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农牧区论文初中汉语文论文写作教学论文
西藏农牧区论文初中汉语文论文写作教学论文西藏农牧区论文初中汉语文论文写作教学论文
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摘 要】西藏地区实行新课改已有几年了,在这几年中,西藏地区的中小学取得了很大的改革成效,但是与东部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初中汉语文的写作能力是西藏农牧区汉语文差距的主要表现,给西藏农牧区的初中汉语文教学和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探讨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旨在为帮助初中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汉语文特别是汉语文的写作提供参考。通过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采用设置互动情境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 初中汉语文 写作教学 策略
西藏地区的学生具有先天性的汉语文学习基础差的特点,汉语作为他们的第二语言,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扰。汉语文中的写作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作文格式等,这对于基本的汉语字词认识都不娴熟的西藏地区初中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在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文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汉语文特别是汉语文写作兴趣的方法,在新课改下转变观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文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一 通过阅读空间的拓展提升写作能力
在写作时,往往提起笔来不知从何入手,总抓不住几个可以写下来的词汇,这是对于很多初中生,特别是西藏农牧区的初中生来说
经常会在写作时出现的情况,有的学生即使能写出东西来,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没有内在情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生的阅读空间太狭小,缺乏足够的语言储备量。要改变初中生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为学生留有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情感,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堂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让学生在图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饱饮知识的美酒。但在现实的学校,特别是西藏农牧区的学校里,图书十分缺乏,且内容单一,图书更新的速度十分缓慢。这给学生的阅读兴趣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学校以及学校的主管部门加大力气、努力打造能够完全满足学习需要的图书馆。阅读其实不分场合地点,只要是积极健康的内容,都可以作为阅读的资料进行学习。所以要鼓励学生多读身边健康的书籍、报纸、杂志,甚至是广告、宣传单,从中也可以学习到措辞的方法,提高自己对文字的使用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尽量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二 加强汉语文写作教学的互动情境设置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跟不上发展的速度,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努力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论怎样创新、怎样变革,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缺乏动力的学习不可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就是好奇心重,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再结合新课改下的写作常常是根据一段材
料,引出相关话题进行写作的特点,在初中汉语文写作的教学中设置大量的互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快乐。如“制止犯罪行为的勇气和方法”的话题写作训练,结合这个题目,安排学生分组表演,一部分学生表演犯罪行为,另外的同学自己想办法制止犯罪行为,在制止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实际情况,保证人身安全等。通过表演,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加深了学生对“善”、“恶”的认识和思考,同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对犯罪行为的认识更深了,也培养了学生开动脑筋、以智力战胜犯罪的能力。在表演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知识,写起来肯定会得心应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当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时,才会对写作投入感情,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血有肉。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可以通过教科书范文的效仿开始,教科书上选取的范文都是优秀作品,声情并茂、文采斐然是范文最大的特点,所以特别适合初中学生进行效仿。通过写作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其中的段落详略以及谋篇布局技巧,耳濡目染,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事物,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教师在教学中自备几篇优秀作文让学生效仿,以及在教学中常挑选相对较优秀的作文在班上朗读,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四 讨论
西藏地区特别是西藏农牧区的初中汉语文写作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紧紧围绕新课改的要求,通过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利用设置互动情境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积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西藏农牧区初中汉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思考、努力探索,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进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加强写作的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参考文献
[1]马谊花.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写作教学[j].成才之路,2008(24):104~106 [2]梁菊英.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培养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2):269~271 [3]何荣.作文教学: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9):109~112
第二篇:汉语教学论文0522
汉语教学看法
玉代克里克乡小学教师 阿提凯木·热依木
汉语教学看法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对汉语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当今这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要重视,更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
我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育应从以下方面提高:
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汉语教学
今天,信息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领域,多媒体网络课件、多媒体数据库、视频点播、视频广播、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纷纷闪亮登场,教育领域进入了一次新的革命浪潮之中,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还是教育方式方法,都面临着崭新的抉择。在信息化技术条件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当选择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把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过程中实施现代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在我所在的学校就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远程教学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辅助汉语教学。在进行汉语教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教育活动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结合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具有营造良好教学情境,感染和吸引学生的优势,还可以从视、听、说、想等方面训练学生。
