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课前交流
师:你们能不能猜出张老师现在的心情?
生:激动
生:紧张
生:高兴
师:这些心情同学们有没有?
生:有
师:咱们这就叫不约而同。张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份礼物。看看吧
【出示学生写的信】
师:听到了这一连串的问题了吗?想解答吗?咱们班的百灵鸟、播音员是谁呀?
小作家呢?
师:其实在老师心中你们每个人都是百灵鸟、小作家,只要你们敢于展示自己,都是最棒的。
师:再来看第二份礼物:出示林妙可演唱的《歌唱祖国》
师:同学们,这一首歌唱祖国是老师最喜欢的。50多年来,这首歌一只伴随我们的祖国一路走来,今天我们在英雄城市南昌又一次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触。我想就带着这感触开始今天的学习。
上课:
师:先请同学们看张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生:隆重
生: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课文记述了哪些场面?
生:开始举行典礼的时候是群众从大老远赶来了。
她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群众进场。板书“群众进场”
生: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生:我还看见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看到升国旗,奏国歌。
师: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板书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之后呢?
生:阅读式和游行
师:真好,你一口气说出了两个场面。(板书阅兵式游行)
师: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 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读?你勾画了哪些句子。
生:我勾画了第五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师:张老师听到了掌声,就在在这段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生: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生: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师: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热烈的气氛。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师: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如果只请你读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怎么读?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还有吗?
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我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喜悦。
生:三十万人都很喜爱自己的领袖。
师:换一个词:热爱。三十万人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
生:没有
师:这就叫“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生:(齐读)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第七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这三十万人非常激动,行动都一样的,一起欢呼和欢跃。
生: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许久,终于等到了。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这一定能读好。谁来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真能看出来你很激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中国是很广的。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生:(男):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
生:书上这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你读成了它。
师:哪一句更好?
生:不用重复了
师:你认为张老师的好。
生:我认为书上的好,如果不重复,感受不到这样的威严。
生:采用排比,气氛更强烈
师:张老师纠正一下,这是用的反复,可不是排比。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欢呼
师:有没有不同的?
生: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他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他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
生: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
生:(接读)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
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 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脱帽肃立,看我们新中国的国旗是多么鲜红。
师:你会怎么做,你会和他一样吗?
生:是的。
师:我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新中国成立了!
生:因为我是中国人
生: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豪!
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放CAI)这就是天安门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这是香港回归,这是奥运会上三面国旗同时升起,这是神州八号升天时升起在太空的国旗。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
生:(写话)
师:当红旗在太空升起„„
生:我的心情满怀激动,43年前苏联宇航员在太空行走,43年后,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这个浩渺的空间。
你真了不起,我们中国人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我们就这样站立。
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 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再读。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了人民的感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同学们,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第二篇: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读题。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知道了题目的意思?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谁再把时间和地点带进来说一说。
师:先请同学们看张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生:隆重
生: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3、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远被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盛大的开国典礼。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感知,把握内容。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师:谁来说,课文记述了哪些场面?
生:开始举行典礼的时候是群众从大老远赶来了。
她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群众进场。板书“群众进场”
生: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生:我还看见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看到升国旗,奏国歌。
师: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板书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之后呢?
生:阅兵式和游行
师:真好,你一口气说出了两个场面。(板书阅兵式游行)师: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
1、让我们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观看录象)
2、通过读课文和观看录象,谁能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说一说开国大典的过程?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写了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的主体部分、讲阅兵式的盛况、群众游行。)这就是开国大典的过程,也是课文的内容。
这节课重点学习典礼仪式部分。
三、抓住重点,深入领悟
1、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的是典礼仪式部分?(5——10自然段)再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典礼的过程。
生: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成立——升旗仪式——鸣放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读?你勾画了哪些句子。
生:我勾画了第五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师:张老师听到了掌声,就在在这段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
生: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生: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师: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热烈的气氛。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师: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如果只请你读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怎么读?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还有吗?
