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

时间:2019-05-15 02:2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3.理解、感悟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

4.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以及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2.体会并能分析出海伦成功的因素。

3.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

4.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感受阳光的五彩斑斓,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资料助读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岁,却有87年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在此时间里,她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她的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安妮·莎莉文,1866年4月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柏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柏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传奇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2.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感慨(kǎi)

搓捻(niǎn)

绽(zhàn)开

争执(zhí)....惭愧(kuì)奥(ào)秘 拼凑(còu)企(qǐ)盼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截,割断。

恍然大悟:形容人对某事情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朗。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油然,自然而然地。(2)梳理文章的基本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在“我”一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第2-13段):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3)整体感知文章中心。

这篇课文真实地记叙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师的几件事,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学生的一片爱心以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求知的热切希望和那种艰辛却愉快的生活感受。

二、深入情节 梳理思路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1887年3月3日 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布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3.第9段写“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摔坏了布娃娃,“我”大发脾气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我”整天仍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能领悟“爱”的真谛。4.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教会了海伦“水”这个单词?学会“水”这个单词对海伦来说有什么意义?

莎莉文老师让海伦接触事物的同时,强化这一实物的概念,就是这个词唤醒了海伦的灵魂,使海伦感受到光明、快乐和自由。

5.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三、语言品析 分析人物(一)走进人物

1.在文章所叙述的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从文章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知道,莎莉文与海伦的初次接触,首先让“海伦”感受到的是关爱。这里,我们初步懂得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送给海伦布娃娃,真是巧妙极了,既是老师对小海伦的爱心表达,更是用来启迪小海伦智慧的“道具”。

小结:概括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2.海伦·凯勒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语言、心理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1)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2)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3)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着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这样,她能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4)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急于运用,历尽艰辛,“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可以说,她虽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

且丰富,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小结:作者的性格品质特征——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与她的主观努力分不开。

3.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请找出这句话。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二)走进语言 1.“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这句话中的“搓捻”“抚弄”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里运用了两个动词“搓捻”“抚弄”,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紧张、急切的心理。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受教育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3.“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就是那个给自己启示世间真理,给自己深切的爱的人。4.结合上下文思考:“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握住”“紧紧地抱”,这些动作彰显了莎莉文老师的爱,莎莉文老师初次见面的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5.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

(1)去井房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之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了“水”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无比美好的求知欲望,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2)同时也说明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水”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四、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展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愉快的生活经历,真诚地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二篇:2017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课后作业习题

再塑生命的人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搓捻(cuō niǎn);恍然(huǎng);争执(zhí);感慨(kǎi)B.绽开(zàn);譬如(pì);模仿(mï);企盼(qǐ)C.截然(jié);激荡(dāng);喷水(pēn);惭愧(kuì)D.涨红(zhàng);拼凑(zǒu);缝制(féng);锦簇(zù)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些人迹罕致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没有多少人类存在的痕迹。B.云好像绣上去般精致清盈,碧绿的草场绵延到与天相接的地方。

C.这位少年在看到榜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兴高采烈,眼中流露出的竟是不甘与惊呀。D.在太阳露出半个脸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敲响了他们的门。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对给予她重大影响的莎莉文老师的深情怀念和感激。B.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

C.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老师》,她曾为这本书搜集了20年的笔记和信件。D.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莎士比亚,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4.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主要作用是()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A.解释说明 B.语意跃进 C.转换话题 D.说话中断 5.仿写。

例句: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多彩的朝霞,青春是智慧的火花,青春是美丽的鲜花。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6.“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是生平第一次”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何理解“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海伦·凯勒为什么会觉得“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丰子恺

①阿宝,我和你在世间相聚,至今已十四年了。在这五千多天内,我们差不多天天在一处,难得有分别的日子。我看着你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看你由吃奶改为吃饭,由匍匐学成跨步。你的变化微微地、逐渐地展进,没有痕迹,使我全然不知不觉,以为你始终是我家的一个孩子,始终是我们这家庭里的一种点缀,始终可做我和你母亲生活的慰安者。然而,近年来,你态度行为的变化,渐渐证明其不然。你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之间长成了一个少女,快将变为成人了。在送你出黄金时代的时候,我觉得悲喜交集。

②记得去春有一天,我拉了你的手在路上走。风把一团柳絮吹在你的头发上、脸孔上和嘴唇上,使你好像冒了雪,生了白胡须。我笑着搂住了你的肩,用手帕为你拂拭。

③你也笑着,仰起了头依在我的身旁。这在我们原是极寻常的事:以前每天你吃过饭,是我为你洗脸的。然而路上的人向我们注视,对我们窃笑,其意思仿佛在说:“这样大的姑娘,还在路上让父亲搂住了拭脸孔!”我忽然看见你的身体似乎高大了,完全发育了,已由中性似的孩子变成十足的女性了。我忽然觉得,我与你之间似乎筑起一堵很高、很坚、很厚的无形的墙。你在我的怀抱中长起来,在我的提携中大起来,但从今以后,我和你将永远分居于两个世界了。一刹那间,我心中感到深痛的悲哀。我怪怨你何不永远做一个孩子而定要长大,怪怨人类何必有男女之分。然而怪怨之后立刻破悲为笑,恍悟这不是当然的事、可喜的事吗?

