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北师范大学-幼儿园课程论(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
《幼儿园课程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潜在课程
答: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2.幼儿园课程组织
答:幼儿园课程组织是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3.背景型教育活动情景创设
答:背景型教育活动情景创设一般是指以某个主题领域或某个单元教育活动主题为时间单位的教育活动情境的设置,它所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给幼儿的刺激比较持久。4.方案教学
答:方案教学是一种课程组织形式,儿童在教师的支持、帮助和引导下,围绕某个大家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课题”或认识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①基础性。②非义务性。③启蒙性 2.蒙台梭利是怎样看待儿童的?
答:(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3.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哪些标准?
答: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循以下的标准:(1)内容的目标达成性(2)内容的基础性(3)内容的适切性(4)内容各部分的平衡性(5)内容的发展性 4.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设计教育活动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在活动过程中综合体现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
B.要能体现出各类教育活动结构的特点。C.要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留有余地,为教师的再创造提供条件。5.幼儿园课程评价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需以自评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4)评价应该科学、有效。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从认知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中获得的启示。1.试述从认知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中获得的启示。
答:认知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旨在揭示人学习、储存知识、提取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质。其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学习过程、对我们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教学过程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对幼儿园课程影响比较显著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理论、维果茨基的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
皮亚杰理论的影响: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机会,鼓励儿童去思考、去推理和解决问题。(如高瞻课程、皮亚杰早期教育方案、发展适宜性课程)
维果茨基理论的影响: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在最近发展区的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使儿童通过各种类型的互动,促进儿童的发展。课程要有足够的弹性;教师应该使用一种动态性评价技术和方法评价儿童。
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儿童的多元智能,激发幼儿的潜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幼儿园课程:光谱方案。
1、教师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现在中国的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层次大多数都是中师或幼师毕业,他们在学校进行的是技能技巧的训练,对理论层面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幼儿园有时会请些专家来讲座,但部分教师还是觉得专家的讲座有点晦涩难懂,这就是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原因。由于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因此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也不够深入,这是中国当前幼儿园存在着的重要问题。
2、教师在实践活动时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点分不清楚。虽然我们的口号是以“幼儿为中心”,但是在进行课程实践时,过于强调以“幼儿为中心”会使孩子无法无天。就拿我们的常规教育来说,对孩子进行常规训练是无视孩子主动性的表现,把孩子的行为举止禁锢在一些规则中。可是,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常规教育很重要,幼儿可以通过常规教育的训练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样就会避免在组织活动时的混乱。其实,常规教育对我们的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常规教育的开展,幼儿就会没有规则意识,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当前的幼儿园为了招生,幼儿家长也要满足虚荣心,都热衷于进行幼儿培优。幼儿教育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无论是智能开发也好,好事艺术培养也罢,都是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甚至以识字、数数、背古诗、唱歌、跳舞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行为作为考评幼儿教育成效的唯一指标。
4、忽视学习品质培养。正因为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态,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培养,因此忽视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需要长期坚持、反复强化,建立稳固的动力定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自动化,即“习惯成自然”。这是一种由内而发的驱动力,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内在动力源泉。
在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呈现一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反思,对一些主流的教育观念进行质疑,并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幼儿园课程呈多元化趋向、保育和教育相整合、课程标准化、课程全纳化、课程个性化、课程科技化和信息化。
我认识到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为(1)幼儿园课程管理多元化、自主化(2)幼儿园课程改革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3)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4)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5)重视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6)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7)在强调课程有效的前提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平衡化。
