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架起友谊的桥梁》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赢得友谊》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赢得友谊》。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题选自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赢得友谊》,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范畴。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课,起着领头羊的作用。由此可看出,本课程的设计意图明确指向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需求,对于中年级的小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需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友谊的真谛。
2、通过课堂活动,学生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学会如何和同学建立、维护友谊。
3、懂得与同学相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交往中能表现出谦让、友善的态度。
接下来,我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同学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
确立这一重点的依据:中年级小学生的交往互惠萌芽的心理发展特
点,对于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发展需求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恰当处理这一冲突是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此,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的方法,保证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完成。
本课的难点是:懂得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确立这一难点的依据:小学生的辩证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较容易受性格及其它环境因素影响。为突破这一思维瓶颈,我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交流,并总结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二、说教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资源。(为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多投入到主动学习过程中来)本课以情景教学法为主,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于活动。
三、说学情与学法指导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交友能力和经验,具备一定的 自学、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如何和同学友好相处。因此,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采用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四、说教学过程
1.根据以上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分析,我将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接下来我将就这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设计依据进行详尽介绍。
1.首先:导入部分选择了歌曲《朋友》导入,这是因为它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但我不会在这里花太多时间,因为这个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本课的主题,2.第二环节:教学重点即认识同学间为什么要友好相处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和同学友好相处的快乐,并从中总结出什么是友谊。我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说出为什么和他交朋友?你们之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快乐的学习氛围。3.第三环节设计三个情境故事,让学生表演。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同学之间要真诚相待,互相信任”“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三种观念融入到三个事先编好的情景剧中。让同学们寻找剧中主角的错误观念。最终得到以下几种基本观念:与同学相处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交往中能表现出谦让、友善的态度才能赢得友谊。在此基础上得到最后总结:“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
我特意设臵了三个情景模拟表演的游戏A、张强是个活泼好动的学生,总爱拿同学的缺陷当笑料,一次他拿班里比较胖的同学李伟寻开心,并起绰号“猪八戒”。B、考试进行中,惠惠的圆珠笔写不出字了,同桌的张丽有两支笔,他为了超过惠惠的分数,不肯把笔借给惠惠用。张丽做得对吗?为什么?C、下雨了,丽丽带了雨伞,可蕊蕊没带雨伞,丽丽撑伞把蕊蕊先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的。D、一次打扫卫生,小燕不小心把同学小刚新买的铅笔盒碰到地上摔坏,小刚虽很心疼,但原谅了她。请一位同学念一遍,每组两个同学,分三个组模拟表演,并让表演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这样设计情景表演的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及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这里也是我这节课的亮点。由此得出: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4.第四环节:你想和班里的哪位同学交朋友?或者你与朋友有什么误会?最想和他们表达什么?写在友情贺卡上,把你对同学最真诚的情谊表达一下。(这样设计,达到学以致用的原则。)
五、说板书设计:
赢得友谊
尊重同学、帮助同学
宽以待人、真诚相待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二篇:沟通架起友谊桥梁
沟通架起友谊桥梁
杨晓芳
刚开学,学校将五年级原来的四个班重新进行了调整。“分班了!”有的学生兴奋期待,有的学生情绪沮丧。离开了相处一年的同学,面对着陌生的老师,学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同样,面对着一群似曾相识的面孔,因为对他们一无所知,作为班主任也是心怀忐忑。在新的集体里,同学间、师生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彼此的了解,所以班内思想涣散,心理戒备,毫无凝聚力可言。加强生生间和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便成了当务之急。