④记得去年有一天,我为了必要的事,将离家远行。在以前,每逢我要出门,你们一定不高兴,要阻住我,或者约我早归。在更早以前,我出门须得瞒过你们。你弟弟后来寻我不着,须得哭几场。我回来了,倘预知时期,你们常到门口或半路上来迎候。我所描的那幅《爸爸还不来》,便是以你和你的弟弟等我归家为题材的。因为在过去的十来年中,我以你们为生活的慰安者,天天晚上和你们谈故事、做游戏、吃东西,使你们都感到家庭生活的温暖少不了一个爸爸,所以不肯放我离家。去年的一天,我要出门了,你的弟弟妹妹们照旧为我惜别,约我早归,我以为你也如此,不意你却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说你有种种玩意可以骗住弟弟妹妹们的阻止和盼待。原来,你已在我和你母亲的谈话中闻知了我此行有早去迟归的必要,决意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了。我此行感觉轻快,但又感觉悲哀。因为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⑤以上原都是过去的事,但是常常切在我的心头,使我不能忘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 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我觉得你此行的意义比出嫁更重大。古人送女儿出嫁诗云:“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你出黄金时代的“义往”,实比出嫁更“难复留”,我对此安得不“结中肠”?所以现在追述我的所感,写这篇文章来送你。你此后的去处,就是我这册画集里所描写的世间。我对于你此行很不放心。因为这好比把你从慈爱的父母身旁遣嫁到恶姑的家里去,正如前诗中说的“事姑贻我忧”。事姑取什么样的态度,我难于代你决定。但希望你努力自爱勿贻我忧而已。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精选》一书,有删改。本文写于1934年)11.面对阿宝将走出黄金时代,作者流露出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说:“现在,你已是中学生,不久就要完全脱离黄金时代而走向成人世界了。”作者写阿宝的变化,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13.试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通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完本文,你有何感受?请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训练

16.假期,我们可以放下课本,背起行囊,行走四方,过一种别样的生活——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

请以“带一本书去旅行”为话题写一个片段。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200字;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解析:B项,“绽”应读“zhàn”;C项,“荡”应读“dàng”;D项,“凑”应读“cîu”,“簇”应读“cù”。

2.D解析:A项“致”写作“至”;B项“清”写作“轻”;C项“呀”写作“讶”。3.D 解析: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4.A 解析:本句破折号之后的内容是解释说明前面的“人”的,所以作用是解释说明。5.略。解析:注意句式相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青春”的不可名状却可感知的特点。

6.因为“我”处于黑暗世界之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缺乏爱。

解析:结合海伦·凯勒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身处地地理解。

7.在此之前,作者根本不知道世间还有像水这样美妙的东西。对这些东西的了解与认识,使她自信,使她快乐,让她在黑暗的世界里也能享受想象的快乐与自由。

解析:由上下文的文意可知,这是“我”获得知识后的快乐。8.指代自己做了错事,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

解析:此类题的答案一般在上文中搜寻。

9.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指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感受到了快乐,感受到了光明,感受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解析:从上文“我”获得知识后的心情方面理解。

10.因为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我”知道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这些名称能给“我”带来新的思想。

解析: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1.面对女儿的成长,作者既喜又悲(悲喜交集)。喜的是女儿已经长大,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辛苦了,懂事了;悲的是女儿将走向成人世界,少了天真、热情、好奇,“我家将少却了一个黄金时代的幸福儿”。12.对比

13.过渡,领起下文:下文主要写阿宝长大了,懂事了,“劝我早去,又劝我迟归”,能为“我”分担生活的辛苦。同时,照应第①段“悲喜交集”中的“喜”,使文章衔接十分自然。

14.这是一个对儿女充满着深爱的父亲。在生活上,他对儿女们的关心无微不至,如:天天陪他们讲故事、做游戏、吃东西。他时时刻刻关注儿女们的思想变化,关注他们的成长。

15.示例一:我们要珍惜青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所以我们要珍惜青少年时期的幸福,多保留些率真和纯洁。