2.论述几次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答:第一次改革:20世纪20——30年代幼稚园课程的改革特点表现在:(1)第一次制订并颁发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2)幼稚园课程中国化与科学化是课程改革的主题。(3)课程的指导思想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4)幼稚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以比较广泛,而且具体实用。
(5)课程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著作,如:张雪门的《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幼稚园组织法》;梁士杰的《幼稚园教材研究》等。第二次改革: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表现为:(1)课程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具有了统一性。(2)课程“苏化”,实行分科教学分科课程模式。(3)初步确立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第三次改革: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特点在于:(1)改革范围扩大,课程研究百花齐放的局面初步形成。(2)改革的全面性和整体性不断加强。
(3)改革力度增大,不断深入教育实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
(4)课程以“教育活动”为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活动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并把游戏确定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5)更新和优化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6)潜在课程被引入幼儿教育领域,其作用受到广泛重视。从上述我国三次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 第一,坚持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中国化。第二,坚持幼儿园课程发展独立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四、应用题(共18分)
1.运用幼儿园课程相关理论设计一个小班的方案教学活动的网络图,并写清设计理由及总目标。主题活动计划(方案)答:主题名称;宝宝上幼儿园啦 月是新生入园的第一个月,他们从各个家庭来到幼儿园,开始了“社会生活”。在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有的怡然自得,有的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常与人发生冲突,有的因为找不到妈妈而号啕大哭。我们通过主题中的一连串的活动,希望让孩子用眼睛、用手、用口、用耳,尤其用心去接触与感受幼儿园里的人、事、物与气 氛,通过探索渐渐熟悉集体生活,减少不安全的感觉,也逐渐学习遵守集体中的 纪律,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顺利地跨出社会生活的第一步。通过“宝宝上幼儿园啦”主题中的一连串的活动,让孩子用眼睛、用手、用口、用耳,尤其用心去接触与感受幼儿园里的人、事、物与气氛,通过探索渐渐熟悉集体生活,减少不安全的感觉,逐渐遵守集体中的规则,愿意与人交流,建立同伴友谊,顺利地跨出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在主题刚进入的时候,我们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让幼儿认识环境,熟悉老师和同伴,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通过各种游戏、唱歌、念儿歌、讲故事等活动,激发了他们爱老师、爱同伴、爱集体的情感。主题来源设计理由主题目标主题网络: 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解、熟悉幼儿园的生活。2 认识幼儿园里自己的物品,认识环境。3 享受与同伴分享食物、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 是我家 宝宝笑了 宝宝上幼儿园啦自己吃饭本领大我的朋友各类活动安排: 学习活动:我的名字 神奇的魔术盒 我上幼儿园 幼儿园像我家 宝宝笑了 颜色碰碰乐 亲亲 大家来上幼儿园 小河马吃饭 吃饭歌 爸爸的大口袋 蛋炒饭 我和朋友 生成活动:上厕所 洗洗手 我的标记 逛逛幼儿园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今天我到了 区域活动: 神奇的魔术盒 颜色碰碰乐 小动物吃食 我的名字 哭哭笑笑 喂小动物吃饼干 我的幼儿园 大家来上幼儿园 我的小手绢 娃娃家.
第二篇:浙大远程教育幼儿园课程论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陈蒙蒙 13春 学号: 学习中心: 7*** 温州龙湾
—————————————————————————————
(以下两个作业任选其一)
作业一:试列出你所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表,并从课程实施的三种途径及课程内容五大领域划分等角度,分析你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的特点。
(7:30~8:00)晨间活动
(8:00~8:30)晨间锻炼
(8:30~8:45)早操
(8:45~9:10)户外活动
(9:10~9:20)晨间谈话、点名、喝牛奶
(9:20~9:40)活动一
(9:40~10:20)区域活动
(10:20~10:45)自主活动二
(10:45~11:00)餐前活动
(11:00~11:40)午餐
(11:40~12:00)户外安静活动
(12:00~14:10)午睡
(14:10~15:10)起床、梳洗、点心
(15:10~15:30)游戏活动三
(15:30~16:00)户外操
(16:00 ~16:30)离园
分析一日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的课程必然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来落实。一日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以教学内容分,有自然常识类和社会认识类;以教学组织形式分,有集体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及个别活动;以活动的空间场合分,有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以获取教育结果的方法分,有教师演示式、传授式教育和幼儿动手操作式、游戏式直接得到经验等。正因为教育活动有不同的分法,教师在制订一日活动计划时必须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念。
我园的一日活动的特点如下 :
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只给教师提供幼儿在园一天的作息时间表和一周活动内容,具体每天的活动内容由教师自主选取,教师甚至可以自行增加或减少具体的教学活动,有主宰一天教育活动的权利。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自由交往活动(自选活动)、早锻炼、生活活动(小便、洗手、喝水、点心等)、集体活动(内容及形式自定)、课间操、各类游戏活动、餐前准备及进餐、午睡、自由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等。
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每项活动在各年龄段的时间长短由教师按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自行控制。但根据幼儿实际生理基础,大脑兴奋与抑制是有规律的,活动中不管幼儿怎样有兴趣,最多在原来的课时规定上延伸1 0分钟左右为宜。第二,自选活动、早锻炼、课间操、进餐、午睡时间三个年龄段大致统一,在统一中又有各年龄段及幼儿个体的差异。第三,上述集体活动的自主内容、自主形式,由年级组全体成员定时研讨。研讨每周一次,在幼儿午睡时间进行,在大致统一的基础上让教师自选,以保证活动成效和平行班间的教育交流和互补。
