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奥鹏东北师范大学期末离线作业——房地产法
期末作业考核
《房地产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房地产产权
房地产产权是将房地产这一不动产作为一种重要的特殊的财产而形成的物权,是依照国家法律对其所有的房地产享有直接管理支配并享受其利益以及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包括房地产所有权和房地产他物权。
2、土地增值税
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纳税人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课税对象是指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所取得的增值额。土地价格增值额是指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余额。
3、房地产法
房地产法是调整房地产开发、交易及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关系的总称。
4、土地征收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强制性的收归国有的行为。《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土地征收是国家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批权限等的规定,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土地。及其它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它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5、商品房
指由房地产开发公司综合开发,建成后出售的住宅、商业用房及其他建筑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特点。
①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附着物一同移转。关于土地与地上物,理论上有一元主义和二元主义之说。所谓一元主义,是将土地和其地上物视为一个整体的权利,或如德国民法,将建筑物视为地上权之附属物;或如日本民法之相反规定,将地上权视为建筑物之附属物。采一元主义者,附属物不得离开主体权利而独立存在。所谓二元主义,是把土地和地上物视为两个独立的权利,两者互不附属。二元主义并无绝对不妥,如果房产被视为是一种独立的权利,并能对其占用的土地权利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两种独立的权利也可相安无事。在我国,有地方政府分设国土管理和房产两个部门分别归口管理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并对其分别发证,但因两种权利之间缺乏相互协调和补偿的法律规定,在土地使用权与房产权分属不同当事人时,当事人对各自权利的处分常常互相排斥、互相抵触,致使人们对二元主义产生误解。依我国现时法律,建筑物和其他定着物、附着物均附属于土地,土地使用权转让,地上物一并转让。
②权利义务一同转移。这里的权利义务,是指土地使用权从土地所有权分离时出让合同所载明的权利义务及其未行使和未履行部分。如土地的用途,出让合同约定为住宅用地,无论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经过多少次转让,均不因为转让而变成其他用途。再如土地上的抵押权,其作为物上负担的一种,具有追及效力,其随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一并转让,不因转让而归于消灭,抵押权人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后仍可在该块土地设定的抵押担保的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至于土地使用权的年限,应以出让合同设定的年限减去转让时已经使用的年限,其得数视为出让合同尚未履行之权利与义务,在转让土地使用权时随同转让。
③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办理变更登记。我国现行立法对物权变动采取登记要件主义,即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签订并不直接意味着土地使用权的移转,土地使用权的移转以登记为要件,转让合同中的受让人不是在转让合同签定以后,而是在土地使用权依法登记到受让人名
下以后方取得土地使用权。这与国外物权法律中的意思主义和形式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前者以变动物权的契约为充分条件,当事人达成变动物权的契约,即使未行登记或交付,变动即为发生;后者也称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指物权的变动不仅有变动物权的债权契约,更有一个独立于债权契约之外的、以物权的变动为目的物权行为。所谓无因,是指不把约定价金支付的债权契约作为物权变动的原因,而是把物权的变动,或物权行为本身就视作一种契约,物权行为不因债权契约成立而成立,或无效而无效由于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登记不属于政府的行政审批行为,未办理转让登记的,虽然土地使用权不发生移转,但并不影响转让合同的效力。除非另有约定,土地使用权经各方当事人签署之后生效,未能办理转让登记的,承担办理登记义务的一方应向另一方负违约责任
2、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
房地产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是房地产抵押权依法设定后,债务人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未依约清偿债务,或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36条规定:“抵押人到期未能履行使务或者在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的,抵押权人有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抵押合同的规定处分抵押财产。”我国《担保法》第53条规定,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抵押房地产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上述规定,当债务人不能请偿到期债务或在抵押合同期间宣告解散、破产时,抵押权人即可依 法实现抵押权。
房地产抵押权作为将来行使而设定的权利,非即时行使的权利,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的条件,抵押权人才能行使之。
①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房地产抵押权的实现首先应以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为前提。房地产抵押权的存在是指当事人曾就特定的债权设定房地产抵押权,并且,此项房地产抵押权尚未因法定的原因而消灭。房地产抵押权若不存在,则不能实现抵押权。
②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权人才能行使抵押权。清偿期为房地产抵押权人得依法向债务人请求债务履行的时期,应以登记的日期为准。清偿是指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全部得到清偿,若债权仅获部分清偿,抵押权人可行使抵押权而使未受偿部分的债权获得清偿。
③对于债权的未受清偿抵押权人没有过失。中国立法对于抵押权与主债权的关系,严格遵循抵押权的附从性,故在债权的履行过程中发生瑕疵必然会影响抵押权的效力。若债权的不能履行,系房地产抵押权人的原因所致,则抵押权人不能以债权已经到期为由,实行房地产抵押权。