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我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喜悦。
生:三十万人都很喜爱自己的领袖。
师:换一个词:热爱。三十万人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
生:没有
师:这就叫“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生:(齐读)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四、品读赏读,品悟写法
学习第7自然段。指读这一段。
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这三十万人非常激动,行动都一样的,一起欢呼和欢跃。
生: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许久,终于等到了。
师:真能看出来你很激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闭目想像,这宣告,这声音传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全中国的希望、我还看到了全中国人的幸福,都很高兴、高兴得欢跃起来了,联系我自己,知道那时中国很苦,现在终于成立了新中国,多么高兴呀)
谁能看的更远,在山村,在城市,在大江南北„„
(这声音传到了城市,大街小巷彩旗飞扬,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大家敲锣打鼓,欢呼新中国的诞生,庆祝人民的解放;
这声音传到了农村,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人民都拥出家门,欢呼着,高喊着,一个个激动万分,不少人热泪盈眶;这声音传到了学校,同学们拿着鲜花,挥舞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喊啊;这声音传到了刘胡兰的家乡„„)
是啊,从城市到农村,解放了的人们欢呼着,跳跃着,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了起来!让我们把这几句话再读一读,看谁能把人民欢悦的情感读出来。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生:(男):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听老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
生:书上这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你读成了它。
师:哪一句更好?
生:我认为书上的好,如果不重复,感受不到这样的威严。
生:采用排比,气氛更强烈
师:张老师纠正一下,这是用的反复,可不是排比。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他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他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
生: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放CAI。激情讲解:(放录象资料)痛苦、屈辱、灾难„„在圆明园的大火中燃烧,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曙光。再来读主席的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学生齐读。
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一起读。
再把自己的激动表现出来吧。这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联系这句话,你觉得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
(以前的旧社会资本家不把人当人看,瞧不起中国人。
不仅仅是瞧不起,是践踏在脚下。
以前的旧中国,都被帝国注意侵占,还挂着牌子 “中国人和狗不能入内。”
还签定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一些领土也割让出去了。今天中国站起来了,成了亚洲和世界强国了。
中国战胜日本,很不容易,感到很自豪。
还有反动派不让新中国成立,对毛主席进行压迫。)
来的不容易啊,同学们,这就是开国,这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读。
学生读。
对,就带着这样的激情来感受庄严的开国大典。
8、还有哪一句话同写出了群众的反应?第八自然段。
生读第八自然段“接着升国旗„„”
读得那么好,能不能说你的感受。
再从这句话另外的词你有什么体会?瞻仰,人们对国旗很敬仰,很敬佩。
瞻仰是什么意思?(怀着崇拜敬仰的心情来看。)
表示看的词还有很多,谁说?(俯视、仰望、瞧、眺望、僚望„„)
课文用了一个瞻仰,为什么?(一般用在对神才瞻仰,五星红旗是神圣的。)
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带着这种感情读。学生读。
又出现了两个“一齐”,表现此时人民的心是一起在跳动。再读一读,注意 站 字,有问题吗?
(“升起来”说明和站是相对应的。)
为什么说是升起来了?五星红旗代表了中国人民。还有问题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和我们站起来了,表明中国成立了,不用被踩在脚下。)
五、积累语言,尝试运用
难道中国人曾经是坐着吗?来,回顾曾经的屈辱,把你心中的话写出来。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表明——!学生书写。配乐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教师巡视。
师:好,同学们,写完的可以说了,没有写完的直接说出来。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又站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是十分强大的。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以前不敢抬头的中国人可以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我们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我们中国人不再受帝国主义压迫了,可以抬头挺胸做人了。)
这就叫扬眉吐气了。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了。
中国不会受日本人的欺辱了,不会过那些苦日子了。
那些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同学们,这就是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带着这样的激情再读“毛主席亲自按动 从此站起来了。“
同学们,我们的激情在迸发,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打动我们心的句子,打动我们的场面,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日子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用强有力的语调宣布:(放当时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录音)。
七、自选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这节课学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开国大典 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及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过程:
师:先请同学们看张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
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
生:隆重
生:盛大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课文记述了哪些场面?
生:开始举行典礼的时候是群众从大老远赶来了。
她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群众进场。板书“群众进场”
生:开国大典非常盛大,人非常多。
生:我还看见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看到升国旗,奏国歌。
师:这都是典礼仪式的场面,(板书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之后呢?
