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故都的秋》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教师:胡滨(宝安中学)听课学生:宝安中学高一(1)班
听课教师:市、区教研室教研员和全市各中学语文教师 时间:1997年12月30日
◆教材分析:本文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写作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为当代青少年所理解,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这又是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其语言精妙传神,是学生品味语言的好教材。
◆学生分析: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学习基础好,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但对高中语文学习有陌生感,对本体教学不熟悉。
◆设计理念:坚持语文教学以学习语言为主的教学理念,“拈精摘要”,大胆取舍。
◆教学目标:品味语言,掌握方法,即主要抓住“绘秋”部分的三幅图景,帮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教学流程: 师: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有“独得之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享受到“淡淡的喜悦”。也就是说,作者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融入对景物的客观描写之中。那么,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在对北国之秋的描写中,抒发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都的秋》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了解写作的背景。1934年,郁达夫由于受到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因此,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自然就笼上一层深远忧虑和孤独冷落的主观感情色彩。请同学们看“自读提示”,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首先要把握这一点。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任务是在理清全文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品味这篇课文精妙传神的语言。(板书:理清思路品味语言)先看作者的思路,作者先从哪里写起?请大家开始阅读。
(学生各自阅读,然后思考,交流。)【点评:一上课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生:先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思念。
师:对!我们用两个字概括好不好?“思秋”。(板书:思秋)思念北国的秋天,作者认为北国的秋“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请大家特别注意这三个词。(板书:清静悲凉)
师:那北国的秋天具体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写什么? 生:接下来描绘北国的秋天。师:也用两个字概括。生:(纷纷地)描秋、绘秋、画秋。师:“绘秋”这个词好。(板书:绘秋)接下来作者在描绘北国之秋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议论,请大家找到相应段落。同样用两个字概括。生:(异口同声地)议秋。(板书:议秋)
师:最后作者再一次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希望北国之秋能常留人间。用哪两个字概括? 生:(七嘴八舌)留秋、爱秋、恋秋 师:“恋秋”好。(板书:恋秋)请大家思考一下,全文的重点在哪里? 生:(异口同声地)“绘秋”部分。【点评:“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是学习每篇课文的首要任务,但不必费时太多。】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着重品味这一部分的精妙语言。“绘秋”这一部分共描绘了五幅秋景。请同学们看屏幕。(分别出示“破屋秋色”、“街面落蕊”、“室内鸣蝉”、“桥头秋雨”、“庭院枣树”五幅投影片)我们先品味第一幅图画“破屋秋色”。请大家听录音。要求一边听,一边找出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前面提到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有什么关系?(放录音,学生一边听,一边用笔在书上划。)
【点评:为什么不让学生找出五幅图画?因为教学目标不是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而是品味语言。这一做法突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味语言。】 师: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生:作者写了“破屋”、“天色”、“驯鸽”、“日光”、“牵牛花”,还有“秋草”。
师:请大家想一想,北平的秋天有火红的香山红叶,有碧波荡漾的北海湖水,作者为什么不写,偏偏选取这些景物来写呢?(学生思考、议论)【点评:一定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 生:与作者的主观感情有关。
生:更能表现作者“清、静、悲凉”的感觉。
师:说的很好。大家再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色彩的。(环视全班,指着一位举手的学生)请你说一说。
生:写天色用了“碧绿”这个词,写牵牛花用了“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这些词。
师:作者最喜欢牵牛花的颜色是蓝色和白色,其次是紫黑色。同学们学过美术,知道这些颜色属于哪一类色彩呢? 生:(齐声)冷色调。(有学生恍然大悟)冷色调表现凄凉孤独的感情,也跟“清、静、悲凉”有关。
【点评:借美术知识,帮学生融会贯通。这个点拨好!】 师:对呐!(见有学生举手)那位同学还有什么意见? 生:老师,作者还写了日光呢,日光是暖色调呀?
【点评:学生的情绪、兴趣都充分调动起来了,思考有独到之处。】 师:问得好!说明这位同学善于动脑筋。但是我们再仔细读一读原文。生:(读课文)“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我知道了,这样的“日光”也是很阴暗的。
师:对。这个“漏”字很重要。对不对? 生:(齐声)对!
师:现在我们可以归纳出品味语言的第一种方法,就是“找出关键词语”。(板书:方法1:找出关键词语)大家再找一找,还有那些关键词语值得我们来品味? 生:(举手)我觉得这两个“破”字很关键,它们同样表现出“悲凉”的感觉。师:为什么?
生:因为“破”就是“破败”的意思,一幢破败的屋子与作者忧郁的心情、悲凉的感觉一致。师:很好。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和感觉来朗读这一段。注意,用怎样的语调? 生:用低沉的语调。师:好!预备,齐!(学生朗读这一段)【点评:品读、品读,就要边品边读。】
师:下面我们学习、品味第二幅图画的语言。第二幅叫《街面落蕊》。(放投影片)请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找出关键词语。(一学生朗读这一段)师:请哪一个同学说说你找的关键词语。(学生举手)好,请那位女同学说一说。生:我觉得“细腻”、“清闲”、“落寞”这几个词好。师:请说说你为什么找到这几个词语。(学生思考。过了一会儿,老师启发)请读课文,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些感觉的? 生:(读课文)“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作者是看到“扫帚的丝纹”产生这些感觉的。
师:对。这就是前面说的,作者把客观景物与主观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同学找到了哪些词语呢?