一、注重班主任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激起学生的热情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放下架子理解学生的所思、所需,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对你有了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向你倾诉。
作为班主任,我首先拿着名单走访每个学生的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在五年级时的学习、思想及特长方面的情况。同时,了解原来老师对家长的评价,为下一步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做一下小小的准备。通过走访,结合我平日的观察,很快我便把学生的特点摸清楚了。如:班内有个性的学生很多,有的学生思想很边缘、不合主流,自己却认为这是“成熟”。有的学生懒散、不愿承担责任,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女生太少。
首先,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参与到一些热点问题(如:你希望在一个什么样的集体中?你理想的班级生活是怎样的?班级建设中最需要的是什么等)的大讨论中,让大多数同学很快的接纳新老师和新同学,形成集体的主流思想。然后通过单独给男生和女生的专题小讨论会,让大多数男生和女生明了自己因性别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激发他们从不同侧面为班级做贡献。通过这样的形式,无形中拉近了男生与男生的距离,消除了女生与女生间的隔阂,使班级舆论向主流发展。
其次,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与其个别交流的切入点。从任课老师和同学的口中,我了解到了几个学习优秀但习惯不好的男生。他们会不及时完成作业,自习课或课堂上随意发表言论,甚至说笑话逗其他同学。由于他们聪明、成绩好,所以同学很佩服,甚至成了学生的模仿对象,让班级纪律一度很乱。据我的观察,这几个孩子在班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行会影响一大批人。所以我确定了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让他们动起来”。其中,张家伟是公认的幽默大师,经常说俏皮话,逗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并且,即不接受表扬,也不在乎批评。从原班主任那儿了解到,这个男孩表面嘻嘻哈哈,但其实是有心劲儿的。如果能挑起他的竞争意识,他会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的。正好此时刚刚经历了一次单元检测,而他的成绩明显落后。虽然他嘴上不在乎,但我敏锐的捕捉到了他眼中的失落。时机到了,于是,我在班里给他找了个劲敌。让这个人将竞争目标定为张家伟,然后将这一信息不小心透漏给他。没想到,他竟然毫不在意,竟有一点瞧不起对手的意思。于是,我就趁热打铁,鼓励他的对手卯足了劲超过张家伟。时间悄悄过了两周,又一次单元检测到了。这一次张家伟的成绩小有进步,但他的对手却实实在在的超越了他,这给他的打击可真不小。而那个对手不容他回过神来,却在我的授意下去追赶别的目标了。此时的张家伟才真正感受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光靠自己的小聪明是吃不开了。当我再来鼓励他奋起直追时,他就不再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了。从此,课堂上他的废话少了,课后追着老师问问题了。老师们反映,现在不用催着写作业了,而且比老师的教学进度都快了。学习上用心了,行为习惯也随之正了。
现在孩子们越来越听话了,也越来越愿意与我沟通了,有时在外人看来甚至有点没大没小。但我知道那是爱老师的表现。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使用不同的策略。但有一条一定遵守,那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任意揭学生的“疮疤”,伤害学生的感情,避免缺乏人情味的批评和表扬。
二、促进任课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善于化敌为友 不可否认的是,任课老师和学生也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老师和学生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一对矛盾体。在老师的要求和学生的行为不一致时,必然会产生矛盾。此时的班主任既要当盾牌,抵挡来自学生和老师的愤怒之剑;又要做战斗的矛,控制局面,防止事态向不利的方向发展;还要充当一点润滑剂,及时融化掉师生间的敌意,达到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事物在矛盾中发展,克服矛盾的过程是师生感情升华的过程。当学生信任老师了,那任课老师也会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而我的搭档们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给了我有力的支持。
三、在与学生沟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学生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我们老师常常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也懂得尊重老师。那么老师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学生:例如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叫一声:“老师好!”下课后的一声:“老师您辛苦了!”那么老师也应该回应学生一声或是鞠躬示意这是举手之劳,尊重学生应从课堂开始。如果能鞠躬示意,学生必将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觉得老师不会摆架子,更敢于跟老师交流沟通。在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都会问候一声:老师好!老师如果只瞥一眼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学生,这样会很伤害学生对你的尊敬之心,老师如果回一两句话问候,学生会很高兴。学生来办公室向老师请教问题,顺手拉把椅子让学生做下,共同探讨问题,把学生当朋友,不但会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会让学生喜欢上你,喜欢上你所教的科。总之,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都要尊重学生,不懂得尊重学生,必将使师生距离更加遥远。尊重学生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一条有效途径,是保持证生沟通的前提条件。
其次,注意谈话内容和语气。
