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重视实验教学对能力的培养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重视实验教学对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继珩
来源:教育部新课程培训资料
☆作者简介:王继珩,男,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合肥市科协第五届委员,安徽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合肥市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参予主编《物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教材》、《通过模型学物理》、(从书)等多本书籍。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成员之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编者之一。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初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物理教学实验(以下简称实验)是实现此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可以在集中的时间内,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和分析一部分物理现象和规律。实验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过程。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1.1 利用实验创设出较真实的、突出主体的物理环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实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所观察事件的发展都在设定的物理环境中,不易受到外界干扰。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观察、测量,获得直观的感性知识,通过简捷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使认识的效率得到提高。
1.2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观看或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信息(现象或数据)的获取、分析综合等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在实验器材组装和实验操作中,能初步训练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仪器的能力和操作技能;通过实验信息的获取,能培养学生精细敏锐的感知与观察能力,及时抓获住处的能力;通过实验原理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综合,将能培养学生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中的操作和讨论交流还将培养学生组织和表达能力。实验基本上融汇了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
1.3 利用实验可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科学研究方法训练。
1.3.1 实验归纳法。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是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控制条件,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找出普遍的特征,形成规律。其特点是“实验在前,结论在后”,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等。这种实验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在现在的物理学中比较普遍。
1.3.2 实验验证法。在已知物理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经过推理,作出假设和预言,再通过实验来检验其真理性,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其特点是“推理、判断在前,实验验证在后”。物理学发展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赫兹电磁振荡实验就是对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验证。实验验证法与想象、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演绎”。验证性实验具有启迪思维、探索真理的作用,具有创造性。
1.3.3 理想实验法。是人们头脑想象的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建立在真实实验基础上、对条件进行理想的纯化,经过推论、判断得出的一种理想条件下的物理规律的方法。例如伽利略建立惯性定律的理想斜面(无摩擦)的推理实验。这种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能力。
实验的各种科学方法是互相交融的,在教学中应根据情况应用。
1.4 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会获得大量的住处对这些住处的分析、归纳和交流,将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形成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全作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已的错误观占,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1.5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举。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学生观察生动有趣会大增;自己动手做实验可以满足他们动手一试的欲望;还能让学生有不断体会和尝到“发现”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几种主要形式和要求
根据实验形式和目的的不同,中学物理实验通常有以下四种形式:
2.1 演示实验。由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学生主要是观看教师的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用脑进行思考。此类实验应当确保成功,简易方便,视度要尽量大(可借助媒体),现象要清楚。在实验进行中要注意讲解配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归纳推理。
2.2 边教边实验。教师一边讲解新课,一边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做有关的实验。这种方式实验不仅要考虑实验内容,又要考虑与讲解内容相配合;还要估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及时解决,教师需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听、视、动、思同时激发,但需要的器材也比较多,可以因陋就简,发动学生用生活用品或自制教具。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教师把原本的演示实验都改成了边教边实验的形式。
2.3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中,用几乎一节课的时间自己动手完成预定的实验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基本仪器的使用,学习基本的测量、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独立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2.4 课外实验。学生在课外按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求和方法,用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或自制的实验器材独立地进行实验观察。这是物理实验的一种补充形式,对一些需要用时间较长的观察实验,或不能在课堂完成的实验是极有用的。课外实验由于没有成套的仪器设备,也没有教师的现场指导,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
研究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就必需研究实验。
3.1 用物理学理论设计和指导实验。保证科学无误是实验的起码要求,实验的科学性往往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和逻辑上的合理性。如在演示物质的质量不随状态变化时,将测过质量的一杯水冻成冰,然后再将其熔成水再次称质量。这就不能说明水结成冰质量没有变,因为这样做在逻辑上不合理。其二是对实验解释的错误,例如用惯性来解释“助跑越快,跳得越远”的现象,就会给学生一个“惯性与速度有关”的错误观念。
要注意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解决实验中的总题。例如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效果较差,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关键之一是要尽量减弱各种介质对声音的传播,为此要用松软的材料将声源和抽气装置垫起来,还要改善抽气效果。
3.2 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教学要求是实验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中学实验的目的,有的侧重于训练技能,如测长度、温度、质量等;有的侧重于培养研究方法,如研究滑动摩擦;也有的侧重于物理知识,如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等。设计实验时就必须突出教学要求主体。设计的实验应该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易于被学生观察理解。
3.3 实验中要突出学生主体,教师要及时点拨指导。无论哪种形式实验,都要注意实验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要加强实验中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操作,更要适时点拨怎样观察:要看什么,怎样看,收集到哪些信息等,要及时回答和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体现评价的新理念——试评2001年高考上海物理卷
