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讲解(精选)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成为支撑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项目教学的这些典型特征要求教师熟悉职业实践、具有跨学科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具有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学习理论;情境;工作任务
1986年,杜威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在其所创设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采用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法,其后由杜威的学生们对设计教学法进行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设计教学法主要包括:“必须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实际的问题;必须是有日的有意义的单元活动;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和实行;包括—种有始有终、可以增长经验的活动,使学习通过没计获得主要的发展和良好的成长。”①设计教学法强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学习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许多关于项目教学的研究都把杜威及其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作为项目教学的起源。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项目教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本身是以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为目的的任务。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要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
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持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而不是从结论开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学习,提倡学中做与做中学,而不是知识的套用,强调以任务为驱动并注意任务的整体性。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
项目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项目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强调活动建构性,强调应在合作中学习;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杜威针对“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提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一是以经验为中心。杜威认为:“知识不是由读书或人解惑而得来的结论”、“一切知识来自于经验。”他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传递经验的方式。”他认为“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不论对学习者个人来说,还是对社会来说,教育都必须以经验为基础——这些经验往往是一些个人的实际的生活经验。”二是以儿童为中心。实用主义反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做法,主张教育应以儿童(或者一说受教育者)为起点。三是以活动为中心。杜威认为,崇尚书本的弊端是没有给儿童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只提供了被动学习的条件。他提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由此,杜威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五个要素;设置疑难情境,使儿童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让儿童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动每个步骤所含的结果;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反证假设,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方法是否有效。这五个要素的实质是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②
项目教学是以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让学生利用各种校内外的资源及自身的经验,采取“做中学”的方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与技能。项目教学强调现实、强调活动,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一致的。
(三)情境学习理论
情景学习理论有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和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两个流派。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个体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建构的,而不是被客观定义或主观创造的。基于这种知识观,学习是不能跨越情境边界的,学习在本质上是情境性的,情境决定了学习内容与性质。按照这种学习观,建构知识与理解的关键是参与实践。而项目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工作世界的实践任务,学生是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
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夫在对手工业学徒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了在学习过程中默会知识对新手的重要性,提出了情境学习的观点,认为:“学习是情境性活动,没有一种活动不是情境性的”,“学习是整体的不可分的社会实践,是现实世界创造性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整的一部分。”进而提出:“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③按照莱夫和温格尔的界定,实践共同体意味着参与一种活动体系,参与者共同分享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的理解,以及这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共同体意味着什么。1998年温格尔在其著作《实践共同体:学习、意义和身份》中进一步对实践共同体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他认为“实践共同体包括了一系列个体共享的、相互明确的实践和信念以及对长时间追求共同利益的理解,实践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是要与社会联系——要通过共同体的参与在社会中给学习者一个合法的角色(活动中具有真实意义的身份)或真实任务。“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一个整体概念,边缘性.意味着多元化、多样性,或多或少地参与其中,以及在实践共同体中,参与的过程中所包括的一些方法。④莱夫提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目的是试图以一种新的视野来审视学习。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中去,学习者沿着旁观者、参与者到成熟实践的示范者的轨迹前进——即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逐步到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从新手逐步到专家。