生:我认为这个“铺”字用得好。师:为什么?也请说说理由。生:说明地上的落蕊很多。师:“很多”为什么不用“堆”?请再读一读原文。【点评:从课文中找答案,在诵读中受启发。】 生:(读课文)“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上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思考)我知道了。用“铺”字说明落蕊很均匀,厚厚的。师:对极了!再想一想,我们平常在哪些地方用“铺”字? 生:(七嘴八舌)铺地毯。铺床。„„
师:对。可见“铺”是一个人工的动作。作者把它用在“落蕊”上,还有一种亲切的感觉,是不是? 生:(齐声)是!
师:现在我请同学们比较这样两个句式。课文上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我把它改为“脚踏上去,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行不行?请同学们先反复朗读这两个句式,然后进行比较。
(学生大声朗读以上两句,思考)生:(举手)我认为不能改。因为课文中的句子是把“声音”、“气味”做主语,起突出强调的作用。
生:这句话前面的句子都是主谓结构,这里也用主谓结构,语气就更连贯。改成“也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成了无主句,与前面不一致。
师:说得非常好!把语法、修辞知识都用上去了。大家同意不同意他们的意见? 生:(齐声)同意。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品味语言的第二个方法,叫做“比较不同句式”。(板书方法2:比较不同句式)就是说,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可以把不同的句式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清在什么场合该什么句式更合适。
师:第三幅是“室内鸣蝉”图,描写比较简单,我们跳过去。现在我们来品味第四幅图画的语言。请先听录音。同学们边听边找出其中你认为好的词语或句子,也可以把它们进行比较,看看谁的收获大。(放录音,朗读课文)生:我认为“奇”、“有味”、“更象样”这几个词用得好。师:(赞许地)唔,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这几个词点出了北方秋雨的特点。所以我觉得这几个词用得好。
师:也就是说,这几个词起到了统领下文的作用。那么,能不能请你读一读下文具体描写北方秋雨“奇”、“有味”、“更象样”的文字呢? 生:(读课文)“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师:你看,这雨有多“奇”,一阵风来,就下起雨来;一层雨过,天又晴了。同学们觉得描写北方秋雨“有味”的是哪一段? 生:(七嘴八舌)“桥头”一段,对话一段„„ 师:(指着“桥头秋雨”投影片)对,这一段很有味。但是我想这幅画就不如课文的描写有味。为什么?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出人物的活动。我们说,自然景物缺少人物活动就没有了生气。对不对?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一段很有味的精彩描写,请他读出点味道来。谁来?(有学生跃跃欲试,举手,老师指定)生:(感情朗读)“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倒来得正好。” 师:这段描写“有味”的地方就在这两句对话。应该用怎样的声调来读呢? 生:应该用缓慢悠闲的声调来朗读。师:对。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着一举手学生)你来。生:(缓慢悠闲地)“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师:(鼓励)读得很好,读出味道来了。但是,我还要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选两个“都市闲人”在这里对话呢?为什么不选其他身份的人,如两个商人,两个老板,或者两个打工仔?
【点评:教师适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讨论。气氛热烈)
生:是不是作者当时路过这座桥时正好听到两个都市闲人在对话,于是就把它写下来了。师:(启发)这位同学是从生活真实的角度来理解的。请大家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心情来理解,联系全文的中心思想来理解。
生:因为作者当时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自己就是一个“都市闲人”,所以他就对都市闲人的对话感兴趣。
师:这是你个人的意见吗?
生:是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讨论的。师:很好。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都市闲人”。其实在前面的描写中,就已经表明了他这种身份。同学们还记得吗?
生:记得。在“破屋秋色”图中,作者“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就表明他是个很悠闲的人。
生:在“街面落蕊”图中,作者看到扫帚的丝纹,就觉得“细腻”、“清闲”,也可以表明这一点。
师:好,同学们很有收获。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写文章不一定照搬生活,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立意来选择材料。体现出作者驾驭材料,“无所不能”的本领。
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发现,一个简简单单的“有味”两个字,就蕴含这么丰富的内容。可见,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应该进一步挖掘词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体会、理解。(板书;方法3:体会深层含义)请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那些语句蕴含了深层含义,值得我们去体会品味?
(学生有的读课文,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
师:我请大家体会一下“还有秋雨哩”中的这个“哩”字。把它去掉读一读,加上它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生:(各自朗读、品味,然后讨论)--“还有秋雨”,“还有秋雨哩”,--“还有秋雨”,“还有秋雨哩”„„ 生:(边想边说)我觉得加了“哩”字,就有一种语气。生: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表现作者很喜爱北方的秋雨。
师:是的。没有“哩”字,就是一般的陈述;加了“哩”字,就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可见品味语言,哪怕是一个语气词也不要放过。下面请同学们把”桥头秋雨“这一段再读一遍,各自读,认真体会揣摩,品味语言。(学生分别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归纳了品味语言的三个方法。是不是就只有这些方法呢?我们同学还可以不可以再归纳一些方法呢? 生:品味语言还应该多读课文。
师:说得对。我们这节课,从头到尾都在朗读。朗读确实是品味语言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板书:方法4:诵读精彩文段)现在,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你最喜欢的文段,高声地朗读吧。生:(各自大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品味语言就像挖井一样,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语言越品尝,就越有味道。希望同学们加强对精妙语言的感受、品味、积累、运用。下课!
