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案例《学剪纸》
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案例《学剪纸》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应遵循《劳技教育实施指南》中“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教学理念进行。内容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课堂上充满着学生的愉悦心情,让他们在“做中学”和“学中做”,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使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的民间艺术。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细心、耐心、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剪纸是在我国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学习掌握剪纸的基本方法。在剪纸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想象、创造、亲手实践;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各步骤操作要点。通过剪纸方法的运用完成1-2件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评价能力。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收集一些民间剪纸的图片和实际的样品,帮助学生丰富剪纸的想象,激发剪纸兴趣。
2.教师课前向学生布置搜集剪纸的材料及了解民间艺术都包括什么内容。3.教室墙壁粘贴大幅的剪纸作品。
4.学生课前准备:各色正方形、长方形纸、剪刀。5.教师预计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上劳技课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老师带你们游览一下剪纸世界好吗? 生:好。
[打开电视,让学生们看电视机里播放的《民间剪纸艺术的纪录片》,要求:仔细观察,看清剪纸过程,剪纸人的动作。接着,用课件展示剪纸作品(师边放边解释)。] 师:你还能说说你知道的哪些剪纸作品吗?
师:中国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装饰性、趣味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一张普通的纸,在我们的剪刀下,几经翻转,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我们用它们把生活装点得生机盎然,美丽如画。这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几千年来,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一张张,一幅幅独具匠心、风格各异、形式不同的剪纸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顿时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
生:过年时家里贴的窗花、窗上贴的吊钱、门上贴的肥猪拱门„„ 师小结:对,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剪纸作品,我们刚才看的这些优美生动的图案和同学们说的那些剪纸都是用一把剪刀,一张纸创作出来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
师: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想法?说一说。
生1:电视里老奶奶的手太巧了,几下就剪出了一幅图,我也想学剪纸。生2:老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能剪出这么难的图案,我还小,我也能学会。生3:我特别想学剪纸,老师你教我行吗? 师:大家是不是都很想学剪纸呢? 生:想学。
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剪纸。板书课题: 学剪纸(二)讲授新知:
1.出示剪纸图:
(师把本课设计的“做一做”栏目中的两幅作品放大后贴在课题的右边)。(这两幅图很真实,贴出后,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让学生知道剪纸图不光是在电视中能看到,在我们的眼前就有。)
2.教师提要求: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两幅作品了吗?一会儿老师就教你们剪。在老师剪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认真看老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你们看仔细了,记住老师剪的步骤,你很快就能学会。你剪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不要用它碰了手。3.播放剪纸步骤的课件(课前教师已把剪纸的步骤做成课件,这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记忆力)。剪纸步骤、制作黑板上的两幅作品。
a. 1.取正方形一张纸,先对折,再对折,折成一个小正方形纸。2.画纹样。
3.剪裁,按画好的纹样,沿着线剪。b.取一张长方形纸。方法同上。
(通过让学生仔细看教师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剪纸的操作步骤及技术要点)。
4.师问:看完后,你记住剪纸步骤了吗? 在小组里和同学相互交流一下,一会儿老师找同学说一说。5.小组交流
6.指名学生叙述剪纸的步骤,生边说师边板书。板书:取正方形,根据图形将纸对折 设计纹样
沿着画好的线,把图形剪下来。
7.师说:记住剪纸步骤,还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发挥你的想象,设计出更好看的剪纸作品,下面就把彩色纸拿出来,我们一起动手做剪纸,动手前老师要提要求。
8.出示写有注意事项的投影,指名学生读。方法:指名找2-3人读。(1)折叠纸时,要做到对齐压平,纸的中心点要折得准确。(2)描绘纹样时,要想方设法使纹样有多处连接。(3)认真完成两幅作品。
(4)注意卫生,把剪下来的纸屑收留好,不要乱扔。
(三)学生动手操作、实践:
1.师说:老师为了鼓励大家,设置了几个奖项,看哪个组的同学能获得这些奖项。小巧手奖,构思巧妙奖,合作学习奖,大胆创新奖。(师边说边把用吹塑纸做的奖杯贴在黑板上)希望同学们积极努力,大胆创新,看这些奖项将会落到谁的手里。不太会的同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请教别人或问老师。
2.动手实践操作(分小组进行)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陆续完成,师把好的作品让学生贴在园地里或黑板上。)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师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完成这幅作品的,(从作品名字,设计意图方面来说。)(指名3-4人)
2.选出好的作品,进行比较、评价。
师:谁来说一说,你认为哪幅作品好?(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评出小巧手奖,构思巧妙奖,合作学习奖。(教师把奖杯从黑板上摘下来,发给获奖同学和获奖小组。)
师:大家为获奖同学鼓鼓掌,对他们表示祝贺!