⒈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在发展幼儿能力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制订的一日计划从晨间开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标与过程,允许教师针对活动制订文本计划或进行内在思考,但都要有目标意识。幼儿园一日活动计划的制订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突出目标性
一日活动安排合适与否,取决于是否有清晰的目标去合理编排各个活动。近年来,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我们最大的进步在于注重目标的主导性,一改多年来幼儿教育先选材再制订目标的做法。我们先以课程目标,即幼儿应有哪些发展为依据去寻找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按被选内容的自身特点挖掘教材的教育性,与幼儿发展目标因素结合,写出具体的教学活动目的。由于教学内容是依据大目标中的某一点对应而选,所以内容的编排又要注重目标中的各年龄段要求,体现幼儿发展性和目标间的相关性。
◆注重操作性
幼儿的学习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们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幼儿可以多方位地认知物体,可以更真
切地知道物体自身的特征和物体间的相互联系。把幼儿在物体操作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作为其理解人和物之间关系的基础,更符合幼儿自我建构学习的需要。如让小班幼儿帮助食堂理菜来认识青菜:通过对纸盒的拆装感受平面与立体等知识。在对物体的摆弄中了解、发现材料的特点、人与材料的关系,是幼儿感受性学习的最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不单指有工具辅助的操弄某种物体,还指幼儿到某一认知环境中去观察感受,有更多的机会亲身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对某物或某认知环境进行感知。
◆体现游戏渗透性
根据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幼儿在2~7岁时处于象征性游戏阶段。随着课程理念在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我们认为游戏应该有广义的解释,只要幼儿有自己的动作并借助玩具、材料、空间、伙伴等游戏条件,快乐地以自己的理解和方式表达,就可谓游戏。这时的游戏可能没 有明显的游戏框架或游戏规则,但都有玩的过程。我们认可幼儿的这些游戏,并把它们理解为幼儿期游戏在生活中的渗透性表示。为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求多次安排幼儿的自选活动(如晨间、区角活动时间、餐后等),配上幼儿自带玩具的要求,提供游戏机会,诱发幼儿想要游戏的动机。游戏渗透性原则重在渗透,游戏内容、形式、过程都可以比较宽松,不必拘泥于严格意义上的规定。但教师应有意识地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各种游戏各有侧重。一般来说,小班应注重情节性,中班注重趣味性,大班注重规则性、合作性和竞赛性。◆注意动静交替
首先,动静交替原则表现在一日活动的安排中。一方面体现在早锻炼和自选活动的剥离;另一方面是早操与早锻炼剥离变为课间操。按照惯常的理解,早锻炼和早操在运动量上有强弱之分,时间有长短之别。根据这些差别,结合幼儿体力、情绪、气温的综合因素,我们把清晨留给“早锻炼”,让幼儿参与较强运动量的活动,把上午较热的时间留给“课间操”。
其次,动静交替原则也表现在某一个教育活动中。如为了使一些费时较多、操作性较强的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我们采取切段的方式,即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切段,让幼儿休息片刻以调适情绪。这样既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又能使幼儿及时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感受学习快乐。特别是在操作类活动中,以切段方式体现动静交替的安排,还有利于照顾个别差异,速度慢者可利用段与段间的小憩完成任务,既能消除幼儿间最后的明显差异,也能使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此外,制订一日活动计划还应考虑到多学科的有机组合(即围绕一个内容,尽可能涉及多种学科开展主题活动)、采取内容补充的形式弥补下午教育时间较短的不足等。
总之,一日活动在对各项原则具体体现的过程中,目标是最主要的,明确幼儿发展的目标,以目标为依据,才能寻找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再据内容的特点综合考虑上述编排原则,组织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各种教学活动。
2、一日活动计划的实施策略
◆把活动当课上,把课当游戏做
根据我们的课程观,把幼儿的一日活动当课上,保留了教师原有的重视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也就是保留教师对活动的认真态度和负责意识,并试图把它迁移到各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以保证各种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有意识性。我们认为,制订计划和活动过程中的随机教育并不矛盾,关键是教师自身的观念和教育智慧。把课当游戏做主要是考虑幼儿的需要,即幼儿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在宽松自如、活泼有趣、不知不觉中获得进步。
◆两位教师同时进班
为了保证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实施,我们安排两位教师同时进班。两位教师在一日中有主班教师与配班教师之分,主配班角色隔日轮流。主班教师主要负责一日各类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与领导、完成好相应的教育任务,使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合理,活动内容丰富,活动状态愉快。配班教师并非被动地受支配,更不是随行管理纪律的“民警”,而是主班教师的助手,其主要责任是观察幼儿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需要,及时地参与对幼儿的引导、支持,甚至是直接帮助解决困难。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主、配班教师间并没有多大区别。
作业二:试描述你所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其利弊得失,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篇: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离线作业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差别预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2、语言生成: 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3、自我效能感: 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4、错觉: 多人共有的知觉歪曲的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机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联想主义:联想,尝试---错误是思维的机制.格式塔:情境整体被动物知觉产生顿误问题解决.认知学:派: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答:个体智力测验:1.比内量表:(1)斯坦福-比内量表.(2)中国比内测验.(3),比内-西蒙量表.。1924 年陆志韦在斯坦福-比内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1936 年发表2次修订本.1978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1982年完成.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1)韦氏成人量表(2)儿童量表(3)幼儿量表.