当然,在我校能掌握信息技术的老师并不多,所以我认为首先需要培养出一批掌握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骨干教师,然后,采用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的办法,使其他教师掌握这些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目前信息化条件下,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学会制作灵活适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无论是从便于课堂教学还是从便于学生自学而言都非常重要。
二、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在中学的汉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地方语言及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注意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是要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处于回答老师提问的被动境地,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缺乏主动提问题的能力是目前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少数民族的汉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长期沿用应试教育的套路和模式。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书面应试能力而忽视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这种教育片面强调学生以书面形式应付各种考试,即使有口语表达的机会,也只有在机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上,很少有专门的让学生进行自如的口语表达的训练。因此,当我们的学生置身于社会交际时,往往显出害羞、不好意思张嘴说话,不懂得怎样以口语来实现社会交际。更为可叹的是,我们学校普通班的中学生,他们的小学基础不好或者几乎为零,部分学生会出现连一句汉语也
基本上不会说的情况。口语水平的低下,无法完成交际,甚至严重阻碍 了学生与前来实习支教的汉语老师的交流。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应当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民族地区,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拓宽视野,直面社会的重要一步。所以,应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每节汉语课之前给同学几分钟时间训练口语,就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主动提问、向人道歉、与人打招呼、彼此交谈、拒绝别人、请求别人、关心别人、争论、求助、迎客、送客、斥责等等,从初一就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一定会增强社交能力,在跨出校门之后,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的生活。
对学生进行汉语口语训练,我平时在汉语的教学环节中最重视的两项内容——朗读和背诵,这也是促进表达的重要途径。朗读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胆识,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吐字发音能力,背诵则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朗读和背诵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增强对汉语的语感。
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俗话说:“在世上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随着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广大双语教师辛勤耕耘,积极努力,为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少数民族师资力量问题仍十分突出:首先,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既懂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又懂汉语的‘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在我校担任汉语教学工作的都是民考民的老师,没有一个汉族老师。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队伍不稳定,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数量不足、双语教学水平和汉语运用能力不高。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艰苦地区,教师严重缺乏,一些不具备教师能力的人被吸收进教师队伍中来,导致该地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近几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大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双语教师调往内地的人数逐年增加。在我喀什地区,虽然每年当地师范院校和疆内外其他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喀什,但种种原因,能够回到喀什地区中小学任教的还不够冲抵离退休教职工的人数,加之调往外地区的教师逐年增加,造成双语教师不足和师生比例扩大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在汉语师资一是教学业务水平和汉语文字功底,二是师资调配不合理,在很多地方,现有的民族汉语师资“双语”水平不高,学历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很难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培养和培训方面,高等院校、师资管理部门和学校期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缺乏远见。对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师资管理部门虽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存在着明显不足。基层学校在坚持实行双语师资培训上依赖思想严重,缺乏长远目光,办法和形式单一,创新意识不强,对现有远程教育资源优势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因此有必要对双语教师从职业道德,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再次,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个人积极性。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到基层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双语教师的筛选、考核、评估、资格准入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办法,教师队伍优劣难分,教好教坏一个样。这一现象的存在会挫伤有志于从事双语教学事业的教师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这些问题,所以国家也要重视对于“双语”老师的汉语水平的培训,增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
在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培养人才是搞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的关键性措施。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小学大部分双语教师水平不高,基本功不过关,方法不对头,事业心不强,因此,教师培训工作刻不容缓。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才的培养,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在双语教师的培养上,要从现在的数量型向质量过渡,各师范院校的语言文字培训中心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把那些双语教师最急需的,学了就能运用于教学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们,为各地、州、县培养更多的双语教育骨干。
2.双语教师队伍中,要有意识地招收那些思想品德好,懂两种语言,愿意献身民族教育事业的当地汉、回族青年入师范院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担任双语教师。
3.对上岗双语教师进行考核测试。建议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在岗双语教师的水平和教绩进行一次考核评估。不合格的要限期补课、进修、争取达到合格;对水平很低不能够胜任教学的调换岗位;对能胜任教学并做出显著成绩的颁发合格证,并进行表彰奖励,必要时可以晋升工资。
