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珠心算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珠心算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谈
作者:魏华
来源:《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07期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儿童难以接受和理解,凭直观认识事物,这是儿童的天性。算盘是以物示数,物有形有体,视而可见,触而可知。对处入学的儿童来说,算盘是教具、学具也是玩具。当他们接触到算盘时珠动数出、珠动数变,可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珠心算教学中耳听、眼看、口读、手写、报数,这些都能有效地发展学生各个感官的互动感觉和思维,还可以减少脑记忆和计算的负担,并直接启发学生数学思维,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无法比拟的。
第二篇:小学珠心算
营造和谐氛围,引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鲜明的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春风,吹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带来了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语文教学谈论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将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从小学习些自主读书的本领。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阅读和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等,为学生学会学习创造良机,把语文教学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始终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不应成为一句空话,或是贴在墙上不起眼的标语。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录机”、“容器”、“观众”或是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要服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的少、练得少、自主探究的少)的弊病。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也应该成为传递治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 ”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解放学生的思想,改变发言先举手,上课手背后等许多制约学生发展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放松了学生身心,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例如,教学清代诗人袁枚《所见》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在一节课中,学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且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比平时大大提高。充分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真理。
三、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鼓励提问,放手质疑。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说出自己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谁知道要下雨了?”“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真的要下雨了
吗?” ……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内容非常充实,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展开讨论,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的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析,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以《路旁的橡树》为例,当师生学到一棵高大挺拔的橡树挡住了筑路工人向前铺路的计划时,我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这样说:“把橡树砍掉,因为修路计划要比一棵树重要”。有的同学当即回答:“这样一棵粗壮、结实的橡树砍掉多可惜呀!”还有的说:“修路计划不改,橡树也不砍,就让橡树长在公路中间。”这一回答,显然是不妥的。于是,我让全班同学再读书,再讨论,经过学生们的反复讨论,深入理解,终于明白:路改了可以通行,树砍了就没有了,为保护环境、确保道路畅通,做到两全其美,最好改线修路。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 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仍以《要下雨了》为例。课后,我布置让学生查找、搜集一些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大自然的语言”。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们便开始汇报。有的同学汇报早晨麻雀啭鸣表示天气晴朗。有的汇报蚯蚓出洞爬出地面表示将要下雨。还有的同学汇报了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蚊子成团等下雨前的自然现象。这样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总之,二十一世纪呼唤回归自然,呼唤人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一道新世纪的曙光,它将照亮漫漫教学。为了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夺目光彩,让语文成为一泓活水,成为学生爱学、会学的一门课程。教师需要的是积极引导,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化作暖暖的东风,吹来素质教育的春天。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应是让孩子们得到享受的课堂,让他们享受自由的空气,享受个性的飞扬,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享受一段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第三篇:小学珠心算
一,珠心算和小学数学
1、珠心算是把算盘放在脑子里,空拨算珠得出答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珠心算算题是从高位算。小学口算算题是从低位算。
3、珠心算没有数概念(如5用一颗上珠表示,幼儿很难理解),是用口诀算题,是机械性的死记硬背。小学口算注重数概念的理解,提倡通过对数的理解来算题。不推崇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4、学习珠心算要天天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想学好、学精珠心算必须下很大的功夫。一段时间不练习,心算功能马上下降。有的孩子上小学后半年不练珠心算,心算功能不复存在。
5、珠心算的教学不是小学口算的延伸。教学方法繁琐与小学数学的教法相悖二,手脑速算(手脑算,手心算,手指算)和小学数学
1:手指算,用手代替了算盘,算理和珠心算方法相同,借助手部工具算出得数,没有数概念,与小学数学背道而驰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老师特别反对这种方法。
2:学生算题时手不停的在动,写完题再动手,如此反复,把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手指算造成小学口算不达标。(小学一年级口算要求5分钟100道题)
3:小学的数学老师说:学生借助手指算题的坏习惯,相当难改。手指算是最坏的数学学习习惯,算题依赖手指而不愿动脑,最终结果是延迟了孩子的思考能力,算钝了孩子的脑袋。
三,蒙式数学和小学数学
1、蒙式数学的数概念特别强,而且结合生活特别紧。幼儿动手操作贯穿于课程始终,真正的解放了我们传统教学对孩子的束缚。孩子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专家建议蒙式数学学完后直接学快心算,效果会很显著。因为孩子在数概念学得很扎实的基础上,规范地进行快心算学习,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蒙氏数学,弊端是,到了多位数运算时,离开实物无法计算。快心算就是解决蒙式数学这一弊端的最有效的方法。
四 快心算(心算,口算,笔算)和小学数学
1,快心算(心算,口算,笔算)三算专利教学法,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
2、口算不借助任何实物(包括不数手指),算理简单。
3、笔算是从低位算,多位数的混合加减,分析步骤清晰明了。
4、快心算的课程包含了很多数概念的知识。不单纯是计算,快心算的算题理念——概念比计算还重要。
5、快心算教学方法的编排是遵循幼儿年龄特点来制定的,情景教学与趣味教学相结合。提倡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6、快心算教学注重幼儿在生活中对数概念的体验,然后教师把幼儿生活中对数的理解经过整合运用到教学中
第四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08.12
谈新课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平塘县平湖镇第一小学)
莫利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体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怎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领悟出以下几点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乐学。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因而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再说,学生的参与动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尤其是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情境,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生的主动差异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设计好怎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统计知识时是这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课堂的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多的水果,你们选出其中最爱吃的一种,接着出示苹果、桃子、梨、橘子、葡萄、香蕉、西瓜水果图片,同学们看到这么的水果,纷纷都说我喜欢吃什么,这时我强调说:你们是否能把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记录下来。同学都说:能。并且我到整堂课同学都处在吃水果的兴致中,这样就用水果把学生引到了课堂,把他们“吸引”住了。