第四篇: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评价(离线作业)范文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形成性评价
答: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
2.CIPP模式
答: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3.专家会议法
答: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4.强度
答: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答:(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4.教育评价信息汇总的条件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5.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
1.试分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的特点及局限性。
答:1.相对评价是指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或以评价对象一般水平为标准的评价。2.绝对评价 是指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客观标准的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是指以评价对象以往发展水平或某一状况为标准的评价。
局限性:(1)评价人员不能预先了解学前教育方案的预期目标,只对实际的学前教育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2)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2.试举例描述对一个幼儿园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的一般程序。
答:1.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幼儿感知、体验情景中的思想、情感,获得直接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帮助幼儿 将获得的情感体验加以内化,引导他们自觉地将其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以达到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发 展的目的。2.教学程序(1)情景感知幼儿的情感是随着情景的产生而产生的,只有让孩子置身于浓浓的富有情感的情景中,才能使孩子的情 感掀起波动。这一环节旨在向幼儿呈现具体事件,提供富有情感色彩的感知信息,或夸张表现,或浓缩 再现,使幼儿的感官兴奋,情感迅速聚集、定向,投向特定的情景之中,充分感知“物化”了的人或事 件,从而自发地、直接地、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体验。幼儿虽然在早期的生活中已积累了一些生活体验,但对日常生活中经常可遇可见的环境信息及人们的行 为方式往往熟视无睹,通过有意识地向幼儿呈现有关 情景,可以使幼儿熟视无睹的事件成为 “有关刺激”,进入幼儿感知、关注的 范围之中,以达到加深体验理解,不断内化、迁移的目的。(2)体验理解 在 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主动体验、用心灵体验的方式达到理 解。这里的理解有着与 认知理解不同的含义,主要是达到在情感层面上的沟通、认同、共鸣式的理解,理解也是一种再体验。在此环节中,教师应适时地提出 一些能引起幼儿思考或幼儿在看法上不致的问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幼 儿积极思维,相互交流,使之产生共鸣。例如,假设性问题“假如你是大班的哥 哥姐姐”,描述 性问题“小猫、小狗是怎样玩玩具的”,说明性问题“为什么‘要样 样东西都爱吃’”等等。(3)内化迁移(强化巩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 要任务是通过再创设各种情景及条件,使幼儿把获得的情感体验在不同的情境 范围、不同的对象中不断地扩散、泛化、内化、迁移。内化迁移并非一两次就 能实现,它需要反复多次 地进行。为了使幼儿所获得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得到迁 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所提供的情景应更接近日 常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或者就 是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而非假想或模拟情境,让幼儿在与自身利益发生冲突 的 情况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判断或行为,通过实际训练,强化巩固良好的行 为规范,使之更有效地 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3.教学策略(1)提 供多种类型的情景感知形式 A.现实性情景感知 在幼儿周围的环境中,有许多 与教育密切相关的信息,都可作为幼儿感知的对象与内容。教师应该根据 教育 的目标、教材的主题,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引导幼儿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人物的行为态度 进行实景观察、实物观察和实情观察:可带领幼儿观看周 围的环境中哪些地方不安全,市场上哪些食品 不能吃; 也可引导幼儿观察父母、教师或伙伴履行生活卫生行为的方法、过程及结果。例如:在讲保护 牙齿知识,可以在吃完午饭后,建议幼儿张嘴照镜子,或相互观看,使他们看到口 腔里牙缝中留着 不少的残渣,再让他们观察教师或个别幼儿漱口的动作及实 效,从而激起幼儿学习的愿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视、录像等辅助性手 段让幼儿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事物直接感知,积累感性经验。B.模拟性 情景感知 模拟性情景感知,即教师根据教育的需要和幼儿的兴趣,有意识、有 计划地创设一些有趣有益的特定的 教育情境。如由一个问题、一段轶事、一张 照片、一幅漫画或一本图书等构成“问题情境”,或由木偶 表演、故事表演、情 境表演等构成“表演情境”,供幼儿感知观察,使他们的感官能充分作用于环境中 诸多的教育因素,从而不断积累感性经验。教师为强化某一方面的教育需要,可反复呈现,让幼儿多次 感知同一情境。