4.提高双语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全社会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的认识水平,创造一种有利于双语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对双语教学人才的培养,双语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改善双语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使双语教师成为全社会尊敬和向往的职业,使双语教师岗位对应聘者有吸引力,使在职双语教师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激励广大双语教师建功立业的决心。开展评选“优秀汉语教师”的活动,定期召开会议,对有突出贡献的双语教师予以隆重表彰,以此表明社会对双语教师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5.要为各民族双语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创造有利条件,合理调整各级各类学校汉语教师的民族比例结构,最理想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汉语教师由毕业于汉语言专业的(汉考汉、民考汉)人员构成,中小学和大专院校应有所不同。创造条件,逐步改变民、汉汉语教师的结构比例,从而进一步提高民、汉汉语教师的素质。以上就是我对汉语教学的一些观点。总之,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对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篇:初中教学论文
教学做合一,探索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它以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科学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鼓励儿童动手动脑“做科学”。这与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是一致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求在做中学,把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课内外结合,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以“做”为中心的。即注重科学实验,注重儿童科学创造教育,要求教师不再是一味地通过语言文字的中介来传授,而要在“做中教”,学生也不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接受,而要“做中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在共同“做”的基础上完成。
一、在观察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
观察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的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儿童对不了解的事物,本身就有一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活动、观察方式去发现秘密,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当儿童完全是通过自己的独立的观察发现了事物的秘密后,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这种喜悦和自豪感会进一步提高观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独立自由观察活动中,自动获取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陶行之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眼与心的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历逐渐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开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训练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真正做到“眼”与“心”的有机结合。例如《开花了,结果了》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自行认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会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等科学概念时,我事先采集了几种植物的花。上课前,便将装有花朵的小盒放在实验桌上,当讲到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时,让学生观察各种实物。首先不要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对花朵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学生在观察花朵的活动中,喜欢用眼看,鼻子闻,手去摸,甚至有的控制不住还将漂亮的花朵一片一片地扯下来观察,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进行观察花朵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感性认识,并自行获取知识,增强探究能力。
再如在教学六上年级《找拱形》一课,观察塑料瓶的形状。我选择饮料瓶,虽然饮料瓶是学生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但对于它的形状设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却一无所知。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饮料瓶的上部、中部和底部各是什么形状,表面还有哪些形状。再用手把它压凹下去,感觉用力的大小。比较哪里更硬,哪里更软。最后把它剪开,观察各部分的厚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再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在今后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二、在实验活动中创新
实验教学是促进手脑联系的桥梁。正如陶行知所说:“要创造,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不可,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索——讨论——解疑——结论”,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1)提出疑难,引导学生争论
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如果采用争论设疑法,提出疑难,引起争论,往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争论设疑,就是通过设疑来引起学生争论,以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辩论,打破课堂上的沉闷,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测量摆的快慢》时,引导学生提出摆的次数快慢是否与摆锤的轻重、摆幅的大小、摆绳的长短等因素有关呢等问题后,学生对此争论不休,有的说无关,有的说有关,这时教师提示设疑:在对比实验中只有唯一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在这三个实验中什么样的条件不变,什么条件是改变的?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出来了,学生动手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总结交流等,终于解决了问题。又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在液体里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盆,马铃薯都沉下去了。“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方法烧盐水,真的烧出了粉末,学生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这样学生亲身实验,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很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未知的能力。(2)善于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思维
