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和加法运算律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着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学习笔算加法的验算时,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所以从知识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容易。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以下感想:
一、“情景”使学习充满兴趣
我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校的体育活动为教学的切入点,提出“同学们喜欢那些体育活动,从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请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自由地提出加法问题。由于是学生身边熟悉、感兴趣的活动课,学生很快投入进来,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主动的去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使学习充满乐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因此,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考虑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28+17=45、17+28=45两道算式,再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式子的特点,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随后,我又引导学生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运用学生自己所写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感知其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示加法的运算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师生交流,再次让学生说出符号和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由数字上升到用符号、字母表示的一种抽象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加法交换律的形成,提高学生掌握能力。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来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充分感知个性创造的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字母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间接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由于学生刚经历了加法交换律的探索过程。所以就自然而然地把刚才所用的方法迁移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上。同样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猜测一举例验证一归纳结论一运用”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三、“练习”使学习充满情趣 学数学就是要学以致用,在教学完两个运算律后我设计了层次不同的练习及时巩固了新知。第一题采用游戏的形式,既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又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锻炼思维。让学生判断(84+68)+32和84+(68+23)是否得数相等,我巧用了“上当法”,制造错误陷阱,使学生在不经意间犯错。在一直都对的情况下,思维定势让学生必然要错,然而,这样的错误对于学生来说,记忆却异常深刻,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在计算时,题目一定要仔细看清。
根据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是以后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难。但要让学生形成简便计算的意识,比会进行简便计算更重要。因此此处通过比赛口算45+(88+12)、(45+88)+12两道算式,让学生在比先后的过程中,萌发如何计算快的意识,其实就是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过程,使学生在计算中便感受到运算律的作用,为下节课学习加法简便计算教学垫下了基础。
本课不足之处:
1、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举出的例子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通过多个例子,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运算律。
2、通过例题和学生举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到用字母表示规律,总结出加法结合律。在这里,学生能体会出这两种运算律,但还应该让学生再说一说运算律的含义,可能学生语言表达起来有些困难,说不清楚,但不要求孩子要一字不差的把规律说出来,只要能理解就够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的小故事与本课知识联系不大,可以舍去。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一、说教材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苏教版第8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运算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两种必要的理论依据,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基础,掌握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计算速度。因此,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觉应用。
二、说学生(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运算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对加法运算规律已经掌握,这是学好本单元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学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五、说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引导---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用猜想—验证进行学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抓住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感悟知识的形成。
六、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孕伏,导入新课,录音播放故事《朝三暮四》,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故事的想法,(引出课题)【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书本情境图引入,根据提供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预设: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女生有多少人?
3、跳绳的男生和踢毽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4、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三、引导探究,建构模型。
(一)、研究加法交换律
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根据问题“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学生口头列式。引导得出: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板书:28+17=17+28
2、引发猜想,举例验证
问: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呢?既然是猜想就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板书:猜想 验证)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举例验证猜想。学生写等式。然后交流算式,初步感知规律。
小结:我们过去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证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3、观察等式,发现规律。
问:观察这些等式,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4、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表达方式。
①教师提出: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我们发现的规律?同桌讨论。汇报: 预设1:我们用数字(文字)表示 2:我们用符号表示 3:我们用字母表示
②比较表示的不同方式,提出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比较简洁。出示板书:a+b=b+a 指出:这样的规律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能紧密围绕并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学生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理解,在探索中发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括能力。】
(二)研究加法结合律
1、再次出现主题图
研究: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后,板书等式:(28+17)+23=28+(17+23)
观察比较上面算式,思考:等式左右两边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丰富表象,初构规律
完成书上的两组算式,再次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变”与“不变。问: 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验证,确认规律
学生小组合作,进一步举例验证规律。
得出加法结合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板书(a+b)+c=a+(b+c)【设计意图: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通过比较每组的两个算式,初步感受规律。接着再经过学生个性化的验证及交流,从而确认加法结合律并学会用含有
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样,既渗透了“猜想、验证、建模”的数学理性思想,又发展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重点讲第4个是交换和结合律一起使用
2、完成第2题,重点让学生说说后面两题两个数结合了有什么好处。
3、游戏:找朋友。
(1)哪两个同学手上的树叶的和是100?
