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时间:2019-05-14 05:5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篇:2014年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 :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物理学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

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

(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

(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

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答:(1)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物理学习系统的组成。

答:物理学习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

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物理学习的始动、维持和持续的系统。

物理学习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统,即所谓物理认知系统。

学习的控制系统,是学习的指挥系统,它控制着整个学习行为,作用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答:《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其主要不同介绍如下:

(1)全面阐述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相比之下,现行大纲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过于原则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标准》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

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标准》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现行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现行大纲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也没有强调科学过程。

(3)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现行大纲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两处有所涉及:一处是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另一处则见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计二百多字。在其主要篇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完全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的要求,而且,在“内容标准”的“科学内容”部分,无论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还是活动建议,选择时都考虑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4)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现行大纲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只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节谈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时有所涉及。《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5)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便于实施,《标准》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若干实施建议。这些建议不求完全,但是对于与现行课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尽可能具体的阐述。在“课程内容”部分有较多的例子,用来解释正文的要求并把它们具体化。内容标准每小节后的活动建议,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这些建议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自行开展适

合当地条件的其他活动。

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理课程面临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问题。特别是教育教学观念上,还需要从知识是第一位、能力很重要,转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更重要上来。当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革和创新物理课程,其实质就是强调物理课程信息化,即追求“信息技术——物理课程”的单向发展。第二层面的问题是,物理课程创新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就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化,即追求“物理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整合应针对现实教育中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割裂、分离及单向发展等问题,立意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使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在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主要是针对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存在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物理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活动整合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

第二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作业考核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课程论: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选择教材、怎样安排组织教材等问题的理论。

2.物理教学过程:是根据一定的培训目标、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结构,训练基本技能、促进知识、能力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3.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4.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意志内部启动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物理学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结构,物质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运动和转化的特点及其联系,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的特点主要有:

(1)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是应用数学方法最充分、最成功的科学。

(4)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2.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转变的理解。

答:新课程标准和与之相辅的课程改革为教学行为转变开拓了空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授者,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1)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2)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去研究。

(3)尊重和赞赏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注重教学过程的反思。

3.简述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

答:(1)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3)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物理学习系统的组成。

答:物理学习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即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和控制系统。

物理学习的动力系统是负责物理学习的始动、维持和持续和系统。物理学习操作系统是负责信息知识的接收、加工、贮存、输出等具体实质性学习职能的系统,即所谓物理认知系统。

学习的控制系统,是学习的指挥系统,它控制着整个学习行为,作用于学习过程和始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比较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阐述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答:《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现将其主要不同介绍如下:

全面阐述物理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相比之下,现行大纲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过于原则性。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标准》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追求知识的全面与完整,对于概念、规律不过分追求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

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 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与现行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使用“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现行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现行大纲更偏重于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主张选择那些“基础的”、“难易适度……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即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没有提及科学探究,出没有强调科学过程。

(3)强调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现行大纲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在两处有所涉及:一处是在教学目的中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另一处则见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共计二百多字。在其主要篇幅“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中完全没有给出这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内容标准”的“科学内容”部分,无论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还是活动建议,选择时都考虑到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才用。

(4)加强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现行大纲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够明确,只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节谈到物理知识与

实际的联系时有所涉及。《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则明确指出,要“初步认识到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程度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

(5)具有可操作性

为了便于实施,《标准》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若干实施建议。这些建议不求完全,但是对于现行课程不同的基本理念作了尽可能具体的阐述。在“课程内容”部分有较多的例子,用来解释正文的要求并把它们具体化。内容标准每小节后的活动建议,主要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导向。这些建议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自行开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其他活动。

2.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随着信息技术是快速发展,物理课程面临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等许多问题。特别是教育教学观念上,还需要从知识是第一位、能力很重要,转变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造性激光器重要上来。当前,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之间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的问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革和创新物理课程,其实质就是物理课程信息化,即追求“信息技术――物理课程”的单向发展。第二层面的问题是,物理课程创新如何开了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就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化,即追求“物理课程――信息技术”的单向发展。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整合应针对现实教育中信息技术和物理课程的割裂、分离及单向发展等问题,立意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使信息技术与物理互动性双向整合过程事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主

