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2:4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锦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锦瑟教学设计》。

第一篇: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主备人:何淑燕 何柳英

使用人:

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难点:本诗的旨意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

资料链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

二·知识积累

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

弦()柱

惘()然

马嵬()

未卜()

宵柝()

晓筹()

驻()马

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tuō(托)杜鹃

⑵cāng(沧)海月明珠有泪

⑶只是当时已wǎng(惘)然

⑷空闻虎旅传xiāo(宵)柝

⑸如何四jì(纪)为天子

3、了解作者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交流结果予以梳理,指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

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 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现存诗歌600多首,内容涉及比较广泛。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郁得于杜甫诗歌的精髓,绚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受益于李贺。诗中善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李商隐的诗歌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4.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三、赏析《锦瑟》

(一)教你方法:学诗三步走

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品:咀嚼涵泳,品味语言。

(二)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请两名同学诵读诗歌,老师及其他同学指出其诵读的不足或错误。

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听读,在听读中把握诵读节奏,感受诗的韵律,体味诗的意境。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学生结合注释译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译文: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琴弦呢?聆听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负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

(三)感悟诗意,理解主旨。

引导:我想大家在读的过程中一定有所感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你从诗中捕捉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可就全诗内容谈,也可就其中一字一句给你的感受来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教师予以引导点评。

【参考】“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参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参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参考】“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2.小结诗歌内容:

锦瑟牵情,回首往事——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对月而泣,美梦如烟——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3.探究主旨。

引导:经过追忆往事,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哪个词语上?(惘然)

引导:作者为什么而“惘然”?(为“此情”。)

引导:“此情”到底是什么情?请同学们就此探讨诗歌的主旨。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

(四)品味语言,赏析技巧。

引导:现在让我们借助一段动画影片,来感受走进这首诗的意境。

1.flasn影片《锦瑟》.学生观后结合诗歌及画面谈谈这首诗的意境。

引导:这首诗除了具有凄迷的意境外,还有哪些艺术特色?请同学们从它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再作分析、讨论、交流。

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诗的语言特点,感情基调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小结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华美的语言

(五)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了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

五、布置作业:

请将今天所学进行整理,写成一篇赏析性的短文。

六·课外欣赏阅读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乐游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课后练习.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惘然

妄想

冤枉

望尘莫及

亡羊补牢 B.疏浚

皴裂

逡巡

日月如梭

怙恶不悛 C.犄角

绮丽

崎岖

倚马可待

风光旖旎 D.弹劾

刻薄

隔阂

垓下之围

言简意赅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沧海

苍劲

沧海桑田

沧茫大地,谁主沉浮 C.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不知原因,没有来由。

B.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C.庄生晓梦迷蝴蝶

晓梦:早晨将醒来前做的梦。D.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带待,反问之词。

4.★★★下面是对《锦瑟》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理解,有误的是()

A.运用了比兴手法,由锦瑟生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忆。

B.“五十弦”喻往事繁多,其中也隐含已逝的年华很多。

C.由于诗人慨叹自己已年逾半百,才会有下文的忆旧的心理。

D.无端的锦瑟弦更长,音更优美绵长,有绕梁三日之神妙。5.★★★下面是对诗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醒来以后,自己依然是自己,可蝴蝶却不知何往。“迷”是痴迷的意思。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B.“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杜宇,国亡身死,魂化杜鹃,啼声凄婉。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如杜鹃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天上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D.“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此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A依次读“wǎng”“wàng” “ǎng”“wàng”“wáng”;B依次读“jùn”“cūn”“qūn”“suō”“quān”;

C依次读“jī”“qǐ”“q픓yǐ”“yǐ”;D依次读“hã” “k┓h㔓gāi”“gāi”。

2D点拨:A“精络”应为“经络”B“沧茫大地”应为“苍茫大地”C“一言即出” 4 应为“一言既出”。

3C点拨:晓梦:做梦醒来。

4D点拨:对“无端”理解错误。

5A点拨:表达了美好梦境破灭后的伤感之情。教学反思

第二篇: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探讨诗歌晦涩的内容,体会诗人哀怨、迷惘的情思。

1、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1、学习诗歌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体会其诗歌清丽的语言、哀怨的基调。

2、了解诗中的用典,体会诗歌朦胧的意境。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的晦涩和主旨的多义性。教学方法