人类学家认为,“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本身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理解学习的方式,或者说,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就是学习。强调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项目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通过多元方式参与工作过程,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与师傅、同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从新手成长为专家,这与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是一致的。
二、项目教学的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
(一)项目教学的构成要素
项目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
1.内容
项目教学是以真实的工作世界为基础挖掘课程资源,其主要内容来自于真实的工作情景中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中建构课程内容。内容应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如购材料,具体加工材料),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
2.活动
项目教学的活动主要指学生采用一定的劳动工具和工作方法解决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所采取的探究行动。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不是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着重于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活动有如下特点:一是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完成的任务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技术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二是活动具有建构性。在项目教学中,活动给学生提供发挥自身潜力的空间,学生在经历中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并建构自身的知识。
第二篇:拓展训练项目讲解及对助教的要求
拓展训练项目讲解及对助教的要求
一、开营:
1、在学员列队入场时,要求所有工作人员以标准站姿于门侧面迎宾,要求面带笑容,不得说话、嬉笑打闹。标准站姿:双脚与肩同宽跨立,两手背后或自然下垂。
2、助教在收集学员资料时,要求:1)查看资料中有无高血压、心脏病及其他重大病史:2)看学员中是否有过生日的,如有可安排小惊喜。
3、在主训师做安全讲解时,助教跨立于主训师两侧,随时配合主训师的要求。
4、带队人员不得对参训人员介绍拓展训练项目,可组织唱歌、小游戏等;下车后按要求组织参训人员列队入场。
二、项目: 一)、高空段桥:
1、项目讲解:
所有学员穿好保险衣后依次从A端爬上全高10米桥高8.0米的断桥,从宽1.2米的断桥上跳过去再跳回来,从A端安全回到地面完成完整科目,时间最短者完成的最优秀。
2、要求:1)在地面画1.2米的距离让所有未上高空的学员练习,以消除恐惧心理;2)队员上高空前身体下伏,双手放于双膝上,其他队员手齐拍其背喊队呼为其加油;3)项目做完后组织所有队员喊队呼。
二)、过电网:
1.项目讲解:
我们的小分队来到一片两边都是悬崖的电网前,要求小分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在40分钟内安全通过。在过电网时,1)队员的任何部位不得触网,触网即判阵亡,全队有三人阵亡重新来过:2)用过的网洞不得在再用;3)悬崖为:拉电网两杆外,走出封锁区掉进悬崖者视为牺牲,牺牲者不得参加活动,不得讲话。2.对助教要求:
1)人数在12人以下,时间为30分钟;人数为12人以上;时间为40分钟:2)判定要严格,越严越有效果:3)结束后首先要通报时间,祝贺其成功;4)项目完后组织喊队呼,唱队歌。三)大脚霸:
1、项目讲解:
目前我们要做的项目是大脚霸,要求所有队员站在板上走到前方目标处再绕回来,时间是20分钟。在行进时,1)上去途中可以讲话,绕过障碍物后不得出声;2)如有队员违规必须转身行走。
2、对助教要求:
1)结束后要通报时间,祝贺其成功;2)项目完成前后组织喊队呼,唱队歌。四)信任背摔:
1、项目讲解:
小组队员依次走上高1.5米的背摔台,在双手固定后背对下方笔直倒下,下方队员做保护,上方队员在在摔下前高喊:“准备好了吗?”下方所有队员齐声回答:“请相信我们!”上方队员继续问“我来啦!” 下方所有队员齐声回答:“来吧!”
2、对助教要求:
1)队员手内侧翻举,绳子绑住,以防意外;2)下方保护队员要脚相对,膝相顶,双手平举,肩膀搭齐,五指并拢,拇指朝下,形成保护;3)做背摔的队员所有硬物去掉;4)队员摔下后双手扶其肩,慢慢放下,不得扔下。5)项目完成前后组织喊队呼,唱队歌。五)绝壁求生:
1、项目讲解:
所有队员来到一面高5.0米的绝壁面前,40分钟后敌兵就要来到,所有队员要在40分钟内翻越绝壁方可逃生。所有队的队长、副队长及安全员组成一个临时指挥所,组织所有人通过。
2、对助教要求:)底座注意事项:A、搭人墙的人头颈背、脊椎、腰及两侧绝对不能踩,大腿跟部、肩可踩:B、搭人墙的队员一排靠墙,另外一排用肩顶住其胸口,双手环抱腰,钻入底座怀里,做好保护:3)一旦上方队员脚离开肩膀,所有人迅速闪开,以防上空人员坠落砸伤。
2)绝壁的人:A、手伸入扁带,双手握绳,虎口握住,抓稳后才可上:B、脚底板用力蹬墙面:C、双脚落地后才可松开扁带绳。
3)上面拉的人:A、接口处正反手握,往上拉人;B、下面的伙伴抓好后,得到下端队友肯定答复后才可向上拉;C、如下侧伙伴面朝外,则不能拉。4)注意事项:A、三个月内腹部开过刀的人,不适宜做此项目;B、一百天之内身体发生骨折的,不适宜做此项目;C、有严重腰椎盘突出的,不适宜做此项目;D、所有队员将身上硬物放入储物箱:E、将衣服别入腰带内,系紧腰带以免走光。
六)、无敌风火轮:
1、项目讲解:
各队所有队员利用已准备好的报纸、剪刀和胶带将报纸连接成一个环状,所有队员站在环中脚踩报纸、头顶报纸并前行至预定目标,先到达队即为胜队,准备时间为20分钟。
2、对助教要求:
1)提前准备好报纸、剪刀、胶带;2)提前联系好打开网球厂大门;3)监督学员脚不走出报纸,行进途中不得恶意破坏对方报纸;4)注意摔倒队员安全;5)将材料携带身上备用。
三、闭营:
1、主训师点评时,助教侧立于两侧,配合主训师;
2、主训师领舞时,助教跟舞;
3、闭营后学员离开时,工作人员侧立于门两侧送宾,并发放拓展手册。
第三篇: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再强调技术本身的能力,而是以课程为主的整合能力。这里主要分析一些重点要素,按照系统观点,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实施、信息化教学评价等层面。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面向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专业能力之一。可以说没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就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而活动的参与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因此教师要能够收集、甄别、整合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即要能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呈现情境,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应用情境、直观情境、虚拟情境、思维情境、合作情境、创作情境以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及潜能,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挑战,将现实、情境和心理要素融合在一起,进而投入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解决复杂的问题。