学校的一些规定当班主任给学生布臵时一定要注意方式,如:学校规定上课或自习水杯不能放到课桌上,有些班主任可能就照这样布臵下去:学校有个新规定不许在上课或自习时把水杯放在桌上,我今天把规定说下去以后谁要违反这个规定就怎么怎么样。同样的规定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去说呢?同学们,以后天冷了容易感冒,所以平时一定要多喝水,喝水时最好别把水杯放在桌上,不然桌子小不注意水洒一桌子,弄湿书本就不好办了。学校最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新规定。这样一来即把规定说下去了,又让学生容易接受,何乐而不为呢?学生也是有感情的,到了六年级已经很懂事。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不愿与老师谈话,更不愿谈及一些有关学习方面的事情。而且,当老师用严肃的态度与学生交谈时,学生显得有点怕老师。刚与这类学生接触,应回避学习问题,用温和的态度、朋友般的方式交谈,切忌动不动就漫骂或动手体罚学生。我认为,首先应多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学生拉近距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当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好接近了,就已经建立起了对话沟通的平台,再用与朋友交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或其它方面的教育,已不再是难事。在向学生表达一些否定性的意见时,如果教师能使用委婉的技巧,就会使学生更容易愉快地接受。如使用一些语气词“吗、吧、啊、嘛”等,可以使人感到你的说话口气不那么生硬;灵活使用否定词。如,把“我认为你这样做绝对错了”改为“我不认为你这样做是对的”,这样就把同样的意思表达得不那么咄咄逼人。
再次,注重口语技巧。
在师生沟通中,教师有意识地适当保持沉默,也是一种重要的口语技巧。在师生面对面的交谈中,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师的沉默能起到一种提醒、集中学生注意力,迫使他们认真参与谈话的作用。教师有意识的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办法。沉默时表情要严肃、眼神要专注,使学生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教师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并在自我反省中检查领悟自己的不足或过错,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运用这种方式要把握时间的长短,要适可而止。当然,教师跟一些经常沟通的学生,如班干部、所任科的科代表等,沉默中传递眼神,相互之间已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地步。因此,这种无需多言的沟通方式能大大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最后,营造沟通环境,充分把握住机会。
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的胆小、怕事、不爱讲话,其实他很想跟老师说些什么事。问一些问题等等,特别是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了解后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创造一个与学生平等沟通的环境,满足学生的这种想与老师交流的欲望,并对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学生与老师的地位是平等的,课堂如此,课后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教师能与学生站于同等地位,能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好朋友,去用心对待,真诚沟通,我认为,与学生沟通,在师生之间架起桥梁决不再是件难事。
第三篇:加强医患沟通 架起友谊桥梁
加强医患沟通架起友谊桥梁
近日,*召开了由副院长*主持,院办、医务科、护士长、住院部各科主任以及20余位住院患者及家属参加的住院部工休会。会议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医患双方就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就诊环境等做了共同探讨。这是我院为“加强医患沟通、促进规范服务”定期召开工休会的一个缩影,也是我院认真开展以“走近服务对象、倾听群众心声”为主题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一项具体要求。
会议由三个议程组成。首先,医务科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常见病与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护理与预防常识做健康教育讲课,与会患者均感到本次健康讲座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然后由院办向每位患者发放了“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同时邀请患者及家属代表对我院的诊疗技术、服务质量、就诊环境等做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院办对患者及家属发言作了详细记录。第三项议程由*就医患沟通和行风评议做重要讲话,他强调,卫生工作是公益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医患双方应在沟通中建立互信、互助的良好关系,医院应在主动接受患者及社会的监督中逐步完善自我。
会后,院办对患者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了认真的整理与汇总。院领导对群众反应较多、较强的问题极为重视,对能及时解决的问题指定了专人负责,要求立即整改。
*通过这次工休会的召开,及时发现并消除了医疗安全隐患,增进了医患交流,融洽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为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与扎实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架起沟通的桥梁》说课稿1
活动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微课:出示孩子们小时候和父母和睦相处的图片以及长大后和父母发生矛盾时的图片,引出沟通的重要性。
(在微课播放的同时,我配乐朗诵:小时候,沟通是一个小小的棒棒糖,我甜在舌头,妈妈甜在心头,小时候,沟通是一个温暖的怀抱,我在里头,妈妈在外头,小时候,沟通是一本好听的童话书,我在一边,爸爸在另一边,小时候,沟通是一个坚实的脊背,我在上头,爸爸在下头。长大后,沟通是一根指着我的手指,我在这头,妈妈在那头,*板书:我、父母*长大后,沟通是一个重重的巴掌,我在这头,妈妈在那头,长大后,沟通是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妈妈说自心头,我皱着眉头,长大后,沟通是一句忠告,妈妈语重心长,我心烦气躁。)【设计意图】:利用微课出示这些图片导入新课,直观、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时候能和父母和睦相处,渐渐长大了,就和父母发生很多不愉快呢?归根到底,是和父母的沟通出了问题。
活动二:亲子烦恼,需要沟通
1、演一演:两个学生扮演父子,表演父亲强制孩子学习特长而发生不愉快。
(是呀,爸爸妈妈是我们最早,最亲密的朋友,有什么比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更幸福的事儿呢?可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在进行交流沟通时,不像过去那么和谐了,时不时会闹些不愉快?就如将要上场的这对父子。)表演内容:
爸爸:儿子,昨天我说给说的那个舞蹈班,我已经给你报名了,你下午2点去上课,不许迟到,啊!