教师针对不同的课题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利用与科学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谜语、游戏、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以此来设疑,使学生在感性上得到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了解空气》一课,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教师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3)讨论交流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猜测作综合比较,努力寻求实验结论的最佳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如在教学《光的传播》一课,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做完小孔成像实验后进行讨论交流时,一学生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我们小组在屏上看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这时,另一小组的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不对,我们小组也在黑纸片上挖了孔,但没看到屏上的成像,因此光不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说“我们小组在黑纸片上挖了许多小孔,屏上出现了许多蜡烛火焰的倒像,你们小组的孔肯定挖的不对”……学生七嘴八舌的辩论了起来,他们极尽所学来说服对方,他们的潜力让笔者感到惊诧。在辩论中,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时空,在探索中长知识,增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把更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课堂纪律良好不再意味着只有老师一人在说话,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不仅仅止于老师和黑板,要让学生成为主体,把更多的内容还给学生。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地学习,有了学生自己的时间保证,才能玩得尽情尽兴,探究也就更加深入有效。在上课时,教室里到处能听见学生的欢呼声,“老师我的蜗牛缩进去了。”忽地又一声“哇,又出来了!”学生个个兴趣浓厚,热火高涨。在活动中,不停留在单一的最佳方案上,允许学生多元思维并存。要宽容学生探索中的错误,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如上《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时,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推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让马铃薯在水中浮起来?顿时教室热闹起来,说用味精水、白糖水,、酱油、醋、肥皂水、洗衣水、洗洁精水,有的说还可以用酒、用白开水等等,同学各抒己见,方案一个接一个。于是我让学生用同样方法,制作一杯味精水、糖水等更多的溶液进行检验。这样,最大限度地给了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究中长知识,增能力。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感受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教学过程也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任何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坚持先将行与知相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科学实验教学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启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在探究奥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把一张画着美丽花朵的图画纸盖在铁板上,课上,我让几只蝴蝶飞进画面,没有胶水,蝴蝶等怎么没有掉下来?问题的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越强,创造的潜力越大,从而把实验、分析、综合形成结论,最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或方法创新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创生的新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其生活性、综合性的课程内容,自主性、探究性的运行方式,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像开展《生命之源——水》综合实践活动,以“水资源,水环保,水的利用”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通过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活动,走访、调查、寻根求源,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到学习自然有用,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产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正是小学科学教育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只要我们科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就能够快乐地在“做”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才能和潜质得到更好的发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第四篇:汉语史论文
被动式的发展与演变
摘要: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子,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受事者的句子。被动句根据有无形式标志,可分为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和有标志的被动句即被动式两种。该文即从意念上的被动句和被动式两方面进行分析辨别,并阐述汉语中被动式的产生、发展与演变。关键词:古汉语,意念被动句,被动式,发展演变
汉语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句式,根据主语与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两类。主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的句子;被动句是指句子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的句子。简言之,被动句就是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的句子。古汉语由于历史悠久,它的被动句式经过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且拥有丰富多变的句式,这必然会产生被动句与主动句难以区别的问题。本文从意念上的被动句和被动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意念上的被动句
意念上的被动句是指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句子中的意思上去理解,没有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也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这与主动句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例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从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来看,“金石”、“兵、地”、“蔓草”是不能发出动作行为的事物,所以只能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即“金石”是被“镂”的,“兵”是被“挫”的,“地”是被“削”的,“蔓草”是被“除”的。又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五蠹》)。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兔”在前一分句中是动词“得”的宾语,是受事者,在后一分句中则是动词“得”的主语,但表示被“得”,仍是受事者。“人”在前一分句中是动词“知”的主语,但表示被“知”,是受事者,在后一分句中则是动词“知”的宾语,仍是受事者。
二、被动式
被动式是指被动句中有表示被动词语的句子,是一种有被动标志的句子。被动句发展到后来,被动式逐渐取代意念上的被动句,成为古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的被动句句型。被动式的标志是放在句子谓语动词前面或后面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归纳起来主要有“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见„„于„„”式、“被”字式等。
下面就来分析这几种被动式句型:
(一)“于”字式
这种句式常以“主语+动词+于+名词”的形式出现。例如: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履。(《左传・鞌之战》)。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
对于这种带“于”的被动句,介词“于”本身是没有表示被动意义的,其被动意义是由介词“于字所介绍或引进的名词在句子中充当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而产生的。因此,在分析和理解“于”字式的句子时,就不能单从介词“于”字来判断是否为判断句。在古汉语中,“于”字宾不限于表示被动,还常用以表示处所和时间、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比较对象等。例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越王勾践棲于会稽之上。(《国语・勾践灭吴》)。“于”表示处所。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书・无逸》)。繁启蕃长于春夏,积蓄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以上表示时间。