[ 作者:浩 伦
来源:教育部新课程培训资料
点击数:263
文章录入:caicai ]
☆作者简介:华东师范大学(200062)浩 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讲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项目涉及课程改革总体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的编写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其中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因此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在考试命题方面的体现就是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除了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过程、方法与能力的评价,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在对知识的评价方面,题目的编制不能脱离实际、应注重考查应用性较强的知识、要着重评价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情况.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在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方面,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
2001年高考上海物理卷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和全新的评价理念,大量采用了基础知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物理模型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问题解决过程与科学方法相结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命题思路。是一份有利于中学脚踏实地的实施素质教育、充满创新意识、富有时代气息的试卷。
注重过程、方法与能力评价的题目增多
在对过程、方法和能力的评价方面,应注重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实践能力、信息能力和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1999年修订版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已提出要在我国高中物理课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200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中就充分的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例如,第13、17、18、19、20题等都注重了上述能力的考查。
20题是全新的题型,考查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在高考试卷中还是首次.全新的题目样式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过程的评价是一次创新和探索,是评价理念上的一次突破,也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具体体现。
实际应用问题增多
物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试题的物理情境应该尽量结合实际问题,人们学习物理应满足生活和实际的需要.学习物理主要学习能将实际问题转化物理问题,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再用物理学方法和过程去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其中关键就是要能建立物理模型,也就是将一些实际的对象和过程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进行理想化的抽象,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第6、8、13、17、18、19题等都是取自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
6题是一种延时开关电路的判断,独具匠心,即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又不落俗套.
8题是对升降机问题的具体分析,类似于小球从高处坠于弹簧,但选用情景是实际问题,面貌焕然一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迁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题是应用打点计时器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生活中.的物理情景,很新鲜.不是只在书本上完成打点计时器实验.因此,能否将物理学的方法灵活应用于生活是关键,同时也考查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联系实际的能力。
试题的开放程度增加
开放性的题目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今年的高考试卷在去年观察图片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开放题的形式的数量.例如,第9、16、18、19题等.
16题属于改进实验方案的类型,该实验是教学中的重点实验.比以往的同种实验题的能力要求更高,强调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注重评价学生实施实验的能力、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的能力.同时开放性的填空方式,也可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
18题是使用新仪器的设计实验题,其中考查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同时也考查了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题目的编制留给同学很大想象空间,所以此题不仅能显示学生已有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做一预测.
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今天的学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之中,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于是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社会问题的态度即关注程度,尤其是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应列入我们评价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注。例如,第9、19题等在这方面做了探索,同时也体现出在科学知识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9题的情景看似物理常识,作为学生应该掌握,此题要求学生不光要学会物理的解题方法和物理知识,还要了解物理学本身的发展.
另外,2001年高考上海物理卷中的试题还有文字总量减少、试题总量减少、难度减低、图片增多、涉及的知识面广等特点.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特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突破了让学生很呆板答题的模式,更多的是引导人去思考.例如,第4、12、21、22、23题等.这次的考卷更多的注重物理情境迁移和物,理模型的应用,真正考查了同学运用知识、运用物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不是评价内容的全部,但却是评价的重要方面,也是评价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今天的高考也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同时还要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的重要部分.
2001年高考上海物理卷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社会发展不仅已将知识含义扩大,由过去的陈述性知识,增加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而且注重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也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全新的评价理念出现是必然的结果.
第二篇: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摘 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代的知识、理论、规律都是人们从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中得出来的。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和自由度进行探究。而新课程则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如何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和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才华,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喜悦。
关键词:实验 创新能力 探索精神