3、房地产的特征。
房地产是人类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财产。相对于其他财产而言,房地产的法律特征表现在: 第一,房地产是特定物。不管是地产,还是房产,均属于特定物。即使外形、风格、建筑材料、年代还是建筑标准完全相同的数栋房屋,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其价值就有差异;同一幢建筑,由于所处层次、朝向、单元不同,其价值也迥然不同同样,每一块土地也是各具特点。因此,房地产是典型的特定物。
第二,房地产具有永久性。土地和房屋区别于其他不动产的主要特点是其能够持久存在。一些自然灾害可能给土地造成一定的减损,但只能破坏染得特定用途,仍然可能修复或作为其他用途利用,比如说,对于洪水冲垮的农田的整修仍可用于农业或转为工业用地等。房屋使用期限一般可达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相对于其他物品而言,具有耐久性,永久性还表现在土地不因使用而降低其使用价值(当然前提是合理使用),而且很可能随着人们对它需求的增加反而增值。这种不易消耗性,使房地产成为租赁等使用权交易的主要客体。
第三,房地产具有固定性和安全性。房屋和土地是最典型的不动产,它总是固定于某一个地方,不能随意移动其位置。房地产这种空间的固定性使得房地产的开发、租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只能就地进行。正因为房地产的固定性,使房地产成为最安全的财产,它不能被隐匿,也不能被偷盗。
第四,房地产具有必要性和供给有限性。房地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必须依赖的财产,是每个人生存必备财产。人类生活、生产需要房屋和土地,而且土地被认为是一切财富之母,是一切生产和生活得以开展的前提。但是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因而,导致房屋供给的有限性。第五,房地产具有资本价值。由于土地具有永久性、安全性、有限供给性、人类需要永恒性,房地产的价格通常会持续上扬,使房地产具有保值和增值性。因此,房地产一直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它不仅能够象其它投资那样为其所有人带来收益,而且具有其它投资所没
有的特性。它的资本价值稳定不变或不会贬值,因而投资风险较小。
4、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业主的权利有哪些?
(1)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管理企业提供的服务;
(2)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3)提出制定和修改业主公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4)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5)选举业主委员会委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6)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7)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8)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9)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论述题(共30分)
1、房屋租赁中出租方、承租方享有的权利和法定义务。
(一)出租方的权利和义务
依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房屋租赁中出租方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照合同约定向承租人收取租金。
2.在租赁合同有效期间,有权对承租人使用房屋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在租赁合同期满时收回出租的房屋。
出租人在行使上述权利的同时,负有以下义务:
1.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期限将房屋交付给承租人占有、使用。不能按期交付使用的,应当支付违约金,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保证出租房屋的安全使用,出租住房的自然损坏,合同约定由出租人修缮的,出租人负有及时修复的义务,出租人不及时修复,致使房屋发生破坏性事故,造成承租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生产经营用房的租赁,修缮责任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
3.不得损害承租人的利益,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转让房屋所有权的,房屋受让人应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的规定,出租方有义务向房屋受让人讲明房屋已出租的情况。
4.依法缴纳有关税费。
(二)承租人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房屋租赁的承租人享有以下权利:
1.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使用房屋的权利。
2.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房屋发生自然损坏时,有要求出租人及时修复的权利。
3.在租赁合同有效期内,出租人将出租房屋转让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4.在租赁合同期限届满时,出租人继续出租房屋的,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承租权。承租人在享有上述权利的同时,负有以下义务:
1.按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交付租金,违反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
2.爱护并合理使用所承租的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拆扩建或增添。确需对承租房屋进行改动或增添的,必须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签订书面合同。
3.因承租人的过错造成房屋损坏的,承租人负有修复或赔偿的义务。
4.甲承租人在使用房屋期间,不得将承租的房屋擅自转租、转让、转借他人或擅自调换使用。
5.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负有如实申报家庭收人的义务。当家庭收人超过当年最低收人标准时,应及时报告房地产主管部门,并按期腾退已承租的廉租住房。
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应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义务,否则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篇:2015东北师范大学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教育概论》奥鹏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教育概论》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美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宏观调控不力;
(2)中小学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3)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如私立学校;
