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时间:2019-05-15 03: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第一篇: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新课标下教学工作者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为此,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经达成教育界同仁的共识。各学科也有着相应的学科德育要求,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仅从自身的高中数学实践心得方面探讨德育问题。

现阶段高中生缺乏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急功近利,稍作努力就希望有很大的进步,要很明显的成绩;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求付出的回报立竿见影,如果进步不明显,或者没有进步就退宿了;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办法希望能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帮助。提高现代教学质量。

一、以讲座的形式介绍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生动、具体、真实的介绍我国古今成就,为学生学习数学营造好的氛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数学成就显著。华罗庚学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者!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位传奇数学家,一生最高文凭是初中,早年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闻知新中国成立,便发出“粱园虽好,非久居之处”的呼声,呼吁在国外的科学家学成回去报效祖国。跟他同时代闻讯回国的科学家,许多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有: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做出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创立了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回国后华罗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数学,并建立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培养了大批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号称华学派,后来致力于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广“优选法”和“统筹法”!由于华罗庚的重大贡献,有许多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理,如华引理、华不等式、华算子与华方法。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陈省身,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一位数学家说道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也许是对他的最好评价!

通过讲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也告诫学生,学习好坏关键看本人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明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进而发奋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数学史无疑是数学家的奋斗史,数学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数学家的胆识、勇气和毅力。数学家海帕西娅,无视罗马教皇的禁令,坚持传播科学知识,被暴徒们残酷地施以肉刑,然后投入熊熊的烈火中;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学者帕索斯对本学派“万物都是数”的错误命题提出了异议,被同伴们当作“叛徒”,抛入大海里淹死。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的轶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士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倍受鼓舞,通过百折不挠的磨练,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学困生就象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的扶持和关心。如果教师对他们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只能促使受伤的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反而教师如果信任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同时,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同时要注意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三、利用数学美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数学美,好比人有了血与肉。我们不仅要研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与数学美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把它付诸实践,使之成为真正有用的数学。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正是源于对一道平常数学题的解答,这种对数学的好奇求解的欲望和解决之后的快乐是数学魅力所在。数学知识中的对称、运动、周期等等,都给人以美的领悟。数学家庞如莱说:“能够做出数学发现的,是具有感受数学中的秩序和谐、对称、整齐和神秘美等能力的人,而且只限于这种人。”因此数学教师应善于引导和开掘数学美,这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希望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大力支持。数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在讲授相应知识时要注意渗透,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四、借助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数学语言十分精确,不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结论,数学中不仅没有伪科学,不允许学生的弄虚作假存在,不屈服于权贵,数学更让人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和指导,这样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才能促使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

总之,德育教育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笔者只是针对社会现象,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写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第二篇:肖临骏:翻转课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是伯格曼和萨姆斯为缺课学生而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师不再需要整节课讲授,学生也不用一味的做笔记,而是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伯格曼和萨姆斯为缺课学生而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翻转课堂,教师不再需要整节课讲授,学生也不用一味的做笔记,而是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维基百科将“翻转课堂”描述为“使用任何可利用的技术使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间的混合式学习的形式”[1]。2014年3月,《Flip Your Classroom》作者萨姆斯正式宣布翻转的定义:“它不仅是学生从小组学习空间移动到个人学习空间,还是将班级学习空间改造成一个动态的、互动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使用概念和题材创造性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2]。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课上传授知识,学生课下完成作业”模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下通过阅读或观看视频获得概念、原理等知识,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同伴协助等解决问题,达到深化吸收。

二、翻转模型与数学学科有效结合的可行性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标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3]。

1.数学学科的特性为翻转提供了可能

数学学科有着条理清晰的知识点、较易掌控的步骤以及便于学习内容专题分配的特性。翻转课堂给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教师将重难点、疑点等加入到视频中,学生在课前通过一个概念、一个例题就学习到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在课上教师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及时给学生讲解习题,增加学生和教师间面对面的交流,解决解题时间不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预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

2.翻转模式本身对数学教学有着吸引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上书写大量的公式、定义、图形等时,学生无所事事,学生的时间利用率低下;课后习题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因无人解答而困惑,达不到深化理解,更谈不上巩固知识。翻转课堂模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全感官的获得信息,对概念构成完整、正确的认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认识;课堂时间要求学生联想记忆课前理解的概念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知识的建构与长时间的保持;师生间的互动反馈导致更高层级的参与,产生积极的学习。