要是针对当前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存在割裂等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 的物理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技术与人的学习活动整合成为有机的连续体的统一体。

第三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浅谈中学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能量转换的一门学科,中学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物理实验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教师们对以往教学的进行一定的反思。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物理实验,使教课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关键词:

基础;认知;能力;素质教育;学习目标;生活;课堂;分组实验

引言:

物理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物理学家通过实验不断的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从而推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物理知识,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文通过介绍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使人们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和主要渠道。只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严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才会对学生今后搞科学实验和技术革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并且在我国历来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都十分强调这一观点。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得到逐步加强。

物理科学实验是根据研究对象、选用有关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排除非本质的偶然因素的干扰,使要研究的现象重复出现,进而通过精确的观察 和测量找出规律,发现科学理论。中学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更深的层次认识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教学符合认知规律:

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也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从认知方面讲,人们在学习时应充分利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将相关的知识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传递到大脑,以利于大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去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才能促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2.实验对陪养学生能力有重要意义:

实验具有典型性、复杂性、趣味性和定量研究的全面性,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景,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通过实验,学生的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不仅可以激发,还可以稳定和发展。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让学生进入新奇的实验环境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疑问主动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知识。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3.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素质教育。通过实验逐步养成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的习惯,树立尊重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能加强安全意识。二是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做试验可以有效克服实验神秘心里、胆怯畏惧心理和依赖心理等,逐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耐心、细心和恒心,进行有条理有层次的实验,养成良好的动手动脑、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习惯,学会用科学方法处理问题。总之,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中加强实验训练有助与事业的成功。

4.实验教学可以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促进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实验为物理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好的教学方法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借助仪器设备,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的非本质因素,创造出一个恰当的实验环境,使需要认识的某种性质或关系以比较纯粹的形式表现出来,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便人们能比较容易精确地发现规律。

物理教学的目的可以概括为三条:①培养科学的价值观;②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③学习科学方法和培养能力。离开了物理实验,这三条目的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例如,从掌握物理知识来说,实验是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现在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理教学没有遵循认识的规律,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虽然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只来源于实验提供的物理事实,还可以来源于生活,但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通常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本质的、非本质的因素交融在一起,仅仅通过这种途径来使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有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而实验则可以提供精心选择的、经过简化和强化了的感性材料,具有典型性、可控性和重复性,因此,它能提供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5.物理实验可以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及实例,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度。轻松地达到了物理与社会的有机结合,完成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物理教学理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加深理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作为一个中学老师应当做到:

中学老师应当首先认识到在物理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实验是拓荒者,没有实验就没有理论,因为事实是科学的依据。研究任何科学,必须注重事实,才能总结规律,建立假说和理论。物理实验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物理学的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

1、要高度重视教学中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演示实验,简单地说就是教师做,学生观察的示范性实验演示实验能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和听到的现象,通过实验手段再现出来,把“生活世界”转换为“物理世界”,使学生置身于物理情境之中,获得感性认识,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学习动机。在物理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从实验中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他们感受到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物理知识,自然就会对物理产生兴趣,学习热情自然就会保持长盛不衰。

例如:在演示水的不善于传热的实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小鱼放到试管底部,然后在试管上部加热使水沸腾时,鱼却在试管底部安然无恙。学生感到十分惊奇。从而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增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要放手让学生做好课内分组实验,培养他们自主实验的能力: 常言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使学生自己晓,不用教。物理教学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做实验,系统地从感觉到感知,思维、分析、概括等活动中认识事物的现象、本质、规律,提高操作能力和技能。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根据这一思想,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探索,例如:讲分子的热运动时,分别给相临座位的两个学生每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他俩同时往杯子里的水中注入一滴红色墨水,过一会儿,就观察到热水中的红色墨水很快地而且均匀地扩散开来,而冷水杯中的红色墨水却仍聚集一团,扩散缓慢,几乎没有动静。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大,所以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跟温度有关。实验中,通过自己动手做做,自己再进行分析、总结,学生能透过具体的物理现象,理解并总结出抽象的物质运动的规律,从而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因此要鼓励学生做些教材要求之外的课外实验,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有助于非智力心理品质的培养,使自主实验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初中物理中的《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如何自制电磁铁的方法,这样在他们制作的过程中,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事实表明,学生在《电与磁》一节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同学对“电磁铁特点”这一知识掌握较好。