(4)学生中问题较多,如吸毒、酗酒、暴力、两性关系混乱等问题都很严重。
2、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财政拨款匮乏、教育经费紧张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发展面临的首要困境。
(2)教育领域的法律文件不完备,既有的法律标准也经常不被执行,也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面临的一个特殊难题。(3)教师人才流失严重,从教人员趋于老龄化,致使俄罗斯教育发展面临严重的人员危机。
(4)教学秩序混乱,普通学校教育质量普遍下降,成为巨大的社会震荡带给俄罗斯教育的一种必然冲击。
3、简析德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学前儿童教育重视不足;(2)对学生缺少纪律教育;(3)对学生的在校辅导时间不够;(4)学生分流过早;(5)高校缺少自主和活力;
(6)对非德籍外国学生的同化措施不力。
4、概述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1)努力发展综合课程;(2)日益重视道德教育;(3)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的改革;(4)更新课程内容,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5、概述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1)传统意义上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出现萎缩的趋势;(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较大发展;(3)职业技术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4)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特点,加强普通教育,拓宽专业,以职业类或职业面代替狭窄的专业。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从国内外中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出发,分析并阐述其发展趋势。
(1)由教师单向活动转向师生双向活动;(2)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
(3)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孤立发展到相互结合;(4)教学方法的个别化趋势;
(5)在教学手段上,各国广泛使用现代科技设备。
2、试述日本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作为我们的领国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教育模式,在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日本重视开展游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 ,成为了日本教育的特色。日本实践注重使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注重运动性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强调人格、身心整体发展。在游戏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为儿童创设支持性环境和心理气氛,而不是处处监督设防、管制、防范日本教师多以伙伴身份出现,师生之间无距离感教育指导以隐性间接方式为主,引导儿童在游戏和自然真实生活中学习,使之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影响与感染,而不是硬性灌输、说教。日本较注重以孩子为主体,教育适合其自然天性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结合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在教育基本理论与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着重挖掘日本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代价值,着眼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并剖析这些经验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其次,结合对当前日本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探求解决我国幼教问题的最佳途径,为推动我国幼教事业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切实可行的经验与对策。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以儿童身心自然和谐发展为本,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中国教育在立足本土化的同时,也应该致力于吸取先进国家的教育精髓,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扭转过去那种应试教育的偏差,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必须尽快走出原有的教育误区,走上改革创新之路,与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接轨。
3、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分析目前我国高教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存在问题略述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从萌芽起步到如今的基本成熟已经有一百四十年历史了,它的发展和中国革命及改革进程是密切联系并且互相促进的。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院系调整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维持精英教育的状态,高校每年录取人数很少,相应的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很少。那时候只要考上大学就相当于捧到了“金饭碗”,上学不用花钱,毕业后统一分配,根本就不用担心工作问题:担心了也没用,因为身不由己。在一个相对没有压力、也没有如今这么多电脑、电脑游戏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大部分大学生把自己的精力投向了专业学术的研究,投向了对国家政治的关注,投向了通过广泛接触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而对自身品质的塑造,投向了体育锻炼等等这些今天的很多大学生都将其看作已成为历史的活动。如今,这群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有的是学识渊博、声名远播的专家学者,有的是信仰坚定、德才兼备的政界通才,有的是精敏务实、锐意进取的商界巨子,是他们支撑着整个国家机体高效率地运转。
二、解决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存在问题的可行措施
这些想法萌芽于我大学时感受到的当前高等教育的种种弊端,当时我便有意识地去观察我们生活的点滴,积极思考解决方法,如今有了科学发展观做理论基石,这些想法逐渐系统化。总体来说就是:以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为主要目标,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调整,使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趋于和谐。