统计知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并枯操,如果不用学生感兴趣话题走进课堂,那么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乐学,就达不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课堂问题或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思考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见到,教师在上面津津乐道,不断发问,对不对?好不好?学生却一个个表情麻木,眼睛茫然。真正的学习过程提问,创新或分散性问题的提问少得可怜,这样,教与学就是两层皮,就没有换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些教师的课堂活动没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和活动要有思考价值。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每个学生用13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要求重复摆这个图案,看看用这13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案,还剩几根。从课堂反馈的情况看,教师一旦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思维的空间,学生的想象思维是十分丰富的,有的学生摆的是三角形,有的学生摆的正方形、小金鱼、五角星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说说摆小棒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使数学活动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联系。紧接着,结合学生用13根小棒摆三角形、正方形、小金鱼、五角星这几个例子,让学生桑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也就达到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自主探究的实效性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原理时,就要为学生创造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蜻蜓图、蝴蝶图、树叶等,让学生动手折、剪,从而发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一件衣服,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找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最后教师点拨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剪出轴对称图形。又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时,为了让学生对周长有较深的认识,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操作材料—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形等,让每个小组的同学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并作记录。这样通过学生自主活动、自己动手操作,不但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掌握新知,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实效性,从而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那么是不是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需要合作交流呢?不是,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独立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讨论”具有全员参与、优势互补、主动探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科学地设计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新教材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正隐藏在这多彩的画面里、变化的情景中。我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设计有效的合作交流学习,如,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我根据本班学生好动和喜欢讨论交流的特点,还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讨论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就设计了一个有效的环节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每个小组去量并算出它们的周长,通过量算讨论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怎么算,从而让学生讨论出正方形的周长用四条边相加,也可用边长乘4,长方形的周长用四条边相加,也可用长乘2的和加上宽乘2的和,又可用长加宽的和乘2。从学生的讨论中,我欣慰地看到了学生能充分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学习,并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主体参与意识,把学生切实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也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开展。
五、课堂教学中要及时、适当的评价和反思。
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充分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或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及活动的质量,通过师生、生生多向评价,最大限度地肯定学生的表现。可以用掌声、语言,成功的手势、表情,也可以发放小奖品来鼓励学生。使学生日后乐于活动,勤于思考。同时,为了养成善始善终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师鼓励并组织学生根据刚才的评议对自己完成活动任务的方法,过程,态度等进行反思,谈出自己的收获、体会,以及打算如何改进。使学生在比较、反思中发现问题,学会思考,为学生思维保持长时间活力创设舞台。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从这五个方面去开展教学。我的数学课堂学生喜欢,学生能力得到发展,也就是新课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08.12
第五篇: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李晓霞时间:2009-7-24【信箱投稿:yhejiaoyu@163.com 】 [ 收藏本文 ]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必须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多种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实现的。下面本人就结合平时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为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陶行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五角星,让学生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如,在教学《连加》内容时,我首先开展了一个拍球的比赛,把班上的同学分成两队,每个队派四个代表参赛,请一位记录员把每队每分钟拍球的个数记在表格里,然后再请同学们算出每队拍的总数,找出胜利的一队,以此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动手实践、自主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框框,鼓励学生多发问,允许学生“插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比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5+5+5+5(2)3+3+3+2(3)2+2+2(4)6+6+6+9。(1)、(3)题学生很顺利地改写了,而对(2)、(4)题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3×3+2、3×4-1,(4)还可以写成6×3+9、6×4+3,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提出意见,体现了创新意识,我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你真会动脑筋!”、“你真聪明!”,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三、要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已基本采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确定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可研究的问题。如我在教学一年级《分类》一课时,开展小组合作,利用所提供的商品布置“小商店”;在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一课时,让学生组内合作,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拼摆出你喜欢的东西。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就是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些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要使问题经过小组的努力合作能够得到解决。
四、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激励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方面的赞许,哪怕是回答错误,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进行适当的鼓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次激励性的评价可能会影响其一生。这种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
身的思维方式不同,而且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那是不合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应不同。同一问题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回答,也应做出不同的评价。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要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对优等生的正确回答,除了要给予充分肯定外,还要对他们提出期待和希望,让他们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知识来源于实践,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合作的素材和机会。我认为有效的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能力。如果我们能远离形式上的浮躁,多做务实的探索,及时反思,及时改进,我想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