综上所述,实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创设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培养各种能力。要大面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作为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和实验人员,必须真正理解物理实验的意义,并建立起热爱物理实验的感情。

参考文献:

[ 1] 魏日升.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 2] 朱忠立. 中学物理仪器与实验[ 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 3] 陈刚. 新编物理教学论[ 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李海波〕

第四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以 电气学科教学课程 为主要研究对象。

2、《电气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电气学科 教材 的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选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 的能力。

3、电气学科教学的构成视为一个系统,这个教学系统由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三个要素组成。

4、从教学相长的观点看.教师既是知识信息的 传播者,又是知识信息的 接收者。

5、要使教学系统功能最佳,必须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材(客体)这三者组合最佳。

6、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的最佳结合,即让学生通过电气学科教学过程,能借已已有的知识

去获取新知.并使学习成为一种 思考活动。

7、所谓“两全一化”,即面向 全体 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 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健康活泼的个性化。

8、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不加外来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观察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称为 科学观察。

9、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方式向熟悉研究对象的当事人甚至第三者了解情况,从而了解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弄清事实、发现问题,这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称为 科学调查。

10、科学调查一般要经历准备、实施、整理、总结 这四个步骤。

11、运用人工控制某些变量,建立实验条件,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为 科学实验。

12、在运用 科学思维 方式研究教学过程时,应注意:学科理论、观察和实验自身的性质不随教师、教材编写者、时间及地点的不同而改变,而教师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育与教学经验则可能因人而异。

13、电气学科研究所强调的能力有:观察与实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有自学

与 创新 能力。

14、科学实验特点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 纯化 研究对象,还可以 强化 研究对象。15.如果某物理现象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这两个场合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异法。

16、在不同场合下考察相同的物理现象,若这些场合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条件,这条件就是该现象发生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法。

17、若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都存在一个共同条件,而所研究的现象不出现在另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个条件,这条件就是所研究现象出现的原因,这在因果联系归纳法中称为 求同求异法。

18、为了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包含客观真理,科学家们总体现出一种高尚的 情感、对科学执着的 态度,创造出的学科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很高的 价值。

19、电气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要求参与者具备的 求真务实 科学态度。

2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2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22、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有清醒的意识,能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脱离教师独立思考,能从书本所呈现的内容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分析出意义,这种学习称为

自主 学习。

23、学者王坦认为 合作 学习就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成绩为奖励的教学策略体系”。

24、学生在接受新的电气学科教育之前.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对各种电气物理现象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称之为 前概念。

25、学生在学习电气学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某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会在情境、思维习惯、处理方法等方面产生影响,称之为 迁移。

26、人们推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某种倾向性和专注性称之为 思维定势。

27、人们把从事某项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归结为认识与该项活动有关的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8、人的智力因素可以归结为观察、记忆、想像、思维和 注意。

29、人的非智力可以归结为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和性格。

30、电气物理学习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个体在与 电气物理环境 相互作用中认识电气物理世界的过程。

31、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指: 教学过程 中教学思想、内容、方法的正确、准确与先进。

32、教学原则中的实践性指:由 物理学科 特点和学生决定的教学实践;由物理与技术、物理与社会紧密联系所决定的教学实践。

33、教学原则中的趣味性指: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而且共同创设愉快的 学习情境。

34、教学原则中的全面性指:电气学科教学中.师生在认识和 做法 上要考虑周全。

35、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是: 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和实现条件。

36、认知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是: 操作或阅读---诱导---再操作与练习操作或阅读

---发现---理解。

37、学习者表现出一种把新学的内容与原有知识之间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倾向;且新学习的内容能够与学生己有的 知识 结构 联系起来,称之为意义学习。