小明:爸爸,我不是说了吗,我不喜欢跳舞,我想去画画。
爸爸:别说了,我已经给你报名了,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我上班快迟到了,你小子敢不去,我回来在收拾你。(嘭,爸爸离开了家)小明:哎,爸爸呀爸爸,你怎么就不尊重我的想法呢!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基于此理念,我设计的这个表演,更真实的再现了学生生活中,与父母沟通不当,而出现的矛盾。因为真实,更激发了学生下一环节的说自己与父母之间矛盾的欲望。
2、说一说。学生先小组内说说自己和父母之间因沟通不当,而产生的小烦恼。然后在请同学自主说。
【设计意图】:新课标的理念指出:教学要因地制宜,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理念,我设计说烦恼这个环节,先小组说,关注到了每个孩子表达的需求,然后在自主说又满足了个别学生爱表现的心理需求。
3、议一议。学生讨论交流在矛盾中自己心理。
(看来,同学们与自己的父母在沟通中多少都有点烦恼。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心情如何?你有没有和父母说清楚呢?以父母逼着学特长为例,有的学生就说了:我当时给爸妈说了,我不喜欢跳舞,我想画画,可他们就是不听,我的心里可难受了。此时,我就对这个孩子说:孩子,如果是我,可能也会很难受;我理解你当时的心情;是呀,受委屈的滋味实在不好受;)
【设计意图】: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并理解学生的感受,只有这样做,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换位思考。学生换位父母。
(亲爱的同学们请想一想,父母的种种希望和要求,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呢?)(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由他人到自己,有生活到内心,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讨论,学会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为亲子之间的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活动三:学会沟通的技巧
1、看一看:让学生看教材15页的内容,了解沟通的方式。(我相信,我们班的孩子都希望能与自己的父母和睦相处,那么怎样的沟通方式才更好呢?请同学打开书,翻到15页,看看他们有什么样的沟通方式。)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指出,教科书是学校中基本的教学资源之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并加以利用,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看一看这个环节。
2、议一议:让学生生成其他的沟通方式,自主展示。
(孩子们,除了书上的沟通方式,你们肯定还有更大的沟通方式,说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或许,你的方式能帮助更多的同学解决他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想到的沟通方式。
3、写一写。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写在一张心形的卡纸上。(同学们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沟通可以是一个温情的拥抱,沟通可以是一个会心的微笑,沟通可以是一句真诚的道谢,沟通可以是一封感人肺腑的书信……)(配乐)(我相信,有了同学们这么多的沟通方式,将会在你们和你们的父母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现在就请同学们按顺序把你的心形卡片贴在黑板上。)板书:贴心形卡片。【设计意图】:升华主题,用心形卡片贴出桥的形状,既代表了板书中我和父母之间的桥,又代表了我与父母之间的心灵之桥。活动四:制定沟通计划
1、学生独立制定计划。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了解了沟通的技巧,但并不等于真正的掌握它。在生活当中与父母之间有效沟通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在此之前,设计一个沟通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活动五:回家以后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尝试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设计意图】: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这一环节作为课后作业,意在学以致用,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和落脚点。活动结束小结:让我们用心架起沟通的桥梁,用心去沟通,相信我们和父母一定会和谐相处,共同成长。(配乐)、课后反思
1.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
针对本课的特点,我精心创设了一些学生活动。用生活中的实例,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学习当中理解父母,为和父母沟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和完整性。
应该说,通过课堂上的教学,学生从情感上,能力上已经有了和父母沟通的基础。在作业设计时,专门给学生留下了一次实践的机会,既加深了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又巩固了在课堂上学会的沟通技巧。也为第二课时《分享沟通的快乐》打下了基础。体现了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认知的螺旋式上升的完整的教学过程。
告 家 长 书
尊敬的 同学家长:
您好!今天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们学习了“学会与父母沟通”这一课,旨在教导孩子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当然,我们也希望尊敬的父母们能够理解孩子。理解才会有尊重,尊重才会有沟通,沟通才会有和谐的家庭和幸福的生活。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快乐的生活。让孩子在快乐的生活中健康的成长吧。
衷心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配合!