有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活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包括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成果的展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扬学生的首创精神,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即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现自我反馈,即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参与,因此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成为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教师要能在短时间内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知识特征高效地收集与之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对与学科知识关联较紧密的信息保持很强的敏感度;能娴熟地运用网络搜索、在线交流、扫描和打印等方法获取信息。教师要能对获取的信息按学科教学和课程整合的需要分门别类地加以归纳分析、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这里面就存在着判断什么资源好、什么资源有效的问题,在信息时代这种选择与决策能力,像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尤为重要。教师要具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来甄别、选择资源来支持教与学的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在信息时代,教学是教师促进学习者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在充分满足学习者个性需要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全面的调控,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习者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调控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教师在集体中要对每个个体进行调控,许多时候对个体的调控要借助于媒体和相关技术。
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正确导航,教师要向学习者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要求教师的调控从宏观纵深到微观。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多的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检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另一方面也使教师面临了更多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即时性、可控制性,结合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资源和技术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具有多种支持学习的工具作用(比如效能工具、认知工具、环境工具等等),围绕高阶学习的特性,产生积极的支持力。因此教师要有能力利用技术组织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实践体验,指导学生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习者掌握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三、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信息化教学实施准备、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和信息化教学实施结束后等不同的环节,将教学评价与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发挥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根据实际评价的需要,合理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评价活动的能力,包括掌握常见数据处理软件等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评价的能力,包括评价的规划、实施、计分、结果的解释,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判断学生在学习、交流和实践活动中使用技术资源的有效性,并能将评价结果用于反思实践以提高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些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能力(设计本身的科学性),另外还包括信息化教学实施的评价能力(即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反思能力),这两个侧面都要统一到教学实施过程中来进行。通过对教学诸要素、诸环节的再认识、再研究、再整合,实现思维的再活化,再碰撞。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后,教学实施能力较强的教师会对自己已经上过的课的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篇:教师教学常规及要求
白水江初中教师教学常规及要求
(试行稿)
一、计划总结
1、认真学习所任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2、系统钻研全册教材,明确编排特点,整体联系;确定重点训练项目;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3、客观地分析、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增强计划的针对性。
4、学期教学计划有学生基本情况和教材整体分析,有全册教学目的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有全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有教学进度。
5、各项活动结束和学期末要按要求撰写总结并及时上交相关部门。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学校备课本着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二次备课,教后反思”的备课思路,本学期可以使用电子备课模式,教师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功能,但绝不可以直接转载网上教案和资源,成为个人的备课。每节课必须要有纸介教案。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2、考虑教具和学具的选择和应用,以什么为主及其使用时间、使用方法和发挥的作用。提高师生制作教具和学具,力求恰当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统一备课格式要求
(1)单元备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格式:
单元教材分析(地位作用、编排特点等)——单元教学目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分列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分配(2)课时备课
①多课时备课(适用于由2个以上课时完成语文、音乐、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学科)
总: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时数
分(即每课时):第×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②单课备课
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③特殊课型备课格式
A、语文作文指导课
作文内容——作文要求——指导重点——指导难点——指导准备——指导过程
B、语文作文评讲课
作文概况——作文优点——作文缺点——评讲重点
C、新授课
课型——教学内容——教材简析(含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
D、练习课
格式同新授课,教学过程中包含基本训练、练习指导、深化练习三个环节。
E、复习课
格式同授课,教学过程包含基本训练,复习指导,综合练习三个环节
F、体育课备课按专用教案格式要求备课
④综合实践活动课备课
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交流评估——活动
反思
4、同年级同学科要求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5、实行超周备课制度,语文、数学、英语超半周备课,其它学科超一周备课。
6、每篇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要备有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
7、备课要坚持“十字决”:阅读(通览教材、把握内容)→ 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所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容内在联系)→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切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教法(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生,组织教学结构)。
8、改变课前准备目中无人的状态。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态,教师一切行为者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教师备课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鼓励教师在教案中增加“学情分析”。
9、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经验。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经验(或优秀教案)应取“联”、“析”、“化”的态度,即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可照搬照抄。对自己过去的同课教案,可以作为参考,要结合不同的班级实际上及教改要求,做到“教老课、有创意”,切不可 “陈案再现”。
10、为杜绝“个人备课,资源共享”的表面文章,提升备课质量,对集体备课做以下要求:
(1)定时定点。(会上讨论决定)
(2)确立主讲人。按备课分工轮流主讲,教研组长带领组员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大家畅所欲言,特别提倡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观点。
(3)保证提前备课。各主备老师必须根据教学计划提前一周将所主备内容在备课组交流、讨论,以保证有充足时间内化修缮,进行个性化修改和反思。备课组长认真把关,如实记载,不得有延误备课的情况发生。
(4)做实“个性化修改”。各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特点进行修改与反思。这种个性化的修改与反思,主要包括教学环节的再设计,教学过程的再评析,教学效果的再反思。在个性修改中,倡导注重创新,注重实用,注重个性,并在教案上得以显现。
(5)留有资料。教研组长要确定专人将集体备课时各人的发言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三、上课
(一)上课前
1、设计好有质量的教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2、上课必须提前2分钟到教室候课,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及精神面貌;进专用教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上课的学生,由任课老师负责,在上课铃声响前到达专用教室。
(二)上课时
1、按课表上课,按时均衡地完成任务。未经教导处允计不得随意换课、让课、停课;不得迟到或中途退出课堂;下课不得延堂。
2、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常用的教具、小黑板、卡片、资料等必须在走进教室前准备好。学生所需学具必须提前一天交待。
3、要坚持用普通话,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抑扬顿锉,符合中学生的特点,切忌使用口头禅、带尾话。
4、坚持文明教学。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上课的基本权利,不在课堂上大发雷霆,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打断学生的讲话,不拍打讲桌,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学生
5、教态和蔼可亲,教风严谨扎实,精神饱满,衣着整洁,不准坐着讲课;学生做作业或读书时,要巡回指导和检查。
6、注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上课可以使用教鞭,板书工整,设计合理,字迹大小适宜;不准写草字或繁体字、自创简体字;不用手掌擦黑板。
7、课堂教学中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提倡整合、强调体验、关注合作、尊重差异、倡导开放、深究取舍,把时间花在刀刃上,突出“实”和“活”。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反思、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我校引导主动学习实验倡导的五大教学观:(1)放手,给予学生主动学习机会;(2)疏导,培养学生乐学的情感;(3)授法,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钥匙;(4)鼓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5)减负,拓展学生的创新天地。
8、教师上课时不接(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中途不离开教室,无特殊情况不坐着授课。不提前下课,不拖课影响学生休息及下堂课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留有充足的作业时间,切实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9、进一步调整课堂教学的评价导向。课堂教学的评价应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但必须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即是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10、体育课、实验课、微机课,学生应列队上下楼。
11、体育课、实验课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留意对有关器材的检查
和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12、随时向同行和家长开放课堂。
(三)上课后