示例二:我们要学会感恩。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化作学习的动力,学好本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将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16.提示:这个题目很浪漫。带一本喜欢的书,行走在旅途上,人生的阅历逐渐丰满,成长就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题目以同学们熟悉的假期生活创设情境,以“读自己爱读的书,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引导同学们抒写对读书与行路的真实情感和思考。题目对同学们而言,没有审题障碍。该题目注重引导同学们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将读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 过写作,提倡同学们潜心读书,关注社会,思考生活,努力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想。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疲倦不堪、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等词语。

(2)把握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课文一体两面的思路结构。

(2)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

(3)理性地思考、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2)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重点:研读课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难点:深入体会作为盲聋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海伦凯勒,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克吐温赞誉为与拿破仑并提的19世纪了不起的人物。她的传奇人生,不仅诠释了身残志坚的伟大,还诠释了生命的精神支撑。她像光明的使者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精神食粮,给予生命精神虚脱的人类最好的良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的生命体是如何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如何改写这多舛的命运?又如何在莎莉文老师的引领下走向人生的光明?

2、初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哪三件事?

教师明确:(1)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3)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3、问题探究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3)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4)你认为海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讨论

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

(1)亲切的拥抱。(平易近人)

(2)送洋娃娃。(表达爱心,启迪海伦的智慧)(3)“杯”与“水”的争执。(不简单粗暴不放弃)(4)井房散步。(再次启迪海伦的智慧)(5)教会小海伦感受自然。(循序渐进)(6)对爱的诠释。

5、疑难解析

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为题?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 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获得新生,从此开始了自己漫漫的求学过程。拓展延伸

我将给学生例举类似的故事:张海迪、奥斯特洛夫斯基。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下去阅读原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作者:海伦•凯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艾艾”等词语。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课题含义。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做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着追求的真善美的少年。

二、教学重点:

海伦.凯勒的性格特点及心理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活动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1.导入: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时刻。让我们共同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2.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3.莎莉文老师介绍

是谁引领海伦•凯勒走上了漫长的人生路,是谁把海伦•凯勒带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是谁给海伦•凯勒再塑了生命?这里,我们要认识一下帮助海伦创造奇迹、重塑生命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她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奇葩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4.积累生字词 搓捻(cuō niǎn)繁衍(yǎn)迁徙(xǐ)觅食(mì)惭愧(kuì)小憩.......(qì)譬如(pì)栖息(qī)遨游(áo)花团锦簇(cù)....冥思遐想(xiá).

5.解释下列词语

①企盼:盼望。②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③迁徙:迁移。④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⑤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⑥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⑦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⑧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一)整体感知课文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主要事件,找出文章的纲领句。

明确:主要写了两件事:

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老师引导我认识“爱”的含义。文章的纲领句是:“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2.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莎莉文老师都教了海伦什么?海伦有什么收获和感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知道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打开希望之门)

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明白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美好;体验到自然严厉暴躁的一面;美妙。

(启迪思想之光)

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从语言中领悟到许多抽象的概念;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之间。(领悟爱的真谛)

4.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老师?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师。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5.文中有一句话指出了莎丽文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请找出这句话。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莎丽文老师。

6.小结:

本文从三个方面写莎莉文对海伦 凯勒的教育,表明莎莉文女士是一位既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又有科学的教育方法的老师。他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爱心点燃了一个心怀苦闷和寂寞的残疾儿童心灵深处的火花,启迪她内心深处的感情世界,帮她走向成功,所以作者称她为“再塑生命的人”

7.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合作探究,感知文章。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海伦最终最胜了挫折,创造了奇迹,完成了生命的再塑,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海伦的成功具备哪些因素呢?

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教学循序渐进,充满爱心,耐心。

自身因素:求知欲强、善思好学、不屈不挠、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

3.从文中哪些具体的语句我们可以感悟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

“莎莉文小结吧可怜的洋娃娃的碎步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有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在“我”没有礼貌的发脾气的时候,莎莉文老师没有生气,她让“我”到外面感受温暖的阳光,这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很有耐心,很会关爱学生。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的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的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老师很会抓住时机教育学生,为了教好“我”这个特殊的学生煞费苦心,这也是爱的体现。

4.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

感激,感恩,爱戴。莎莉文老师用她的爱心和耐心开启了“我”的智慧之门,打破了“我”心中的情感冷漠,她引导“我”认识了这个世界,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对她更多爱戴和感激。

5.请你说说对文章题目“再塑生命”的理解。

意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这里指海伦的生命希望和热诚在安妮老师的教育下被唤醒,使她从寂静又黑暗的孤独世界回到了光明和快乐之中