◆课后反馈:教学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办法。同时,这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应该教会学生自己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但“方法”的归纳,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结论应由学生自己来下。而本节课基本上是由教师来归纳的,是为不足。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抓住了“品味语言”这个牛鼻子,完全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因为教材中所选课文大都是语言精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就如同挖井,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深圳市“构建‘学习语言’语文教学新体系”第一次研讨会公开课 刊于《深圳教学研究》1998年总18期增刊)
第二篇:《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0-01
一,导: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标题)
这是一篇著名的写景抒情散文。我们知道阅读欣赏这类文章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就在两个字上:(板书:景 情)。
古人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二,读:
[教师范读课文]
三,析:
(一)情
师:听读完文章之后,大家考虑,作者对故都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热爱,眷恋。(板书)
师:大家是从哪个段落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的热爱、眷恋之情的呢?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师:好!这就叫作:宁肯折寿也留秋!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除此之外,还有哪个段落比较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生:第一自然段。作者用“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和词语,突出强调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师: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作者这样热爱和眷恋呢?
生:清,静,悲凉。
师:(板书)作者既然如此深爱着北国之秋,课文为什么要宕开笔墨写江南之秋呢?(讨论,研究,明确)
生:作者用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比,衬托强调北国之秋的与众不同,从而突出对北国之秋的热爱。南国之秋的特点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板书:慢,润,淡)
师:另外作者在结尾再次提到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南北再次对比,抑南扬北,表达他对北国之秋的情有独钟,情深意厚。
(二)景
导入: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北国之秋的特色,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北国秋景的呢?速读课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生:作者分别描写了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秋雨、秋天的果树等事物,一共有五幅秋景图。
1,[研究第一幅画面]
师:总结得非常好。我们来赏析第一幅画面,大家轻声诵读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儿等。
生:这些景物的特点是:天色碧绿,看得很高,能见度大,可见:天空无杂质;从漏下的日光,一丝一丝多么分明,可见:空气没有混杂物;再看牵牛花的颜色:蓝,给人感觉清透,没有灰尘。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个“清”字。
师:“清”字已有,那么“静”在何处呢?
生: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以有声衬无声。即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好!清,静皆着,“悲凉”何在?
生: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蓝白最佳,尖长秋草。屋壁尽显荒凉,冷色调衬托凉意,秋草枯衰添悲凉。
师:这幅画可以概括为――破院观秋。(板书)
正是:破屋残垣观蓝朵,浓茶树底听鸽声。
2,[研究第二幅画面]
师:作为秋的点缀的槐树以及槐树的落蕊,是怎样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生:踏上去,声音也没有――静;
生:气味也没有,微细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清;
生:潜意识下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悲凉。
师:一叶知秋,岁之将暮,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这幅画概括为――落蕊感秋。(板书)
叫作:槐树影下感秋至,落蕊花上寂寞人。
3,[研究第三幅画面]
师:有个成语叫“噤若寒蝉”,说的是蝉因天冷而闭嘴不叫的生理现象。那么,故都的秋天来后,处处的秋蝉有什么表现呢?
生: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
师:这嘶叫是生命将逝的哀叹,凉从此出;另外,衰弱的残声都听得见,足见故都秋之寂静。
师:这幅画概括为――蝉鸣听秋。(板书)
叫作:故都处处听嘶叫,秋蝉寒里作残鸣。
4,[研究第四幅画面]
[拟境朗读]云散雨霁,桥头影里,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对话。“了”字念得高,拖得长;“阵”字像“层”字,平平仄仄的歧韵,作者认为“倒来得正好”,试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师:(学生分析总结,明确)
a,“了”字念得高,拖得长,体现对伙的深切体味;再加上破折号,声音绵长浓郁,隐含着意味深长的感叹,这“凉”不仅在身上,更凉在心里。
b,“阵”字表明凉意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而“层”境界顿显深、广、浓、厚。写出了北国之秋经过一场场秋雨的洗礼,而渐浓渐深,渐染渐醇的特点。所以说,“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小结:如果不是从内心深处感悟这故都的清秋,是不会有如此真切,如此细微的感触的。
这幅画概括为――雨后话秋。(板书)
叫作:云散雨霁桥影里,都市闲人话秋凉。
5,[研读第五幅画面]
师:第五幅画面主要是写北国清秋如黄金般珍贵,写胜日的枣树,枣子呈现出淡绿微黄的颜色,是北方最常见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受胸中情。
这幅画概括为――胜日赏秋。(板书)
(三)议
师:以上分析的内容,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都属于记叙描写性文字,接下来作者插入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大家考虑有什么作用呢?
生:(讨论,明确)写景抒情类散文加入议论性文字,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文章主题,通过议论指出:“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使文章的意境拓广加深。它的作用在于“喻理”“明旨”。(板书)
纵观全文,文章的结构形式非常清楚,作者运用了“总起―分说―总括”的形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这里不作过多探讨。
四,结:
师: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分析,明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因而,作者用这种感情来看外界时,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败的环境,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
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树等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主观感受”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围绕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决定。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这正是写景抒情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第三篇:《故都的秋》教学实录6-文档资料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6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今天陈“>陈老师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感受到了地道的重庆话,我非常喜欢。我想请两位同学用重庆话分别有感情地朗读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故都的秋》的第一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有哪两位同学愿意试一下?也让陈”>陈老师开心开心。(生踊跃举手)
师:请前面这位男生和后面那位女生,分别试一下,好吗?(生鼓掌)(男生开始第一自然段,大家笑。)师:看来,笑声是最好的赞美!
师:刚才这位男同学声音非常洪亮,感觉到用重庆话朗读别有一番味道。下面请女生代表来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更投入一点,可以吗?(女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好!(掌声,大笑)
师:刚才我们两位同学深情并茂地朗读,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了重庆话的魅力,也轻松了一下课前氛围,同时也把我们带进了故都浓浓的秋意中。好,咱们下面正式走进课堂。【展示PPT课题:故都的秋。】
二、解读“悲秋”文化
师:郁达夫“>郁达夫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第 1 页 他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按照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老师一般都会带着同学们分析文章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今天,老师在这里,想换另一种方法,和大家一起来解读一下其中的“悲秋”文化。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展示PPT:教学目标:品味“悲秋”文化】 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叫“悲秋”文化。【展示PPT:
一、解读“悲秋”文化】
师:既然不走寻常路,那我们就从第12段开始吧。在12段当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们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生齐读该段文字)
师:这里面说到很多的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我们会想到哪些跟秋天有关的文字呢?