(一)全面削弱英语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力
目前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一般的本科院校都要求过四级方能毕业。为了找工作时更有底气,大部分同学还想考六级,因为很多用人单位都以此作为筛选应聘者的理由。这一学基本上就是三年半。现在就业压力大,很多人选择了考研,而英语成为这条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无数人因为英语成绩差而折戟,因此大部分人把复习的一半时间用来学英语,寝食难安,最后还是收效甚微。至于非专业学生考“雅思”、“托福”、“托业”者更不用说,英语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专业课变得根本不重要了。
1.承认当前外语有其重要性,中国需要有大批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业人才去承担外事工作,同时也承认天赋、兴趣和理想的个体差别。方式是进一步扩大专业外语学习人员队伍,让有兴趣、有天才、有这方面追求的人去专门从事外语学习和培训,严格考核制度,做到外表和内涵兼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2.取消非专业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取消大学英语必修课,让英语等级证书彻底失去其基础,是给非专业学生的全面解压。取消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考试,必要时可将其列入参照。高校省出来的英语教师可将其全部投入专业教育,实践证明,英语专业课堂越小越好。另外,可开设英语选修课,增加其密度,全面吸收有兴趣者。中国大学生在英语方面浪费时间已经太多太多,应该激变、大变,渐变和小变都会造成极大损失。
以上两条基本上就可以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只是在实践操作中要注意协调质量度的关系,争取做到不偏不倚。
(二)再建汉语的主体地位
对于大部分中国大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在浪费时间,学习汉语才是受用终生的。所以国家应该有步骤地从制度层面进行建设,倡导大学生学习汉语。我的具体意见如下:
建立“大汉语”,其中包括汉语的各个分支,如古汉语、现代汉语、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公文写作、演讲等等,是为《大学语文》课。精编教材。原则上所有中国在校大学生均须修习,学制三年,密度如现在的英语,使其和学科专业基础课一同成为大学课程的主干,体现汇通思想和系统原则。强化考核,增大考核难度,分出等级,列为各种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尤其是研究生考试,以使大学生能够把写英语“八股”的时间和耐心拿来写带有思想感情和和谐韵律的优质汉语文章。培训教师,使其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能够以自身知行观影响学生,做到文质兼顾、知行合一。
我始终相信中国智慧和传统民族精神中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对个人生活质量还是对国家集体家庭的更好发展都能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汉语学习,使当代青年提高母语应用能力和信息的接收、处理与传递质量,同时科学吸收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用以塑造自身并提高行动能力,最终肩负起传承和宣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我相信如果我的想法可以实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听到晨曦中传来那一声铿锵的“少年中国”,伟大祖国生机勃勃。
(三)转变政治理论教学方式
政治理论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指导思想,它是比民族遗产更具说服力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是科学的科学。一个人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便捷的途径便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因此,中国高校有意识地强化“两课”教育,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但是,我认为这方面的教育是很不成功的,可以说是事倍功半,主要表现在:许多同学对该课程的设置很不理解,有抵触情绪,认为从小学就学《思想品德》,到中学的政治又到大学的“两课”,反反复复无非就是为了搞思想灌输,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在教给他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是为了他好,使得他们从心理上陷入了被动;学习效果完全用分数衡量,追求“60分万岁”;虽然都经过了学习,但大部分同学依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萎靡不振,和没有学习过是一样的效果。
(四)强化专业技能教育
学生在大学以前主要是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思维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进入本科以后,主要任务就应该是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的积累与培养。现在这一目标的实现受制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共同作用,效果很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完全用分数去衡量,成绩优异者追求奖学金,成绩平常者只是要不挂科;大部分同学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最终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多少了解,只能到工作以后再补课;实践能力差,甚至无法胜任实习工作,高分低能者比比皆是;所学知识陈旧,掌握知识僵化,无法灵活应用。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学校本身的完任务心理严重,对学生仅仅要求分数,缺乏人文关怀和灵活务实的培养策略;二是专业学科设置有问题,不切合实际;三是硬件赶不上,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求;四是师资力量不符合需求,大部分老师没有真正参与过实践。
(五)加强高校体育培养改革力度
1.注重宣传工作,用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投身于体育锻炼这一和每个人密切相关的活动。我们高校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2.加快、加大体育硬件建设。身体是本钱,世界上如霍金者很少,也不会有人希望成为第二个霍金,我们更希望成为健康的智者。高校引导学生体育锻炼的一大引擎便是增加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正规标准场馆的同时也能开拓多形式的强身项目,免费开放,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我们常常苦于偌大的校园没有一张乒乓球台,校体育馆中的设施全部高收费,大多数被教师占领,这并不比中小学的水泥台强多少。
3.采取强有力措施敦促大学生早睡早起。这个工作很难做,传统方法是控制熄灯时间,但是效果很不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配合大量的宣传和说服工作,这就需要一线的辅导员多费心、多跑腿了。