(2)同桌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数,另一个同学马上说出一个与它的和是整百、整千的数。
【设计意图 :几个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含量,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比较,在思考对比中升华,促进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全课总结,引申知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那么在减法、乘法、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究。
【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重视学法总结。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七.说板书
良好的板书是课堂的缩影。本科的板书简洁明了,展示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抓住教学脉络,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v
第三篇: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反思
息烽县永靖小学:刁玉燕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四年级上册内容,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不在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探究﹑尝试﹑交流﹑质疑到最后的灵活运用我抓住以下几点。
首先要理解定律。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是通过直观借助具体情节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我让学生把两个定律放在一起它们的异同点。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的情况下使用的。加法的交换律(a+b=b+a)是加数不变改变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也就是说加法的交换律只改变了加数的位置。加法的结合律(a+b)+c=a+(b+c)是加数和加数的位置都不变,改变的是运算的顺序。第二,适时运用定律。运用运算定律是为了运算更加简便,那种定律用着方便就用那种定律。比如:37+56+23在运算时用加法的交换律就行了。而56+37+23就可以直接使用加法的结合律了。
第三,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扩展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单是把定律直接使用还可以把加数拆开了使用。如:138+56拆成138+2+54就很快得出140+54得194。特别是在做8+98+998+9998+99998一题时把8拆成4个2算式就变成(2+98)+(2+998)+(2+9998)+(2+99998)=100+1000+10000+100000=1111
00。这个算式计算就变得十分简便了。
第四,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合并使用。在做连加的计算中,常常是把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放在一起使用的。我给学生举了个简单的例子:12+15+11+25+38+19可以把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写成(12+38)+(15+25)+(11+19)=50+40+30=120。在计算连加的算式中,把能凑整十整百的两个数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直接加起来没有必要一步一步地使用这两个定律。
第四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设计(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47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和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这样安排不仅是让学生能发现加法运算定律,懂得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更简便;更主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通过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步骤的体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基础。【学情分析】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在学生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使学生进一步知道加法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体会加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字母表示。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体会探索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理解运用、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推导过程与运用。【教学方法】
在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充分分析后,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自主探索学习法、谈话法教学方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本节课主要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探索、操作练习。在例子中发现规律,并通过自主验证,来总结规律是本节课的特点,所以自主探索成了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讨论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概括规律建立模型后,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练习,让所学得到巩固加深。
【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人新知(预设3-5分钟)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谁能用字母分别表示一下? 预设:a×b=b×a,(a×b)×c=a×(b×c)[评价]看来同学们已经记住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希望你们也能运用自如。板书: 交换律 结合律
乘法 a×b=b×a(a×b)×c=a×(b×c)2.那么加法中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呢? 预设:有。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知识出发,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既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由此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可容易想到加法也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又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彼此间的联系。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预计20-25分钟)
(一)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本子,举2个例子说明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预设:3+2=2+3,5+8=8+5。„„
[提出质疑]像这样的例子我们举得完吗? 预设:举不完。
[追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怎么表示? 预设:用字母表示,a+b=b+a 板书:加法 a+b=b+a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举例,发现加法交换律的例子是举不完的,使他们认识到用字母表示的必要性与方便性。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2.这里的字母a、b表示什么? 预设:字母表示任意的数。
3.请仔细观察这些等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预设:等号两边数字都一样,两边的和一样。不同的是数字的位置交换了。
[小结] 是的,同学们都找出了等号两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像这样两数相加,只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4.请同学们拿出本子,举2个例子说明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再想想可以用字母怎么表示?