生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是我们初中时候所学的非常经典的《秋思》(马致远),让我们一起读一遍。(生齐背《秋思》)
第 2 页 师:除了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位同学想起哪些诗歌? 生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秋辞》。还有《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生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嗯,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跟秋天有关的诗词,看来同学们的积累挺不错的。除了刚才同学们所提到的这些,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些写秋天的诗句,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读的时候留意一下,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展示ppt: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4.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5.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6.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7.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9.秋风吹白波,秋雨呜白荷。(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生齐读)
师: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这些诗句比较集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生:秋风(西风)、秋雨、秋声、黄叶、黄花、霜、寒蝉、大雁……
师:非常好!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的这些诗句从感情上来看,有什么倾向?
第 3 页 生:悲凉、萧瑟……
师:(引导学生做简要的分析)
师: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写秋天的诗词大多都有着“悲凉”的感情色彩?
生1:古代实行科举制,很多学士文人年轻时候不得志,就像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一样,所以他们就在秋天看到带有萧瑟的景物的时候就发表感慨。
生2:过去交通不方便,出远门的人一走就是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都能不回家。这个时候如果看到萧瑟的秋景,看到一年一度南飞的大雁,自然而然就伤感惆怅了:大雁尚且能够回去,而我们却不能……这个时候就自然勾起了很多的人生感慨。
生3:有时候,我们想要做一件事情却做不好的时候,看见一些秋天的景物,看到树叶掉的时候,也会有那么一种特别的感情。
师:很好,引起了共鸣啦!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郁达夫”>郁达夫先生是怎么说的。在文章的第12段还有这么一句话,大家读一遍。
【展示ppt: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关于“秋士”这个词,课文是有注解的,请一位同学读
第 4 页 一下。
生:古时指到了暮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师:这个注解表明,所谓秋士,包含了几个要素? 生:暮年、不得志、知识分子。
师:很好!秋天,草木枯萎了,树叶掉下来了,大雁南飞准备过冬了,西风吹过,带来了阵阵凉意……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仕途不得志、到了老年仍然难以有所作为的知识分子,很自然的就会产生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功业未成的悲凉之感。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关于“悲秋”的文化元素。【展示ppt:“悲秋”文化元素
秋天景物:秋风、秋雨、黄叶、枯草、残蝉、归雁……繁华落尽,满目萧瑟
秋士情怀:时光流逝、年华易老、迟暮不遇、经年漂泊……】 师:当这样的景与这样的情一结合,诗和词就出来了。南朝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曾说过这么一段话,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形。大家一起读一遍。
【展示ppt:刘勰《文心雕龙 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师:这段话的大意是说,春秋四时往复更替,冷暖季节景物变化,让人心旌摇动,受到感染,感情随景物而变化,而文章的辞句又凭借感情抒发出来。而把“悲秋”的景和情表现到极致的应该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登高》了,大家齐
第 5 页 读一遍。
【展示ppt: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生齐读)
师:这首诗哪些体现了我们刚才谈到的“悲秋”文化元素?(秋天的景物,秋士的情怀)生1:猿啸哀、无边落木 生2:风急天高
生3:我看出了一点。诗歌中写到“万里悲秋常作客”就是说他们整天在外面漂泊。
生4“百年多病独登台”也是写出了悲秋的感觉。因为杜甫晚年是比较痛苦的,他小孩是饿死的,他是多病独自一个人登上楼台,所以当时他是孤独寂寥的。师:有没有人生易老这样一种感情在里面呢?
生:应该说也有吧。“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百年”也是有那么一种人生孤寂在里面。
师:更清晰地表达人生易老这个概念的还有哪些句子呢?
第 6 页 生:繁霜鬓。
师:好!非常棒!请坐!应该说这首《登高》是悲秋的典范之作。它把悲秋的景和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刚才我们说到的这节课的任务是品“悲秋”文化,那么,“悲秋”能不能上升到一个文化的高度来理解呢?老师在百度上看了一下文化的概念,我们来读一下蓝色的字。【展示ppt: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生齐读“文化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师:如果某种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仅仅在古代的人之中才能理解和交流,我们现代人读不懂,还能称之为文化吗? 生:不能
师:如果它只是古代的知识分子之中才有的情感,后面的人不再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情感,那也不能称之为文化。我们之所以能把“悲秋”作为一个文化的概念来理解,是因为除了古代,现、当代也还有很多文人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一种悲秋情怀。所以,接下去我们要进行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回到我们的课本中来,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展示ppt:
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第 7 页
三、品味《故都的秋》中的悲秋文化
师:老师不要求大家一下子把文章的内容解读完,只要你看出了刚才我们所讲的悲秋文化元素(秋景、秋情),都可以和大家分享。
(生看书寻找答案,师巡逻)
生1:第7页最后一句“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里所说的落叶就是表达悲秋的情感。师:很好。哪位同学再来?
生2:第1自然段中“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那么你觉得“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跟我们的悲秋文化联系最紧密的是哪一个呢? 生2:悲凉。
生3:第7页的第3自然段“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里的牵牛花是冷色调,写出了秋的清净和悲凉的特点。
生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第 8 页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通过细致地描写槐树的落蕊来写出秋的静和淡的特点,也描写出了作者内心细腻的感受以及当时的心情。
师:心无尘埃,才能看到满目尘埃。只有内心够清净,才能感受到一些很细微的东西。那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找到找到更明显的句子?
