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据新课标谈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重点
依据新课标谈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 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 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 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 要方式。”数学的学习不只是知识的记忆,而更多的是理解,是学习一种数学思维,这些思维包括:创新意识、转化意识、分析与综合思 维、比较与分类思维、抽象与概括思维、归纳与演绎思维等。这些思 维方式不是学生与生俱来的, 是在漫长的学习探索中培养出来的。要 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 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方 法进行教学, 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也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学会知识, 而 应该有更深层次的目标:让学生会学知识,会用知识。要实现这一目 标,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那么, 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都有哪些及教学方法可以采用, 这些方法应该如 何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呢?我从事数学教学以来一直在进行研究、探 索。
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我们通常采用不同的教 学方法。
一、导入环节通常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或复习铺垫这两种方法。对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重要话题之一。《义务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
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 在 “课程实施建议” 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 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数 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 光关注情境, 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为数学思维的 发展提供土壤。同时应引导学生及时地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 用数 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思考„„如:教“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 一位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学生喜欢的玩具及其价格, 如汽车 24元、熊 猫 35元、飞机 27元、布娃娃 17元。接着教师当售货员,让学生用 50元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这种情景创设新奇、和谐、有趣而又贴近学 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让学生主动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复习铺垫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 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为新知识提供“固着点”。复习铺垫能 帮助学生沟通新旧联系,分散难点,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乘法”时,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先 复习,用竖式计算 13×2;然后改动其中的一个数字,使其成为新的 算式,如 17×2、13×3、13×6、43×
2、等等,引导学生按计算时是 否进位把算式分类。教学时没有了“生动”的情境,但是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 从旧知识自然地引入, 在计算中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 异同, 同时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有一个比较完满的认识:分为进 位和不进位, 并感受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复习铺垫和创设情景并不 矛盾,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适时、适
度进行安排复习铺垫。当新授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 特别是学生原 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授课知识之间存在矛盾或空缺时, 就有必要安排复习铺垫。有时对于同一单元前后联系较紧密的内容, 我们可以在创设 情景的同时插入适量的复习铺垫。如: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 减法” 时, 需复习铺垫的内容就是整十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和 20以内的 退位减法。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较好了, 那么教师就可以将环节 设计成为创设情境, 让学生提出问题, 构建新课的学习材料进行尝试。但如果在尝试中, 发现学生对于需复习铺垫的知识不甚掌握, 教师就 可以立刻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复习铺垫。
二、新授环节通常采用:猜想——验证、直观教学、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多媒体教学等方法,并结合各种形式的评价。
选择教学方法, 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 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 最终使预定的教学 目标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一致。为此, 就应充分考虑学生怎样才能学 得更好。也就是说, 应按照学生学习的一般程序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方 法。通常这些方法我们不是单独用而是结合起来用。对于那些学生已 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并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学习内容, 我们可以采用猜想——验证的方法, 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可 以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思路。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我们 就可以先让学生猜想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 去进一步论证。直观教学通常有很多方式:如实物直观,或者我们通 常所说的拼一拼、摆一摆、折一折等都属于直观教学的范畴。如:在
一年级的加减法教学中, 使用学具小棒来让学生摆一摆, 让学生以感 官认识,便于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于直观教学的应用很多。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我们通常会将: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 组交流结合运用, 根据内容的难易选择方法。多媒体教学通常是贯穿 始终的。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调动 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轻松愉快而又富有激情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 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 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 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 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体验, 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 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 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 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三、巩固环节通常采用:联系实际巩固练习的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 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发, 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 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红梅公园的门票每张 10元, 50张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每张 8元,我们班一共有 45人,该如何
购票?学生们通过思考、计算,得出了多种解法:45×10=450(元 , 50×8=400(元 , 50×8-5×8=360(元 , 50×8-5×10=350(元 , 在比较中选择最佳方案。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 不断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的魅力。
四、总结环节通常采用:综合、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等方法, 回归主题,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 , 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 , 有着强烈 的求知欲。我们应当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 , 让学生敞开思想 参与学习活动。