一、注重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大量的基础性知识,这些不可能完全让他们体验,而书中的每一个实验都是精选来的典型。所以,做好每一个实验,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抽象知识,并根据得到的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效果》时,书中通过引入风力使树枝变形,用力使弹簧变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力能使物体形变。学生提出疑问:我平时用力拿玻璃瓶,我怎么都没有觉得瓶子发生变形呢?于是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假如瓶子发生形变,我们有方法可以看出来呢?有同学说用放大镜看,一试,结果看不出什么变化。又有同学说:玻璃瓶里装满水,手对瓶用力按,如果水流出来了就证明瓶子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发生了形变。于是让这位同学去演示,发现手用力后瓶子发生摇晃,水也会倒出来,很难观察。于是又有学生提出来改正方案:把瓶子灌满水,盖上盖子,用力挤压,如果瓶盖冲开或者变形,则说明瓶子受到了力而变形,又做,发现还是看不出来。于是大家又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说,可能还是由于瓶口太大了而看不出来,我就趁势引导:那变小一些可行吗?有学生说不行,也有学生说可以,因为把微小的变化进行放大,能够看出来。我又问:“如何变得小一些呢?”大家经过讨论,觉得在瓶里装满水,然后盖上盖子,再在盖子上插一根玻璃细管,进行实验,如果管子里的水位上升了,说明瓶子受到了力而形变,于是我让其中的一位同学演示一下,结果旁边的同学看见了,而远一些的则看不见。我又让大家改进:如何把现象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呢?马上就有同学想到用红墨水,于是我又让他用红墨水做了一遍,结果现象很明显。然后我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取温度计的中间一截插上重新做,结果细管上出现了一大截的红墨水。实验规律也就掌握了。
这时有学生提出来,他说“假如玻璃瓶里不装水,空瓶子直接盖上盖子,再把细管子塞上,并在细管里滴几滴红墨水,再用手挤压瓶子,如果细管里的红墨水上升,也能说明啊”。
这时有学生站出来反驳:“也许是手对瓶子加热,瓶里空气受热膨胀而体积增加的结果”。我又趁势提出该如何改进这个方案,学生想到了设计对照组进行对比再得出结论。上述实验方案设计的实施,不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增设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比如,学习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三节《植物与土壤》后,大家都知道土壤能给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因此我就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土壤,我们能否种出植物?让学生自己实验。学生们通过设计方案,选择身边的塑料瓶,并买来各种化肥,配置成营养液放到瓶子里,在瓶口铺上塑料网,撒上青菜种子,结果真的长出了小苗,又慢慢长成了一棵棵小青菜,其内心兴奋程度是无法描述的。又有个学生想要种富硒的青菜,特地拿了一点点的硒酸钠配置成富硒的营养液,就种出了富硒的青菜。周围有几个同学受他的启发,相继种出了富铁富铜的青菜。这样,在教学中使学生以一个探索家的身份进行实验,在情绪被激活的同时,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其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同时还从侧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志力,使其能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得出正确的结论。另一方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及培养,为今后学习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三、利用课外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说:“实验室是培养全面化学人才的最好的场所。”实验时,人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浓厚的兴趣会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战胜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无疑是锻炼意志、开拓思维、增强自信心、提升创新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事例、现象了解到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书后面有专门介绍火箭飞行原理的阅读材料,然后我在课后就布置一个制作水火箭的比赛活动,让每组都制作一个水火箭,在家做好,周一在课上进行比赛,大家讨论:如何比较谁制作得最好?学生当然会说跑得越远越好。怎样使火箭运动得远?有些同学把可乐瓶绑到木板上,有些把可乐瓶开口变小并绑在玩具汽车上,有些则找来小时侯玩的赛车,在轮子上绑上可乐瓶,等等。最后,通过亲自体验,又让水火箭跑最远的同学谈谈自己的依据。经过大家讨论,最后得出:要使水火箭跑得远,与地的摩擦必须要小,后面喷出来的水要小、急。这样的动手实验,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培养探索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参考文献
1、毛冬珍《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中学教育实践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摘要: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以它的趣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强和重视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能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跟上课改的步伐。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在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实验教学;创新;创新能力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是化学的教学的重要手段,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规律提供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通过实验教学,能促进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实验中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成功的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探索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国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曾说过:“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丰富的场所。”化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精心设计演示实验,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魅力,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在演示实验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从表象到本质,训练学生全面、系统的观察能力。教师利用鲜明的演示实验现象,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如在绪言课中,我精心地设计了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NaOH溶液,学生观察颜色,接下来我用滴管吸取酚酞,学生观察颜色,我提醒学生奇迹发生了,向试管中滴2滴酚酞,试管内的液体瞬间变红了。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感到非常惊奇,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化学的奥秘,这节课上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效果很好。
二、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仅有教师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在实验中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将机会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技巧,同时巩固和验证加深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想到用Na2CO3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来验证,但是实验结果用托盘天平称量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时发现质量减少了,学生讨论:为什么反应后总质量减少了呢?如何改进实验方案,使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最后得出该实验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唤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要多问为什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问,才会有进一步的思考,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有所创新。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设计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教学中适时点拨,逐步培养其具体、全面、深入地认识本质及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时,提出问题:在实验室制取CO2结束后,废液呈酸性还是碱性?如何检验?废液如何处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并大胆地进行实验。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中获得认知体验,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学生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可以鼓励学生对某些实验的装置或操作方案加以改进,使操作更简便,现象更直观,效果更好。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其从实验中尝到创新的滋味,培养创新能力。如在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告诉学生磷燃烧后的生成物对身体有害,学生想到应对实验加以改进,在密闭容器中实验,或将烧杯换成大集气瓶,在底部放入凹透镜聚光对物质加热。这样就避免了环境污染。