生5:“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师:这里有没有写秋天的一些代表性的景物呢?
生5:在人海之中,租一间屋子住着。有那么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
师:好,这是属于你的解读。那还有没有同学找到能够很明显地表现秋天的悲凉的句子呢?
生6:第3段最后一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疏疏落落的秋草”有一种孤单寂寞的感觉。师:很好!
生7:第5段的“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也体现了秋天的悲凉。
第 9 页 生8:第8自然段“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本来秋天的雨给人的感觉是朦朦胧胧的,特别得细特别的静,而这里却说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这只有在一个人心凉的时候才能感受到。
师:好,同学们基本上把文章各段涉及到的有关景物都讲到了,但是还没有同学提到第11段中关于的“秋天的果树”的描写。这段能不能体现秋天的悲凉?
生9:能。“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枣树叶落尽了,西北风刮起来了,体现了秋的悲凉。
师:很好!这一段景物描写虽然难得出现了几抹暖色(淡绿微黄的颜色,成熟的枣子、柿子、葡萄),但很快的,枣树叶落尽了,西北风刮起来了……美好的时光稍纵即逝,繁华落尽,便是无尽的悲凉了。
那么,郁达夫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悲凉感呢?在他身上,是不是可以看到“秋士”的身影呢?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写作背景。
【展示ppt: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
第 10 页 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
师:同学们,透过这段写作背景,我们有没有看到“秋士”的影子呢?
生1:思想苦闷,创作枯竭。
生2: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师:把握得很到位!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郁达夫和当时很多知识分子一样,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才华没办法舒展,饱受愁苦之痛……逢秋悲寂寥,于是就有了这篇著名的散文《故都的秋》。
师:从刚才对《故都的秋》的品读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悲秋文化在古代杜甫《登高》里有;到了现代,我们依然可以在郁达夫《故都的秋》感受到……它是有传承性的,不同时代的人都能够共同地去读懂它。
让我们再回到第12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ppt展示:“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
第 11 页 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生齐读)
师:那么我们学了这个“悲秋”文化有什么用呢? 【展示ppt:
四、拓展延伸】
四、拓展延伸
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首词,大家一起读一遍。【展示ppt:《八声甘州》 柳永
对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这是一首写秋天词(一番洗清秋),比较长,但如果我们运用这节课学到的关于悲秋文化的知识,就可以快速把握它所表达的情感。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悲秋”的元素,我们一起来找找。
首先,我们看它所写的景,有哪些? 生1:潇潇暮雨 生2:霜风凄紧
生3: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师:这句能理解吗?
第 12 页 生:大概是说草木凋零
师:非常正确!红的是花,绿的是叶,用了借代手法。那么,作者情感呢?
生1::思乡(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生2:想念亲人(想佳人,妆楼颙望)
生3:漂泊无依(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师:非常好!“悲秋”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当我们掌握一定的规律时,就比较容易读懂很多的古典诗词文。同学们课后也可以回去找到课文中提到的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五、作业布置
【展示ppt:课外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品味两篇写秋的名作中的“悲秋”文化。】
六、结束语
师:最后“>后老师想用一首打油诗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读一遍好吗? 【展示ppt:《品秋》 品秋(陈丽茹)
北国天高胜南方,风霜落蕊唱寒蝉。古都落寞千古意,一清一静一悲凉。诗词河流非寂寞,炽热文心有蟹黄。聚奎学子逢盛会,悲秋文化意绵长。】
第 13 页(生齐读)
师:这节课上到这里,非常感谢同学们的配合,下课!生:谢谢”>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第 14 页
第四篇:《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三)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
我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往往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所能概括的,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某种特定性和模糊性,是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难免为各类因素所影响,诸如各类教辅用书的明确指导,在对文本的讲解过程中束缚于某种定式。追求解答的统一性、规范性。于是经过教师一番苦口婆心的讲解之后,学生兴趣全无,原先本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变成了机械地摘录、背诵课堂笔记的简单流程。这样的教学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和阅读的信心,审美品位、欣赏水平甚至基本的阅读能力都难于提高。这也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存在,思考的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你的答案是否是学生所认同的、愿意接受的,是如何让学生认同并且接收的。基于此,我认为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题为核心、纽带和支撑点,把问题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与学生公平地对话。并且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和作者对话,真正达到心灵的沟通。
在进行《故都的秋》教学准备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就是简化课文,以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解读:(1)散文是反映自我的镜子,郁达夫在文中是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2)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3)作者在文中所谓的悲凉应如何理解,为什么文中秋景都带有如此浓重的清、静、悲凉特点。前二者作为课堂学习过程中解读文本的核心,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本,理解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眷恋之情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方式;第三题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郁达夫的其它作品,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的引子。
[课堂再现]
师:美学家曾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无疑自然、人文风情的描绘是散文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一个重要依托,而《敌都的秋》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你读本文的第一感受是怎么样的,你觉得都达夫在文中通过情景到底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呢?
(板书:自我;师范读,学生感知全文。)
生:我觉得应该是细腻的自我。如作者对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的描写,只有细腻的自我,用心细腻地体会,然后细腻地抒写,才能有如此细腻的笔触。
生:是敏感的。依据也是课文的第四段,我觉得只有作者感受到,他才能写出来。
生:作者很悲。如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就感到北国的秋来得悲凉,作者自己就感觉很悲凉啊。(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同意该生的观点)
生:我不能同意。如果作者感到悲,为什么还要不远千里去饱尝故都的秋呢?