4.增加体育课时。高校每周应该有四节体育课,上课形式可以基本维持当前状态,开展分类体育,但须把每项工作做到实处。依据亲身体会,高校体育课还是比较有效力的。
5.高校应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赛事。现在各高校的运动会均被专业运动员所垄断,其他学生全被排斥,仅仅是看客。运动会目的也全部功利化,仅仅是为了“荣誉”而战。高校要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必须在校园内的大小运动会中清除专业运动员,培养其参加重点的校际比赛,而让“平民学生”成为校园各层次运动会的主角。运动会的形式和层次也应该多样化,以使全体同学都“动起来”。
为了切实改变当前高校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就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点滴上下功夫。高校体育锻炼改革责任重大,不可疏忽大意。
三、补充说明及结语
以上五点远未尽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存在问题的各个方面,我的初衷也只是对必须速变、可操作性强的方面加以论述,难免有疏漏和不圆满之处。
除以上之外,还需要强调一点就是高校要注意建设自身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管理方面最主要的是辅导员的培养和培训,他们是和学生接触最广泛和亲密的,又有着相当的人生阅历,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和专业素质培训,使其用正确的方法做出有效的工作,并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既富于爱心又善于诱导,帮助大学生在人格和思想上健康成长。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要。现在高校出现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师生间的距离拉大了,老师仅限于教授每周的几节课,上课也多是大班,200多人加麦克风,课下很少接触。这种情况当然是极不好的,其责任首在教师。许多高校教师都享有高薪和稳定收入,逐渐形成一种“小资”思想,产生了优越感,沉迷于自己的圈子,没有精力也没有意识去和学生接触,老师给学生的东西也不会多于教材本身。因此,培训教师首在思想教育,要激起其博爱和“渡人”的情怀,要有慧眼识英的睿智和意识,也要有“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信念和追求。以上便是我几年来对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意见。总体上应该属于调整,是调整就具有肤浅性,不同于改革,但我的这种调整方案应该是改革的前奏。显然,我的调整方案指向的目的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材施教”,寻求“通才”和“专才”的有机结合。在高等教育方面,中国没有必要照搬西方,中国只需要依照自己的目标和国情,兴利除弊,除旧布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将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统一起来,协调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魄力者和笃行者去实施。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青年全都会以充实进取的心态去生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15年奥鹏离线作业数学教育学
期末作业考核
《数学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机械学习
答:机械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也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2.数学问题
答:数学问题是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理论或方法,经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应满足下述三个特性:①接受性;②障碍性;③探究性。
3.数学能力
答:数学能力是理解数学的(以及类似的)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本质的能力;是学会它们,在记忆中保持和再现它们的能力;是把它们同其他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结合起来的能力;也是在解数学的(或类似的)课题时运用它们的能力。
4.数学技能
答:数学技能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动作或心智的活动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当今数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 数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 数学的统一性数学的统一性是客观世界统一性的反映,是数学中各个分支固有的内在联系的体现。它表现为数学的各个分支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的趋势。
●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随着科学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已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其中数学的渗透又特别明显。这种渗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技术,而是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学科建立的动力。数学已成为其他学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数学应用日益广泛的体现。这种体现具体讲就是数学化
● 计算机与数学发展表现为:科学的数学化、数学机械化。
2.简述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答:数学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1、适应性的原则
2、趣味性的原则
3、开放性的原则4,层次性的原则5,多样性原则等。
3.简述“建构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 1)任何数学知识的获得都必须经历“建构”这样一个由“外”到“内”的转化过程。
(2)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构成了新的认识,亦即新的建构活动的必要基础
(3)与具体的、零散的知识相比,整体性的知识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只有后者才能为新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认识框架”。(4)要注意所说的“建构”活动的“社会性质”。
4.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缺点。
答:
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点(1)视听结合,强化色、形、动、思、乐于一体的教学效果,形象直观,活泼生动,可感易懂,便于记忆和掌握。
(2)不受时空和宏微的限制,可以把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净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形成概念。