朗诵法、讲授法、问答法、研究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锦瑟》的朗读。

2、查找李商隐的相关资料。

3、圈画诗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从初唐四杰,到盛唐李白、杜甫,再到中唐的白居易,既见证了唐朝的历史兴衰、时代变迁,也让我们认识了历代诗人文豪的不同情怀。到了晚唐,一颗明星在唐代诗坛上升起,他就是李商隐。他的一首《锦瑟》诗,让无数人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旨意。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千古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这一首诗。

二、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介绍文学上的贡献及“牛李党争”)本诗《锦瑟》据考证是作于他逝世不久前,我们且来学习。

三、诗歌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朗读朗读节奏和情感流露。

2、找同学朗读,教师作指导,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同学齐声朗读。

三、诗歌赏析

1、通过诗歌朗读,总结本诗的感情基调。明确:感伤、哀怨

2、解读诗歌题目,确定诗歌体裁。

明确:看似“咏物诗”,其实不然,作者写锦瑟不像白居易写《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弹奏琵琶一般,在诗中只是一句概过。同学根据朗读,谈自己的理解。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最后总结: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3、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1)、本诗以“锦瑟”开头,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兴”: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五十弦”用来比自己年近五十。据考这首诗写于诗人46岁。

复习:诗经六义,“风、雅、颂;(内容上)赋、比、兴(艺术上)”。(2)、“无端”: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弦的多少原本是无从发问之事,于无从发问处发问,正表明情绪的强烈浓重,表明心中某种情绪积累已久、积累已深,迫切需要宣泄。

(3)、“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一弦一柱可以看做是一音一节,扣住诗人心弦,引诗人深思,思念、追忆逝去的近五十年的青春年华。

(4)、首联是全诗起承转合中的“起”。

4、联系课后题第一题,整理信息。

明确:根据题意,我们能知道《锦瑟》这首诗晦涩难懂,深奥异常,同学根据自己的朗读理解应该深有体会,不知所云,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易懂通俗产生强烈的对比。于是学术界对诗歌的主旨也是众说纷纭,在中归结为“三说”。题中也说道本诗的写作特点使本诗成为李商隐的这首诗成为他的代表作,流传千古。

(凡是诗歌爱好者都对《锦瑟》津津乐道,学术界对这首诗解说也是意见不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诗中李商隐用的典故,使诗的意境朦胧,使诗产生多义。)

5、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用典,请找出诗中的典故,并给与概括。明确:(1)、素女的典故(锦瑟无端五十弦):

作者用此典故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伤感之情,由此联的下句“一弦一柱思华年”可以看出。因此《锦瑟》开篇就设定了伤感的基调。(2)、庄周梦蝶(庄生晓梦迷蝴蝶):

化用这一典故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这里用此以描绘变幻迷离的氛围,是诗人梦幻般的身世或者是追求、幻灭、迷惆的心灵历程的象征,至于具体指什么方面的心灵历程,诗人并未提及,我们也无非搞清的必要,总之这种朦胧隐约使人浮想联翩。

(3)、望帝啼鹃((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难言的愁绪与怨愤,无限悲怆!诗人借冤禽托写恨怀,既表达殷切的思念,又表达哀怨悲痛的情绪。(4)、鲛人泣泪(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联诗人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冷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沧海、明月、珍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极其哀婉的妙境。(5)、暖玉生烟(蓝田日暖玉生烟):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或美好理想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的怅恨,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感追求、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怎样解读诗中的典故?

1、读懂典故的原意。

2、典故在诗中的作用。)(诗中引入典故,一般作用是什么?

1、使诗歌语言精练。

2、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3、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春心托杜鹃”,“春心”,以冤禽抒发自己的恨怀,或正是听到锦瑟的音哀曲怨,勾起诗人逝去的美好青春而使诗人发出无限的惋惜伤怀。(2)、“托”,不仅写出了杜宇托春心于杜鹃,也写出佳人之托春心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以达到一个高潮。(3)、本联直接首联,是全诗的“承”。

7、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诗人的哀怨、感伤的情怀已在前两联抒发的尽致,在颈联,诗人宕开一笔,把诗人此时的心境融入到沧海月明和玉暖生烟的环境气氛中,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表明诗人对这份情怀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也可以说,逝去的事物化为眼泪、只剩“玉生烟”的迷茫。再一次表达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2)、颔联与前两联有联系,但已经把诗转向环境气氛,属于“转”。

8、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 , 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 , 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之意是 , 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①说明“此情”存在时间已经很长(扣“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彼时见烟即已知玉存在,由此生情)。

