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9.18-2017.9.22第2课《我给书本穿新衣》教案
《我给书本穿新衣》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
2.为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3.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包书皮的方法。
难点:给包好的书皮设计上实用美观的图案。
课前准备:
(学生)旧挂历或画报纸(或其他厚纸)、尺、小刀、铅笔、剪刀、书。(教师)课件、旧挂历或画报纸(或其他厚纸)、尺、小刀、铅笔、剪刀、书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图书,书是我们的“老师”,学习书本知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爱惜图书,保护好它,使图书更好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师:同学们,我的书已经包好书皮,为了使我们的书永远靓丽,你愿意为你的书穿上美丽的衣裳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包书皮。(2)讲授新课。
1)、师:我们为什么要包书皮呢?(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2)多媒体出示图例(包书皮),展示包书皮的步骤。
师:同学们认真看插图,仔细的讨论,归纳出包书皮的步骤:(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予以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裁纸——对折——压印——折线——剪口——内折——包边(长边和短边)——整理——写书皮。
(3)、分步示范并指导学生包书皮。1)、认识书的部位名称:封面、封底、书脊。2)指导(以装订线在左边的书为例)。
A、在后智商画一个长36厘米、宽28厘米的长方形,沿边线用小刀将制裁整齐。B、将裁好的长方形纸对折、放平,把书放进两层纸的中间,书脊紧靠对折线,上下两边留出相等的宽度。
C、左手按住书,右手大拇指沿书的四周压出书的轮廓,然后将书连同厚纸翻面,用同样的方法压出书底面的轮廓线。
D、将书拿开,展开包书纸。(多媒体出示图例)按图所示再对折线两边用剪刀剪口,然后将阴影部分向内折平整。
E、将书脊对准包书纸的对折线,沿轮廓线将纸内折,包住书的封面和封底。先包宽边,再包长边,包好后检查是否整齐,然后双手按压书的边沿,使之平服,并在书皮上写上书名和班级、姓名。
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他们认识不同的色彩关系,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氛围。
第二篇:《我给书本穿新衣》教案
《我给书本穿新衣》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
2.为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3.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包书皮的方法。
难点:给包好的书皮设计上实用美观的图案。
课前准备:
(学生)旧挂历或画报纸(或其他厚纸)、尺、小刀、铅笔、剪刀、书。(教师)课件、旧挂历或画报纸(或其他厚纸)、尺、小刀、铅笔、剪刀、书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图书,书是我们的“老师”,学习书本知识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爱惜图书,保护好它,使图书更好的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师:同学们,我的书已经包好书皮,为了使我们的书永远靓丽,你愿意为你的书穿上美丽的衣裳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包书皮。(2)讲授新课。
1)、师:我们为什么要包书皮呢?(学生自由讨论并回答)2)多媒体出示图例(包书皮),展示包书皮的步骤。
师:同学们认真看插图,仔细的讨论,归纳出包书皮的步骤:(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予以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裁纸——对折——压印——折线——剪口——内折——包边(长边和短边)——整理——写书皮。
(3)、分步示范并指导学生包书皮。1)、认识书的部位名称:封面、封底、书脊。2)指导(以装订线在左边的书为例)。
A、在后智商画一个长36厘米、宽28厘米的长方形,沿边线用小刀将制裁整齐。B、将裁好的长方形纸对折、放平,把书放进两层纸的中间,书脊紧靠对折线,上下两边留出相等的宽度。
C、左手按住书,右手大拇指沿书的四周压出书的轮廓,然后将书连同厚纸翻面,用同样的方法压出书底面的轮廓线。
D、将书拿开,展开包书纸。(多媒体出示图例)按图所示再对折线两边用剪刀剪口,然后将阴影部分向内折平整。
E、将书脊对准包书纸的对折线,沿轮廓线将纸内折,包住书的封面和封底。先包宽边,再包长边,包好后检查是否整齐,然后双手按压书的边沿,使之平服,并在书皮上写上书名和班级、姓名。
第三篇:我给小猫咪穿新衣教案
主题名称 小猫咪过新年 课题名称 我给小猫咪穿新衣 活动目标 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设计衣服,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 活动准备 衣服纸样人手一份、双面胶、记号笔、银笔、剪好的小花花和 蝴蝶结、水彩笔、油画棒。
一、导入主题
1、小朋友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这些衣服是哪里的?谁做的呢?为什么都不一样呢?是谁设计的?你们想当小小设计师吗?今天老师请来了小猫咪来做客,但是,小猫咪的衣服上没有图案一点都不漂亮,那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名设计师好不好?给小猫咪的衣服设计一下好看的图案好不好。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材料:展示老师的作品看看是谁把这些衣服设计得打扮的这么漂亮啊?
