅读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用心地向书本学习,用心地向他人学习,用心地向孩子学习,用心地进行教育反思。“学、思、行”三者相结合,探索育儿规律,成为教育孩子的行家里手。积极引导家长在家中统一家庭成员间的认识,统一教育方法,在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严格要求,反复强调,各种规则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补充,使幼儿能够坚定不移地朝目标去努力。如:小班的文浩小朋友对进餐不感兴趣,胃口不好食欲差,进餐时注意力分散,常常将饭菜含在嘴里或吐在碗内。经过幼儿园的教育,孩子在进餐习惯和进餐时间上都有了进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们及时与家长联系,希望家长配合并能和幼儿园一样地要求孩子,不无故迁就,在家中坚持让孩子独立进餐坚决不喂,而对孩子进餐时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渐渐地孩子在家和在园一个样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在逐步改变,他们不仅增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4.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一个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主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特别是对记忆能力、控制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原处的习惯,家长就要有意识地督促孩子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而且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
总之,幼儿行为形成的渐进性、反复性决定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时时做个有心人,从各个环节入手,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家园密切配合,拧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影响,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