②说明对“此情”的无奈:当时面对“此情”就无办法,今天面对“此情” 必定更加怅惘 , 的确是不堪回首了。如今更是镜中月,水中花,只剩下怅惘。(再来看课后第一题,题中有信息提到本诗的艺术特色,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9、艺术特色(1)、抒情含蓄。中间两联追怀往昔,并没有指实年月日期和涉及具体的人事内容,而是化用了四个典故,营造出“庄生梦蝶”、“杜鹃伤春”、“明珠落泪”、“良玉生烟”四个静谧、清丽、迷离而含带凄伤的画面,以象征自己的遭际,寓托自己的心境,从而让读者去揣测、体认寄寓其中的心情意绪,去寻味、把握隐伏其下的情感内涵。情感内容虽隐约不明,感伤情调却明显无疑。(2)、对仗工整。本诗所用四个典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诗人立足于自身抒情需要而加以调度驱谴,使其马牛同栏而联姻对偶。从旨意看,四句诗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呼应。从形式看,则颔联以“望帝”对“庄生”、以“春心”对“晓梦”、以“托”对“迷”、以“杜鹃”对“蝴蝶”;颈联则以“蓝田”对“沧海”、以“日暖”对“月明”、以“玉生烟”对“珠有泪”,无论词性还是词语结构,都属对工稳,一丝不苟。尤其是以“蓝田”对“沧海”,甚是巧妙。“蓝田”本是地名,但作者却借其字面本义,以“田”对“海”(古人常以此两者相对,“沧海桑田”即其显例),以“蓝”对“沧”(“沧”字本义是青色),变借对为工对,由此可见李商隐择字用语的考究。

(3)、意境朦胧。此诗营造的四个画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清丽、静谧,而又如梦似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庄生”句本就是描绘梦境,“望帝”句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虚幻传说,颈联两句虽有日月映照,但同时有烟雾弥漫、水汽蒸腾。画面的虚幻迷离,抒情的含蓄婉约,典故、象征、暗喻手法的兼举并用,使诗呈现出一种隐约朦胧、云裹雾障的意境,也使历来难以计数的读者于此探隐索微,留恋忘返,极富吸引力。因而,尽管人们对此诗旨意不甚了了,却依然为它的情调、画面、气氛、意境所吸引,吟诵于口而思索于心。这真是一个有意味的审美现象。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诗中化用典故,使本诗抒情含蓄、意境朦胧,使本诗成为千古之谜,但既然它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我们就来学习探究一下。)

四、问题探究

根据诗歌的学习和赏析,谈谈大家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明确:根据“三说”,自由讨论,没有确定的答案,合理即可。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锦瑟》。

2、课下查找、阅读李商隐的诗歌,写一篇读书笔记。

七、板书设计

第三篇:《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 教学重点:

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教学难点:

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一课时

一、导入

(大屏幕打出)“笔头仙语复鬼语,只有温李无他人”这是大诗人元好问的一句诗,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提到的是哪两个人?(温庭筠、李商隐)由元好问的这句评价大家可以读出李商隐诗歌什么样的特点?(朦胧、幽渺、内涵多重、)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李商隐的那一首首诗便穿越了唐风宋雨、明雪清霜,与我们会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他压卷之作——《锦瑟》。(板书)

二、教学过程

1、倾情诵读

古人强调“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诗歌阅读尤其这样, 反复诵读可帮助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思索诗歌意旨, 体味诗歌意境, 把握诗人情感。可以说,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朗诵这首诗,初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怀。

学生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比一比哪组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指名朗读、齐读

互相评析读的优缺点

读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调和氛围。

提示:从“思”“梦”“泪”“惘然”等词可感知到,全诗笼罩着迷惘、凄美、哀伤的情调氛围。

2、鉴赏诗歌(1)解题

★诗的题目是《锦瑟》,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无题诗,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说理由。

(《诗经》《古诗十九首》题目的形式;全诗共八句,有两句写锦瑟,足可见锦瑟的重要性;听或看到锦瑟而触景生情)

★据史书记载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悲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锦瑟之音即凄婉之音,“诗言志”李商隐借凄婉的锦瑟之音来表达内心的凄苦。

★我们也知道,李商隐的《无题》诗是最多的,大约有17首,哪位同学能背诵一下你所熟悉的无题诗吗?

