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一、彻底洗脑
1、“时间+汗水”型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是不为学生负责的教师,是不会享受幸福的教师。
2、传统教学让教师教的苦。教师讲和学生讲是不一样的,学生讲,其他学生会感到平等,敢于批评、主动提出质疑。
3、对待同一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体验和理解。他们说出来,即使是漏洞百出,依然可以丰富教学资源。
4、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的正确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学生整体的参与互动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
5、教师不是“讲”师,是导师、是组织者。学生是主人,教师是引路人。
二、迅速行动
1、尽快掌握“24字课堂教学模式”,并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
2、学案设计实行分工合作,备课组一人主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共同使用。
3、改变过去备课备知识,备教材,备教参的做法,要把学生作为重要资源。注重备学生,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如何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4、了解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5、耐心倾听,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组织协调,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7、课堂上,教师要尽量使用幽默风趣、民主尊重且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手势。比如:(1)你真了不起!你们组同学肯定都像你这样熟练!(2)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老师和同学都相信你会说得很好!(3)请坐!(不要说坐下吧!)、请你回答这个问题。(要用“请”字。)(用语举例附后)。再者,课堂上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赏的目光都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孩子可能都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8、教研活动认真务实,观课议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足,必须提出建设性意见。看课看两点:一看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生是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看学生的学习的效果如何。
9、教师要研究和反思课堂小现象。对于课堂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家集体进行总结探讨、分析会诊,不断提高。
10、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课堂生成有时无法预测,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做好课中备课,进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二篇: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几点要求
一、课前准备的要求 1.深入挖掘教材
挖掘教材要紧扣新课标,体现整个教材体系的要求,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作用、地位,搞清拓展领域,做好学生成长能力设计,明确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和方法及学生情感形成的目标要求,挖掘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及实现能力的策略和方法。倡导“自主研究文本、发现问题——广泛占有材料、感悟提升——集体研讨、回归文本”的教材挖掘模式。2.精心编制学案
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
①编制者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下大功夫,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工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分层设计,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
②编制走程序,至少提前一周确定编制人,每一组编制一节课的学案,提前一周开始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包科领导参与组织研究。定稿后印发给每位老师,或拷贝给每位老师、或电子稿上传至ftp,实现资源共享。
③学案内容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自学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学案应有所侧重和不 1 同);训练学案(小单元过关用)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注重限时训练。
④学案编制体例要规范,要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级别、评价等级等内容。
⑤学案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3.搞好集体备课
①主备人要概括提炼集备内容,认真研究新课标要求、文本知识及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达成的策略和方法。
②每个学案编制小组组长要对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进行说课,要说明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在整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介绍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方法。③要对小组长和小组的作用发挥提出可行性的指导措施。④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当堂检测提出具体方案。⑤语文、英语科要研究下一周的阅读指导设计。4.确定学习目标
要对课堂三维学习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和设计。
①要针对课标要求和当堂内容及学生实际,恰当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②教师对目标要有准确认识,要善于创设恰当的情景,用好现实的鲜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要保证每节课都要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并达成。5.精心进行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即课堂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
①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及学习小组培训方法的设计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②每堂课都要对班级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立体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根据学科需要大胆创新展示方式,展示内容要有价值,展示方式要高效。
③要有对新生成目标的预测及答疑准备。④要有即时性评价的设计和时间控制的预设。⑤要有当堂检测的精当设计和学习目标达成的预想。
⑥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课堂环节有紧凑高效的时间安排。⑦对课堂“三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要有总体的设计和落实措施。
6.组织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充分预习是”四环导学”高效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对教材预习越充分,对学案越熟悉,课堂效果就越好。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自主学习,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材料,静心思考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学案。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笔标出,找出难点和疑点,明确课堂学习重点,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小组长要做好调控,组织学生进行简单讨论,认真检查每个同学的学案,确保自学效果。7.培训学习小组及学习小组长
①教师要详细批阅学案,针对学生暴露出的问题认真备课,科学设计学习目标,设计学生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展示的内容,预测学生展示和点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好课堂检测题目)。教师要充分准备,考虑到课 3 堂上的每个细节,熟练驾驭课堂,灵活处理课堂新生成的问题。为培养小组长做好准备。
②教师课前培训组长,让他们了解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讨论,讨论哪些重要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同学展示和点评等。课前培训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老师们要高度重视,确保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且培训效果好。
③任课教师要创新培训方式(如小纸条、学科班长自主培训等),提高培训效率,少占用学生学习时间。
二、课堂教学的要求
1.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三维学习目标。上课前要把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引入课题后要向学生简要解读,让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要注意情感目标的体现。并且各个学习环节都要紧扣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力以赴、积极思维、迅速行动,注意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结束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对重要知识加以强化和落实。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提出不同的观点,交流思想、碰撞智慧。教师全面掌控讨论过程,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和分层目标。小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坚持分层讨论原则,先在三个不同层次中一对一讨论,再打破层次界限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对 4 小组内部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提交全班讨论解决。任课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学习小组,调控讨论过程,坚决克服低效讨论或不专心讨论、讨论不分层或层次不明显、不能落实分层达标的问题,确保讨论高效、有深度。3.展示点评,点拨升华。
展示和点评是“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最关键的环节,教师要精心准备。①教师备课时要设计好学生展示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展示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展示有针对性。
②要求学生主动展示、主动点评,严禁老师点名,老师可提前帮助学生做好展示和点评的准备。
③学生尽量书面展示,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多个小组同时展示,板书认真工整,点评规范大方。
④保证脱稿展示和点评,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形式多样,展示要有深度和价值,展示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可以是正确过程,也可以是错误教训,可以是总结沉淀的方法规律,也可以是对题目的拓展提升。
⑤展示和点评全员参与,严防课堂变成几个同学的独角戏。展示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班级要创设一种安全环境,让每一个学生敢于展示,勇于点评,不怕说错。
⑥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帮助,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
⑦老师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⑧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是否合适、声音是否宏亮、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等。
⑨课堂要注意知识的生成过程,如概念、规律、原理、公式、定理、事件等,注重突破原有的认识,注重核心观念的树立和方法的落实,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⑩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4.总结反刍,当堂测评。