生:阅读式和游行
师:真好,你一口气说出了两个场面。(板书阅兵式游行)
师: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读?你勾画了哪些句子。
生:我勾画了第五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师:张老师听到了掌声,就在在这段课文中还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掌声。
生: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就是一个欢乐的海洋。
生: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师: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气氛?
生:热烈的气氛。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师: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如果只请你读写群众反应的句子怎么读?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还有吗?
生: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我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喜悦。
生:三十万人都很喜爱自己的领袖。
师:换一个词:热爱。三十万人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
生:没有
师:这就叫“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生:(齐读)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第七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这三十万人非常激动,行动都一样的,一起欢呼和欢跃。
生:他们此时的心情非常激动,盼望许久,终于等到了。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这一定能读好。谁来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真能看出来你很激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中国是很广的。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生(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
生:(男):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听到同学们的朗读,张老师也想读,听张老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
生:书上这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你读成了它。
师:哪一句更好?
生:不用重复了
师:你认为张老师的好。
生:我认为书上的好,如果不重复,感受不到这样的威严。
生:采用排比,气氛更强烈
师:张老师纠正一下,这是用的反复,可不是排比。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人民群众的欢呼
师:有没有不同的?
生: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他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他的朗读里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
生: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师:放CAI。激情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师:这庄严的宣告„„
生:(接读)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视频。)
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生: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
生: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你会怎样做?
生:我会脱帽肃立,看我们新中国的国旗是多么鲜红。
师:你会怎么做,你会和他一样吗?
生:是的。
师:我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新中国成立了!
生:因为我是中国人
生:当我看到国旗升起来时,我会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自豪!
师:,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放CAI)这就是天安门上升起的第一面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59岁的生日。这是香港回归,这是奥运会上三面国旗同时升起,这是神州八号升天时升起在太空的国旗。在这59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
生:(写话)
师:当红旗在太空升起„„
生:我的心情满怀激动,43年前苏联宇航员在太空行走,43年后,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这个浩渺的空间。
你真了不起,我们中国人迈出了太空行走的第一步,我们就这样站立。
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再读。
生(读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了人民的感情澎湃,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生: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师: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同学们,下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第四篇:《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协商、诞生、汇集、瞻仰”等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典礼的盛大与隆重,感受人们参加典礼的激动、兴奋心情。
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 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10月1日是国庆节。
师:那么谁又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个什么日子呢?
生:开国大典。
师: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
师:同学们,开国大典中的“典”是我们课文的生字。写“典”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板书)“典”字这一横要直,要能支撑整个字,下面两点要注意呼应。
师:“典”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生:典礼。
师:大典是什么意思?
生1:规模非常大的典礼。
生2:隆重的典礼。
师:开国是什么意思?
生1:新中国成立。生2:创建国家。
师:新中国成立举行的盛大的典礼。
师:同学们,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把题目读懂,因为课文是文章的眼睛,又叫“题眼”。这是我们学课文必要注意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这盛大的典礼场面。(投影)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带着怎样目标来学习呢?
(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明确目标)
师:请大家捧起书本,把课文读通读顺。
生:(自由朗读)。
师:读完的请举手!还有两三位同学没有读完,不要紧。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还留有时间给你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反馈自学情况:
师:同学们,刚大家读得很认真。字词你们会读了吗?这些二类字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生:会!
师:好!我来检查一下。谁来当小老师?
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师:二类字大家会读了,剩下的这些字你们能读吗?
生:能!
师:好!自由读。谁有信心来读一读!
生:指名拼读。
师:在书写这些生字时,你认为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个字?
生1:“诞”字右面的“延”不要写成“廷”。生2:“瞻”字左面的“目”不能写成“木”。生3:“奏”字的撇与捺要写得舒展些。
师:请大家把“奏、诞、瞻”在《一手好字》上每个临写两次。
生:(练习写字,注意书写姿势)
师:写完的同学,请仔细观察其他的字。
师:我们阅读一篇课文,关键是理解大意,弄懂作者写作目地。通过阅读,你理解第一个问题了吗?请你和大家分享。
生:我了解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参加总人数。
师:这些信息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
师:这是什么写法?