★那李商隐为什么要写哪此多的无题诗呢?是真的不擅长命题吗?当然不是,那什么时候不起题目呢?(政治上陷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生活中痛失爱 1 《锦瑟》教学设计

妻,一连串的不幸对诗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大痛则无言,大悲则无泪,无题诗所创设的朦胧的意境是需要读者细细地品味阅读的。)

(2)自由鉴赏

★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这首诗,思考:全诗的总纲是哪一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律诗的尾联是诗人感情宣泄的闸口,这首诗最后写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

同《红楼梦》一样,自从《锦瑟》问世后就一直没有中断后人对它的研究,它迷离的氛围,跌宕的风致引得索解者乐此不疲,也许还没有哪一首诗歌能像《锦瑟》这样受到那么多的关注。元好问曾写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清代诗人、学者王士祯也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但难解并不等于无解,“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即便是无主题的乐章,我们也可以由“韵”而解“味”,感悟作者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

★请大家选出自己最有体一联或一句或一个意象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诗中共有多少个意象?(锦瑟、华年、庄生、晓梦、蝴蝶、望帝、春心、杜鹃、沧海、明月、珠泪、蓝田、暖日、玉烟)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大痛无言,无法言说,只能借意象来传递,在一首七律中能用如此多的意象实不多见。(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另提示:对情的理解。“情”不单单指爱情,由于人生阅历的不同,有时爱情时也可被解读成对事业,对万物的那一份执著、一分坚守、一份痴情。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柳永的《蝶恋花》中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就被王国维借来形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中的“第二种境界”。首联:

“未成曲调先有情”,首联即情感触发。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此诗人痴语,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一弦一柱思华年”,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意蘊相近。

“思华年”之“华”,花也,如花一般的时光,正是生命中的无限春光呀!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终有一天,当我们用苍颜面对夕阳之时,是否也会发出这样的年华之思!颔联:

有着“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人生终极价值这个问题进行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辨。在这里诗人缀上“晓”“迷”二字,增添了梦之短促,醒后恍惚的情感暗示,说明即使是洞达人事者亦难摆脱美好事物消逝给人带来的迷惘。

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所展示的正是一幅笼罩着哀怨凄迷气氛的图画,象征着化为望帝冤魂的杜鹃,在泣血般的悲鸣中寄托着不泯的冤恨。传说西言有一种荆棘鸟,投身荆棘,用棘刺扎入血肉,以发出一种美丽的鸣叫,这种痛过之后的美丽给人的感受是惊心动魂的。《锦瑟》教学设计

诗人的“春心”“春恨”(美好的愿望和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都寄托于杜鹃啼血般的凄苦哀怨之声。本句的句眼是“托”字,不但写出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出了诗人托“春恨”于悲鸣,暗示了寄托“春心”者的性质,真乃妙笔寄情。

可以说,这两句是义山用一生凝结而成的。颈联:

沧海遗珠喻指被埋没的人才。

古人认为海中蚌珠的圆缺与月亮的盈亏相应,月满则珠圆,月亏则珠缺,故有“沧海月明”之说。在这句诗中,月、珠、泪,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义山则实不多见。

“日暖玉生烟”化用了戴叔伦的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诗人借此来象征自己平生所向往、追求的境界,正像“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它给我们以凄凉之感、悲痛之情。我们不禁想起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等名句,萦回在义山诗中那种热烈的绝望就会涌上心头。

这一联用“沧海珠”“蓝田玉”以自喻,写出了自己才华绝世,希冀用世,却不为世所用的悲剧一生。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为何?除了惘然还是惘然,除了伤感还是伤感。

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这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的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是什么”是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中,大大增强了诗歌的震撼力。

三、结课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研读:坦率地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

第四篇:《锦瑟》_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典故,感悟情感。

2.学会鉴赏古典诗歌的技巧,提升审美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对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典故与情感的关系。

2.领会迷离恍惚、深邃缠绵、美丽哀伤的意境。3.明确诗歌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

理解典故的用意,进而掌握诗歌主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考考聪明的你们: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夕阳无限好。

何当共剪西窗烛。身无彩凤双飞翼。

天意怜幽草。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歌《锦瑟》。

(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诗,然后找学生读。

问:同学们 读懂了没有?