(五)拓展学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剪纸的素材,发挥你的想象。你喜欢什么就剪什么,用什么颜色的纸都行。对于好的作品,老师还要发最佳创意奖。
(在这里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是给学生留有一个创新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时学生们手脚放开,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新奇。)
1.学生开始动手做。
2.学生把做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3.进行评价。让大家说一说哪幅作品最好。最佳创意奖应给谁?
(六)整理、结束:
师:看谁把桌子上收拾得最整齐、干净。
(渗透品德教育,节约用纸、讲究卫生、不乱扔纸屑,互相提醒。)
课后反思:
在这次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作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提高了手脑并用的能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
但有些地方还不够完美,比如有些学生动手能力还比较差,接受新内容较慢,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辅导,以提高全班的整体素质。
草塔镇小: 楼灿飞
2008-9-10
第二篇:劳动技术教学案例与反思(王学翠)
《易拉罐空筒小制作》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征小学 王学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易拉罐工艺的基本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习体会易拉罐工艺的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四、教学用具:易拉罐、剪刀、双面胶、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件自己亲手做的手工艺品,大家仔细看看,能不能指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 生:„„.师:对!同学们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这些都是老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如:酒瓶、龙虾壳、石头、铁丝这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大家平时有没有在吃完或用完某些东西后,想过再把它们加工成工艺品呢? 生:„„.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尝试用生活中最常见的易拉罐空筒来制作花篮。(出示实物,点入课题)
(二)授课
1、介绍材料属性:
师:易拉罐我们最常见了,那同学们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生:(课件出示)
铝质易拉罐质地轻而薄,表面光泽华丽,具有一定的弹性容易塑造及取材容易等优点,是一种制作工艺制品的理想材料。用它做花篮、笔筒或其他小物品,既利用了它自身的结构,又容易加工成型。
2、介绍工具:
师:再来介绍一下我们要用到的工具: ①剪刀1把、锥子1把 ②细线(长1米左右)③双管胶1盒、易拉罐空筒3个 ④绳子1根(长1米左右)
3、制作方法:
师:介绍完材料和工具之后我再来讲讲它的制作方法。通过剪、折、卷、接、拧、粘等技法加工成立体造型 师边讲边示范
师:刚才老师给大家简单示范了一下,做了条小鱼,其实可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课件出示)
(三)实践制作
1、确定主题。(依据主题来制作各种形象,比如)
2、采用剪、折、卷、接、拧、粘等技法加工,造型生动。
3、合理分工,集体合作。
4、注意安全,不要伤到手,剪下的碎片不能随意丢弃。(生尝试制作,播放音乐,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学生自评、互评
2、师评 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最佳制作奖
3、谈体会
师:通过本节课的制作,同学们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五)课堂小结
师: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多多留意,开动脑筋,用你灵巧的双手去创造,那么生活中一些很不起眼的东西,可能都会成为精美的工艺品。这种变废为宝,用自己的双手在生活中创造美的做法不仅增强我们的环保意识,还增添生活情趣,我们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美丽人生。
(六)板书设计
易拉罐空筒小制作 → 变废为宝 → 美化生活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所教的是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材里废物利用部分的第八课《易拉罐空筒小制作》。我对劳技课的理解是劳动技术课就要贴近同学的生活,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地可以取材,方便“劳动”;再是要讲究技术,学会主动从生活中发现。因此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就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通过不同素材制作成的工艺品的展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生活垃圾的魅力”、“工艺技术的魅力”,为他们的制作提供选择。二是通过传授,教给学生简单的制作方法。作为老师,教给学生方法是最重要的。三是通过各种展示及讲解,启发大家主动学习,主动发现美并追求美。这也是新课标所注重的。但构思与实践总是有差距的,本节课我就作如下小结:
一、课堂设计目标基本完成。
1、在展示方面,我自己亲手制作的工艺品导入新课,学生对他们更有亲切感,材料丰富,制作精美,有效地引导了大家感受工艺之美,并萌发“想自己做”的想法。工艺品制作的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吃过、用过后的一些很不起眼的废弃物品,又使学生眼前一亮,在“环保”上给大家一些启发。
2、在教授制作工具及方法上,我通过示范制作一条小鱼将材料的介绍和工具的使用自然地融入其中,环节承接流畅,又节省时间,有效地将制作方法在易于学生接受的情况下传授给学生。课件的欣赏则加深学生对制作的认识与理解,为他们在下一环节的操作奠定基础,同时再次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从学生欣赏课件的认真、惊讶的表情来看,我想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3、作业环节中,在指导上,我的想法是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需要时我再加以指导,实践证明,学生的表现非常出色,我的安排也是成功的。在制作中,一部分同学根据命题作业,一部分同学在参考我提供的简图下完成了作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想他们体验到亲手制作的快乐,这也是我希望达到的。从作业上看,学生的作品造型生动,搭配合理,还是很有创造性,很具想象力的。
第三篇:劳动技术教学案例与反思
《插花》教学案例与反思
长征小学 王学翠
一、教学目标 :
1、增强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2、了解有关插花的一些知识:花名、花语、插花需要的工具、插花方法等。
3、掌握制作插花的操作方法及要领,会自己设计并制作插花。
二、教学重点: 插花的艺术性
三、教学难点: 插花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 具: 鲜花、人造花、干花、剪刀、花泥、喷雾器、花器等
六、教学过程 :
(一)、导言: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特殊的礼物:鲜花。大家喜欢吗?下面再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看一看鲜花装点的城市、居室和婚礼。欣赏录像:鲜花不但装点了我们的城市,净化了空气,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而且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居室、婚礼中一种高雅的礼品。鲜花有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鲜花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呢,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插花。(板书课题:插花)
(二)、新授:
1、插花: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品。在世界上两种插花形式,一种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
2、请大家欣赏插花作品。大家所看到的是实用性插花,也叫礼仪插花,还有一种是商业插花。
3、花语:人们爱花、赏花,把花人格化,所以产生了一种花的语言叫花语。我已经请同学们回家收集一些常见花的花语,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花语。(学生说:玫瑰:纯洁的爱情,是新娘手捧花中不可缺少的花种之一。在希醋神话中,爱神为了救它的情人急速奔跑,手上、脚上、腿上被玫瑰花的刺划破了,鲜血滴在花辨上,白色变成了红色,红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师:了解了花语,才能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
4、我们来认识一下插花的工具材料: 利刀、剪刀、花泥、喷雾器等。花泥:是一种化学制品,它吸水性强,可以保持水分的供给。喷雾器:浇花用的喷雾器,其喷出的水点柔和均匀,能保持花朵鲜艳,减少水分的蒸发。按花材的性质可以分为鲜花、绢花和干花。我们常见的种类是鲜花和绢花。它们的插花方法也是相同的,现在我以鲜花为例。
5、演示插花步骤:
⑴立意构思:也就是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先要确定意图。要讲究意境:如以松表示高洁、长青、刚强等主题;以竹表示清高、平安等主题;梅表示孤高、迎春等题材。并且要确定插花类型:瓶花、手把花或是花篮等。我要做一个盆花,送给我的好朋友,愿我们的友谊更深。
⑵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扇形、三角形、圆形或任意形状。我以扇形为例。
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也就是确定视点中心,困此,要选择鲜艳、富有神采形状的花材。我选用非洲菊。另外要意高低的搭配,要具有合谐性。
⑸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配花的选择要根据主花而定,不要杂、多,只起点缀作用。我选用康乃新和玫瑰,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师:下一步应添入什么呢?