生:开门见山。
师: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浏览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呢?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呢?
生:先写大典前,再写大典中,最后写大典后。
师:写典礼时主要写了举行了哪些活动?排序是怎样的?请大家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找出场面的排列。(出示投影练习选择答案)
师:哪一种排序是正确的?
生:第二种,主要按照“领袖出现——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的过程写。
师:大家的眼睛真厉害!能把整个过程找准。
2.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师:课文脉络非常清晰,它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
师:事情发展顺序,也是时间先后顺序。这是写大场面的一个重要写法。(板书:有顺序,有条理)请同学们用眼睛这台摄影机把大典的顺序记下来。
四、学习“大典前”这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一同走进大典前的场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1----4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
师:这部分除了介绍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物,还介绍了什么? 生:会场的结构和布置,群众进场的情况。(课件出示:会场平面图)师:看着图片,读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
师:从这一部分,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里感受到?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
生:我从“直奔”看出人们的心情。
师: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生:参加开国大典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师:除了“直奔”这个词,你找还到哪些词?
生:从“赶来”的“赶”字我读懂了人们急切的心情。
师:现在就让我们感受一下当时人们急切、兴奋、激动的心情吧。如何读好这些句子呢?
生:(自由感情朗读)
五、课堂总结,铭记“大典”。课件出示:庆典隆重、热烈气氛的图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了典礼前人们急切、兴奋、激动的心情。开国大典的盛况场面难得一见,下一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感受这个场面吧!
六、布置作业。
1.画一画“丁”字形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位置名称。2.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3.挑你最感兴趣的场面,多读几遍。
第五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回顾复习,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6课—— 生:《开国大典》
师:上节课,老师已经跟大家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掌握了吗?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听写几个词。
师:好,开始。第一个,典礼。我特别喜欢我们班的李杰同学,他的腰挺得特别直,写字的姿势特别好。第二个,协商。第三个,诞生。第四个,瞻仰。最后一个,排山倒海。写完了吗?
生:写完了。
师:来,看看屏幕。你写得是否准确,如果你有错的,请马上更正。
(全体同学齐读词语一遍。)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开国大典》这文章它主要分四个场面去描写整个大典过程,那么,你能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四个场面概括出来?
师生概括,并板书: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
二、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一)研读“典礼仪式” 师: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请大家用心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勾画下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生默读,写批注。)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首先谁来交流自己划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五自然段: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倒”,读第三声。生:排山倒海。师: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人们非常想见到毛泽东,见到毛泽东人们非常激动。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师:非常好。从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当中,我看到了群众的目光,还听到了掌声。掌声是怎样的掌声?
生:排山倒海的掌声。
师:从“排山倒海”这词,你知道什么? 生:群众的反映十分热烈。师:他们心情非常—— 生:激动。
师:因为激动,才会有„„ 生:排山倒海的掌声。师:除了掌声,还有——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师:你注意到哪一个词? 生:一齐。
师:从“一齐”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群众非常渴望见到毛泽东。师:三十万人有没有人指辉? 生:没有。
师:但是他们有不约—— 生:不约而同。
师: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生: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师:我们一齐来。生齐读。
师:继续找。还有哪些描写群众反映的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七自然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从这里,我感受到了人们对新中国的成立心情十分兴奋、激动。师:你理解的真好。在这里,又看到了两个“一齐”,三十万人一齐——
生:欢呼起来。师:一齐—— 生:欢跃起来。
师:三十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生:我体会到人民群众的心是一致的,都对革命领袖,也就是对毛泽东充满了崇敬。
师;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是如此的激动,读得不错。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全国都知道了。
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了祖国的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
(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
师:是啊,我感受到了那分激动。蔡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 生:好。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句子时,把第二个“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换成“它”
师;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生:不好。没有这两个词,就不能很好地表达那种情感。师:文段连续出现这两个词,这种写法叫—— 生:反复。
师:这反复的写法就更加强调,更加好地表达人们的—— 生:情感。
师:读起来就更加有—— 生:气势。
师:我们全班再来体会体会,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什么呢? 生:是毛主席宣告中国成立的声音。师:请你把毛主席的原话读一读。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板书:新中国成立了)
师: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生:齐读。师配乐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有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有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有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有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指名读)
师:下面,让我们回到这一时刻,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播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师: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师;接着,升国旗。那么群众的反映又是怎样呢?谁接着读? 生:请大家看第八自然段: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人们升国旗时非常严肃。师:什么叫做“瞻仰”。生:怀有敬意的看。
师:从“瞻仰”一词,可体会到人们对国旗的尊重。因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生:表明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发从此站起来了。)
师:同学们,红旗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今年是我国成立六十三周年。祖国已经过去六十三年,在这六十三年当中,五星红旗无数次地飘扬在天空。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师播课件: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奥运赛场上同时升起的三面五星红旗,这是神州七号飞天时飘扬在茫茫太空的五星红旗。这是神舟九号起飞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师: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假如你亲眼见到这些时刻的五星红旗的升起,你的心情会如何呢?你有什么想说的?