(2)采取多种体验理解的方式 A.情 绪沟通式理解 这种方式主要是疏通情感信息传递的渠道,将教师所传达的情感 信息与幼儿的情绪建立联系,通过扩散 效应,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情绪氛围,使幼儿以与教材内容同质的情绪反应参加到活动中来。例如讲 述故事“杜鹃鸟”,教师通过语言、表情,传递一种悲伤的情感信息,使之逐渐扩散,渐渐吸引儿 童,激起他们相应的情绪表现,使其在整个欣赏过程中都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气 氛之中,表现出较为合拍的情 绪反应。B.情感认同式理解 在沟通条件下,丰 富情感体验,促使幼儿对已接受的信息主动加工处理,同化原有的情感认知图 式。幼 儿的情感体验还处于直觉性和形象性为主的阶段,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 是儿童情感动机的来源。因此,教师可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形象刺激,比如运 用艺术的综合效应,使幼儿目视其景,耳闻其声,心感其 情,将美好的形象渗 透到幼儿个体的情感世界之中自主同化。例如,观看童话剧《白雪公主》时强 烈的 情感信息刺激着孩子的情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的变化而起伏,时而紧张、焦急,时而悲伤、愤怒,时而 松弛、欢乐,同时同化幼儿的善恶感、是非感,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情感理解。C.认知参与式理解 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在形成 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如果缺少了认知理解,儿童就会热衷于最感 兴 趣部分而忽略对整个情境的感受,难以获得确切的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情感体 验。情感体验要转化为 情感认识,必须通过认知的参与、调节和评价。如:知 道了父母的艰辛才会产生义务感和责任感;了解 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才会产 生惜物感;认识到老人、残疾人的生活不便,才会产生同情感。例如,欣 赏故 事“流星花”后,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丑小花会变成一朵最美的花。运用认知评价 方式参与理解,幼儿对作品所表达的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才会有更深的领 会。D.尝试活动式理解 通过让孩子亲自做一做、玩一玩、动一动等方式,达 到情感体验理解的目的。例如,让孩子们带来自己 的玩具交换着玩,和哥哥姐 姐一起玩,体验、理解分享的快乐;到奶牛场亲自挤一挤奶,体验一下劳动 的 艰辛;到户外感受一下冬天的寒冷,对“不怕冷”的人产生敬意。亲自尝试往往 会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伴随终生,不失为一种好 方法。(3)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迁移 A.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创设现实 社会中的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与这一角色一致 的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受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 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 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 范和道德要求。角色扮演法使用时应注意:a.教师让幼儿承担的角色必须是幼 儿有足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情境理 解力等能力去扮演的角色。b.角色扮 演效果还取决于幼儿角色技能,教师要针对技能做些教育准备。c 根据幼儿社 会发展水平与教育目标确定角色,使角色扮演更具针对性。B.实际练习法 给 幼儿提供真实的情境,不再停留于假想情境下的体验,让幼儿通过抑制各种物 欲和私欲,体验战胜自 我的快乐。例如,为老人们制作贺卡,送上祝福,要克制自己想玩的欲望并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 到超市为母亲挑选一件礼物,表达爱意,必须抑制自己想吃的欲望;给灾区儿童送玩具、图书,献上爱 心,必须克服私欲。在这种内化迁移过程中,孩子们会不断地有矛盾冲突。可以说,没有这类心灵磨练 便无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不能真正地提高内化水平。实 际练习法使用时应注意:①让幼儿明确行为练习的内容和要求。②练习的内容 应循序渐进,为幼儿所 接受。③无论以何种形式进行练习都要激发幼儿练习的愿望,发挥其主动性。④练习的要求应前后一致,长期坚持以便幼儿能持 之以恒,形成习惯。⑤配合使用多种强化手段: a.物质强化:用可吃可玩的物 品进行强化;b.社会强化:通过幼儿自我评价及来自他人的评价(包括称 赞、喝彩、鼓掌、亲吻、微笑等)进行强化;c.记号强化:用图表、星号、贴纸等标 记进行强化;d.活 动强化:为幼儿提供其喜爱的活动,如游戏、看电视等进行 强化。教师在使用强化手段时,应根据幼儿 的年龄和兴趣作选择。一般来说,年龄小或新入园的幼儿对教师不熟悉,参与生活活动的经验较少,也不了解各 种符号标记的价值,可多选用一些物质强化和活动强化的方式;对年龄大的幼 儿则应多选用社 会强化的方式;对于个别幼儿,教师还可以留意观察他们平日 对各种强化方式的反应,或提供多种方式 让他们选择。C.艺术表现法 艺术表 现法是孩子们对周围美好事物赞美,抒发自己感受的最好手段。它是一种扩 散性迁移的有效手段,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外化表现。所以教师要创造艺术表现 的机会,让孩子们敞开胸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充 分地展露,如画画我心中的妈 妈,画画周围的美好事物,歌唱祖国等等。此时,从艺术技能的角度讲,孩子 们的艺术表现也许并不优美,或许是稚拙的、粗糙的,但这是他们丰富的内心 世界的展现,这时,他们的心灵会又一次受到净化和启迪,不仅自我陶醉,也 感染他人。(4)注意品德要素的统一性,结构程序的交叉性体验型教学模式是以体验为主的教学活动,着重归纳 情感要素培养的教学特点。但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纯粹的情感体验是不存在的,必须有认知活动参与,需要意志介入,伴随行为练习,所以教学要从儿童整体发展的观点出发,立足情感体验,兼收 并蓄,使 情感体验在与认知和意志的结合上得到升华,在与行为和意志的结合 上得到落实。