1、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反思教案,写好教学后记(反思)。教学后记(反思)一定要及时写,教学反思主要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失误、深刻的感受、得意的做法、宝贵的经验,学生学习中的亮点、困惑,教学时的“灵机一动 ”、新的教学火花……要抓住某一点具体地记录,做一些实在地分析、反思。数量按照教案总数的百分比来衡量。教龄l—3年的教师反思应达80%以上,30周岁以下教师应达60%,50周岁以下的教师应达30%,其余的教师一学期至少30篇。教导处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指导学困生作业,优先批改,及时反馈,加强作业习惯的指导和养成。
3、扎实做好培优扶差工作。关爱后进生(特殊学生),提倡每天送给后进生“三个一”:送一个微笑,给一次鼓励,进行一次交谈。进行后进生转化有效途径研讨,建立后进生档案,汇聚教研组集体力量,研究本年级后进生特点,针对学科教学质量目标,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补差方案,力争不产生新的后进生,转化已有的后进生。
四、听课
1、每位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级各类听课、评课活动。
2、听课要有计划,各教研组、备课组在开学初要作好全学期听课安排。
3、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或了解情况、或研究教法、或总结经验、或解决问题、或拜师学习、或共同探讨、不能盲目的、应付式地听课。
4、听课要作好准备,熟悉新课标和教材,做好“假如我教这一课”的设想。
5、每学期,校级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中层领导和教研组长不少于40节;教师听课:教龄1-2年不少于40节,3-5年不少于30节,5-8年不少于20节,8年以上不少于15节。
6、听课要认真,要专心,仔细观察学生动态,做好听课笔记。记录内容为:教学思路、方法,如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及学生课堂上活动情况,不能单记板书。听课不迟到,若几人一起听课,不得在课堂上随便讨论。
7、听课以后要同授课者交换意见。可在听课后立即进行,也可以听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讨论。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后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评课或总结,每位老师要写好评课意见。教研组长做好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检查(备案、存档)。
8、交换意见或评课必须一分为二,必须保持平等态度,要中肯地提出有价值的意见供参考,评课要着重分析教学目的是否明确,落实如何,教材处理是否正确,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师生交流是否得当。
9、听课后至少要写出听课随想三条,对每节课进行评价。(以听课记录记载、教研组评课总结材料为准)
五、作业
l、作业布臵要精选,不布臵重复性作业,不布臵超标的作业,废除“题海战术”,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布臵作业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2、作业目的明确,突出重点,照顾一般,与教学进度同步,作业设计分量适当,难度适中,分类要求,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关注作业书写质量,保持作业本端正、整洁。
3、作业种类设臵。语文:课后及单元练习、作文。课后练习一课一次,随教学进度完成。另外,7-9年级均应让学生写日记,安排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设专用笔记本,密度控制在每周1次,可适当增加。数学: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次/课时。英语:课堂练习,随教学进度根据需要布臵(但教学计划中必须明确)。美术随教学进度原则上要求一课一次(含画画、泥塑、剪纸、制作等)。物理、化学、思品、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可布臵课外练习。体育、音乐、微机课,可以不做书面作业,但应提出相应的训练方式或实践
性作业,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检查,其中,微机课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学习笔记。
4、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保证80%以上的学生在课内完成,课间、午后一般不布臵课堂作业。
5、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批改符号要规范,要给出作业等级,写上批改日记。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及时发现,并做记号,有二次批改痕迹。作业批改要宽容,要给学生修改的机会,尽可能不人为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6、作业批改要求:课堂作业均要求全批全改,随教学进度及时批改,不得滞后,更不允许连批。家庭作业有布臵、有检查、有批改。作业强调以老师批改为主,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改互批为辅的作业批改方式。学生自批自改的作业应明确错误,留有批改痕迹,并指导学生及时订正,打好等级。批改作业时一律使用红色钢笔墨水,作业正确的打“√”,作业错误应记“○”符号批注或打“×”,学生作业中共性的、个性的错识应在记载本或教师工作手册上做简要的记载,反馈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闪光点和问题,并对作业本中普遍性问题及时给予讲评,并督促学生及时更正。作业评价分书写、正确两项用“优、良、中、差”或用分数分别评价。语文、数学、英语每周不少于4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2次;历史、地理、生物每周不少于1次;体育、音乐、微机课,可以不做书面作业,但应提出相应的训练方式或实践性作业,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检查,其中,微机课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学习笔记。
7、作文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
精批数量为三分之一,要求先通览后细批,加眉批总批;略批数量为三分之二,要求通览全文,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精批与略批轮换进行,在精批中选准佳篇,在略批中选择共性问题,以供评价。其中大作文本的批改,建议要写出眉批或总评,至少每学生一学期7次作文有老师的评语,每生每学期作文不少于9次。7-9年级要布臵学生写周记(小练笔),每周不少于1篇,教师要认真批改。
8、单元测试: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品、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应随教学进度及时进行测试,全批全改,并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9、上交检查作业率必须达到95%以上,临时抽查达90%以上。
六、辅导
1、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联系,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给缺课或基础差的学生补课,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做个别辅导。
2、辅导要做到三个落实:辅导对象落实,辅导内容落实,辅导时间落实。
3、辅导要做到三个结合: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辅导与学生互助相结合。
4、认真总结辅导经验教训,及时改进辅导方法。尤其要搞好学困生转化,做到辅导记载,重视阶段分析。
5、各任课教师均不得占用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补差,不得将学生叫到教师办公室内补差。