说话训练:看到五星红旗在 升起,我。
生: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我当时心情是十分激动、高兴的。我们中国人终于来到了太空,实现了我们的飞天梦。
生:当我看到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我感到了自豪,耻辱的过去结束了,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了。
师:真好,你再来。
生:当我看到奥运会上再上升的五星红旗时,我为我们中国的运动健儿感到骄傲。
师:是啊,同学们。在这一次次红旗的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我们中国这一沉睡的雄狮已经苏醒了。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经腾飞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
生: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同学们,这时我们才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掌声,一阵阵欢呼声,那就是因为——
生: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师: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引读第九和第十自然段。)
师:为什么是54门大炮,一共二十八响?有含义吗? 生:应该有。
师:老师留下一个悬念,大家课后自已杳一查,“54”“28”这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二)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走进最后两个场面„„ 生: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师:现在,请大家默读最后两个部分,利用你的眼晴这台微型录像机,找出你最难忘的境头,好吗?
(学生默读,划句子。)
师:好了,谁来说说,你最难忘的境头是哪个?
生请大家看第十二自然段: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我体会到他们队伍很整齐。师:这些部队,有哪些部队? 生:海军、陆军、空军。
(分角色介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生:我最难忘的镜头是:“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我体会到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师:谁再来和大家交流你最难忘的镜头?
生:“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师:你体会这场面了吗?不管是主席还是群众他们的心中都是无比的——
生:激动。师:无比的—— 生:自豪。
生: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师:“洪流”加上了—— 生(全):双引号。师:是指什么呢? 生:是指火把。师:对吗?有没有同学补充。生:就是指游行的队伍。
师:那为什么把游行队全叫“洪流”啊? 生:因为游行的人是举着火把的。
师:这光明又是什么意思啊?只是指火把的光吗? 生:就是新中国成立了,迎来了光明,祖国明天会更美好。
三、创新文本,拓展延伸。1.创新文本,将内容重组。
师出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时,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当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整热烈的掌声;
当毛主席向空中招手时,群众看见了,都把帽子、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当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时,毛主席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师:朗读这段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人们对毛主席非常热爱。(指导激情朗读。)2.拓展延伸
师:《七律•长征》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风采,《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那么,作为普通人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以后我们将再走进《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进《毛主席在花山》,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时的情感世界。
四、小结写法,片段训练。
师:好,同学们,刚才回到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见证了整个开国大典的经过,那现在请你静下心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去写整个开国大典的过程的呢?
师:这么大的场面,我们说过了,写场面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师:有整体的描写,也有个别具体的描写。这就是—— 生:点面结合。
师:大家看看阅兵式部分,作者是不是全部写得很详细?详写了什么?
生:详写了陆军、空军,其它的略写。师:这叫做详略得当,详略得当,就可以 生:重点突出。
师:不管写哪一个场面,却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一定的条理,这叫做:层次清楚。
(板书: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层次清楚)师:同学们,我们每星期一都举行升旗仪式,下面请你仿照《开国大典》的写法去写一写这个场面。
(写作点评及交流)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2.观看电影《开国大典》。3.制作“伟人风采”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