预设1:(1+2)+4=1+(2+4),(5+6)+8=5+(6+8)。„„
预设2:(a+b)+c=a+(b+c)。板书:(a+b)+c=a+(b+c)5.请仔细观察这些等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
预设:等号两边数字都一样且位置相同,两边的和也一样。不同的是运算顺序不同。[小结]同学们观察都很仔细。像这样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在探索完加法交换律后,让学生举例、推导、验证出加法结合律。这种简约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在加法交换律的理解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6.考考你们,仔细观察这个等式(a+c)+b=a+(c+b),还满足加法结合律吗?为什么? 预设:满足,因为等号两边字母都一样且字母的位置不变,和也一样,只是运算顺序改变了。
[评价]回答得真棒!看来你已经理解加法结合律了。[设计意图] 在发现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后,安排了一个及时巩固的环节,主要是通过这样的环节,让所学的规律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巩固。
(二)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仔细观察这道等式(a+b)+c=b+(a+c),它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预设:先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得到a+b+c=b+a+c;再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得到(a+b)+c=b+(a+c)。
[评价]掌声送给他。
2.看看哪些同学能学以致用,说一说这道题(8+37)+92=37+(8+92)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预设:先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得到8+37+92=37+8+92;再运用了加法结合律得到(8+37)+92=37+(8+92)。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例子加深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与应用,知道在做题
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一起应用,做题时应懂得变通,合理运用加法运算定律。
3.我们可以怎么计算“57+49”这题? 预设1:列竖式计算。预设2:57+49 =50+7+40+9 =50+40+7+9 „„„„加法交换律 =(50+40)+(7+9)„„„„加法结合律 =90+16 =106 [提出质疑]你为什么这么计算?
预设:我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50+40=90,90是一个整十数,这样计算方便。[追问]哪几步运用了运算定律?在式子中指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这题再次让学生明白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是让学生明白竖式计算时的算理为个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加,十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在计算过程中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整计算更方便。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乘法分配率埋下伏笔。
(三)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益处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一场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对。课件呈现活动要求:
①以一大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②等会课件呈现4道计算题,每组成员做对应题号的题目,并按运算顺序计算; ③完成后请举手,看哪组做得又快又对。课件呈现题目:
①38+76+24 ②38+(76+24)③(88+45)+12 ④45+(88+12)1.完成后请举手示意老师,分别答案是多少? 预设:138,138,145,145。
[评价]从刚刚比赛中老师发现第二、四大组总体要快一点,第一、三大组还有很多同学用竖式计算。
[提出质疑]这样的比赛你们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预设:不公平。因为第②、④题都运用运算定律可以先凑整数,方便计算。
[评价]没错,这样的比赛不公平。看来我们运用运算定律计算,可以使计算更简便。2.什么情况下可以简便计算?
预设:数字间有特征能凑整时,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小结]在计算前,我们先观察一下式子能否凑整,再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做题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正确率,真是一举两得。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导学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游戏的不公平性,学生会更积极去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全身心投入,对知识的认知也强烈些。
三、学以致用,深化新知(预计6-8分钟)
请打开书本P47页,独立完成第(3)题,并说一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展示学生作业1:
① 357+288+143 ② 129+235+171+165 ③ 158+395+105
=357+143+288 =129+171+235+165 =158+(395+105)=500+288 =(129+171)+(235+165)=158+500 =788 =300+400 =658 加法交换律 =700 加法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展示学生作业2:
① 357+288+143 ② 129+235+171+165 ③ 158+395+105 =288 + 357+ 143 =129+171+235+165 =(395+105)+158 =288+(357+ 143)=(129+171)+(235+165)=158+500 = 500+288 =300+400 =658 = 788 =700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评价]你们可以用不同的简便方法,只要你根据自己的方法写出对应所运用到的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通过书本上的3道习题巩固学生这节课所学的新知,同时也检验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是否真得理解与掌握。
四、总结评价,提升认识。(预计1-2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何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巩固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 结合律
乘法 a×b=b×a(a×b)×c=a×(b×c)
举例
加法 1+2=2+1(1+2)+3=1+(2+3)
5+3=3+5(2+6)+8=2+(6+8)„„ „„
a+b=b+a(a+b)+c=a+(b+c)
第五篇: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P27-29页内容
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创设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景,从学生熟悉和贴近学生生活入手,通过具体情景,让学生体验加法意义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学生间的交流初步感知规律,再通过学生举例验证进而总结出规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规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练习采用基本练习,巩固练习,深化练习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规律。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课前谈话(讲“朝三暮四”的故事)
我们先来听一个“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的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只桃子。几年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好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于是他跟猴子商量说:“从今天起,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只桃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只桃子,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象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看到这一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只,晚上再给你们三只,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桃子已经由
三个变为四个桃子,跟以前一样,就高兴的在地上翻滚起来。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呢?(交换、不变)
(课前,讲了朝三暮四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学生要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并从中发现规律。)
2、情境引入
(1)谈话:一年一度的学校春季运动会又即将举行了,学校的同学们都在做充分的准备,(2)媒体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依次出示:
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三个问题:板书1、2、4三个问题
(让学生自由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及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能马上提出一些问题,为后面的探究学习做了铺垫。)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1、(1)出示问题: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应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口答)生答后板书:28+17=45(人)17+28=45(人)
(2)观察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交换两个。。。
(3)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这两道算式呢?