第二篇:学习新课标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新课标 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新课程标准,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转变学习方式,获得新知”、“发展个性,创新学习”、“游戏学习,体验新知”四个方面,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突出了一代新人的思想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时俱进,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对数学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思路。如,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提倡合作交流的课堂气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等。作为教学设计者——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出这些新思想,并把这些思想变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是这样处理“统一长度单位”的教学的。
一、活动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初步表象。
爱玩,贪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用实物量,用尺子量,量课桌,量自己的身体,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盎然,而这些活动对于他们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二、估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思维经历着观察,猜测,类比,推理等活动。估计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有助于加深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数感,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估计:衣架和筷子的长度,通过组织学生估测,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展示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想法,能够相互借鉴,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实践中认识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生活性.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第三篇:学习新课标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基本设想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四点思考
浉河区董家河镇中心学校
张应
2013.3
新课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具体目标是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和其它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决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探索,本人对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四点思考。
思考
一、树立“教”为“学”服务的理念
新课标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教学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怎样去激发学生的个体潜能;怎样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在思想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超越自我,努力作新课程标准的拥护者、支持者、学习者、实践者、控索者,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具体说来主要应实现以下两个转变:
1.转变教育观念,实现由单纯强调知识教育向全面教育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个别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使教育过程成为人类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历程。
2.转变教学方式,实现由高高在上的传授灌输向平等互动的探究体验转变。新课标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作为“组织者”,教师要有能力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气氛;作为“引导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究、思想碰撞等;作为“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应与学生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气氛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才能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出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实现了师生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思考
二、新课标、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是教学的指南
新课标下的新教材知识点增加了:
1、突出研究概念教学,因为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2、注重知识的推导发生过程,因为只有学生自己能够掌握过程的公式概念、定理、法则、性质,学生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才会去用、灵
活去用、主动去用,从而变成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更加观注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总结,因为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4、重点突出培养数学能力,同时很重视数学同行的共同提高,不断进步。概括起来,新教材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已成为一面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改进教材的呈现形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总之,学习领会新课标、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是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前提。
思考
三、灵活运用和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更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
1.积极培养学生个人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学生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2.“师导生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课堂气氛紧张、沉闷,形成了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严重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3.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宗旨
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说、读、写、想等方面的能力。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做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教师提出问题,使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了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有很多学生明知道证明方法,甚至还能口述,但要以“写”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就很困难了,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写”能力的重要性。“想”就是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例如:我们在讲完“圆的有关性质”后,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形成听、说、读、写、想能力的条件,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
4.采用“发现法、开放式问题”教学,为学生思维提供广阔空间
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很多,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引入“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例如:由于过渡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使我国某些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的侵袭,近来A市气象局测得沙尘暴中心在A市正东方向400km的B外,正在向西北方向转移,距沙暴中心300km的范围内将受到影响,A市是否会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如果己知沙尘暴速度,还可追问A
市受影晌的时间。
思考
四、评价学生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中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现实状态中,人的潜能往往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着,在常态下不易表现出来,只有个人在充满信心的时候才能超常发挥出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潜力很大。苏霍姆林期基说过:“不应当把知识的评价作为某种孤立的东西从教育过程中分离出来,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上时,评价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然而,传统的评价体系内容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评价技术过分强调量化,评价角度只停留在终结性评价,还常常按一次或几次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排序,分成等级。这样会伤害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潜能的发挥。所以,对学生必须重新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新的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实践中,本人曾尝试:在教学一个新的内容时不急于马上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提问或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及技能,然后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发表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解答过的题型,学生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产生这种情况,固然与遗忘规律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并不是把教师所讲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对学生课外作业评价可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