38、根据学生学习形式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多一个阶段,即发现活动。

39、根据知识学习的性质的不同,奥苏贝尔将学习划分为意义学习和 机械学习。

40、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就称为 同化。

41、若把学习者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等归为图式,则外部刺激(新经验)不能被学习者纳入已有的图式时,学习者从而改变、调整甚至排除原有的旧图式而建立新图式,这称为 顺应。

二、判断题

1、学习者已有的各式图式不适应新的外部刺激,他能动地“调节”、“改变”旧的图式,构建新的图式称同化。错

2、外部刺激被学习者纳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过程称顺应。错

3、所谓的“自主”,就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自我调节,就是自始自终积极参与,并保持认知灵活性。

4、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智能之间的不同表现出个体间的智能差异。对

5、知识与技能只有通过正迁移才能转化为能力。对

6、经验概括的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知识的负迁移。错

7、“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建构主义学习观。对

8、学习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意义。

9、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它场合的教学计划或类型。

10、科学探索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对

11、提问为一种惩罚,或让学生尴尬的一种教学手段。错

12、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生生间、人与物、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相互作用的最佳效果是教学的有序和发挥整体功能。错

13、导入、讲解、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三环节。错

14、可使客观题题目覆盖面广、取样大,能全面地考察所学习的内容。对

15、客观题能有效地测量到学生选择、组织观点的技能和某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错

16、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选择明显正确的答案作为选择题的干扰项。

17、主观题给学生提供了下一个充分发挥自己阐明问题及选择解法的能力的空间,使其创造力得以表现。对

18、主观题在评分中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信度通常较高。

19、当学习者对外部刺激不能纳入原有图式时产生不平衡惑,并经历自己的思考去完成对原有图式的改变、调整甚至排除,这是一种自我调节过程。对

20、以自身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称为元认知。对

21、通过分析、对比,分清一类电气物理现象和过程主要的、本质的因素,从而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的东西,为定义(描述)概念打下基础,这是概念的巩固和深化。错

22、在形成概念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弄清概念的内涵(实质)和外延(适用范围)。对

23、电气学科规律的教学大体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对

24、任何口头的说法或者手势,只要能引起学生回应或回答就是有效问题。错

25、无固定答案、存在结构缺陷,无明确解题途径的问题称为封闭性问题。错

26、对前面问题的回答进行重新说明或组织的问题是复杂性问题。错

27、在提问中更多地注意抽象概念的使用,以检查学生的答案能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不同场合的问题是简单问题。错

28、由于人和工具以及环境或理论所引起实验测量的误差称绝对误差。错

29、相对误差常将小数写成分子是1的分数,称精密度等级。对

30.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均小则.其精确度高,且二者的算术和反映测量的可信度或精确度 对

三、多项选择题

1、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其行为表现为 ABD A : 注重引导学生 B : 尊重学生

C : 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D : 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E : 重视与同行的合作

2、电气学科教学论与以下哪些学科有直接的关系 ABE A : 教育学 B : 心理学 C : 逻辑学 D : 哲学 E : 物理学

3、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BCE A : 课堂气氛 B : 教师 C : 学生 D : 教学媒体 E : 电气物理世界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是 AC A :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动性 B :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C : 面向全体和重视个体差异 D : 学生智力水平与知识难易 E : 学生实践经验与理解知识

5、电气学科教学中要体现的基本理念是 ABCD A : 面向全体学生 B : 面向生活 C : 联系实际 D : 突出探究 E : 倡导课堂教学民主化

6、教学方法的特点有 ABCDE A : 科学性 B : 多样性 C : 综合性 D : 发展性 E : 实践性

7、关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教学模式有 ABC A : 成功教育教学模式 B : 创新教学模式 C : 合作教学模式 D : 反思性教学模式 E : 丰富教学模式

8、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中心是 CDE

A : 观察 B : 实验 C : 形成概念 D : 掌握规律 E : 建立电气物理知识结构

9、开设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 BCD A : 学生中心 B : 教师中心 C : 课本中心 D : 课堂中心 E : 知识中心