本模式的结构程序体现一定的顺序性,但毕竟不同于认知活动,它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程序性,没有明 确的界线,环节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叉 性和重复性。例如,幼儿在感知阶段中可能已有体验,在体验阶 段中也有感知 和内化的成分,在内化迁移环节中又会有一种新的体验。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 选用,变式应用。4.教学范例及评析 老爷爷的帽子 ———中班社会性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学会理解他人的需要,关心帮助他人。2.帮助幼儿获得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内心感受,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及互 爱情感。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活动准备 1.故事插图两幅,其中老爷爷、小鸟为活动教具。2.用于“谁在关心我们”图片展览的照片、挂图资料,如父母养育孩子的照 片,幼儿园老师、保育员 等辛勤劳动的照片,医生、清洁工人等各行各业劳动 者的挂图。3.事先排练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反映灾区、贫困和落后地区小朋友生 活 的录像。4.自制的“爱心”奖章。活动过程
(一)借助童话(附后)把幼儿引入一个充满关爱的世界。1.放小鸟呼叫的录音,提问:是谁的声音?小鸟们在为谁唱歌?(引出童 话名称。)2.结合图一,有表情地讲述童话至“小鸟高兴地唱歌给老爷爷听”,提问: ①小鸟们为什么要唱歌给 老爷爷听?②如果看见发抖的小鸟,你会怎么想,又 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帮助小鸟。)3.结合图二,有表情地讲述童话至结尾,提问:①老爷爷病了,小鸟们是 怎么想,怎么做的?你们喜 欢小鸟吗?为什么?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又 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关心老爷爷。)
(二)感受他人的关心,体验被关心的快乐。1.老爷爷关心小鸟,救了小鸟,小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很快乐。)2.我们一天天长大,学到了很多本领,那么是哪些人在关心着我们呢?下 面老师带你们参观一个展览。3.在抒情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观看展出的照片、挂图,并积极交流。4.集体讨论:是谁在关心我们?他们是怎么做的?别人这样关心我们,我 们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理解他人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1.引导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冬冬摔倒了”(附后),提问:冬冬摔倒了,红红 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如果你看见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启发幼儿学 说关心、安慰的话。)2.观看反映灾区、贫困和落后地区小朋友生活的录像,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怎 样关心灾区、贫困地区小朋友? 3.平时你还会关心谁?关心别人的时候,你心里感到怎么样? 4.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人我们大家一起去关心、帮助。如果我们学会了互 相关心、互相帮助,就会感 到十分幸福、快乐。
(四)为幼儿颁发“爱心”奖章,肯定幼儿的互爱行为。1.“爱心”奖章悄悄告诉老师,它找到了许多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孩子。2.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为部分儿童颁发自制的精美奖章,鼓励所有幼儿积 极争取。评析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将幼儿带入一个充满关爱的童话世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教师采用分段讲述童话 的方法,并设置问题引导幼儿 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体验。活动教具的使用使静态的画面变得形象生动,富 有表情的讲述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参观展览这一形式,既能体现动静交替,又能让幼儿自由讲述,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丰富的照 片和挂图能 帮助幼儿回忆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与同伴积极交流的愿望。颁发 “爱心”奖章活动能强化幼儿的良好情感和行为,但爱心的培养、互爱情感的 激发不是通过一两次 活动就能形成的,它更需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情 境进行随机教育。
第五篇: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作业《计算机应用基础》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文件大小为10G,这个文件为多少MB、KB、B? 答:10GB=10240NB=10485760MB=10737418240B。
2.将十进制数45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各是多少? 答:二进制101101,八进制55,十六进制2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请画出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框图。
2.怎样将d盘“作业”文件夹中的文件扩展名是“doc”的文件复制到e盘的“练习一”文件夹中,写出操作步骤。
答:打开d盘“作业”文件夹搜索文件名为“*.doc”,就显示全部doc的文件,全选复制,然后打开e盘的“练习一”文件夹中,全部粘贴。
3.“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哪个菜单选项中进行,提供了几种链接方式?