6、不得随意将学困生或其他学生家长叫到学校,若需家长到校,须到教导处说明情况,批准后方可。
7、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七、评价
新课程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学生时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故学校实施发展性评价,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其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如下:
1、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1)评价的内容
它以教师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过程和结果为评价范围,以教师和学生在管理、教学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书面、非书面的全部成果为评价内容,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参与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性评价。其中,所有书面成果都摆在桌面上,所在非书面成果都以普查的形式接受评价,在内容上,分为“学生书面素质展示”和“学生非书面展示”两大部分。
(2)评价的方法
① 学生书面素质的评价,是将所有能体现学生知识水平、技能、人生价值观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单元检测、月考、期中(末)考试的形式直观、充分地展示出来。原则上是全员参与、全面展示,除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国防环保、微机课科任教师命制试题、阅卷外,其他学科均统一命题、阅卷。教师应及时做好质量分析。
②教学质量评价及标准(见绩效考核办法)
③倡导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即档案)。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学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学习评价结果、行为评价结果、优秀作品、校以上竞赛和奖励结果等。其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全程参与,学生反思,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将评价和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将课程和学生发展保持一致,提高评价的效果。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在指导和监控时,教师要侧重指导学生的如何收集资料,完善成长记录袋,定期主持召开成长记录袋的记载、交流与评分会议,发动学生自评、互评,必要时还可引入家长的参与,教师可灵活地运用抽查、集体展示与评比、集体指导、答疑等方式进行指导、监控,促进学生自省与发展。
④实施学生素质综合评价奖励。为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每个方面,促使学生健康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本着既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又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既注重现有成绩获得又注重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既注重知识能力的形成又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注重学校表现又注重家庭和社会表现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综合评价,对部分学生进行
综合评价奖励,从而形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评价奖励的立体框架,让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接受教育,都能得到发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评语的撰写。教师一定要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本着激励的原则,全面、准确地采用“等级+ 评语”的办法进行评价。评语撰写的基本模式和思路是“优点+鼓励”。“优点”是指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到自豪的“一点”,教师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注意发现,做好记载,指导学生健康发展,并形成良好习惯;“鼓励”是指要用比较亲切希望的语气,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主要不足,指出学生努力的方向和希望达到的程度。为了发挥评语的教育作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评语,谈感受,写体会,引导家长看评语,提意见,搞好交流与反馈。评价办法、内容及要求见《略阳县白水江初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3)评价奖励的类别
①三好学生类:三好学生
②优秀学生干部类: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
③各项活动奖励(4)评选的办法
①学生民主评议投票。
②个人自我推荐
③家长文字介绍
④社会反馈信息
⑤学校特别推荐
(5)评选的要求
①评选取的最高比例为30%,各类奖励允许空白。
②被推荐评选的学生必须是全面或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其表现必须让全班同学知晓。
③被评选的优秀三好学生照片及突出事迹在橱窗内进行公示,三好学生展示其照片,其他类型的先进学生公布其名单。
二○一一年九月
第五篇:对党员教师的要求
牢牢把握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具体要求
去年4月,中央决定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简称创先争优活动)。6月市委教育工委基召开了在全市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部署会议。7月我校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工作,学校党支部制订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9月中旬教育局召开了基层党组织书记会议,又进行了创先争优活动阶段具体工作布置,标志着“创先争优活动”进入了实质性的开展阶段,全面争创阶段将在今年7月前结束。今天我们利用本学期第一次党员学习会,进行“创先争优活动”的再动员和具体工作计划、布置和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两部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学校党支部层面上的工作,但是实际上与每一位党员“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学校党支部是由每一位党员组成的,只有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了、先进性体现了,那么学校党组织的先进性就体现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有了基础和保证。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先进性体现得如何,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每个党员的本职工作上。每个岗位上的共产党员都应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抓实干,极端负责,奋发拼搏,开拓创新,把工作岗位当作干事业的舞台、奉献的平台、强素质的擂台。