(3)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够适应个别差异。给子学生较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大大节省教学时间。
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缺点:(1)教师和训练指导者必须重新去掌握新的技术和与此相应的新的教学方法,这可能使一些人难以适应。
(2)CAI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投资。要实现一个CAI系统,就得买计算机硬件系统、支持软件、CAI课件及有关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问题阻碍了CAI的发展。
(3)计算机本身不会自动地带来上述优点,它需要人在课件设计上花很大的功夫。许多好的课件都是在经验丰富的教师、心理学家和程序员的共同努力下产生的。
5.什么是表现性评价?简述它的适用范围和评分方法。
答:
1、表现性评价,又称真实性评价或替代性评价,是当前常用的一种新的学生评价方式。兴起于 2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当时,传统的学生评价绝大多数都是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但在信息化的时代,如何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于是,表现性评价应运而生。美国教育评定技术处(1992)将表现性评价界定为“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2、表现性评价适用范围:当学生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时,可对其进行表现性评价:(1)结构性表现测验;(2)口头表述;(3)模拟表现;(4)实验或调查;(5)作品;(6)项目;(7)扩展型项目
3、在表现性评价中。对过程和作品的观察、记录评分常采用日常行为记录、行为检核表、评定量表和学习文件夹等方法。为表现性评价设立一个完善公正的评价量规是评价的核心内容。
三、综合题(共30分)
1.一道“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编制一道你认为“好”的数学题,并给出一种解法。答:1一道“好”的数学问题应具有: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a,b,c为△ABC的三边,且c=10,cosAb3??, 试确定△ABC的形状及其大小。cosBa4 ②在确定的△ABC的内切圆上有一动点P,试求PA2+PB2+PC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对①小题,△ABC已具备了三个条件式,这类问题据以前的经验,只要对数式进行适当的推算,三角形不难解出来。对于②小题,在确定了三角表的形状大小以后,因涉及内切圆上一个动点,拟引入直角坐标系,即能利用解析法列出目标函数,其最值也可用一般的代数三角方法顺利求出。至此,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题计划可以说是拟定了。第三步:实现计划: cosAbcosAsinB?,用正弦定理做代换,得?, 由cosBacosBsinA 即sinA?cosA?sinB?cosB或sin2B?sin2A,cosA4?,知A?B,且A,B是三角形内角,因为cosB3 ?所以2A???2B,即B?A?, 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b3再由c=10,?及a2?b2?c2,可解得a=6,b=8。a4 如图1,建立直角坐标系,使直角△ABC的三个顶点
为A(8,0),B(0,6),C(0,0)。在直角△ABC中,有a?b?c?2r,r?2, 所以,内切圆的圆心为O?(2,2),方程为(x?2)2?(y?2)2?4。
设圆上的任一点为P(x,y),则有S=PA?PB?PC 222 ?(x?8)2?y2?x2?(y?6)2?x2?y2 ?3[(x?2)2?(y?2)2?4x?76 ?3?4?4x?76 ?88?4x 因P是内切圆上的点,故o≤z≤4,于是当z=4时,有最小值72,当x=o时,有最大值 88。
第四步:回顾与检验。
对于上面解题过程的运算检验无误后可考虑:
x=O时,P点运动到BC上的M,此时的所求平方和最大值为88;当x=4时,P点运动到过M的直径的另一端点N,此时得所求平方和最小值为72。
此外,能否用别的方法来导出结果呢?对第①小题也可一开始用余弦定理作代换,对第②小题除选择不同的位置建立坐标系外,圆上的动点P也可以利用参数式表示,于是有好几种解法。本题虽然是一道不复杂的综合题,但善于解题的人也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
(1)如果本题前部分不用正弦或余弦定理作代换,后半部分不使用解析法,虽仍能设法确定三角形并推导出目标函数,但解题过程的繁杂呈度明显上升。这说明,对于同样的素材(题设条件),选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解题方法),其繁简程度是有显著区别的。(2)从上题的解答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图形中的最值常在动点位于某些特殊位置时产生。(3)数形结合,会使计算大为简化,并且可能揭露问题。
第四篇: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春季《房地产法》期末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
《房地产法》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土地使用权确认
土地使用权确认是指在土地使用权的归属不明或发生争议时,利害关系人请求有关权利机关确认土地使用权归属,从而解决土地使用权争议的行为。
2、兼营房地产开发企业
兼营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指在经营其他种类营业范围的同时,兼做房地产开发经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3、城镇廉租住房
城镇廉租住房是指政府和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人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廉租住房的租赁是政府为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城镇最低收人家庭的住房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社会保障性质的房屋租赁方式。
4、房地产纠纷
房地产纠纷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相互之间以及他(它)们与房地产管理机关之间有关土地和房屋权利义务的争议。这里的公民和法人包括涉外房地产关系中的外国公民、外国法人和港澳台当事人。这种纠纷主要涉及到房地产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管理权,以及由于买卖、租赁等引起的经济权益争议。
5、房地产抵押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基于该行为而形成的房地产抵押法律关系,是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简答题
1、商品房预售作为商品房买卖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商品房预售作为商品房买卖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①、房屋预售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是特定的。②、房屋预售合同的标的是尚在建设中的房屋。
③、房地产预售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均要受到国家法律较严格的限制。
2、处理房地产纠纷的原则有哪些?