(4)女生有多少人?(教法同前)
(5)我们把用等号连接的算式叫做等式
(6)师:观察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交换两个。。。)
(7)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那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并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
(8)你能根据黑板上的等式以及你写的等式,说一说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
(8)师: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9)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小组合作写一写
2、同学们都自己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你们的发现,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算式都统一呢?国际上一般用字母来表示这些规律,假如我们用a来表示第一个加数,用b来表示第二个加数,那这些算式能够怎样来表示呢?板书:a+b=b+a。
3、教师小结知识点: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教师指着板书指出: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研究加法的运算定律板书 :(整加法的运算定律)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齐读一遍。
小结研究方法:刚才我们在研究加法法交换律的时候,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展研究的?引导学生能得出: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的设计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7)交流:其实加法法交换律我们早就会用了,想想看什么时候我们曾用过这样的规律吗?(加法验算)
2、练习: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96+35=35+□
204+57=□+204 □+△=△+64
S+□=□+S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1、谈话:我们班学生不仅解决了2个问题而且还学会了加法交换律,那么你会解决第3个问题吗?
2、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8+17+23)你想先算什么?就加上小括号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
(28+17)+23=68(人)28+(17+23)(28+23)+17 28+(23+17)(23+17)+28 23+(17+28)
让回答的同学说说你先算的是什么?还可以先算什么? 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28+17)+23 28+(17+23)
3、质疑:你先算的是什么?还可以先算什么?
4、师: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比较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或者问: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
(28+17)+23=28+(17+23)
引导说出并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练习: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10+20)+19○10+(20+19)
师:从上面这些等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引导说出并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学生在得出(28+17)+23=28+(17+23)后,我没有要求让学生自己写出这样的等式,而是出示了类似结构的几组等式,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思考这些等式之间是否相等。毕竟,加法结合律这一数学模型相对而言要复杂些,由学生举例有一定困难。)
6、质疑:三个数相加,是不是都存在这样规律呢?能照样子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生举例)
7、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你们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能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自己尝试写一下。
板书:(a+b)+c=a+(b+c)
教师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8、总结:加法结合律(a+b)+c=a+(b+c)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符号、图形、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在学生形成数学模型猜想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理,进一步写出更多具有类似结构的算式组。)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说说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82+0=0+82 37+45=35+47
47+(30+8)=(47+30)+8(84+68)+32=84+(68+32)
75+(48+25)=(75+25)+48
借助媒体演示加数交换和结合过程。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把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成了形象的思维过程。突破了难点。)
2、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96+35=35+()
204+57=()+204(45+36)+64=45+(+)
560+(140+70)=(560+)+(3、游戏:谈话:我们班有55位学生,那么老师就是班级中56号,老师想和班级中的4、14、24、34、44、54号交朋友。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和他们交朋友?(凑整,简便)
4、你想和班级中哪几号同学交朋友?
五、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及时的总结评价,肯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励,促进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1.跳绳的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有多少人?
28+17=45(人)17+28=45(人)
(28+17)+23
28+(17+23)
28+17=17+28
=45+23
=28+40 2.女生有多少人?
=68(人)
=68(人)
17+23=40(人)23+17=40(人)
17+23=23+17
(28+17)+23=28+(17+23)
a+b=b+a
(a+b)+c=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