作为党员教师,既要从总体上、从普遍性和共性方面去把握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二是带头争创佳绩、三是带头服务师生、四是带头遵纪守法、五是带头弘扬正气)。更要结合自己我们学校、所任岗位、所负职责具体地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到观念变新,不因循守旧;境界变高,不鼠目寸光;思维变活,不死扣教条;情感变真,不脱离师生;党性变化,不随波逐流;办法变多,不墨守陈规。我认为,对于我校党员教师来说,还具体要求做到六个方面(简记十八个字):一是政治思想靠得住(靠得住);二是危急困难站得出(站得出);三是平常之中看得见(看得见);四是教育教学干得好(干得好);五是为人处事行得正(行得正);六是名利面前吃得亏(吃得亏)。
1.靠得住。所谓靠得住,就是指政治坚定、可靠,思想觉悟高。
党员先进性的第一要义就是政治坚定,其核心内涵就是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是在当前社会深刻变化、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情况下,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对党的忠诚,在信念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组织纪律上对党的服从,在工作上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乃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政治上的可靠与否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合格,是否先进的首要标准。
教育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教育、培养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因此,从事教育工作是光荣的,也是崇高的。党员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为党作贡献。应该说教师工作是很辛苦的,没有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没有献身教育工作的精神,是很难始终如一出色地做好教育工作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意味着奉献,意味着将自己的一切融于事业的兴衰和学校荣辱之中。唯有奉献,才能爱岗、敬业、乐业,唯有奉献,才能书写忠诚。对党的教育事业的中诚,是党员教师政治上是否靠得住的首要标准。共产党员政治上靠得住,最主要的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员的政治坚定性和立场的稳定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炼才能形成的。在学习问题上,要有一个好的学风,要克服学用脱节现象,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税性,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作出表率。
2.站得出。所谓站得出,就是指共产党员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在紧急关头、非常时期、特殊环境下,在最能考验人的时候,果断地挺身而出。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党员先进性的生动体现。在这种时刻,一个党员如果缩手缩脚、畏惧害怕甚至拔腿后撤,不仅是党员先进性无从谈起,而且丧失了为人的良知。可以说在一切困难和危险面前能否站得出来,是对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最直接考验。诚然,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没有战争年代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血与火的考验,但是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一些能考验党员教师的困难和危险,如大到学校出现重大的突发性事件、学生受到校外不法分子侵害等,小到学校最难最苦的工作、最难带的班级、最难教的学生、最吃亏的事、学校遇到了临时性困难等。在这些困难和危险面前,党员教师能站得出来,这就是它的先进性的充分体现。广大师生就会自然地从他身上真切看到党的先进性。应该说,在一切困难和危险面前,在最考验人的时候,共产党员能站得出来,是一个党员综合素质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如果平时不严格自律,党性不强,没有随时
随地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准备,在这种关键时刻,他是绝对不能站出来的。所以,党员要培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品质,就必须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
3.看得见。所谓看得见,就是指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与广大教职工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共产党员都充分体现出应有的先进性,让广大师生看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可以说,让群众平时看得出来,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一个具体而实在的标准。让群众看到党员的先进性,也就是让群众看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如果说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最能考验共产党员的话,那么日复一日的平常工作和生活,则最能磨炼党员的意志和操守。党员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同全校教职工一样都在不同岗位上工作,都需要面对和处理诸多的困难和矛盾。如学校各项制度的遵守(尤其作息制度)、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贫困生的帮困工作、同事间工作上矛盾的处理、学校临时性工作安排、与家长的沟通、各种募捐、带课外活动和社团等等,但不同的人由于其思想境界不一样,工作态度和作风不一样,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一样,工作成效就会不一样,而教职工往往就是从这些“不一样”中认识和评价党员的。始终坚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教职工自然而然就能看得出来。从平常之中见到不平常。从平凡之中显示出不平凡,在平时处处体现先进性,那才是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广大教职工判断一个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往往就是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上来观察和评价的。
如果一个党员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表现平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混同于普遍群众,总是等别人想了我才想,别人说了我才说,别人做了我才做,别人改了我才改,牢骚、怪话连篇,那么党员的先进性就会丧失掉了。所以,一个党员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看看是否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4.干得好。所谓干得好,就是指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上体现出来,要争取做到业务上出色出众,成绩突出。一个党员如果工作上一塌糊涂,能力低下,成绩平平,是不可能保持先进性的。因此每一个党员教师都应当努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业务尖子和骨干,以过硬的业务能力体现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教师要把先进的育人理念转化为教育成果,不仅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先进的教学业务水平,要必争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这不能不仅当作一个目标而已,要