“学生做——教师批改(在错误地方划线)——学生自我评价(找出错误原因,并修正错误)——教师再批改——典型错误评析”。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评价的方式还侧重于用激励的语言给每个学生发展性的评价,促进他们更好地发挥潜能。另外,学分制的实行也将是很好的尝试,它将使我们的教学评价更有前瞻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从教育观念和内容、教育方法和学习模式、评价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要我们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建设突出学生个性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整体把握新课标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就能取得符合时代新要求的良好教学效果。
信阳市(2013)教师论文评选活动参评作品
论文标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四点思考
论文提要:论文论述了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四点思考,即:树立“教”为“学”服务的理念;新课标、新教材中的新理念是教学的指南;灵活运用和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评价学生要突出学生个性发展特点。
作者及所在单位:浉河区董家河镇中心学校
张应
联系电话:***
2013.3
第四篇:谈新课程改革重点
谈新课程改革重点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等三个基本特征。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6.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已经不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课程结构:分科主义,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直接经验的积累,课程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以选拔为主要的评价取向,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7.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经典真题】 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思想改革 【答案】C。
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A。
3.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答案】A。
4.【判断题】根据我国此次新课程改革,初中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答案】√。
5.【案例分析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上初中时,接受理解数学知识比较慢,以致数学考试常常不及格。老师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一次在班上公然宣称,假如你们当中将来会有一个同学没出息,那么这个人必定是华罗庚。结果华罗庚通过自己的勤奋自学,刻苦钻研,奋力拼搏,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
诗人臧克家,1930年参加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时,数学得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这独具异彩的“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再三拍案叫绝。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零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了。最终,成为了一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结合上述案例,谈谈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答案要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结合案例适当展开论述)资深讲师提醒大家以上内容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考的知识点,但是经常考查的题型也是变化多样,各种题型都可能出,例子中的经典考题只是列举了真题中的一部分,体现出此处是考查重点,需要考生重视起来,认真备课此处内容,为自己的成功考试添砖加瓦!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娄丈子寄宿制小学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重点,现拟定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标准,以“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全员参与型的学习模式。
二、实施过程:
(一)认真学习,转变观念。
学校要加强宣传,营造课改氛围,使教师认识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认真组织数学科任教师对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进行学习讨论,坚定信心,敢于破旧立新。
(二)制定课改方案:
各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135互动课堂”的内涵,结合本班实际,学生情况,找准突破口和结合点,制定好各自的课堂改革实施计划,并会同学校教研组和有经验的数学教师,对计划进行论证、分析、修改和完善。做到切实可行,灵活有效,杜绝生搬硬套,断章取义。
(三)具体操作
1、备课:
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本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困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性困难,都要在备课前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指导预习、教师解疑、拓展练习要有具体的教学设计。
2、上课: 课堂教学要积极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先展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预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后,师生互动,帮助解决疑难,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规律,从而使学生从“听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获得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
(1)揭示课堂教学目标。开始上课时,教师要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进行准确、细化揭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自学指导。在揭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自测,还如何自学等。还要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结成学习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的“兵教兵”活动。
(3)加强督导。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督导两个方面:督促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对后进生要多加关注,帮助其掌握自学方法,完成自学任务。通过行间巡视、板书、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
(4)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后,进入“后教”环节,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明确“ 教” 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明确“ 教” 的要求,教师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要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明确“ 教” 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也可以让学生当“小先生”,由学生代替教师讲述部分重点、难点。
(5)当堂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科学的知识训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培养。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并放手让学生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生共解决,达到数学生活化。
三、保障措施: 为使本次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走向深入,改出成果,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导处数学教研组的作用,对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宏观调控,发现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探讨。
2、全体教师要树立我要学,我要改的课改信念,形成群体力量,广泛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要正确认识课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学生配合不力,秩序混乱,教学内容庞大等问题,要树立信心,多研究,多实践,反复练习。
4、数学教师要结合平时的业务学习,教学实验,每节课后进行反思,及时把课堂上的收获,遗漏、缺憾等情况在自己的业务学习笔记上进行记录,以便收集信息,为课改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