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东北师范大学86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1.论述物理概念的特点,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分)2.什么是物理创新思维?说明无力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15分)3.什么是课程标准?说明高中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及物理课程结构。(20分)
4.什么是物理教学模式?举例说明物理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点。(20分)5.如何理解物理学习困难?试对物理学习困难的个体认知因素进行分析。(20分)
6.物理学的主要学科特点有哪些?论述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及特点。(20分)7.阐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0分)
8.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含义如何?阐述物理教师职业修养的主要内容。(20分)
第二篇: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86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86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真题 1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有哪些?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15分)2物理教学中如何贯彻基础教育?(15分)
3如何贯彻概念教学及概念教学的特点(20分)
4你认为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给出你的看法?(20分)5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哪些?(20分)
6什么是物理创造性思维?如何激发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分)
7物理规律教学的重要性有哪些?如何进行物理规律的教学?(分)
8简述高中物理课程目标以及高中物理课程结构。(20分)
回忆版,不完全。相比之前几年的题型有较大变化。书本为主。2020
第三篇:东北师范大学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
东北师范大学生科院09级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10级 杨鹏
一、生物区别教学及形式
答:生物区别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特殊形式,全体学生按国家规定的教学汁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学习的同时,根据主客观的需要与要求、有部分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别学习有关课程的加深加广的内容,其中包括实践和到校外进行各种学习活动,这就是区别教学。
形式:
1、课外小组活动(校外、校内、社团、研究性学习、小项目);
2、选修课
二、评价功能
答:教学评价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促进学生发展、鉴定水平和选拔淘汰等作用。
1、反馈——调节功能
2、动机功能
3、巩固功能
4、区分—监督功能
三、板书作用
答: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1、教学板书的直观性表现为图文并茂。
2、教学板书的条理性表现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3、教学板书的简洁性表现为词语精炼,提纲挈领。
4、教学板书的多样性表现为教学板书形式上的多样性。
5、教学板书的启发性表现为打破板书由教师一手包揽的局面。
板书是教师教授的提纲,也是学生听课和复习的线条。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内容和重点,了解知识的知识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其作用表现为:
1、优化理解教学内容
2、强化信息记忆
3、增加教学趣味
四、事实、概括、应用的关系
举例说明:学习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教师做了一个小实验。这是一块已经凝固的新鲜猪血,表面和用刀剖开之后内部颜色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得知血块表面呈鲜红色,内部呈暗红色,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血块表面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颜色鲜红;血块内部血红蛋白与氧分离,颜色暗红。由感性到理性,掌握了血红蛋白的特性,动脉血与静脉血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技能
答:
一、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包括:有领导的认识过程、间接的认识过程、个体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教育性。
二、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不单是一个认识过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知识、技能形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逐步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六、程序教学法及其发展
答:程序教学法也称程序学习,是帮助教师将课堂的集体情境改变为个人的学习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有如下几个原则:小步子原则、减少线索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速度原则、验证学习原则。
其理论基础:刺激—反应理论(S—R理论)、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操作条件 反射。
七、引起动机的方法
答: 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
1、建立學生的自尊心
2、利用學生現有的動力
3、引發淺在的學習動機
4、提供良好的示範作用,以身作則。
5、創造積極的班級氣氛。
6、利用活動或輔助工具來引起興趣,例如遊戲、影片、繪本。
7、引導發問。
8、學生的接納態度。
9、老師的態度。
10、家長的鼓勵。
11、老師的教學創意
12、家長的鼓勵和讚美。
八、科学探究过程环节、您的看法
答:其一般过程包括:
1、确认和表述问题
2、根据问题提出假说
3、为检验假设而寻找证据
4、根据证据而评价假设的真实性,如有必要,对假设进行修改
5、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应用于解决相似的问题中
科学探究的题目应该源于学生觉得有意义的疑问和问题。时事所强调的科学课题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与科学和技术有关的实际问题是有意义的科学探究题目的又一选择。有些题目开始时对学生似乎意义不大,但通过积极参与、不断接触,以及理解力和探究能力的增长,其意义也就越来越大了。
根据现有科学知识对所作解释以多种不同方式(如系统的观察、测量及有变量操作的实验等)加以检验,包括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搜集、记录、分析和解读数据,对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进行批判性评价和逻辑性思考等,并构造和分析其他解释方法。
九、生物教师必备的条件
答:
1、对生物学课程性质、地位及其价值有深刻的理解
2、对学生的了解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6、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反思、有终身学习的愿望
十、生物学的教学目的
答:
1、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3、能力培养
4、自我安排的卫生保健能力
5、思想情感价值观教育
十一、科学过程技能
答:科学过程技能是由一系列技能构成,它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运用的技能,基础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技能的训练,科学过程技能是生物学课程标准能力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力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能力和生物学的研究能力。在SAPA课程中共列出了13项科学过程技能,其中8项基本过程技能是:观察、分类、测量、推理、交流、使用数字、预测、运用时空关系。
5项综合过程技能是:对照实验、下操作定义、形成假设、解释数据和进行实验。
第四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能量转换的一门学科,中学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物理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教师们对以往教学的进行一定的反思。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物理实验,使教课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关键词:
基础;认知;能力;素质教育;学习目标;生活;课堂;分组实验
引言:
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物理学家通过实验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从而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文通过介绍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和主要渠道。只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会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且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强调这一观点。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得到逐步加强。
物理科学实验是根据研究对象、选用有关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排除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的干扰,使要研究的现象重复出现,进而通过精确的观察 和测量找出规律,发现科学理论。中学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教学符合认知规律: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也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从认知方面讲,人们在学习时应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将相关的知识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传递到大脑,以利于大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去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才能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2.实验对陪养学生能力有重要意义:
实验具有典型性、复杂性、趣味性和定量研究的全面性,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景,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通过实验,学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不仅可以激发,还可以稳定和发展。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新奇的实验环境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疑问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3.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实验逐步养成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的习惯,树立尊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能加强安全意识。二是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可以有效克服实验神秘心里、胆怯畏惧心理和依赖心理等,逐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耐心、细心和恒心,进行有条理有层次的实验,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习惯,学会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总之,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中加强实验训练有助与事业的成功。
