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于漪师德师风视频的反思
在观看了关于于漪同志的事迹后,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她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句话中,我看到这是一种对教育永不满足的精神,在我们的教学中,如果眼中只盯着一本教科书加一本教参,教学思路就打不开,教起来就会捉襟见肘,学生学起来也会索然无味。因而要开发与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分清类别,择优而用,讲求实际效果,于漪的名言“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句话不仅鞭策着她在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中不断奋进,也勉励着象我这样的更多中青年教师。“今天怎样当教师”——许多人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的完美,她告诉我们心中要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作为普通教师,我们都应象她那样学着用尺子去量别人的长处——看其他教师上课过程中的特色和亮点,更要不断仔细琢磨各类参考资料,从中获取养料。此外,更要用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自己努力寻找自己讲课最含糊的地方,以及学生提出的一些超出备课时想象的问题,更要把解答学生疑问时的困惑加以纪录。
于漪极富激情的教学艺术,奠定了她作为语文教学界一代情感派大师的地位。但于漪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将自己的语文教学从实践提升到理论。我想从她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今天如何当好教师的某些基本素质——要善于学习,要学会观察,要努力研究。事实上,如果我们能象于漪那样不懈探索、不断再学习,我们也就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
第二篇:观看于漪老师
观看于漪老师《奉献—教师的天职》报告有感
冀伟红
没有看报告之前,我了解到于漪老师的情况。知道了她是一个80多岁老人,出生于旧时代,她的教学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呢?看了报告之后,非常感动,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她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比我们还超前。我有很多的感想想和同行交流,希望从中有所收获。
于老师有句话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听了这句话 我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动于这位教育智者宽容博大的精神,感动于这位教育前辈的情意深长的教诲。这是于老师的一种追求,也成为于老师永不停步执著追求的内在驱动力。更让我们这一辈做教师的惭愧,使我们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做老师应该达到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才能真正的爱学生,才能真心的教好学。
我是一个教学近20年的教师,对于老师的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学习过电脑,对于教学用课件上课则更是天方夜谭。但现代教学需要就得学。所以我就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电脑,(对于今天来说,一台电脑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当时工资只有270元的我已经是相当不容易。)每天学习到深夜。终于能熟练的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所以对于我们教师就更应该时时刻刻学习,才能更好地交给孩子知识。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是于老师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写照。它也勉励着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在教师的岗位上更加优秀。
于老师还有一句话是“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我很欣赏,因为在我的教学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在教学时,我很用心地去教,但是发现学生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他们有的上课时竟然开小差,学习成绩很差。我就狠狠地批评了学生,但是发现这样效果更差,我也想很多过解决的办法,但结果还不理想。后来我就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呢?于是我就积极地听其他老师的课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了解学生改进自己的教育措施。结果大多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用好这“两把尺”。
于老师说“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我庆幸自己能像于老师一样选择了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更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做的更优秀。
第三篇:论于漪师德
师爱永存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来思考我的价值;更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是教师——一名普通的幼儿园教师,深知自己的职责,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一份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则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由此而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是这些话,其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对于一位常人的老师来说,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保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
于漪老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讲求真切、透彻、持久。“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用这样的话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近期,我园组织了全体教职工学习了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有感触,更重新认识了这句话的内涵。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于漪老师这样理解韩婴的这段话:因为做人师不是做教书匠,对孩子不仅是言传,重要的是身教!身教重于言传。
在学习后,大家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但要有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更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学历高并不代表文化素养高,特别是作为启蒙老师更应展现在孩子们的眼中是正确的、干净的、纯真的一面,虽然孩子还小,但是心灵是脆弱的,我们给予的爱是无限的、博大的,今天播什么种子,明天就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师德,就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刚进园时,因为不是专业出生就先开始对幼儿教师上岗有了具体要求,脑子里主要还是偏重了业务能力、专业文化的学习,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经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尤其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心中基本上也有个底。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尤其幼儿教育,从事启蒙教育更加显得重要,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学习和素质有所提高,你就会喜悦,那么就可以消除所有的劳累感。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既充满了信心,又增添了危机感。