2、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花纹啊?
银笔宝宝帮衣服装上了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小朋友还能想出什么花纹?
3、边观察,边演示
1)撕去衣服上的双面胶,粘上剪好的小花花或蝴蝶结
2)用黑笔宝宝画上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3)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三、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给小猫设计衣服?
2、教师重点指导
1)粘小花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2)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3)先画花纹再装扮
4)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
“ 活动反思 以谈话形式导入主题,增加幼儿对本节课的兴趣。在观察时,因为是小班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小朋友东张西望,只有几个小朋友回答了问题。老师示范的时候,小朋友都很感兴趣,都想试一下,活 动 流 程 ”展示幼儿的作品,体验设计制作衣服的快乐,讲出设计的理由。
五、总结
小朋友给小花猫设计的衣服都很漂亮,小花猫非常喜欢,谢谢小朋友。
" 活动反思 在粘小贴花时,小朋友有的撕不开,都撕烂了,我应该在讲课时,告诉小朋友怎样撕小贴画。有的小朋友都把小贴花贴一块了都叠了起来。
课后 小结 在这节课中,幼儿非常喜欢,特别是粘画和画花纹的时候,但是语言不是很简练,语言要精练。设计活动要有趣味性,让小朋友喜欢。我要上好每节课,认真备课,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
羊口镇教育管理办公室
20XX年2月
第四篇:瓶子穿新衣 教案
瓶子穿新衣
[设计思路]
孩子进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人,让他们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尤其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环保中废物的利用,让孩子在了解环保的过程中,也体会着一种关心社会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心的培养作为大班教育目标。结合这两方面,我选择了这个题材,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无用的瓶子,并加以设计装饰来美化环境,这就是我选材的意图。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重点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秋游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用绘画表现秋游的快乐情景。
2、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和《秋游》的磁带。
2、《秋游》的一段录象。
3、幼儿绘画工具:纸、记号笔、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边唱边走进活动室,激发幼儿兴趣。
1、师:让我们唱着歌去郊游吧。(听音乐边唱边走进活动室)
2、师:大家开心吗?唱着这首歌,你们会想到什么?
3、师:哎,ⅹⅹ小朋友想起了去秋游。这次秋游我们到过哪些地方?
二、看秋游的一段录象,回忆秋游最开心的事。
1、师:你们真了不起,还记得秋游的事情,可是我有点忘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吧。看看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
2、看完录象后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秋游时什么事情让你最开心、最难忘呢?(多请几位幼儿回答)
3、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都很棒,怎样把秋游的快乐留下来呢?(画出来)对把它画出来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刚才有小朋友说:“和好伙伴坐在汽车里有说有笑,看着外面的风景真开心,你就把它画下来;有的说在蠡湖中央公园一边休息一边和好朋友分享食物很开心,你也把它画下来;还有的人说到桔子园里采桔子特别难忘,你就画下来。
三、提出作画要。
1、秋游时让我开心的事情很多,今天只要把最开心、最难忘的一件事情画下来。
2、我们先想一想画哪些人?画什么景色?该画在纸的哪里,想好了再画。
3、比一比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合理布局。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组织画面。
3、引导先画好的幼儿轻轻走下去欣赏别人的作品,或画好的同伴之间互相讲讲自己的图画,鼓励大胆的幼儿走下去讲给客人老师听。
五、作品欣赏与讲评。
第五篇:树叶穿新衣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线条组合变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认识直线、波浪线、螺旋线、折线等线条,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线条带来的不同感觉。
3、尝试将单个线条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套水彩笔。装饰好的树叶图两张。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认识各种线条。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和树叶宝宝做了游戏,我们还亲手为它们设计了一身鲜艳的外衣呢?还记得吗?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小朋友画的。让小朋友说出树叶宝宝的名字。
师:你们表现得太好了,就连聪明的阿凡提都比不过你们。由于你们表现太好了,这节课树叶宝宝还要和你们做游戏,可是它不敢出来了。因为它们今天穿了一件很特别的衣服。
师:树叶宝宝快点出来吧,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呢?师做出去亲自去请树叶宝宝的动作,结果没有请出来。做苦脸。
师:还是不敢出来。要不还是你们试试请它出来吧。好吗?