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本内的实验是有限的,但科学探究领域是无限的。在实验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球气候变暖,学生提出了如何减少空气中的CO2含量的实验探究,并大胆实验,效果较好。通过课余时间的探究活动,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代发展要创新,教育发展要创新,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第四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朗读不仅是感知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相互合作将会变行越来越密切,一个人的朗读与表达随之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流畅叙述出来,才能把自己的观点、思想、情感自如地表达出来。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不要仅从自己所教科目考试的名次出发,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本着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能适应未来的各种综合能力,切不可急功近利,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二、教师必须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朗读时间。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讲得多了,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就少了。学生就不能直接主动与书本对话。因此,教师在课文分析上一定要做“减法”,坚决摒弃那种逐段串讲串问的课堂教学结构。要根据内容特点、学生需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扣住疑点。教师只有“浓缩了知识”,课堂才有“剩余时间”。只有有了富裕时间,才能保证学生有处方朗读时间。具体讲,每节课学生朗读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三分之一。此外,教师还应把每天早晨的晨读课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读,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不得因赶时间,抢进度,而随意把学生的晨读时间据为己有,用于讲授未教完的课程内容。
三、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内驱力。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自我表现欲旺的特点,教师一方面在课堂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朗读,如:个人朗读竞赛,组与组之间朗读竞赛,分角色朗读竞赛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演讲会、主题班会、辩论会等,让学生体验喜悦,体验成功,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爱好朗读的兴趣。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自觉纠正“以考定教”的应试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把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小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篇:重视初中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重视初中生感悟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感悟?感悟就是人们对自然与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的内蕴产生的一种顿悟性认识。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感悟能力呢?这种能力培养的途径有哪些呢?现将两年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一总结,与同行们商榷。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感悟能力
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就是紧扣语言,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而作家和诗人常常通过语言文字,借助人、事、物、景等形象,艺术地表现他们的感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层次的理解),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例如:初一第二学期所选课文内容多是感悟性很强的散文,对于进入初中刚一年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我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具体按“读、思、品、悟”四个步骤进行。前三步是悟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学生自然就能够对作品有所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这个过程不是学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完成阅读过程的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我在教《猫》这篇课文时,就特别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训练,为此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1.你养过猫吗?2.你长这么大受过委屈吗?3.你是如何对待委屈的?4.本文的作者通过三次养猫的经历感悟到了什么?作者感悟到了: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妄下断言,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错误。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接下来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1.谈谈自己养猫和其他动物的感悟是什么。学生说道:通过养猫,我认为人应该有爱心,我曾经养过金鱼,由于太爱它们,一会喂食,一会儿加水,结果没几天鱼就死了。我想这是爱的悲剧吧(学生的思想火花在感悟了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不断地绽放)。2.文章中的第三只猫死了,它的死除了作者的错外,它自己有错吗?我们应从第三只猫的悲剧中吸取哪些教训呢?学生回答:应该进行自我完善,做一个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每个人从小就要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无法面对将来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笔者认为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趋向。如果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提不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二、在写作中培养感悟能力
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现在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内容不再是材料的堆砌了,稚嫩的笔下流淌出的是感悟生活的汩汩清流。例如有学生在《咖啡·茶》充满了时代气息的深圳都市兴起了咖啡屋,挺适合洽谈商务或是谈情说爱等等,但也有人完全是为了满足新鲜感、好奇心,我就是这一类。我看咖啡与茶的结合也是必然的了。结尾又写道:“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满足,人们又会不以为然,忘却了曾经的渴望,曾经的憧憬,曾经的洒脱,又着眼于下一个未知的事物,就像是生物链,一直这么循环„„”小作者的笔下流出的是对生活的感悟。
三、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感悟能力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可见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树立大语文观,通过课外阅读、语文实践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基于这一点,从初一开始我就训练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编书,通过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来调动他们创作的情感。到初二时每位学生已出了六本书,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自豪的事啊!有学生
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每次出书,都有一份喜悦的心情;每次出书,都有一份无尽的期待;每次出书,都有一种莫名的满足。这就是出书的心情。或许我的文笔幼稚,或许我的条理欠通,但我相信,我的文章一定会给您带来欢乐。愿我的文章能使您暂且放下所有的烦恼,与蓝天白云一同享受这片刻的宁静。我不敢说她能使您难以忘怀,更不敢说能使您看后心旷神怡,我只愿您能满意这份小作,也希望您能给我提出不足之处。”这真是他们在用自己稚嫩的笔倾诉啊,每当看到这些文字我都很感动。同时,我又利用每周二下午的课带领学生进行名家名篇的阅读,要求当堂写出读后感。学生的创作欲望非常强烈,有的学生还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文章。例如有学生写道:“关注你自己,所谓‘各花入各眼’,只要有自信,美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表露出来了„„相信每个人都是美的,一旦发现他的美,你就有意外的惊喜哦!”这只是第一步。初二时我又让学生每月买两本《读者》在课外读,每周写两篇读后感上交,由老师批阅、讲评。通过这些形式的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了,更使得学生的感悟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