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追求,才能名符其实地对得起幼儿教师的称号,为有一个健全的灵魂而勤奋踏实地去工作,坚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爱心,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是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教师以培养人为职业,必须热爱学生。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但是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所以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当我们从事了教师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出现;我们注定肩负历史的使命,以教师博大的心胸投入战斗。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在知识的海洋里,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童心世界是一首牧歌,虽然谱写的音符简单又简单,但却清纯、温馨而深情,童心世界是泓清泉,虽然没有浓烈的芬芳与香甜,但却纯净、透明而晶莹。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我选择,我热爱。
小二班 李欣 2011.10
第四篇:观看于漪老师师德报告有感(写写帮整理)
观看于漪老师师德报告有感
港城部 陆烨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更要无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老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浇灌。让孩子在生活和各个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孩子爱老师,才会有可能去爱他人,爱社会。爱,是永恒的主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爱孩子,与他们真心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这是孩子用行动证明给我看的。每到秋天的时候,我的嗓子就很容易发炎。有一次嗓子又哑又疼,非常难受。当我告诉他们说:“老师的嗓子不舒服,希望你们能听话,不要吵闹。”我的话刚说完,只见一名幼儿站起来,用关心的眼神看着我说:“老师,你的嗓子不舒服,我们会听话的,你放心吧!”孩子的话让我很感动,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了声“谢谢!”,其余的幼儿也纷纷表示自己会听话;正在这时班里平时最调皮丁丁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杯子接了热水,小心翼翼的端到我的嘴边说:“老师,你喝点水嗓子就不疼了!”我点了点头,一口气把水喝完了,那杯水是那样的甘甜爽口,喝了之后我的嗓子似乎真的不怎么疼了,多神奇的水啊!看我把水喝完孩子们开心的笑了,我也笑了„„我知道他们深深爱着我。还有值得提起的一件事,我收到了一封来自幼儿写给我的信,信事没有信封的,只是一张白色的纸,上面由她口述妈妈代笔的几行字“赵老师:我爱你,你教我们唱的歌真好听,你就像妈妈一样好。赵老师,你美得像花儿一样,我真的很喜欢你!”字的底下还有一幅她给我的画像,我的眼睛、鼻子、嘴巴都笑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望着孩子那双真挚的眼睛,我深深吸了一口气,轻轻的告诉她“我也很爱你!”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工作要求。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更要不断地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与孩子们在一起,我渐渐悟出,作为幼儿教师,不仅要做好蜡烛照亮幼儿,更要不断充电、积极进取。也使我明白幼儿愿意获取知识,比学到的知识本身重要,怎样获取知识比获得怎样的知识重要、“会学”比“学会”重要!同样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谨记于老师的金玉良言,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为孩子们倾其所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爱孩子,孩子爱我们。我们要编织绿色的摇篮,摇起孩子们无穷的梦幻,用最美的思想探索那一双眸子里的奥秘,用爱拨动孩子们心灵的七弦琴,奏响生活的乐章。
第五篇:观看于漪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观看于漪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我认真观看了已经80岁高龄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报告。整个报告,她非常谦卑地回顾了自己五十多年自己的人格和的教育生涯,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又个事例,展现了师德,给我以谆谆教诲。于漪老师十分强调为人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她说她自己“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我们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培育学生高尚的人格,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来熏陶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她旁征博引,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要以人格为依据,对学生产生影响靠的就是自己的人格魅力,老师要求学生的,自己先要掂量一下。做老师要人格高尚,学问渊博。因此,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她以这样的人生信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勉励自己,那就是: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于漪老师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于漪老师上了多节公开课,可自己却认为没有一节是十全十美的,虽然每次开课前都考虑周全,但每节都存有遗憾。我想,正是由于于漪老师谦虚好学、永不满足,才会有她那每节都有遗憾的说法。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于漪“三年磨一剑”,常常是“明灯伴我过午夜”。这种付出,这种努力,一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她,有一种谦虚好学、永不满足的精神在鼓舞着她。从教至今,于漪老师就是这样边教边学走过来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她特别重视自我反思和教学研修,“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学一点,消化一点,日积月累,真才实学大有长进。重要的理论要反复学。力求正确理解,学得深入,用能浅出;学习中要紧扣一点深入学,把其中的道理搞清楚,弄明白;要拓开视野广泛学,不仅要学习学科本身相关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方面的一些信息。没有谁天生就可以做教师,于漪老师都在“一辈子学做教师”。听到这儿,敬仰之心荡然升起。
于老师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革期间,接了一个乱班,她硬是用感情与责任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上课;有学生患肺结核病,家庭十分困难,她挤出钱(因为当时于老师家里经济也十分拮据)买特药雷米封,让他服用,控制了病情;有一次下乡劳动,学生小蔡半夜突发高烧,于老师不顾自己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小蔡走十几里泥路送医院„„这样动人的故事在于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有多少啊!于老师深情地说:“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于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这种大爱。于老师说:“学生在学校求知,绝大部分时间在课堂里度过。”“三尺讲台紧连着学生的青春,青春是无价宝,我要对得起他们。每堂课要有每堂课的收获。”
于漪老师用自己一生的实践深深感染、感动着我。学高为师,德馨为范,于漪老师用她的探索和实践给我做了最好的范例。我想以于漪老师的那句话来勉励自己: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边园园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