答:一方面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处理民事、行政和经济纠纷案件所必须遵守的各项法律原则,主要是诉讼法的各项原则,这方面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等;另一方面是与房地产法相关的原则,也就是基于我国房地产法的本质要求,在处理房地产纠纷时所必须遵循的特殊的原则,这方面的法律原则主要有: ①、公民住宅利益优先原则
②、消费者保护原则
③、利益协调和兼顾原则
3、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房产税的免税范围有哪些? 答: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房产税的免税范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l)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2)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3)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4)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5)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包括危险房屋、大修停用期间的房屋、微利企业和亏损企业的房屋等。
除此以外,纳税人缴纳房产税确实有困难的,还可以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给予定期减征或免征。
4、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设立条件。
答: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①.有自己的名称和组织机构。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③.有符合国务院规定的注册资本。④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论述题
1、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
答: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表现为,1.占有和使用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就是为保存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而使用土地的权利,因此使用土地是土地使用权人的最主要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对土地的使用权,应当在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行为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2.权利处分。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可以处分其权利。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既然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以保存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为目的,则其必须与建筑物共命运,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附着于该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并处分。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但是,在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时如果当事人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做了限制,则建设用地使用权人不得转让其建设用地使用权。(2)抵押。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为抵押权的标的物,此时,其地上的建筑或其他工作物也随之抵押。另外,当地上的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抵押时,其使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也随之抵押。(3)出租。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可以作为出租人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连同地上的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租赁给他人使用并收取租金。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出租人)仍须向土地所有人履行义务。3.附属行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可以在其地基范围内进行非保存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的附属行为,如修筑围墙、种植花木、养殖等。4.取得地上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的补偿。我国物权法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前,因公共利益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并退还相应的土地出让金。
2、房地产开发的原则。
答:房地产开发基本原则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并实施房地产开发管理中应依法遵守的基本原则。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我国房地产开发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第一、依法在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原则。在我国,通过出让或划拨方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提条件,房地产开发必须是国有土地。我国另一类型的土地即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不能直接用于房地产开发,集体土地必须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才能成为房地产开发用地。
第二、房地产开发必须严格执行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是城市人民政府对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城市发展的纲领,也是对城市房地产开发进行合理控制,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科学制定和执行城市规划,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合理安排各项建设,指导城市有序、协调发展的保证。
第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经济效益是房地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大小,是开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指房地产开发给社会带来的效果和利益。环境效益是指房地产开发对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上三方面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还会产生冲突。这就需要政府站在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高度上,进行综合整合和管理。
第四、应当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即综合开发原则。综合开发较之以前的分散建设,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综合开发有利于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改变城市的面貌;有利于城市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缩短建设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原则。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是指导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总的战略方针,房地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应受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制约。
第五篇:奥鹏教师专题讲座离线
《教师专题讲座》
说明:学生可以在提供的参考题目以外自拟题目完成学习报告,学习报告不少于1500字,成绩合格获得《教师专题讲座》学分。
参考题目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刘晓明
1.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如何看待教师的职业倦怠? 2.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如何认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3.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如何改善教师的职业倦怠?
二、《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和教育策略》 刘晓明
1.“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你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发展特点?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你认为如何根据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