生:一些配草、配叶,除有衬托作用外还可起到遮盖的作用。师:大家说的很好,最后还要加一些装饰性花材,如满天星等。不要忘了插花完成后用喷雾器喷洒。
你喜欢教师的插花吗?相信大家一定很想试一试。
6、请同学们自愿分成小组制作插花:3—5人都可以,人数不限。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你们的花想送给谁或想摆放在哪里?你们想选择什么花材?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来选择插花容器和花材。在大家插花之前,我有个要求:请给作品起出名字,并派一名代表说一下你们的立意构思及寓意。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7、作品展评:
请大家把作品放到前面。你们比较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请作者说一下你的创意吧。(三)、小结:
同学们的作品都很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插花,不是单纯的花草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它是融艺术、生活与一体的艺术活动。我相信大家通过花与草的构筑一定会将我们生活创造的更加美满富有情调。
七、板书设计:
插花的步骤
⑴立意构思;⑵根据需要确定插花的造型 ;⑶确定花插的形状或大小,也叫打底; ⑷根据造型选用确定插入焦点花材;⑸添充花插的空间,使线条和焦点和谐融为一体
八、课后反思:
“插花”旨在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主要特点有:
1.以技术活动为载体
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制作插花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与交流。在这些技术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动手,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动脑,发展了思维。在技术设计这个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出活动方案,内容包括(1)所用材料及工具,(2)制作过程及其要求,(3)创新与特色(形式、材料等);在现场制作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了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技术应用活动;而在评价与交流这一环节,学生介绍制作过程,交流各自的经验、体会与收获。上述三项技术活动,蕴藏着批判思维、求异理念、冒险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技术认识和水平得到了提高,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2.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
本节课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宏观结构。在技术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需要进行社会调查,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各学习小组为了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不仅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还到花店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体现个性化设计的标准和途径,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把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从而充分体现了劳动与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体验与探究,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性的熏陶与感悟的特征。
3.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智能结构提供优质的素材和范例。在教学的组织上,无论是课前准备、新课的导入、学习过程的引领,还是学习过程的总结与评价、学习成果的巩固与实践,始终为学生的探索、实践、合作与交流构筑宽广的平台,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展示了巨大的潜能和独特的个性。他们设计、制作的作品在规格、尺寸、选材、表现等方面各不相同。在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同学们表现得异常活跃,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原材料、制作方法和应用。同学们不仅学的主动,学的轻松,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014年6月22日
第四篇:劳动技术学科教学论文
劳动技术学科教学论文
劳动教学模式初探
讷河市六合镇中心学校黄鹏
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曾经是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的学科,枯燥无味没有兴趣,没有新意,自从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后,我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经过几年探索和研究我总结出了以下的教学方式。
在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教学活动,在劳动课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操作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具体讲就是融“引趣导题、自学探究、讲解点拨、创新设计、动手操作、成果展示、评价小结”于一体的“七步教学法”,这七个环节如同一个链条,不可截然分开,环环相扣,配合进行。
引趣导题。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以简明而又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指明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方向,提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导入课题,引入新课。“导入”是教师启迪学生学习欲望的行为,其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引言导入、欣赏导入、看图片导入、放录像导入、演示导入等。
自学探究。
导入新课后,教师应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至于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读书应根据教材内容而定;可以通过学生的拆装实物、测量、比较、玩等方式让学生自学探索,教师的台上示范改为台下交流,和学生同学、同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味、去创造,自己得出结论,自己学到技术。对所学内容先有一个感性的、自主的认识,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成为学生的学伴,与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分析、实践、创造,使教学过程成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在学习一些复杂技术时,我们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看书,了解学习内容及技术操作要领,然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解决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确定本节课所学技术的正确操作方法,然后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每种技术内容都要求学生做出成品,成品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可根据每人特长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最后合成。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劳动竞赛,通过作品完成的质量和数量来确定等级、评选先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劳动热情。
讲解点拨。
教师于关键处启发、引导,并适时做必要讲解,讲解时,不仅明确给学生讲
“做什么”、“为什么做”,更要讲“怎样做”、“做得怎么样”的方法步骤、规程要领、要求以及值得注意的问题。教师的讲解要做到准确、精炼、清楚,并能从板书中清晰地体现出来。必要时如有些难度大的操作内容可以做一下示范,演示动作上要规范、准确、熟练。如果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示范可以在教师巡视的时候做给个别的学生,而不用全班示范。
创新设计。
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和技术时,教师要适时碰撞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交流、辨论的机会,让他们合作集智,集思广益,在知识上相互补充,在方法上相到借鉴。如教《包书皮》一课时,在学生学到了书上的方法以后,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包出新的样式来。这就是学生团结协作的结晶。用“奇思妙想”、“异想天开”等环节方式去激励学生,可以抓住课堂上他们迥于常规的意见、建议、小发现、小发明、小创造,及时鼓励、表扬、宣传,让他们去享受一次小小的成功,也许就是这一次,会影响他的一生。动手操作。
劳动课要以学生操作为主,操作要根据内容的不同而选取场合,有的可在课堂操作,有的可在现场操作,有的可在家庭或社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时间、空间、工具、材料、合作上的“自由”,明确要求,按规程进行,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指导时主要看是否按要求操作,工具使用是否正确,对于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个别进行辅导;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暂停下来,教师统一进行指导。成果展示。