答:PowerPoint2000中的超级链有“单击鼠标”和“鼠标移过”两种形式实现。当需要从幻灯片的一页转换到另一页时或其他文件时,使用超链接。超链接在“插入”菜单下的“超级链接”子菜单,有两种链接形式。
4.在哪个菜单的哪个选项中添加Word分页符和分节符?分节符和分页符有什么作用? 答:在插入菜单分隔符选项可以添加分页符和分节符。“分页符”与“分节符”的功能不同:“分页符”的作用只是分页,它不影响页眉页脚页码等格式设置。“分节符”的作用除了具有分页的功能外,还可以对每一节内的页眉页脚页码等格式进行独立设置,且还有分节不分页的功能,它比分页符的功能要强得多。要不要实现页面独立设置的关键就是工具栏的一个按钮“链接到前一条页眉”是否被选中,选中后,前后节的设置就是一样的,修改其中的一节就会影响到另外的节;不选中,就可以独立设置了,前后节之间不受影响。5.在Excel中自动填充“数据序列”应怎样进行操作?
答:在Excel中自动填充“数据序列”应选择一单元格输入一个初值,再选择下一个连续的单元格输入下一个数,拖动鼠标即可。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详细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软件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谈谈学习本课程的收获。答:
一、PowerPoint是一个以幻灯片形式展现文稿内容的应用软件。PowerPoint处理的对象称为演示文稿,是一个扩展名为.PPT的文件,其中包括一套幻灯片及其相关信息。在制作幻灯片时要考虑放映效果。PowerPoint启动与退出以及打开、保存、关闭、打印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与Word、Excel等相同。创建演示文稿 1.模板与版式
模板是含有背景图案、配色方案、文字格式和提示文字等的若干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使用一种版式。版式中包含许多占位符,用于填入标题、文字、图片、图表和表格等各种对象。2.新建演示文稿
方法有多种,如使用“内容提示向导”、“设计模板”、“空演示文稿”等。3.模板的其他应用
对于已经建立的演示文稿可以改用新的模板,也可以对其中的个别幻灯片另外设计背景与色彩,还可以自行定义新的模板供以后使用。浏览和编辑演示文稿 1.浏览演示文稿
为了满足浏览、编辑、放映等不同需要,PowerPoint提供了多种视图方式: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大纲视图、备注页视图等。切换视图可用水平滚动条上的按钮,也可以使用“视图”菜单的相应命令。
(1)幻灯片视图:主要用于显示、制作、修饰一张幻灯片。对于已有的对象(或对象占位符),可以在选择对象后输入、修改内容、设定修饰格式。对于原先没有的对象,可以插入新对象后进行输入、编辑。
(2)幻灯片浏览视图:可以在屏幕上同时看到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这些幻灯片是以缩图显示的。所以很容易在幻灯片之间添加、删除、复制、移动幻灯片以及选择动画切换方式。
(3)大纲视图:不仅显示文稿中所有标题和正文,同时还显示一个缩小的幻灯片和备注文字。用户可利用“大纲”工具栏来编辑、调整幻灯片标题和正文的布局和内容。2.编辑幻灯片
编辑幻灯片是指对幻灯片进行删除、复制、移动等操作,一般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进行。编辑时,先选定幻灯片,方法是单击幻灯片;若要选择多张幻灯片,则按住Shift键,再单击需要的幻灯片。
放映属性的设置与放映 1.放映属性概述
各种放映效果,如动画效果、切换效果、音响效果等,有多方面的放映属性决定,这些属性是在编辑过程中设定的并成为演示文稿的内容。2.一张幻灯片内部放映属性的设置
幻灯片中的动画:视图→工具栏→动画效果→“动态标题”或“自定义动画”等按钮。放映时使幻灯片中各个对象按一定顺序且以不同方式显示,形成有演变过程的一种效果。3.多张幻灯片连续放映属性的设置
(1)切换效果:指新的幻灯片在替换前一张幻灯片时,以何种方式出现在屏幕上。设置方法:选择需要设置切换效果的幻灯片→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在对话框中进行选择设置。
(2)对同一演示文稿设置多种不同的关于幻灯片范围与顺序的放映方案,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二、基本使用方法
如何使用模板创建演示文稿。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使用鼠标单击【文件】中的【新建】命令,打开“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
(2)在打开的“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内容提示向导”对话框,如图4-4所示。
(3)当前显示的“内容提示向导”对话框中无实际内容,单击【下一步】继续。(4)在如图4-5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要创建的演示文稿的用途,例如选择“常规”项目下的“培训”。