小朋友:声音很小的说,树叶宝宝请你出来吧。
师:声音太小,树叶宝宝没听见。
小朋友:这回放开了嗓子喊:“树叶宝宝,不要怕请你出来吧?
师:这时老师双手抱着两张大大的树叶宝宝出来了。边走边说:“太沉了,我都拿不动了,谁来帮帮我啊?这时小朋友都座不住小板凳了。都来到我身边帮我。师:我就知道你们是最爱帮助人的好孩子。
2、欣赏、学习线条组合、变化。
师:我顺带把这两幅大画就粘在了黑板上,让小朋友来观察树叶宝宝特别的服装特别在哪?
小朋友们说它像小山。它像波浪。你能试着画出来吗?小朋友画出来之后,我随机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曲线。
它像一根线。你能试着画出来吗?小朋友画出来之后,我随机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直线。
幼儿依次找出了折线,螺旋线
小朋友欣赏另一幅树叶宝宝。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发现了用线画的小星星,月亮,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等。集体活动,你发现了什么图案就用手中的画笔画在准备好的树叶的身上。看谁找的最快。
师:你们太了不起了。就一会儿的工夫,你们竟然把这颗大白菜打扮得这么漂亮。我知道你们画得不过隐,现在只要你们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喜欢你们的树叶宝宝就会出现在你们面前。
3、创作作品
师:好了,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让树叶宝宝都穿上特别的外衣吧。
小朋友开始作画。(放钢琴曲)
4、评价作品。
5、展示作品
把学生的作品粘贴上走廊的展示区。
【活动反思】
线描本来是中国画中的一种表现方式,用线条来描绘对象,具有概括提炼的特点,后来又有了线描装饰画。据分析让儿童画线描画是很好的一个入门切入点,因为大多数孩子3、4岁时开始用笔随手涂鸦,这时家里的墙上、沙发上、家具上都会留下他们快乐的杰作,家长们一定注意到,这时涂鸦的主要是线条和点及不规则的色块。先是好玩好象是无意识的,后是有意识地想表达某种想法,再是想画出自己看到或想到的某种物件或事情,这种爱好一直会持续到幼儿园甚至小学低年级。
我在授这一堂《树叶穿新衣》的时候,就可以想象孩子们应该是喜欢和接受的这样的课的,所以我特地画好了两张线描作品让小朋友们来欣赏,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果然效果很显著,孩子们一下子就爱上了线描画,个个都表现地跃跃欲试。由于小朋友们身体各部分的发育尚未成熟,还不能自由地控制手臂的动作,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粗细不均,这些现象多是十分正常的,我没有对此加以指责,只是积极引导孩子用笔要大胆,线条要整,不用一段一段的碎的线去连接,画错的线条不依赖橡皮,而是保留在画面上,重新画上正确的线,如果有画错的线要将错就错,想办法巧妙地进行修正。我允许他们发挥,允许他们创造,允许他们画“错”,这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的笔下被注进了生命,他们用苯拙的线条对感兴趣的地方详尽地描绘,采取了主观和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从而使画面显得那么可爱而又亲切。最后评价学生作品时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装饰效果,学生高兴的在对比谁的最好,有一种自豪与快乐。学生在老师的肯定下,还希望再次画线描画,但还是有个别的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到这样的学习当中去,我只能希望下一次授课时能有更好的方法引导他们,让学生真正学到并在学习中有愉快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