莎利文老师让“我”回归自然,理解自然。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莎利文老师就是我的“重生父母”。

6.通过这些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也可以先说说自己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要关心学生,讲究教育方法的体会等。)

(一)赏析品味课文

课文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喜欢的文字进行品味。

1.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品味: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2.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品味:这句话表面看来说的是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3.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品味: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总是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有了它,你就快乐,生活就变得美好,没有它,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七、课堂总结:

回顾生命再塑的历程,想像海伦的种种努力以及她所遇到的种种艰辛,我们不难发现:莎莉文老师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水是有生命的,大自然是有生命的,爱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美让海伦变得坚强。莎莉文小姐不仅教给海伦爱的真谛,她自己也正是用爱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2.给海伦•凯勒写一封信。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第五篇:10 再塑生命的人 教案

10* 再塑生命的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重点字词,把握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品读与揣摩,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海伦·凯勒热切求知、热爱生活的精神。

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情境设置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件、录音。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能看见树木的青翠葱绿,聆听鸟儿的悦耳鸣叫。然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他们的世界是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就去结识一位创造奇迹的奇女子。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2.背景链接

海伦·凯勒一岁半时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17岁时,海伦·凯勒考进哈佛大学,其后又在繁忙的工作学习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无比敬爱和感激自己的老师,她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长久地凝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3.生难字词

(1)字音 廊(láng)

恍(huǎng)

徙(xǐ)

怦(pēng)....簇(cù)衍(yǎn)捻(niǎn)绽(zhàn)....(2)词义 【企盼】盼望。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理一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3):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第二部分(4~13):莎莉文老师利用实物来教导“我”认识具体事物。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交流点拨】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1.莎莉文老师为什么从学习识字开始教海伦?

【交流点拨】文字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走出黑暗的希望。莎莉文老师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了海伦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样事物,洋娃娃是有感情的,水是有生命的,这个世界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的。莎莉文老师不仅教给海伦知识,也用爱和温暖改变了海伦的人生。

2.如何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

【交流点拨】“再塑生命”是“重新塑造、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海伦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莎莉文让海伦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并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正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海伦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3.文中的海伦和莎莉文老师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交流点拨】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求知欲的女孩。莎莉文是一个爱海伦,讲究教育方法,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抓住教育时机的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4.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老师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她们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交流点拨】海伦能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同时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韵味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交流点拨】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的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交流点拨】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的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3.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交流点拨】这句话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认识世界万物的欲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参透奥秘后愉悦的心情。

4.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面看来是说文字的神奇,实则暗示的是知识的力量。是知识使“我”这个盲聋人看到了快乐,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觉得世界充满了花香,洋溢着美丽。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同学们,是莎莉文老师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爱,确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它升华时,可以奔流不息,可以惊天动地,被再塑后的海伦的生命如歌,所延续传承的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爱的故事。

2.拓展延伸

(1)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你所了解的其他的“海伦·凯勒”的动人故事吗?(可以结合多媒体图片了解那些付出艰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交流点拨】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

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2)收集关于“微笑面对挫折”的名人名言。

【交流点拨】①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②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培根)

③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3.完成《名师测控》本节练习。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小组展示后教师应该给予多角度地、带有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本次展示组基本能概括出来第1~5段写了什么内容,但分析这些内容是如何为莎莉文老师的出场作铺垫的,还没有讲解清楚。未展示组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有的是摘抄原句,有的是列出了描写的方法……一时间我无从应对。由此我想,今后不仅仅要关注展示组每个人的表现,且将他们集思的成果巧妙地与最终的答案结合,而且还要对未展示组的问题快速地提炼,找出问题的所在。这就需要今后不仅要潜心钻研教材,而且要在实践中加强指导能力!原来教学本领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成的,我还需要苦练基本功。

下载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说课稿 新人教版

    再塑生命的人 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八年级(下)语文 第二课——《再塑生命的人》 2.知识联系及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生对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文......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教学计划

    春蕾学校初中话文组集体备课稿 课题:10《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文中获取信确把握心升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误文的能力。富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2.揣......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再塑生命

    5再塑生命 海伦·凯勒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结构,全面把握文章内容。 2.文章......

    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教案分析(精选五篇)

    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教案分析 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领会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一、研究范围:第三单元课堂教学研究二、研究目标:语文第三单元备课要点 【单元说明】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多姿多彩,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能力。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教学目的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的结构,了解作者的成长旅程。 2.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 课前预习: 1.认识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疏通......

    第5课《再塑生命》教案(人教新课标八下)

    5、《再塑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 ⑴ 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⑵ 理解人物形象。 2. 能力目标 ⑴ 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⑵ 品味文章清......

    新人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整合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