先民有言,询于芻荛。(《诗经・大雅・板》)。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郑伯克段于鄢》)以上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上表示比较对象。所以,在分辨“主语+动词+于+名词”这种句式是否为被动句时,关键是判断“于”字后面的名词是否谓语动作的发出者(施事者),当这个名词是施事者,则句子为被动句,否则就不是被动句。
(二)“为”字式
这种句式的结构主要是“主语+为+名词+动词”例如: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句中的介词“为”用以引出施事者,“名词”作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施事者),后面的“动词”为及物动词。有时,“为”字后面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与其后紧接的及物动词构成被动式。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为戮没”就是“被戮没”,“为禽”就是“被擒”。
有时,“为”字前面的主语也可以不出现,同样具有被动性质。如: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到战国末,用介词“为”的被动式逐渐发展成“为„„所„„”的被动式,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为”和“所之间,即构成“主语+为+名词+所+动词”的句式。例如: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外储说上下》)。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为„„所„„”结构是战国末期以后,古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在古汉语里,介词“为”后的行为动词优势也可以省略,使“为”和“所”连载一起出现。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为”字在古汉语中的用法比较广泛。用介词“为”表示被动意义的语义是由动词“为”转化而来的。所以“为”的本义是作动词,表示“做、作为、成为”等,之后才慢慢演变为表示被动的意义。
(三).“见”字式
这中句式通常是在及物动词前加助动词“见”构成“主语+见+动词”的被动式。例如: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值得注意的是,像这话总用助动词“见”构成的被动式“见”字后不能直接引进行为的施动者。放句子需要明确表示动作的施动者是,则需要用“于”字里引出。这和“为„„所„„”式都是比较确定的被动句式,一般只要出现这样的句式就可判断为被动句。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后来表示被动的助动词“见”又演变成了副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人所发出的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这类句子的结构域“见”字句的被动式结构相同。但是,根据前后文的语义关系,可以看出,当“见”字表示被动式,句式结构为“受事主语+见+动词”,当“见”做副词时,句式结构为“施事主语+见+动词”。由此可辨析句子是否为被动句。
(四).“被”字句
“被”字句在先秦时很少出现,在汉代才出现得多一些。“被”既可以作为助动词放在动词前,也可作为介词引出动作的发出者,构成“主语+被+动词”或“主语+被+名词+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可怜夭艳正当时,刚被狂风一夜吹。(白居易《花》)。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含有“被”字的句式都理解为被动。例如:下施之万民,万民被其利。(《墨子・尚贤中》)。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闻妻言,如被冰霜。(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被”字的本义为“衣被、寝衣”,表示被动意义的“被”是由本义引申为“覆盖”,再引申为“蒙受、遭受”,最后由及物动词“蒙受、遭受”虚化为助动词的。因此,当“被”字后面仅有名词而无动词即为“主语+被(动词)+名词”时,“被”字本身就作为动词用,再结合全句或上下句的语义关系,即可知上面三个例句中前两例句的“被”的意思是“蒙受、遭受”的语义,第三个例句中的“被”的意思为“覆盖”的语义。三.总结
综上可知,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式丰富多样,我们在工作学习中要不断积累,巧妙地运用语境关系、句式转换、文言常识和历史知识等方法来分析、了解古汉语中被动句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从而发掘汉语无限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王力《汉语史稿》
王力《古代汉语》
《汉语被动句的发展》
《古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标志和句法结构研究综述》
第五篇:论文写作
摘 要
本论文着重阐述了公司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的整体过程。介绍了采购管理系统的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及系统的开发工具
关键词:管理系统 数据库 模块化
I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ny's purchasing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process.Description of the proc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 for system
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s database modular
II
目 录
第1章 绪论.........................................................1
1.1课题****背景.................................................1 1.2课题****的意义...............................................1 1.3 系统目标.....................................................1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1 1.5 本章小结.....................................................1 第2章 系统的*********技术..........................................2
2.1 系统*****....................................................2 2.2 ******技术...................................................2 2.3 ******SERVER.................................................2 2.4 ******模式...................................................2 2.5 本章小结.....................................................2 第3章 ******分析...................................................3
3.1 系统******需求...............................................3 3.2 系统*****分析................................................3 3.2.1 技术******分析.........................................3 3.2.2 经济******分析.........................................3 3.3.3 操作******分析.........................................3 3.3.4 法律******分析.........................................3 3.3 系统*******分析..............................................3 3.4 数据******分析...............................................3 3.5 数*****典....................................................3 3.5.1 数****储...............................................3 3.5.2 数****流..............................错误!未定义书签。3.5.3 数****理...............................................4 3.6 本章小结.....................................................4 第4章 总体设计.....................................................5
4.1 总体****概述.................................................5
III