10、实验课教学目的在于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 ABE

A : 实验知识 B : 实验操作

C : 电气物理观念 D : 电气物理思维 E : 实验能力

11、教师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有 ABCDE A : 好奇心 B : 质疑的习惯 C : 探索的习惯 D : 求异的习惯 E : 有恒心

四、单项选择题

1、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是 D A : 交往过程 B : 操作过程 C : 活动过程 D : 认识过程

2、属于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B A : 演示法 B : 讨论法 C : 实验法 D : 发现法

3、在加工信息时倾向于对事物独立作出判断,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C

A : 内向 B : 外向 C : 场独立 D : 场依存

4、电气学科教学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D

A : 明确物理现象 B : 形成物理概念 C : 掌握物理规律 D : 解决物理问题

5、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C A : 赫尔巴特 B : 布鲁纳 C : 杜威 D : 施瓦布

6、人本主义理论提倡的有效学习方法是 C A : 研究性学习B : 探究性学习C : 有意义学习D : 合作学习

9、建构主义的早期代表是 A A : 皮亚杰 B : 苛勒 C : 罗杰斯 D : 杰根

1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 : 皮亚杰 B : 杜威 C : 罗杰斯 D : 杰根

五、简答题

1、简述STS思想的内涵。答: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研究简称为STS研究,科学提供知识、解决理论问题;技术提供应用知识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其目的是要改变科学和技术分离,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何谓难度?通常用哪种两种来计算试题难度?

答:难度即难易程度,它主要反映试题是否符合受测者的实际水平。表示题目难度的指标称难度指数P,通常用两种方法来计算试题难度。(1).用试题的答对率(通过率)计算难度。

(2).用某题测试的平均分x与该题的满分W之比计算难度。

3、何谓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一般在什么范围为宜?

答:区分度指试题能否很好地将受测者的水平区分开来的重要指标,亦称鉴别指数D。一般认为0.4以上的区分度就已经很好了,而0.2一下的区分度的试题就必须改进或淘汰。

4、何谓假说?假说在建立学科理论之前起到什么作用?

答:根据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规律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简称假说。作用:(1)使研究工作有目的,有计划。

(2)可以把科学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以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5、何谓“心理换位”? 过“换位”,谈谈你对“构成学习动机最直接、最活跃成分是学习兴趣”的理解,即从学生角度谈谈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答:在教学过程中,心理换位是指教师要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学习的内容,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择取有针对的最佳方案来处理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6、为什么说“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答:首先,从思想认识上来说,做事情要注定过程更重要。有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即为过程,成事即为结果。通过过程,获取经验,方法,教训,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其次,从客观事实上分析,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为什么同样是失败的结果,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后人评说呢?正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看结果只看过程。最后,做事情必然有过程,但未必都有结果。过程的不可替代性和结果对其的依赖性可以证明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7、为什么说“比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 ?

答:学会只是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会学,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就比如老师教导学生,他不会每道题都教你,但是他会教你解题的方法,掌握了某种规律,学会了方法,那碰到同类型的题目也会举一反三,也就说只有你会学了,那你也就学会了!

8、为什么说“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

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了好的方法,才能学习到更多知识,会了捕鱼的方法,才能捕到更多的鱼。学习如果不能以恰当的方式学习,即使是那些经过选择的知识,也将无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谓知识的智力价值是不会自动实现的。转变学习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个性解放,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诉求。知识不是智慧,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智慧,有效实用的东西才更具有价值。

9、为什么说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要素?

答:作为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教师可视为学习的媒体;作为教育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需要获得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信息反馈,依反馈的信息来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时还存在教中有学、教学相长的问题,因此,教师又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所以,在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

10、什么叫标准化测验?编制标准化测验电气学科试卷有哪些步骤?

答:标准化测验是按系统的科学程序、具有统一的比较标准,即命题、施测、评分、分数的解释等过程都有严格的标准,从而能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考试。一般由七个步骤:(1)明确测验的目的和目标

(2)明确试题的形式

(3)制定命题计划

(4)编选题目

(5)组合试卷

(6)编制标准答案,确定评分标准

(7)规定施测指导语

六、论述题

1、试就电气学科所强调的能力,谈谈你对电气技术教育能力的思考。

2、为什么说“电气学科教学方法的讨论既涉及到教师的教法,又涉及到学生的学法”?