生:我也不同意,我倒感觉作者对故都的秋是非常依恋的,以至于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去享受。
生:我觉得有些悲。文段中写到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适合的,而且在写到秋雨时。作者所写到青衣、一二个闲人、桥头看上去就很悲凉呀。
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否相似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聘,小桥流水人家?
生:好像是。(周围有学生反对,但都无法言之成理。)
师:那我们不妨把课文的这几处读一读。
范读第一段及课文秋雨部分。突出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然后,就这几处稍作改动,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天可真凉,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体味其中的差异。并引导学生回顾骆宾王的《咏蝉》与课文第五段进行对比。
生:多几个感叹词似乎就有多了几分闲情,感觉作者柔情脉脉,非常细腻、闲适。
生:看来相同的景致,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的作用多少会有不同。郁达夫的桥头树底的闲人写要表现的更应该是北京人的闲情,而蝉声要道出的是对故都的秋的喜爱。
师:由此,请大家结合课文第三段的色彩,看看这些色彩所描绘的是怎样的故都秋色?
生:碧绿的天空、槐树地下缕缕的阳光、牵牛花的蓝、白色就色彩而言都属于冷色,但应该偏中性,不能归入绝对的冷色,而且前二者本来就是秋天的颜色,而作者对于牵牛花颜色的蓝、白二色偏好也很接近于秋的颜色,说明作者喜好的是敌都之秋的清和静。(教室安静)
师:很好。从大家的沉默中,我感受到是大家对他的认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的文眼旬。
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师:郁达夫在文中所展现的秋花、秋树、秋声、秋雨、秋果其实是中国北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如果不是作者如此细腻、敏感的体会和描写,甚至不能称其为景物,那么课文的秩韵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静,但有人言语不能改)
众生:故都和北平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体现出的是故。
师:那么,这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生:北京是古城,不同于苏州上海杭州,也不同于厦门香港广州,生活不是混混沌沌的,是闲适的,是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看蓝天,听驯鸽飞声的惬意。
生:作者文中所写的秋花之类的,其中还带有很浓的人情味,如民居、扫帚的扫痕、闲人处处都充满生活气息,而且这一份心情似乎是别处没有的。
生:故都,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之中,因为别处没有的不是芦花而是陶然亭。虽然将这些一笔带过,但引起的思古幽情是难免的。当然历史的悠远、深沉也不仅仅积淀在名胜上,毕竟连北京的胡同都都有其独特的胡同文化嘛。
众生:对啊。
生:故当然包含古、旧的意思。北京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精华所在,但在近代曲风风雨雨中,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颓败,这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写照
生:故都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眷恋。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文中的故都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书写,更着重于生活情景中流露出的对故都人文情调的眷恋。
[教后反思]
1 对问题设计的分析
任何一篇文章,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这些角度可以是文本的矛盾处,可以是文本的反常处,也可以是文本的强调处,还可以是比喻与概念处。同时我认为我们还能从一些普遍性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对于现当代散文而言,展现自
我、张扬个性。抒写出作者的真性情,这些是作品成功的关键,也是引起读者共鸣的核心。而在实际教学中,情感却是最难讲解的,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更愿意注重对文本所描写对象、文本语言进行分析,以此带动学生对作品情感的体会,这样当然能对学生的理解文本、积累语言知识起到一定的帮助,但却可能使学生忽视对作者、对文本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一开始,我提出了文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自我,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情感,以一个普遍性、一般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心中快速地勾勒出作者的形象。在随后围绕一个自我的讨论中,学生在谈心中的作者形象时,不仅谈对作者的理解,涉及到作品是如何表现自我的,即文本情景描写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这使学生深入到作者创设的意境。多层次、多角度地谈出自己的理解。而在讨论后一个问题课文故都的秋味到底体现在何处,文题能否改为北平的秋时,则能促成学生对文本展开进一步的解读,领悟其中情境的清、静、悲凉的特色,而这对于理解作者情感亦起到了帮助。
2 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分析。
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其自身的感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本身会问、善问,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学生为创设整体阅读的氛围,引导其明确学习要点,质疑问难之外,学生从自身角度对文本展开解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解读更能以自己和学生都适应的方式展开,不墨守陈规,不易为外界因素所束缚,更容易开放地对待文本,便于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打破单一的班级上课模式,以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在关键处重锤敲击,制造矛盾,引起争议。在争论当中,发现疑点,引爆出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整体感悟能力和深入揣摸文字背后隐藏的内蕴的自我领悟能力。
3 问题教学的效果及本课教学不足的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真的有些出乎意料,虽然有过几次的静默,但学生基本上都是在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的,这样静化了课堂,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喧哗。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时,能畅所欲言,这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欲望,也激发了学生展开了阅读作品、解读作品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是带着一种喜悦完成本文的学习的,并在课后也对郁达夫作品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在一定范围里形成了部达夫作品热。同时学生能渐渐学会了自己找解读文本突破口,这在之后篇目的自读学习课程中得到了体现。
当然,在完成课文课堂教学之后,仍有学生抱怨说很不习惯,因为笔记太少了,怕以后忘了。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原因可能有二:(1)课堂教学是围绕几个问题展开的,节奏相对以往加快,可能是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所一下子难于接受,课堂教学仍需要顾忌基础差的后进学生;(2)学生的学法仍需要进行指导,特别是自主学习和笔记摘录的方法,需要让学生养成课后回顾、整理笔记,自己写旁批的习惯。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学习文本抓景物特征写景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导学重点、难点
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总的设计思路)我认为,在作者眼中,悲凉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带来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败、秋的死亡,归结到一点就是一种人生的体悟,一种对生命的认识,因此在作者看来,这乃一种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课设计紧扣悲凉美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导入新课
秋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让学生举例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并分类,哪些写出秋的欢快美,哪些写出秋的悲凉美,齐背《天净沙秋思》,体会其中的悲凉美。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的笔下,秋又具有什么样的美呢?这一设计引导学生感受本文的悲凉美。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共同读导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
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清楚学习散文的思路
三、整体感知
分开齐读:1、2段女生读,3段男生读,4---10段教师读,11段女生读,12段男生读,13段女生读,最后一段师生共读。这是根据文章气势的大小设计的。师范读时要注意第四段,语速一定要慢,要读出精致细腻的美,还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调一定拖长,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这里可让学生反复的读。
朗读时注意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用一个字概括。
四、朗读品味、鉴赏评价
1、生:味
找出原句划出。这秋味有具体指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生找出:清、静、悲凉。
2、思考作者写了哪些秋景来表现清、静、悲凉的秋味?(让学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板书在树叶上)
3、小组讨论:师:你们小组认为哪个秋景写得最有味、最美?为什么?(讨论15分钟)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第三段最能体现秋清、静、悲凉的味。根据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给人清朗的感觉;听鸽声,这是以动衬静,还有静对着喇叭花,这都突出静;悲凉体现在破屋、破壁腰、破败。喜欢牵牛花还是蓝色的,花底下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这也突出了悲凉。
师进一步启发:作者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败,他悲伤吗?