4.实验教学可以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促进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实验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出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精确地发现规律。
物理教学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条:①培养科学的价值观;②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③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能力。离开了物理实验,这三条目的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例如,从掌握物理知识来说,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现在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教学没有遵循认识的规律,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虽然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只来源于实验提供的物理事实,还可以来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交融在一起,仅仅通过这种途径来使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实验则可以提供精心选择的、经过简化和强化了的感性材料,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重复性,因此,它能提供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5.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及实例,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度。轻松地达到了物理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完成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加深理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作为一个中学老师应当做到:
中学老师应当首先认识到在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实验是拓荒者,没有实验就没有理论,因为事实是科学的依据。研究任何科学,必须注重事实,才能总结规律,建立假说和理论。物理实验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学的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
1、要高度重视教学中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演示实验,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做,学生观察的示范性实验演示实验能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现象,通过实验手段再现出来,把“生活世界”转换为“物理世界”,使学生置身于物理情境之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学习动机。在物理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实验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物理知识,自然就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学习热情自然就会保持长盛不衰。
例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试管底部安然无恙。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要放手让学生做好课内分组实验,培养他们自主实验的能力: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使学生自己晓,不用教。物理教学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做实验,系统地从感觉到感知,思维、分析、概括等活动中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规律,提高操作能力和技能。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探索,例如: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给相临座位的两个学生每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他俩同时往杯子里的水中注入一滴红色墨水,过一会儿,就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很快地而且均匀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几乎没有动静。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做做,自己再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做些教材要求之外的课外实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有助于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培养,使自主实验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初中物理中的《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如何自制电磁铁的方法,这样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实表明,学生在《电与磁》一节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同学对“电磁铁特点”这一知识掌握较好。
综上所述,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创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培养各种能力。要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和实验人员,必须真正理解物理实验的意义,并建立起热爱物理实验的感情。
参考文献:
[ 1] 魏日升.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 2] 朱忠立. 中学物理仪器与实验[ 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 3] 陈刚. 新编物理教学论[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李海波〕
第五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培训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物理学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
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
(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
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答:(1)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物理学习系统的组成。
答:物理学习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
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物理学习的始动、维持和持续和系统。物理学习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统,即所谓物理认知系统。
学习的控制系统,是学习的指挥系统,它控制着整个学习行为,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始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答:《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其主要不同介绍如下:
全面阐述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相比之下,现行大纲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过于原则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标准》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 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现行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现行大纲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出没有强调科学过程。
(3)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现行大纲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两处有所涉及:一处是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另一处则见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计二百多字。在其主要篇幅“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中完全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内容标准”的“科学内容”部分,无论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还是活动建议,选择时都考虑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才用。
(4)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现行大纲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只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节谈到物理知识与
实际的联系时有所涉及。《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5)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便于实施,《标准》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若干实施建议。这些建议不求完全,但是对于现行课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尽可能具体的阐述。在“课程内容”部分有较多的例子,用来解释正文的要求并把它们具体化。内容标准每小节后的活动建议,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这些建议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自行开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其他活动。
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随着信息技术是快速发展,物理课程面临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问题。特别是教育教学观念上,还需要从知识是第一位、能力很重要,转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激光器重要上来。当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革和创新物理课程,其实质就是物理课程信息化,即追求“信息技术――物理课程”的单向发展。第二层面的问题是,物理课程创新如何开了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就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化,即追求“物理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整合应针对现实教育中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割裂、分离及单向发展等问题,立意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使信息技术与物理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事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主
要是针对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存在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 的物理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活动整合成为有机的连续体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