若没有,结合注释再读一遍,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然后从最简单的首联和尾联讲解。

(三)详细解析:

1、请同学们说一说首联的意思。

“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人回忆往事,有的喜欢、高兴;有的不喜欢,悲伤。李商隐所回忆的是怎样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铺垫,结合典故和关键字,最后归结出首联的感情——悲。

2、接下来分析尾联。

谁来说一说,尾联是什么意思?有何深意?意思是现在回忆起来就更加悲伤,比原来还要悲伤,这种悲伤已经在我心中几十年了,所以每一次回忆起来都无限悲伤,哪里是现在才有呢?

抓住关键词分析尾联传达的情感——惘然之情。

(四)中间两联读不懂的原因是典故太多。因此,读懂这两联的前提条件是清楚典故的原意,以及在本诗中的用意。

学生分析典故原意,然后共同分析在诗中的用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典故,比如望帝杜宇,沧海遗珠,海生和龙女,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等等,有助于学生对诗意情感的理解。

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操作,教师引导,抓取学生分析的关键信息。

最后学生总结两联的共同点:美好的东西虚无缥缈,无法把握,遥不可及。那么,再结合首联和尾联的感情,整体诗意就很明了了。

(五)分析诗歌主题。

“此情”指的什么情?

学生分析讨论,发表自己观点。教师补充。

还有人说,这首诗既不是爱情主题,也不是追悼亡妻,他表达的是自己诗歌创作的特点。说这首诗是李商隐整个600多首诗的“序”。这个观点是钱钟书学者提出来的。又有人说《锦 瑟》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所表达的是自己一生当中不得志。还有人说,这首诗不能用具体 的内容概括它,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既有对自己爱人的思念,也有政治不得志的怅然若失,可能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能把它定为某个具体的意思。所以,“一篇《锦瑟》解人难” 啊!

我们学习了盛唐诗人李白、杜甫以及中唐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李白诗风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豪放飘逸”,杜甫诗风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做“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用四个字来概括,叫 做“浅易通俗”。今天我们来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李商隐诗风用哪四个字来概括呢? “凄婉曲折”“朦胧隐伤”“迷离晦涩”等等等。

(六)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随笔,题目是:《我心中的锦瑟》或者《我心中的李商隐》。

板书:首联 悲

颔联 迷 托 用典:原意 凄婉曲折

颈联 泪 烟 用意

尾联 惘然

第五篇:锦瑟 教学设计

锦瑟 教学设计

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

高畅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按照“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使学生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领会赏析的要领,培养热爱诗歌的情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2.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七课,是唐代诗歌单元的第四课,这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在朗读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感悟能力。

3.具体内容分析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但它又不同一般的咏物诗,看似写物,实则表情。并在诗中引用典故,使诗文更有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理性思维也有所提高,但对古诗文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五、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和读法相结合,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教学用具

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与作者简介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高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以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

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二)有关《锦瑟》的评论介绍

⑴(《锦瑟》)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清•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评语)⑵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清•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

(三)解词通义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不知什么缘故,锦瑟会有五十根弦,我现已年近半百,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那样,我在清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飞舞的蝴蝶;像古蜀国的望帝,把那幽怨的心事,寄托在杜鹃鸟的悲鸣中。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海茫无际涯,明月照在苍碧的水面,鲛人的眼泪化成万千明珠;蓝田山的美玉,沉埋在泥土里,天晴日暖,生出袅袅轻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种感慨岂待现在回顾追忆?它发生的当时我已经惘然失意,事后更何从追寻呢?

(四)思考讨论 1.《锦瑟》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

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五)课堂小结

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当诗人以极度的虔诚,极度的劳累把自己的生命与诗境熔铸在一起时,我们体悟的就不只是意境之美,更是诗人的生命。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2.完成“研讨与练习”

(七)板书设计

锦瑟

李商隐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比喻)

颔联:思念甚深,其苦难言(典故、传说)

颈联:沧海桑田,美玉生烟(典故、传说)

尾联:事过境迁,此情难待(直抒胸臆)

下载锦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锦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展开想象,体会诗歌表现的心绪与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历史典故和诗歌画......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锦瑟》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册第二单元,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传世名篇,具有极大审美价值。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授课对象......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 王柏林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姜迎旭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该诗。2、品味诗歌的意境,分析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体会感情,品味意境 教学难点:4个典故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

    《锦瑟》教学设计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 1、 教学分析:本单元是诗歌单元,重点在于鉴赏诗歌方法的掌握和兴趣的积累。 2、 学情分析:学生鉴赏诗歌倾向于对诗歌一种主旨的把握,《锦瑟》的多主旨为......

    《锦瑟》 教学设计

    《锦瑟》教学设计 红河一中 白梅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