①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当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当堂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
②组织学习班长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个人。5.布置作业,预习新知。
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发新的学案或者训练学案,对下一节课的自学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明确完成学案的时间、内容,分层布置作业,督促小组长收齐并及时上交。
6.课后要及时写教学心得和反思。
第三篇:高效课堂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高效课堂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所谓高效课堂即课堂效率高,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效性速度快,质量好,高效课堂包括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的学两方面。高效课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的要求,作为教学双边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高效课堂中负用重大的使命,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语文教师的角度谈谈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一、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要想基础教育改革取得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崭新的教育观念,即树立人才意识和育人服务意识。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教师抓住“育人为本这一核心内容”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起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明确我们今天服务时“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服务意识,教师的质量效益观和人才价值观也随之改变。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者,教学观念的转变随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上 没有填鸭式的灌输和急功近利的题海战术,课堂上充满期待、唤醒、鼓励,师生共同营造平等尊重的愉悦氛围,教师指导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真正践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与文本进行碰撞,放飞心灵,这样的课堂才能达到高效。
二、全面专业的教师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或者专业能力,全面的教师包括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即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对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感兴趣、有信心,这是对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使语文课堂的高效,语文教师的语言素质和写作素质,即听、说、读、写基本功扎实。语文教学中,能用普通话讲课,字音要准确,声音洪亮,对停顿、重音、强调、节奏等技巧运用正确,讲究声情并茂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准确、严密、规范、优美、将口头语和书面语,口头语与态势语有机结合,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同时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写作素质,懂得写作方面的技巧和知识,在指导学生说话,写作时能信手拈来。其次语文教师还应具有解读文本的素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设计思路,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及实施意见。当教师拿到文本分析教材内容和要求,结合本科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上课,课堂上,教师还要有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善于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并适时引导,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三、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内心充满诗意,有一颗文学之心的教师,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一个语文教师除了有优美的语言,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要有丰富的积累形成的,而丰富的积累完全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上,书读多了,境界高了,理念新了,事业开阔了,这就拥有了文化底蕴。当教师学识渊博,课堂上无捉襟见肘之意,还可以放开手脚,信手拈来,左右逢源,才能优化教材处理,深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教学才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影响力。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总之,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就能营造充满生机的高效课堂。
第四篇:浅谈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浅谈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珠田中心小学谢小苓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当前,课堂教学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也能够沉着、自信的去面对学生,但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没能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法,没能超越教材。因而,要做到高效,课前准备工作必须做好。
二、适时调整课堂状态,加强科学学法指导
教师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在“启发”式提问时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的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空间和权利。再者,遇到突发事件缺少随机应变,从容应对的教学机智,发现不足,不能及时纠正。要真正调整好课堂状态,让学生不仅思维动起来,思想也要动起来。同时要加强科学的学法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效的前提。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自己去寻求方法,这是有效教学规律之一。
三、课后及时反思总结,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课堂教学与课后反思的有效结合,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不少教师往往是上完课后“如释重负”,缺少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与感悟。所以,许多教师往往在参加培训、课堂观摩等教研活动时踌躇满志,但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却“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总结等,是对课堂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也是课堂逐步达到高效的有力手段。
总之,作为教师,高效课堂将成为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让我们致力于课堂,致力于课改,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比谁付出的多,就比在单位时间里谁投入最少,收获最多。也就是说谁能做到轻松快乐中达高效。让我们为这个目标奋斗吧!
第五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总结
诗礼完小五、二班:许淑贤
光阴荏苒,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阵阵热潮,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回顾我本学期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可圈可点,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课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本学期我的课改工作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在教研组同志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学校教学改革基本思想,围绕“聚焦教学,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一总目标,重点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性学习教学”,以抓好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为重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当中。学习、参与、实践,形成了浓郁的研讨氛围。
二、课改实施措施。
1、继续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转变了自己教学观念。本学期,我利用每天晚上时间,认真学习语文科新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使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体会到:当一名语文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不易,不加强学习,是必定要在新课改中
落伍,甚至被淘汰的。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我能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本学年我每课都有新教案,教案突出了精讲、实用的特点,做到了书本结合,既备知识,又备教法、学法。课堂教学突出了“导”字,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全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和运用,加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了“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讲练结合,以读代讲,重感悟,真正做到了讲准、讲活、讲得精要,学懂、学会、学得轻松。教研课后认真评课、认真分析,达到了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2、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教改文章,学习了教学技能理论。3、加强了学生书写训练,认真上好了写字课,并且要求全班学生每天认真书写50个以上的钢笔字,学生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4、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1)开展好了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朗诵小组和墙报小组等。(3)适当组织了其他语文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开故事会、读书会、演讲会,进行了普通话比赛、作文比赛等。
三、本学年所取得的成绩。自己端正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四、存在问题。
和其他教师相比,我教学技能还较差,教学观念还较落后,使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还不够熟练。班级之间语文教学质量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教师“满堂灌”现象时有发生,学生被动接受的陈腐教学观念和陈旧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尚未彻底革除。许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今后我将继续努力,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进。使自己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今后我将继续培养学生的兴趣,继续查缺补漏,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从多方面、多角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