4.2 系统功能*******设计..........................................5 4.3 系统****概览................................................5 4.3.1 系统****结构...........................................5 4.3.2 管理模块*****页面......................................5 4.3.3 管理模*****页面........................................5 4.3.4 客户模*****页面........................................5 4.3.5 客户模*****页面........................................5 4.3.6 应用程******文件.......................................5 4.3.7 数据*****接............................................5 4.3.8 检测*****登录..........................................5 4.3.9 站点*****设置..........................................6 4.4 系统*****描述................................................6 4.4.1 *********分析..........................................6 4.4.2**********功能分析......................................6 4.4.3*******模块功能分析.....................................6 4.4.4 *******模块功能分析....................................6 4.4.5********模块功能分析....................................6 4.4.6 *******模块功能分析....................................6 4.4.7 *****模块功能分析......................................6 4.4.8 ******模块功能分析.....................................6 4.5 数据库设计...................................................6 4.5.1 概念*****设计..........................................6 4.5.2 逻辑***设计............................................6 4.5.3 物理****设计...........................................6 4.6.本章小结.....................................................6 第5章 详细********实现.............................................7
5.1 数据*****设计................................................7 5.2 系统*******和实现............................................7 5.3 计划******和实现.............................................7 5.4 采购物品******和实现.........................................7 5.5 采购********和实现...........................................7 5.6 合同*********和实现..........................................7
IV
5.7 入库******实现...............................................7 5.8 退货*****实现................................................7 5.9 财务*****实现................................................7 5.10 用户管理****实现............................................7 5.11 本章小结....................................................7 第6章 系统测试.....................................................8
6.1 测试****目标.................................................8 6.1.1测试****................................................8 6.1.2 测试*****..............................................8 6.2 测试方案.....................................................8 6.2.1 *****测试..............................................8 6.2.2 *****测试..............................................8 6.2.3 ******测试.............................................8 6.2.4 ******测试.............................................8 6.3 测试****.....................................................8 6.4 测试*****....................................................8 6.3.1 软件****...............................................8 6.3.2 缺陷****...............................................9 6.3.3 建议****...............................................9 6.3.4 测试*****..............................................9 第7章 总结........................................................10
7.1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7.2 ******展望..................................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2 致谢...............................................................11
V
第1章 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系统目标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2.1 系统开发环境 2.2 ASP.NET技术 2.3 SQL SERVER SQL Server 2000 构架基础知识及特性(1).Internet 集成(2).可伸缩性和可用性(3).企业级数据库功能(4).易于安装、部署和使用 2.4 B/S 模式
1. 2.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的总体需求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3.2.1 技术可行性分析
(a)(b)(c)3.2.2 经济可行性分析
(1),(2)3.3.3 操作可行性分析 3.3.4 法律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具体目标如下:(1):(2)3.4 数据流图分析
本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在设计上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 2.3.3.5 数据字典
(1).(2).(3).3.5.1 数据存储
3.5.3 数据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体设计
4.1 总体设计概述 4.2 系统功能结构框架设计 4.2.1 页面模块化 4.2.2 注重安全性
1)2)4.2.3 代码的复用 4.3 系统结构概览 4.3.1 系统目录结构
4.3.2 管理模块用到的公共ASP页面
4.3.3 管理模块用到的其他ASP页面 4.3.4 客户模块用到的公共ASP页面 4.3.5 客户模块用到的其他ASP页面 4.3.6 应用程序公共文件 4.3.7 数据库连接
1)2)3)分为四部分: ① ② ③ ④
4.3.8 检测管理员是否登录
4.3.9 站点参数设置 4.4 系统功能描述
4.4.1 采购计划模块功能分析 4.4.2采购计划报价模块功能分析 4.4.3采购合同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4.4.4 采购合同审核模块功能分析 4.4.5入库登记模块功能分析 4.4.6 退货登记模块功能分析 4.4.7 财务统计模块功能分析 4.4.8 用户管理模块功能分析
4.5 数据库设计
其非凡的优越性表现在:(1)。(2)。4.5.1 概念结构设计 4.5.2 逻辑结构设计 4.5.3 物理结构设计 4.6.本章小结
第5章 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
5.1 数据库连接设计 5.2 系统登录模块设计和实现 5.3 计划采购模块设计和实现 5.4 采购物品报价模块设计和实现5.5 采购合同模块设计和实现 5.6 合同审核模块设计和实现 5.7 入库登记模块设计和实现 5.8 退货登记模块设计和实现 9 财务统计模块设计和实现 5.10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和实现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的任务及目标 6.1.1测试的任务 6.1.2 测试的目标 1.2.3.6.2 测试方案 6.2.1 模块测试 6.2.2 集成测试 6.2.3 验收测试 6.2.4平行运行测试
所谓平行运行就是同时运行。a)
b)
c)
6.3 测试用例 6.4 测试结论 6.3.1 软件能力
6.3.2 缺陷和限制 6.3.3 建议 6.3.4 测试结论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萨勒,政治经济学杂志,美国,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35。
[26] Jeff K.Wilson Take.control of your JSP pages with custom tags [J].IBM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