任课教师:雷宝社
二○一二年9九月15日
第五篇:架起心灵桥梁
以心换心——架起心灵桥梁
初一 林通莉
有人说,当班主任的感受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涩。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也曾恨过我的班主任,恨他的唠叨,恨他的不解人情,恨他的严厉……而当我走出校门,我开始怀念我的老师们,特别是那位曾经恨之入骨的班主任。而今,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班主任,感觉复杂,可无论如何,最终的感觉总是甜。
我想我近四年的班主任工作,概括就是六个字:沟通、理解、赏识。虽然说算不上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但至少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一、沟通无限好
小颖的妈妈最近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小学里内向自闭的她到了初中开朗了很多。回想一学期来,我发现和孩子的沟通是那么重要。记得刚开学时,我让同学们准备自己我介绍,同学们在教室内开心的交谈,畅所欲言,而在一个角落里,小颖呆呆地坐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轮到小颖时,她慢吞吞地走上讲台,估计她说的话连她自己也听不清楚。台下的同学也不知趣地嘲笑起来。
这引起了我的警觉,我主动联系上她的妈妈,在了解清楚她的基本情况之后。我第一次找到她进行沟通。她明显有一种防备心理,什么都不愿意说,有的问题也是怯懦的回答,我们是相对而坐,竟然听不清她的答语。于是我开始尝试换种方式跟她沟通,每当讲课走到她旁边时候,我总要伸手去摸摸她的小脑袋。自习时候也主动嘘寒问暖,课外活动时邀请她一起加入队伍。慢慢地,我发现她开始接受我的关心,也愿意和我们一块玩了。可仍然不敢大声说话。
我第二次找她沟通。她这一次没有戒备,说出了心里话。其实她就是怕说错,所以尽量小声说。我开始让她尝试读课文,在早读大家都放声朗读的时候自己也大声的读,这样过了一周,她可以读得比较大声了。我跟同学们商量好,又让她开始练习表达。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总算克服了缺自信、内向的坏毛病。
其实老师要想与孩子取得良好的沟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很重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她的内心感受,站在对方的 1
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简单点说,站在对方的角度,就是要学会进入人的内心,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和所盼,这样交谈才能流畅、愉快和有效。时间长了,孩子就能感觉到老师像伙伴、像朋友,就会在心里接受你,主动与你交流,并按照你的要求去行动。
二、理解万岁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而要了解学生光靠观察还远远不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沟通,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而事实证明,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及不上和学生谈话的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臵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批评用语,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三、赏识见成效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因为我们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
些教导完全正确,但如果仅仅只看到我们的缺点,那是不全面的。一个学生考了95分,美国父母和教师会说“Verygood!”,父母和教师会说“为什么差5分?”。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能取得成功吗?答案只有一个:“不!”
我刚接手教小金的时候,她性格有些孤僻,长着一张快嘴,常因为其他同学的一点小毛病就叽里呱啦的指责个不停,读书时常因为拖音难听弄得同学们都嘲笑她,不喜欢她。针对这种情况,对于她能积极的举手发言,回答声音响亮,写的作文篇幅较长,我在课堂上都给予了肯定,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了不足,慢慢的,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害怕的是不能参加任何能表现自己的机会。
没有赏识,就没有。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方法。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班集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