三、数学学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目前国内外已有翻转模型大部分是建立在杰姬·格斯丁(Gerstein,2011)结合数学学科实践的“体验参与-概念探索-意义建构-展示应用”的翻转模型之上:课前,学生观看视频,进行练习;课堂,经过测试、练习与深层次思考,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4]。本文在Jacqueline E的基础上[5],提出课后的“拓展练习-巩固强化-阶段测试-教学反思-方案优化”阶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对下一轮的教学设计优化(图1),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逻辑性上的连贯性。

1.开展课前活动

课前设计主要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源、发布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传授的过程。

(1)教师准备资料、发布任务

Gojak指出,教师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利用模型给予学生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每个单元开始前,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一系列的教学视频,视频中强调重要的概念和信息或解说图,以减少学生课外准备时间,让学生能在课前理解关键概念。视频可从酷学习网、微课网等获取;教师也可根据一般目标和个人目标、所授班级的平均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来设计视频,教学视频要尽量保证画面质朴、简洁,视频的视觉效果能够让学生大脑中深刻记忆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自主调节学习节奏。除了呈现视频材料外,教师要根据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学生个体差异性、多媒体视频播放效果等综合因素,增设辅助学生自主探究且难易适中的文本、音频等格式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提前学习,体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循序渐进的在新旧知识间搭建过渡的桥梁。

(2)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高中数学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兴趣和应用意识。学生利用视频学习的优点可以随时暂停,以便做笔记和有机会思考;概念混淆时还可以回放;考试之前能够重新观看重难点视频进行复习。课前学生可以通过10分钟微视频的学习,大大节省课堂时间,使得学生能够有大量时间进行讨论、实验、实践等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对视频的学习和自我测试来生成问题、提出问题,通过QQ、邮箱、MOODLE平台等网络交流工作与同学或教师进行讨论和分析问题。翻转课堂是为了实现高效课堂,而不是简单的创造一种别样的模式,它能帮助学生课前对专题的了解来减少学生焦虑、促进新想法的构思。在学生通过平台提交问题后,教师针对性的对学生问题进行回答或整理学生共性的问题以便集中讲解。教师可通过教学平台,动态管理学生学习情况,为每个学生掌握学习每个单元创建个人终结评价列表,有效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达到学情监控的目的。

2.组织课堂活动

一些翻转课堂的报告指出,学习结果差异是通过课堂时间使用情况观察出来,将课堂时间应用于更活跃的项目学习,更深入的主题探索和研究,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有效增加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教师集中讲授与个别辅导结合

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通过平台提交的共性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正确理解问题。当然,课堂时间不是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讲解,也不是对视频内容的重复,而是最大限度的用课堂时间面对面的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并确保学生理解和内化学习内容。接着,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个人探究或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师布置各组的任务后,学生自行进行解答。

(2)小组分类、讨论与汇报

教师提出精心准备的结构化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关翻转课堂的实践表明,在课堂活动中,基于案例的学习(CBL)、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基于团队的学习(TBL)比传统教学中的讲座和阅读更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其中讲座和TBL所花费的时间是最少的,也就是说TBL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大的理解程度,满足班级大部分学生的需求[6]。翻转模式的课前学习是为了建构基于TBL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上有更多时间学习,达到深层次的学习。小组分类时要根据:①相近(性格、地域、成绩)②互补(性格、成绩)③同一原则(主题同一)[7]的原则来进行划分,灵活的组织方式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增加团队的合作能力,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在小组成员汇报时,其他学生可针对课题内容提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对内容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在个人或小组总结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由浅层次学习达到深层次的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互动,提高学习的参与度。

3.完善课后活动

课后是教师更新思维、学生内化生成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思考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方式用到翻转课堂中产生的效果,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流畅的获取概念;采用何种策略或方法,更好的获取知识。教师要不断与其他教师沟通,接受建设性的批评建议,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有义务通过社交网站、即时通讯软件、电话、网络等,将自己对本次课的感受和体验回复给教师。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做正面的评价,以便教师知道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学生通过看深入拓展性视频、强化电子书、自我测评等知识来巩固记忆。此外,学生还要主动总结梳理已经掌握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学习成效的评价