生:作者悲凉但不悲伤,原文有证据:泡一杯浓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面对着破屋、破壁腰、破败的衰草,我们能够想象到作者欣赏并陶醉在这悲凉的美中。这是一种人生享受。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们都很向往这种境界。
师:一组同学感受得很深刻,郁达夫遇到你这样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气。(学生笑)
4、第三组同学不服气,直接站起来驳斥第一组:
我们组认为第三段远远不如第四段好。我们先给大家读一遍,让你们感受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读得非常缓慢,充满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多么清静啊,作者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到铺得满地的落蕊,无可奈何花落去,悲凉味出来了。这是从视觉写,声音也没有这是从听觉写,气味也没有这是从嗅觉写的,极微细极柔软这是从触觉写的。别人写秋风扫落叶无边落木萧萧下,而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朵、鼻子都无从把握,只能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觉极其精致敏锐的作家,怎么能写出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样精致的句子呢?
这样的句子感受细腻,语言精美,所以我们认为这段比上一段更能体现郁达夫的秋味---清、静、悲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段最能表现秋天那种落寞的美。(生热烈鼓掌)
师:郁达夫又多了几位知音,你们能从抓景物特征入手,品味本文精致细腻的语言美,审美情趣颇高。不过,第四段还有一个精致细腻的景,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扫帚留下来的一条条的丝纹,作者观察相当得细腻。
师启发:扫地有声音吗,为什么还要说静?你能想象那种情景吗?
生:以动衬静。我们想像到扫街的在树影下清闲得挥动着扫帚,听着灰土与落蕊发出的沙沙的轻微的声音,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显出那种空旷的静,让人透着肌骨的凉,悲凉气就不知不觉从心底冒了出来。
师:这位同学想象力丰富,情感细腻,这么美的文章全让他吃透了,第四段确实太美了,好,五分钟背下。
生背诵。
5、齐读610段,体会第八九段了、啊的读法,腔调一定拖长,要读出北方人的慵懒味、悠闲味。
6、师:艺术的美,很大程度在于精致的美。这篇文章通过精致细腻的语言,将秋味渲染得淋漓尽致。思考:这秋味是哪里的?故都(过渡到13段南国的秋)
师启发:那么南国的秋有何特点?
生:慢、润、淡、多雨少风。
师:最后再次提到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起何作用?(讨论)
生:比喻、对比。作用:呼应前文;比喻新鲜妥帖
师明确:从饮食文化入手,用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北国秋像老白干味烈,南国米酒酿造黄酒味润,馍馍比稀饭味深,大螃蟹比鲈鱼味浓,骆驼比黄犬味长,这种比喻真是让我们垂涎三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师: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对此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
?
生:颂秋,一曲悲凉的颂秋,虽然本文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但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凉就是秋的正味,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7、小结:今天,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香,清爽宜人,回味无穷;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韵味十足;还仿佛看到香山的红叶,缓缓得向我们飘来。就让我们捡起它作为岁月珍贵的书签,永留记忆深处。(边小结边板书,打开多媒体,一片飘的树叶)
板书设计:一片香山树叶,叶中心是味悲凉味,叶角上依次为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球果。
五、实践创新
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天净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征。
例文:
天净沙-秋思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
衰草、蓝朵、残垣,槐蕊满地,故都人在独叹。
六、教后反思
这篇美文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就是精致细腻的悲凉美,而在郁达夫的眼中悲凉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让学生体会这种美,成了本课重点鉴赏的内容。欣赏生命的欣欣向荣是美,欣赏生命的衰败、悲凉也是一种美。让学生明白郁达夫的悲凉并不是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积极享受,可以喝茶欣赏来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这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为降低难度,我设计几个问题,从味入手,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引导他们去感受这种精致细腻的悲凉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墙。这种衰败,正是郁达夫的审美趣味。学生可能感受不是那么深刻,但感受一点点就是成功。学生的审美情感就开拓了,无形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鉴赏这样的美文如果匆匆而过,分分层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费一篇美文,也枉费了编者连续选入教材作为经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及反思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讲过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
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
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
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困难。我们可以用三种层次来判断学生对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内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体验。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也是一堂语文课要求全体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但第三方面却非常不容易。随便从文章中挑了几个词,我相信很多同学都不能深切体会(是体会,不是理解)到那种感觉。比如什么是清,什么是悲凉,什么是落寞。
为什么这些感觉是一种美?曾经体会到这种美感吗?能不能假设一个情境来体验体验?确实好困难,我相信一般人都觉得不容易。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感觉。我总认为,语文难的地方不在那些实的知识与能力,而在于这种虚的思想与情感。当然,这种虚的艺术感觉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的奠基,是不断熏染出来的。所以得一天一点积累,一天一点感悟,得慢慢来,急不得。
第五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真切灵活”的散文特色,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走入秋天 同学们喜欢秋天吗?喜欢秋天的什么景色?