在日常的教学教育中下功夫,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不然就会很快淹没在人才辈出的教育长河之中。在学校工作中,教学是中心。部分党员教师可能在学校承担一些领导职务,事务性工作较多,比较繁忙,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教学是第一位的工作,提高业务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无论是青年党员教师,还是年龄较大的党员教师,都必须更新观念,站在新课改的前沿,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力求精益求精。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把新课程的理念贯穿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别人有,我要优,别人优,我要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教师作出样子,为教师作好示范,真正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
当然,人的能力有大小,我们倡导党员要干得好,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党员教师都必须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和尖子。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衡量党员干得好不好,除了看能力高低、成绩大小之外,还要看工作态度。如果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事事都尽心尽力,处处表现出奋力拼搏的劲头,即使工作成绩不是一流的,也仍然可以说是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和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5.行得正。所谓行得正,就是共产党员要一身正气,以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品行体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位思想家说得好:道德品行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品行的缺陷。共产党员既然是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就必须脱离低约趣味,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行,要一身正气,用模范的行为影响广大教职工。
党员教师不是孤立的个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不仅要在工作和学习中当模范,而且要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日常工作及推动学校更快发展中作表率。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积极健康的名流,也有消极落后的支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剧烈变化之中,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也处在易发、多发时期,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了负面影响。就学校而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进入了关键时刻,随着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化,会引起部分教职工的不理解甚至误解。对此,党员教师决不能随波逐流,既要做到一身正气,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带动群众,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又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同那些阻碍学校发展、损害教职工利益的现象作斗争,从而让群众看到共产党人惩恶扬善的气节和品德。
新时期共产党员要做到行得正,应当突出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作风和形象;二是要一身正气,坦坦荡荡做
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三要经得住多种诱惑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四是要牢记“两个务必”使艰苦奋斗成为我们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
6.吃得亏。所谓吃得亏,就是共产党员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始终不渝地实践党的宗旨,不与人民群众争利,不占便宜,甘愿吃亏。我们所说的吃亏,不是要求党员在应该享有的工作生活权益方面过分谦让,连最起码的生存发展基础都不要,而是强调党员不能与人民群众争利益。我们提倡吃得亏,讲的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并履行党的宗旨,在对待物质利益和各种名誉好处面前,要做到耐劳、不争、不抢,尤其不能与民争利,必须淡化名利思想。作为党员教师,在工作上除了不怕苦、不怕累,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要做到有报酬的工作要认真做,没报酬的工作要乐于做,自己负责的工作精于做,临时性、事务性、琐碎性工作争着做。面对各种荣誉,如评先、评优等,要讲风格、讲谦让、讲奉献,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更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除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这是党始终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所在。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一大批共产党员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可能留给自己;在各种物质利益和名誉面前,首先想到群众,不与民争利,只为民谋福,默默奉献,甘当孺子牛,所以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向心力才不断增强。为此,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要保持和体现先进性,就必须摆正党员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万事民为先,要让群众先受益,得到实惠。让利于民,为民吃亏,是共产党员的本分。
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先进性在岗位上闪光,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基本要求和有效途径。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个要求,进一步深化认识,坚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本领,在本职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推动我校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2011年3月
牢牢把握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教师的具体要求
—— ——在党员学习会上的讲话
桥头第一小学关玉花
二0一0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