展示是对学生操作成果分层次的展示和肯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通过各级的作品展示活动,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展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展销会、新闻发布会、作品订货会、劳动技能比赛、劳动能手评选等等,既是一次自我提高,又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次大调动。
评价小结。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过程。评价的内容有:劳动思想、劳动态度、操作规范、熟练程度、作品质量、创新意识等。评价的方式,有自评:看看是否按规程操作;有分组互评:做的方法、步骤是否正确,作品做得怎么样,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有总评:谁做得最好、最精、最美。评价的原则是坚持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让全班同学都受到不同层次的激励。
第五篇:浙江省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规范
浙江省小学劳动与技术学科教学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总论)第二章 教学准备 第一节 教学计划
第一条:研读指南: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 3-6 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指南》 为理论和实践指南,认真研读并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把握课程目标,了解课程内容及实施策略。第二条:分析教材:认真钻研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劳动与技术”教科书(包括校本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理解教材、准确把握 编写意图。通读各年级“劳技”教科书,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各册教材之间的关系。
第三条:制定计划:教学计划包含内容。① 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生技术知识掌握、设计、制作能 力、劳动技术情感等情况。② 教材分析。要分析新教材的教学宗旨,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③ 完成计划的措施。要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来设计教学的主要措施,以科研课题为载体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④ 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学期、项目、周课时的教学安排,要体现日期、课题、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具与学具准备等项目,要求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第二节 备课活动
第一条:了解学情 :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态度及能力。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调整技术学习的具体内容。
第二条:选择教法:要针对具体的技术学习项目,考虑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积极进行课堂改革的探索,运用“设计学习”、“项目学习”、“技术探究”、“范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技术,感悟、体验技术的魅力。
第三条:设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即教案,一般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具准备等。每课教案要求做到:有明确的三维目标,有具体的技术教学内容,有准确的重点及难点分析,有清晰的教学步骤,有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校现有条件选择教学媒体),课后有深刻的教学反思。
第四条:准备材料:教师在课前要做好作品范例。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材料,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影像资料,并为学生提供技术学习的书籍名称和网站地址。第二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 课堂教学
第一条:情境创设要富有价值。无论是课前导入,还是课间衔接,创设的教学情景一定要有价值。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内含问题,溶入情感。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第二条:设计引导要凸现创意。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鼓励学生对需求、对生活中发现的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解决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材料等构思作品的方案,并将自己的方案设想用图纸、文字、模型、口述等方式表达出来,听取他人的意见后再选择、修改方案。最后把自己的设想通过制作变成作品,培养设计的能力。
第三条:作品制作要强调技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增加劳动与技术教育中的技术含量,对学生进行技术启蒙。要充分利用“作品范例”,为学生技术操作提供探究的范本,降低学生技术学习的难度。
第四条:操作过程要讲究规范。通过规范的示范,将操作动作的姿势、轨迹、频率、节奏等技术要点清晰地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突破技术难点和抓住技术要领,引发学生一系列技术思维,发展操作技能能力。示范操作要扩大能见度和提高清晰度。在学生操作实践中,教师应及时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第二节 安全教育
第一条: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工具。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菜刀、水果刀、剪刀等刀具,这些刀具锋利、尖锐,使用不慎,就可能造成伤害。
第二条: 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材料。要引导学生根据加工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粘贴材料。第三节 课外活动
第一条:拓展渠道。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治,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家政部分的学习应当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第二条:学会结合。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如公益劳动可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职业了解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技术初步的学习可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等。
第三条:注重渗透。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内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几方面内容的渗透和融合。如技术学习与家政学习的统整,在职业了解过程中注意职业活动中的技术特征,在技术初步、家政、职业了解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劳动体验等。第四章 评价延伸 第一节 过程评价
第一条:形成性评价目的。小学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技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第二条:形成性评价内容。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要记录学生课堂参与、合作、交流和纪律表现及学习材料和工具准备的情况。第二节 结论评价
第一条:评价宗旨。其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设计、制作水平。发现问题,为设计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
第二条:评价方式。采取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等多种方式。要吸引教师、家长以及其他人员积极参与评价工作。评价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作品评定、撰写心得体会、相互交流、专题活动、日常观察、学期考核等多种形式。评定等级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第五章 教师技能规范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师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技能:
第一条:掌握基本技术。教师必须掌握有关纸塑、手缝、泥塑、信息技术、小木工、小金工、种植、饲养、编制、电子制作等技术项目的最基本的技术。
第二条:具有一定能力。教师要具有包括 材料认识、工具使用、简单设计、简易制作、简单评价等在内的基础能力以及基本的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