2、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有着丰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但他3岁丧父,家中生活艰难。1913年,还是青年的他就随长兄赴日留学,一直到1922年,他才回到祖国。十年异国生活使他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及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的熏陶,但也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忱。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山水游记和诗词。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被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去当翻译,期间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始终坚持抗战。于是在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因此,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为革命烈士的称号。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广泛。其中以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作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情绪。
(如《沉沦》一部以留日学生的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兼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散文以游记著称,有《还乡记》等,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真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三、创作背景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四、正文赏析
1、整体把握:
听课文朗读,思考:
(1)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清、静、悲凉)-------文眼
(2)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描写了几幅秋景图? 秋晨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3)如果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你会怎样划分? 一:总起(1-2)思秋、赴秋
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二: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三:总括(10-11)恋秋
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2、细读课文
第一部分:总起(1-2)思秋、赴秋
思考:文章的1-2段,这两段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用对比的手法写江南之秋不比北国之秋,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直抒对“故都之秋”的热爱眷念之情!
第二部分:分写(3-9)绘秋和议秋-----赞秋 第一层:(3-8)绘秋
思考:文中描写秋天的五个画面具体描绘了哪些景色? 它们又是怎样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第一个画面:秋晨静观图
思考:在第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一椽破屋、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体现在:
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 ↘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淡淡日光 ↗ 清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 静
有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破屋 ↘
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 → 悲凉 象征生命的衰竭与凄凉的秋草 ↗
从视觉、听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第二个画面:秋槐落蕊图
思考:在第二幅图画中,写了怎样的景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能很好地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 景1:“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情:给人寂静的感觉-------静 景2:“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 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情:突出了秋的清,给人清静悠闲的感觉----------清 “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悲凉”
------从听觉、味觉、触觉、视觉角度来显示出环境清、静、悲凉,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第三个画面:秋蝉残鸣图 思考:同学们都听过蝉的叫声么?是怎样的?北国的秋蝉叫声又是怎样的?能让你感受到“清、静、悲凉”特点吗?
明确:“衰弱”“残声”“嘶叫”“啼唱”
分析: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而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寂静“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衬静,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牵动作者心魂,恰以表明孤独者的冷落、悲凉。
第四个画面:秋雨话凉图
思考1: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吗?喜欢哪个季节的雨?北国的秋雨又是怎样的?
明确:北方的秋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体现在: 灰沉沉的天空,凉风一起,便息列索落下起雨来;秋雨过后,天气很快晴朗;秋雨过后,温度下降得快。
(秋雨来去匆匆,天气变化很快。)----------冷清、寂静感 思考2:“秋雨图”当中除了雨还有什么?
明确:还写了雨后都市闲人的衣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思考3: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明确: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而用这样“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也能更好的烘托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
第五个画面:佳日秋果图
思考1:写了哪些景色,能体现北国秋味“清、静、悲凉”的特点吗? 景:“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淡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成熟至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
思考2:秋果胜景中,为何又出现了北风黄尘?
明确: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悲凉之感
【延伸】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中的景物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是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者内心的主观色彩的自然融合。五幅画面都染了冷色调,表现作者心中的悲凉,也体现了作者对整个人生和时代的感悟。
第二层:(9)议秋
思考:第12自然段的议论有无必要?(试从议论的落脚点上考虑)议论:人皆感秋-----中国文人尤甚-----非到北方不可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作用: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是从形到神的深化,增添了文章的厚重感,意境的开阔感。
第三部分:总括(13-14)恋秋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因此在第10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 比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北秋韵比较
黄酒------甘甜可口,回味不永 白干------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 稀饭------稠润 馍馍------硬实
鲈鱼----味美细腻,剔刺而食(细腻)大蟹-----大块剁食,秋之爽气(粗犷)黄犬-----玲珑如意,逗玩邀宠 骆驼-----跋涉千万里,有秋之阔远 【延伸】: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
北国秋——清、静、悲凉(文眼)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之秋的依恋之情。第14段: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直抒热爱痴迷之情
作者这样的收笔,就如同一条舒缓的小溪,经过长久的蓄积后,达到了喷涌而出的飞瀑之势,炽热的感情如波浪滔滔的万里江河奔涌而出,情感的潮水势不可挡地奔腾而出,这是何等的眷恋,何等的激情,仿佛我们眼前站立着这位沉醉于故都之秋的率真而感伤的主人公。
【总结】思秋、赴秋------绘秋、议秋-------恋秋 【延伸】: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五、品味比喻等修辞手法
1、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用“反喻”的手法使“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表现出与一般句式相比较得出的—“语言美”,即他不说“秋是什么”,而说“秋不是什么”,从而增添了新意。
下面又用“借喻”的手法将对名花,美酒的领略的不深不透的感觉,比得像“花的半开”和“酒的半醉”,同样增添了新意。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