布鲁姆指出,持续的反馈和修正会显著改善学生的成绩。教师要通过学生对视频的提问数量和质量、学生在活动中的活跃程度、讨论的积极性、任务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课前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课后的拓展练习是加强学生在翻转课堂中主动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翻转课堂中学习成效的评价不单单是以期末成绩为标准,而是通过每一环节的评价,来综合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程度,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和目标。课前作业评价,要使得学生明晰自己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小组进行应用型练习,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答题的整体情况,及时修订合适的教学策略或措施。

第三篇:肖临骏: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导数教学的发展

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同期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同期也需要我们的自然学科进行相应的发展,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高中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从我国教育体制开始形成之时,数学科目就开始存在,所以说数学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而导数作为帮助学生解决函数、数列等难点的工具,同时又能紧密联系其他学科,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实行新课改后,微积分作为教学内容而列入高中数学教材,这对学生的导数知识掌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对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来提高学生导数掌握能力进行研究。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导数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对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不够

在文理分科的背景下,导数在高中数学学科中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来学的,这造成了文科学生由于对导数的应用了解不深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利用导数求解函数参数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由于实行新课改后,数学学科的课时被压缩,很多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来说都是采取的教师讲授或者板书,毫无疑问,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是被动听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压制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这就造成了学生由于导数内容太难而失去学习激情,这更加不利于导数知识的掌握,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应试教育观念导致的教学僵化

一直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都比较稳固,甚至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消除。即使实行了新课改,很多教师由于教学观念没有转换过来,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考试题型的讲解和练习,而忽视了帮助学生对数学思想和内涵进行正确认识,这导致了学生在导数学习中纯粹以考试为目的,机械式地背诵公式,无法将所学导数知识运用于生活和其他学科的内容学习中,这与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是不相符的。导数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于导数的认识不足,难以理解导数概念,这需要老师利用物理学科或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深入了解,而不是用纯粹的理论化的数学概念来对学生进行“填鸭教育”。

二、新课改下提高数学导数教学质量的措施

(1)帮助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总的来说,学习方法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有效掌握所学知识的保证,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课堂内容讲解外,还需要通过一定的测试和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导数内容掌握情况,对于掌握不足的学生应该帮助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后续的学习计划制定没有跟上,那么测试也就失去了意义。

(2)借助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导数的理解

导数由于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过强的理论性,造成了学生对于导数的理解和应用往往掌握不够,这种情况下纯粹的理论教学只会造成学生进一步的不理解,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课堂效率,所以在导数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借助导数应用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物理运动的速度变化问题、加速度变化问题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内涵,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加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主动思考导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3)加强导数技巧性和应用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应用导数内容求解函数等相关问题,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导数的理解程度和应用水平。同时老师也可以针对导数的应用多出一些技巧性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利用导数知识来画出二阶、三阶函数的图像等,学生要做出这种题目就需要一定的技巧,随着解答的技巧性题目数量的增多,学生对于导数的应用也就更熟练。同时在导数的初学阶段,由于学生对于导数理解不够,老师可以出一些含有生活案例的题目让学生来解答,比如将学生骑车时速度变化的问题加入到导数题目中,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导数知识,加深对导数的理解,为以后的导数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高中数学的导数教学具有其一定的独特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具有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性,而且同时还具有初中数学不具备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高中数学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高中导数的有效教学不但需要教师采用积极引导的教学,同时还需要学生培养出数学思维进行学习,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在新课改的情况下,让高中数学导数教学得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第四篇:肖临骏: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正处于青春懵懂时期的青少年,他们在思维方式,行为举动等方面的思想都没有真正的成熟。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都比成年人强很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优秀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对培养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其次,处在中学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对于新献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充满了想一探究竟的欲望。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侯,对教师的对照教材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授课方式不感兴趣。他们反而更喜欢充满新鲜感的知识,接触自己以前未曾感受过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讲述缤纷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学和劳动创造而来文化知识,不仅能够将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而且能够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教师如果可以创新授课的方式,在引出上次主题之前,用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小知识或是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来告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更加投入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了。