3、如何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4、试述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这个论述题就靠大家自己发挥了!!)

第五篇: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物 理 课 程 与 教 学 论 论 文

姓名: 学号: 专业: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论文

——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做什么

本文主要写我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的心得与体会,以及从一个“准中学物理教师”的角度对中学物理教学在理论层面上的一些思考,思考了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内容主要针对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学之余两个方面教师应该做什么这一问题来阐述。

先来说教学活动这一部分。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将从课前,课上和课后这三个过程来简要回答这个问题。

课前,教师应该做什么

课前,教师无非就是要去准备上课,准备课程内容,准备课程的设计,准备课堂需要的材料、实验器具等。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和深刻的认识,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等,做到将教材烂熟于心。

其次,教师要对上课的对象——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学生掌握的相关知识的程度,甚至还要包括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环境等情况。

然后,教师要在对教材的充分分析理解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应当注意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程。教师应多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同时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在学生的认知节点上逐步生成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重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再应用知识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习,并体验实验的乐趣。除了做好教材中的实验,教师还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来设计实验,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引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物理情操。

课上,教师应该做什么

课上,教师主要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来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课堂互动,将课堂预案逐步引向课堂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认真对待、精于引导、乐于点拨,增加课堂的针对性、可变性、丰富性。

另外,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注意课堂的活跃程度,要具有掌控课堂气氛的能力,做到能放能收。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能及时、正确、冷静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应激性、突发性事件。

课后,教师应该做什么

课后,教师主要进行作业批改及教学反思工作。

教师要及时的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个别学生单独辅导。教师还可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这一信息作为笔记记下来,便于以后的教学工作。

教师还应特别注重课后的教学反思,回顾总结自己在课前的准备过程,在课堂上的上课过程,写出教学札记,主要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课堂灵感,记学生新见解,记再教新举措等。

再来说教学之余这一部分。

我认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收获良好的结果,必须建立在教学之余的充分准备上,所以,教师不应当忽视这一方面。

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勤于学习

补充学习教师必备的知识。补充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物理学知识,物理学史知识,物理方法论知识,必要的数学知识等),补充学习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哲学等),补充学习必要的哲学、美学、逻辑学等方面的知识。

向他人学习。向其他老师学习,多听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课,多参加教师教研交流活动,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并分析自己的问题等。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对知识的新见解,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研究

多思考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问题,借鉴其他老师的经验,分析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可写出心得体会等文字材料,来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可以多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到物理学中,引入到课堂上,比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实验材料,这将更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甚至可以带领同学亲自动手去做,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应与学生和其他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生活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素质,做到为人师表。应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生的困难,这都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总之,我认为要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和教学之余这两个方面都做好。以上的内容,仅仅是我作为一个师范生的理论学习心得和理论思考,没有一定的实践基础,肯定有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正与批评,以后若有机会,我会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本文参考了《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年第12期)的部分内容。

下载2014年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春物理课程与教学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一)基本内容 一、绪论: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P001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由物理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最终定稿]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次作业 作业答案: 第一题: 1、课程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学校课程编订、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论主要是研究学校应该教什么、......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优秀范文5篇)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考 柴步华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教学论 答:又称教学法、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

    2014东北师范大学867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1.论述物理概念的特点,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5分) 2.什么是物理创新思维?说明无力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15分) 3.什么是课程......

    2014春《课程与教学论》作业5篇范文

    1.第1题 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评价(全文5篇)

    致乔姐(乔翠兰)的一封信 乔: 现在肯定在北京辛勤地工作吧,在遥远的桂子山寄去对你的祝愿:注意身体,工作顺利! 你有着其他导师一样的严谨、出色,但更多的是你有着女性的温柔时时关爱......

    《课程与教学论》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探究教学的研究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张天亮 136330 2013下半年,我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实验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是高中生物课......

    课程与教学论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把教学分成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