5)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内容提示向导-培训”对话框(图4-6)中选择创作的演示文稿的输出类型。如果只是用来为客户作屏幕展示,则在选择“屏幕演示文稿”后单击【下一步】按钮继续。
(6)若设计输入标题,根据对话框用户可以输入整个演示文稿的标题并设置页脚内容。(7)按照上述步骤输入完向导所需的信息后可结束这次创作过程了。如何进行插入图表操作。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l)因为没有“图表” 自动版式的幻灯片,所以必须首先添加新的幻灯片,我们可以选取【插入】菜单下的【新幻灯片】命令,也可以直接选取“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新幻灯片】工具按钮,还可以使用组合快捷键【Ctrl+M】,都将会弹出 “新幻灯片”对话框。(2)在“新幻灯片”对话框中,选取“图表”即第二行第四个自动版式,还可以选取包含图表和文本的其他三种版式。在本题中选取“图表” 自动版式,然后单击【确定】命令按
钮,于是在原来的演示文稿中将会出现新的幻灯片。
三、学习本课程的收获。
PPT主要用于文档的演示,主要用于突出主题的演讲、教学的课件制作,很大的提高我们课堂的效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育教学,有时哪怕老师讲得再好,可总有学生的精力分散的时候,运用PPT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保持相对的精力。能够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知识的传授需要时间,所以利用PPT可以节约时间,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可加大课堂知识容量,增添授课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会进一步得到扩展。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图文并茂,易于学生接受。使课堂气氛活跃,加深巩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可以发布在网上进行资源共享,易于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1.信息形式多媒体化,表现力强。利用Powerpoint可以很方便的呈现多媒体信息,这是Powerpoint相对于黑板最大的优点。使用Powerpoint使教学中的信息形式不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图片,表格,动画,音乐,影视这些多媒体形式可以方便的组合呈现,这使得教学信息形式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提高学习兴趣。
2.信息呈现快捷方便。在讲课中,教师点击鼠标就可以快捷方便的呈现教学内容,相对于黑板可以省去许多当堂板书的时间。这样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可以进行更多的教学活动。
3.信息可以保存,可以重复利用。Powerpoint文件保存在计算机中,老师可以重复使用。学校教师往往同时要负责几个班级某一课程的教学,使用Powerpoint可以减少重复劳动。
4.信息容易复制,便于传播。Powerpoint文件以电子形式存在,复制非常容易,而且传播也很方便,通过网络可以快速传递信息,这样教师可以更快速更大范围的传播教学信息。
5.信息便于加工。Powerpoint文件的制作很方便,Powerpoint文件的修改和加工更方便。教师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得Powerpoint形式的教学资料,可以方便的进行加工以适用于自己的教学。这一点使Powerpoint课件比用Authorwave制作的课件有更大的适用性和可加工性
2.创建一个用于数学教学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其内容由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定,写出简要操作过程。要求:
(1)有文本内容、图像或图片、有表格等内容;(2)有艺术字体、有动作按钮、有动画效果等内容;(3)设置按钮之间的超级链接;
(4)至少要求有4个页面以上的内容
答:首先在幻灯片的空白处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幻灯片设计”,在右侧选择一个模板,这时就为幻灯片固定了一个基调。
1.在制作幻灯片第一个页面,在空白处通过插入菜单,插入文本内容、图像或图片、有表格等内容。
2.在制作幻灯片第二页面时。在文字,内容中可以点插入艺术字体、有动作按钮、有动画效果等内容,如插入——图片——艺术字——然后在“艺术字”工具栏里进行编辑即可。3.在制作幻灯片第三页面时。可以设置超级链接,跳转到另一处,如在利用“动作设置”创建超链接。
4.制作下一个幻灯片时。插入表格,设置动画效果,可以在菜单中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即可。
根据授课内容制作自己想要的教学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