1.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阶段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有其可行性,但民间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属于汉语教学的常规内容,这就要求在民间文化的解释和渗透,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寻找有效的方法和分析的具体方法,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大篇幅的内容是涉及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的,这些内容经过多年的教材编排发展,在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对民俗文化的解读不到位或是错误,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进入误区,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教师科学的对这些民俗文化分析,对学生正确理解和领悟民俗文化具有关键的作用。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凭借优质的课程资源、创新中学语文学习新方法时,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作为载体,对民俗文化进行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还可以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进行全面的研究和研究性学习,中学语文教师对文本资料中进行有效地使用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的特点,对象,有可见的,无形的,自然的,而且从生命。”民俗文化时的中学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中学生每天主要的生活范围就是家庭、学校以及小范围的社会。尽管如此,但是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存在于中学生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的存在,无处不在。所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课题通过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充满民俗文化氛围的授课环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还使学生感受了生活、领悟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意向被学生所知,通过总结,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意向都充满了民俗风情。例如“大雁”“兰花”“菊”“竹”“松”等。教师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需要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清明节扫墓敬拜,端午节粽子给屈原,表示国家的好心情。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季节性节日,对中学生进行写作的培养,就可以使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教室给学生一些特地的写作内容,例如戏剧、传统手工艺、传统的乐器,让学生去感受之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心得,这是一个从知道到体会再到感悟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写作作业感受到我国传统民俗的魅力,还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思想品德教育也成为中学生语文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民间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得教育,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归属感。民俗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是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告诉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美好理想,这些并非一时一地的风俗,而是历经千年成为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如有涉及到相关的民俗知识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适当安排一些民俗活动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在民俗文化方面有研究的老师在学校进行民俗文化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民间节日、植树活动、龙舟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体验民俗风情。开展关于民俗文化的研究学习活动,结合当地材料,实地调查,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办民族知识竞赛。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民俗文化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上所述,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的形成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是一个缺点和优点并存的文化类型,其本身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不是非常主要的内容,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民俗文化应当有一个度数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民俗文化相关的,但不是在文本只要牵涉到民间、民俗描写的教师就进行解释,同时,教师在讲解时也不能牵强附会或不讲原则无限制地挖掘教材,应当做到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背道而驰。

我国博大精深民族文化是由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其他文化组合而成的。对学生进行民俗教育的同时更好的对中学生进行汉语言教育。从另一个角度看,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形式多样的民俗教育方式,对教材编织着在完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有重要启示,进而扩大中学生对文化追求的满意度,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意义

4.1民俗文化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助手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单纯地以陈旧的方式分析、解读课文的话,容易导致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误读。使学生在解读经典文本的时候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源。但是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就更够清楚地梳理出文章的渊源、含义和其他内容。例如:鲁迅的作品在常常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教师在讲授时大多是围绕着其反传统反封建的内容进行讲解,很多人会忽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讲解。

4.2民俗文化可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创新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初中的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最有新意的设置。综合性学习以淡化学科界限、加强知识整合为特征,主张课程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其内容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知识的范围,而且是静态的文科资料所无法涵盖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我们不能囿于封闭的文本资料,而应借助于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消解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进而促使新课改可以做到与时俱进,让语文课程有声有色,别具风格。

4.3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写作兴趣

民俗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果实,蕴含着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学生对这些民俗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他们全面把握写作内容很有帮助。如赏菊的重阳节、赛龙舟的端午等等,都表达出各种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在教学期同,我紧扣时令节日,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课。初一阶段,可以设置记叙文训练。

第五篇:肖临骏: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一 引言

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法律和经济等极大影响着商务英语翻译活动,甚至会阻碍商务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人们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应该注意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研究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二 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因素

(一)文化心理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文化里,人们会对同意客观事物或现象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当这种价值判断成为一个民族共同的意识标准也即文化心理时,它就有可能从潜在的心理活动上升为一个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例如,英文中bourgeois这个词语, 在西方社会人们印象中指的是受到过良好教育、拥有体面工作和较高收入的中产阶级, 而在中国社会,它的意思却是资产阶级, 是靠剥削度日的阶层。又如,“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这个词在不同法律体制的国家,这个词语含义却是不相同。在英美法系中,它一般是指自然灾害或战争造成的意外事件。然而在大陆法律体系中,它还包括了经济形势的变化或起草合同文本时无法预知的其他意外情况。这意味着在和不同法律体制的国家达成合同协议而使用 “force majeure”这个术语时,必然要澄清“不可抗力”的准确意义,并明确界定此术语所涵盖的范围。

(二)思维方式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语言差异正是造成思维方式的一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商务英语中首先体现在商务英语的词汇上。

商务英语中, 经常使用一些内涵比较空泛的名词、副词和形容词等。这类词语的词义比较抽象、概括、笼统, 词义范畴较宽泛;而汉语则多倾向于使用所指较具体的表类属。

The financing of the sale often involves bills of exchange and documentary credits.商品买卖的贷款收付情况体现在汇票或跟单信用证中。

在商务英语的贷款收付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到对汇票和跟单信用证的操作。因此,英语中的 financing 一词翻译成中文时,进一步具体化,翻译成“贷款收付情况”。

No wonder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been growing fantastically and now dominate many se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难怪跨国公司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且控制着国际市场的许多领域。原文中fantastically 本来的含义是“难以相信地”、“难以想象地”。如果直译成汉语,意思比较模糊,不够具体。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其与grow一词搭配,将其翻译成“以惊人的速度”,意思则十分清晰具体了。以上的例子表明, 汉英都有表达抽象词义的名词、副词、形容词等, 但表达抽象词义的程度不同。商务英语表达较抽象, 汉语表达较具体。因此, 在商务英语词汇翻译时, 要根据汉英词义和表达上的差异, 可以对汉英词语增加范畴词或者引申为具体所指带的事物,即是对汉英词语实与虚的相互转化。

(三)习俗传统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有特定的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而这些也决定了人们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西方人崇尚明确、坦率、直接的交流方式,说话时清楚不含糊,尽量少用模糊语言。因此在做商务英语翻译时要通过使用礼貌策略,使译文体现商务交往礼节性。例如,商务英语中的You,汉语可译为“您、贵方、你方”等含有敬语的词汇。

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也会导致对同一颜色的认识不同。例如, 蓝色在英语代表忧郁, 而在汉语中却和忧郁没有任何的联系。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在英语中用Blue Bird 作为汽车商标,这象征伤心鸟的汽车吗?blue bird 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 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对于Blue Bird 牌的汽车, 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在这里蓝鸟是直译。而很多情况是不能直译的, 如blue blood 意为贵族出身、贵族身份, 不能直译为蓝血。

中国为自古以为礼仪之邦,人们会习惯性在合同中写上“经双方友好协商”、“经反复讨论”等词句以表达对对方的礼貌和尊重,对于西方人而言,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实现权利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因此,西方的合同及协议多为直截了当,省去许多冗词赘句。在制定合同时,为表示正式和庄重,西方人习惯用两个词甚至三个同义词表达一个意思,如:this contract is made and entered into „.;the terms is null and void;the employee further warrants ,guarantees and covenants等等。

三 结语

语言渗透于文化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 跨文化交际会极大影响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而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商务英语翻译技能应注意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化心理、习俗传统和思维方式等, 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把握语用原则,根据语境做必要的调整,避免语用失误。

下载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肖临骏: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肖临骏:翻转课堂下微视频教学设计研究(最终版)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生存与学习的方式逐渐改变。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肖临骏:令狐塔前话感恩

    归来多日,而我湿润的情绪仍萦绕于心。 站在山脚下,依傍碧霞圣母塑身,瞻仰着面若满月的圣母容颜,听豁达博学的师兄娓娓地为我们讲述着当地百姓口熟耳详的感恩故事。侧身有石身神......

    肖临骏: 独享雪夜读书之乐

    我读书总是为形势所迫——为会议提交论文,你得读书;给报刊写文,你得读书;编《记忆》,你还得读书。我也订过宏大的读书计划,二十四史、莎翁全集、严译名著„„没用。形势比人强,计划......

    肖临骏:《起风了》,努力活下去

    肖临骏:《起风了》,努力活下去 “起风了”取自法国诗人保罗.瓦雷里著名诗篇《海滨墓园》中的一句:起风了,努力活下去!这就是宫崎骏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

    肖临骏:作为信仰的文学

    继叶嘉莹的听课笔记将我们领进顾随先生六十年前的课堂之后,由陈丹青整理的听课笔记(《1989-1994文学回忆录》)也出版了,这使我们可以从容领略另一位良师的风采。 梁文道在序言......

    肖临骏:又见你——致《大话西游》

    今天一个朋友,在晚上闲聊时,给我发来两张照片,风景照,里面很大的一部分呈现出的是云彩的样子,看着这样的棉花糖,一浪一浪,一层一层,又好似若有若无的像着中间靠拢汇聚的样子,朋友问我......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探微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探微 新课标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它适应形势的发展,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蓝本。新课标......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平凉五中 陈拴平【摘要】思想前卫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指导......